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
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
[核心知识必备]
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素
影响
①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
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气候对 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植被 ③降水: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

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


植被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日 较差小
对气候
续表
①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
在阴坡。
地貌对
②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
植被

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
D.水分条件较好
解析 第(1)题,该山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490毫米,降水相对较少。水 分成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阳坡水分蒸发旺盛,阴坡水分蒸发较弱,故阴坡 水分条件好于阳坡,植被覆盖度好于阳坡。故甲坡为阳坡,据表中甲坡代表植物高 度,可以判断为灌木。第(2)题,据上题分析,乙为阴坡,阴坡植被优于阳坡的主 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好。 答案 (1)D (2)D
70%
茂盛度 中
强盛
植物种类
代表植物高度
荆条、野瑞香、黄栌、胡枝子、白艾草
荆条0.6米 黄栌0.5米
荆条、黄栌、蚂蚱腿子、小叶苦枥、野 瑞香、柔毛绣线菊、胡枝子、羊胡子草、 柴胡、山丹、铁杆蒿、卷柏地衣
荆条2米 黄栌1.5米
(2)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植被 课件(83张PPT)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植被 课件(83张PPT)

树浑身是宝,树叶可被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可用 答案:(1)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
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猴面包果可直接食用, 较少。 成因: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
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 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较少。
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 (2)树干木质松软,利于湿季储水;树干粗大,
(3)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 的植被景观。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森林,200~400 mm为 草原,在200 mm以下为荒漠。
草原、荒漠植被
热带草原:湿季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 干季草类枯黄
草原、荒漠植被
温带草原: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7)土壤: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等。例如: 酸性的土壤适合茶树、杜鹃的生长,碱性土壤适宜泡桐、柽柳的生长;砂质土 壤适宜香椿、骆驼刺的生长,黏质土壤适合杜仲、黄柏的生长。
02 植被形态与环境的适应性
植物的形态特征与自然环境


植 适应、反映 区

物 形
域 特
茎态
影响
[典例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 顶或 脊,受 地特殊环境影响( 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 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图b)。其树木弯曲变形、低
(1) 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 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 (2)分析 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
矮且粗壮;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鉴 曲”的原因。(5分)
于其生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 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图a示意中国南方 顶苔藓矮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导学案影响降水的因素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导学案影响降水的因素

专题三大气环流与气候微专题4 影响降水的因素【知识构建】【典题导入】(2024上·河北张家口·高三统考期末)尤卡坦半岛终年受信风带控制,东海岸向岸风更强,西海岸离岸风更强。

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降水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东北信风C.洋流D.海陆位置2.尤卡坦半岛向岸风东海岸强于西海岸的原因是该半岛()①东海岸信风和海风风向相近,风力叠加而强劲②东海岸信风和陆风风向相近,风力叠加而强劲③西海岸信风和海风风向相反,风力抵消而削弱④西海岸信风和陆风风向相反,风力抵消而削弱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3.(2017·全国III)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8分)【核心归纳】1.降水形成过程:空气上升→ 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2.降水类型3.降水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系统、下垫面、人类活动)条件影响因素降水多的原因降水少的原因充足的水汽海陆位置沿海水汽充足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风向海洋吹来的风(夏季风)或陆地吹来的风经过海洋等较大的水面带来水汽陆地吹来的风(冬季风)水汽少山脉走向山脉走向与湿润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山脉走向与湿润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地形类型平原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上地势高,水汽难以进入洋流暖流上空水汽充足寒流上空水汽少地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植被破坏严重,地表以沙土为主空气气压带低压带控制,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容易凝结高压带控制,空气下沉升温,水汽不易凝结【迁移应用】(2023·辽宁沈阳·统考一模)阿联酋年降水量不足100 mm ,南部沙漠不足60 mm ,东北部稍多。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 地理环境与植被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 地理环境与植被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地理环境与植被一、知识构建:二、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从赤道到两极,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这就为在地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分布也不均匀,所以也为高山地区形成垂直分布的植物带奠定了基础。

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光植物,例如马尾松。

有些植物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能生长得好,这叫做喜阴植物,例如冷杉。

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尽量地向上生长,以争取太阳光,这是植物争取生活条件的一种表现。

在植物的生活中,水的作用是很大的。

根从土壤中吸取了水分,水分又从叶子上蒸腾掉。

提供营养的无机盐类,只有成为水溶液才能从土壤中输入植物体内。

虽然在潮湿地区和干旱地区都有植物生长,但是植物的个体形态,随着水分供应情况而大有差别,例如,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

