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西湖区七下期末质量检测卷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模拟检测卷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4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温馨提示: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本卷计算中g 取10N/kg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奋斗者”号在印度洋蒂阿曼蒂那深渊 5500 米深度发现飞象章鱼(如图),雄飞象章鱼借其触手将精子注入雄性外套膜内,雌章魚在卵细胞成熟前可以暂时保存精子,等卵细胞成熟时再将精子注入卵子受精,然后将受精卵产在岩石或其他坚硬物体的表面。
你认为飞象章鱼的生殖方式为( )A .无性生殖B .卵生C .胎生 D.卵胎生2.黑色水笔是常用的考试用笔,写出的字能显黑色的原因是黑字 A.透过所有的光B.吸收所有的光C.反射黑色的光D.发出黑色的光3.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绕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以上都是4.2022年10月9日,“夸父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其科学目标为“一磁两暴”:即同时观测太阳磁场和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研究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关联,同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支持。
“夸父一号”迄今已观测到200多个太阳耀斑,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A.日核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5.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上,温州市永嘉昆剧团将我国最古老的舞蹈“泰顺仕水碇步桥”搬上舞台,让碇步的韵律与美感带到了大众眼前,如同置身在江南水境中。
为了避免现场声音的干扰,舞蹈演员往往需要戴着耳机听清歌曲的伴奏,听觉形成的部位在A.鼓膜B.大脑C.耳蜗D.前庭6.爱动脑筋的小明学了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后,觉得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不符合家蚕的发育过程,他试着将诗句做了修改,你认为下列哪句应该是小明想要表达的内容 A.春蚕化蛹丝方尽B.春蚕产卵丝方尽C.春蚕交尾丝方尽D.春蚕蜕皮丝方尽7.今年 3 月 24 日我国南部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月掩金星”天象:金星的光芒被月亮掩盖,如同日食一般。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八下·黄梅月考)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雄踞(jù)翩跹(qiān)卓著(zhuó)矫揉造作(jiǎo)B . 逮(dăi)捕叱咤(zhà)寒噤(jìn)言简意赅(gāi)C . 忸怩(niǔ)涟漪(yī)精髓(suǐ)戛(gá)然而止D . 古刹(chà)牌坊(fāng)恣睢(suī)并行不悖(bèi)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 .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 . 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 (2分)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 . 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 . 众服为确论。
(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 .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 . 竟不可得。
(居然没有找到。
)4. (2分)(2016·天津)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这几句表现了作者由积极乐观、胸怀旷达,到抑郁惆怅的心理变化过程。
B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D . 小时候/乡愁是一杖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这几句写作者少小离家,思念母亲,小小的邮票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
杭州市西湖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浙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七年级(下)期末试卷数学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中相应格子内.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3)3=a9B.a2+a2=a4C.(a+1)2=a2+1 D.1+=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A.调查全体女生B.调查全体男生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50名学生3.下列代数式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A. ab(b﹣2)=ab2﹣ab B.3x﹣6y+3=3(x﹣2y)C.x2﹣3x+1=x(x﹣3)+1 D.﹣x2+2x﹣1=﹣(x﹣1)24.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C=∠ABE B.∠A=∠EBD C.∠C=∠ABC D.∠A=∠ABE5.化简的结果是()A.﹣x﹣y B.y﹣x C.x﹣y D.x+y6.803﹣80能被()整除.A.76 B.78 C.79 D.827.与方程5x+2y=﹣9构成的方程组,其解为的是()A.x+2y=1 B.3x+2y=﹣8 C.3x﹣4y=﹣8 D.5x+4y=﹣38.计算(a﹣b)(a+b)(a2﹣b2)的结果是()A.a4﹣2a2b2+b4B.a4+2a2b2+b4C.a4+b4 D.a4﹣b49.如图,将边长为5cm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4cm得到△A′B′C′,则四边形AA′B′C′的周长为()A.22cm B.23cm C.24cm D.25cm10.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小红看见了,说:“我也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了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边长为3mm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A.120mm2B.135mm2C.108mm2D.96mm2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1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61为;(2)计算:(π﹣2)0﹣2﹣1= .12.