甘肃阳山金矿带不同构造背景下方解石显变形特征研究
甘肃省文县阳山超大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7 。长 3 m, 达数 百 米 . 裂带 内褶 皱 较 为发 育 , 0 , 0k 宽 断
该矿床控制金资源量 38 ,达超大型规模. 0 t 前人针对
该 矿床 开展 了矿床 地质 地球化 学 、控矿 因素及 构造 控
矿模式 、 微量元素及稳定 同位素、 成矿年代学和流体包 裹体等方面的研究o1] [ , 但对其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研 究程 度不 够深入 . 者通过 对 区域构造 演化 、 笔 岩浆 活 动、 矿床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 , 并联系区域 内其他一些 同类型金矿床的研究成果认为 ,阳山金矿床的成矿作
纪以来 , 与区域构造演化有关 的多次岩浆热液活动与 阳山金矿成矿作用存在密切相关. 综合分析认为 , 阳山金矿床成矿
作用是 多期岩浆热液活动叠加的复合 成矿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阳山金矿床 的成矿模式. 关键词 : 甘肃省 ; 文县 ; 阳山 ; 金矿床 ; 成矿作用 ; 成矿模式
阳山金 矿位 于甘肃 省文 县 ,由武警 黄金 十二支 队 于 19 在 该 区进 行 水 系沉 积 物测 量 时发 现 . 97年 目前 ,
于 斜长 花 岗斑 岩脉 的 内外 接触 带 附 近. 据最 新航 磁 等 资 料推 断 , 区北 部 有大 面积 的隐伏岩 体存 在 ( 1 , 矿 图 )
矿床产出于隐伏岩体的南侧——预示着金成矿与岩浆 活 动存在 内在关 系 .
2 矿床 地质 特征 21 矿体地 质 特征 .
断裂、 白马 一临江 断裂 等 . 山金矿 床 即位于 安 昌河 一 阳 观 音坝 断裂 带 内 , 断 裂带 走 向 N E, 该 E 北倾 , 角 5 倾 0~
用 具有 多期性 和继 承 陛,是 多种有 利成 矿要 素耦合 的 结 果 , 体 表现 为在地 史发展 过程 的不 同时期 、 同阶 具 不 段 岩浆 活动 叠加 的成 矿作用 特点 .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地质及同位素特征

( ( ) , 石英 - 黄铁矿 - 毒砂阶段 ( ) ), 石英 - 辉锑 矿阶段 ( ∗ ) , 石英 - 碳酸盐岩阶段 ( + ) , 其中 )、 ∗阶段为主要矿化阶段。
3 同位素地质
将所测样品的 ∀D 和 ∀18 O水 值投影于图 3中可 见, 该区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主要分布于标准岩浆水、 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组成的混合区域, 主要以岩浆水 为主, 不同于美国卡林型金矿以及我国滇黔桂地区 的板其、丫他金矿床, 而与我国川西北地区东北寨金
39
地质与勘探
2 007 年
矿、马脑壳金矿接近, 反映该区成矿流体的来源与岩 浆热液活动关系较为密切, 同时, 有部分大气降水和 变质热液参与。
为确定阳山金矿床的形成时间, 对矿区微细浸 染型矿石中细脉状石英进行了氩同位素年龄测定, 结 果 表 明, 石 英 黄 铁 矿 细 脉 中 的 石 英 年 龄 为 ( 195. 31 , 0. 86) M a, 显示其成矿时代为侏罗纪。
丁振举等 ( 1999) [ 13] 对碧口群铜矿床中矿化脉 石英作过氩 同位素 年龄测 定, 结果 表明 其年龄 为 ( 211. 3 , 1. 1) M a, 显示铜的形成时代 ( 或被热液叠 加改造的时代 ) 为三叠纪末期。
2 矿床地质特征
2. 1 矿体地质特征 阳山金矿主要包括阳山、高楼山、安坝、葛条湾
4个矿段以及张家山、泥山、汤卜沟 3个成矿远景区 段。在阳山矿带 4个矿段内, 目前共发现金矿脉 80 余条, 其中规模最大的 305# 、311# 、314# 矿脉均位于 安坝矿段。
[ 收稿日期 ] 2006- 04 - 17; [ 修订日期 ] 2006- 11- 20; [ 责任编辑 ] 曲丽莉。 [ 基金项目 ] 武警黄金指挥部专项基金项目 ( 编号: H J0401 ) 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 ]杨贵才 ( 1979 年 ) , 男, 2003 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 获学士学位, 助理工程师, 现主要从事黄金地质科研工作。
甘肃阳山矿区千枚岩宏观构造和显微构造对比分析

