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M业务的接纳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SM网络的新型门禁控制系统设计

禁信 息传输 ,实时监控 报警等功能。研制
的 门 禁控 制 系统 测试 使 用后 表 明 , 系统 运
随着 无线 通 信 事 业 的迅 速 发 展 以 及 手
机的逐渐普 及 , 基于手机的应用也越来越
广泛 , 用 手 机 终 端 来 完 成 日常 生 活 中的 使 基本事务 已成 了大多数 人的梦想。 本 文 设 计 了基 于 GS 网络 的 新 型 门 M 禁 控制 系统 。它 利用 最可 靠 、最成 熟的 拨 号 开 启 门禁 , 用 现 有 的 G M 网络 的 短 利 S
如图 2所示 , 装在门禁旁 的门禁控 安 制 系统 主要 由 G M 功 能 模 块 、 处 理 器模 S 微 块 、门禁 电磁锁 电路组 成 。其 中微 处理
a r g fnt n .T t hw d ta h y tm l  ̄n uc o s e s so e h t te s s a J s e
po rmme ui PC1 F8 6, cmbnd wi h rg a d s g I 6 n 7 o ie t t h e
c mmu i t n p o o o t c i e & C S if r a i o n a i r t c l o a he c o v C e n o m t n s o
人士 的关 注 。
块 、G M 无线 通 信模 块 、 门 禁成 员手 机 等 S
组 成 。控 制 中 心 采 用 Pt 语 言 编 写 Cc
P 1F 7 的 执 行 程 序 , I 8 6 C6 结合 自定 义通 信 协
议, 实现 门 禁信 息校 对 , 禁远 程 管理 , 门 门
息
D I 0 36 / 。 s .0 1 8 7 .0 0 1 .3 O :1 .9 9 ji n 10 - 9 2 2 1 .9 0 8 s
基于GSM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GSM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作者:赵鑫洋杨春党珂薛争争周维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年第17期摘要:该设计是一种利用短信对远程监控设备进行控制的设计。
通过这种短信服务来控制远程监控设备的方式,不仅可以用在智能家电上,还能对远程监控设备(如家庭里的门锁、家用电器、报警装置等)进行智能控制或采集信息交流,最终实现短信远程控制家电。
关键词:GSM;短信控制;MSP430中图分类号:TP311; ; ;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7-0288-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1 绪论1.1题目来源随着住宅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使用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体现,与普通家居相比,它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而且容易更方便更高效地生活。
但其昂贵的开支使许多家庭望而止步。
因此为了使智能家居更普遍,更平民化,需要选择其他方式使得昂贵的费用减少。
短信业务SMS作为GSM的一种基本业务,因其鲜明的技术特点得到广泛应用,短信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烦琐的问题,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SMS是用于在GSM系统中提供的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文本信息的应用服务,用户无须设置另一个网络,节省了部分昂贵的网络建设成本和网络维护成本。
此外,GSM还具有其自身的数据传输功能,为远程数据的传送和监控设备的通信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支撑平台,因此短消息是更方便,更廉价的。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现场嵌入式系统收集到的信息,会通过SMS的服务中心将信息以文本或数字等方式传送到无线监控中心,完成采集信息——传送信息至监控中心——分析信息、处理事件、远程监测——记录信息的过程。
通过这种短信服务来控制远程监控设备的方式,不仅可以解决智能家电上存在的问题,还能对远程监控设备(如家庭里的门锁、家用电器、报警装置等)进行智能控制或信息采集与交换,最终实现短信远程控制家电。
2 总体方案与论证2.1 设计方案本设计是一种利用短信对远程监控设备进行控制的设计。
GSM接收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GSM接收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辉;陈晓苏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02(038)017
【摘要】该文针对GSM数字移动通信保密检查的要求,阐述了GSM接收检查系统的理论基础,着重分析了该系统中的信令信号、话音信号的接收和解码以及信令分析流程.提出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GSM接收检查系统解决方案,并给出了该套系统的主要构成模块.
