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4旅游安全防范学案鲁教版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节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学习目标] 1.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2.明确我国制定四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和具体措施。
3.以具体问题和实例引导学生对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理解。
一、我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 1.提出背景(1)我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我国深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2.行动纲领: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战略框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二、人口战略1.人口问题⎩⎪⎨⎪⎧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2.战略措施⎩⎪⎨⎪⎧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三、资源战略1.资源问题: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资源战略:既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又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促使其增值,并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生活消费等方面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四、环境战略1.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
2.环境战略: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思考 1.为什么说节约资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答案 环境污染归根结底是人们局限于认识水平和经济技术条件,把各种有用物质排入环境所致,是资源浪费的结果。
生态破坏也是人们不能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而过度向环境索取资源造成的,因此节约资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五、稳定战略1.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
2.战略措施(1)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
(2)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 旅游资源及其特点学案 鲁教版选修3

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第一课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目标导航】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比较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区别。
【思维拓展】世界七大奇迹一、科罗拉多大峡谷——地球上最大的裂缝。
位于美国西南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347.2千米,深达1830米。
站立于峡谷的边缘,极目四野,其大自然色彩之绚丽、气势之雄伟、构造之鲜明,使人疑为天上人间。
科罗拉多河急湍奔流,流经幽谷陡崖。
二、维多利亚瀑布——“咆哮的云雾”。
非洲赞比西河中游的大瀑布,又名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有“水烟”之意。
主瀑水帘宽约1800米,落差122米,被岩石分隔成五个瀑布泻入宽仅400米的深潭。
由于潭内的水流汹涌奔腾,压力巨大,大片的飞沫喷雾飞腾而起,瀑布的声浪可远及数千米之外,在灿烂的阳光下形成万道彩虹,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
由于大瀑布有声有色,非洲人称它为“咆哮的云雾”。
三、珠穆朗玛峰——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上,它的北坡在中国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
藏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她的名字。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这是中国登山队于1975年登上顶峰测定的数字。
奇异的殊峰像一座银塔拔地而起,昂首天外,雄踞地球之巅。
它戴着白色头盔,以银装素裹、威严奇丽的冰雪世界、擎天摩云而称最,使人望而生畏。
四、猛玛洞——变化无穷的洞穴。
猛玛意为“庞然巨物”,用以形容美国肯塔基州巨大迷人的地下洞穴。
这个变化无穷的洞穴,是石灰岩经地下水的作用长期雕蚀而成的,有形似碉堡的内室、圆顶屋,有清澈的水潭,有小瀑布、钟乳石从洞顶垂下,石笋拔地而起,还有形似花朵和奇异古怪的各种“兽类”。
五、阿拉斯加的冰河湾——“冰雪幻境”。
阿拉斯加的冰河湾,是一片冰天雪地。
布满冰川的幻境,大片矗立的冰墙,在阳光下景色迷人的峡湾中闪闪发光。
河湾的冰面上,覆盖着大块浮冰,多种多样的北极野生动物在此生活繁衍。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4旅游安全防范学案

第四节旅游安全防范第一课时旅游安全防范【目标导航】1.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2.理解旅游安全的概念,掌握威胁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3.理解确保旅游安全的防范工作。
【思维拓展】1.简要说明在当地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下,可能存在哪些旅游安全隐患。
提示: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说明旅游安全隐患。
如在山区要注意摔伤;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注意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水源丰富的地区要注意溺水等。
2.如在山区旅游,突然遭遇雷暴大雨,应采取哪些安全防范措施?如果在山区旅游时遇见暴雨,应立即停止旅游,尽快下山,下山时要尽量避开山体容易滑落的地区,千万不要在沟道内避雨,以免遭山洪或泥石流的袭击而造成人身伤害。
同时,山区降雨往往是上游下雨形成洪水,而下游并不知情,对这种情况尤其要警惕,通过观察做出准确判断,及时选择避险方式。
一旦因山洪暴发困在山中,要选一高处平地或山洞等离行洪道远的地方休息等待救援;无通讯工具的,可寻找一些树枝和其他可燃物点燃,同时在火堆旁放一些湿树枝或青草,使火堆升起大量浓烟,以引起搜救人的注意。
【自我评价】一、选择题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严重影响了南亚和东南亚的旅游业。
据此完成1~3题。
1.印度洋海啸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海底地震 B.台风C.风暴潮 D.洋流2.印度洋海啸对新加坡的影响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 )A.新加坡面积较小B.新加坡距海啸发生地较远C.新加坡的防御措施较完善D.新加坡西面有苏门答腊岛的阻挡3.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尽量少到东南亚和南亚旅游②自然灾害可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③自然灾害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④要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购买旅游保险可以使旅游者、旅游企业在旅游活动中遇到意外事故或危险时,得到经济补偿。
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1旅游资源及其特点学案鲁教版选修3word版本

