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和货币.ppt

合集下载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5张床=1间屋” “无异于" "5张床=若干货币”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
亚里士多德,它看到:包含着 这个价值表现的价值关系,要求屋
必须在质上与床等同,这两种感觉
上不同的物,如果没有这种本质上
的等同,就不能作为可通约的量而
相互发生关系。
“因为希腊社会是建立在奴隶社会基础上的,因而
是以人们之间以及他们的劳动之间的不平等为自然基
3 把斧子 80斤粮食
60尺布
1克金子
= 1 只绵羊
一定量的其他商品

每个商品的价值作为与黄金等同的东西,现在
不仅与它自身的使用价值相区别,而且与一切使用价
值相区别,正因为这样才表现为它和一切商品共有的
东西。因此,只有这种形式才真正使商品作为价值相
互发生关系,或者使他们表现为交换价值。” ——马克思
会分工
出现私
有制
市场经济的特征
竞争性
1 3
自由平 等
2
开放性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
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 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 《共产党宣言》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 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 础之上。 ——《人权宣言》
思考人权宣言诞生的经济学 根源?
——马克思
“昨天,资产者还被繁荣所陶醉,怀着启蒙的骄 傲,宣称货币是空虚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货币。今
天,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到处叫嚷:只有货币才是商品!
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惟一的财富,就像鹿渴望清水 一样。” ——马克思
货币跃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 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就是货 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商品和货币

商品和货币
须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争创名牌,多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
思 考:
• 两种不同的商品 如何进行等价交 换呢? • 比如一只羊和一 袋米交换,我们 怎么知道它们的 交换是等价的呢?
货币产生的过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 下,邻近部落的人们之 间只是偶然地把剩余产 品进行交换。 没有中间的媒介, 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P5)。
货币的两种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世界货币 支付手段Βιβλιοθήκη 贮藏手段5、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指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 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P4)。
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
第一单元 透视经济现象
第一节 商品的交换与消费1 商品和货币
【激活思维】
你知道图中几位同学的想法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消费心理 吗? 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你觉得压岁钱该怎样花才更有意义? 为什么同样的钱,不同的人打理会有不同的收益? 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单元,通过透视商品 的买卖,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了解收入分配原则,学会消 费理财。
一、商品和货币
1、多种多样的商品
思考:
你认为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怎样产生的?
以旧引新:
想一想:中学时期大家学过的内容,商品 是怎么产生的?
商品不是从来就有,商品 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P3)。
商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
商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
思 考:电子货币是货币吗?
纸币的发行量

第三讲 商品与货币

第三讲  商品与货币

一、三对矛盾
使用价值
价 值
商品两因素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简单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
二、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只绵羊 = 两把石斧
相对价值形式 主动地将 自己的价值通 过对方来表现 等价形式 被动地作 为表现别物价 值的材料
一、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比较和交换社会劳动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 一不可
二、价值形式和货币:货币的职能
之三:贮藏手段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贮藏起 来时,货币就执行的是贮藏手段的职能。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和足值的金属货币 或其可靠的代表。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 币流通量。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不能起到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 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
二、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只绵羊 = 两把石斧
二、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的发展
对简单价值形式的质的分析: 一只绵羊 = 两把石斧
1、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他们互相排斥,因为缺少哪 一方面都无法表现价值;他们又相互依存,因为其中的任何一方不能既处在相 对价值形式上,又处于等价形式上。 2、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在交换时,通过处在等价形式上的 商品得到相对表现。如果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这种量的比例关系也要 相对变化。因此,这个等式只是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绝对表现。 3、等价形式,是一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 式。他有三个特点:其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其二,具体劳动成 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其三,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 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  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理解商品
的内在矛盾和价值的本质; ▲掌握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掌握价值规律的作用。
本章重点、难点
1. 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相互 关系.
2. 劳动二重性及其意义. 3. 价值规律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价值规律 作用形式
货币的 职能
价值规律 的作用
第一节 商品
本节内容: 1、商品经济 2、商品的二因素 3、劳动的二重性 4、商品的价值量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的财富,表现为“庞 大的商品堆积”,单 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 富的元素形式。因此, 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 商品开始。
(1). 小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
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处于从属地位。
(2).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 济)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占统治地位。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
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的商品经济。
4.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1)竞争性 (2)开放性 (3)自主性和平等性
引申
(二)使用价值
1、使用价值的含义 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
要的属性身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 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 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
一、商品经济
1. 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⑴没有剩余产品、共同劳动 没有商品交换
⑵第一次分工、剩余产品 偶然的商品交换
⑶第二次分工、私有制

