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诉说》案例

合集下载

长江的诉说教案

长江的诉说教案

长江的诉说教案教案标题:长江的诉说教学目标:1. 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和主要支流;2. 掌握长江的重要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3. 了解长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4. 培养学生对长江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行动。

教学重点:1. 长江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2. 长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1. 长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长江流域地图和图片;3. 与长江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和地图,引起学生对长江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学生对长江的了解程度。

Step 2: 介绍长江(15分钟)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长江相关的视频资料,介绍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和主要支流。

同时,向学生展示长江的重要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如长江三峡、长江鱼类资源等。

Step 3: 探索长江的生态环境(20分钟)分组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江的生态环境,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1. 学生分组讨论长江的生态环境特点,并记录在小组讨论表上;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观点;3. 全班讨论并总结长江的生态环境特点。

Step 4: 了解长江的保护措施(15分钟)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长江的保护措施,如长江的水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保护区建设等。

学生可以记录关键信息,并与同伴进行讨论。

Step 5: 培养保护意识和环保行动(15分钟)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活动,让他们讨论并提出保护长江的具体行动计划。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发言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计划,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和讨论。

Step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行动计划进行评价,并对长江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进行总结。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或观看纪录片,深入了解长江的历史、文化和经济意义;2. 组织学生参观长江流域的自然保护区或相关展览,加深对长江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的认识。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长江的诉说教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长江的诉说教案北师大版

长江的诉说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长江的诉说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长江的诉说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长江的诉说教案北师大版”内容要求:1.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自然特点和历史地位。

2. 引导学生认识长江生态环境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章节一:长江简介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自然特点和历史地位。

2. 教学内容:长江的地理位置、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支流、水文特点等。

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地图解读、小组讨论等。

章节二:长江的辉煌历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教学内容: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历史事件、著名景点等。

3. 教学活动:故事讲述、视频播放、小组分享等。

章节三:长江的生态环境问题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长江生态环境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2. 教学内容:长江流域的水污染、非法捕捞、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解决方案设计等。

章节四:长江的保护与开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保护与开发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项目、水资源利用、绿色发展等。

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

章节五:我是长江小卫士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如何在生活中保护长江,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行动计划制定、实践活动等。

章节六: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认识到保护长江生态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长江流域的鱼类、鸟类、植物等生物多样性特点,以及保护措施。

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

章节七:长江水资源的重要性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长江水资源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

2. 教学内容:长江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利用情况等。

3. 教学活动:数据统计、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章节八: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长江的诉说》教学案例反思

《长江的诉说》教学案例反思

《长江的诉说》(品德与社会)教案案例反思新县福和希望小学韩冰我们一定想同学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不满意。

我认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案应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案,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应该自主去探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某一结果,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案,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案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我结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案实践,对《长江的诉说》一课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更理性地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提高课堂教案的实效。

精心设计——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敢于创新教案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要生成精彩,增强实效,其教案过程还是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的。

但这种“精心”不是体现在以往注重教师教法的预设,而是体现在能立足于教材与学生实际预设开放的学法方案上,体现在教师的预设为品德课堂的动态生成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上,体现在教师对使整个教案活动成为师生生命中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追求上。

案例《长江的诉说》、首先用多媒体出示长江的图片,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然后引出课题《长江的诉说》。

、接着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长江的一些知识,教师补充相关的内容。

、用长江自己的诉说,指出要保护好母亲河。

、展示长江经过的主要城市。

教案的动态生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生成。

只是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从传统的线型设计(关注“教师怎样教”的设计)转到新理念下的板块设计(关注“学生怎样学”的设计)上,即从“以教定学”转到“以学定教”这一新理念上来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生活、备自己,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

这样,才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教案才能得以生成精彩。

关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案过程的自主性,需要我们教师更理性地理解与实践。

长江的控诉作文范文

长江的控诉作文范文

尊敬的评委们,今天我要谈的话题是长江的控诉。

长江,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去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河流之一,我们也要正视到长江所遭受到的种种污染和破坏。

作为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承载着亿万民众的生命和希望,而我们却一直没有从根本上保护好它。

长江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源头绵延数千公里,覆盖范围广,每年吸引着数以亿计的游客来此游玩。

这条蜿蜒流淌的江河却逐渐失去了它宝贵的清澈和纯净。

水中高铁和工业废水、农业污染以及生活垃圾等各种污染物质不断的对长江进行着破坏,严重威胁着这条河流的生命力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生存和发展。

