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生物入侵

合集下载

紫茎泽兰,严重危害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入侵植物,每年损失近百亿

紫茎泽兰,严重危害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入侵植物,每年损失近百亿

紫茎泽兰,严重危害我国农林牧渔业的入侵植物,每年损失近百亿紫茎泽兰若是你对其不够了解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文艺范十足的名字背后,真实的紫茎泽兰竟是一种“手段狠辣”对我国农林牧渔业以及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入侵植物。

动植物带上“入侵”二字,就都不是善茬紫茎泽兰则“恶”到令人发指,它所到之处,枯竭地力、寸草不生、林木受害、牲畜被毒、河鱼死亡、庄稼减产,堪称植物杀手。

由于紫茎泽兰危害极大,早在2003年就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并且排在第一位。

林中生长的紫茎泽兰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在其原产地因千、万年形成的生态平衡,天敌动植物丰富,并未泛滥成灾。

紫茎、白花生长在密林之间,也算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坏就坏在有人盯上了这道风景,将其作为观赏植物从原产地引出。

19世纪末期紫茎泽兰最初落户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的时候,还只是文艺、秀气的小花,而进入20世纪后,由于其超强的适应能力加之没有天敌生物的限制,很快就从“秀气的小花”变成了“肆虐农林牧渔业和生态环境的恶魔”,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而后在被人类有意无意之间传播至包括我国在内世界30多个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生态安全隐患和巨额的经济损失。

紫茎泽兰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约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紫茎泽兰从中越、中缅边境传入我国云南省南部地区。

经过70多年的传播扩散,对我国云南、广西、贵州、湖北、四川、西藏、台湾等省份的农林牧渔业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几十年间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并且当前我们并未有完美的防治紫茎泽兰的措施,以至于其仍呈扩张蔓延的趋势,整个长江流域甚至淮河以北都面临被紫茎泽兰的入侵风险。

为了引起大家对入侵植物的重视,今天依农就和大家详细地聊一聊紫茎泽兰,弄清楚它是个啥?有啥危害?为啥会有如此大的危害?并普及相应防治措施。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紫茎泽兰为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植物,在我国有解放草、破坏草、黑头草、败马草、臭叶草等诸多别称,看看解放草后面这几个别称,就知道国人有多么讨厌它了。

这6种入侵植物见一棵,灭一棵,留着就是祸害

这6种入侵植物见一棵,灭一棵,留着就是祸害

这6种入侵植物见一棵,灭一棵,留着就是祸害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灾害的情况总是层出不穷,既有动物也有植物。

在中国,外来入侵植物至少有250种,处理这些外来入侵的植物,每年需投入100亿元。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6种危害性极大的入侵植物。

1、紫茎泽兰紫茎泽兰,俗称飞机草、臭草等,是一种生命力强、繁殖率高且难以清除的恶性杂草,由于它与周边植物抢水争肥,使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土地严重退化,堪称“绿色杀手”。

据了解,“紫茎泽兰”原产墨西哥,19世纪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被世界各地引种,因其繁殖力强,现在已成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

上世纪70年代“紫茎泽兰”开始进入我国,在2003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紫茎泽兰”名列第一位。

2、薇甘菊薇甘菊看上去也人畜无害,但实际上,它却是野蛮的“植物杀手”,它的危害甚至比紫茎泽兰还要大。

它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已被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也被我国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薇甘菊具有超强的传播能力、繁殖能力、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蔓延能力,其“藤本疯长,种子迁飞,根系蔓延”,有着“植物杀手”之称。

薇甘菊能迅速覆盖整个裸露地,攀上灌木和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并向四周植物迅速蔓延。

同时,它可通过产生化学物质来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造成成片森林枯萎死亡而形成灾害性后果。

3、水葫芦水葫芦原产地本是巴西,这种水草生长速度非常快,一株水葫芦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能生长一倍左右的体积,而且生命力很顽强,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是它蔓延之地,在农村的湖泊、水沟无处不是它们的身影,繁殖迅速。

