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八圈图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八圈图完整版

初三化学八圈图完整版

初三化学八圈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无机反应关系八圈图的用途 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为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

因此,无机物即单质、氧化物和碱、酸、盐的相互关系图,一般把它叫做“八圈图”。

表物质反应的相互关系表物质的相互关系即是物质的性质,即反应规律,要牢固掌握!!无机物的相互关系表即八圈图有以下五个用途:1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如何衍变成盐;例1:完成下列反应:①MgMgOMgCl 2Mg(OH)2MgSO 4②CCO 2CaCO 3Ca(HCO 3)2CaCO 3CO 22表示16个基本反应规律;⑴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⑵碱性氧化物+水碱 ⑶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⑷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⑸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⑹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⑺非金属+氢气酸⑻金属+酸盐+氢气⑼金属+盐盐+金属⑽非金属+盐盐+非金属⑾酸+碱性氧化物盐+水⑿酸+碱盐+水⒀碱+盐盐+碱⒁酸+盐盐+酸⒂盐+盐盐+盐 ⒃碱+酸性氧化物盐+水3表示物质的性质;例如,除了跟指示剂反应的这一性质在图中无法表示外,图中酸的没有打箭头的4根线表示的就是酸的性质: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图中碱的没有打箭号的3根线表示的就是碱的性质: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盐有4根没打箭头的线表示了盐的4种性质: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盐与非金属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新非金属。

4表示基本反应类型:①—⑦表示化合反应;⑧—⑩表示置换反应;—表示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能逆向进行的就是分解反应;5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

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八圈图学法指导

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八圈图学法指导

2012届高考复习高三备考13434233N aO H H PON a PO H O +=+22442()2C u O H H SO C uSO H O +=+33N aC l AgN O N aN O AgC l +=+↓2442H SO C uO C uSO H O +=+3C aC O ====高温2C aO C O +↑2C uO C O +↑3C uC O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指导化合可溶碱水可溶金属氧化物碱氧金属氧化物金属点⎭⎬⎫→+−−→−+∆)()()2()()1(/2OO Na O Na 2224=+ CuOO Cu 222∆+ 3Fe+2O 2点燃Fe 3O 4))9(()()()3(/同水盐酸碱分解水难溶碱氧难溶碱高温+→++−−→−∆2()(4)()5)(,)O ⎫+−−→⎪⎪⎬⎪+→⎪⎭点含氧酸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氧化(酸氧水酸大多数难溶酸氧除外))9(()6(同水盐碱酸分解水酸氧酸+→++→NaOHO H O Na 222=+∆Cu 2223C O H O H C O +=2523432P O H O H PO +=2322H C O H O C O =+↑2322H SiO H O SiO ∆+2()Fe OH ∆==2323F e O H O+(9)(10)(11)+→+⎫⎪+→⎬⎪+→+⎭酸碱盐水盐盐两种新盐复分解酸碱氧盐水(12)+→+碱酸氧盐水22322N aO H C O N a C O H O+=+42422()N aO H C uSO N a SO C u O H +=+↓(13)(14)+→+⎫⎬+→+⎭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碱盐新碱新盐24232423H SO N a C O N a SO H C O +=+2322H C O H O C O =+↑2442()Z n H SO Z nSO H +=+↑稀44Zn C uSO C u ZnSO +=+2(15)(16)H ⎫+→+↑⎪⎬+→+⎪⎭金属酸盐置换反应金属盐新盐新金属(17)→+含氧酸盐酸氧碱氧(分解反应)。

初三化学八圈图

初三化学八圈图

无机反应关系(八圈图)的用途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为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

因此,无机物(即单质、氧化物和碱、酸、盐)的相互关系图,一般把它叫做“八圈图”。

表物质反应的相互关系表物质的相互关系即是物质的性质,即反应规律,要牢固掌握!!无机物的相互关系表(即八圈图)有以下五个用途:(1)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如何衍变成盐;例1:完成下列反应:①Mg → MgO →MgCl2→ Mg(OH)2→ MgSO4②C → CO2→ CaCO3→ Ca(HCO3)2→ CaCO3→ CO2(2)表示16个基本反应规律;⑴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⑵碱性氧化物+水→碱⑶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⑷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⑸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⑹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⑺非金属+氢气→酸⑻金属+酸→盐+氢气⑼金属+盐→盐+金属⑽非金属+盐→盐+非金属⑾酸+碱性氧化物→盐+水⑿酸+碱→盐+水⒀碱+盐→盐+碱⒁酸+盐→盐+酸⒂盐+盐→盐+盐⒃碱+酸性氧化物→盐+水(3)表示物质的性质;例如,除了跟指示剂反应的这一性质在图中无法表示外,图中酸的没有打箭头的4根线表示的就是酸的性质: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图中碱的没有打箭号的3根线表示的就是碱的性质: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盐有4根没打箭头的线表示了盐的4种性质: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盐与非金属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新非金属。