【总页数】3页(P167-169)
【作者】刘辉;陈晓苏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8
【相关文献】
1.基于System View的GSM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J], 魏崇毓;张菲菲
2.一种新型的GSM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J], 王红军;钟子发
3.基于ESPI接收机的GSM-R场强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张晓远
4.基于规则的电力数据指标检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J], 荀华; 韩荀杰; 张森
5.广东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成果省级检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周常萍;王刚武;刘茂国;黄润兴;李光灿;许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GSM的嵌入式物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GSM的嵌入式物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当今物流行业中,物流监控系统已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流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物流运输过程中车辆、货物等的实时监控,能够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保障货物安全,降低运输成本,改善物流服务质量。
针对物流监控系统的要求,本文将从嵌入式技术出发,利用GSM技术构建一个基于GSM的物流监控系统。
GSM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网络覆盖广、传输速率快、稳定性强等优势,可以实现对物流车辆、货物的远程监控。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本文旨在研究基于GSM的嵌入式物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对GSM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估。
2. 设计嵌入式物流监控系统的整体框架,确定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和功能。
3. 研究GSM网络的物联网协议,使用短信和GPRS数据传输协议进行通讯。
4. 设计物流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远程监控模块,并进行相关算法的研究。
5. 进行系统的实现与测试,并对系统的功能进行验证与评估。
基于以上内容,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1. 实现一款基于GSM的嵌入式物流监控系统,能够对物流车辆、货物进行实时监控。
2. 提高物流运输效率,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3. 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和风险,保障物流安全。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理论和实验的研究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分析和总结现有文献,对GSM技术和物流监控系统进行回顾和分析。
2. 确定嵌入式物流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运作原理。
3. 设计物流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并研究相应的通信协议。
4. 编写嵌入式系统的程序,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5. 进行系统测试和数据分析,对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进行评估。
四、预期成果1. 完成一款基于GSM的嵌入式物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探究物流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运作原理,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CDMA系统的多级业务接纳接入研究

基于CDMA系统的多级业务接纳/接入研究宽带码分多址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研究的重点,在它涉及的诸多重要技术中,呼叫接纳控制是保证各级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接入控制则是提高系统容量利用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上述领域所做的工作如下: 1、在各种条件下,首次研究了多级业务接纳域的求解方法,设计了性能优良的接纳方案;首次研究了多级业务接入的阻塞特性,得出了许多对网络设计者和操作者都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2、在衰落信道中首次研究了数据业务的接入,推导出相应的同步速率上限表达式;讨论了多级业务情况下最优方案的求解方法;提出了基于边界数据用户处理的接入方案。
3、在包含语音业务在内的多级业务情况下,为数据业务设计了一种两层的接入方案,该方案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方便地实施,使CDMA系统的容量在统计意义上得到充分的利用。
4、研究了基于业务优先权的接入方案。