接触 , 灰岩产生了脆性破裂形成 了剪节理 , 解理产 状为 2 1 3 。 / _ 5 7 。 ; 泥晶灰岩夹钙质干枚岩 , 发育挠 曲, 表现 出 灰 岩 和钙 质千 枚 岩 的韧 性 剪 切 变 形 现 象 。炭质干枚岩 , 下部为花 岗岩侵入体, 上 部炭质 干枚岩具有典型的鳞片变 晶结构 , 干枚状构造 , 下 部的花岗岩为花岗结构 , 块状构造 , 表面有明显的 褐铁矿颗粒及黄铁矿立方体溶洞 , 在花 岗岩与炭 质千枚岩交界的边界线处 , 岩性突变 , 说明该点的 花 岗岩是以脉体形式侵入炭质干枚岩中的。硬绿 泥石干枚岩 由于干枚岩 的脆性破裂断裂 , 形成 的 岩石破碎现象。干枚状板岩 , 层状结构 , 干枚状构 造, 无丝绢光泽, 较干枚岩硬。两者都体现 了干枚 状板岩脆性破裂作用所构成的碎块。 4千 枚岩 显微构 造 特征 在干枚岩 的薄片 中多观察到韧性剪切现象 , 并且许多的显微 构造 都受到韧性剪切的控制 , 且 韧性剪切多表现为脆 一 韧性或是韧 一 脆性的转化 状态 , 这与宏观构造分析推断研究区 内大量分布 有韧性剪切作用相符 , 并进一步推断出 了韧性剪 切的作用的形成 的可能原 因, 可有韧性剪切形成 也可以由脆性破裂转化而成。通过以上分析初步 认识到研究区内以韧性剪 切为主 , 同时韧性剪切 多具有转化 的可能性 , 但是脆性破 裂与韧性剪切 的期次关系在研究区内发育不是很明显。还认识 到研究区内的干枚岩 中产生大 量的石 英透镜体 , 可能 是 由于 热液 弥 散 于 千 枚 岩 裂 隙 之 中 , 沉 积 结 晶或是交代重结晶形成的。
5结论
通过笔者研究充分 认识 到: 在研 究区 内局部 有两期剪切构造 , 即早期生成的脆性破裂断层和 后形成的韧性剪切 逆冲 叠瓦扇; 认识到研究区域 内, 大量的石英透镜体是 由于热液通过干枚岩所 构成的弥散性裂 隙系 统时, 沉积结晶或交代重结 晶而形成 ; 通过干枚岩的宏观构造 、 显微构造对 比 分析得出研究 区内大 量发育有韧性剪切作用 , 由 此认识到研 究区多为韧 性剪切环境; 通过对于宏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带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金矿资源集中地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对该金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文县阳山金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岩石类型多样。
矿区内出露的岩石主要有花岗岩、变质岩、砂岩、页岩等,这些岩石的成分和特征各异,对金的富集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二是矿体类型复杂。
该金矿带的矿体类型多样,包括石英脉、变质岩化脉状体、砂岩层间矿体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矿体在富集金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三是成矿流体复杂。
矿体富集金的成因与矿化的流体密切相关,文县阳山金矿带的成矿流体较为复杂,包括热液、卤水和地下水等多种类型,这些流体在不同的岩石中运移、混合、反应,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矿体。
以上特征为文县阳山金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下面将阐述该金矿带的找矿方向。
一是在地表找矿。
文县阳山金矿带的一些矿体露头出露在地表,可通过人工勘探、物探等方法测绘出矿体的空间大小和分布规律,为后续的勘探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二是在地下找矿。
虽然文县阳山金矿带的一些矿体露头出露在地表,但更多的金矿是隐藏在地下的,找矿难度较大。
在地下找矿需要依靠现代的技术手段,如地球物理勘探、化探勘探、遥感技术等,通过对地下矿体的物理、化学、矿物学特征来推测金矿的分布规律。
三是在深部找矿。
由于文县阳山金矿带的矿体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矿体在垂深方向上可能发生变化,深部找矿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深部找矿需要借助现代的地下勘探技术,如井下钻探、三维电磁测量等,来探测地下较深的矿体。