也就是这样一种植株,被定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

水葫芦对净化水质有一定作用,但密集生长的水葫芦会使水体中溶氧降低,容易引起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更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水葫芦会富集重金属的功能,腐烂后如不及时打捞,会将重金属重新释放到水中,而重金属不溶于水,很难排出人体外,人畜饮用会积累在内脏与血液中,从而危害健康。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特性的影响外来种入侵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为探明其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撂荒地、云南菅和狗尾草群落下0-30 cm 土壤的特性,包括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因子、土壤诱导呼吸强度,同时研究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对地上植物生长的影响。

主要结果如下:1.随土层的加深,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钙、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H值均降低,但全钾含量却升高。

与旱季相比,紫茎泽兰群落雨季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等因子含量较高,对于撂荒地和云南菅来说,土壤有机质却是旱季比雨季高。

狗尾草群落下土壤养分的季节变化与紫茎泽兰群落相似。

紫茎泽兰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钙、水解氮含量等在旱季和雨季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群落,这可能有助于其入侵。

2.随土层的加深,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均降低。

四种群落下过氧化物酶活性旱季比雨季高,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都是雨季高于旱季。

紫茎泽兰群落下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雨季高于旱季,脲酶活性两个季节相差不明显。

紫茎泽兰群落下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在旱季和雨季均高于其他三种群落。

3.各群落下表层土壤诱导呼吸强度较高,且随土层的加深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紫茎泽兰群落下土壤对木质素、葡萄糖、天门冬酰胺和丙三醇的利用速率较高,都有较高的诱导呼吸强度。

说明紫茎泽兰入侵后,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改变。

4.相关分析表明,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以反丁烯二酸、木质素、D-葡萄糖、丙三醇作为底物的诱导呼吸强度与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说明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是密切相关的,三者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共同决定了土壤的肥力水平,其中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可以用来表征土壤肥力水平。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防除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防除
紫茎泽兰得到有效控制。
某农场紫茎泽兰防除实践
01
02
03
04
农业措施
通过合理的轮作、耕作和施肥 等农业措施,降低紫茎泽兰的
生存空间和竞争力。
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或竞争植物,利用生 物手段控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和
扩散。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除草剂,快 速有效地杀死紫茎泽兰,防止
其进一步危害。
综合治理
将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 防治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理体 系,确保农场生态环境安全。
总结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防除方法
• 危害人类健康:紫茎泽兰含有有毒物质,能够引 起人体过敏、中毒等不良反应,对人类健康构成 威胁。
总结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防除方法
人工防除
通过人工挖除、割除等方式,直接清除紫茎泽兰植株。该方法适用 于小面积、低密度的紫茎泽兰种群。
化学防除
使用选择性除草剂,对紫茎泽兰进行化学防除。该方法具有效率高、 成本低等优点,但需要注意防止对环境和非目标植物造成伤害。
某自然保护区紫茎泽兰防除实践
生态保护
在保护区内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从根本上防止紫茎泽兰的入侵。
人工清除
组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定期 的人工清除工作,确保紫茎泽兰 不扩散到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生物控制
在保护区内引入紫茎泽兰的天 敌或竞争植物,利用生物手段 控制其生长和扩散。
生物防除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菌等生物因子,对紫茎泽兰进行生物控制。该方 法具有环保、持久等优点,但需要寻找和培育适合的生物因子。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任务
01
深入研究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
进一步了解紫茎泽兰的繁殖方式、传播途径、化感作用等生物学特性,

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

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

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紫茎泽兰,别名:破坏草、解放草、细升麻、花升麻,拉丁学名: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el,菊科植物,原产地:中美洲。

为害特点:仅云南目前发生面积即达247 000km2。

紫茎泽兰于80年代四川凉山州发现有生长后,现已漫山遍野疯狂蔓延,西昌城里的分布面积为760km2,2003年已达1356km2,牛羊食后患气喘病,1996年凉山州曾因此减产6万多只羊,畜牧业损失2 100多万元。

西昌市启动农业部关于“对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降害”定点行动,紫茎泽兰的铲除率达到60%以上。

