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管理工作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制度

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制度

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制度一、引言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了加强医院药品管理,提高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采购管理1. 药品采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药品采购政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药品质量。

2. 药剂科负责医院药品采购工作,其他科室和个人不得从事药品采购业务。

3. 采购药品时,应当审核经营(生产)企业的相关证照,确保其具有合法经营资格。

4. 药品采购渠道应当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确定。

5. 所采购的药品应当为医院正式引进的品种,临时急救药品除外。

新引进药品应符合医院新药引进规则。

6. 药品采购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药品价格合理。

三、药品储存管理1. 药剂科负责医院药品的储存保管工作,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2. 药品储存场所应当符合国家药品储存标准,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虫、防鼠、防盗等条件。

3. 药品应当按品种、规格、批号、有效期等分类存放,并设立明显的标识。

4. 药品储存应当定期进行养护检查,发现变质、过期、损坏的药品,应当及时清理,并做好记录。

5. 药品储存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药品的储存条件和管理要求。

四、药品供应管理1. 药剂科负责医院药品的供应工作,确保临床科室的药品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2. 药品供应应当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优先保障急救药品、特殊药品和基本药物的供应。

3. 药品供应人员应当熟悉药品的性能、用途和用法用量,为临床科室提供准确的信息。

4. 药品供应应当及时、准确、无误,不得延误患者用药。

五、药品质量管理1.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

2. 药剂科负责药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报告。

社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制度

社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社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高药房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社区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人员管理1. 从事药品质量管理、购进、验收、养护、保管、调配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和资格证书,并接受岗前培训。

2. 药房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药事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 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每年应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

4. 药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执行岗位职责,保持工作纪律,确保药房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三、药品管理1. 药品购进(1)购进药品应从具有合法资格的药品生产、药品批发企业采购,确保药品质量。

(2)购进药品时应严格审核供货单位、购进药品及销售人员的资质,建立供货单位档案。

(3)购进药品应保证药品质量、价格合理、品种齐全,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2. 药品验收(1)验收人员应逐批验明药品的包装、规格、标签、说明书、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2)验收人员应核实药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确保药品符合规定。

(3)验收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3. 药品储存与养护(1)药品储存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包装上标注的条件及有关规定储存。

(2)储存药品应分类存放,标签清晰,易于识别。

(3)定期对储存药品进行检查,发现过期、变质、污染等问题,应及时处理。

4. 药品调配(1)调配处方时应认真执行“四查十对”制度,确保药品调配准确无误。

(2)调配过程中发现疑问,应及时与处方者联系,核实后方可调配。

(3)发出的药品应注明患者姓名、药品名称、用法、用量。

四、药品质量管理1. 建立药品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药品质量管理责任。

2. 定期对药品质量进行抽查,确保药品质量符合规定。

3. 对不合格药品进行登记、报告、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范文(3篇)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范文(3篇)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范文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本工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并提高组内成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原则(1)科学性原则: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的工作应基于科学原理和法规,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确保药品质量的可靠性。

(2)严谨性原则: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的成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保持谨慎、细致和严谨的态度,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责任性原则: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的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按照规定和要求履行职责,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4)合作性原则: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的成员应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和沟通,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持续改进原则: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应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

二、职责和权限1.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的职责包括:(1)监督和执行药品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法规。

(2)制定和完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

(3)负责药品质量的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4)组织开展药品质量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组内成员的专业素质。

(5)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药品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和难题。

(6)定期向上级报告药品质量管理的工作情况和成果。

2.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的权限包括:(1)制定和修改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

(2)参与药品质量问题的调查和处理。

(3)组织和实施药品质量的监测和评估。

(4)参与药品质量的培训和宣传活动。

(5)与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解决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三、工作流程和方法1. 工作流程(1)制定工作计划:药品质量管理小组每年制定一份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重点和时间节点,以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开展工作调研:药品质量管理小组按照工作计划,开展相关的调研和研究工作,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为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意见。

(3)制定工作方案:药品质量管理小组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和工作责任,以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

医药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医药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医药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药管理工作,保障医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药管理工作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不得违反医疗伦理,保护患者权益。

第三条医药管理工作包括药品采购、配送、储存、使用、报废等环节。

第二章药品采购第四条药品采购应按照合理用药原则,选用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药品。

第五条药品采购应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进行,保证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六条药品采购应及时办理采购合同,并建立采购档案,保存相关票据和凭证。

第三章药品配送第七条药品配送应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要求进行,不得私自替换或更改药品。

第八条药品配送应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确保药品的有效性。

第九条药品配送应建立配送记录,包括药品名称、数量、配送日期等。

第四章药品储存第十条药品储存应符合药品的储存条件,确保药品的质量不受损害。

第十一条药品储存应按照药品的分类、性质和有效期进行合理布局和分类存放。

第十二条药品储存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药品库存准确无误。

第五章药品使用第十三条药品使用应按照临床需要,遵守药物治疗规范和用药原则。

第十四条药品使用应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药品使用应建立药物使用记录,包括药品名称、剂量、使用日期等信息。