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第一课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目标导航】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2.比较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区别。
【课堂互动】世界七大奇迹一、科罗拉多大峡谷——地球上最大的裂缝。
位于美国西南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347.2千米,深达1830米。
站立于峡谷的边缘,极目四野,其大自然色彩之绚丽、气势之雄伟、构造之鲜明,使人疑为天上人间。
科罗拉多河急湍奔流,流经幽谷陡崖。
二、维多利亚瀑布——“咆哮的云雾”。
非洲赞比西河中游的大瀑布,又名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有“水烟”之意。
主瀑水帘宽约1800米,落差122米,被岩石分隔成五个瀑布泻入宽仅400米的深潭。
由于潭内的水流汹涌奔腾,压力巨大,大片的飞沫喷雾飞腾而起,瀑布的声浪可远及数千米之外,在灿烂的阳光下形成万道彩虹,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
由于大瀑布有声有色,非洲人称它为“咆哮的云雾”。
三、珠穆朗玛峰——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上,它的北坡在中国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
藏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她的名字。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这是中国登山队于1975年登上顶峰测定的数字。
奇异的殊峰像一座银塔拔地而起,昂首天外,雄踞地球之巅。
它戴着白色头盔,以银装素裹、威严奇丽的冰雪世界、擎天摩云而称最,使人望而生畏。
四、猛玛洞——变化无穷的洞穴。
猛玛意为“庞然巨物”,用以形容美国肯塔基州巨大迷人的地下洞穴。
这个变化无穷的洞穴,是石灰岩经地下水的作用长期雕蚀而成的,有形似碉堡的内室、圆顶屋,有清澈的水潭,有小瀑布、钟乳石从洞顶垂下,石笋拔地而起,还有形似花朵和奇异古怪的各种“兽类”。
五、阿拉斯加的冰河湾——“冰雪幻境”。
阿拉斯加的冰河湾,是一片冰天雪地。
布满冰川的幻境,大片矗立的冰墙,在阳光下景色迷人的峡湾中闪闪发光。
河湾的冰面上,覆盖着大块浮冰,多种多样的北极野生动物在此生活繁衍。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2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鲁教版必修3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习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内涵。
(重点)2.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重点)3. 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自主预习•探新知]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⑴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⑵组成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
(3) 基本内涵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数量的增长, 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 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度消费。
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发展只是条件,社会发展才是目的。
③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环境,特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因为自然资源的高效与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 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
①代际公平:指时间上的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②代内公平:指空间上的公平, 包括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是平等的。
(2) 持续性原则①制约因素: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资源与环境。
______②核心: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 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③首要条件: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_________(3) 共同性原则①措施:全球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②表现: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照顾各国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4) 阶段性原则3 •可持续发展一一从概念到行动(1) 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历程①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协调问题。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教案高中地理教案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之小船创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其各种问题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社会信息。
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进行科学普查的方法,初步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2、过程与方法
阐明小区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介绍小区域调查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步骤,最后自主设计开展一次小区域调查活动,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区与调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与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开展小区域调查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
根据活动示例,自主设计并开展一次小区域调查活动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自学法、动手实践法。
第四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四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2.了解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进展;3.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4.探究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教学重点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2.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进展。
教学难点1.探究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2.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他们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热情。