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优群落,排挤本地植物、影响天然林的恢复;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植物生长;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性,危害畜牧业。

形态特征: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

头状花序,直径6mm,排成伞房状;总苞片3~4层,小花白色。

高1~2.5m。

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消长规律:天然生长的紫茎泽兰,其孕蕾时间多从11月下旬开始,12月下旬现蕾,2月中下旬始花,各地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

但结果成熟期,一般在土壤湿度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随气温增高而逐步提前,最多可相差20余天。

在温度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干旱导致成熟期提前,湿润使之推后,二者相差也可达20余天。

新枝萌发从连续降雨的5月开始,至9月为生长旺期,其中以高温高湿的7、8两月生长最快,11月份花芽分化,株高增长速度下降。

当人工割除地上茎时,其营养体生长规律与正常植株基本一致,但8月以后割除,对开花结果有较大。

控制方法:(1)化学防治:已报道的主要除草剂(或配方)有:①0.6%~0.8%的2,4-D溶液;②0.3%~0.6%的2,4-D丁酯和2,4,5-T;③5.0%氯酸钠溶液。

前2个除草剂或配方,在夏秋季植株旺盛生长时应用非常有效。

而最后1个除草剂在春夏之交使用效果较好。

如要杀死成株,可在花期使用氯酸钠粉。

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分析

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分析

材料和方法
• 其二: • 先使用BLAST从原始的质量筛选后的片段中捕捉叶绿体片
段,并使用向日葵、小油菊、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菊、莴苣和烟草的叶绿 体基因组作为参考。随后,这些捕捉的片段再通过使用 SOAP de novo组装成最小长度为100bp的重叠群,接着, 通过与向日葵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对,将短的重叠群拼接 成长的重叠群。
体基因组GC含量为37.5%,这一点与已报道的其它菊科物 种的叶绿体基因组相一致。大小单拷贝区域的GC含量分 别为35.8%和30.1%,在反向重复序列中该值为43.0%。
结果和讨论
结果和讨论
• 紫茎泽兰叶绿体基因组包含有8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其中 七个(rps19,rps7, rpl23, rpl2, ycf2, ndhB 和ycf15)在反向重复 序列中存在重复。
材料和方法
• ④ 重复结构以及序列分析 • 使用Tandem repeat Finder软件进行了串联重复的分析。 • 使用REPuter对散在重复序列进行了鉴定和定位,包括正
向重复和回文重复,设置重复的一致性要大于90%(汉明 距离< 3),长度要大于30bp。 • 在软件分析过后,我们对少于15bp的串联重复序列以及 REPuter的冗余结果进行了手动剔除。
材料和方法
• ② 基因组的装配和注释 • 叶绿体基因组的过程中,首先使用perl脚本剔除了Illumina
测序的低质量片段。随后我们比较了两种装配短片段序列 的方法: • 其一: • 直接将质量筛选后的片段使用SOAP de novo进行最小长度 为100bp的重叠群的组装,随后使用BLAST软件将这些重 叠群与向日葵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对(将其用作参考基因 组),并将进行比对的重叠群按照参考基因组进行排列。

紫茎泽兰入侵生态学研究

紫茎泽兰入侵生态学研究

紫茎泽兰入侵生态学研究
外来种入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外来种的入侵机制是其中重要的科学问题。

本文通过对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生物生态学表现、化感作用的变化以及它的入侵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探讨了紫茎泽兰成功入侵的机制。

小尺度上的生境状况对入侵种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生境条件下紫茎泽兰种群具有不同的主导特征和生态对策,常绿阔叶林下是紫茎泽兰的胁迫生境,维持种群生存是入侵种群的首要任务,紫茎泽兰种群通过偏向实生苗繁殖策略谋求种群的存活;开敞的落叶阔叶林和路边是紫茎泽兰的适生生境,种群的巩固成为入侵种群的首要任务,紫茎泽兰成株通过抑制实生幼苗的生长,降低实生苗的保存率,实现该生境种群较高的的克隆繁殖率,种群的克隆繁殖更有利于与本地植物竞争生境资源,利于种群的稳定占领生境。

