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紫茎泽兰的防控措施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县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

县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

县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在农业生产中,紫茎泽兰是一种常见的杂草,它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防治实施方案对于控制紫茎泽兰的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紫茎泽兰的特点、防治措施和实施方案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紫茎泽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期通常为5-6个月。

紫茎泽兰的种子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一旦紫茎泽兰大量繁殖,就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阻碍,严重影响产量。

因此,对紫茎泽兰的防治势在必行。

其次,在实施防治措施时,我们可以采取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首先,物理防治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深翻土壤、覆盖地膜等方式,将紫茎泽兰的种子埋入土壤深层,阻断其发芽生长。

其次,化学防治方面,可以选用对紫茎泽兰有较好防治效果的除草剂,喷洒于田间,达到控制紫茎泽兰生长的目的。

最后,生物防治方面,可以引入对紫茎泽兰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如某些捕食性昆虫,来控制紫茎泽兰的数量。

最后,我们需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

首先,在农作物生长的早期,要加强对土壤的处理,深翻土壤,清除紫茎泽兰的种子。

其次,在农作物生长的中后期,要及时喷洒化学除草剂,控制紫茎泽兰的生长。

最后,在农田周边引入天敌昆虫,建立生物防治体系,长期控制紫茎泽兰的数量。

综上所述,县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的蔓延,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各位农业生产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共同维护农业生产的良好秩序。

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

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

紫茎泽兰防治实施方案紫茎泽兰(学名: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紫茎泽兰,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紫茎泽兰的防治工作,提出一套实施方案,以期对紫茎泽兰的防治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调查和监测1.开展紫茎泽兰的分布调查,掌握其分布范围和密度。

2.建立紫茎泽兰的监测点,定期对其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二、生物防治1.引入天敌昆虫,如紫茎泽兰夜蛾等,对紫茎泽兰进行生物防治。

2.研究和利用紫茎泽兰的天敌真菌,进行生物防治试验和应用。

三、化学防治1.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对紫茎泽兰进行化学防治,注意剂量和施药方法。

2.加强对紫茎泽兰的化学防治效果评估,及时调整防治措施。

四、物理防治1.通过机械方法,如拔除、翻耕等,对紫茎泽兰进行物理防治。

2.利用覆盖材料,对紫茎泽兰的繁殖和生长进行物理防治,阻断其光合作用。

五、综合防治1.结合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紫茎泽兰防治的重视和参与度。

六、监测评估1.建立紫茎泽兰防治效果的监测评估体系,及时掌握防治效果和问题。

2.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紫茎泽兰防治方案。

七、法律法规1.加强紫茎泽兰防治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责任和处罚措施。

2.依法加大对违法采挖、贩卖紫茎泽兰的查处力度,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

八、国际合作1.加强国际间紫茎泽兰防治的合作交流,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2.积极参与国际性的紫茎泽兰防治活动,提升我国在紫茎泽兰防治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紫茎泽兰的防治工作需要多方合作,采取多种手段,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高度重视紫茎泽兰的防治工作,共同努力,共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紫茎泽兰的危害和防治

紫茎泽兰的危害和防治

浅谈紫茎泽兰的危害和防治紫茎泽兰属菊科多年生杂草,又叫破坏草、腺泽兰、解放草、飞机草等,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外来入侵物,植株高1m左右,无主根,须根发达,茎及叶柄呈紫色,头状花序,开白色的小花,排成伞房状或复伞房状,花白色,4一6月开花结实,部分植株可延长到9一10月,繁殖能力极强,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石缝里都生长。

在西南大旱后疯长蔓延,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大约于解放前后从中缅、中越边境传入我国云南南部,现广泛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的很多地区,并正以较快的速度向北推移,紫茎泽兰在其发生区表现为以满山遍野密集成片的单优种群出现,它侵占农田、果园、荒地、山地、草场,危害农林牧业,破坏生态系统,致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黔西南州于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滇、桂、黔三省交界,东面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接壤;南面与广西隆林、田林、乐业3个县隔江相望;西面与云南省富源、罗平县和六盘水市的盘县特区毗邻,北抵水城、六枝、关岭、镇宁、紫云;生态环境受紫茎泽兰的影响较为突出,现就紫茎泽兰的危害和防治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由于黔西南州耕地以旱地为主,习惯轮作,在紫茎泽兰危害区内,凡撩荒之地,次年几乎被紫茎泽兰占满。

