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源性常见肿瘤CT MRI的诊断

合集下载

卵巢肿瘤CT及MR诊断

卵巢肿瘤CT及MR诊断

卵巢肿瘤CT及MR诊断发表时间:2013-01-23T10:25:28.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王旭东1 徐剑锋2[导读]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占妇科肿瘤的4%~24%。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三大生殖器恶性肿瘤之一王旭东1 徐剑锋2(通讯作者)(1如东县中医院放射科江苏如东 226400;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苏南通 226000)【摘要】目的分析卵巢肿瘤患者影像征象,以提高对该病CT、MR诊断水平。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及CT/MR 图像特点。

结果共计41个病灶,手术及病理证实体腔上皮来源:滤泡囊肿3个,黄体囊肿1个,粘液性囊腺瘤2个,浆液性囊腺瘤5个,囊腺癌8个,卵巢癌术后复发4个,内膜样腺癌5个;性索间质来源:硬化性间质瘤1例,卵泡膜细胞瘤3个,颗粒细胞瘤2个;生殖细胞来源:囊性畸胎瘤2个,卵黄囊瘤1个;转移性:Krukenberg瘤4个。

结论卵巢肿瘤CT及MR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卵巢肿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诊断【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052-02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占妇科肿瘤的4%~24%。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三大生殖器恶性肿瘤之一,但因卵巢位于盆腔深部,不易扪及或查得,恶性肿瘤发现时已不是早期,卵巢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肿瘤。

CT及MR为断层成像,对肿瘤定位及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2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提高CT、MR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一资料与方法本文32例卵巢肿瘤患者,年龄9岁~80岁,平均51岁。

主要症状及体征为经期疼痛或下腹痛14例,盆腔肿块13例,阴道流血5例,进行性消瘦8例,月经紊乱5例,胃癌史2例,卵巢癌术后4例,AFP明显升高1例。

MRI检查美国GE公司Signa HDx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及随机配置体部线圈,检查前4小时禁食,并饮水700-1000 ml,适当充盈膀胱,扫描范围自脐至耻骨联合。

卵巢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卵巢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 囊壁上可见乳头状软组织突
起。
粘液性囊腺瘤
• 囊内液体密度稍高,囊壁较
厚,体积大;
• 很少有乳头状突起; • 腹膜假性粘液瘤。
病例5(韦洪梅)
• 临床:女,25 岁。 • 体检发现下腹部包块1月余。 • B超发现盆腔肿块,疑有卵巢畸胎瘤
其内以脂肪成分 为主,部分可见 骨密度及肌肉密 度影,囊壁光滑
卵巢恶性肿瘤的播撒方式
• 局部浸润、腹膜种植、淋巴及血源性转移。
种植转移是卵巢癌常见的转移方式:
• 腹膜增厚,“污垢腹膜”; • 腹腔内及脏器表面的软组织小结节、肿块; • 受累肠管外缘模糊毛糙等征象; • 腹腔积液;
• 可以在腹腔淋巴结肿大之前出现。
病例1(胡彬)
• 临床:女 26 岁 ; • 下腹渐隆起四月余四月余
增强扫描呈中度 强化,少量积液
子宫、直肠间 等密度肿物 (与子宫密度 相比较;
CT
• 子宫、直肠之间占位性病变考虑子宫肌瘤; • 伴子宫直肠窝少量积液。
病理
• (左卵巢肿物)符合卵泡膜纤维瘤;
其中部分区呈腺纤维瘤改变。
卵泡膜纤维瘤病理
• 属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起源于卵巢表面的体腔上皮和其下的卵巢 间质;由纯纤维母细胞组成,间杂有胶原 纤维。
病理
• (双附件)内胚窦癌(卵黄囊瘤) • 广泛浸润或转移至子宫浆膜面、大网膜。
内胚窦癌
• 又名内胚窦瘤、卵黄囊瘤; • 病理:为发生于胚外结构的卵黄囊;来源于
生殖细胞的、罕见的恶性肿瘤,生长快,肿 瘤较大。
• CT表现:一般为实性肿物,和较大的子宫肌
瘤、平滑肌肉瘤及纤维肉瘤类似;
• 亦可为囊性肿物(文献报道一例存活15年);