另外,在开敞的落叶阔叶林和路边生境,紫茎泽兰种群在具有较高的克隆繁殖率的同时,种子产量也很高,但对于该生境下的以克隆繁殖作为主要更新策略的紫茎泽兰种群来说,大量的种子对种群的增长只有很小的贡献。

由于紫茎泽兰的种子体积小、质量小、带毛、易于随风传播等特性,大量的种子对其大尺度的扩散行为具有更多贡献。

在不同生境条件之间,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生于开敞生境条件的紫茎泽兰根或茎的化感作用能力强,而生于常绿林下的紫茎泽兰根或茎的化感作用能力弱,与本地植物的相对多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差异是它在不同生境间入侵力差异的原因之一;开敞的落叶林和路边生。

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研究进展与展望

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研究进展与展望

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研究进展与展望
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研究进展与展望
紫茎泽兰(Eupatorim adenophorum)是20世纪40年代经中缅边境传入我国的一种外来入侵种,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现已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广泛分布,并且其蔓延速度极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使紫茎泽兰成功入侵的机理性问题不断被揭示出来.该文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关于紫茎泽兰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围绕着紫茎泽兰的分布和预测、入侵扩散机制以及防除方法3个方面展开.其中以紫茎泽兰作为典型外来入侵种来研究其入侵扩散机制的工作最多.该文就目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建议.
作者:鲁萍桑卫国马克平LU Ping SANG Wei-Guo MA Ke-Pi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刊名:植物生态学报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5 29(6) 分类号:Q94 关键词:紫茎泽兰分布预测入侵扩散机制防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茎泽兰入侵情况分析
在昆明实习的第三站是西山,昆明西山KunmingXishan 古称碧鸡山.为碧蛲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的总称.西山位于昆明西郊,滇池西岸,距市区15公里,隔滇池与金马山遥遥相对。

北起碧鸡关,南至海口,绵延35公里.最高峰罗汉峰,海拔2 511米。

山峦起伏,彤似卧佛,故也称卧佛山。

远远望去,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

然而听过吕老师的讲解,才知道满眼绿色有时并不一定是好事。

原来在昆明西山上广泛生长的开着白花的植物正是臭名昭著的“绿色杀手”、“牛羊天敌”、“破坏草”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我国外来人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之一,属于菊科泽兰属,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d作为一种有害的外来物种现已在夏威夷、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等地爆发式繁衍,广泛分布在世界热带、亚热带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物种大约于20世纪40年代从中缅边境通过自然扩散传人我国云南省,约经半个世纪的扩散,现已在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台湾等4省2区广泛分布和危害(强胜,1998;李振宇和谢焱,2002),并仍以每年大约60 km的速度,随西南风向东和北传播扩散(向业勋,
图一:紫茎泽兰在中国的分布示意图
就昆明西山来看,紫茎泽兰的危害性极强,面对这个来自遥远的东南亚,进入云南地区的陌生野草,开始人们并没理会,它厚厚绒绒的绿叶,开着像蒲公英一样的小花,长得飞快。

绿色嘛,多一种植物岂不更好?可是人们没想到,就是这个动听的名字给当地人带来了多大麻烦。

由于一开始忽略了它的入侵,没过几年,它已漫山遍野,犹如万马千军扫荡了山林,它所到之处,原有植物均被“排挤出局”,牛羊喜吃的草类均告消失,只有紫茎泽兰惟我独尊。

当人们发现羊吃了这种草很快掉毛、生病,母羊不孕,并接二连三死去的时候,想要根除,却为时已晚。

除了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外,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向阳开阔的草场还是荫蔽的林间,甚至是石头的缝隙农家的房顶上也能生长发育。

另外,在云南连续干旱的三年中,大量的植物因干旱缺水而枯死。

然而,紫茎泽兰并没有因干旱而退缩减少,反而因为其他植物的减少,而获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紫茎泽兰的入侵,不仅对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同时对经济文化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对农田、园艺、草坪、森林、畜牧、水产等可带来直接经济危害。

