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实例
直击全世界最恶劣的12大生物入侵事件,一个比一个恐怖

直击全世界最恶劣的12大生物入侵事件,一个比一个恐怖10年前狮子鱼入侵了加勒比海以及美国的东南海域,在这里生存没有天敌,狮子鱼开始疯狂繁殖,也打破了当地的生态平衡,有关部门为了解决这一生物入侵的危机,他们训练鲨鱼去捕杀狮子鱼,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缅甸蟒对于佛罗里达州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外来入侵的生物却成为了当地的霸主,就连当地一霸鳄鱼也成为了它们的食物,而它们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万条,并且这个数量还会增加。
斑马贻贝则是经轮船的压舱水溜进了美国,它们堵塞管道,粘附在发动机上,美国为了治理这让人头疼的入侵者,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美元。
蛇头鱼绝对是所有人的噩梦,它的破坏力如同外表一样恐怖,有着鲨鱼状尖牙,每年要实用7.5万个鸡蛋,并且生命力极其顽强,就算离开了水面后,还能再活4天。
亚洲鲤鱼入侵密西西比河,已经成为当地最恐怖的入侵物种,美国还花费上亿美元,为了防止这些亚洲鲤入侵五大湖。
在地中海地区发现了一种恐怖的寄生生物“贝蒂”,它们藏身于鲷鱼的嘴部,不停的吸食着它们的血液。
南美洲的食人鱼来到了中国,也成为了入侵物种,广东的张先生在河边给自己的小狗洗澡的时候,不小心就被三天食人鱼要掉了手掌上的一块肉。
1890年美国人尤金,从欧洲带回来了100多只欧洲椋鸟,将它们放飞在美国,结果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它们不仅仅是噪音制造者,并且对美国当地的农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非洲杀人蜂的毒性极强,甚至可以蜇死牲畜和人,由于它们没有天敌,并且繁殖能力极强,所以在世界各地都疯狂的漫延着。
还有很多生物入侵是为了解决当地问题导致的,例如1935年澳洲有农场主就引进了20多只海蟾蜍,他们想要通过海蟾蜍消灭当地的甘蔗园害虫,结果海蟾蜍不仅仅吃掉了害虫,还吃掉了所有它们能吃的东西。
并且海蟾蜍的生物带有剧毒,对当地人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巨大的危险。
美国和加拿大东部的灰松鼠入侵到英国,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它们身上还携带着病毒,会传染给当地的红松鼠。
外来生物入侵的实例

外来生物入侵的实例外来生物入侵的实例1、加拿大一枝黄花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花黄色。
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河滩、路边荒地、铁路两侧、农田边、平原城镇住宅旁生长的恶性杂草。
一枝黄花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霸王花”,它具有极强的繁殖和快速侵占力,压制其它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蚕食肥力,其花粉致人过敏,危害人畜健康。
更为可怕的是,管理较粗放的绿化地,栽种的绿化灌木一遇上它便成片死亡,棉花、玉米、大豆等旱地农作物和水田种植的茭白产量和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
它在上海蔓延后,已导致上海地区30多种土著植物物种的消亡,严重影响原有植被,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2、薇甘菊薇甘菊原产于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印度洋圣诞岛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包括斐济、西萨摩亚、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
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现在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薇甘菊是危害我国最严重的外来入侵害草之一。
专家估算,我国珠三角一带每年因为薇甘菊泛滥造成的生态经济损失约在5-8亿元。
近几年,薇甘菊在深圳的内伶仃岛、红树林保护区等地蔓延。
由于对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还不十分了解,人工清除后薇甘菊又不断生长,没有好的办法对其进行根除,如深圳内伶仃岛大片树林被薇甘菊覆盖,导致树木枯死,栖息在树林中的猕猴因此而受到威胁,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3、水葫芦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原产南美洲,1884年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
生物入侵者的例子

生物入侵者的例子简介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一个生态系统,繁殖和扩散,对当地生物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这些外来物种通常没有天敌,可以迅速繁殖并占领生态位,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入侵者的例子。
亚洲鲤鱼亚洲鲤鱼(Asian Carp)是一种原产自亚洲的淡水鱼类,最初被引入美国作为池塘鱼。
然而,这些鱼类逃逸并成功定居在密西西比河系统中,对当地鱼类和水生植物造成了严重威胁。
亚洲鲤鱼以大量浮游生物为食,会捕食和竞争当地物种资源,导致当地鱼类减少,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火蚁火蚁(Fire Ants)原产于南美洲,但在20世纪初被引入到美国。
这种蚂蚁具有侵略性,可以迅速建立庞大的巢穴,并对当地的昆虫、小动物和鸟类造成威胁。
火蚁的咬口疼痛,并且会释放有毒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火蚁还破坏了当地农作物和造成土壤侵蚀问题。
