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22课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22课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2、培养综合归纳能力3、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依据学案内容,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二、合作探究1、试比较一下祖冲之、郦道元、贾思勰这三位科学家有何共同的优点?三、巩固练习“空谷传响,衰转久绝……巴东三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请回答:(1)以上材料出自哪部著作。

(2)这部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3)请简要介绍这部著作。

(4)你能说出这位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吗?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以及石窟艺术的一些基础知识。

2.提高鉴赏各类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作品的能力。

3.通过欣赏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作品以及我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培养艺术审美的情趣。

【学习重点】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依据学案内容,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1、书法:(1)字体的发展: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隶书转化到,草书和逐渐流行。

(2)王羲之:生活时期书法特点:、代表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尊称:2、绘画(1)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的发展,最著名的画家是顾恺之(2)顾恺之:生活时代:创作人物画的特点:代表作品:《》《》(二)、佛教盛行和《神灭论》(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纷纷信仰佛教,统治者大力支持,佛教盛行。

(2)南朝思想家撰写了《神灭论》(三)、辉煌的石窟艺术(1)开凿石窟的目的:(2)主要代表:(3)艺术特点:二、合作探究: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巩固练习分析材料: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历史七年级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导学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导学案
(3)以他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东汉末年B.曹魏时期C.东晋D.南北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最出色的画家是()
A.王羲之B.顾恺之C.祖冲之D.张僧繇
3.“书圣”的代表作品是()
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C.《兰亭序》D.《论衡》
学习重点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重要文化成就。
学习难点
让学生欣赏书法与石窟艺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能力,树立爱护文物古迹意识。
学习方法
当堂训练、阅读、自学、启发、探究。
学习流程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自学
一.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成就既代表人物:
二.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成就及其代表人物:
三,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
四.总结汉字的演变过程:
研学
1、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说明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的不同所在。
2、归纳古代中国在文学、绘画及书法方面的成就。
示学
温馨提示:把我们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展示给大家,相信我们组一定是最优秀的。
奇数组展示研学活动一,偶数组展示研学活动二。
请同学们展示时简化语言、在黑板上标注出重点,优等生试着总结出依据和关键。
历史七年级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导学案
设计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记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重要文化成就。
2.通过设计《魏晋南北朝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表》提高综合、归纳能力。
3.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古迹意识。
检学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学案

七年级上册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学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 4 单元第5(课)教案课题: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学目标:1、记住书法上的王羲之、绘画上的顾恺之以及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

2、学习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提高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三.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王羲之》图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交流助学:1.小组交流:在小组内,根据预习学案的题目展示预习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便进行组间交流。

2.组间交流:针对组内交流的情况,提出共性问题,由组长书写下来,以便精讲点播。

(三)拓展深学:1.情景引发:出示课件,《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小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2.探讨交流:问题一:回顾: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王羲之和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分别是什么?问题三:如何认识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与科技文化繁荣的关系?(四)系统建学:指导学生自行构建本课知识网络,小组内交流补充,并板书展示。

(五)拓展延伸:列举几位本节课所学的艺术家。

教后反思:六:限时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限时达标(限时5分钟,共10分)班级:姓名:等级选择1、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是A、辉煌灿烂B、达到鼎盛C、承上启下D、无所成就2、在你计算圆面积时,必须使用的一个常数是A、半径B、直径C、周长D、圆周率3、《水经注》描写:“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中提到的“巴东三峡”在A、黄河B、长江C、黑龙江D、淮河4、《齐民要术》的要术是指A、果树种植技术B、农民要求的技术C、农业技术与方法D、养殖家畜的技术5、我国历史上的"北朝"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个王朝A、前秦B、西魏C、北齐D、北魏6、书法字体有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是在A、东汉末年B、北魏C、魏晋D、西汉7、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A、“天下第一行书”B、“天下第一隶书”C、“天下第一楷书”D、“天下第一草书”8、山西大同是煤都,在这里还有著名的石窟艺术,指的是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C、敦煌莫高窟D、乐山大佛拓展延伸:列举几位本节课所学的艺术家。

历史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导学案要点

历史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导学案要点

历史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导学案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分析1.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祖冲之是博学和深邃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贡献。

其中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是他最主要的贡献。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为突破这一重点,教师可首先提问:祖冲之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引导学生充分的自学,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总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

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

他认真钻研古代天文、数学文献,注意吸取前人的成果,终于用割圆术,计算圆内接正10000多边形面积的方法,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祖冲之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的精神,从而为自己树立奋斗的目标。

2.难点圆周率的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应使学生认识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经过多位数字极艰苦、繁琐的推算,终于取得光耀世界的先进成果。

要充分利用活动与探究1及“神奇的小棍”的作用,使学生明白在科学发明的道路上,要有一种“坐冷板凳”的精神。

三、学法指导1.图示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思考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与本课内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在因果联系,使历史知识建立在科学系统之上。