已知某组数据的频数为56,频率为0.7,则样本容量为.13.因式分解:(1)x3﹣4x= ;(2)x2﹣18x+81= .14.如图,直线AB∥CD∥EF,如果∠A+∠ADF=218°,那么∠F=.15.已知x=+1,则代数式(x+1)2﹣4(x+1)+4的值是.16.给定下面一列分式:,﹣,,﹣…,根据这列分式的规律,请写出第7个分式,第n个分式.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17.化简:(1)(2a2)4÷3a2(2)(1+a)(1﹣a)+a(a﹣3)18.(1)解方程:﹣1=;(2)已知x2+x﹣1=0,求÷﹣的值.19.今年3月5日,某中学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了“走出校门,服务社会”的活动,活动分为打扫街道,去敬老院服务和到社区文艺演出三项.从七年级参加活动的同学中抽取了部分同学,对打扫街道,去敬老院服务和到社区文艺演出的人数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如下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请解决以下问题:(1)求抽取的部分同学的人数;(2)补全直方图的空缺部分;(3)若七年级有200名学生,估计该年级去敬老院的人数.20.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A,B两地匀速相向而行,经过三小时后相距3千米,在经过2小时,甲到B地所剩路程是乙到A地所剩路程的2倍,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x千米/小时、y千米/小时,请列方程组求甲、乙两人的速度.21.已知a﹣b=7,ab=﹣12.(1)求a2b﹣ab2的值;(2)求a2+b2的值;(3)求a+b的值.22.(1)有一条纸带如图甲所示,怎样检验纸带的两条边线是否平行?说明你的方法和理由.(2)如图乙,将一条上下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设∠1为x度,请用x的代数式表示∠α的度数.23.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给出下列结论:①当a=1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y=2的解;②当x=y时,a=﹣;③不论a取什么实数,2x+y的值始终不变;④若z=﹣xy,则z的最小值为﹣1.请判断以上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中相应格子内.注意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3)3=a9B.a2+a2=a4C.(a+1)2=a2+1 D.1+=【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A、原式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B、原式合并同类项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C、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D、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a3)3=a9,故选项正确;B、a2+a2=2a2,故选项错误;C、(a+1)2=a2+2a+1,故选项错误;D、1+=,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以及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A.调查全体女生B.调查全体男生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50名学生【考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分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解答】解:A、调查全体女生,B、调查全体男生,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都不具有代表性,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50名学生具有代表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指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3.下列代数式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A. ab(b﹣2)=ab2﹣ab B.3x﹣6y+3=3(x﹣2y)C.x2﹣3x+1=x(x﹣3)+1 D.﹣x2+2x﹣1=﹣(x﹣1)2【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可得答案.【解答】解:A、是整式的乘法,故A错误;B、左边不等于右边,故B错误;C、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故C错误;D、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是解题关键.4.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C=∠ABE B.∠A=∠EBD C.∠C=∠ABC D.∠A=∠ABE【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解答】解:A、∠C=∠ABE不能判断出EB∥AC,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A=∠EBD不能判断出EB∥AC,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C=∠ABC只能判断出AB=AC,不能判断出EB∥AC,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A=∠ABE,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得出EB∥AC,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5.化简的结果是()A.﹣x﹣y B.y﹣x C.x﹣y D.x+y【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因为分母相同,则分子直接相减,即x2﹣y2=(x+y)(x﹣y)=﹣(x+y)(y﹣x),然后进行化简.【解答】解:.故选A.【点评】在分式的化简过程中应注意符号的转变.6.803﹣80能被()整除.A.76 B.78 C.79 D.8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先提取公因式80,再根据平方查公式进行二次分解,即可得803﹣80=80×81×79,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803﹣80=80×(802﹣1)=80×(80+1)×(80﹣1)=80×81×79.∴803﹣80能被79整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注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是关键.7.