澳洲入侵植物澳洲是一个多生态区域,其许多植物物种在其他地区被认为是入侵者。
例如,龙舌兰(Agave)在许多地方被引入作为观赏植物,但其具有快速的生长速度和适应力,往往会蔓延到当地植物群落中。
龙舌兰的浓密叶片组成的茎叶阻碍了其他植物的生长,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欧洲鼠类欧洲鼠类(European Rats)是一种常见的入侵者,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分布。
这些鼠类具有快速繁殖能力和强大的嗅觉。
它们会进入人类住宅和商业区,吃掉粮食、咬坏电线,甚至传播疾病。
欧洲鼠类对当地生态系统也有重大影响,例如对当地鸟类的食物竞争和捕食鸟蛋。
非洲鲎非洲鲎(Green Crabs)原产于欧洲,但被引入到北美和澳大利亚,并成为当地的生物入侵者。
这种蟹类具有强大的食欲和竞争力,可以吃掉当地螃蟹、贝类和其他底栖生物。
非洲鲎对海岸线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对当地渔业和水域生态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应对生物入侵?应对生物入侵是一项全球性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和管理生物入侵的方法:1.监测和早期预警:建立监测系统来及早发现外来物种入侵,并迅速采取措施遏制扩散。
物种入侵案例

物种入侵18种典型案例1、亚洲鲤鱼亚洲鲤鱼产于东南亚,包括草鱼、青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解决淡水水藻泛滥问题而从中国引进,由于亚洲鲤鱼繁殖能力强,缺少天敌且美国人不爱吃,很快便泛滥成灾危害到当地生态系统,从2009年开始美国政府开始捕杀亚洲鲤鱼,但效果一直不理想。
2、舌头鱼舌头鱼又叫黑鱼、乌鱼、财鱼等是我国名贵淡水鱼,2002年被美国的钓鱼爱好者偶然在鱼塘发现,这是舌头鱼首次在美国被发现,与亚洲鲤鱼一样,在美国也成了影响严重的入侵物种之一,不过与亚洲鲤鱼入侵不同的是,舌头鱼是因为养鱼爱好者在鱼塘放养造成的。
3、葛根多年生的豆科类草质藤本植物,根茎叶均可做药材用在我国全身是宝而在美国却成了头疼的入侵物种。
1876年美国人引进葛根用作装饰自己的庭院,后来又因其耐寒耐旱保持水土,变大面积推广种植。
由于美国气候非常适合葛根生长,所以葛根在美国一发不可收拾,破坏了大量农田与森林。
4、野兔以前的澳大利亚本没有野兔,但如今让他们谈兔色变。
1859年墨尔本动物园从英国带来24只兔子,给人观赏。
但后来由于动物园发生火灾,兔子逃逸到草原上,从此灾难便开始降临,由于在澳大利亚兔子没有天敌,而且那里饲草丰美,兔子大量繁殖,数量激增,不仅造成了牧草损失还造成水土流失。
5、八哥1890年纽约的一个莎士比亚崇拜者,因莎士比亚戏剧中提到过八哥,便在中央公园放飞了从欧洲买了的60八哥,次年,又放飞40只。
他想让美国人都能看见这种鸟,但始料不及的是八哥繁殖速度很快,随后就给美国带来很大灾难,据说每年农业因为八哥损失达8亿美元。
6、缅甸蟒蛇原产地位于东南亚,在美国一些人开始把缅甸蟒蛇当宠物养,结果一段时间后蟒蛇的体型超乎其想象,因此他们便将蟒蛇弃养在野外。
2005年,在佛罗里达州的沼泽地发生蟒蛇与鳄鱼生死搏斗事件而进入美国人视野,当时就捕获230多条,数量之多已经给当地造成了威胁。
7、海蟾蜍因为其能消灭甘蔗里的害虫又称甘蔗蟾蜍,1935年时澳大利亚引进120只海蟾蜍用来消灭甘蔗的害虫,但最终由于其毒性大繁殖能力强给澳大利亚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失。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外来生物入侵是指指非原产地的生物种群,由于人类的活动而故意或意外地被引入到新的地理区域,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
这些外来生物可能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外来生物入侵的经典案例,以便更好地认识和防范这一问题。
1. 欧洲杉虫(Gypsy Moth)。
欧洲杉虫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飞蛾,它在19世纪末被引入到北美,用于丝绸生产。
然而,欧洲杉虫的幼虫对北美的树木造成了严重危害。
它们以树木的叶片为食,大量的杉虫幼虫会导致树木枯死,严重影响了北美的森林生态系统。
2. 狐尾藻(Eurasian Watermilfoil)。
狐尾藻是一种原产于欧亚大陆的水生植物,由于其在水域中快速繁殖的特点,被人类引入到了北美的许多水域。
狐尾藻的快速生长会导致水域的水质下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甚至会堵塞水道,影响航运和灌溉。
3. 红火蚁(Red Imported Fire Ant)。
红火蚁原产于南美洲,由于其侵略性和快速繁殖的特点,被引入到了北美、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
红火蚁的螫刺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对人类和动物造成威胁。
此外,红火蚁还会损害农作物,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4. 美洲灰树蛙(Cane Toad)。
美洲灰树蛙原产于中南美洲,20世纪初被引入到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国,用于控制甘蔗田的害虫。
然而,美洲灰树蛙的毒液对当地的野生动物和宠物构成了严重威胁,还会损害当地的生态平衡。
5. 沼泽蝇(Water Hyacinth)。
沼泽蝇原产于南美洲,由于其漂亮的花朵和快速繁殖的特点,被引入到了许多国家的水域。
沼泽蝇的快速生长会导致水域的水质下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还会阻塞水道和损害渔业。
以上这些外来生物入侵的案例,充分说明了外来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外来生物的监管和防控,避免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同时,也需要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直击地球上最蛮横的十大物种侵入事件