卵巢癌的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

卵巢癌的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

卵巢癌的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吴晓莉; 先世伟【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卵巢癌; 动态增强【作者】吴晓莉; 先世伟【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 4013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卵巢癌是女性3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的生存质量。

因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一般辅助检查不易发现其早期病变,故多数病例发现时已属晚期[1-2]。

1.5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成像技术,能够提高卵巢病变的早期诊断。

本研究旨在探讨1.5T磁共振动态增强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临床怀疑卵巢癌患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

年龄 43~76岁,平均 63.5岁。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的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所有病人均采用GE 1.5T Signa HDXT超导型高场强MRI机,腹部盆腔相控阵列线圈。

扫描范围:盆腔。

常规扫描参数:T1加权成像(T1WI)TR 520ms,TE 12ms;T2加权成像(T2WI)TR 1300ms,TE 92ms,加脂肪抑制。

扩散加权成像(DWI):TR 4100ms,TE 80ms。

矩阵256×160;层厚6mm,间隔2mm。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扫描参数:TR 4.4~4.8ms,TE 1.8~2.2ms,TI 5.0ms;带宽62.5Hz,翻转角15度;视野(FOV)36~40cm;矩阵256×192,NEX 0.71~0.74;层厚3mm,间隔1mm。

对比剂为二乙三胺五乙酸钆(Gd-DTPA),剂量0.1~0.2mmol/kg,流速3.5ml/s,注射时间约6秒。

随后行轴位、冠状、矢状的增强扫描;信号采集时间分别为6、60、120s,总时间约240s。

所有病例均行1.5T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

常见妇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2327-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常见妇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2327-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327-常见妇科疾病的
影像学诊断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子宫颈癌MRI的FIGO分期
1、子宫颈癌的病因相关因素,不包括以下哪项()
A、低龄[正确答案]
B、过早性生活
C、性生活紊乱
D、、多产
2、子宫颈的纤维基质层T2WI表现为()
A、中等信号
B、低信号[正确答案]
C、高信号
D、稍高信号
3、肿瘤播散至远处器官,为子宫颈癌的()
A、Ⅲa期
B、Ⅱa1期
C、Ⅰb1期
D、Ⅳb期[正确答案]
4、宫颈癌的FIGO临床分期,Ⅰ期是指()
A、肿瘤超过子宫颈,但未达骨盆壁或未达阴道下1/3
B、肿瘤扩展到骨盆壁和(或)累及阴道下1/3和(或)引起肾积水或无功能肾
C、肿瘤严格局限于宫颈[正确答案]
D、肿瘤播散超出真骨盆或(活检证实)侵犯膀胱或直肠黏膜
5、以下哪项不属于手术治疗的慢性并发症()
A、粘连。

2020年辽宁省《肿瘤内科学》每日一练(第253套)

2020年辽宁省《肿瘤内科学》每日一练(第253套)

2020年辽宁省《肿瘤内科学》每日一练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A1(共30题)1.食管癌化学预防试验研究应用的药物是( )。

A.维生素B.维生素与微量元素C.中药D.微量元素E.维胺酯2.下列关于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存在于DNA病毒中B.存在于RNA病毒中C.正常细胞含有即可导致肿瘤的发生D.存在于正常生物基因组中E.以上都不对3.在肺癌分期中T3表示( )。

A.肿瘤最大直径为3CmB.侵犯主支气管C.累及心脏D.侵犯纵隔胸膜E.侵犯脏层胸膜4.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升高的肿瘤标志物为( )A.AFPB.CA125C.CA150D.CA19-9E.CEA5.食管下段癌和食管静脉曲张重要鉴别点是( )A.充盈缺损B.管腔边缘凹凸不平C.钡剂通过缓慢D.病变部位E.管壁可见扩张和收缩6.大肠癌最常见的是( )A.鳞状细胞癌B.腺癌C.类癌D.未分化癌E.腺鱗癌7.下列疾病与长期接触化工燃料有着密切关系的是( )。