与方程5x+2y=﹣9构成的方程组,其解为的是()A.x+2y=1 B.3x+2y=﹣8 C.3x﹣4y=﹣8 D.5x+4y=﹣3【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将分别代入四个方程进行检验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A、将代入x+2y=1,得左边=﹣2+1=﹣1,右边=1,左边≠右边,所以本选项错误;B、将代入3x+2y=﹣8,得左边=﹣6+1=﹣5,右边=﹣8,左边≠右边,所以本选项错误;C、将代入3x﹣4y=﹣8,得左边=﹣6﹣2=﹣8,右边=﹣8,左边=右边,所以本选项正确;D、将代入5x+4y=﹣3,得左边=﹣10+2=﹣8,右边=﹣3,左边≠右边,所以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8.计算(a﹣b)(a+b)(a2﹣b2)的结果是()A.a4﹣2a2b2+b4B.a4+2a2b2+b4C.a4+b4 D.a4﹣b4【考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a﹣b)(a+b)(a2﹣b2)=a4﹣2a2b2+b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可以使运算更加简便.9.如图,将边长为5cm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4cm得到△A′B′C′,则四边形AA′B′C′的周长为()A.22cm B.23cm C.24cm D.25cm【考点】平移的性质.【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应点的距离等于平移距离求出AA′、BB′,然后求出BC′,再根据周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平移距离是4个单位,∴AA′=BB′=4,∵等边△ABC的边长为5,∴B′C′=BC=5,∴BC′=BB′+B′C′=4+5=9,∵四边形AA′C′B的周长=4+5+9+5=2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主要利用了对应点的距离等于平移距离,需熟记.10.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小红看见了,说:“我也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了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边长为3mm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A.120mm2B.135mm2C.108mm2D.96mm2【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设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xmm,宽为 ymm,根据图形给出的信息可知,长方形的5个宽与其3个长相等,两个宽﹣一个长=3,于是得方程组,解出即可.【解答】解:设每个长方形的长为xmm,宽为 ymm,由题意,得,解得:.9×15=135(mm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1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61为 6.1×10﹣5;(2)计算:(π﹣2)0﹣2﹣1=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析】(1)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2)首先计算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再计算有理数的加减即可.【解答】解:(1)0.000061=6.1×10﹣5,故答案为:6.1×10﹣5.(2)原式=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以及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科学记数法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零指数幂:a0=1(a≠0),负整数指数幂:a﹣p=(a≠0,p为正整数).12.已知某组数据的频数为56,频率为0.7,则样本容量为80 .【考点】频数与频率.【分析】根据:频率=即可求解.【解答】解:样本容量为56÷0.7=80.故答案是:80.【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的计算公式,理解公式是关键.13.因式分解:(1)x3﹣4x= x(x+2)(x﹣2);(2)x2﹣18x+81= (x﹣9)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1)首先取公因式x,再根据平方查公式进行二次分解.(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x3﹣4x=x(x2﹣4)=x(x+2)(x﹣2);(2)x2﹣18x+81=(x﹣9)2.故答案为:(1)x(x+2)(x﹣2);(2)(x﹣9)2.【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注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注意分解要彻底.14.如图,直线AB∥CD∥EF,如果∠A+∠ADF=218°,那么∠F=38°.【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延长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ADH=180°,故可得出∠HDF的度数,再由CD∥EF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延长AC,∵AB∥CD,∴∠A+∠ADH=180°.∵∠A+∠ADF=218°,∴∠HDF=218°﹣180°=38°.∵CD∥EF,∴∠F=∠HDF=38°.故答案为:3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15.已知x=+1,则代数式(x+1)2﹣4(x+1)+4的值是 3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首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代数式(x+1)2﹣4(x+1)+4,再进一步代入求得数值即可.【解答】解:(x+1)2﹣4(x+1)+4=(x+1﹣2)2=(x﹣1)2,当x=+1时,原式=(+1﹣1)2=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实际运用,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6.给定下面一列分式:,﹣,,﹣…,根据这列分式的规律,请写出第7个分式,第n个分式(﹣1)n+1.【考点】分式的定义.【专题】规律型.【分析】分子中x的次数是分式的序次的2倍,分母中y的次数是x的次数减1,分式的序次为奇数时,分式的符合为正,分式的序次为偶数时,分式的符合为负,于是这列分式中的第7个分式为,第n个分式为(﹣1)n+1.【解答】解:这列分式中的第7个分式为,第n个分式为(﹣1)n+1.故答案为:,(﹣1)n+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定义:叫分式,其中A、B都是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也考查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的探究.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17.化简:(1)(2a2)4÷3a2(2)(1+a)(1﹣a)+a(a﹣3)【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根据单项式的幂的乘方法则和除法法则进行计算.