实验结果表明,和相关文献建议的接入方案相比,采用基于综合功率分配算法的接入方案可以使用户的发送许可概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基于GSM短信的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GSM短信的远程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远程控制系统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基于GSM短信的远程控制系统设计具有简单易用、可靠性高、灵活性好等优点,因此备受。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基于GSM短信的远程控制系统,实现对远程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基于GSM短信的远程控制系统主要由短信发送端、短信接收端和目标设备三部分组成。
短信发送端负责发送控制指令,短信接收端负责接收短信并解析指令,然后控制目标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
短信发送端可以选择使用支持GSM网络的智能手机或者嵌入式开发板来实现。
其中,智能手机可以通过编写APP程序来实现短信发送功能,而嵌入式开发板则需要使用相应的硬件模块和编程语言实现该功能。
短信接收端需要使用具有GSM模块的单片机或者嵌入式开发板来实现。
其中,单片机需要使用相应的硬件模块和编程语言实现短信接收和解析功能,而嵌入式开发板则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来实现该功能。
目标设备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选择。
例如,如果需要控制家电设备,可以选择使用具有短信功能的智能家居控制器;如果需要控制工业设备,则可以选择使用支持短信控制的工业控制器。
短信发送端的软件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开发环境来选择。
如果是使用智能手机发送短信,则可以使用相应的短信APP或者开发框架来实现。
如果是使用嵌入式开发板,则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来实现短信发送功能。
短信接收端的软件设计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开发环境来选择。
如果是使用单片机实现,则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短信接收、解析等功能。
如果是使用嵌入式开发板,则需要编写相应的程序来实现该功能。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解析后的指令进行处理,以实现对目标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目标设备的软件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目标设备的协议来选择。
如果是使用智能家居控制器来实现远程控制,则可以使用相应的智能家居协议和开发框架来实现。
如果是使用工业控制器来实现远程控制,则可以使用相应的工业协议和开发框架来实现。
基于GSM技术的智能楼宇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GSM技术的智能楼宇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一、系统结构智能楼宇远程控制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手机客户端、服务器和楼宇设备。
手机客户端通过GSM网络与服务器通信,服务器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并调用相应的设备控制指令,楼宇设备通过与服务器相连的接口接收并执行指令。
二、功能设计1.远程开关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实现对楼宇内灯光、空调等设备的开关控制。
用户可以选择特定的楼层或区域进行控制,也可以选择全局控制。
2.定时控制:用户可以设置定时开关机,例如定时开关灯光或空调。
这样无需手动操作,系统会按照用户预设的时间自动执行控制命令。
3.远程调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对楼宇内的设备进行远程调节,如调节灯光亮度、温度等。
4.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监测楼宇内的温度,并实时反馈给用户。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对空调进行控制,实现温度的调节和控制。
5.安全管理:系统提供门禁和安防管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控制门禁系统,并实时监控楼宇内的安全情况。
三、安全性为了保护智能楼宇远程控制系统的安全性,需采取以下措施:1.认证机制:用户每次登录系统都需要完成认证过程,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对系统进行控制。
2. 数据加密:系统使用SSL(Secure Sockets Layer)协议对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3.权限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进行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只能对有限的设备和功能进行操作,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日志记录:系统会记录用户的操作日志,包括登录信息、设备控制记录等,为安全审计提供支持。
5.报警机制:系统设有报警机制,当检测到异常情况(如非法闯入、火灾等)时,系统会立即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以提醒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总结基于GSM技术的智能楼宇远程控制系统通过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实现对楼宇内各种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控。
该系统可以提高楼宇设备的管理效率和便利性,并且通过采取认证机制、数据加密、权限管理、日志记录和报警机制等安全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种GSM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一种GSM接收机设计与实现作者:刘之光王星来源:《硅谷》2011年第12期摘要:介绍一种GSM接收机设计与实现方案,该设计中采用AD9445实现GSM信号的模数变换,将采集后数据送到FPGA和DSP中进行后续基带信号处理。
