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临床用药中的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护士临床用药中的监护与安全管理

护士临床用药中的监护与安全管理

动等 。血清胆碱酯 酶活性进一步 降低。但必须注 意反跳现象错 综复杂
且多变 ,一定要谨 慎观察 ,不能疏忽大意 。
3反 跳 的防 治 在临 床上 ,急 性有 机磷 类农 药 中毒反 跳常 见早 期和 晚期 两 个高
峰 。早期 反跳 与毒 物清 除不 及时 或毒物 在体 内的 代谢后 毒性 增 高有 关 ,晚期反跳与毒 物清除不彻底 ,解 毒药物过快 减量 ,过早停 药及体
2 ̄ 8 。维持过程 中,间隔时间不变 ,量 减半或量 不变 ,间 隔时间延 4 4h
长一倍 。体 温达到3  ̄ 8 C以上后 ,采用 阿托品与6 42 5 —交替使 用 。6 42 5-
2 反跳 的早 期诊 断 有机磷 类农药 中毒患者经过 抢救在症状 明显好转或 消失后病情 突
然加重 ,并且 恶化 ,经大 剂量 的阿托 品及解磷定治疗效 果不满意 或病 情 不缓解 ,甚至猝死 ,在 排除阿托 品中毒后 即可确 定诊 断为反跳 。反 跳一般 发生 在入院2h 7 ,但乐 果中毒反跳可 出现在7 以后 。反 跳先 4- d d 兆多种多样 ,故在观察治 疗恢复期 内出现任何反常 不适 者都应给 予足 够重视 。其 先兆表现为胸 闷 、气急 、精 神萎靡 、头晕 、恶心 、呕吐、 多汗 ,面色 由红转 白,体温下 降,瞳孔缩小 ,肺部 出现哕音 ,肌 肉颤
物 保存 不 当 ,如 不按 要求避 光 、恒 温保存 ,存 放 药品数 量 、种类 过
多 ,没有及 时清点造成药 品失效过 期 ,清点查对不符合要 求等。
1 . 制药 品过程 中的 问题 3配
同一厂 家生产 的药 品较多且药 品外包 装相似造成 混淆 ,例 如 :环 磷 酰胺与单硝 酸异山梨酯相 混 ,溶解 药物的液体不符 造成药 品效价改 变 ,如胺 碘酮只能与5 %的葡萄糖注 射液配伍。配药方法 不规 范药物剩 余 过多或外漏 浪费 ,造成 患者用量 不足 ,影响效 价与治疗效 果。加药 不能做到现 配现用 ,容 易造成污染 和药物效价 降低 ,从 而影响临床 治

临床用药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职责

临床用药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职责

临床用药护理工作中护士的职责护士是临床用药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他们负责确保病人正确、安全地使用药物,以达到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以下是护士在临床用药护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1.药物管理:护士负责监管药物的配发、存储和管理。

他们需要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药物的配药和核对,同时做好药物的记录和报告。

护士还需要时刻保持药房的清洁和整齐,以确保药物的保存环境良好。

2.药物计算:护士需要准确计算病人需要的药物剂量,并根据不同病情和身体特点进行调整。

他们要熟悉常见药物的用法、剂量和途径,同时也要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护士通过准确计算和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病人得到合适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副作用。

3.药物给药:根据医嘱,护士负责给病人正确的药物,并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他们要掌握不同药物的给药方法和技巧,以确保药物的快速、有效地吸收。

护士还负责监测给药过程中病人的反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药物监测:护士在给药过程中要时刻对病人的生命体征、病情和药物效果进行监测。

他们会定期测量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并记录下来。

同时,护士还要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通过监测,护士可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5.药物教育:护士是药物教育的重要责任人。

他们要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名称、用途、剂量和服用方法,同时也要告知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护士还要教导病人如何正确使用特殊给药设备,如雾化器、胰岛素注射器等。

他们通过药物教育,提升病人的药物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6.药物安全:护士是保障药物安全的关键人员。

他们要严格遵守药物管理的规定和流程,确保药物的正确和安全使用。

护士要勤卫手,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他们也要密切关注药物包装和标签的完整性和清晰度,以防止药物的混淆和错误。