A.肾癌B.睾丸癌C.阴茎癌D.前列腺癌E.膀胱痼8.在霍奇金病中较少侵及( )。

A.腹股沟淋巴结B.腹膜后淋巴结C.腋窝淋巴结D.肠系膜淋巴结E.肺门淋巴结9.食管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为( )A.呕吐黏液B.吞咽时哽噎感或异物感C.持续性胸背痛D.进行性吞咽困难E.消瘦乏力10.幽门螺杆菌感染与( )关系密切。

A.胃溃疡恶变B.弥散型胃癌C.肠型胃癌D.印戒细胞癌E.胃恶性淋巴瘤11.大肠癌好发于( )。

A.横结肠B.乙状结肠C.肠D.升结肠E.降结肠12.Burkitti淋巴瘤与( )感染有关。

A.HTLV-IB.HHV-8C.衣原体D.HPE.EBV13.肿瘤分化程度越高就表示( )。

MRI对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MRI对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0年12月第18卷第12期Clinical Education of General Practice Dec.2020,Vol.18,No.12·经验交流·MRI 对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吴晗DOI :10.13558/ki.issn1672-3686.2020.012.025作者单位:314000浙江嘉兴,嘉兴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卵巢癌是女性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尽早确诊,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挽回患者的生命意义重大[1,2]。

目前,卵巢癌的检测措施中,有MRI 、CT 、超声等多种方式。

本次研究比较分析MRI 和CT 对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嘉兴市中医医院收诊的卵巢肿瘤患者75例,年龄29~59岁,平均年龄(38.32±5.13)岁;纳入标准为:①具有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能够配合进行实验;②接受了穿刺检测检验;③患者无肿瘤病症史,未接受过放疗和化疗。

排除标准为:①具有心脏起搏器或者身体有钢板、钢架支撑的患者;②子宫中有合并其他病症的患者;③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患者;④存在MRI 和CT 检查禁忌证患者;⑤重要器官、组织、系统异常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检测和签订检测同意书。

1.2方法1.2.1MRI 检查前患者仰卧位平躺,保持均匀的呼吸。

设置MRI 检测仪器的层厚,准备注射对比剂,并采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对患者的髂棘至耻骨联合下缘进行针对性的扫描,在效果较差的情况下,需要采用平扫+增强扫描。

1.2.2CT 患者检查前12h 禁止饮食,在扫描前1h 为饮用温水(或者甘露醇水溶液);采用16排螺旋CT 机对患者进行检测,设置仪器的螺距和层厚以及其他的相关参数数值;在完成参数设置后,要求患者以仰卧的姿势平躺,检测人员采用探头对患者的盆腔范围进行扫描,若是普通扫描的效果较差,需要采用平扫+增强扫描。

卵巢上皮癌的诊断及分级标准

卵巢上皮癌的诊断及分级标准

卵巢上皮癌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卵巢上皮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正确的诊断和分级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卵巢上皮癌的诊断方法和当前常用的分级标准。

一、临床症状和体征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样,可包括下腹疼痛、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尿急、月经异常等。

体检时可触及腹部肿块或包块,少数患者可有恶液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和体征并非特异,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进一步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1. B超检查B超检查是诊断卵巢上皮癌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B超可以观察到卵巢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等,有助于评估肿瘤的性质和分期。

在B超检查中,卵巢肿块的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强等特点有助于卵巢上皮癌的诊断。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信息,包括卵巢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CT扫描对于评估卵巢上皮癌的侵袭性和转移性起到重要作用,还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内转移。

3. MRI检查MRI检查在卵巢上皮癌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MRI可以提供更多的软组织对比度,对于观察小肿瘤、肿瘤的内部结构和卵巢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有更好的分辨能力。

MRI还可以帮助评估淋巴结转移和腹腔内转移。

三、病理学检查卵巢上皮癌的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卵巢肿瘤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分析。

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包括浆液性、黏液性、清液性和内分泌类型等。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用于确认诊断和分析肿瘤的分子表达特征,有助于指导治疗。

