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8
正数和负数(28张PPT)

例2 (1)一个月内,李明体重增加1.2 kg,张华体重减少0.5 kg,刘伟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四种品牌的手机今年的销售量与去年相比,变化率如下:A品牌减少2%,B品牌增长4%,C品牌增长1%,D品牌减少3%写出今年这些品牌的手机销售量的增长率.
思考:增长-2%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
上述问题中出现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上和零下温度是以 0℃ 为分界点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盈利额和亏损额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零下3摄氏度用- 3℃表示,这里出现了“-3” .
用-10万表示亏损10万元,这里出现了“-10” .
增长的百分率和减少的百分率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用-0.7%表示减少0.7%,这里出现了“-0.7%” .
1 .如果水库的水位升高 3 m 时,水位变化记作 +3 m,那么水位下降 3 m 时,水位变化记作 ________ 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________ m.
-3
2 .一袋面粉的标准质量是10 kg,如果比标准质量多 0.1 kg记作+0.1kg,那么-0.1 kg,0 kg,+0.5 kg分别表示什么?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章 有理数”的学习.
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
1.梳理小学阶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 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在经历从具体例子引入负数的过程中,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 0 所表示的意义.
(2)某公司今年7月份盈利50万元,8月份亏损10万元.该公司在记账时如何用数分别表示“盈利50万元”和“亏损10万元”?
七年级数学正负数讲义、概念讲解、难点分析、典型例题人教版

正数、负数与有理数【基础知识精讲】一、正数与负数1.负数的产生生产和生活以及数学本身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已经学过自然数、分数、小数.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数是不够用的。
例如:某地白天最高温度为6℃, 由于强冷空气经过,温度急剧下降了9℃,那么这时温度是多少呢?这一实际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解,即求出6-9的差,为了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中出现的“不够减”的矛盾,在数学上引进了一种新数,即负数,如规定:6-9=-3.这里的“-3”是一个比零还小的数,数字3前面的“-”号读为“负”.回到实际问题中,-3℃就是我们熟悉的零下3℃,这样,引入了负数,就可以解决以往数学学习中的较小的数不能减较大的数的矛盾.2、正负数的概念: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为了强调,正数前面有时也可加上“+”(读作正)号。
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
在数字前用“-”相当于减号做标记。
代表性质符号。
3、数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意义,过去表示“没有”,在引入负数后,就不能说“0”表示“没有”了,如温度是0℃,也表示一个特定的温度,不能说没有温度.正负数以0分界,0是一个非负、非正的中性数.4.相反意义的量与正负数举几个例子.(1)零上的温度与零下的温度.某一天,最高气温是零上5℃,最低气温是零下8℃,“零上”与“零下”其意义是相反的.(2)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现实世界中在数量关系上具有相反意义的客观事物是大量存在的,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以意义的事物的量.例如,①甲地高出海平面168米,乙地低于海平面52米,可以分别记作:+168米和-52米;②某冷库运出货物18吨,又运进货物25吨,可分别记作:-18吨和+25吨.③某家庭月收入1500元,支出950元,可分别记作:+1500元和-950元.如果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那么负数就表示其相反意义的量.如果正数表示向南走的距离,那么负数就表示向北走的距离.二.有理数概念小学数学中讲到的整数是指自然数与0,在自然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整数,负整数也是整数.小学数学中讲到的分数(包括小数),实际上是正分数,在正分数的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因此有理数可以作如下的分类:有理数有理数还可以根据正、负来分类,即:有理数⎪⎩⎪⎨⎧负有理数零正有理数三、【重点难点解析】1.本节重点是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分类和有理数的应用;难点是理解负数的意义.2.正数和负数是根据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知识点
1. 正数和负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用正号表示,例如1、2、3等;负数是小于0的数,用负号表示,例如-1、-2、-3等。
2. 数轴:数轴是一个直线上从左到右的有序排列的数的集合。
正数在数轴右侧,负数在数轴左侧,0位于数轴中间。
3. 数的绝对值:数的绝对值是这个数到0的距离,用两个竖线表示,例如|-3|=3,|5|=5。
4. 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正数与正数相加减,结果仍为正数;负数与负数相加减,结果仍为负数;正数与负数相加减,结果为两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数的符号。
5. 数的比较:正数之间比较大小,绝对值较大的数较大;负数之间比较大小,绝对值较小的数较大;正数和负数比较大小,正数较大。
6. 数的相反数: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它们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例如3的相反数是-3,-7的相反数是7。
7. 数的倒数:倒数是指数的相反数,其乘积等于1,例如3的
倒数是1/3,-5的倒数是-1/5。
8. 同号数的乘法: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相乘,结果为正数;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乘,结果为负数。
9. 异号数的乘法: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乘,结果为负数。
10. 同号数的除法: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相除,结果为正数;一个正数除以一个负数,结果为负数。
11. 异号数的除法:一个正数除以一个负数,结果为负数。
12. 数的平方:一个数的平方是这个数乘以它本身,例如3的平方是3x3=9,-4的平方是-4x-4=16。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的主要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含答案).