给出系统总体设计,并对其中的主要电路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由于该GSM接收机系统采用FPGA+DSP结构,因此系统具有较强的设计灵活性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GSM;接收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图分类号:TM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620070-010 引言GSM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无线通信标准,属于第2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GSM电话的市场份额占到全球移动电话市场份额的70%[1]。
传统的GSM接收设备一般采用专用ASIC芯片实现基带信号处理算法,该方法难以实现基带算法的灵活可调,可移植性不强。
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进步,其被广泛应用于GSM接收设备中[2]。
本文介绍了一种GSM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该设计采用FPGA+DSP结构,构建了一个便于修改、灵活性好的通用硬件平台。
1 GSM接收机系统总体设计本设计中GSM接收机采用了FPGA+DSP结构,其中FPGA采用了ALTERA公司StratixII 系列EP2S60,DSP采用了TI公司TMS320C6021芯片。
对于A/D转换器的选择,按照带通采样定理,选择为信号带宽的2倍或以上即可,因此本设计中A/D转换器采用了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生产的AD9445,为了给AD9445提供高速时钟,设计中采用了PLL芯片ADF4360提供所需时钟,同时为了满足AD9445差分输入需求,信号调理部分实现了单端信号转差分功能,具体GSM接收机硬件系统设计如图1所示。
图1GSM接收机硬件系统设计2 GSM接收机各主要电路设计与实现2.1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信号调理电路主要是完成信号单端输入转换成差分输出,采用了Mini-Circuits公司生产的单端-差分转换器ADTT1-6,其中VIN_A为单端输入信号,VIN-A和VIN+A为差分输出信号,具体电路设计如图2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SM业务的接纳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目前gsm bss系统ip abis带宽资源分配算法比较简单粗放,没有考虑到接纳控制和拥塞控制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对目前的ip abis带宽资源分配机制作进一步改进,给出了接纳控制的应用分析、工作原理及总体设计方案,实现了基于gsm业务的加纳控制系统,最后对接纳控制系统的性能及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 gsm;bsc;ip;带宽;接纳控制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6-0199-030 引言目前业界的ip abis带宽资源分配算法比较简单粗放,当有业务需要进行资源申请时,数据库子系统只是简单的根据当前业务类型预定义的带宽占用值从基站总带宽中进行扣除。
目前的实现存在业务理论分配带宽预定义值不准确、ip承载下传输头损耗的差别预计、接纳控制和拥塞控制、多运营商abis网络共享支持等问题。
接纳控制模块存在就是限制业务的数目,保障接入业务的服务质量,早期避免拥塞.1 接纳控制应用分析目前的abis带宽分配机制存在的缺陷就是当前的传输足够容纳新的业务却由于下述原因不能接入新的业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业务类型对应的带宽资源申请配额不准确,预定义值偏大;2)由于没有对实际的ps业务传输流量进行统计,造成在ps业务信道实际流量空闲的情况下没有可用的带宽资源接纳新的业务。
针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将传输包头从业务的理论分配预定义值中扣除,业务的理论带宽预定义值只包含净荷带宽占用部分。
第二种情况可以考虑以小区为单位进行流量统计,并据此调整资源池的实测带宽,接纳控制模块根据资源池的实测带宽以及累计理论分配带宽进行业务的接纳控制。
2 接纳控制的工作原理及总体设计方案2.1 接纳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对于站点的带宽资源管理初步考虑采用带宽资源池方案,即将与站点连接的物理传输资源划分为1个或者多个独立的带宽资源池,每一个站点都至少挂接一个带宽资源池,但最多也只能挂接两个带宽资源池。
如上图1所示,整个带宽资源池的配置带宽可分为几个区域:实测带宽区,该站点下所有小区内的当前业务占用带宽;带宽安全工作区,该区域内可安全接纳新业务;带宽稳定工作区,既不接纳新业务也不进行拥塞控制;拥塞缓冲区,用于拥塞控制和反压;超预定分配区,超额接纳的新业务不允许超过该区域,否则立即拒绝。
为了实现基于资源池的接纳控制和拥塞控制,还需要引入几个概念:资源池可用带宽b0:资源池的当前可用总带宽,默认情况下等于资源池的配置带宽;资源池超预定分配门限:通常表现为一个百分比a或一个固定的带宽值a,对应的超额带宽分配上限为a1=b0×(1+a)或a1=b0+a; 资源池带宽稳定区上限:通常表现为一个百分比b或一个固定的带宽值b,对应的资源池带宽稳定上限为c1=b0*(1-b)或c1=b0-b; 资源池带宽稳定区下限:通常表现为一个百分比c或一个固定的带宽值c,对应的资源池带宽稳定下限为c2=b0*(1-c)或c2=b0-c; 拥塞回调检测点:当资源池下所有业务的当前实测带宽低于这个检测点时,业务子系统开始逐步回调ps信道的最大允许编码速率; 资源池实测带宽:该资源池下所有业务的当前实测带宽,记为b1; 资源池累计理论分配带宽:该资源池下所有业务的累计理论分配带宽的总和,记为b2;资源池当前业务理论分配带宽:该资源池下需要为正在激活的业务分配的理论带宽,记为bi;如上图1所示,存在如下逻辑:c>b 或者 c > b当有新业务激活时,需要进行接纳控制机制,其处理逻辑如下: 1)当b2 + bi a1时,当前业务接纳请求失败,转6);3)当b1 > c2时,当前业务接纳请求失败,转6);4)当 b1 + bi > c1时,当前业务接纳请求失败,转6);5)当前业务接纳请求成功,同时需要刷新资源池的累计理论分配带宽b2的值:b2 <==b2 + bi6)如果业务接纳请求失败,业务子系统判断是否有需要释放的小区业务,若有则让当前业务排队,等待小区业务释放腾出的带宽空间,然后接入呼叫;否则,当前业务接纳请求失败。