四、卵巢上皮癌的分级标准目前,卵巢上皮癌的分级主要采用FIGO分级系统,将卵巢上皮癌分为三个分级:低分级、中分级和高分级。

1. 低分级低分级主要指肿瘤细胞为良性或边缘恶性,未侵犯卵巢周围组织,无淋巴结或腹腔内转移。

2. 中分级中分级主要指肿瘤细胞呈中度恶性,有一定的侵犯性,可侵犯卵巢周围组织,有少量淋巴结或腹腔内转移。

CT影像表现及血清CA125、CA199对诊断卵巢上皮样肿瘤的价值

CT影像表现及血清CA125、CA199对诊断卵巢上皮样肿瘤的价值

CT影像表现及血清CA125、CA199对诊断卵巢上皮样肿瘤的价值张紫欣J李晓强2,陈辉1,魏连贵1,薛明1,谢汝明1,陈步东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15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50$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卵巢囊腺瘤、卵巢交界性肿瘤及卵巢囊腺癌I期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血清CA125/CA199浓度,旨在为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方法选取115例(123个病灶),包括卵巢囊腺瘤患者56例(59个病灶)、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28例(31个病灶)、卵巢囊腺癌1期(FIGO2009卵巢癌分期标准)患者31例(34个病灶);患者术前血清CA125、CA199资料完整、术前CT增强图像资料完整,并有较完整的术后组织病理资料。

结果1)影像学表现:单房或多房囊性病灶提示卵巢囊腺瘤,囊实混杂肿瘤多提示交界性或卵巢癌1期,单纯实性病灶仅出现在恶性肿瘤组;菜花样壁结节、全身和局部肿大淋巴结、病灶不规则分隔对于恶性肿瘤提示作用较大;2)血清指标:血清CA125 >300U/ml和(或)CA199>200U/ml提示交界性或早期恶性肿瘤;血清CA125<35U/ml多数为良性肿瘤。