第六章药品报废第十六条药品报废应按照药品管理规定进行,不得私自处理或外流药品。

第十七条药品报废应建立药品报废记录,包括药品名称、数量、报废原因等。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将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本规章制度经批准后生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3篇)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3篇)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药品的储存和养护工作,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正常使用,增强药品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部门,包括药店、医院、制药企业等药品管理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分层管理和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促进药品养护工作的规范化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第四条养护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储存安全和药效保持。

要以养护员为主导,建立健全的养护体系和养护流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条全体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制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依法履行职责,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促进药品养护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药品养护管理要求第六条养护员要熟悉药品储存和养护技术规范,确保药品在适宜的环境下储存,避免药品变质、受潮等情况的发生。

第七条养护员要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的问题,确保药品在储存期间保持良好的状态。

第八条养护员要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要求,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药品,避免受到日光、潮湿、高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第九条养护员要做好药品的整理和分类工作,确保不同类型和不同批次的药品能够分开储存、易于取用。

第十条养护员要建立药品档案,记录药品的来源、入库时间、储存条件等信息,便于药品的追溯和管理。

第十一条养护员要定期组织药品的清理工作,清除过期、变质和不合格的药品,确保库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药品养护管理流程第十二条入库环节:药品入库前要进行验收和检查,确保药品符合规定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入库后要进行分类、整理和标识,以方便药品的取用和管理。

第十三条储存环节:药品要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储存,保证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下保存。

养护员要定期检查药品的储存环境,及时处理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的问题。

第十四条使用环节:药品的取用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严禁私自取用和使用过期的药品。

使用药品后要及时记录使用情况,包括药品的用量、用途等信息。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五篇)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五篇)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1.根据药品使用情况及药品库存量由库房保管人员提出药品采购计划,经药剂科主任审核后交药品采购人员执行药品采购。

2.采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____药品管理法》,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采购政策法规。

严禁采购无批准文号、无注册商标、无厂牌的“三无”药品和伪劣药品。

3.采购人员应认真执行药品价格政策及药政管理的各种法规,必须从具有合格资质的医药公司中采购药品。

4.采购特殊药品、新药和危险品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进口药品必须保留“海关质量检验合格证书”。

5.严格履行入库手续。

对所采购药品由仓库保管员随货同行核对无误后入库。

6.对药品中质量不合格、数量短缺或破损的品种,应及时与经销单位或药厂联系退货或协商解决。

7.采购人员必须随时掌握市场价格和供货信息,熟悉和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做好向临床推荐新药的工作,把市场供应与临床用药结合起来。

药品购进、验收管理制度1.购进药品必须严格执行《____药品管理法》、《____产品质量法》、《____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购进。

2.购进药品应以质量为前提,从具有合法资格的供货单位进货。

3.购进药品时,必须严格审核供货单位、购进药品及销售人员的资质,建立供货单位档案。

4.购进药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收人员要逐批验明药品的包装、规格、标签、说明书、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

5.购进药品应有随货同行,并对照实物,依据随货同行填写购进记录,做到帐、货相符。

购进记录应载明供货单位、购货数量、购货价格、购货日期、生产企业、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购进中药饮片,必须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购进数量、购进价格、购进日期等内容。

票据和购进记录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6.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不合格或可疑药品,不得自行使用或作退、换货处理。

对出现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的药品,有权拒收。

药物专人管理制度

药物专人管理制度

药物专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药物管理工作,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药物,是指医院内部使用或经医院发放、销售的药品。

第三条医院应当设立专门的药物管理部门,并配备足够的药物专人管理人员,负责药物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和监督等工作。

第四条药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药物储存、配送、使用和销毁等各项制度和规章,确保药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第五条药物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药物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药物的进出库情况,使用记录和药品质量检验等信息。

第六条医院应当配备专门的药物监测设备,对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进行监测,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

第七条医院应当定期对药物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药物管理水平和意识,确保药物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八条医院领导应加强对药物管理工作的监督,定期组织对药物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二章药物采购管理第九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确定采购流程和标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价格合理。

第十条药品采购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不得有串通、弄虚作假等行为。

第十一条药品采购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采购工作。

第十二条药品采购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医院的采购计划,按照需求和使用量合理调配药品,不得私自调换、挪用药品。

第十三条药品采购人员应当定期对采购药品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第十四条药品采购人员不得接受供应商和药品生产企业的回扣、利益输送等行为,不得参与倒卖药品。

第三章药物储存管理第十五条医院应当设立专门的药品储存仓库,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保证药品的储存条件符合规定。

第十六条药品储存仓库应当保持整洁干净,防潮、防晒、防尘,确保药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第十七条药品储存仓库应当按照药品的性质、要求进行分类储存,并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和整理。