7)流程结束。
2.2 接纳控制系统总体方案2.2.1 系统的软件框架结构本系统设计相关的软件构架如下图2所示。
由于bsc的软件模块较多,图2画出了支持接纳控制功能时需要增加或修改的模块。
数据库子系统(dbs)提供cac新增数据表描述并提供访问接口,操作维护子系统(oms)提供接纳控制相关的实测带宽数据收集,微码子系统(mcs)提供e1故障以及qos下降时的带宽影响通知, ps业务模块(ranps) 负责ps业务无线资源管理和流程处理, 接纳控制进程(cacproc)负责检测e1故障、链路带宽变化并通知数据库子系统,ip sla统计进程(slaproc)负责ip sla性能统计并将业务的实测带宽数据写入数据库。
2.2.2 相关技术1)接纳控制实测带宽统计oms子系统的接纳控制进程接收slaproc进程定时(每秒一个周期)发来的业务实测带宽数据,更新到对应的数据库表中。
n0010接口板的微码子系统定时上报实测带宽和净荷带宽数据,用例开始;n0020接口板的host进程判断接纳控制开关是否开启,如果没有,转n0070;否则,转发给对应cmp板上的slaproc进程;n0030cmp板上的slaproc进程将所有小区的实测带宽和净荷带宽数据进行汇总,然后向接纳控制进程cacproc转发(ev_ipabis_traffic_rpt)实测带宽数据;n0040接纳控制进程cacproc调用数据库接口(om_set_ipabis_traffic)更新小区和资源池的实测带宽和净荷带宽数据;n0050数据库子系统判断实测带宽数据是否达到拥塞控制门限,如果达到,启动拥塞控制过程;n0060数据库子系统判断实测带宽数据是否达到反压回调门限,如果达到,启动反压回调过程;n0070用例结束。
2)资源池可用带宽动态调整在ip over e1环境下出现e1故障、拥塞或者在ip over ethernet 环境下出现qos下降,接纳控制进程调整资源池的可用带宽。
正常过程:n1 ip over e1环境下出现e1故障或者拥塞n0010在ip over e1环境下,平台的承载子系统检测到e1故障或者拥塞,用例开始;n0020平台的承载子系统通过回调函数通知微码子系统ml-ppp的链路带宽改变;n0030微码子系统在回调函数中将ml-ppp链路的当前可用带宽情况通知(ev_mlppp_bandwidth_change)omp上的slaproc进程;n0040omp上的slaproc进程调用数据库接口(om_get_mlppp_module)获取ml-ppp链路归属的cmp模块号,然后向cmp上的接纳控制进程cacproc转发ev_mlppp_bandwidth_change消息。
接纳控制进程cacproc根据新的ml-ppp链路的可用带宽情况调用数据库接口(om_set_ipabispool_bandwidth)更新ml-ppp链路所属的资源池可用带宽以及资源池的overbooking、带宽稳定区上、下限、反压回调门限等参数;n0050控制进程cacproc调用数据库接口(om_get_ipabispool_bw_config)判断ml-ppp链路的当前可用带宽是否小于资源池配置带宽,如果小于配置带宽,上报ml-ppp链路拥塞通知(inform_mlppp_link_congestion),在多运营商abis网络共享开关打开的情况下重新计算资源池的理论分配带宽(参见功能协作pd-ibsc-cac-001的正常过程n4)。
否则,上报ml-ppp链路拥塞恢复通知(inform_mlppp_link_recovery),在多运营商abis网络共享开关打开的情况下重新计算资源池的理论分配带宽;n0060数据库子系统判断实测带宽数据是否达到拥塞控制门限,如果达到,启动拥塞控制过程(参见pd-ibsc-cac-005功能协作); n0070数据库子系统判断实测带宽数据是否达到反压回调门限,如果达到,启动反压回调过程(参见pd-ibsc-cac-007功能协作); n0080用例结束。
3)基于传输资源池的接纳控制接纳控制是基于传输资源池的,如果需要实现按照vlan或者其它方式进行独立的接纳控制,可以将其对应的传输带宽划为独立的资源池即可。
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有可能上下行传输不对称,此时,资源池可能会有上下行两套不同的配置参数。
但是,处理逻辑是一样的, 这里按照上下行对称链路情况进行描述。
正常过程:n1 多运营商abis网络共享功能开关关闭(业务数据库子系统)n0010bsc有新业务激活,需要向数据库子系统申请ip abis带宽,用例开始。
n0020判断当前业务类型,如果是cs业务,转n0040;n0030当前业务属于ps业务,系统根据已激活ps信道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申请新的信道资源。
如果不需要,当前业务接纳成功,转n0170;n0040根据当前的传输介质类型以及业务类型计算本次业务所需要的理论分配带宽;n0050判断资源池当前所有已激活业务的理论分配带宽总和加上本次业务所需理论分配带宽是否超过资源池可用带宽,如果没有超过,允许接纳当前业务,转n0100;n0060判断接纳控制功能开关是否打开,如果没有打开,转n0120; n0070判断当前业务的理论分配带宽总和加上本次业务所需理论分配带宽是否超过资源池超额预定带宽,如果已超过,转n0120;n0080判断当前资源池下的实测带宽是否超过资源池带宽稳定区下限,如果已超过,转n0120;n0090判断当前资源池下的实测带宽与本次业务理论分配带宽之和是否超过资源池带宽稳定区上限,如果已超过,转n0120;n0100更新资源池理论分配带宽;n0110更新业务所属的运营商理论带宽分配参数,转n0170;n0120判断当前业务类型,如果是ps业务,拒绝接纳当前业务,转n0170;n0130 判断当前资源池类型,如果是纯cs业务模式,拒绝接纳当前业务,转n0170;n0140拆除部分ps业务以接纳新的cs业务,如果没有ps业务可以拆除,拒绝接纳当前业务;n0150重新调整资源池的理论分配带宽;n0160重新调整接纳的cs业务和拆除的ps业务所属的运营商理论带宽分配参数;n0170用例结束。
3 接纳控制系统性能及结果分析接纳控制系统的实现,保证有限的传输带宽的有效利用,在gsm网络环境下,无接纳控制存在着带宽利用不足的问题,在数据流量较大的情况下,造成带宽不足而引起的数据包丢弃等问题,采用接纳控制系统之后,资源池可用带宽明显增大,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带宽的充分利用,节省了传输,提高了gsm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