这种重度的水污染,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存,更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持续的损害,导致很多珍贵的物种和资源消失殆尽。

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罪恶之一。

长江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动荡。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许多濒危物种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亟需采取积极的行动,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并促进它的恢复。

否则,我们的做法只会对长江流域的生态和经济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长江的破坏也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长江是中国的粮仓和工业经济发源地,它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我们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地采取行动,长江的污染问题只会不断加剧,损害着我们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长江的控诉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它关系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它关乎着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唯有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才能够真正的获得幸福与美好的未来。

因为,我们的未来和生命,正是与长江密不可分。

长江的诉说

长江的诉说

青海,西藏,四川,云南 ,重庆,湖北, 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 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仅次于赤 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与 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 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 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9616亿m,其中地表水资源9513亿m,地下 水资源2463亿m3,重复水量2360亿m。由于流域入口众多,入 均占有水量为2760m,仅为世界入均占有量的1/4。长江水资源 特征,主要反映在河川径流的时空分布上,流域地表水资源量 占水资源总量的99%;在地表水资源中,河川径流量又占96% 以上。汛期的河川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70%~75%。径 流地区分布也很不均匀,单位面积产水,以金沙江和汉江水系 为最少,鄱阳湖和洞庭湖水系为最大;按行政区,青海、河南 最小,湖南最大。
长江的诉说
介绍长江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其流域面积、
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 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峰。自西向东,奔流不息。 江水浩浩荡荡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 ,重庆, 湖北, 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 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约占全 国土地总面积的1/5,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 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黄河一起并称为 “母亲河”。
气候特点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丰沛,由于幅员辽阔,地 形变化大,因此有着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也经常 发生洪、涝、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长江中下游地 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年平均气温16~18℃,夏季 最高气温达4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4℃左右。 四川盆地气候较温和,冬季气温比中下游增加约5℃。 昆明周围地区则是四季如春。在金沙江峡谷地区呈 典型的立体气候,山顶白雪皑皑,山下四季如春。 江源地区属典型的高寒气候,年平均气温-4.4℃,四 季如冬、干燥、气压低、日照长和多冰雹大风。

五上品社《长江的诉说》ppt课件

五上品社《长江的诉说》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
完整版ppt课件
2
完整版ppt课件
3
完整版ppt课件
4
长江发源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各拉丹冬雪 山,曲折东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 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完整版ppt课件
5
各拉丹冬雪山
完整版ppt课件
6
各拉丹冬峰位于中国青海省格尔木市与 西藏安多县交汇处,是唐古拉山脉最高峰, 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海拔6621 米。
20
完整版ppt课件
21
完整版ppt课件
22
完整版ppt课件
23
完整版ppt课件
24
完整版ppt课件
25
完整版ppt课件
26
完整版ppt课件
27
完整版ppt课件
28
完整版ppt课件
29
完整版ppt课件
30
完整版ppt课件
31
宏伟的三峡水利工程已经建设完成
完整版ppt课件
32
重庆市是我国西南部重要的工业城 市,钢铁、机械、汽车制造、纺织、 食品等工业十分发达。
完整版ppt课件
33
完整版ppt课件
34
完整版ppt课件
35
完整版ppt课件
36
完整版ppt课件
37
长江中游:长江穿过三峡流到宜昌,结束了上游 到达了中游,流经湖北到达江西的湖口
长江下游:从江西省完的整版湖ppt课件口到长江入海口 38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是我国著名的鱼米 之乡;工农业均发达,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的地区。
完整版ppt课件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 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 战场,是无数英雄豪 杰用武之地。有许多 名胜古迹,白帝城、 黄陵、南津关、孙夫 人庙等。它们同旖旎 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 名扬四海,是中国十 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长江的诉说PPT

