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广告心理学概论
广告心理学概论

受到经济、市场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广告心理学研究是在60年代 以后,尤其在认知心理学理论影响下,40多年 来的广告与消费者心理研究对广告发展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模式有心理学理论与 模型、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模型、传播 学理论与模型等。
随着信息、知识时代到来,消费者观念发生 了变化,广告心理学研究更加重视不同消费者 心理特点与广告信息设计与沟通的研究。如整 合营销传播(IMC),关系营销(RM)等。现 代广告心理学研究主要指得是这一时期的研究。
转变 非啤酒消费者
现有啤酒品牌的 市场份额排序
消费者购买啤酒 的消费行为特征
不喝啤酒的原因
领先品牌啤酒的 特点与促销活动
可消除的原因(价 格、销售网络等)
不可消除的原因 (生理过敏)
开拓新市场的调研框架
二、问卷法
(二)制定问卷的具体调查细目
(1)问卷中的问题应明确且易于理解,每条细目所提问题不 能含糊不清或有多种理解。”您喜欢喝饮料吗?”
我国最早的广告心理学一书是1908年斯考特《广告心
理学》的编译本(1924)。之后广告心理学研究一直 没有发展。70年代台湾地区有一些美国高校广告和消 费心理学的译本。
我国学者系统地进行广告心理学研究是在上世纪 90年代以后(1992)。进入2000年以来广告心理学的 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学术著作和研究报告相继出现。
可以了解到特定 的情况
费时、费事
结果难以量化和 相互比较
对访谈者的要求 较高
缺少经验的访谈 者很难开展好这 类访谈
二、问卷法
问卷就是一套让受测者回答的题目,以及使 用这套问卷的说明。问卷通常包括:说明、指导 语、问题(及选择答案)、其他资料。
广告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影响的学科。
它探讨了广告在消费者心理层面的各种作用,试图揭示广告中隐藏的心理机制。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广告创意的设计、制作和展示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广告界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行为习惯和购买动机,从而更好地促进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
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消费者心理,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了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和传媒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广告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研究内容包括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广告中使用的心理策略与手段、广告创意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
下面我们就对广告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
1. 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广告是商家推销商品和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就是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广告在影响消费者的过程中,往往会利用人类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如认知简约原则、情感影响、人际比较等,来加强其传达的效果和影响力。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广告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消费者心理产生作用:① 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广告可以唤起人们对某种产品的需要,满足消费者潜在的买买欲望;② 形成品牌认知度:广告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多形式展现品牌信息,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和记忆;③ 引导消费决策:广告利用一些心理策略和手段,如促销策略、刺激情感等方式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④ 塑造消费者形象:广告可以通过品牌形象刻画、消费者形象塑造等方式,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契合,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及品牌忠诚度。
2. 广告使用的心理策略与手段广告心理学研究发现,广告设计者一般会采用一系列的心理策略和手段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主要的心理策略和手段:① 情感策略:广告首先是一种情感传达的方式,在广告设计中,广告创意人员通常会采用明喻、比喻、渲染情感、情感故事等方式,让广告充满感性、亲切、易于打动人心的情感元素;② 社会认同策略:社会认同策略是指广告中强调认同对象的行为、态度等,诱发成功论、荣誉感、身份认同等消费者的社会心理需求,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和他们一样”;③ 竞争策略:竞争策略就是在广告中与同类品牌进行竞争或对比,利用对手不足、故障等因素来鼓励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④ 促销策略:促销策略是一种通过优惠券、折扣、赠品及一些感性的情感配合等方式,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手段,常见的促销方式有限时特价、量价促销、套餐促销等。
《广告心理学概论》课件

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初创阶段
20世纪初,广告心理学开 始萌芽,主要关注广告效 果测量和简单的心理学原 理在广告中的应用。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期,随着心理学 和市场营销学的发展,广 告心理学逐渐形成独立的 学科体系。
成熟阶段
20世纪末至今,广告心理 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涉及更多的心理现象和复 杂的消费者行为。
它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来预测和控制。
在广告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指导运用奖励和惩罚等手段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 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 满足基本需求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指导广告创作应 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激发积极情 感和认同感。
它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 特质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道德认知发展
分析不同年龄段受众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对广告伦理的认知和接受 程度的影响。
广告法规的心理学解读
法律意识与行为
01
探讨受众的法律意识和行为如何影响他们对广告法规的遵守和
执行,以及如何提高受众的法律意识。
违法心理与动机
02
分析违法广告的心理动机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预防和减少违
法广
利用人类感知和知觉的特点,通 过视觉、听觉等手段吸引受众的 注意力。例如,使用鲜艳的颜色 、动态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来增
强广告的感知效果。
记忆原理
通过有效的信息处理和记忆激活 手段,提高广告信息的记忆率。 例如,利用重复、联想、情感等
策略增强记忆。
态度形成与改变
利用说服和态度改变理论,影响 受众对产品或品牌的认知和态度 。例如,通过正面信息、权威影 响和从众心理等手段改变受众的
广告心理学概述

广告心理学概述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如何影响人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它研究广告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的设计,以期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和影响目标受众。
广告心理学的目标是理解人们在接触广告时的反应,并探索如何在广告中运用心理学原理,以获得最佳效果。
在广告心理学中,有一些核心原则被广告人员广泛应用。
首先,情感激发是广告心理学的重要理论。
人们往往被情感所驱使,情感可以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通过在广告中诱发特定的情感,广告人员可以在受众心中制造共鸣和品牌认同。