第十八条药品储存仓库应配备防火、防盗、防爆设备,确保药品的安全。

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制度

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制度

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制度一、引言药品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为了确保医院药品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制度。

二、药品采购管理(一)制定采购计划由药剂科根据医院的临床需求、库存情况以及药品的消耗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应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数量、预计采购时间等详细信息。

(二)选择供应商药剂科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定,对药品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选择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

(三)采购合同签订采购药品时,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药品的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交货地点、验收方式、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以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

(四)药品验收药品到货后,由药剂科组织专人进行验收。

验收人员应按照药品采购合同和国家有关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数量、包装、标签、说明书、有效期、批准文号等进行认真核对和检查。

验收合格的药品方可入库,不合格的药品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处理。

三、药品库存管理(一)药品分类存放根据药品的性质、剂型、用途等,将药品分类存放于不同的库房或货架。

如:将口服药与注射剂分开存放,将常温保存药品与需冷藏、冷冻药品分开存放等。

(二)库存盘点定期对药品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与账目相符。

盘点时应认真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数量、有效期等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三)库存养护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做好库房的温湿度控制、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工作。

对近效期药品、易变质药品等应加强养护,定期进行检查和养护记录。

(四)药品报损与销毁对过期、失效、变质等不能使用的药品,应按照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处理。

报损和销毁药品应填写相关记录,经审批后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并由专人监督。

四、药品调配管理(一)处方审核药师在调配药品前,应认真审核处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管理工作制度
一、药品的验收入库
1、凡购进的药品,药库保管员按供货单位所提供的合法票据或随
货同行逐品种验收。

2、药品验收时应逐项检查以下标识:产品合格证、药品名称、产
地、规格、产品批号、生产日期、产品有效期、批准文号、供
应单位、购进数量及药品注册证号。

3、药品入库前应填写完整的购进验收记录;通用名称、剂型、规
格、批准文号、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供应单位、购货数
量、购进价格、购进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验收人员等。

4、验收时如发现实物与原始发票或随货同行所载数量、规格、质
量不符,须查明原因更正或退还,并在送货凭据上签字。

5、药品验收无误后,凭随货同行连同微机入库单及时办理入库手
续,最长不能超过三日。

二、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1、药品应按药品不同的性质及剂型特点在适当的条件下正确地
贮存与保管,并应注意: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等条件防止
药品的过期失效、虫蚀、霉坏变质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应根据药品的特性,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选择适当的贮存条件
及保管办法,防止药品变质或延缓其变质速度。

①控制库内的湿度,保持相对湿度在45~75%。

②根据不同药品贮存条件,对其标示、“阴凉处”或“凉暗处”控制
温度不超过20℃。

对其标示的“冷处”控制温度在2~10℃,可放入冰箱内(可调至2~10℃左右)。

③一般药品贮存至室温:1~30℃即可。

3、加强效期药品的管理,随时注意贮存期限。

随时检查,特别是
对有效期短(半年或一年)随时填报效期药品登记本,定期报告,本着“先进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以防过期失效,造成损失。

三、药品的养护、出库复核
1、库房保管员对药品进行科学的贮存与保管。

2、随时检查库存药品的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并做好库房温、
湿度的监测与管理,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对库房温、湿度进行记录。

3、如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立即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
记录,并及时调整库存条件。

4、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拟定药品养护计划。

循环抽查的周期一
般为一个季度,易变质的药物应缩短抽查周期,并列出重点养护品种。

①易氧化的的品种:恩氟烷、肾上腺素、酚磺乙胺(止血敏)、乙烯雌酚、维生素E、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维生素C等。

②易水解的药物: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丙酸睾丸素、氯化琥珀胆碱
(司克林)、盐酸普鲁卡因、硝酸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葡萄糖醛酸内酯(肝泰乐)、四环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巴比妥类、洋地黄毒苷等。

③易稀释的药物:氧化钙、甘油、青霉素类等。

④易挥发的药物:恩氟烷、酊剂、十滴水等。

⑤易溶化的药物:以香豆脂、可可豆脂为基质的栓剂,以烯酸做溶媒的制剂等。

并建立相应药品的档案,以控制药品质量,满足临床用药。

5、由于特殊原因可能会出现问题的药品,易变质的药品及已发现
质量问题的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贮存时间过长的药品,应及时报告,抽样送检,以便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改进养护措施。

6、各药房向药库领取药品,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是定期领取。

7、药品在出库前一定应按药库微机出库单(四联)认真核实好:
药品名称、规格、产地、数量、批号、有效期等无误后再行出库手续。

8、应严格执行出库复核,药品出库时库房保管人员和领药的调剂
人员均应在出库单上签字。

9、药品出库后应及时核对库存药品数量,并及时销账、销卡,以
保证库存数量、帐、卡相符。

10、始终保持库房内药品整洁有序,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