总之,从文县阳山金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来看,该金矿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和开采潜力,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分析文县阳山金矿带的相关数据时,主要涉及到的数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矿储量。
文县阳山金矿带总储量达到了2000吨以上,其中金品位较高的矿区储量较大。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深部探矿方向探讨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深部探矿方向探讨发布时间:2021-11-11T09:05:35.38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3期作者:谢杰桥勾宗洋[导读]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
谢杰桥勾宗洋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36 摘要: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
成矿与区域上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早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矿床受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共同控制。
经过20年的勘查工作,阳山金矿带已完成安坝、葛条湾、阳山、高楼山等六个矿段的勘查工作,形成一条近似20km长的成矿带。
虽然阳山金矿已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缺乏对深部找矿工作开展甚少,阳山金矿面临新一轮找矿瓶颈。
本文详细总结阳山金矿控矿地质特征、分析金矿主控因素和找矿勘查标志,以此建立阳山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综合模型。
综合分析认为,阳山金矿依然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安坝深部具备较大找矿潜力。
关键词:甘肃;阳山金矿区;深部找矿阳山金矿区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甘肃省文县境内,地理坐标为104°39′27″E-104°40′50″E,33°02′27″N-33°03′06″N。
该区原以开采砂金为主,1997 年,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在进行水系沉积物测量时发现了该金矿床。
目前,矿床勘查出推断的金资源量已超过390吨,为一超大型金矿床。
本文主要从构造叠加晕等因素进行总结,进而进行成矿预测,希望为今后探矿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矿区地质阳山金矿带西起泥山、汤卜沟,东至张家山一带,全长近30km,基本沿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分布。
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第三岩性段和第三岩性段(图1-1)。
甘肃阳山金矿带构造及成矿浅析

RESOURCES/WESTERN RESOURCES2020年第二期基础地质1.引言甘肃阳山金矿床位于川陕甘交界的金三角地区,武警黄金部队于1997年发现,是产于泥盆系浅变质岩中的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目前矿床共发现141条金矿脉,自西向东划分为泥山、葛条湾、安坝、高楼山、阳山、张家山等6个矿段,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8t。
本文主要对矿区构造期次、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变形环境及构造对成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矿区的地质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探析。