二、知识讲解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有哪些?2.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进展–什么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进展如何?存在哪些挑战和问题?3.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哪些?–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哪些?4.探究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是怎样的?–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和措施有哪些?三、案例分析引入一些生动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探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总结复习对课上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并布置一些课后练习让学生进行加深练习和巩固。
教学评估通过在上课过程中的提问和对学生课后练习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识程度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和总结,对今后教学有所借鉴和启示,并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鲁教版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1.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主要问题。
2.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战略。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必要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深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2.行动纲领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1.人口战略(1)人口问题: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
(2)战略措施:①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资源战略(1)资源现状: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资源短缺已开始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战略措施:①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②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潜力。
③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3.环境战略(1)环境现状:目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战略措施: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
4.稳定战略(1)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
(2)战略措施:①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
②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到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总结深化]1.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与人口战略[对点演练]下图为我国某年末人口统计资料(单位:万人)。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D.经济增长快,城市化水平高2.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教育、医疗、就业压力大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D.环境承载力已趋极限解析:1.C 2.A 第1题,目前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因为死亡率低,人口平均寿命增长,因此老龄人口增加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旅游安全防范第一课时旅游安全防范【目标导航】1.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2.理解旅游安全的概念,掌握威胁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
3.理解确保旅游安全的防范工作。
【课堂互动】1.简要说明在当地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下,可能存在哪些旅游安全隐患。
提示: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说明旅游安全隐患。
如在山区要注意摔伤;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注意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水源丰富的地区要注意溺水等。
2.如在山区旅游,突然遭遇雷暴大雨,应采取哪些安全防范措施?如果在山区旅游时遇见暴雨,应立即停止旅游,尽快下山,下山时要尽量避开山体容易滑落的地区,千万不要在沟道内避雨,以免遭山洪或泥石流的袭击而造成人身伤害。
同时,山区降雨往往是上游下雨形成洪水,而下游并不知情,对这种情况尤其要警惕,通过观察做出准确判断,及时选择避险方式。
一旦因山洪暴发困在山中,要选一高处平地或山洞等离行洪道远的地方休息等待救援;无通讯工具的,可寻找一些树枝和其他可燃物点燃,同时在火堆旁放一些湿树枝或青草,使火堆升起大量浓烟,以引起搜救人的注意。
【自我评价】一、选择题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严重影响了南亚和东南亚的旅游业。
据此完成1~3题。
1.印度洋海啸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海底地震 B.台风C.风暴潮 D.洋流2.印度洋海啸对新加坡的影响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 )A.新加坡面积较小B.新加坡距海啸发生地较远C.新加坡的防御措施较完善D.新加坡西面有苏门答腊岛的阻挡3.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尽量少到东南亚和南亚旅游②自然灾害可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③自然灾害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④要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购买旅游保险可以使旅游者、旅游企业在旅游活动中遇到意外事故或危险时,得到经济补偿。
下列有关旅游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游时,所有旅游者或旅游企业都必须购买旅游保险B.旅游保险具有长期性的特点C.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旅游保险体系D.参加旅游保险时要缴纳保险金,签订保险契约5.下列哪一突发性意外事故发生后,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续反应,如旅游基础设施破坏、财产损失等,甚至导致整个旅游系统运营紊乱?( )A.火灾与爆炸 B.自然灾害C.疾病 D.旅游者冒险造成的意外伤害加强旅游防范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可有效减少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据此完成6~7题。