(2)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以及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解答】解:(1)原式=24a8÷3a2=.(2)原式=1﹣a2+a2﹣3a=1﹣3a.【点评】本题考查单项式的乘方法则、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乘法公式等知识,正确运用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8.(1)解方程:﹣1=;(2)已知x2+x﹣1=0,求÷﹣的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分析】(1)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2),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首先把等式变为x﹣1=﹣x2,然后把所求分式化简变为﹣,由此即可求解.【解答】解:(1)方程的两边同乘(x﹣2),得1﹣(x﹣2)=x,解得x=.检验:把x=代入(x﹣2)≠0.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2)÷﹣=•﹣=﹣=﹣.由x2+x﹣1=0得x﹣1=﹣x2,所以,原式=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和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并注意要验根.19.今年3月5日,某中学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了“走出校门,服务社会”的活动,活动分为打扫街道,去敬老院服务和到社区文艺演出三项.从七年级参加活动的同学中抽取了部分同学,对打扫街道,去敬老院服务和到社区文艺演出的人数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如下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请解决以下问题:(1)求抽取的部分同学的人数;(2)补全直方图的空缺部分;(3)若七年级有200名学生,估计该年级去敬老院的人数.【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1)先根据条形图知到社区文艺演出的人数为15人,再由扇形统计图知占抽取总人数的,两者相除即可求解;(2)求出去敬老院服务的学生有多少人,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3)用总人数乘以该年级去敬老院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解:(Ⅰ)由题意,可得抽取的部分同学的人数为:15÷=50(人);(2)去敬老院服务的学生有:50﹣25﹣15=10(人).条形统计图补充如下:(3)根据题意得:200×=40(人),答:该年级去敬老院的人数是8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也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20.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A,B两地匀速相向而行,经过三小时后相距3千米,在经过2小时,甲到B地所剩路程是乙到A地所剩路程的2倍,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x千米/小时、y千米/小时,请列方程组求甲、乙两人的速度.【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设甲的速度为xkm/h,乙的速度为ykm/h,那么可以分两种情况:①当甲和乙还没有相遇相距3千米时,根据经过3小时后相距3千米,再经过2小时,甲到B地所剩路程是乙到A地所剩路程的2倍可以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②当甲和乙相遇了相距3千米时,根据经过3小时后相距3千米,再经过2小时,甲到B地所剩路程是乙到A地所剩路程的2倍可以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解答】解:设甲的速度为xkm/h,乙的速度为ykm/h,则有两种情况:(1)当甲和乙还没有相遇相距3千米时,依题意得,解得;(2)当甲和乙相遇了相距3千米时,依题意得,解得.答: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4km/h、5km/h或km/h, km/h.【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该题是一个行程问题,主要考查了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但解题要注意分相遇和没有相遇两种情况解题.21.已知a﹣b=7,ab=﹣12.(1)求a2b﹣ab2的值;(2)求a2+b2的值;(3)求a+b的值.【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完全平方公式.【分析】(1)直接提取公因式ab,进而分解因式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而求出答案;(3)直接利用(2)中所求,结合完全平方公式求出答案.【解答】解:(1)∵a﹣b=7,ab=﹣12,∴a2b﹣ab2=ab(a﹣b)=﹣12×7=﹣84;(2)∵a﹣b=7,ab=﹣12,∴(a﹣b)2=49,∴a2+b2﹣2ab=49,∴a2+b2=25;(3)∵a2+b2=25,∴(a+b)2=25+2ab=25﹣24=1,∴a+b=±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22.(1)有一条纸带如图甲所示,怎样检验纸带的两条边线是否平行?说明你的方法和理由.(2)如图乙,将一条上下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设∠1为x度,请用x的代数式表示∠α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分析,即可解答;(2)如图乙,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2=∠1=x,∠3=∠α,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3=∠4=(180°﹣∠2)=90°﹣2=90°﹣x,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如图甲,将纸条如图折叠,测的∠1=∠2,于是得到纸带的两条边线是平行的;(2)如图乙,∵AB∥CD,∴∠2=∠1=x,∠3=∠α,∵将一条上下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3=∠4=(180°﹣∠2)=90°﹣2=90°﹣x,∴∠α=∠3=90°﹣x.【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3.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给出下列结论:①当a=1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y=2的解;②当x=y时,a=﹣;③不论a取什么实数,2x+y的值始终不变;④若z=﹣xy,则z的最小值为﹣1.请判断以上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①将a=1代入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做出判断;②将x=y代入方程组,求出a的值,即可做出判断;③将a看做已知数求出2x+y的值即可;④将a看做已知数求出x与y的值代入z=﹣xy,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关于x、y的方程组,解得:.①将a=1代入,得:,将x=4,y=﹣4代入方程左边得:x+y=0,右边=2,左边≠右边,本选项错误;②将x=y代入,得:,即当x=y时,a=﹣,本选项正确;③将原方程组中第一个方程×3,加第二个方程得:4x+2y=8,即2x+y=4,不论a取什么实数,2x+y的值始终不变,本选项正确;④z=﹣xy=﹣(a+3)(﹣2a﹣2)=a2+4a+3=(a+2)2﹣1≥﹣1,即若z=﹣xy,则z的最小值为﹣1,此选项正确.故正确的选项有:②、③、④.【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牢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方法.。