2.矿区地质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秦岭东西向构造体系西段的南亚带,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东侧与龙门山北东向构造体系相交接的文县弧形构造的弧顶及东翼,构造形迹以近东西向、北东东—南西西为主。
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三河口群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主要容矿岩石为泥盆系灰岩、千枚岩。
文县弧形构造是阳山金矿的主要成矿构造体系,弧顶受强烈的南北向挤压,由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断裂和褶皱等构造组成,是一个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的复杂构造体系(图1)。
图1阳山金矿带地质简图3.构造期次划分不同期次的构造运动会导致岩石矿物有不同的构造变形特征,后期变形往往会叠加于前期的变形之上,形成构造变形叠加。
根据变形叠加的情况,我们可以对构造运动期次进行划分。
根据研究区内采集的标本薄片中观察到的构造变形叠加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三次构造变形叠加情况,据此可以划分出至少3期构造叠加关系,故可知研究区至少存在三期构造运动。
每一期的构造运动都会产生具有一定特征的节理,节理充填矿物质即形成岩脉。
根据岩脉的穿插错断关系,我们可以对构造运动期次进行简单地划分。
根据研究区内采集的标本薄片中所展现的岩脉穿插错断关系,根据岩脉的方向粗细等可判断出四种不同的岩脉,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研究区至少存在四期构造运动。
研究区内构造相当复杂,根据野外露头情况、显微镜下观察以及钻孔坑道编录,最终认为本区构造期次主要分四大期,即构造置换期、韧性变形期、韧—脆性变形期、脆性变形期等四期;而四大期又可以细分为六小期:第一期为因强烈的构造置换作用而形成的透入性面理(置换面S2);第二期为由北向南的逆冲推覆;第三期则是对第二期构造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宏观上表现为由南向北的伸展;第四期为以左行走滑剪切变形为特征深层次的走滑构造;第五期则是对置换面S2的改造;第六期为表层次的脆性断裂。
阳山金矿矿化-未矿化岩脉中锆石年代学研究

THANKS
U-Pb测年
通过LA-ICP-MS方法对阳山金矿中的锆石进行了U-Pb测 年,测得该地区成矿年龄为170.0±2.5Ma。
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对锆石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这 些锆石具有幔源成因的特点,可能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 壳。
阳山金矿成矿年代及成矿模式探讨
成矿年代
根据U-P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结果,阳山金矿的成矿年龄为170.0±2.5Ma,属于早白垩世时期。
数据分析
对U-Pb测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绘制U-Pb年龄图谱,并利用地质统 计学方法计算出各个年龄段的平均值和误差。
04
阳山金矿矿化-未矿化岩脉中锆石年代学
研究结果
阳山金矿地质背景及矿化特征
01
地理位置
阳山金矿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和县境内,临近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界
处。
02
地层与构造
矿区地层属于中元古界秦岭系,主要由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等组成
03
研究方法及实验过程
样品采集与处理
采样位置
在阳山金矿矿区内有针对性地采集了15个样品,这些样品均来自矿化和未矿化的岩脉中。
采样方法
采用机械钻探和剥削的方法,在岩脉中钻取芯样,以避免表面污染和人为活动的干扰。
处理流程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破碎、磨细、过筛,然后进行水洗、烘干、称重等处理,以备后续实验 使用。
锆石挑选与处理
锆石挑选