结论通过观察得出了对于卵巢良性、交界性及早期恶性肿瘤有提示作用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血清CA125、CA199浓度,总结出有助于肿瘤性质鉴别的临界数值及相应CT表现,提高了术前对卵巢上皮样肿瘤的诊断能力。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肿瘤标识物中图分类号:R737.31&R81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1(2021)03三489三5Analysis of CT imaging manifestations and serum CA125and CA199in diagnos i t of ovarian epithelioid tiimoi'tZHANG Zixin,LI Xiaoqiang2,CHEN Hua,WEI Liangui,XUE Ming,XIE Ruming',CHEE Budong1.DepaTOneni of Radiology,Beijing D ita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15,P.R.China2.DepaOineni of Radiology,Beeing Y ooyi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eing100050,P.R.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T imaging data and concentrations of CA125,CA199in serum,so as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dibe—ntial diagnosis in ovarian epithelial tumors between benign,borderline and early stage malignant tumors.Meth?ods A total of115patients(123lesions)were enrolled,including56patients with ovarian cystadenoma(59lesions),28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31l s i on s),31patients with cystadenocawinoma stage I tumors(FIGO2009OvarianCancer staging)(34lesions);there were complete data in preoperative serum CA125,CA199concentrations,enhanced preoper­ative CT image and posdpewtive pathological materials.A wtwspectde study has been made in2aspects:1)To observe,wcord and summa ey ihHmos i va.uab.cmag cng ecnd cngs cn bHncgn,Hand ma.cgnaniiumoes;2)Toana.yeHihHconcHnieaiconsoe CA125,CA199in serum,finding the values of the two indicators in dibewntial diagnosis between ovarian epithelial tumors.Re?suts1)CT Imaging:swoWen lymph nodes,and mural nodules so can suggest of the early malignant tumors;cystic lesions with­out mural nodules and local thick-walled were valuable imaging in benign tumors;2)The nature of the tumor had the same tend­ency along with concentrations CA125in serum;the serum CA125>300U/ml and(or)CA199>200U/ml p—mpdd border­line or the early stage of malignant tumors;most benign tumors had a concentration of CA125<35U/ml.Conclusion We summarized the most valued CT imaging findings between ovarian benign,borderline and the early stage malignant tumors,then through analysis of serum CA125,CA199concentration,identified the c/dcai value in ddferent natures of tumors,thereby impro­ving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among ovarian benign,borderline and the early stage of malignant tumors.)Key wors]Epithelial ovarian tumor;Tomography,X-ray