这一系统认识可概括为以下图示:2.表格归纳法可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科技成就简表》,使学生学习制作图表的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图表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如:3.问题探究法在学生了解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设置两个探究问题让学生来讨论,以升华本课所学内容:探究问题一:你认为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技术的道路上获得成功?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体会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七年级】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新人教版
郦道元 北魏 杰出的地理学家 《水经注》 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
教师提问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
教师巡视检查
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
引导学生探索、交流
著《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学的不可多得的世界名著。
农 学
贾思勰
北魏(北魏东魏)
著《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当堂反思:(教师寄语: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补充
教师评判
学生回忆
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
组长组织学生
学生汇报,
学生探究
小组合作
自己动手
学生在纸上完成
【关键字】七年级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制表:你能否围绕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制作一个简明扼要的表格?
祖冲之 南朝 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缀术》 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贾思勰 北朝(北魏和东魏) 著名农学家 《齐民要术》 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本课课文中介绍的古代科学家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治学和做人的品质,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中吸取宝贵精神财富,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教案(人教版七上)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教案(人教版七上)
郦道元的《水经注》
1.概况:生活在_____时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_____家。
2.《水经注的_________。②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第22课
1、为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王羲之()顾恺之()《女史箴图》()范缜()
2、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也逐渐流行。
3、东晋书法家被誉为,其代表作为《》,有美誉。
4、南朝杰出的无神论思想家写有《》一书。
5、为了宣传,北朝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和。
达标测试
1、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是()
A、辉煌灿烂B、达到鼎盛C、承上启下D、无所成就
2、在你计算圆面积时,必须使用的一个常数是()
A、半径B、直径C、周长D、圆周率
3、《水经注》描写:“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文中提到的“巴东三峡”在()
A、黄河B、长江C、黑龙江D、淮河
4、《齐民要术》的要术是指()
A、果树种植技术B、农民要求的技术
C、农业技术与方法D、养殖家畜的技术
5、我国历史上的"北朝"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个王朝()
课题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课型
新授
学生姓名
备课教师
班级
时间
学习
目标
1、记住祖冲之、圆周率;《齐民要术》、贾思勰;郦道元和《水经注》;记住书法上的王羲之、绘画上的顾恺之以及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
2、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龙门和云冈石窟
教学难点
圆周率及推算;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2.《齐民要术》:(1)内容①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____________经验。②介绍了____________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③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________,农作物必须______,不误__________。④提倡改进生产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七年级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新人教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果丰硕,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书法、绘画、雕塑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都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能够激起观赏者感情上的共鸣。

2.知识目标了解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和艺术特点以及其代表作;了解东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和特点,列举其代表作;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二、教材分析重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本课侧重于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

这个时期是我国艺术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转化时期。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异彩纷呈,其中王羲之的书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使我国的书法升华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世称“唐诗、晋字、汉文章”。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伟大的艺术宝库。

它们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结晶,而且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瑰宝。

难点: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盛行的原因、“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⑴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盛行的原因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盛行的原因,对于这一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统治者除了加强统治外,也迫切需要利用精神武器,来瓦解人民的反抗意志,佛教的快速发展,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统治者提倡佛教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借大力提倡佛教麻痹人民,希望佛教成为麻痹人民精神的鸦片,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另一方面,统治者自身也希望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同时,佛教自身所具有的欺骗性,也是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佛教宣扬“不修今世修来世”,并极力渲染“未来世界”的快乐,这对痛苦中的人们有一定的诱惑力。

佛教的“生死轮回”、“回果报因”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生的幸福,这就更容易欺骗和麻痹广大劳动人民。

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

河南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案 新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7年级上册历史第21-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2.通过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介绍,使学生认识: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使我国的书法升华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顾恺之绘画艺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他的人物画创作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作。

【过程与方法】1.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2.通过对“辉煌的石窟艺术”的介绍,教师应使学生认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是闻名世界的古代艺术宝库,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无比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辉煌的石窟艺术【难点】圆周率的推算书画艺术三、学法指导1.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归纳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成就,从而理清本课的知识要点2.提前搜集王羲之的字帖摹本,通过动手临摹,体会王羲之书法的特点3.通过查找课外资料,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学习科学家治学和做人的品质四、知识链接五、自主预习(自读课本,发现知识)(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学习目标:
1、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地理.农学三方面的科技成就。

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

3、石窟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其成就值得中华民族自豪,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合作探究: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1.概况
(1)生活在时期。

(2)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家和家。

(3)热衷于科学研究,注意学习的成就。

2.成就:利用并发展“”,在世界上第次把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位数字。

3.影响:领先世界近年。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概况
(1)生活在时期。

(2)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家。

(3)向有经验的学习,参加实践。

2.《齐民要术》
(1)内容
①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经验。

②介绍了、、、、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③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农作物必须,不误。

④提倡改进生产和。

(2)地位:是我国现存的第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l_概况
(1)生活在时期。

(2)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家。

2.《水经注》
(1)地位:是一部的地理学专著。

(2)内容
①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

②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等。

四、大放异彩的书画艺术
1、书法
(1)发展
①末年,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②魏晋时期,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草书和也逐渐流行。

(2)王羲之
①生活时期:。

②书法特点:,。

③代表作品《》,有“”的美誉。

④尊称:“”。

2.绘画:顾恺之
(1)生活时期:。

(2)代表作品〈〉和《》。

五、辉煌的石窟艺术
1.原因:盛行,北朝统治者为了宣传。

2.代表: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

3.特点
(1)继承了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

(2)吸收了艺术的优点。

课堂检测:
1、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题目是选择“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科学家是”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贾思勰B.顾恺之C.祖冲之D.王羲之
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水经注》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D.《伤寒杂病论》
3.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的著作是()
A.《论衡》B.《水经注》
C.《齐民要术》D.《九章算术》
4.右图是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作品摹本(局部),它是
()
A.《兰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龙门二十品”
5、太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是以中国南朝的著名科学家来命名的,他是( )
A.贾思勰 B.祖冲之 C.屈原 D.王羲之
6.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佛教起源于古印度②西汉末年,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③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开始流传④石窟艺术作为佛教艺术的一种,随佛教传入我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