影响生态景观, 给旅游业带来损失。

西山旅游景点都有优美的自然风景, 由植物构成的植被是风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其景点吸引游客之处但外来植物人侵之后, 往往对西山的植被造成破坏, 不但影响了自然景观, 破坏了景观的完整和和谐,影响观瞻,也使西山的宗教文化旅游、文物鉴赏旅游受到巨大的冲击。

紫茎泽兰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四种:风媒传播、水流传播、动物携带和车载传播,种子千粒重01066 0 g~ 01096 4 g, 瘦果小而轻, 且有冠毛, 而成熟期恰好是干燥多风季节, 很容易随风传播。

紫茎泽兰繁殖材料随着风、水、以及一切可以移动的人或物,运输漂移到新的目的地, 在适合条件下生根、发芽、营养生长、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建立新的优势群落。

因此防止紫茎泽兰的传播难度较大,很多时候只能进行被动的治理,在治理的过程中同样困难重重。

紫茎泽兰的防治困难大,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

现在较为常见的清理方法有:
1、人工拔除,在秋冬季节,人工挖除紫茎泽兰全株,集中晒干烧毁。

此方法适用于经济价值高的农田、果园和草原草地。

在人工拔除时注意防止土壤松动,以免引起水土流失。

2、生物防除:(1)植物的替代控制:利用柠檬桉、皇竹草等作为替代植物来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

(2)生物防除:利用泽兰实蝇、旋皮天牛和某些真菌有效控制紫茎泽兰的生长。

泽兰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具有专一寄生紫茎泽兰的特性,卵产在紫茎泽兰生长点上,孵化后即蛀入幼嫩部分取食,幼虫长大后形成虫瘿,阻碍紫茎泽兰的生长繁殖,削弱大面积传播危害;旋皮天牛在紫茎泽兰根颈部钻孔取食,造成机械损伤而致全株死亡;泽兰尾孢菌、飞机草链格孢菌、飞机草绒孢菌、叶斑真菌等可以引起紫茎泽兰叶斑病,造成叶子被侵染,失绿,生长受阻。

3、化学防治,在农田作物种植前,每亩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60-400克,兑水40-60公斤,均匀喷雾;松林每亩用70% 嘧磺隆可溶性粉剂15-30克,兑水40-60公斤,均匀喷雾;荒坡、公路沿线等,每亩用24%毒莠定水剂200-350克,兑水40-60公斤,均匀喷雾;草地、果园中的紫茎泽兰用草甘膦进行防治,慎用甲嘧磺隆。

以上皆为被动的治理,效果较为一般。

如何将紫茎泽兰变废为宝,变被动的治理为积极的利用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用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1、作为能源资源:可以制造成沼气、碳棒,或粉碎后作为燃料。

2、作为饲料资源:紫茎泽兰经过复合菌种处理,好氧发酵后,能显著降解其有毒物质,作为饲料原料配成饲料喂猪。

3、作为纤维板:以紫茎泽兰为原料,生产刨花板,有利于生态及环境的保护。

4、制作染料、香精和木糖醇:用紫茎泽兰染黄色布料,染出来的颜色鲜艳明亮、不易褪色,而且紫茎泽兰有一种特殊的气味,用它染出的布料有特别的驱除蚊虫功效;紫茎泽兰的香气能够成为制造香精的香料源;紫茎泽兰经过几种酵母发酵后,可生产木糖醇。

5、制作杀虫剂:紫茎泽兰提取液对天敌无害,可作为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6、培养食用菌:利用紫茎泽兰作为食用菌培养料,可栽培出平菇、凤尾菇、金针菇、木耳、猴头等七种食用菌。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因而生物多样
性的保护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为瞩目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过去遭受到的破坏和面临的威胁是严重的。

外来物种人侵是引起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贸易和交通的发展及出人境人口的增加, 促进了外来物种的引人。

外来物种人侵不但会影响经济发展, 也会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 对生态环境也会带来巨大影响, 所以外来物种人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