其次,认知理论也是广告心理学的基石。
广告往往通过向受众提供信息、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来影响人们的认知。
了解目标受众的认知过程,广告人员可以设计出更加引人注目和易于理解的广告内容,使受众能够更好地接收和记忆广告信息。
另外,社会影响力也是广告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人们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意见的影响,广告人员通过运用社会规范、群体效应和权威性等心理学原理,以期能够在广告中建立起信任和权威,从而促使受众采取行动。
同时,心理学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广告中的设计和排版。
例如,颜色心理学指出不同颜色对人们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不同,广告人员可以巧妙地运用颜色来激发情感。
排版原理指出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和阅读习惯,广告人员可以通过合理的排版来引导受众的注意力和信息处理。
最后,广告心理学的研究还涉及到目标受众的特征和需求。
广告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受众的特征、兴趣和需求,以制定切合实际的广告策略。
只有了解目标受众,才能设计出能够引发情感共鸣、满足需求和解决问题的广告内容。
总之,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如何影响人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通过运用情感激发、认知理论、社会影响力和心理学原理等,广告人员可以设计出更加吸引人、易于记忆和能够引发行动的广告。
同时,对目标受众的深入了解也是广告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只有针对目标受众的特征和需求制定广告策略,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如何影响人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广告心理学概述

广告心理学概述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广告对人们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帮助广告制作人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状况。
广告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消费者认知:广告通过传递信息来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包括产品的特点、功能和效果。
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广告信息的记忆和理解,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关注。
2. 情感影响:广告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它还试图通过情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如何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反应,包括喜悦、好奇、亲近等,并运用情感表达技巧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3. 动机激发:广告通过激发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动机来促进销售。
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从消费者的动机出发,引导消费者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并通过产品的吸引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激发消费欲望。
4. 社会影响:广告在社会环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个体消费者服务,还与社会文化价值和观念密切相关。
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是如何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广告传播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
通过这些方法,广告心理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的影响,并为广告制作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
总之,广告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不仅遵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更站在广告制作和传播的角度,旨在通过了解消费者心理,提高广告效果,创造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广告,从而提升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
广告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市场营销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的影响,还涉及到广告创意、媒体选择、广告定位、消费者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下,广告心理学也逐渐与新兴的数字营销领域相结合,为广告制作和传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一、消费者认知消费者在面临广告时,会通过感觉、注意力、记忆和理解等认知过程来获取广告信息。
广告心理学 第一章到第七章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概述一、科学的心理观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1、心理是脑的活动的产物,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心理的基本内容1、心理过程指人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三个相互联系的具体过程。
(1)认知:大脑对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
◆感觉:对物体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记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想象: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思维如牛顿第一定律(2)情感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3)意志指人们自觉确立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指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及后天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每个人所独有的心理特点和风格。
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人在与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和倾向。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等。
(2)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独特结合。
◆能力:使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方面具备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
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创造力、交际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等。
◆气质: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上的差异。
◆性格:是人对现实所采取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特征。
如,大公无私、勤劳、勇敢、懒惰等等。
⑴完美主义型:谨慎,理智,苛求,刻板。
⑵施与者型:有同情心,感情外露,但可能具有侵略性,爱发号施令。
⑶演员型:竞争性强,能力强,有进取心,性情急躁,为自己的形象所困。
⑷浪漫型:有创造性,气质忧郁,热衷于不现实的事情。
⑸观察者型:情绪冷淡,超然于众人之外,不动声色,行动秘密,聪明。
⑹质疑者型:怀疑成性,忠诚,胆怯,总是注意危险信号。
⑺享乐主义者型:热衷享受,乐天,孩子气,不愿承担义务。
⑻老板型:独裁、好斗、有保护欲、爱负责任,喜欢战胜别人。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了解和应用心理学原理,揭示广告的有效策略和技巧,以达到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和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