紫茎泽兰入侵田边地梗后,与庄稼争水、争肥、争阳光,造成入侵田块减产,粮食减产;紫茎泽兰的疯狂蔓延破坏了牧草,导致食草动物无草食,畜牧业难以发展;紫茎泽兰影响造林、林木生长和采伐迹地的天然更新;紫茎泽兰侵入经济林地,影响茶、桑、果的生长,严重威胁了经济作物的发展。

此外,紫茎泽兰对药用及蜜源植物也危害极大,危害了养蜂业和药用植物的发展。

它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不低于人体细胞癌变对人体的危害。

据资料显示,紫茎泽兰有明显的他感作用,可使周围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形成单优种群,造成重大危害。

紫茎泽兰带冠毛种子和花粉能引起马属动物哮喘病,尤其是种子带钩的纤毛被牲畜吸入后可直接往气管和肺部钻,引起牲畜组织坏死和死亡;用紫茎泽兰的茎叶垫圈或下田作肥,可引起牲畜蹄子腐烂,人的手脚皮肤发炎。

有害生物紫茎泽兰的防控措施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有害生物紫茎泽兰的防控措施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d v l p n nd u iia in,o h l e p e t u l n e a d o e tEu ao u e eo me ta tl t z o t ep p o l o f l u d  ̄t n ft p s p t f m. Me n y he i a whi l e,t he
Ab t a t s r c :Usn ilc ia h o y,b sng o y tmai n l ss o e b oo i a h r ce it s a d i g da e t lt e r c a i n S se tc a ay i f t il gc lc a a t rsi n h c
h z r s o pao i m ,t e s a c l b r ts o t e e to nd c n r lme s r s a d p o p c sf r a a d fEu tru h e r h e a o ae n ispr v n in a o to a u e n r s e t o
上, 挖掘其潜在利用价值 , 实现其危害减量化 、 效益 最大 化 、 态 良性化 , 生 将是 当前 紫茎 泽 兰研 究 的重 点
收 稿 日期 :0 1— 7—1 21 0 1
的耐药性 、 抗虫性和有毒性以及抗旱 、 抗涝 、 抗火等
作者简 介 : 冉朵 (9 2一)女 , 18 , 贵州省人 , 助理工程师
第 6期
冉朵 : 害生 物紫茎泽兰 的防控措施及 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有
抗 逆性 , 使其 在 竞争 和拓 展 生 存 空 间 中处 于 有 利 地 3 开发利 用 前景 位 , 而严重 缩 减 了其 他 生物 的 生 存 空 间 和 生存 机 进 任何事物均具有 两面性 , 茎泽兰也 不例外 。 紫 率 , 当地 的生 态环 境 造 成严 重 的破 坏 ; 且 , 入 给 而 其 紫 茎 泽兰 除 具 有 破 坏 耕 地 、 场 , 占林 业 有 效 空 牧 挤 侵农 田 、 牧场 、 园 等 经 济 作 物 地 后 , 仅 迅 速挤 占 果 不 间 , 坏生 态环 境 等 负 面 影 响外 , 某 些 方 面 , 具 破 在 也 经 济作物 的生长空 间 , 而且 还会 迅 速 降低 土 地 肥力 , 有 一定 的利用 价值 。 导致 土地 贫瘠 , 同时还 会 无 形 中增 加 了农 民 的 生 产 其一 , 具有 一 定 的保 持 水 土 的作 用 。因 其顽 强

紫茎泽兰在云南的分布、危害及利用

紫茎泽兰在云南的分布、危害及利用

紫茎泽兰在云南的分布、危害及利用一、紫茎泽兰是云南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生态灾害物种之一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飞机草,为菊科、泽兰属。

它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极大的恶性杂草。

现已广泛分布在世界热带、亚热带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紫茎泽兰系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下部茎老化变硬,呈半灌木,高0.8-1.2m,最高可达2.5m,茎暗紫褐色,被灰色锈毛,叶对生,叶片棱形,头状花序,瘦果五棱形,具冠毛。

每年2-3月开花,4-5月种子成熟,种子很小,有刺毛,可随风飘散,种子产量巨大,每株年产种子1万粒左右。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紫茎泽兰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大约20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中缅边境传入云南南部,由于环境条件适宜,在330-3000米左右海拔高度范围均能生长,且传播迅速,据有关专家调查,至目前为止,云南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

