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盈利的一些因素陈述
商业银行经济利润讲解及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经济利润讲解及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机构,其经济利润是评估银行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经济利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讲解,并以部分商业银行的案例进行分析。
1. 经济利润的概念经济利润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资产配置和经营管理所形成的总收入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它反映了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2. 经济利润的计算方法经济利润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绝对值和相对值两种方式。
绝对值计算方法:经济利润 = 总收入 - 总成本其中,总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总成本包括利息支出、非利息支出和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相对值计算方法:经济利润率 = 经济利润 / 平均资产规模其中,平均资产规模通常是指期初资产和期末资产的平均值。
3. 影响经济利润的因素商业银行的经济利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本质量: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对经济利润有直接影响。
资本充足率较高的银行能够吸引更多存款和投资资金,从而提高利润水平。
(2)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其经济利润。
有效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能够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提高利润水平。
(3) 利率水平:市场利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的经济利润有重要影响。
利率上升会增加银行的融资成本,对经济利润产生压力。
(4) 资金成本: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与存款利率、借款成本等因素有关。
高成本的资金来源会对经济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5) 经营策略: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对经济利润起到重要作用。
良好的经营策略能够提高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增加利润水平。
4. 案例分析以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经济利润增长。
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严格的风险管理和合理的资产配置,通过风险控制和高效利用资金,实现了经济利润的稳步增长。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一、引言: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的发展与稳定。
本文将从净利润、资产质量、成本收入比例和资产收益率等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二、净利润分析:1:净利润概述:净利润是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直接体现,本节将对净利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净利润驱动因素:本节将从利润来源、利润率和规模效应等方面分析净利润的驱动因素,并探讨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3:净利润分析指标:这一节将介绍常用的净利润分析指标,如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率、净利润回报率等,并解释其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资产质量分析:1:资产质量概述:资产质量是衡量商业银行风险承受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本节将对资产质量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介绍。
2:资产质量评估指标:本节将介绍常用的资产质量评估指标,如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并解释其意义和计算方法。
3:资产质量管理措施:这一节将介绍商业银行在保障资产质量方面的管理措施,如风险管理和信贷管理等,以提升盈利能力。
四、成本收入比例分析:1:成本收入比例概述:成本收入比例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本节将对成本收入比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成本收入比例影响因素:本节将分析影响成本收入比例的因素,如运营成本、收入结构和规模效应等,并探讨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3:成本收入比例改善措施:这一节将介绍商业银行在改善成本收入比例方面的管理措施,如降低运营成本、优化收入结构和提升规模效应等,以提高盈利能力。
五、资产收益率分析:1:资产收益率概述:资产收益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和资产利用能力的重要指标,本节将对资产收益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资产收益率驱动因素:本节将分析影响资产收益率的驱动因素,如投资收益和资产回报率等,并探讨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3:资产收益率改进措施:这一节将介绍商业银行在提高资产收益率方面的管理措施,如优化资产配置、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和加强风险管理等,以提升盈利能力。
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几个重要因素

浅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几个重要因素摘要:银行竞争力是一家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衡量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主要是从财务实力、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盈利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
其中,盈利能力更是能够全面地说明银行竞争实力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外部因素,希望能借此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内外部因素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内涵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其盈利能力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
一般性是因为从商业银行的定义和功能看,商业银行是属于企业范畴的一种经济组织,是处于社会再生产分配领域的金融经济组织。
因此,商业银行同其他产业或行业中的企业一样,具有盈利能力的一般性;然而,与一般生产经营企业相比,商业银行又具有特殊性,其盈利能力应该是:1.经风险调整的盈利能力。
这种盈利能力的衡量必须要加上风险因素,也即经风险调整后的盈利能力。
如果不把盈利中的风险承担成本一并衡量,那将会导致决策层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失去正确的判断。
2.合规性基础上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的提高不能以损害合规性指标为基础,比如要符合监管当局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存贷比指标等等。