computed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肿瘤,组织类型繁多,以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最为常见,约占所有原发卵巢肿瘤的60%-70%o上皮性肿瘤根据生长方式、预作者简介:张紫欣(1990-),女,河北人,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腹部影像诊断工作通信作者:陈步东主任医师E-mail:budongchen@ccmu.cdu. cn 后等不同又分为良性肿瘤(卵巢囊腺瘤)(Ova/xn cystadenomos)、交界性肿瘤(borderlina ava/gn tumors,BOTs)及恶性肿瘤(卵巢上皮性癌)三类,卵巢囊腺瘤与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类似,而良性、交界性肿瘤与早期卵巢癌(md/gndnt epithelial ava/gn tumors,MEOTs)的影像特征重叠较多⑴,使得鉴别489诊断有一定的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头状突起
• 浆液性囊腺癌:多发乳头状突起,增强强化
卵巢浆液性与粘液性肿瘤的鉴别
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CASE
• 女,49Y • 体检子宫肌瘤及右附件包块1月余 • 无明显临床症状 • 既往月经规律,16 4-5/30 无痛经 • 实验室(-)
CT平扫+增强
分析
• 边界清 • 囊性病灶,多发分隔 • 多发房内信号不均匀 • 强化分隔区可见分隔增厚,边界模糊 • 与病灶后子宫分界清 • 凸向右侧卵巢,左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 • 无实性成分
鉴别——1.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 囊肿/卵泡
• 卵巢囊肿体积小(<3cm),囊腺瘤通常体 积较大(>5cm)
• 随访复查,卵巢功能性囊肿会消失,囊腺 瘤会增大
• 通常一侧卵巢每月仅有一个优势卵泡,卵 泡直径<2cm
左侧卵巢滤泡囊肿
左侧卵巢囊性区域,有分隔, 随访,消失
鉴别诊断——2.囊腺瘤与巧囊
53Y
浆液性囊腺癌MR
女 ,
双侧卵巢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不规则(空箭), 多发乳头状突起(箭头),突起及实性成分强化
50Y
浆液性囊腺癌CT
女 ,
肝被膜下、胃、网膜、 系膜、脾周大量种植, 脾胃韧带处可见大量钙 化、大量腹水 双侧、囊实性(囊性为主)、增厚增粗的实性成 分及分隔、并可见局部囊壁明显增厚(实性成分)
卵巢肿瘤发病趋势
卵巢癌的流行病学资料现状
盆腔扫描方案
• 3-pl Lop 三平面定位 • Calibration Scan 校准扫描 • Ax T2 fs FRFSE 横断压脂T2
• Ax DWI b=600 • Ax T1 FRFSE 横断T1 • Osag T2 fs FRFSE矢状压脂T2 • OCor T2 fs FRFSE冠状压脂T2 • 横断动态增强、冠状增强
腹腔假性粘液瘤CT
腹腔器官表面 多发的扇贝样 压迹
强化时,液 性区可见多 发条索状高 信号(活性 细胞成分)
乳头状突起(Papillary projections)
• 乳头状突起被认为是某些卵巢上皮来源肿瘤的典 型特点
• 影像学特征是卵巢上皮肿瘤的一个最好的预测因 子
• 病理:数层增生的上皮被覆在一个基质索上 • T2WI:低信号的纤维索被高信号的水肿基质和细 胞1.(信号/密度)均匀一致囊腔 • 2.薄而规整的壁或分隔 • 3.内有囊内或囊外赘生物
49Y
浆液性囊腺瘤CT
女 ,
单囊、薄壁、密度均匀、无实性 成分、无分隔
浆液性囊腺瘤MRI
单囊、薄壁、信号均匀、无实性成分、无分隔
交界性浆液性肿瘤 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
育龄期,27Y
卵巢上皮来源肿瘤
• 占所有卵巢肿瘤的60%,占卵巢恶性肿瘤 的85%
• 很少发生于青春期前,发病高峰老年女性 • 分类: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子宫内
膜样肿瘤、透明细胞瘤、卵巢纤维上皮瘤 • 常见为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 • 60%为良性,35%恶性,5%交界性
卵巢上皮来源肿瘤
• 典型的原发卵巢上皮良性肿瘤是一个囊性病灶, 单房或多房。当细胞增值活跃或发生恶变时则出 现不同程度的实性成分。
粘液性囊腺癌CT
• CT平扫+增强: • 女,56Y,盆腔区巨大囊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
,边界模糊,囊性部分可见多发分隔,囊内密度 不均,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
粘液性囊腺癌MRI
• 双侧、巨大囊实性、实性成分不均匀(坏死)、 形态不整,囊液信号多变、不均匀,增强强化
粘液性囊腺癌破裂MR
T1增强
女,36Y 恶性肿瘤依据:囊性为主肿瘤,复杂 多分隔以及囊壁上明显实性成分及强 化区
卵巢上皮源性常见肿瘤的CT、 MR表现
---------胡晓航 2017.8.20
卵巢一般位于子宫侧 方
髂内外动脉分叉处卵 巢窝内 形似杏仁状
大小约为 3.5cm×2.0cm×1.0
cm 盆腔内位置变化较大
概述 • 卵巢组织学构成极其复杂,导致其肿瘤组
织学分类亦较复杂
• 卵巢位于盆腔深处,早期症状隐蔽,恶性 肿瘤一经发现,往往处于晚期
良性粘液性肿瘤
粘液性囊腺瘤
• 影像特征: • 薄而规整的壁 • 包含不同密度或信号的液体 • 没有囊内或囊外的赘生物 • 粘液性囊腺瘤一般比浆液性囊腺瘤大
26Y
粘液性囊腺瘤CT
女 ,
边界清、多房、多囊、密度(粘液)不均匀,无赘生物
粘液性囊腺瘤MRI
• 边界清、囊性、多分隔、信号(粘液)不均匀、无实性成分及无 赘生物,无强化
• 巧囊属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 出血性囊肿(亚急性出血T1WI高,T2WI高