且已蔓延到四川西南部和贵州西部,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北推进。

严重破坏了云南省的生态环境,初步统计,云南省境内,约在北纬26°30′以南,10多个地(州)90多个县市2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都有紫茎泽兰生长,据专家测算实物量达1200万吨以上,其中,红河、思茅、临沧、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州)约40个县市,1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农业受害最重。

特征特性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

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

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毫米,排成伞房状,总苞片三四层,小花白色。

株高1米~2.5米。

有性或无性繁殖。

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

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

适应能力极强,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缝和楼顶上都能生长。

紫茎泽兰主要是靠它那密集成片的生物学特性和惊人的繁殖能力排斥其它植物的生长。

它所到之处,原有植物均被“排挤出局”,牛羊喜吃的草类均告消灭,只有紫茎泽兰唯我独尊。

由于云南耕地以旱地为主。

多有轮作习惯,其中轮歇地面积占旱地总面积的22%左右。

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植物病原菌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因之一。

传统的化学药剂防治方法存在环境污染、残留物质超标等问题,因此对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研究备受关注。

紫茎泽兰是一种天然植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

紫茎泽兰中的活性成分紫茎泽兰中含有众多活性成分,主要为多种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

挥发油中含有多种单萜和松油醇类化合物,如莰烯、柠檬烯、松油醇等。

黄酮类化合物则包括紫茎泽兰素、山奈酚、鼠李糖苷等。

其中,紫茎泽兰素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紫茎泽兰的抗菌作用紫茎泽兰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研究表明,紫茎泽兰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莰烯和柠檬烯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如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葛根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烟青霉菌、灰霉菌等。

此外,紫茎泽兰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紫茎泽兰具有多种杀菌机制,主要包括直接破坏菌体、影响菌体代谢、阻断菌体生长等。

研究表明,紫茎泽兰挥发油对细菌和真菌的杀伤率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即浓度越高,杀伤率越高。

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直接破坏菌体结构使细胞质外漏,并进而导致菌体死亡;干扰细菌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菌体内部代谢过程;干扰靶标蛋白的合成,阻碍菌体生长。

紫茎泽兰的广谱抗菌作用和天然、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使得其在植物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研究表明,紫茎泽兰挥发油能够用于蔬菜病害的防治,如黄瓜白粉病、瓜顶条病毒病、青菜立枯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的防治;紫茎泽兰素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防腐剂、保鲜剂等方面。

此外,紫茎泽兰素还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可以作为潜在的抗癌药物。

结论紫茎泽兰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其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活性成分,通过多种杀菌机制发挥作用。

紫茎泽兰的利用途径研究进展

紫茎泽兰的利用途径研究进展

紫茎泽兰的利用途径研究进展紫茎泽兰(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又名红龙菜、小龙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原产于南美洲。

因其繁殖迅速且能形成密集的茂密带,成为了一种广泛分布的入侵植物。

在中国,紫茎泽兰已成为了严重的水生植物入侵问题之一,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然而在研究该植物的利用途径方面,人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关于紫茎泽兰利用途径研究的进展,探讨其在农业、环境保护和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在应用。

一、紫茎泽兰在农业领域的利用研究表明,紫茎泽兰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紫茎泽兰可以作为优质的饲料资源。

其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合作为牲畜和家禽的饲料。

紫茎泽兰的生长速度较快,产量丰富,可以有效缓解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

紫茎泽兰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

研究发现,紫茎泽兰的植物体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经过堆肥处理后可以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机质的改良有着显著的效果。

将紫茎泽兰利用为有机肥料,不仅可以减少植物的处理成本,还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紫茎泽兰的大量生长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氧化还原环境失衡等问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威胁。

寻找一种对抗紫茎泽兰入侵并能够改善水体环境的方法成为了当务之急。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紫茎泽兰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可以有效地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磷等有害物质,净化水体环境。

紫茎泽兰还可以作为湿地植物利用,构建人工湿地处理废水、净化水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以通过其吸附能力和湿地生态系统构建功能来改善水体的水质。

除了在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外,紫茎泽兰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显示出了一些潜在的医疗价值。

紫茎泽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发现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

其提取物对于一些耐药菌的抑制效果尤为显著,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紫茎泽兰综合控制策略与技术