七年级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 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开卷考试, 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中)1.右图人物在位时,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以下各项事实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 ) ① 重视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
②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③破格提拔姚崇等人。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被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 ( )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唐高宗 D .武则天3.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是: (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玄奘西游C .任命姚崇为相D .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唐朝哪位诗人的作品? ( )A B C D5.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如右图,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英勇抗击金军,这支部队是谁领导的?()A.韩世忠B.岳飞C.文天祥D.戚继光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诗人王安石描写的我国古代的哪个传统节日?()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元宵节8.元世祖为了便利南粮北运,令人开凿了两段新运河,其中从直沽到大都的这一段称为:()A.会通河B.江南河C.邗沟D.通惠河9.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列各项属于宋朝科研成果的有:()①指南针②活字印刷术③造纸术④火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读史可以明智”,你想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事迹,可以参考的文献是:()A B C D1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有:()①封达赖喇嘛②册封班禅额尔德尼③设置驻藏大臣④设立安西都护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2.明朝时从外国引进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有:()①玉米②甘薯③葡萄④石榴⑤花生⑥马铃薯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13.右图作品中介绍的成就是:()A.农业、手工业B.制造业C.工商业D.渔业14.“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经典的故事,它的作者是:()A.罗贯中B.吴承恩C.施耐庵D.曹雪芹15.郑成功是我国古代一位民族英雄,他率领部下收复了我国的哪个地区?()A.香港B.澳门C.西藏D.台湾16.近期热播的电影《赤壁》,描写了三国时期赤壁大战的恢宏场面。
20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科学试卷

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 七年级科学试卷、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60 分) 1 •容易利用的淡水数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 •下列人体结构中,含水量最高的是(3 •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 、只有固体B 、只有液体C 、只有气体D 、气、液、固体都可以 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冰水B 、牛奶C 、碘酒 D、石灰浆5 .下列关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度为10克B tC 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 t C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克C 把20克氯化钠溶解在 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20克化钠的溶解度为 31. 6克。
6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7 .溶液和浊液的主要区别是( A 、溶液中溶质颗粒小,均一、稳定命题学校:逸夫中学命题人: 徐静审核人:傅乐亚A 0.3 %B 、0.75%C 、2.5%、0.0075%A 、骨B 、眼睛C 、血液D 、肌肉A 、t C 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 t C 时氯化钠的溶解D t C 时,把31. 6克氯化钠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B溶液中溶质颗粒大,均一、稳定C浊液中溶质颗粒小,均一、不稳定D溶液无色透明,浊液浑浊、不透明8.取用块状固体药品,通常用()A、镊子 B 、药匙C 、纸槽D 、用手拿9.下列关于水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分子组成的B、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0.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丰富,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第六位;B、河流水、淡水湖泊及沼泽土壤中的水占了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C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外分布比较均匀;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11 .下列哪种气体不属于可燃性气体()A 、氧气B 、氢气C 、一氧化碳D 、甲烷12 .寒冷的冬天早晨,房间玻璃窗的表面会结一层冰花,问这层冰花结在玻璃的()A、外表面B、内表面C、内外表面D、看具体情况而定313.密度为1.06 克/厘米3的食盐水100 克,从中倒出10克。