(4)表示基本反应类型:①—⑦表示化合反应;⑧—⑩表示置换反应;—表示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能逆向进行的就是分解反应;(5)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

盐是无机物相互关系图中的大动脉,很多反应都可以制取盐。

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八圈图学法指导说课材料

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八圈图学法指导说课材料

酸碱盐氧化物知识小结—八圈图学法指导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3434233NaOH H PO Na PO H O +=+22442()2Cu OH H SO CuSO H O+=+33NaCl AgNO NaNO AgCl +=+↓2442H SO CuO CuSO H O +=+2H 2 + O 2点燃 2H 2O S + O 2 点燃 SO 2 N 2 + O 22NO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指导盐和金属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盐盐(无氧酸盐)盐(含氧酸盐)盐和水碱和盐酸和盐两种新盐盐和氢气+酸+碱(16)(1)+O 2(7)(17)+O 2(4)(17)(8)(2)+H 2O-H 2O(3)(11)(12)(5)+H 2O-H 2O(6)(15)(9)(14)(13)(10)记忆口诀:两条纵线通到底(6条规律) 四条横线相联系(5条规律) 六条交叉成网络(6条规律) 17条规律要牢记(横、纵各有1条重复6+5+6=17)1、规律:化合可溶碱水可溶金属氧化物碱氧金属氧化物金属点⎭⎬⎫→+−−→−+∆)()()2()()1(/2O O Na O Na 2224=+ CuO O Cu 222∆+ 3Fe+2O 2点燃Fe 3O 4 ))9(()()()3(/同水盐酸碱分解水难溶碱氧难溶碱高温+→++−−→−∆2()(4)()5)(,)O ⎫+−−→⎪⎪⎬⎪+→⎪⎭点含氧酸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氧化合(酸氧水酸大多数难溶酸氧除外 ))9(()6(同水盐碱酸分解水酸氧酸+→++→NaOHO H O Na 222=+∆Cu O H CuO 2+22C O CO +点燃225452P O P O +点燃2223CO H O H CO +=2523432P O H O H PO +=2322H CO H O CO =+↑2322H SiO H O SiO ∆+32()Fe OH ∆==2323Fe O H O+(9)(10)(11)+→+⎫⎪+→⎬⎪+→+⎭酸碱盐水盐盐两种新盐复分解酸碱氧盐水(12)+→+碱酸氧盐水22322NaOH CO Na CO H O+=+42422()NaOH CuSO Na SO Cu OH +=+↓(13)(14)+→+⎫⎬+→+⎭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碱盐新碱新盐24232423H SO Na CO Na SO H CO +=+2322H CO H O CO =+↑2442()Zn H SO ZnSO H +=+↑稀44Zn CuSO Cu ZnSO +=+2(15)(16)H ⎫+→+↑⎪⎬+→+⎪⎭金属酸盐置换反应金属盐新盐新金属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2CuO CO +↑3CuCO∆3CuCO ====高温2CuO CO +↑(17)→含氧酸盐酸氧碱氧(分解反应)。

八圈图 定

八圈图 定

一、八圈图两条纵线通到底(七条规律)(1)~(7) 四条横线相联系(四条规律)(8)~(11) 六条交叉成网络(六条规律)(12)~(17)O Na ONa 2224=+ CuO O Cu 222+==2)(OH Cu O H CuO 2+OH PO Na 243433+= O H CuSO SO H OH Cu2)(+=+22CO O C 点燃+522254O P O P 点燃+32224325223PO H O H O P =+↑+=2232CO O H CO H2232SiO O H SiO H +∆从纵向来看: 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NaCl Cl Na 22点燃+3CaSiO SiO CaO 高温+↑+2CO CaO CaCO 高温↓+=+AgCl NaNO AgNO NaCl33O H 24+O H CO Na 2322+32423242CO H SO Na +↑+=2232CO O H CO H↓+=+242)(2OH Cu SO Na CuSO NaOH↑+=+24)(H ZnSO SO H Zn 稀44二、八圈图的应用1、可知某物质的性质。

2、可知某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

(4)、(8)、(9)、(11)-(17)为盐的十种制法3、可知反应规律。

注意事项:<1> 既要掌握八圈图表明的物质及其变化的通性,又要注意其特性。

(1)、(2)、(5)、(6)、(8)、(9)。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3)、(7)、(10)。