护士还需要注意病人对药物的过敏情况,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一、引言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是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环节,是医疗质量的核心。

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成立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委员会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检验科、临床科室等部门的代表组成。

三、管理原则1.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2. 遵循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择药物品种、规格、剂量和使用方法。

3. 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法律法规,确保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

4.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5.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高医师和患者对药物知识的认识。

四、管理制度1. 药品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采购程序,确保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

优先采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限制使用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

2. 新药遴选管理制度:新药引进需经过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委员会审批,确保新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

3. 药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储存保管规定,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药品应按照药品性能、储存条件要求进行分区、分类管理,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

4. 效期药品管理制度:对效期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确保患者使用的是有效期内药品。

对效期药品进行及时处理,防止过期药品的使用。

5. 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对高警示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患者使用安全。

对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6.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对易混淆药品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患者使用正确药品。

对易混淆药品进行醒目标识,防止混淆错误。

7. 临床用药指导制度: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为医师和患者提供药物知识咨询和指导。

医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文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文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文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篇11、遵医嘱及时准确的给药。

2、用药时严格三查七对,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时间,必要时让病人自述姓名。

3、药物做到发药到口,防止存留。

4、注射药物需2人核对,静脉药物在药瓶上注明患者姓名、床号。

药物名称、剂量、浓度、用法。

5、用药后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如过敏、中等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迅速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做好护理记录,在床头牌、诊断牌、病历、治疗本上分别做好过敏标识,封存输液瓶,与药检科联系送检。

6、掌握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特殊用药及新药仔细阅读说明书,高危险药品加药前应做好2人再次核对方可使用。

7、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药物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篇21、为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工作质量,保障病员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的工作秩序,必须遵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医疗事故及差错。

2、提高药品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用药安全教育,将药品质量作为检查药剂科工作质量内容之一。

3、健全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处方调配制度和《处方管理条例》,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药疗服务。

4、药剂人员应对工作极端负责,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

5、病区护理人员就加强护理安全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使病人得到及时安全的药物治疗。

6、加强毒、麻、精神药品的管理,严格按《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规定的用量开具处方,不得滥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7、加强医师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正确开具处方、使用药品为病人治疗,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8、加强库存药品的防火、防霉变、防鼠工作,保障药品质量。

9、严格保护性医疗制度,加强安全监督,层层把关,各科室充分发挥主管负责人的.监督指导作用,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篇3一、一般用药管理规定1、遵医嘱给药,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护士在加药前和给药前分别要向医生重复2遍医嘱,两人核对给药。

护理中的安全用药原则

护理中的安全用药原则

护理中的安全用药原则在护理工作中,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是保障患者安全与健康的关键。

为了确保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不受到不良反应的困扰,护士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安全用药原则。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安全用药原则,以帮助护士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一、正确的药物识别与核对在任何给药之前,护士都需要进行准确的药物识别与核对。

这包括仔细阅读药物标签,确认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用量等信息是否正确。

同时,护士还要参考患者的医嘱,核对药物是否与医嘱一致。

只有识别并核实了药物,护士才能确保正确给药,避免患者因为药物错误而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二、正确的用药途径与方式药物的途径与方式是决定药物吸收与分布的重要因素。

护士必须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途径与方式。

例如,对于口服药物,护士要确保患者能够吞咽,并在给药前咨询患者是否有禁忌症;对于静脉注射药物,护士必须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和输液速度,以避免血管损伤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正确的用药途径与方式能够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减少给药误差,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正确的药物储存与保管药物储存与保管是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按照药品的特点和要求,妥善保管药物,避免药物暴露在光线或湿气中。

有些药物需要在低温下保存,护士必须存放在合适的冷藏设备中。

此外,护士需要定期清点、检验药品,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避免过期药物的使用。

只有正确的药物储存与保管,才能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正确的给药时间与频率药物的给药时间与频率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

护士必须按照医嘱的要求,合理安排药物的给药时间,并确保患者按时服药。

同时,护士还要考虑到患者的饮食情况以及其他用药的时间安排,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

正确的给药时间与频率能够保证药物在体内维持稳定浓度,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五、正确的药物剂量与计算药物剂量的准确计算是护士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护士需要熟悉各类药物的剂量单位和换算关系,并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剂量计算。