(整理版)杭州市西湖区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

杭州市西湖区- 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七年级数学试卷考生须知: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局部,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 座位号;3. 所有答案都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请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4. 不能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仔细选一选 (此题有10个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 )下面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中相应格子内. 1.化简62aa 的结果是〔 〕A . 3a B . 4a C . 5a D . 2a2.随着微电子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元件的尺寸大幅度缩小,在芯片上某种电子元件大约只占0.000000 7 (平方毫米),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10-6B . 7×10-7C .0.7×10-6D .70×10-83.以下运算正确的选项是〔 〕A .()23524a a -=B .()222a b a b -=- C .12316+=+a a D .11b b a a +---=4.方程102x x 的根是〔 〕A .1B .2C .1或2D .1或25.如图,12,那么以下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 .AB//CD B . AD//BCC .B=D D . 3= 4 6. 2,2m nmn ,那么)1)(1(n m --的值为〔 〕A .3B . 4C . 3D . 4 7.分解因式2221aa b 正确的选项是〔 〕 A .221a b B . 211a a b b C .11a b a b D . 21a ba ba8.某校运发动按规定组数进行分组训练,假设每组7人,余3人;假设每组8人,那么缺5人;设运发动人数为x 人,组数为y 组,那么可列出的方程组为〔 〕A .7385y x y x B .7385y x y x C .7385y x y x D .7385y x y x9.假设关于x ,y 的方程组2318517ax y x by 〔其中a ,b 是常数〕的解为34x y ,(第5题)那么方程组2318517a x y x y x yb x y的解为〔 〕A .34x y B .71x y C . 3.50.5x y D . 3.50.5x y 10.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 、B是方格中的两个格点〔即网格中横、纵线的交点〕.在这个55的方格纸中,格点C 使△ABC 的面积为2个平方,那么图中这样的点C 有〔 〕个.A .3B .4C .5D .6二、认真填一填 (此题有6个小题, 每题4分, 共24分) 11.分解因式:221xx =___________, 32s st =____________.12.计算:02(3)-+=____________;122--+=____________.13.假设分式22943x x x =0,那么x =____________;假设分式22943x x x 有意义,那么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14.假设2225x y ,且7x y ,那么x y 的值是________.15.如图,AB//DE ,ABC=75°,CDE=150°,那么BC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16.假设等式2738810A B xA B x 对一切实数x 都成立,那么A =________,B =_________.三、全面答一答 (此题有7个小题, 共66分)解容许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写出一局部解答也可以. 17.〔本小题总分值6分〕如图,由3×3组成的方格中每个方格内均有代数式(图中只列出了局部代数式),方格中每一行、每一列以及每一条对角线上的三个代数式的和均相等.求打上“a 〞的方格内的数.. 18.〔本小题总分值8分〕 〔1〕计算:①11(5)(5)22a b a b -+②)5()201015(23234453y x y x y x y x -÷--〔2〕先化简,再求值:22212212x x xx x x x ,其中241x .19.〔本小题总分值8分〕(第15题)EDC B A5 4 a-5x -3x3yy某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的2分钟广告时间内,方案插播长度为15秒和30秒的两种广告.15秒广告每播1次收费0.6万元,30秒广告每播1次收费1万元.假设要求每种广告播放不止1次,问两种广告的播放次数有哪几种安排方式?2分钟广告总收费多少万元? 20.〔本小题总分值10分〕〔1〕如图1,P 是ABC 内一点,请过点P 画.射线PD ,使PD//BC ;过点P 画.射线PE ,使PE//BA .通过观察思考后你发现ABC 与DPE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2〕如图2,直线a ,b 所成的角跑到画板外面去了,为了测量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度数,请画图..并简单地写出..你的方法.〔图1〕 〔图2〕 21.〔本小题总分值10分〕某区从参加数学质量检测的8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局部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为了节省时间,先将样本分成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分析,得到表一;随后汇总整个样本数据,得到局部结果,如表二.表一注:[60,72)表示成绩在60分和72分之间〔包含60分,但不含72分〕,以此类推.请根据表一、表二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问题:〔1〕求出样本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2〕分别求出样本中,数学成绩在分数段[84,96)的频数和等级为B 的人数占抽样学生人数的百分比.〔3〕请你估计这8000名学生数学成绩在C 等级的有多少人? 22.〔本小题总分值12分〕.工程领导小组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可有三种施工方案: 方案1:甲队单独施工完成此项工程刚好如期完工;方案2:乙队单独施工完成此项工程要比规定工期多用5天;方案3:假设甲、乙两队合作4天,剩下的工程由乙队独做也正好如期完工. 〔1〕你认为哪一种施工方案最节省工程款?请说明理由.〔2〕如果工程领导小组希望能够提前4天完成此项工程,请问该如何设计施工方案,需要工程款多少万元?〔要求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天数必须为整数〕(第b a (第21题图1)(第21题图2)b a23.〔本小题总分值12分〕 阅读理解并填空:〔1〕为了求代数式223xx 的值,我们必须知道x 的值.