因为不符合指标,发展就会受到监管局的限制。
3.承受风险基础上的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经营获利是建立在总体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的,不能是风险失控下的获利。
因为一旦失控的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银行就要被关门清盘。
因此,这种风险的可承受性表现在资本能完全覆盖非预期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股东和董事会的风险偏好来决定选择何种(激进、稳健和保守)发展模式。
综合起来,可以认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一种经营的知识或特殊技能,这种知识或技能积累的结果,反映为商业银行对亏损提供吸纳的功能和从事相关业务时抵御风险、获取收益的技能。
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也就是商业银行自身的因素包括有风险因素、业务因素、营运效率因素3大方面。
关于我国五大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五大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作者:王晓晔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3期摘要:近年来我国五大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研究其原因有助于五大行不断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我国五大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良贷款率对其盈利能力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非利息收入占比对其盈利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贷款质量、不断发展中间业务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五大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9-0-02一、前言多年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其中五大行更是因其良好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一直拥有较高的经营效益。
但是近年来,各种金融机构的纷纷涌现和不断壮大对我国商业银行垄断地位造成一定影响。
而且,五大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渠道拓宽等方面动力较低,经营模式较为守旧,也对其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
研究五大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其不断进取,取得更好的经营效益。
本文将通过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研究我国五大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现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和持续的探索。
彭明雪和丁振辉(2016)认为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大幅度下降,甚至很多商业银行利润增速已经降至个位数之下,情况不容乐观。
其中,不同银行和不同地域的盈利水平也有差别。
金晓彤和刘宏(2009)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四大行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显著高于四大行。
但是四大行经过不良资产剥离、国家注资及股改上市等系列改革之后,盈利能力也获得大幅提高。
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方面,学者们主要分为内、外因素两个大类进行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研究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fitability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朱子文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9(1)班 2009710053指导教师:李小胜副教授内容摘要: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是由于我国现代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往往只把扩充银行资本量、扩大银行规模作为首要任务而忽略了对盈利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文以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选取了国内10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2004年~2009年间的相关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得到结论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其权益资产率及国内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关系,与银行规模、银行信贷率及资产费用率呈负相关关系。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面板数据Abstract: As to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profit, profit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But due to a late start of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or a long time in the past often only to overcharge bank capital, expand the scale of banks as the primary task and ignor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rofit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the profitability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nfluence the problem,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in-depth research, and obtained many valuable research results.In this paper, return on assets (ROA) as a measure of bank profitability index, the paper selects 10 representative commercial banks in 2004 to 2009 years relevant data as sample for analysis on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i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equity ratio and the domestic economic situation positively, negatively correlates with the size of the bank, the bank credit rate and asset cost rate. Finally,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how to improve the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Keywords: Commercial Bank;Profitability;Panel data目录1.引言 (1)1.1研究意义 (1)1.2我国商业银行现状 (1)2. 文献综述 (2)2.1我国学者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 (2)2.2本文的研究特点 (2)3. 