在光学显微镜下,挑选出样品中具有明显结晶形态和颜色鲜 艳的锆石。
甘肃阳山金矿载金黄铁矿硫同位素Nano-SIMS原位分析

甘肃阳山金矿载金黄铁矿硫同位素Nano-SIMS原位分析甘肃阳山金矿是中国重要的金矿之一,其中含有大量的金黄铁矿。
近日,科学家进行了一项Nano-SIMS原位分析,揭示了金黄铁矿中硫同位素的分布和特征。
Nano-SIMS(纳米级次原位离子探针)是一种高精度的原位成像技术,能够在微米甚至纳米级尺度上分析样品中的化学组成和同位素分布。
科学家利用Nano-SIMS对阳山金矿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金黄铁矿中硫同位素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即不同地点硫同位素的组成不同。
硫同位素是指硫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其自然存在的比例通常为32S和34S。
通过Nano-SIMS的原位分析,科学家发现在金黄铁矿中硫同位素的比例范围很大,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
具体而言,金黄铁矿表面硫同位素的贡献比重较高,而深部硫同位素的贡献比重较低。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阳山金矿的金黄铁矿在成因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硫同位素系统。
硫同位素的空间分异性可能是地球化学环境变化或深部岩浆作用的结果,而金黄铁矿中硫同位素的比例范围很大,则表明了有多种不同的物质贡献了硫同位素。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更好地理解金矿的形成过程、寻找金矿的新方法和提高金矿开采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据科学家的研究,阳山金矿的金黄铁矿中硫同位素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即不同地点硫同位素的组成不同。
具体而言,金黄铁矿表面硫同位素的贡献比重较高,而深部硫同位素的贡献比重较低,这些数据反映出什么?首先,如果金黄铁矿表面硫同位素的贡献比重较高,这意味着阳山金矿金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可能在成矿过程中被外部物质污染或影响,如地下水或风化物等。
这些外部物质的存在可能导致金矿中各种元素的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金的含量和品质。
其次,深部硫同位素的贡献比重较低,则可以说明阳山金矿金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可能是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的。
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发现深部硫同位素的含量条带状分布,且与硫化物的含量密切相关。
这表明金矿中的硫同位素来自于深部岩浆作用,岩浆活动对金矿产出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1 0 0 2 0 0 1 0 0 1 1
呼和浩特
3 0 0 1 7 0
1 0 0 0 8 3
摘要 : 阳 山金矿 带位 于陕 、 甘、 川“ 金三角” 地 区, 是 我 国超 大 型金矿 床 。大地 构造 位置 处 于扬子板 块 、 中朝 板块 、 松 藩地 块 的聚合 地 带 , 属西 秦 岭南 亚带 。矿 区 内方解 石产 出于三 种不 同构 造 环境 的岩 层 : 无 明显构 造现 象 的岩层 , 发 生褶 皱 的 岩
岩 矿物 , 常 与 白云 岩 、 金 云母 等共 生 ; 风化型 , 石灰岩 、 大 理
岩在风化过程 中地下水溶解易形成重碳酸钙进入溶液 , 当
矿 区 内仅 出露部 分 酸性 岩浆 岩 脉 , 岩浆 活 动相 对较 弱 , 压 力减 小或 蒸 发时 , 大 量二 氧化 碳逸 出 , 碳 酸钙 可再 沉 淀下
层 和断 裂发 育 的岩层 。根据 对矿 区内这 三种 不 同环境 下产 出的方 解石 进行 研究 , 得 出如下 结论 : ( 1 ) 研究 区内构造 活 动 明
显 的 区域 , 方解 石 发生 了明显 的变形 , 产 生 了与构 造 背景 相符 的显 微 特征 , 正 确反 映 了构造 运 动 的变 迁 ; ( 2 ) 研 究 区内构 造 活 动不 明显 的 区域 , 方 解石 同样 发 生 了一 定 程度 的变形 , 反 映 了宏 观 构造 背 景对 其 显微 特 征 的影 响 ; ( 3 ) 位 于褶 皱 和断 裂