假设1x ,那么这个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假设2x ,那么这个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可见,这个代数式的值因x 的取值不同而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方法来考虑这个代数式的值的范围.〔2〕数学课本第105页这样写“我们把多项式222aab b 及222a ab b 叫做完全平方式〞.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时,关键是...判断这个多项式是不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同样地,把一个多项式进行局部因式分解可以来解决代....................数式值的最大〔或........最.小〕值问....题..例如:22223(21)2(1)2x x x x x ++=+++=++,因为2(1)x +是非负数,所以,这个代数式223x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这时相应的x 的值是__________. 尝试探究并解答: 〔3〕求代数式21410xx 的最大〔或最小〕值,并写出相应的x 的值. 〔4〕求代数式22121x x 的最大〔或最小〕值,并写出相应的x 的值.〔5〕213322y x x ,且x 的值在数1~4〔包含1和4〕之间变化,求这时y 的变化范围.参考答案与评分一、精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11.2(1)x -,s s t s t ; 12. 10,92; 13.3,1x ≠且3x ≠ ; 14. 1; 15.45°; 16. 65,45. 三、全面答一答〔共66分〕17.〔本小题总分值6分〕由题意,得 55543,33543.y x y y x y y -+=++⎧⎨-+=++⎩……2分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2,3.x y =-⎧⎨=⎩……2分∴ 方格中每一行、每一列以及每一条对角线上的三个代数式的和为18. 故所求“a 〞方格内的数为7. ……2分 18.〔本小题总分值8分〕〔1〕①11(5)(5)22a b a b -+=221254a b - ………2分②)5()201015(23234453y x y x y x y x -÷--=42323++-xy y ……2分〔2〕原式化简得21xx …………2分241x 12x ∴=±当12x 时,12()2221112x x …………1分当12x时,12()22211312x x …………1分 19.〔本小题总分值8分〕〔1〕设:15秒和30秒的两种广告分别播x 次与y 次,可得方程:1530120x y …………3分即28x y ,1,1,,x y x y >>均为正整数,4,2;x y ∴==或2,3x y ==…………2分∴两种方式:第一种:15秒广告播4次,30秒广告播2次;第二种:15秒广告播2次,30秒广告播3次 …………1分〔2〕 第一种收费:0.6412 4.4⨯+⨯=〔万元〕,第二种收费:0.6213 4.2⨯+⨯=〔万元〕 …………2分 20. 〔本小题总分值10分〕 (1)画图:…………2分大小关系:相等或互补 . ……………2分理由:如图1,∵PE ∥AB 如图2,∵PE ∥ABD A B 图1 D 图2∴∠B=∠1 ∴∠B=∠1 ∵BC ∥PD ∵BC ∥PD ∴∠1+∠P=180° ∴∠1=∠P ∴∠B+∠P=180° ∴∠B=∠P……………2分(2)作图:. ……………2分方法:过点A 作直线c 平行于直线a ,测量∠1的度数就是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2分21.〔本小题总分值10分〕 (1) 平均数为:94100908092.2180⨯+⨯= 分 . ……………3分(2) [84,96)占40%为100⨯40%= 72人 . ……………2分等级为B 的人数为36+72=108人 . ……………1分 等级为B 的人数占抽样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7236100%60%180+⨯=.……1分 〔3〕抽样学生中[60,72)有180-3-36-72-50-13=6人,所以抽样学生中等级为C 有9人,占9100%5%180⨯=, . ……………1分 所以8000学生中估计等级为C 的有5%⨯8000=400人. ……………2分 22.〔本小题总分值12分〕〔1〕设甲队单独施工完成此项工程需x 天,那么乙需〔x +5〕天,根据题意,得154=++x x x …………2分,解得20=x ……………1分 经检验,20=x 是原方程的根 ……………1分 方案一所需工程款为305.120=⨯〔万元〕; 方案二所需工程款为5.271.125=⨯〔万元〕;方案三所需工程款为281.1205.14=⨯+⨯〔万元〕 . ……………1分所以方案二最省工程款 . ……………1分 〔2〕①先甲乙合作,余下工作再由乙单独完成 设甲乙合作x 天,再由乙单独做y 天16111()1202525x y x y +=⎧⎪⎨++=⎪⎩ . ……………1分解得365445x y ⎧=⎪⎪⎨⎪=⎪⎩. …… ………1分因为想,x y 不是整数,所以这种情况不符合要求,舍去 ② 先甲乙合作,余下工作再由甲单独完成 设甲乙合作x 天,再由甲单独做y 天16111()1202520x y x y +=⎧⎪⎨++=⎪⎩ . ……………1分 解得511x y =⎧⎨=⎩. ……………1分需要工程款〔1.5+1.1〕××11=29.5〔万元〕. ……………1分答:要提前4天完成,先让甲乙合作5天,再由甲单独做11天,需要工程款29.5万元. . ……………1分 23.〔本小题总分值12分〕〔1〕___6___、___11___、___变化__ . ……………3分 〔2〕__2___、 1 . ……………2分〔3〕221410759x x x 最大值59,x =7 . ……………2分 〔4〕2221212317x x x 最小值17,x =3 . ……………2分〔5〕21362yx , . ……………1分y 在数6~4〔包含6和4〕之间变化. . ……………2分。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期末复习试卷 (2008)

浙教版初中数学试卷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 若方程组21(1)(1)2x y k x k y +=⎧⎨-++=⎩的解x 与y 相等,则k 的值为( ) A .3 B .2 C .1 D .不能确定2.(2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 1,2,3B .1,3,5C . 2,2,4D .2,3,43.(2分) 某风景点的周长约为 3578 m ,若按比例尺 1:2000缩小后,其周长大约相当于( )A .一个篮球场的周长B .一张乒乓球台台面的周长C .《中国日报》的一个版面的周长D .《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4.(2分)如图,在△ABC 与△DEF 中,已有条件AB=DE ,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 ≌△DEF ,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A .∠B=∠E,BC=EFB .BC=EF ,AC=DFC .∠A=∠D ,∠B=∠E D .∠A=∠D ,BC=EF5.(2分)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cm ,2 cm ,3cmB .2cm ,3 cm ,6 cmC .4cm ,6 cm ,8cmD .5cm ,6 cm ,12cm6.(2分)下列方程组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x +y =5x -y =2 B .⎩⎨⎧x -y =0y =2 C .⎩⎪⎨⎪⎧x 1+y =5y =3 D .⎩⎪⎨⎪⎧2x +3y =1x -y =17.(2分)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EFG 变换到平行四边形ABCD ,其中E ,G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这种变换是相似变换B .