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叶子很小,有的叶面上还覆盖着薄薄的蜡层,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由于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它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比如,铁芒萁的生长反映了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而碱蓬的生长则反映了盐碱性的土壤环境;骆驼刺的生长反映了干旱环境,芦苇的生长则反映了水湿环境。

可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许多自然带的名称用植物分布类型的名称来表示,如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等,原因即在此。

三、植被破坏的影响1.从整体性角度看植被破坏给干旱、半干旱地区带来的影响植被减少→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降水变少,极端天气多现)→风化、风力作用增强→沙尘暴多发,加剧土地沙漠化→地表多沙质堆积物,土壤变得贫瘠甚至欠发育→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

2019最新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学案

2019最新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二部分 微专题 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学案

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核心知识必备]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素影响①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气候对气植被候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③降水: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地貌植被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对气候小①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

②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

地貌对植被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漠和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植被对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地貌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对水文条件影响生物(动物和植物)的数量、种类(如水域中渔业资源的种水生物类)文植被对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减小河流含沙量,降低径水文流量的变化幅度土土壤对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怯碱,喜排水壤植被良好的砂质土壤植被对土壤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热带气候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实例应用提升]1.(2018·烟台市考前训练)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C.火山灰深厚B.种源丰富D.光照充足解析第(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

高三二轮复习微专题:植物专题课件

高三二轮复习微专题:植物专题课件
①气温低;降水少; ②昼夜温差大; ③白天紫外线强; ④风力强劲; ⑤土壤不发育;
四、能力提升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旬以 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 -4℃以下,最 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 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 (如下图)。
知识点二:适者生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 干旱地区
缺水、光照强
知识点二:适者生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知识点二:适者生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 干旱地区——多肉
知识点二:适者生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 地中海地区
• 高寒地区 天山雪莲
知识点二:适者生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 小结:
【答题模板——分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①防风保暖:植株低矮 ②减少蒸腾作用:茎叶小,叶片上有蜡质 ③储水:肉质叶片 ④吸水:发达的根系 ⑤防止晒伤:叶片树枝银白色、叶子表面有白色绒毛 ⑥繁殖后代:花色鲜艳而硕大
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 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早期过早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 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 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 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 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 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疏松,利于茉莉根 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2)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 恶劣的生存环境的。(8分)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微专题三植被类型及分布课件

D.水分条件较好
9
@《创新设计》
解析 第(1)题,该山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490毫米,降水相对较少。水 分成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阳坡水分蒸发旺盛,阴坡水分蒸发较弱,故阴坡 水分条件好于阳坡,植被覆盖度好于阳坡。故甲坡为阳坡,据表中甲坡代表植物高 度,可以判断为灌木。第(2)题,据上题分析,乙为阴坡,阴坡植被优于阳坡的主 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好。 答案 (1)D (2)D
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
完成(1)~(2)题。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
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

年轮宽
植被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大,气温 日较差小
对气候
3
@《创新设计》
续表
①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
在阴坡。
地貌对
②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
植被

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
黄栌0.5米
荆条、黄栌、蚂蚱腿子、小叶苦枥、野
荆条2米
乙坡
70%
强盛 瑞香、柔毛绣线菊、胡枝子、羊胡子草、
黄栌1.5米
柴胡、山丹、铁杆蒿、卷柏地衣
(1)据提供信息可断定,甲坡为( )
A.针叶树种为主的阴坡

高考地理植被知识点

高考地理植被知识点

高考地理植被知识点植被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特定地理区域内生长的各种植物群落的总称。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植被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考地理植被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植被的分类根据地理学的研究,植被可以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两大类。

1. 自然植被:自然植被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植物群落。

根据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的不同,自然植被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比如热带雨林、温带草原等。

2. 人工植被:人工植被是人为种植和培育的植物群落。

在人工植被中,人们通过改善土壤、调节水分和施肥等方式来营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二、世界植被分布世界各地的植被分布受到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世界各大洲主要的植被分布:1.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非洲中西部的刚果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

热带雨林气候湿热,年降水量丰富,植被种类繁多。

2. 温带草原: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中纬度地区。

温带草原气候较干旱,植被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

3. 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部和欧洲中部等地。

落叶阔叶林的特点是四季分明,树木叶片在秋季会脱落。

4. 针叶林: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寒冷地区,如欧亚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