临床用药安全性的管理制度

临床用药安全性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成立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监督和执行临床用药安全性管理制度。

2.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处理。

3. 各临床科室设立用药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用药安全管理工作。

三、用药安全管理制度1. 药品采购与验收(1)药剂科负责药品的采购与验收,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执行。

(2)药品采购应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

(3)验收药品时,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质量。

2. 处方管理(1)医师开具处方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严格掌握药品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和用法。

(2)处方应字迹清晰、完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医师签名等信息齐全。

(3)处方审核、调配、发药环节,药剂科应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1)医师、护士在诊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及时识别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2)医院设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分析和报告。

(3)对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4. 药品储存与养护(1)药剂科负责药品的储存与养护,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储存要求执行。

(2)药品应分类存放,标签清晰,便于识别。

(3)定期检查药品储存环境,确保药品质量。

5. 用药教育与培训(1)医院定期组织医师、护士进行用药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用药安全意识。

(2)药剂科负责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普及合理用药知识。

四、监督与考核1.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用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将用药安全工作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奖优罚劣。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本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本

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定目的本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参与临床用药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药师、护士等相关人员。

三、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原则1. 安全原则:医务人员在用药过程中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避免用药错误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合理原则:医务人员应按照药物治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用药决策,严禁滥用和过度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防止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3. 个体化原则: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提供最适合患者的药物治疗。

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管理要求1. 药物选用:医务人员在开展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医疗机构的相关政策规定选择药物,尽量选用优质、安全、有效的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药物选择。

2. 用药知情同意:医务人员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前,必须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详细的药物知情说明,并取得其明确的同意,确保患者对药物治疗的风险和效果有清楚的了解。

3. 药物配方与核查:医生在开具药物处方时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并在开具处方后进行核查,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药物购进与验收: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采购合格的药品,并进行验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药品。

5. 药品存储与保管:医务人员应按照药品存储管理规定,将药品妥善存放在专设的药品储藏室中,保持药品的干燥、阴凉、通风,并防止药品交叉污染和外界物质污染。

6. 药物配制与标识:药师在制剂药物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配制,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在药物容器上正确标识药物的名称、剂量等信息,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7. 药物给药与监测: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时必须严格按照药物的正确剂量和给药途径进行,遵循正确的给药原则,注意患者给药的依从性,并进行必要的药物监测。

护士药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护士药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范文

护士药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范文护士药品安全使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护士药品安全使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药品错误使用带来的风险,规范护士药品使用行为,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所有护士,包括全日制护士、兼职护士、临床实习护士等。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药品包括中成药、西药、中药和其他特殊药品。

第四条护士使用药品应遵循以下原则:1. 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药品使用的法律法规;2. 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 严格按照医嘱、临床路径和护理计划使用药品;4. 对药品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药品错误使用进行报告。

第五条护士使用药品应遵循以下规定:1. 护士在患者用药前应仔细阅读医嘱,确认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信息;2. 护士应将每位患者的医嘱作为一套单独处理,不得将已拆封的药品放入其他患者的药品盒内;3. 护士在给药前应仔细核对患者身份,确认患者是否真实需要该药品;4. 护士在给药时应注意患者的禁忌和过敏史,避免给予不适用的药品;5. 护士应按时给予患者用药,并严格控制每次用药的剂量;6. 护士应详细记录每次给药的时间、剂量和途径,并将记录及时上传到电子病历系统;7. 护士应监测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第二章药品使用操作流程第六条护士药品使用操作流程如下:1. 接受医嘱:护士接到医嘱后应仔细阅读医嘱内容,确认患者的用药需求;2. 药品准备:护士根据医嘱,准备所需的药品,将其放置在清洁、整齐的药箱内;3. 核对药品:护士在给药前应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等信息,确保正确无误;4. 清洗双手:护士在给药前应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消毒酒精对双手进行清洁;5. 给药操作:护士按照医嘱要求,将药品正确给予患者,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6. 记录药品使用情况:护士应及时记录药品的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用量、给药途径等;7. 提交医嘱执行单:护士应将药品使用情况及时提交给院内电子病历系统,以便医生和其他护士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临床用药中的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11-11-04T16:39:07.4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5期供稿作者:罗淑霞杨红英陈月辉[导读] 医嘱开立错误,护士未能检查出错误或虽有疑问,但仍然执行。