6.搞好旅游安全工作需要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努力,以下做法不属于旅游管理者所作的旅游安全防范工作是 ( )A.设置旅游警示牌和旅游安全保护设施 B.建立旅游安全联动设施C.完善救援机制 D.旅游者自带生活用品,避免上当受骗7.下列关于旅游安全防范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高度重视旅游安全问题B.旅游经营管理者要做好旅游安全防范与管理工作C.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给保险公司负责D.自我防范是确保旅游安全的关键8.在旅游中常常遇到旅游安全的问题,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A、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B、旅游硬件设施情况C、社会文化环境D、以上都包括二、综合题9.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成为民俗风情的大观园。
境内地势高低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川河谷相间,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如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湖面广阔的滇池等。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云南省简称_________,位于我国西南边疆。
气候以_______为主,分布于广泛的_____地貌。
(2)为了确保旅游安全,到云南旅游要注意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10.(2008年山东高考卷)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
图11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
(6分)(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4分)第二课时野外生存技能【目标导航】掌握必要的野外生存技能。
【课堂互动】假日旅游安全防范常识在假日和旅游季节,同学们都喜欢外出观光旅行,一方面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方面也增加社会实践能力。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旅游安全防范常识。
一、旅游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选择好旅行社或旅游团体组织,以免上当受骗;其次要选择轻便、合适的衣服和鞋等,特别是登山旅游;再次要准备好随身携带物品,尽量少带东西,遵从适度够用原则。
此外,千万别忘了带上学生证、身份证和一些应急药品。
二、旅游中的注意事项1.乘车船时的人身安全防范。
乘车船出现意外事故,应充分利用出事前短短几分钟或几秒钟时间,使自己身体处于较为安全的姿势,采取一些自防自救措施,同时还要寻找机会,寻求外援。
2.钱物保存。
盗窃分子在车船上的主要作案手段有偷梁换柱、浑水摸鱼、窗外黑手、抛砖引玉、瞒天过海、顺手牵羊等。
外出旅行,要时刻提高警惕,尽量把物品集中放在经常照看得到的地方,事先备好零用钱,不要频繁打开钱包。
尽量别到人多拥挤的地方,遇到可疑人员或作案者,及时大胆向公安人员或乘务员报告、检举。
万一不幸遇到抢劫,要胆大心细,勇敢机智,想法调动和团结身边的群众,同犯罪分子作斗争。
3.住旅馆时的注意事项。
外出旅游,千万别忘了带上身份证或学生证,以备住旅店时用。
选择旅店时要谨慎,不要住“路边店”或“黑店”,以防敲诈勒索。
住店时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如同不相识的人同住一室,要提高警惕。
不轻信人言。
4.登山注意事项。
首先要根据个人体质,量力而行,结伴而行;雨雾天不要冒失走险路;要注意山林防火;要防毒虫(蛇)咬及野兽袭击;在深山、树林中行走,要注意防止迷路。
5.旅行中易发生的疾病及简易预防和治疗。
常见疾病有:晕车、急性胃炎、感冒、中暑等,要及时预防、治疗。
【自我评价】一、选择题掌握必要的野外生存技巧是应对野外特殊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据此完成1~3题。
1.在野外寻找藏身之地的原则是 ( ) A.避风雨,防寒暑 B.平坦整洁C.选择高地,避免野兽 D.选择大树,减轻危险2.遇险时,可以发出求救信号,下列发出求救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 A.点燃烟火作为联络信号 B.利用现代通信工具求救C.利用反光镜进行呼救 D.保持体力,不作求救,等候救援3.SOS是国际上通用的呼救信号,其具体操作是 ( )A.两长两短的信号并不断重复 B.三长三短的信号并不断重复C.三长两短的信号并不断重复 D.两短三长的信号并不断重复4.在野外遇险时,关于运用各种方式发出求救信号,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B.点燃烟火作为联络信号C.脱下自己的白衬衣,不停向空中挥舞进行求救D.在地面标示SOS字样5.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对此我们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
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利用身体自身的免疫力,任其自然 B.多喝些饮料或盐水C.多吃食物,降低毒性 D.尽量少运动,降低血液循环6.在野外寻找饮用水,做法正确的是( )A.森林茂密的山区,多为死水,要烧开后再煮10分钟才能饮用B.平川找到的水,一般都可直接饮用C.在雪地,可将冰雪融化、烧开后饮用D.如果水源不洁或有毒,可将水烧开,再煮上10分钟后饮用7.2005年暑假海南省某高三学生李华等5人准备参观岛上热带森林景观,下列物品中,他们需要携带的是 ( )①长袖衫②指南针③打火机或火柴④救生药品⑤砍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8.在野外辨别方向,有助于走出困境。
其中看树木年轮是辨别方向常用的方法,下图是我国北方的一截树桩,表示北方向的是( )二、综合题9.2008年暑假期间,某探险旅游团在不携带手机等现代化通信工具的情况下,深入大兴安岭探险旅游,进行野外生存训练,但他们在茫茫林海中不幸迷路,请你为他们设计几种不同的求救方式。
10、写出下列辨别方向的依据。
(1)太阳定向________。
(2)北极星定向_________。
(3)树木年轮定向_________。
(4)山岩苔藓定向________。
(5)建筑物门窗定向________。
第四节旅游安全防范第一课时旅游安全防范【课堂互动】知识点一、旅游安全合作探究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旅游安全的重要因素,自然灾害如风灾、洪水、泥石流、地震、海啸等不仅影响旅游者的安全,而且对旅游业产生较大的危害。
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就对东南亚、南亚的旅游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地震、滑坡、泥石流、暴雨、洪水、中暑等。
变式训练1.D知识点二、旅游安全防范合作探究有关,旅游安全防范不仅需要旅游者增强旅游安全意识,做好自我防范,而且需要旅游经营管理者做好旅游安全防范与管理工作,以减少旅游安全隐患,保障旅游安全。
变式训练1.D【自我评价】一、选择题1.A 2.D 3.C 4.D 5.A 6.D 7.C 8.D二、综合题9.(1)云或滇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喀斯特(2)增强旅游安全意识加强自然防范尊重旅游地的文化习俗10.(1)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
(2)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第二课时野外生存技能【课堂互动】知识点一野外生存技能图表导读1.①利用手边的石块摆出求救信号S0S 的字样;②点燃周围的烟火;③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吸引注意。
合作探究1.不一定,独立的大树朝阳的一侧接受阳光多,枝叶生长快,相对茂盛;背阴的一侧,接受阳光少,生长较慢,相对稀疏。
因此,在北半球尤其是温带地区,独立的大树枝叶茂密的一侧一般是南,而在南半球温带地区,枝叶茂盛的一侧则是北。
变式训练1.D【自我评价】一、选择题1.A 2.D 3.B 4.C 5. B 6.C 7.D 8.C二、综合题9. (1)点燃烟火;(2)利用声音求救(哨音等);(3)利用反光信号;(4)利用国际求救信号;(5)在地面上显示SOS字样或用鲜艳的衣物求救等。
10.(1)太阳东升西落(2)北极星位于正北方向(3)树木向阳一侧生长快,年轮稀疏(4)山岩上苔藓生长在背阴一侧(5)建筑物门窗多向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