针叶林的植物主要是针叶树,如松树、云杉等。

5. 沙漠植被:沙漠植被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和南部、澳大利亚中部以及亚洲中部等地。

沙漠植被适应干旱条件,植物数量较少。

三、我国植被分布我国境内的植被分布受到气候、地形和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我国主要的植被分布:1.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广西、海南等地的南部沿海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湿热,降水充沛,植被种类非常丰富。

2. 南亚热带季风雨林:南亚热带季风雨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广西等省份。

这些地区气候湿润,夏季有强烈的季风,植被生长茂盛。

3. 温带针叶林:温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等省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习 资 料 专 题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核心知识必备]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2018·烟台市考前训练)下图中K 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2)题。

(1)K 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 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解析 第(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

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K 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

第(2)题,据材料可知,K 岛屿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 岛没有种源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恢复植被的优势,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植被生长。

答案 (1)A (2)C2.在低山地区,植物的分布并不完全一样,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阴阳坡的不同。

某地理实习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低山区(年降水量490毫米,海拔500米)进行了植被生长与分布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如下表。

据此读下表完成(1)~(2)题。

A.针叶树种为主的阴坡B.阔叶树种为主的阳坡C.草本植物为主的阴坡D.灌木植物为主的阳坡(2)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 )A.热量适宜B.植物种类优势C.土壤肥沃D.水分条件较好解析第(1)题,该山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490毫米,降水相对较少。

水分成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阳坡水分蒸发旺盛,阴坡水分蒸发较弱,故阴坡水分条件好于阳坡,植被覆盖度好于阳坡。

故甲坡为阳坡,据表中甲坡代表植物高度,可以判断为灌木。

第(2)题,据上题分析,乙为阴坡,阴坡植被优于阳坡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好。

答案(1)D (2)D专题提升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山西模拟)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状分布。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及其挟带的泥沙和溶解的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

下图示意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

读图完成1~3题。

1.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风化作用2.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空气湿度和地表径流B.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C.阻止冰川移动D.拦截径流和泥沙3.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荒漠地区B.沿海地区C.湿润地区D.平原地区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表示径流的箭头可知,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流水作用,灌丛将流水挟带的泥沙拦截,形成堆积物。

选B。

第2题,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坡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拦截径流和泥沙,D对。

有植被阻挡,地表径流不会增加,大风和沙尘天气可能会减少,A、B错。

从图中不能看出有冰川分布,C错。

选D。

第3题,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植被以灌丛为主,说明是在干旱区,最可能位于荒漠地区。

选A。

答案 1.B 2.D 3.A“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带的变化规律相同的是( )A.澳大利亚大陆自东向西自然带的变化B.安第斯山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变化C.非洲大陆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D.从刚果盆地到东非高原自然带的变化5.下列自然带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经过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热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D.温带草原带解析第4题,澳大利亚大陆自东向西自然带的变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带的变化都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变化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是受地形影响的结果;非洲大陆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刚果盆地到东非高原自然带的变化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是受地势影响的结果。

第5题,“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自然带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沿线没有经过热带草原带。

答案 4.A 5.B读我国某山地北坡植被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影响该山地北坡草原带上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海拔D.经度7.关于该山北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雪带下限比南坡高B.自东向西年降水量增加C.自东向西荒漠草原带宽度增大D.自西向东植被带谱趋向简单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该山地北坡的基带是荒漠草原带,结合该山地经度可推知该山地是祁连山。

祁连山北坡山腰地带多地形雨,形成草原带,因此影响该山地北坡草原带上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故B项正确。

第7题,冰雪带下限受山地热量和降水量等的影响,祁连山北坡纬度较高,且为背阴坡,热量较少,加上北坡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北坡冰雪带下限较低,A项错误;北坡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增加,植被带谱趋于复杂,故B、D 项错误;东部荒漠草原带上限较低,而西部荒漠草原带上限较高,说明自东向西荒漠草原带宽度增大,C项正确。

答案 6.B 7.C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8~9题。

8.该山地垂直带谱中此森林植被集中分布的海拔(米)最可能是( )A.1 800~1 900B.1 900~2 000C.2 000~2 100D.2 100~2 2009.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①喜光②抗风③喜湿④耐寒⑤喜阴⑥耐贫瘠A.①⑥B.②③C.③⑤D.④⑥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该山地自然带中森林在海拔1 800~1 900米处比重最大,故海拔1 800~1 900米处是森林集中分布区。