指标的选取 (3)3.1指标的选取原则 (3)3.2指标的选取 (3)4.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介绍 (4)4.1数据来源 (4)4.2研究方法介绍 (4)5. 面板模型介绍 (5)5.1面板数据模型解析 (5)5.2面板模型的分类 (5)6.实证分析 (5)6.1实证分析步骤 (5)6.2实证分析结果 (8)7.实证结论分析 (8)7.1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8)7.2银行信贷率对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9)7.3权益资产率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9)7.4资产费用率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9)7.5国内经济状况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9)8.建议 (10)9.附言 (10)参考文献 (11)1.引言商业银行作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盈利能力是其在经营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首要指标,对其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汇报人:2024-01-02•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概述•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目录•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建议01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概述0102盈利能力的定义盈利能力是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关注的重点。
盈利能力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业务获取利润的能力。
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净利润净利润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指标,反映了银行的最终经营成果。
资产收益率(ROA)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反映了银行使用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
净利息收益率(NIM)净利息收益率是净利息收入与总生息资产的比值,反映了银行通过贷款和存款获取利息收入的能力。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利息收入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存款之间的利率差获取利息收入。
非利息收入商业银行通过提供中间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获取非利息收入。
成本节约商业银行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式增加利润。
02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因素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越强,盈利能力越有保障。
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不良贷款率、逾期贷款率等指标都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资产质量银行的业务结构也会影响其盈利能力,如贷款、存款、投资等业务的比例,以及中间业务的占比等。
业务结构银行的管理能力,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都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管理能力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政策法规等。
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市场的竞争状况、市场利率水平、金融监管政策等因素也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客户需求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如存款、贷款、理财等业务的需求变化。
科技进步科技的进步对银行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产生影响,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移动支付的普及等,都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商业银行获利能力分析--以中国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获利能力分析--以中国银行为例
中国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
泛的业务网络。
以下是中国银行获利能力分析的一些重要指标:
1. 净利润:2019年,中国银行的净利润为315.44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下降了
2.34%。
这表明银行在过去一年中面临了一些盈利
挑战。
2. 资产收益率(ROA):ROA衡量银行的净利润与其总资产的
关系。
截至2019年,中国银行的ROA为0.7%,略低于中国其他国
有银行的平均水平。
这表明中国银行的资产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3. 股东权益收益率(ROE):ROE衡量银行的净利润与其股东
权益的关系。
截至2019年,中国银行的ROE为5.8%,比中国其他
国有银行的平均水平略低。
这表明中国银行的股东权益使用效率有
待提高。
4.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指银行的净利润与其总收入的比率。
截至2019年,中国银行的净利润率为17.4%,高于中国其他国有银
行的平均水平。
这表明中国银行在盈利方面表现良好。
5.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银行不良贷款与其总贷款的比率。
截至2019年,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52%,比中国其他国有银
行的平均水平略低。
这表明中国银行的资产质量相对较好。
综合以上指标,可以看出中国银行在一些方面需要改进,如资
产利用效率和股东权益使用效率,但在其他方面表现良好,如净利
润率和资产质量。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利差: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是利差业务,即吸收存款的利率低于放贷的利率。
利差的大小取决于银行对于利率的把握能力、放贷利率的确定以及存款利率的控制等方面。
2. 资金成本: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是指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包括存款利率、借款利率、发行债券成本等。
资金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成本越低,盈利能力越强。
3. 不良资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指逾期贷款、呆账等风险资产,不良资产的增加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
银行需要加强贷前审查、风险控制以及不良资产的处置等环节,有效控制不良资产的风险。
4. 经营规模: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也是影响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规模越大,银行的资金利用率越高,同时也可以通过规模效应获得更多的利润。
银行需要通过拓展业务、提高客户数量等方式来扩大经营规模。
5. 费用控制:商业银行需要控制各项经营成本,包括行政费用、人力成本、IT系统成本等,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银行也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减少操作风险和人为错误带来的损失。