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五版)教学课件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五版)教学课件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逻辑结构
第一节首先说明全部理论为什么从分析商品开始;第二 节分析商品本身所具有的二重属性即二因素,也就是使 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及其关系,重点说明商品价值的质的 规定性;第三节进而分析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从而 说明商品二因素的由来,重点说明商品价值的量的规定 性;第四节回过头来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说明货币的 起源和本质;第五节进一步分析货币的各种职能,说明 货币产生之后商品价值的表现具有什么样的新特点,揭 示了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从而说明了货币与商品的辩 证关系;第六节通过分析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揭示商品 生产的本质,具有总结的性质;第七节是对资产阶级政 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批判。
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可能是别的。不是伦理 学的范畴。
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 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性: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没有价值,
不是商品(例如自用品,有劳动,但不交换;空气 阳光既不是劳动产品,也不用于交换)。只有通过 交换,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得到实现。 矛盾性:商品生产者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为了得到使用价值,必须让渡价值,反之,为了得 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正是这种矛盾产生了 交换的必要性。
但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这样一点:并非在任何时 候抽象劳动都形成价值,都采取价值这种形式,而 只有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才是如此。
价值是由商品生产者的抽象劳动形成的,它是凝结 状态的抽象劳动;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是由于 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具有二重性。马克思写道:“一 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 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 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 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 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1、第一课(一)商品和货币

1、第一课(一)商品和货币

用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单位 “元” “镑” “铢”
价值尺度
观念的 货币
价格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你能看出他们买卖商品 中有什么共同点吗? 2.在这个过程中你看到 真实的货币了吗?
商品——货币——商品
商品交换媒介
流通 手段
现实 货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
(一) 什么是商品?
--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想一想: 商品必须是劳动 产品。劳动产品也一 定是商品,这种说法 对吗?
劳动产品
商品
判断:下列物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不是劳动产品) ①自然界的阳光和空气。
②农民自己生产自己享用的粮食。(不用于交换)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③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
Page 14
想一想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两 种不同的商品为什么能够交换?
1把斧子
=
20千克大米
结论:不同商品相交换,说明两者都有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斧子和大米的使用价值不同,它们能进行 交换说明它们的价值相等。
我们在学校超市获得物品的方 式是?人类早期的商品交换形 式是怎样的?
1 395 470750
法币的购买力
数额 时间
1937年 1939年 100元 1943年 1947年 1948年
购买力
黄牛2头 猪 1头 鸡 1只 煤球1个 大米3粒
思考讨论:
1、100元法币最初能买两头牛,最后只能买 到三粒大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经济现象? 这种现象有哪些危害? 2、如果纸币发行过少行不行,为什么?
纸币
知识链接
宋代商业发达,原有的金属货币都笨重不堪,极大 地阻碍了地区间商品交换的发展,要求有大量轻便的 货币。 宋真宗年间,成都16家信誉较好、实力雄厚的商 号制作了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代替金属货币进 行交易,16家商号承诺随时按面额兑换金属货币,这 就是最初的纸币。 但是交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不能兑现的情况, 引起了民众的诉讼和不满。1023年,宋朝政府禁止私 人发行交子,改由国家发行,并储备了大量的金属货 币以备兑换。这就是最早的纸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教学ppt
1
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理论 2、认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教学ppt
2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商品:P37
为交换而生产并且要通过市场交换 进入消费领域的劳动产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学ppt
3
• (一)为什么研究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要从商品开始?
1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 2价值和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 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 现形式
教学ppt
9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对立统一体
(1)统一:
首先,没有使用价值的价值是不存在的 其次,光有使用价主义社会 一切矛盾的胚芽
•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 式” ,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只 有从分析商品开始,弄清商品的内在矛盾 以及这一矛盾的发展现律,才能进而揭示 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具体内容及其发 展的辩证过程,揭示客观规律。
教学ppt
7
3、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 前提
教学ppt
50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层含义
1是指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2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 用来生产社会所需要的某种商品 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教学ppt
51
二、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价格无论怎样波动,总是 以价值为基础
(2)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的商 品总体来看,•价格和价值总是 趋于一致的
如果纸币发行量符合流通中所需要 的金属货币数量时, 纸币就可以按 金属货币同等价值进行流通。

马原第四章商品与货币

马原第四章商品与货币
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人们某种需要
的属性或者说物品的有用性, 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使用价 值都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 内容。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 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
价格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4、铸币是由国家铸造的,具有 一定形状、重量、成色 和 面额 价值的金属货币。
5、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 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 货币量,
纸币就会贬值,物价随之上涨,
2、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 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的 劳动的社会属性。
具体劳动 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 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 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 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 劳动是统一的。
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 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面。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 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二)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 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 品的劳动二重性?
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3、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
动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 产的基本矛盾?