选A。

第9题,根据不同坡向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可知,降水少、光照充足的坡向森林比重小,说明该森林植被不喜光;海拔超过 1 900米后,该森林植被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说明其不耐寒;该森林植被在阴坡、迎风坡的各海拔阶段所占比重都最大,说明其生长习性是喜阴、喜湿。

选C。

答案8.A 9.C(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三大联考)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

下图是将广东省甲(24.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三山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高度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由图可以推测出( )A.南坡林线甲山高于乙山B.北坡林线丙山高于广东均值C.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D.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11.与其他山地相比,乙山阳坡林线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风力小、蒸发弱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降水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解析第10题,三山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三山南坡都为阳坡,北坡都为阴坡。

据图可知阴坡林线丙山高于广东省平均值;阳坡林线甲山低于乙山;纬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阳坡林线最低;经度数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阴坡林线较丙山低。

选B。

第11题,乙山纬度不是最低的,气温并不比其他山地高,A项错;乙山与其他山地相比,其东南部有甲山阻挡,阳坡受东南季风影响小,风力较小,蒸发弱,土壤湿度大,适于植被生长,B项对;西北季风属于干冷气流且对乙山阳坡影响小,C项错;光照强,利于植被生长,D项错。

选B。

答案10.B 11.B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8·广东深圳文综调研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瓦尔德斯半岛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面积约3 625 km2。

半岛90%以上为低缓的岩石台地,最高点海拔为100米,沿海是倾斜的海滩和悬崖。

地面野草、荆棘丛生,半岛上没有高大树木,但半岛陆地上栖息着181种鸟类,半岛海湾内繁殖着大量的海狮、海象、海豹、鲸等大型海洋动物,是闻名遐迩的“海鸟和海洋动物乐园”,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直以来,瓦尔德斯半岛人迹罕至,但近年来日益受到各国游客的重视。

下图示意瓦尔德斯半岛地理位置及大型海洋动物分布。

(1)分析瓦尔德斯半岛上不能生长高大树木的原因。

(8分)(2)分析瓦尔德斯半岛周边海域成为多种大型海洋动物乐园的原因。

(6分)(3)海狮以鱼类为食且食量大,主要天敌是虎鲸和鲨鱼。

20世纪50年代以前,当地大量捕杀海狮以获取毛皮和油脂,1960年后被立法禁止。

近年来当地海狮数量逐年增加,有人主张开放商业捕猎海狮。

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8分)解析第(1)题,结合该区域地理位置,从气候、土壤等方面分析原因。

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根据该地生物群落、海域环境及人类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从增加收入、促进渔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说明赞同意见。

如果持反对意见,则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生态破坏和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说明。

答案(1)该区域地处西风带大陆东岸,盛行离岸风,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半岛地形平坦,西风风力强劲;半岛以岩石台地为主,难以发育形成土壤,土层浅薄,高大树木难以生存。

(2)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鱼类众多,大型海洋动物食物充足;较封闭的海湾内风浪小,为海洋动物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和繁殖环境;半岛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3)赞同。

猎捕海狮可以获取毛皮和油脂,增加经济收入;鱼类天敌减少,有利于鱼类生长繁殖;海狮数量多,适度猎捕对生态系统影响不大。

不赞同。

违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海狮是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人为捕杀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可能导致以海狮为食的虎鲸和鲨鱼等数量减少;影响旅游观光业的发展。

13.(2018·深圳市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足2 000米,属于中等高度的山体,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

阴山南坡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且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其中,耐旱、耐贫瘠的侧柏是阴山山脉中分布面积最大的针叶林,目前主要分布在阴山中段的南坡1 300米~1 600米之间。

目前阴山南坡部分高海拔地区已经出现石质荒漠化现象,影响植被生长。

下图为阴山山脉位置、等高线图和大青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读图比较阴山山脉狼山段南北两坡的地势特征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2)与北坡相比,大青山南坡的针阔混交林带分布上限较低的成因。

(6分)(3)分析阴山南坡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原因。

(6分)(4)分析侧柏主要分布在阴山南坡的1 300米~1 600米之间的原因。

(6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形态,狼山段北坡等高线稀疏,南坡等高线密集,说明北坡缓,坡度小,南坡陡,坡度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