护士处理医嘱程序不规范,核对医嘱出现失误。

罗淑霞杨红英陈月辉(四川仁寿县人民医院四川仁寿 6205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344-01
【摘要】随着临床用药的不断增加,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用药上的失误,轻者影响患者治疗,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引发医疗纠纷。

如何做好用药安全管理,消除用药安全隐患,减少用药差错,已成为护理管理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针对护士在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制定用药制度,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更新护士用药知识,改善工作流程,加强药品管理,以有效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护士用药安全管理
1 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1.1医嘱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医护沟通不畅,表现为医嘱开出后,医生未通知护士,护士也未查对,造成医嘱执行遗漏。

医嘱开立错误,护士未能检查出错误或虽有疑问,但仍然执行。

护士处理医嘱程序不规范,核对医嘱出现失误。

1.2药品配置过程中的问题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药品混淆。

溶解药物的液体量计算上有误,抽吸时剩余药液过多,造成患者用药量不足。

溶解药物的液体与所要求的溶液不一致,造成药品效价改变。

溶药时间过早,不能做到现配现用,易造成污染,且导致药物效价降低[1],从而影响疗效。

1.3领药保管过程中的问题药房人员发放药物出现错误,送药护士和病房护士核对有误;药品存放条件不规范。

1.4给药过程中的问题
1.4.1护士执行治疗过程中没有做到三查七对,导致用药错误。

未做药敏试验或对患者的病史掌握不全面。

药品治疗时间不符合医嘱要求。

1.4.2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中药制剂存在着品种繁多,且药物配伍禁忌不清,用法无明确指导等问题,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1.4.3护士药品知识掌握不充分,既不能满足自己在用药过程中的需求,也不能保证对患者实施用药安全的宣教,使护士及患者不能正确使用药物。

2 临床用药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
2.1强化护士的慎独精神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护士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而并非技术上的原因和业务水平问题[2]。

因此,护理管理者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倡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才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在出现用药失误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护士中进行教育,引以为戒,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2.2更新护士用药知识,满足工作需要护理部除鼓励护理人员接受护理专业的学历教育外,还应与药剂科协作,定期为护理人员进行药物知识培训,护理管理者也应搜集药品说明书,组织护士进行学习,使护士能够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保证用药安全,使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

2.3规范护士的行为,制定用药管理制度
2.3.1严格查对制度,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医嘱全面落实的根本保证。

及时、准确、无误执行医嘱,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是每个护士应尽的义务。

护理部要求各病房必须安排具有执业资质的护士处理及执行医嘱,有效监督实习护士的用药行为,并在执行医嘱及发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3.2强化操作规程,保证用药安全用药前后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并向患者讲解有关用药的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强调静脉用药现配现用,防止药品效价降低,减少感染的发生。

按照医嘱的要求,准确调节输液速度。

注意各药之间的配伍禁忌,两种药物之间应有间隔。

口服用药应准确执行用药时间,特殊用药应向患者说明,让患者当面服下,在使用中药制剂时,应当重视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应适当隔开时间服用或注射,静脉输液时可使用配有过滤装置的输液器,减少因药物微粒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2.4完善药品监管办法,保证用药安全严格病房内的基数药品管理。

专人保管病房所有药品,有记录及交班,急救药品、贵重药品及毒麻药品应专人、专柜、加锁保管,注明过期日期,保证安全、有效、班班交接。

各类药品应分类定点放置,对于易混淆的药品应分开保管,建立药品有效期一览表,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

2.5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教育由于目前临床用药比较复杂,许多患者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较好地遵照医嘱服药,这需要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用药安全教育,在使用新药、用法出现变化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讲明各种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协作做好用药后的观察工作,并特别强调患者不可擅自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

总之,我们必须从临床用药的各个环节入手,改善工作流程,加大监察力度,才能保证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姜韧,张捷.临床护理环节合理用药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
[2]吕彩霞,蔺桂芳.临床静脉给药中的安全隐患调查分析及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