长江的诉说PPT

三峡风光




三峡风光
三峡风光---巫山小三峡
三峡风光---瞿塘峡
三峡风光---西陵峡
保护 长江
洪水泛滥
垃圾漂浮
污水横流
河道
动物死亡
肆虐的洪水----98抗洪
捕鱼污染杀死长江女神 江豚15年后可能灭绝
中广网北京1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江豚是目前长江内仅剩 的大型哺乳动物,它有着上扬的嘴角,看起来似乎在向每一个看着它的人微笑, 让人觉得十分温暖而舒适。可是,灿烂的微笑也没办法阻挡它们走向灭绝的步伐 。2007年6月2日,在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内,刚出生 的小江豚和江豚妈妈形影不离。新华社发(王振武 摄)
保护长江! 保洞庭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洞庭湖一带,土 地肥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稻米、棉花, 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走 近 长 江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这一带聚集了许多世 界珍稀物种,自古以来都是鱼米之乡。
走近 长江
走近 长江
探究 长江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探究 长江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 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白莲岩中心学校
王琴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的诉说》案例
作者:刘佳玉刘远刚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2年第10期
【活动背景】
我们重庆位于长江的上游,滚滚长江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重庆人民。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长江的认识不够,保护措施不力,重庆人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河流湖泊,使水体受到污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选择了“话说长江”这一课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爱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图的能力,通过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了解长江的概况,知道长江的源头及长江流经的行政区域。

3.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感受长江如同母亲河滋润着我们,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4.通过调查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能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活动重、难点】
1.了解母亲河,热爱母亲河。

2.通过学习、讨论、交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能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活动准备】
1.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长江流域图。

2.《话说长江》和《长江之歌》视频、有关长江美景和环境遭到破坏的多媒体课件、有关“绿化长江重庆行动”的新闻视频。

3.课前学生查找有关赞美长江的歌曲、诗文。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
活动一走近长江,探究长江(这个活动由学生课前分4组:(1)源头探险组;(2)上游历险组;(3)中游观光组;(4)下游考察组)探究长江,自主收集、整理长江的相关资料、图片以及赞美长江的诗词、歌曲。

自己写解说词,练习当解说员解说长江。

二、课堂活动
活动二小组交流,赞美长江
1.观看视频《话说长江》,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课件展示交流目标:赏一赏母亲河的照片、吟一吟母亲河的诗词、唱一唱母亲河的歌曲。

3.各组交流展示:用课文的文字说明,搜集的图片、诗词、歌曲来交流、赞美长江。

A.源头探险组利用地图和长江流域儿歌和大家交流学习,赞美长江的源头。

教师和大家一起回顾知识点:发源于青海省的各拉丹冬雪峰,流经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区,流入东海。

全长有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并板书长江发源各拉丹冬。

B.上游历险组以优美生动的解说、古诗朗诵再现了长江上游的雄奇秀丽。

教师小结并板书:上游重庆
C.中游观光组说长江、吟《黄鹤楼》、唱《望洞庭》,赞美了中游的美景。

教师小结并板书:中游武汉(提问:上游和中游的交界处是哪个大城市)板书:宜昌
D.下游考察组以说诗唱词、图文结合解说、优美的舞蹈来赞美长江下游的美丽富饶。

教师小结并板书:南京上海
4.填空练习,考查知识点的掌握。

活动三欣赏长江,歌唱长江
利用多媒体,欣赏长江美景。

播放视频,让学生齐唱《长江之歌》,这两个活动使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得到升华。

活动四保护长江,绿化长江
1.先观看长江被破坏的视频,提出问题:见此情景,你心情如何呢?昔日美丽的长江为何变成了这个样子?
2.寻找原因,师生交流。

(学生说不完整的老师补充)
原因:由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重视对长江环境的保护,长江环境越来越恶化。

长江源头地区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和鼠害猖獗,荒漠化、沙化情况已经十分严重。

长江上游大片林木被砍伐,水土流失严重,江水含沙量增加,江水已经变浑。

中下游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重视对长江水源的保护,沿流域地区大量的工农业污水、生活污水没有进行处理就直接排入长江或各支流中,各种废弃物、垃圾随意堆置或直接倾倒在江中,使长江成为一条污水道、垃圾道,长江水质日益恶化,以致发生了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3.观看重庆新闻,了解“绿化长江重庆行动”。

4.讨论交流:我们应如何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1)在母亲河旁多种一些树木,防止水土流失。

(2)源头上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3)沿途污水净化处理再排放。

(4)减少农业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5)禁止随意向河床倾卸固体垃圾。

(6)禁止过度捕捞。

5.相机布置课后任务。

(1)复习学习过的有关长江的知识,做到以后不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方式,关注有关长江的内容。

(2)用我们探究长江的方法继续探究我们的家乡河乌江或者郁江。

6.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教师总结: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去热爱我们的山山水水,让我们的山变得更绿,水变得更清,人变得更美,让我们的母亲河世世代代永远奔流不息吧!
(作者单位重庆市彭水县汉葭镇第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