直击地球上最蛮横的十大物种侵入事件这组图介绍了10个蛮横无比的入侵物种以及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缅甸蟒现在对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来说就是一种灾难。
据政府部门估计,缅甸蟒已到达3万多条。
而且就连他们天敌,鳄鱼也成为它们的食物,因此这一数据仍将有可能会继续增加。
斑马贝通过船只的压舱水溜入美国,数十年来,它们已经堵塞了管道。
修理费高达数十亿美元。
这些斑马贝不只附着于管道,还粘在发动机,肆虐船主,杀死大量野生动物。
2012年,美国政府宣布,将斥资5150万美元,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入侵。
在密西西比河,亚洲鲤鱼从本土鱼口中疯狂抢夺食物,被美国官方称之为“最危险的外来鱼种”。
2012年,广西的张先生在给小狗洗澡时,竟然被3条凶猛的鱼啃掉自己手掌上的一块肉。
据渔政部门透露,攻击张先生的是食人鱼,是南美洲食肉的淡水鱼。
杀人蜂也叫“非洲化蜜蜂”,它的毒性很强,甚至可以蜇死人和动物,属于一种杂交蜜蜂。
由于杀人蜂生命力强,繁殖速度快,如今已经在世界许多地区大肆漫延。
1935年,澳洲人引入了20只海蟾蜍灭虫害。
但海蟾蜍反而带来了另一场灾难。
海蟾蜍吃掉了身边所有的可能食物,对当地食物链造成严重影响。
而且还带有剧毒,危害着澳洲人的生命。
葛根于1876年首次在美国的出现,当时专家把它吹捧为一种耐寒、快速增长的地被植物,可帮助抑制水土流失。
但之后因生长太迅速,长得遍地都是,从而获得一个新的绰号:通吃南部的藤蔓。
亚洲长角甲虫的幼虫对树木具有强大的破坏性。
如果数量充足,这些幼虫足以可以摧毁一棵大树。
现在欧洲用来修复亚洲长角甲虫破坏的经济支出达数到了千亿到数百亿美元。
野兔最开始作为外来物种生活在澳大利亚,人们认为它们不会带来害处,但是由于人们的放任自流使得野兔呈现出疯狂性的增长,对当地的动物、植物甚至土壤都产生了破坏。
尼罗河鲈鱼在1950年代引进维多利亚湖时,湖泊的生态系统并没有为之准备。
几十年来,这种长达2米,体重超过200公斤的巨大鱼类在湖里疯长。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1、澳大利亚兔子的启示:历史上,外来物种引入某一地区及由其引起严重后果是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而被人们所知晓的。
从公元1500年起,随着欧洲海外扩张的进程,欧洲人把猪、牛、羊、马等牲畜带到了美洲和大洋洲等地。
当这些动物逃跑变野后,它们在各种各样的居住地内很快地散布开来。
不可否认,这样的物种迁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严重危害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生态环境。
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
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它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
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南澳地区的牧羊业。
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
到了19世纪90年代,当兔群抵达西澳时,人们修了一条长达1000英里的栅栏,试图将其拦住。
但是,这个栅栏很快被冲破了。
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
绝望之中,人们从巴西引入了多发黏液瘤病,以对付迅速繁殖的兔子。
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后又快速繁殖起来。
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停止过。
2、植物的迁徙伴着病虫害外来的植物也会对当地的物种产生影响: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1769年时只有三种外来植物,但过了一个世纪,外来植物就达到91种,欧洲植物占到了当地植被数量的一半。
刺梨是1839年被引入澳大利亚的,为的是提供树篱。
它很快就在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疯长开了,形成了超过六英尺高的障碍。
到1925年,有6000万英亩的土地受到影响,这些地区有一半的土地除刺梨外其他什么植物都不能生长。
生物入侵法律后果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生物入侵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环境中迅速扩散,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入侵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生物入侵行为。
本文将以“入侵生物入侵事件”为例,分析生物入侵的法律后果。
二、案例简介“入侵生物入侵事件”发生在我国某沿海城市,该城市引进了一种名为“入侵生物”的外来物种。
这种生物在当地生态环境中迅速扩散,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具体表现为:1. 损害农业生产:入侵生物大量繁殖,侵占农作物生长空间,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
2. 生态环境恶化:入侵生物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许多本地物种濒临灭绝。
3. 人类健康受损:入侵生物携带病原体,可能引发疾病传播。
三、法律后果针对“入侵生物入侵事件”,我国政府依法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法律追究。
以下是案例中的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引进、繁育、运输、销售、利用入侵生物的行为进行处罚。
在本案例中,相关责任人因违反生物安全法,被处以罚款。