— —
甘孜 褶 皱 系东侧 与 龙 门 山北 东 向构 造 带相交 汇 部位 的
2 . 方解 石特征 与构 造背 景关 系研 究 方 解 石 是 分 布 最 广 的矿 物 之 一 , 具 有 各 种 不 同 的成 因
文 县 弧 形 构 造 内 。 阳 山金 矿 带地 理 坐 标 为东 经 1 0 4 。3 0
算, 阳 山金 矿 已探 明 的黄金 资源量 潜在经济 价值达 s o o 4 L。
1 . 矿床 地 质特 征
延伸 到 南 坪 地 区并 与 阿 尼玛 卿 相 连 , 成 为 一 条 横 亘与 我 国
中部 的印支缝合带【 2 l 。该缝合带在文县一带 由一系列弧形
构 成 了本 区 的主要 构造 格 架 , 而研 究 区正 位于 弧 阳山金矿带位 于陕甘川交 界地带,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 断裂 构成 , 地处扬子板块 、 中朝板块 、 松藩地块 的聚合地带属 西秦岭 形断裂转换调节地带 的安 昌河——观音坝断裂带之上 , 其 南亚带 。区域构造位置处于秦岭东西 向构造带南缘 、 松潘 多表 现 为一 系列断 裂构造 和褶 皱 。
成浅 黄 、 浅红 、 紫、 褐 黑 色 。 无 色 透 明 的 方 解 石 称 为冰 洲
石 。解 理 f 1 0 1 1 l 完全 ; 在应力影响下 , 沿{ O l 1 2 } 聚 片 双 晶方 1 . 3 地质构造 硬度 3 。相 对 密度 2 . 6—2 . 9 。某 些 方解 石 具 研究 区位 于 中 国扬 子 大 陆— — 华 北大 陆— — 松藩 甘孜 向滑 移成 裂 开 , 地 块 大 板 块 的会 聚转 化 部位Ⅲ 。在 中晚 三叠 世 , 伴 随华北 发 光性 。 方 解 石 属 三方 晶系 , N p / / c , 呈 不 规 则 等轴 粒 状 , 或 具 有 板 块 与扬 子 板块 的碰撞 拼合 , 秦 岭 西侧 的古 特 提斯 洋 闭合 ,
地 生成 。
关键 词 : 阳山金矿 带
西秦 岭南 亚带
方 解石
阳山金矿带位于川 、 陕、 甘金三角地区, 在甘肃省文县北 勉 略缝合带形成 , 而康县—— 琵琶寺——南 坪一带洋脊型 使 得 秦 岭勉 略缝 合 带 向西 经 文 县 部, 是我 国超 大型金 矿床 , 现排 名世界 第六 , 亚洲第 一 。据估 和洋 岛型 玄 武 岩 的发 现 ,
呈 脉 状 或见 于 空 洞 里 , 具 良好 的 晶型 ; 岩 浆 阳 山金 矿 区 出露 的地 层 为 中泥 盆 统 三 河 口群 ( D S ) 的 温 热液 矿 床 中 ,
千枚岩 、 中厚层 状灰 岩 、 灰 白色石 英砂 岩 。
第三、 第 四岩 性 段 , 岩 性 主 要 为 浅灰 、 深灰色 、 紫色 、 灰黑 色 型 , 方 解 石 为 岩浆 成 因 的碳 酸 岩 和 碳 酸盐 熔 岩 中的 主要 造 1 . 2岩 浆岩
构造位置的方解石 , 其显微特征存在较大差别 , 但基本上符合各构造期次 的变化特征。可能是 由于褶皱所受到的构造叠 加 较强 , 其方 解 石变 形 比断层 处 的更 为复 杂 ; ( 4 ) 灰 岩样 本 中方 解 石脉 体较 发 育 , 笔 者判 断其 为 灰 岩受 构造 活 动影 响 而 原
矿 区 内岩 浆 岩 主要 为变 质 花 岗斑 岩岩 脉 、 蚀 变 流 纹 岩 和石 来 , 形成 钟乳 石 、 石笋 、 石柱 等 。 英 岩 脉 及 少 量 的蚀 变细 粒 斜 长 花 岗岩 岩 脉 、 蚀 变 细 粒 二长 花 岗岩岩 脉 和弱矿 化绢 英 岩岩 脉 。
方 解石 一般 呈无 色或 白色 , 有时被F e 、 Mn 、 C u 等元 素染
u 论 文 天 地
瓣
0 9 2
甘肃 阳山金矿带不 同构造背景下方解石显变形特征研 究
李 文圣 马家 鑫 沈利 霞 ’ 王根 厚
1 . 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呼和浩特 2 . 内蒙古 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3 . 天 津华北 地 质勘查 局 天津
4 . 中国地 质大 学 ( 北京) 北京
1 - 1 地 层
0 0 ” ~1 0 4 。5 0 0 0 ”, 北纬 3 3 。0 0 0 0 ” ~3 3 。0 8 O 0 。 类 型 。主 要 为 : 沉积型 , 海 水 中 的碳 酸 钙达 到 过 饱 和 时 , 可
沉积 形 成大 Biblioteka 的石 灰岩 、 鲕 状灰 岩等 ; 热液型 , 常见 于 中 、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