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紫茎泽兰综合控制策略与技术
中国森林 病 虫 2 1 00年 3月 第 2 9卷 第 2期
・ 5・ 3
以生 物 防治 为 主 的紫 茎 泽 兰 综 合 控 制 策 略与 技 术
李 永 和 , 苹 , 开 立 马 谢
( 南林学 院, 西 云南 昆 明 6 0 2 ) 52 4
摘要 : 外 来恶性 杂 草 紫茎泽 兰 E p tr m a eoh rm 在 我 国的 分布 危 害及 近 年 在 西 南地 区迅 对 uaoi dnp ou u
亚各 国、 印度 、 中国、 国、 日利亚 、 大利亚 、 英 尼 澳 美 国、 新西 兰 。早在 19 6年 加利 福尼 亚 就将 它定 为 外 8
来 植 物第 一 次记 录下 来 , 已成 为 一 种 世 界性 外 来 现
恶性 杂草
1 紫茎泽 兰在 我 国 的分布 、 害 危 早在 新 中国 成立 前 , 茎 泽兰 就 由缅 甸 传人 云 紫 南 省 的德宏 、 茅 等地 。 目前 , 南 大 多数 县 、 思 云 市都 发生 危害 。从 2 0世 纪 8 0年 代 末 开 始 向北 蔓 延 , 贵 州 省 兴 义市 在 2 0世 纪 8 0年 代 初 , 在 城 市边 发 现 仅 零 星植 株 , 9 到 0年 代 初 已 发 展 到 黔 西 南 州 的 8个 县 , 前 已 蔓 延 到 安 顺 和 贵 阳市 , 年 以 2 ~ 目 每 0
nq e iu s
紫 茎泽 兰 E p tr m a e o h rm S rn u ao i d np ou pe g是 一 uຫໍສະໝຸດ 扩 散蔓 延 。
种菊 科泽 兰 属多 茎 直 立 的 多 年 生 草本 植 物 , 生 长 原 在 中美洲 的墨西 哥 和 哥斯 达 黎加 , 已分 布 于 东 南 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害生物紫茎泽兰的防控措施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摘要: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在系统分析了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危害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其防控措施以及开发利用前景,有利于人们全面辩证认识紫茎泽兰这一有害生物。

同时,这一研究为全面深入开展紫茎泽兰的研究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引导作用,进而,也有利于积极推动紫茎泽兰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紫茎泽兰;防控措施;开发利用;生物技术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Pest Eupatorium
Liu Jianzhong1, Han Dejun2, Li Chao1
(1 Survey & Planning Institute of Guizhou Forestry, Guiyang 550003; 2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04)
Abstract: Using dialectical theory, basing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zards of Eupatorium, the search elaborates on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to help people to fully understand of the pest Eupatorium. Meanwhile, the research will carry out in-dep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Eupatorium, and help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for related industries of Eupatorium.
Key word: Eupatorium; Control Technology Syste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Biotechnology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属菊科泽兰属,为多年生丛生型半灌木草本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现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1-2]。

20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缅甸、泰国一带传入我国后,现在已在贵州、云南、四川、广西、重庆等地扩散蔓延,发生面积达1400多万hm2。

由于其极强的竞争力、传播力和排他性,对当地的农业、畜牧业、林业等形成极大的危害,严重制约了当地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对紫茎泽兰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其生物学特性、微生物防治机理以及入侵机制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防治这一有害毒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如何以辩证地观点来认识紫茎泽兰,在系统地分析其危害性及其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挖掘其潜在利用价值,实现其危害减量化、效益最大化、生态良性化,将是当前紫茎泽兰研究的重点突破口和发展方向。

1生物学特点及其危害
紫茎泽兰具有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抗逆性强、传播推进快、群体自然演
替能力强等特点,极易在裸地、稀疏植被生境和其他恶劣条件下存活和繁殖[3]。

紫茎泽兰以种子繁殖为主,一丛生育旺盛的紫茎泽兰每年可生产成熟种子70万粒,种子表面有冠毛,可以随风飞扬传播,因此传播速度极快,被贵州、云南等地的农民称之为“飞机草”。

此外,紫茎泽兰还具有无性繁殖的特性,其不仅根系十分发达,根与木质化的茎基均能生长不定根和不定芽,发育成新的植株外,甚至连割除遗弃于地表的植株也能萌发出气生根而发育成新的植株[4]。