对应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C .各对应角度数不变D .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8.(2分)如图,∠B=∠C ,BF=CD ,BD=CE ,则∠α 与∠A 的关系是( )A .2∠α+∠A= 180°B .∠α+∠A= 180°C . ∠α+∠A= 90°D .2∠α+∠A= 90°9.(2分)如图,AB=AC, EB= EC,那么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A .1 对B . 2 对 C. 3 对 D .4 对10.(2分)用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设计一个“配紫色”的游戏,则获胜的概率为()A .12B .13 C .14 D .2311.(2分)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 )A .三角形内B .三角形外C .三角形边上D .要根据三角形的形状才能定12.(2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A . 直角三角形B . 锐角三角形C . 钝角三角形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13.(2分)小数表示2610-⨯结果为( )A . 0.06B . -0.006C .-0.06D .0.006二、填空题14.(2分)如图,△ABC 中,AB =AC= 13 cm ,将△ABC 沿着DE 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若△EBC 的周长为 21 cm ,则△ABC 的周长为 cm.15.(2分) 如图,从左图到右图的变换是 .16.(2分)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S 千米的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是每小时m 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n 千米,则经过 小时两人相遇.17.(2分)在△ABC 中,∠A=60°, ∠C=52°, 则与∠B 相邻的一个外角为 °.18.(2分)已知3x -2y =5,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y ,为y=___ _____.19.(2分)如图,在△ABC 中,∠BAC=45°,现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至△ADE 的位置.则∠DAC= .20.(2分)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为了求12+122+123+124+…+12n 的值,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则12+122+123+124+…+12n 的值为__________(结果用n 表示).21.(2分)如图,B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AB =10,BC =8,且S △ABD =25,则△BCD 的面积是__________. 22.(2分)在如图所示方格纸中,已知△DEF 是由△ABC 经相似变换所得的像,那么△DEF 的每条边都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__倍.23.(2分)工人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的那样上两条斜拉的木条(即图中的AB ,CD 两根木条),这样做根据的数学道理是 .24.(2分) 在公式IR E Ir n =+中,已知E ,R ,r ,n ,且0n ≠,0R nr +≠,则I 的值是 . 25.(2分)如图,在△ABC 中,∠A=40°,∠B=72°, CE 平分∠ACB,CD ⊥AB 于点D, DF ⊥CE 于点F ,则∠CDF= .26.(2分) 若△ABC ≌△A ′B ′C ′,∠A=∠A ′,∠B =∠B ′,∠C=70°,AB=15 cm ,则∠C ′= ,A ′B ′= .三、解答题27.(7分) (1)计算:22(105)5x y xy xy -÷; (2)因式分解:3228m mn -28.(7分) 如图,已知 AC=CE ,∠1=∠2=∠3.(1)说明∠B=∠D 的理由;(2)说明AB=DE 的理由.29.(7分)如图,甲、乙两人蒙上眼睛投掷飞标.(1)若甲击中黄色区域,则甲胜;若击中白色区域,则乙胜,此游戏公平吗?为什么?(2)利用图中所示,请你再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30.(7分) 如图是由 1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网格,现将其中的两个小正方形涂黑. 请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下图中再将两个空白的小正方形涂黑;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2.D3.C4.D5.C6.C7.D8.A9.C10.C11.D12.C13.A二、填空题14.3415.轴对称变换16.n m S+17.11218.253-x19.1520.n 211-21.2022.223.三角形的稳定性24.EnR rn +25.74°26.70°,15cm三、解答题27.(1)2x y - (2)2(2)(2)m mn n m n +-28.略29.(1)不公平,因为甲击中黄色区域的成功率小于击中白色区域的成功率;(2)公平的规则:若甲击中黄色区域,则甲胜;若击中绿色区域,则乙胜 (答案不唯一) 30.。
200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和试卷分析)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参考答案2012、6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A D B A D D BC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B A B DC A A C二.填空题(每空1。
5分,共33分)21.篱笆地面(或井等).22.(1)北、昼长夜短(2) 太阳能23.(b)(a)24.静止 2 225.(1)增大摩擦(2)2.18×10526.飞机正远离雷达7.5km27. 0.5、0.628.(1)板块(2)B29.势能动能30.C、甲三.作图与探究(每空1.5分,共18分)31.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对照乙和丙在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潮湿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一个烧杯放在25℃的光下,一个烧杯放在25℃的黑暗环境中32.把光屏向上调,或凸透镜向下调,或把蜡烛提高 D 0.05 远离33.(1)沿直线 (2)使其上方空气不均匀(3)墙上的红色光点在晃动34.(1)25 ℃(2)水分或空气(3) 胚乳35.(1)势(2) 45°、在30°到60°之间多测几组数据(或在45°附近多测几组数据) (3)子弹射程可能与子弹出口时的速度有关(或子弹射程可能与子弹的形状有关)(其它合理答案同样给分)36、(1)秒表(2)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摆长有关(3)小于(4)是四、分析计算题37 大于 5000038.(1) 50000牛(2) 18次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