6. 利率市场化:中国的银行业正在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这对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市场化的利率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提高银行的定价能力,同时也带来了竞争压力。
银行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以保持盈利能力的稳定和增长。
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利差、资金成本、不良资产、经营规模、费用控制和利率市场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银行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出合理的策略和决策,才能够提升盈利能力,保持持续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大型银行的利润影响研究
摘要: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并承诺在加入WTO达到六年后开始实现入世时的承诺,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
2006年,在我国银监会取消了对合格外资银行经营地域、客户对象和其他方面的非审慎性监管后,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的程度越来越深。
在此背景下,我国大型银行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此,我国大型银行所不仅面临来自于国内银行的竞争,还有外资银行的挑战。
因此,研究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后对大型银行业各项业务所产生的影响,就对我国大型银行具有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章导论
1、1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综述:
关于进入成本,是指某一企业想要进入特定行业索要话费的成本。
进入成本主要可以归类为经济性成本和行为性成本。
其中,经济性成本指的是该企业若想要进入特定行业所遇到困难并且克服困难所需要花费的成本。
政策性成本指的是政府对某一行业给与少数企业经营特许权,其他企业若想进入则需要通过政府许可这种方式来达到目的。
Bain(1956)认为,相对于新进入企业,在位厂商往往在与挑战者竞争中拥有绝对成本优势,因此,挑战者在成本及规模经济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Bain,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J]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P3
Gray(1981)认为,国际银行往往为了服务于自身已有客户的国际业务而进入到别国市场,进入到别国市场仍然会以这些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Gray The Multinational Bank:a Financial MNC?[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81(5)33-63 Claessens(2001)外资银行往往会根据东道国的金融宽松程度而选择是否进入东道国,外资银行通过权衡进入东道国所能带来的收益和成本来做出是否进入东道国的决策。
Claessens How Does Foreign Entry Affect Domestic Banking Markets,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5 891-911
关于银行间竞争行为的论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Winker,Peter(1994)
Winker,Peter,A Macroeconometric Disequilibrium Analysis of Current and Future Migration from Eastern Europe into West Germany,[J]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1994 (7)
认为银行产品不容易发生价格竞争。
国内文献综述:
安俊(2001)
安俊,陈志祥中国银行业的有效竞争研究,[J]财贸经济2001(8)17~22
认为银行与银行在竞争中,从长期来看价格竞争(利差竞争)并不具有可行性,银行的竞争应当主要以差异化竞争为主。
刘勇(2009)认为,
刘勇,刘俊才,向锐,国家经济伦理与中小银行改革,[J],西南金融2009(12)24~26
目前的银行市场处于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在此情况下,价格竞争往往并不可靠,银行
更需要通过丰富自身产品、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来提高自身银行的竞争力
叶欣、冯宗宪(2003)通过计算我国14家全国性银行的基本业务数据(存款、贷款、资产、负债、利润)得出我国银行业CR和HHI指标,认为我国目前银行业正由寡头垄断向竞争垄断格局转变。
叶欣、冯宗宪《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1)
第二章大型商业银行盈利来源
2.1 构成大型银行收入的具体分类
银行产品是构成大型银行收入的直接物质载体。
其本身是指银行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与货币相关的一切服务和商品。
广义来看,银行日常经营的所有业务就是银行向客户销售银行产品的过程。
根据我国目前关于银行业务的分类,银行产品可以归类为资产类产品、中间业务类产品和负债类产品。
从银行利润结构上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年度利润中利息收入约占70%到80%左右,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非利息收入约占到20%到30%。
资产业务是占整个银行收入中最大部分的收入,是指银行运用自身所吸收的资金,从事各种信用活动,以此来获取利润的行为,资产业务主要包括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
其中,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1)结算、清算和现金管理(2)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3)银行卡(4)投资银行(5)对公理财(6)资产托管(7)担保及承诺(8)代理收付及委托,在这八项业务中又以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投资银行,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银行卡这四项业务占比最大。
这四项业务约占整个中间收入的80%。
2.2 在银行成本上的分析
负债业务是指所造成的利息支出占整个银行成本很大一部分。
第五章在面对外资银行挑战者时大型银行所应采取的策略
对于外资银行的进入,大型商业银行的相应竞争策略可分为价格竞争策略和非价格竞争策略
5.3 价格竞争策略
价格竞争策略是在银行服务及银行产品单一化、同质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此情况下,由于客户在任何一家银行购买银行产品和服务所能得到的体验度是相同的。
因此银行若想吸引到足够量的客户,就需要实行价格策略降低自身银行产品、服务的价格水平。
价格竞争策略主要集中在银行缩小自身的存贷利差、降低中间业务相关手续费,从而在存款市场上争取到客户,在贷款市场上吸引到客户。
而降低中间业务的相关手续费用,则可以吸引相关的对价格敏感型的客户。
5.3.1 极低价格压制策略
极低价格压制策略指的是大型银行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通过以极低的价格倾销自身的产品来挤占对手方市场从而做到排挤对手并吓退可能进入市场的竞争者。
大型银行采取该种策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承担短期内的营业损失来换取未来的较大垄断收益。
5.4 非价格竞争策略
非价格竞争策略主要是指银行一方面通过节省自身成本扩大利润,另一方面通过扩大自身产品丰富度,增强客户体验感受从而提高银行产品销售、扩大本银行市场占有率。
对竞争未来的一些展望
合作性竞争,在银行市场中,银行之间的关系往往保持在竞争和合作之间的一个均衡点。
因此,大型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应该在达成在竞争行为的一些统一标准,从而防止恶性竞争增加整个银行业风险水平。
大型银行应当主动发起一些有利于保持整个银行业稳定的统一协议,增加自身在银行业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