加上其顽强的耐药性、抗虫性和有毒性以及抗旱、抗涝、抗火等抗逆性,使其在竞争和拓展生存空间中处于有利地位,进而严重缩减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机率,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其入侵农田、牧场、果园等经济作物地后,不仅迅速挤占经济作物的生长空间,而且还会迅速降低土地肥力,导致土地贫瘠,同时还会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提升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还造成农作物和牧草的产量和质量的降低,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鉴于其防控难度大,危害性严重,紫茎泽兰被我国环保总局排在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首位,成为目前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5]。

2防控措施
根据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危害形式,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才能使之发挥最理想的防控效果。

首先,选择最佳的防控时段和防控时间。

根据紫茎泽兰的生长发育周期应尽可能地在其生长幼稚期,即从紫茎泽兰种子发芽时起算2内为最佳铲除期。

每年铲除时间在冬春季节最佳,且最迟不能超过4月初盛花期,以免发育成种子随风传播,给防治工作带来难度[6-9]。

其次,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和防控手段。

根据紫茎泽兰主要以风媒传播为主的特点,采取建立生物防护阻截带来阻止其扩散和蔓延。

针对其根蘖繁殖的特性,采取连根拔除,翻地暴晒,以及不间断连续耕作翻锄作业的方法来消除。

针对农田、牧场、果园、荒山荒坡等不同情况,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人工铲除、化学灭除和生物替代等多种措施。

再次,建立有效的防控应急机制,实行群测群防。

在目前对紫茎泽兰尚无有效治理措施的情况下,加强预防和早期治理是较为有效的措施。

通过建立网络,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理,从而达到最佳防控效果。

最后,积极开展相关研究,适时开展推行生物防治技术推广。

采取生物防治技术具有高效环保、毒害小、目标性强等诸多有点,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在紫茎泽兰危害严重地区适时引进紫茎泽兰天敌泽兰实蝇配合其他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以及利用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 Keissler)使紫茎泽兰染毒致病,以达到减灾灭除的目的等[10-14],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和突破口。

3开发利用前景
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紫茎泽兰也不例外。

紫茎泽兰除具有破坏耕地、牧场,挤占林业有效空间,破坏生态环境等负面影响外,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其一,具有一定的保持水土的作用。

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紫茎泽兰萌生的庞大的根系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土,在一定程度上对预防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喀斯特石漠化缺土且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具有一定的保持水土的作用,对其进行适当的驯化和培育改良,可以化害为利,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服务。

其二,具有一定的药用利用价值。

人们通过研究,从紫茎泽兰茎、叶、花的脂溶液并分离提取鉴定的倍半萜类、甾体和三萜类、黄酮类、苯丙素酚类等化学物50多种。

这些化学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杀虫及抗肿瘤功能,如.余鑫平等[15]人研究发现紫茎泽兰提取液对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黄瓜炭疽病、小麦赤霉病、玉米大斑病孢具有一定功能;刘燕萍等人[16]研究发现紫茎泽兰提取液对棉蚜柑桔全爪螨和二斑叶螨等具有一定的灭杀功能;庄启明等人[5]研究发现,从紫茎泽兰提取的某些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人肝癌细胞、以及人卵巢癌细胞具有温和的抑制活性。

因此,加大对紫茎泽兰的研究开发力度,有朝一日同样可以“变废为宝”,实现规模化经营,进而为社会造福。

其三,具有一定的经济利用价值。

有关研究表明[17-18],幼嫩的紫茎泽兰粗蛋白质含量为20%左右,氨基酸种类高达16种之多,其总量为12.491%,超过许多禾谷类饲料。

经“脱毒、脱苦、脱臭”无害化处理后,利用紫茎泽兰制取的优质添加饲料已被广泛用于猪、豚鼠等动物的饲养并取得了成功,目前已在四川云县、贵州关岭等地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广。

这一技术的利用开发,不仅节约了饲料成本,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引导人们积极铲除紫茎泽兰这一“毒草”,进而抑制了紫茎泽兰蔓延速度和规模,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4结语
面对紫茎泽兰这一破坏性、传播性以及抗逆性均极强的新物种的入侵和破坏,我们应沉着冷静,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制定严谨的防控治理措施,开展科学有效的治理,才能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的目的。

同时,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样可以根据和利用其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特点,达到“变废为宝、兴民利国”的目的,进而推动区域生态社会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