属于置换反应的有:(16)、(17)。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4)、(11)、(12)、(14)、(15)。

规律(13)不属于任何一种基本反应类型<3> 复分解反应规律条件:弱、淀、气① 相对强酸→相对弱酸↑++=+22232CO O H CaCl HCl CaCO ↓+=+323222SiO H NaCl HCl SiO Na ②高沸点酸→低沸点酸↑+∆+HCl SO Na NaCl SO H 2)(2)(4242固浓<4> 金属间置换反应规律的条件:金属活动顺序强换弱 ① 金属与酸反应:H 前金属,酸不能用硝酸、浓硫酸 ② 金属与盐反应:可溶性盐,排在前面的金属三、各物质的通性。

高一必修物质的分类之物质间的转化之八圈图

高一必修物质的分类之物质间的转化之八圈图

八圈

1. 各类物质相同转化关系图(俗称八圈图)
两条纵线通到底(七条规律)(1)~(7)
O H CuO 2+
O H PO Na 243433+=
O H CuSO SO H OH Cu
CO O C 点燃
+ 52254O P O P 点燃+
CO H O H CO =+ 23PO H O H O P =+
↑+=2232CO O H CO H 2232SiO O H SiO H +
从纵向来看,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

点燃
对于盐+酸→新盐+新酸,有如下规律:
① 强酸弱酸
如:↑++=+22232CO O H CaCl HCl CaCO
② 稳定的(不易分解的)酸→不稳定的(另分解的)酸。

如:↑++=+22232CO O H CaCl HCl CaCO
③ 高沸点(不易挥发的)酸→低沸点(易挥发的)酸。

如:↑+∆+HCl SO Na NaCl SO H 2)
(2)(4242固浓
④ 可溶性酸→难溶性酸。

如:↓+=+3222SiO H NaCl HCl SiO Na
5)、(6)、(8)、(9)。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规律(3)、(7)、(10)。

属于置换反应的有:规律(16)、(17)。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规律(4)、(11)、(12)、(14)、(15)。

规律(13)不属于任何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八点图

八点图

讨论 讨论
练 习
1、完成下列物质的转化 1
Cu
CuO
CuCl2 Cu(NO3)2
Cu(OH)2 H2CO3
2
CaCO3 Ca(HCO3)2
C
CO2
CO
Na2CO3
练 习
3、试写出CaO、CO2、、再由图中填上合适的物质 化学式,使之能发生所要 求的反应。
回忆碱的共性,你还能找到哪些 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应关系?
1、CO2+NaOH → 2、 NaOH+CuSO4 → SiO2+NaOH→
金 属 与 盐
盐和水 盐和酸
3、Cu(OH)2+HCl →
回忆盐的共性,你还能找到哪些 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应关系?
1、BaCl2+Na2CO3 →
碱和盐 两种新盐
2、Fe+CuSO4→
三、常见无机物转化规律图(八圈图)
盐和氢气

两条纵线
四条横线
金 属 与 盐 盐和水 盐和酸
四条交叉线
两条弯线
简要说明每一个反应所需的条件
碱和盐 两种新盐
四、物质的制取方法:
1、金属的制取: 2、非金属氧化物的制取: 3、金属氧化物的制取: 4、酸的制取: 5、碱的制取: 6、盐的制取: 十大成盐反应


碱 盐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二节 物质的转化规律
(四)
回忆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
盐和氢气

回忆酸的共性,你还能找到哪些 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应关系?
盐和水 盐和酸
1、Fe+H2SO4

2、NaOH+HCl →
3、MgO+HCl →

八点图

八点图

1、两条纵线
(1)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
(2)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
2、四条横线
(1)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盐
(2)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
(3)碱+酸→盐+水
(4)盐+盐→新盐+新盐
3、四条交叉线
(1)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碱+盐→新盐+新碱
(4)酸+盐→新盐+新酸
4、两条弯线
(1)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2)金属+酸→盐+氢气
注意:
1、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

(2)铁在溶液中发生置换时,生成+2价的亚铁化合物。

(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活泼性
较弱的金属。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中间;
盐酸难溶银亚汞,硫酸盐中除钡铅;
碳酸磷酸亚硫酸,可溶只有钾钠铵;
溶碱钡加钾钠铵,氢氧化钙是微溶。

练习
1、按下列要求写出四个制取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
(1)金属与盐的反应;
(2)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3)酸与碱的反应:
(4)酸与盐的反应:
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B.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
C. 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
D. 硝酸钾溶液与氯化钠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