以下是广告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1. 情感与认知影响: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利用情感和认知因素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激发购买欲望。
广告通过渲染积极情感、刺激感官、触发记忆、提供新鲜感等手段,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触发购买行为。
2. 消费者行为决策:广告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的思考和行为过程。
了解消费者决策模式和购买行为,广告商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广告,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影响其购买行为。
3. 品牌认知和形象: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通过广告来打造和塑造品牌形象。
它关注于如何建立品牌认知,提高品牌知名度,并塑造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价值。
通过适当的广告传播策略,品牌可以获得积极的认知和良好的形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4. 心理激励与引导: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利用激励和引导手段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广告通常通过提供奖励、优惠券、折扣、紧迫感等方式,创造消费者购买的动力,并引导他们做出决策。
5. 创意和视觉传达: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中的创意和视觉传达手段对消费者的影响。
通过艺术、图像、色彩、音乐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广告可以在视觉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激发购买欲望。
总之,广告心理学探索了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关联,以及广告对其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心理学原理,广告商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高效的广告,增加销售和促进品牌发展。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广告和消费者心理关系的跨学科领域。
它研究了广告对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为广告创意和传播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了解广告心理学对于企业成功推广产品和提升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首先,广告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点是情感与认知影响。
《广告心理学》课件

学习原理
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获得并可表现为行为改变的过程,广告应通过 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刺激,促使消费者进行学习。
学习的形式
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形式,广告应根据信息的重 要性和受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形式。
学习的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广告应促进消费者将 所学知识与原有经验进行整合,实现学习的迁移和应用。
方向。
06
广告伦理与法规
广告伦理的概念与原则
广告伦理的概念
广告伦理是指在广告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涉及到广告 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和权益。
广告伦理的原则
在广告活动中,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尊重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原 则,不得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社会道德和公共利益。
记忆原理
记忆的过程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 过程,广告应通过有效的信息编 码、重复和联想等方法提高记忆
效果。
记忆的分类
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和长时记忆,广告应根据信息的 重要性和受众的需求,合理分配
不同记忆类型的注意。
记忆的衰退与干扰
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内容会逐 渐衰退,同时也会受到其他信息 的干扰,广告应定期重复以强化
广告定位的策略
广告定位的策略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等,这些策略需要根据市场环境 和竞争态势进行灵活调整,以保持广告定位的有效性和竞争力。
04
广告媒体与受众心理
广告媒体的类型与特点
电视媒体
覆盖面广,视听结合,适合展示品牌形象 和合传递新闻和 产品信息。
02
广告心理学的原理
感知觉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
联系: 联系: 尤其在消费动机研究方面。 尤其在消费动机研究方面。消费心理学由 广告心理学发展而来。 广告心理学发展而来。常被看作消费心理 学的一部分。 学的一部分。 区别: 区别: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研究重点:人与商品、 研究重点:人与商品、人与广告 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市场营销 广告宣传
8
6、广告受众的心理差异;性别、年龄、文化等; 、广告受众的心理差异;性别、年龄、文化等; 7、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如受众 、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对广告的接受与拒绝;肯定与否定等; 对广告的接受与拒绝;肯定与否定等; 8、广告创作的心理活动; 知觉、想象、思维、激 、广告创作的心理活动; 知觉、想象、思维、 意志等; 情、意志等; 9、商品的心理效应:与商品的质量、规格、功能 、商品的心理效应:与商品的质量、规格、 等相关联的心理效应; 等相关联的心理效应; 10、广告社会心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 、广告社会心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 风俗、习惯等; 教、风俗、习惯等;
第二讲 广告心理学概论
一、广告传播与广告心理 什么是广告? 什么是广告? 肯尼迪: 纸上推销术” 肯尼迪:“纸上推销术” 。 樊志育:广告就是通过各种媒体, 樊志育:广告就是通过各种媒体,将商品所 具有的创意,传达给消费者, 具有的创意,传达给消费者,以激起消费 者新的欲望。 者新的欲望。 广告是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信息, 广告是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信息,经 过艺术加工,通过不同媒体向大众传播, 过艺术加工,通过不同媒体向大众传播, 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 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
11
五、广告心理学研究方法
1、调查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法:抽样调查法、 2、实验法: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 、实验法: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 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中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 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中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这一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结果。 得出这一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结果。 3、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地、系统地、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地、系统地、 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 定量地描述的研究方法。 4、观察法: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 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 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自然情景是指被观察 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 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 5、测验法: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 、测验法: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 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广告心理学的学理基础是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和传播学。 广告心理学的学理基础是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和传播学。