2.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严重危害国家生态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入侵生物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在本案例中,由于入侵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3.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因入侵生物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在本案例中,相关责任人可能因入侵生物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4.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违反生物安全法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
在本案例中,相关责任人因违反生物安全法,被吊销相关许可证,禁止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四、案例分析“入侵生物入侵事件”的法律后果表明,我国在生物入侵问题上采取了严格的法律措施,对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入侵事例
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天然的隔离屏障。
然而近几百年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这些屏障渐渐失去它们应有的作用,外来物种们借助人类的帮助,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生境和栖息地,繁衍扩散,它们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
2003年初,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走进北京海洋馆,参观经过处理的食人鲳。
不久前食人鲳曾是人们争相参观的热宠,它们撕扯活鱼的景象不知让多少人心惊胆战,号称“水中狼族“。
但此刻,它们却只有一动不动地躺在冰柜中,睁着无望的双眼。
关于食人鲳的报道随着它们的沉寂渐渐低落。
然而,制造轰动的始作俑者虽已沉寂,关于外来入侵种的思考却不会随之停止。
人们为什么对它们如此敬畏,甚至都不容它们生活在小小的水族箱内,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们生性残暴吗?
“因为在中国本土并没有这种鱼”,海洋馆的负责人介绍道,“食人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在我国的自然界中没有天敌。
体质强壮、对水质要求不严格的食人鲳,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很容易找到适宜繁殖生长的水体,一旦流入自然水域,必将打破现有的生物链,威胁土著鱼类的生存,就如同侵略者入侵一样,对生态的破坏不堪设想。
”
我曾看过一些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报道,但总觉得微甘菊、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麦穗鱼这些略显柔弱的名字如何能与“入侵“联系起来呢?食人鲳尖牙利齿倒也罢了,太湖银鱼长不盈指,又如何能“造成生态系统毁灭性打击“呢?外来入侵物种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小龙虾就是入侵物种
“外来种实际上已经来到我们生活之中,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吴岷博士是我国贝类研究的专家,谈起贝类入侵种如数家珍。
“比如说,北京人非常爱吃的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后向北美扩散,给美国五大湖泊的渔业生产和堤坝造成了极大威胁。
上世纪20至30年代经日本进入我国南京地区,随后在江浙一带迅速繁衍,对当地的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
它们会在水稻田堤坝上挖洞筑穴,现在小龙虾已经在洞庭湖大量繁殖,威胁到堤坝设施。
“吴岷博士还指出,曾经活跃在人们餐桌上的福寿螺、白玉蜗牛在初期都是作为高蛋白食物引入并在我国大力推广的,然而由于市场原因,被大量遗弃或逃逸,现在已经侵入到农田和自然系统,成为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
原来外来入侵种已经到了我们的嘴巴前面。
接下来的采访越来越令人心惊。
除农业、林业、渔业中已被作为病虫害治理的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等之外,即使在我国许多繁华都市的小区、路旁、沟边、荒地、园圃、操场、草坪等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地方,也早
已成为入侵杂草的天堂。
婆婆纳、苘麻、蔓陀罗、反枝苋,甚至还包括令美国人闻风色变的三裂叶豚草都随处可见。
国家环保总局的杨朝飞先生向我们提供了部分数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外来杂草共有107种,外来动物40余种,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到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以及细菌、微生物、病毒中都能找到例证。
国内最早开展入侵生物研究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谢焱博士告诉我们:“目前我国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无一没有外来种,除了极少数位于青藏高原的保护区外,几乎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外来杂草。
”
关于外来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我国也有初步的统计报告。
列举数字是枯燥的,但我们还是不得不仔细阅读以下统计报告:保守的估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干蚧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在我国每年已达150万公顷左右。