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 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性,集中表 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体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具体劳动强调劳动的有用性,抽象劳动抽象掉其有用性; B、具体劳动存在质的区别,抽象劳动只有量的区别; C、具体劳动是永恒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
D、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一切劳动的共同内容, 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各种劳动的不同形式。2.1.3商品的价值量
交换价值关系的确定
1只绵羊 价值量 劳动量
•商品的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 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交换价值量/比例是什么决定的?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 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 商品的价值(社会属性) 价值:交换价值背后的秘密。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与货币交换才能表现,而货币则 作为价值的直接代表而存在。 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特殊和具体的,而货币的使用价 值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有自身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 方面,它又有其社会职能产生的一般使用价值——一般 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2)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 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2.1.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社会分工--------社会劳动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交换---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 中各种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基础
2.2货币
……
1只绵羊
一般价值形式与以前价值形式的本质区别:
1、以前的价值形式表现某一个商品作为一般人类劳动 的产物,而一般价值形式却表现商品作为一个整体 概念的一般人类劳动的性质。
2、以前的价值形式表现单一商品作为价值从而与其使 用价值相区别,而一般价值形式才真正使一切商品 作为价值互相发生关系,并在量上进行比较和衡量。
2、产生原因不同。价值尺度是自发形成的,而价格标准是国家 法律规定的。
3、作为价值尺度,货币金属的价值会随着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 的变化而变化,而价格标准与劳动生产率无关, 因而与金属价值的变化无关。
货币的另一个基本职能:流通手段
从商品交换到商品流通
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
买进斧头
卖出绵羊
卖出绵羊
买进斧头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经济学的演进轨迹
纪元前500年至17世纪
家庭管理
色诺芬
国家经济管理
蒙克莱田
17世纪初叶至17世纪末叶
法国重商主义
流通领域
法国重农主义
生产领域
17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 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2.1 商品
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什么从商品开始
商品 价值、财富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2把斧头
=
价值量
=
劳动量
1、劳动量的确定
1、衡量劳动量的自然尺度 劳动时间 2、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 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及其与价值量的关系
2.2.1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使用价值
价值
???
商品的自然形式: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形式:商品和商品相交换的关系
和比例,也就是交换价值。
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及其两极
相对价值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的一般表述:
等价形式
x量商品A=y量商品B
相对价值形式
1、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 其他商品(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2.3价值规律
2.3.1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
从商品生产角度来说, 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
从商品交换角度来说, 价值规律是等价交换规律。
2.3.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变动首先 取决于商品价值量的变动;
2.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2 × 1g
1只绵羊=2把斧头 1只绵羊=1克黄金 1只绵羊=80斤粮食
……
× 40kg ……
1只绵羊
=2把斧头 =1克黄金 =80斤粮食 ……
扩大的价值形式的意义:
1、商品价值真正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2、更加清晰地说明,不是交换调节商品价值量,而
是商品价值量调节交换比例。

到期支 付总额

互相抵消的 支付总额
同名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限于它所象征性代表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通货膨胀:
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金属货币量所引起 的纸币贬值现象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卖的过程
买的过程
W
G
W
卖的过程
W
G
………
买的过程
G
W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在延期支付的交换中货币所起的清偿债务的职能。
……
2把斧头 =1只绵羊 ……
对立基本固定,相对价值形式商品不能处于一 般等价形式,而一般等价物也不能具有统一的 和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物的固定: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 币形式。

2把斧头=
1× 40kg ×
1只绵羊=
× 1g
80斤粮食=
1克黄金
……
……
货币形式的意义:
1、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成为商品的价格,商品的相 对价值形式转化为价格形式。
3、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劳 动的一般表现。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对立
1只绵羊=2把斧头
对立开始出现,不同商品只能处于其中一种形 式,但不固定,等式反过来也可。
……
1只绵羊= 2把斧头 ……
对立进一步发展,更多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与 相对价值形式商品对立,在一个价值等式中,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对立已相对固定。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中介的、包括买和卖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过程:
商品
货币
商品
W
G
W
物质内容: W—W
W-G-W中包含的 商品形态变化:
W-G: 卖的过程。商品的惊险一跳! G-W: 买的过程。
意义: 1、打破物物交换形成的个人的地方的限制; 2、扩大和加深了商品交换的矛盾。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发展
意义:
1、扩大了交易规模,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2、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1、作为一般支付手段,用于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2、作为一般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 3、充当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2.2.4商品拜物教
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 拜物教的性质 拜物教的根源 拜物教的历史性质
2、商品世界划分为两极:商品和货币,商品内部使 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转变为商品和货币的对 立统一。
3、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对立完全固定。
4、简单价值形式是货币形式的胚胎。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商品内部潜藏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终于在外部表现 为了代表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和代表价值的货币的矛盾。
抽象劳动
1、概念 2、理解: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凝结在商品中” 3、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4、抽象劳动是不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着商品 的二因素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 的两个方面,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
A、简单劳动是价值计量的基础; B、在同样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C、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相对性
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分钟/个
1、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个/小时
2、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转/秒
吨/小时 秒/米
3、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会如何变化?
什么是商品?(5)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1、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2、任何人不可能既占有某个商品的使用价值,
又同时实现它的价值,商品必须进行交换。
2.1.2劳动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 商品
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劳动
具体劳动
1、概念:
2、特点:
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B、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 C、其内容和形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D、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必须和生产资料结合
2、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
等价形式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3、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
1、二者的统一
2、二者的对立
价值形式
结论:
1、商品价值通过交换价值得到表现; 2、商品的价值表现由其价值本性决定; 3、商品内部矛盾外化为两个商品的对立。
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
1、商品的价值表现是不完整的;
2、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系列都不相同, 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表现形式。
=2把斧头
=30尺布
1只绵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