10
二战以后,市场竞争激烈, 二战以后,市场竞争激烈,对消费者的研究成为 中心, 中心,对消费者的消费动机的研究受到许多研究 者重视。 者重视。 与此同时, 与此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广告心理学的影 刺激( 反应( 响扩大。行为主义的刺激 环境) 反应 响扩大。行为主义的刺激(环境)—反应(人的 行为)理论,社会心理的说服理论(霍夫兰), 行为)理论,社会心理的说服理论(霍夫兰), 对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都起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对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都起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20世纪 年代后,认知心理学对广告心理学的影 世纪60年代后 世纪 年代后,认知心理学对广告心理学的影 响取代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响取代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此时的广告心 理学的发展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理学的发展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证性研究越来越多; 实证性研究越来越多; 实证性研究越来越多 2.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 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 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 3.研究方法手段越来越多; 研究方法手段越来越多; 研究方法手段越来越多 4.理论建树越来越丰富; 理论建树越来越丰富; 理论建树越来越丰富
13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 讲辞 /publicforum/content/ university/1/71576.shtml 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 /techforum/content/7 30/108.shtml
7
三、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广告作用于受众的心理机制:如认知、注意、情感、意 、广告作用于受众的心理机制:如认知、注意、情感、 志等; 志等; 2、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如需要、动机、兴趣等; 、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如需要、动机、兴趣等; 3、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如注意的规律、记忆的规律、认 、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如注意的规律、记忆的规律、 知的规律等; 知的规律等; 4、媒体接触心理:如年龄与媒体的选择、文化与媒体的选 、媒体接触心理:如年龄与媒体的选择、 择等; 择等; 5、广告构成要素与受众心理的关系;如广告语言、色彩、 、广告构成要素与受众心理的关系;如广告语言、色彩、 内容、表现方式、艺术特征、 内容、表现方式、艺术特征、广告信用等与消费者心理的 关系; 关系;
9
四、广告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879,冯特在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 ,冯特在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在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实验室 盖尔率先采用问 盖尔率先采用 年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实验室H.盖尔率先采用问 卷调查法,探索消费者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态度和看法。 卷调查法,探索消费者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态度和看法。 经过几年的探究, 年盖尔出版了《 经过几年的探究,1900年盖尔出版了《广告心理学》。被 年盖尔出版了 广告心理学》 认为是广告心理学的最早的研究。 认为是广告心理学的最早的研究。 1901年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 年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W.D.斯科特在芝加哥年会上 斯科特在芝加哥年会上 年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 斯科特 提出把广告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见解, 提出把广告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见解,得到了与会 者的支持。在随后的两年里,斯科特连续发表了12篇有关 者的支持。在随后的两年里,斯科特连续发表了 篇有关 广告心理学的论文,并汇集成《广告原理》的书籍, 广告心理学的论文,并汇集成《广告原理》的书籍,于 1903年出版,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1908 年,斯科特 年出版,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 年出版 出版《广告心理学》 出版《广告心理学》。 早期的广告心理学侧重于服务卖方市场,以生产为中心。 早期的广告心14
6
二、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概念 广告心理学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 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 科学。 科学。包括广告如何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 和消费者对广告做出何种心理反应等。 和消费者对广告做出何种心理反应等。 2.学科性质 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广告学的交叉学科。 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广告学的交叉学科。 是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1
广告的基本特征: 广告的基本特征:
广告是付出一定代价的信息。 广告是付出一定代价的信息。 广告的本质是营销传播。 广告的本质是营销传播。 广告是非个人传播行为。 广告是非个人传播行为。 艺术加工。 艺术加工。 劝服企图。 劝服企图。
2
广告的分类: 广告的分类:
狭义的广告主要指商业广告; 狭义的广告主要指商业广告; 广义的广告除商业广告外还包括公益广告、 广义的广告除商业广告外还包括公益广告、 政府公告以及其他形式的广告, 政府公告以及其他形式的广告,广义广告 的内容和对象比较广泛。 的内容和对象比较广泛。也称社会广告
4
广告发生作用的过程: 广告发生作用的过程:AIDMA理论 理论
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
5
广告目标
知名(awareness) 知名 了解(comprehension) 了解 信服(conviction) 信服 行动(action) 行动 反映了广告效果的三个层次:认知、情感、 反映了广告效果的三个层次:认知、情感、 行为。 行为。
3
广告传播的效果: 广告传播的效果:
心理效果: 心理效果:指广告使受众产生各种心理效 包括感知、记忆、思考、情感、态度、 应,包括感知、记忆、思考、情感、态度、 动机、行为等方面受到的影响。 动机、行为等方面受到的影响。 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指广告为企业所带来的销售效 果。 社会效果:指广告对整个社会的文化、 社会效果:指广告对整个社会的文化、伦 理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影响。 理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