水稻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农业入侵害虫近年来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140万至160万公顷。
每年由外来种造成的农林经济损失达574亿元人民币,仅对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就需4.5亿元,每年打捞水葫芦的费用需要5-10亿元以上。
“生物入侵是世界难题”。
据统计,美国、印度、南非外来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每年分别高达150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
解焱博士认为这些都只是保守的估计,还不足以包括那些无法计算的隐性损失,比如外来生物导致本地生物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由于改变环境景观带来的美学价值的丧失。
生物入侵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
“‘外来'这个概念不仅是以国界定义的”,国家环保局生物安全办公室的专家柏承寿提醒我。
人们曾经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四大家鱼”(青、草、鲢、鳙)也成了外来种,它们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物种吗?原因在于,“四大家鱼”在我国很多地区是当地的土著物种,但是如果它们被引入云南、青海、新疆等高海拔地区的水域中,就成了外来种,因为这些地区属于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
太湖银鱼的例子也是一样。
云南是我国鱼类种类最为丰富的省份,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出于产业经济的目的,两次大规模地移殖和引进外地鱼类。
第一次是在1963-1970年间引进“四大家鱼“等经济性鱼类,并带进麦穗鱼和〔xia〕虎鱼等非经济性鱼类;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引进是在1982-1983年,把太湖新银鱼和间下〔zhen〕鱼等引进滇池、星云湖等湖泊。
现在云南原有的432种土著鱼类中,近5年来一直未采集到标本的约有130种,约占总种数的30%;另外约有150种鱼类在60年代是常见种,现在已是偶见种,约占总种数的34.7%;余下的152种鱼类,其种群数量也均比60年代明显减少。
在过量捕捞、水利工程、围湖造田、外来鱼类,这4个导致云南鱼类濒危的因素中,外来
鱼类是导致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最大因素。
滇池蝾螈的灭绝也与滇池引入外来种有密切的关系。
肆虐上海崇明岛的可怕入侵生物--互米花草,因其具有固沙促淤作用,20年前从美国引进,由于缺少天敌,互米花草目前已成为整个崇明海滩的绝对霸主,导致鱼类、贝类因缺乏食物大量死亡,水产养殖业遭受致命创伤,而生物链断裂又直接影响了以小鱼为食的岛上鸟类的生存,“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崇明岛的生物链就将严重断裂。
“互花米草目前又在福建沿海等地大量蔓延,沿海滩涂大片红树林的死亡就是互花米草造成的恶果。
明朝末年,仙人掌被引入我国,如今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它们的踪影,在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段,仙人掌战胜了当地的原生植物成为优势群落,那里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观恐怕我们永远都见不到了。
其实,我国也有一些生物进入其他地区,成为别处的入侵物种。
比如葛藤,作为一种药材引入美国,然而到了美国后却大量滋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再比如青鱼,在中国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肉食性鱼类,然而不慎传到美国,已成为美国渔业大害,当地政府甚至出价100美元一条悬赏捕捉青鱼。
在全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的植物,大约有35%至46%是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
最新的研究表明,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生境的丧失。
入侵物种还能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麻疹、天花、淋巴腺鼠疫以及艾滋病都可以成为入侵疾病。
人类对热带雨林地区的开垦,为更多的病毒入侵提供了新的机会,其中包括那些以前只在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比如多年前袭击刚果等地的埃博拉病毒。
前面提到的三裂叶豚草,它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可导致“枯草热“症,在美国约有20%的人受花粉过敏症的侵扰。
我国国内虽然还没有大量的报道,但在国外的许多华人到美国后一两年内就会出现花粉症的症状。
目前豚草已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15个省市,如果一旦大面积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所有这些,不论是疯牛病、口蹄疫、鼠疫病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恶性传染病,还是在美国声名狼藉的红蚂蚁,肆虐我国东北、华北的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等森林害虫,以及堵塞上海河道、覆盖滇池水面的水葫芦都是“生物入侵“惹的祸。
它们的危害之大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以致有人称它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