信号;慢性出血T1WI高,T2WI低) • 临床有明显的痛经史 • 可伴有子宫腺肌症
双侧巧囊
T1囊性病变 可见明显高信 号,T2以高 信号为主,无 强化-------出 血性囊性病灶, 考虑巧囊
双侧巧囊
• 壁欠光整,T1WI极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 (慢性),无强化
• 囊腺癌与转移瘤鉴别:临床病史,找原发 灶
• 谢谢~
多房、多 分隔,内 部密度不 均匀,增 强实性部 分强化---恶性粘 液性囊腺 癌
乙状结肠 占位
卵巢转移瘤
小结
• 卵巢上皮源性肿瘤最多见为浆液性肿瘤及 粘液腺肿瘤
• 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
• 良性肿瘤为囊性病变,交界性肿瘤为乳头 状突起/分隔增厚,恶性肿瘤出现实性部分
• 囊腺瘤与卵巢囊性病变鉴别点:大小、钙 化、骨化、脂肪、出血、随访
• 较良性肿瘤增生明显 • 影像表现: • 囊性成分为主,比良性出现更多增生的乳头状突
起 • 规则的薄壁 • 可观察到同侧卵巢的正常基质 • 乳头状突起向外生长可能提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的可能性大
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MR
壁薄、光整、内有不规整分隔、分 隔内及囊壁多个乳头状突起(强化)
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MR
鉴别诊断——3.囊腺瘤与成熟性 畸胎瘤
• 可表现为囊性且具有三胚层结构 • 影像鉴别点:囊性肿块内见脂肪、钙化/骨
化成分 • 钙化:CT高密度,MRI不敏感 • 脂肪:CT-120HU,MRI为T1WI/T2WI高信
号,压脂T1、T2低信号
成熟性畸胎瘤CT
• 病灶靠上的层面,边界清囊性病变,有分隔,内有细小沙 粒样钙化,成熟性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
• 卵巢的表面无浆膜覆盖,缺乏必要的保护 和限制。发生早期种植的原因,转移瘤的 高发部位
• 影像上多表现为盆腔区囊性、囊实性或实 性肿瘤
卵巢剖面图
卵巢剖面图
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WHO2003 表)面上皮-间质肿瘤 生殖细胞来源肿瘤 性索间质来源肿瘤 生殖-性索间质类肿瘤 卵巢网肿瘤 杂类肿瘤 瘤样病变 淋巴及造血系统肿瘤 继发性肿瘤(卵巢转移瘤)
问题解析
• 哪个征象有助于判断肿瘤来源
• 右侧卵巢不完整? • 左侧卵巢不完整? • 与子宫关系密切? • 与肠管关系密切?
哪个征象有助于判断肿瘤组织学来源
• 边界清楚?(良恶性) • 内部密度不均匀?(浆液性OR粘液性) • 有纤维分隔? • 有明显实性成分?(良恶性)
• 肿瘤最大可能性
• 浆液性囊腺癌? • 粘液性囊腺癌? •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癌? • 粘液性囊腺癌?
手术及病理
• 卵巢上皮源性粘液类肿瘤,局灶区上皮微 乳头形成,细胞轻度异型,符合交界性粘 液性囊腺瘤,建议临床随诊。
总结CASE
• 无临床症状 • 边界清,光滑-----良性 • 内部多发分隔--------粘液性肿瘤常见 • 多房、各房密度不均---------粘液性肿瘤 • 无实性成分-----排除恶性 • 分隔增厚,不规整-----交界性
病灶最下方层面,病灶内有低密度脂肪区+高密度骨 化区
含有多胚层
成熟性畸胎瘤
囊性畸胎瘤MR
• 双侧卵巢T1WI以混杂高信号为主,压脂序 列脂肪低信号
鉴别诊断——4.囊腺癌与转移瘤
• 转移瘤特点: • 大部分有原发灶 • 多数为双侧发生 • 实性成分明显强化 • 多合并腹水
卵巢转移瘤
盆腔巨大囊实性肿块, 实性部分不规则,强 化—浆液性囊腺癌成立 左侧降结肠肿块---原发 灶
CT扫描方案
定位像 平扫+强化
正常卵巢CT及MRI表现
(一)育龄期女性 CT平扫常可见双侧附件区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增 强成“桑葚样”改变 MRI平扫及增强一定可见双侧卵巢 (二)婴幼儿及绝经后女性 由于卵泡未发育或绝经后卵巢萎缩,CT上观察正常 卵巢困难 MRI有时可借助附件区小囊肿判断卵巢位置
乳头状突起(Papillary projections)
• 良性肿瘤通常不出现乳头状突起,即使出现也很 小
• 交界性肿瘤中出现丰富的乳头状突起 • 经常出现在恶性肿瘤中 • 发生率:良性13%,交界性67%,恶性38% • 但鉴别肿瘤良恶性关键是肿瘤内实性成分的多少
乳头状突起
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 粘液性交界性囊腺瘤
双侧卵巢、可见乳头状突起(细胞增殖) 和卵巢薄膜(黑箭头)
恶性浆液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癌
• 多由浆液性囊腺瘤恶变而来 • 影像特征: • 不规则的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不规则 • 2/3累及双侧卵巢 • 多为单房 • 乳头状突起 • 腹水、腹腔种植、转移
浆液性囊腺癌MR
62Y,腹痛,腹胀, CA125:1024U/ml 双侧、囊实性(实性成分为主)、 不规则、乳头状突起、强化/不强化
粘液性囊腺瘤MR
• 多分隔、多房性囊内信号不均匀,前上方 囊内T2稍高信号,提示含粘液,增强无实 性成分强化、分隔强化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粘液性交界性囊腺瘤
• 影像特征: • 规则的薄壁 • 分隔更加复杂 • 囊性成分为主,出现更多增生的乳头状突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