正数和负数本节主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负数的产生,通过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负数的含义,并通过丰富的实例加深印象。
结合以前的知识引入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是本节的重点知识,设置了【知识点击】中【针对训练】第1题,【当堂检测】中第3题,【课时作业】中第6题【备选题目】第1题。
二、正负数在实际的应用本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突破此知识,特设置了【典例引路】中例1,【课时作业】中第18题。
三、易错题目【课时作业】中第1题,【典例引路】中例2,在进行分类时,要注意不同的标准下所包含的范围大小,做到不重不漏。
在找规律时看清各数间的变化情况。
点击一:正数、负数概念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如:-1,-2,-3等;把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都叫正数.有进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点击二:相反意义的量1、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
2、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3、要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建立正负数概念后,当考虑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很大的区别。
正数和负数可以代表意义相反的量.如:正数可代表:上升,盈利,增加,运入,海平面以上,零度以上……负数可代表:下降,亏本,减少,运出,海平面以下,零度以下……针对性练习:1.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如果零上3 ℃记为+3 ℃,那么-7 ℃表示的意义是___ ___;(2)如果下降了3米记为-3米,那么上升5米记为_ _____;(3)如果前进5千米记为+5千米,那么后退6千米记为___ ___;【解析】要知道上与下、下降与升高、前进与后退、运进与运出等表示相反意义.答案: (1)零下7 ℃; (2)+5米;(3)-6千米;类型之一:应用创新型例1.(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怎样表示?(3)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什么?【解析】因为“加分与扣分”、“逆时针转圈与顺时针转圈”、“超出标准质量与低于标准质量”是相反意义的量,所以加分用正数表示则扣分就用负数表示;逆时针转圈用正数表示则顺时针转圈就用负数表示;超出标准质量记作正数则负数表示低于标准质量.【答案】(1)扣20分记作-20分;(2)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记作-12圈;(3)-0.03克表示乒乓球的质量低于标准质量0.03克.类型之二:规律探索型例2.观察下列按次序排成的一列数,你能发现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它后面的三个数能是什么数?试把它写出来.(1)2,-4,6,-8,10,-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004,-2 002,-2 0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研究数字的排列规律,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符号的排列规律;二是数字本身与序号及其他数字之间的关系.(1)序号为奇数的数为正数,序号为偶数的数为负数,且它们与序号的关系依次为2×1,-2×2,2×3,-2×4,2×5,-2×6,…,依此规律,后面的三个数分别为14,-16,18;(2)都为负数,且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2,依此规律,后面的三个数分别为-1 998,-1 996,-1 994.【答案】14,-16,18; -1 998,-1 996,-1 994.1.如果向东走3米,记作+3米,那么向西走4米,记作( ).A.1米B.7米C.-4米D.-7米解析:向东与向西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选择C.2.下面各数2,-3,+1,31,-1.5,0,0.2,341,-453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解析】根据正数负数概念进行判断.【答案】正数:12,+1,31,0.2,341;负数:-3,-1.5,-453; 3.小明的妈妈今天经商,营利为50元,记作+50元,那么亏损40元怎样记作?【解析】根据营利与亏损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则亏损记作负40元.【答案】-40元.4.0是正数吗?还是负数?为什么?解析:根据0是正数,负数的分界点,是基数,也就是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答案】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因为根据0是正数,负数的分界点,是基数.1.一袋面粉的质量标识为“25±0.25千克”,则下列面粉中合格的有( )A.24.70千克B.25.30千克C.25.51千克D.24.80千克【解析】D “25±0.25千克”的含义是这袋面粉的质量在(25-0.25)千克与(25+0.25)千克之间,即24.75—25.25千克.只要面粉的质量在24.75—25.25千克之间就是合格产品.2.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一个正数是1B 、一个负数是-1C 、正数和负数都包括0D 、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解析】D 这时主要考查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A 、B 、C 三项将所属范围弄错.3.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七年级正数和负数知识点

七年级正数和负数知识点正数和负数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概念。
在七年级的数学中,正数和负数的学习是重要的,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
下面将重点介绍七年级正数和负数的知识点。
一、正数和负数正数是大于0的数,用“+”表示。
例如:1、2、3、4等等。
负数是小于0的数,用“-”表示。
例如:-1、-2、-3、-4等等。
二、数轴数轴是表示数的一种工具,用于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数轴的中心是0点,向右数轴为正,向左数轴为负。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字2,可以在0点右边2个单位的位置上画一个点,这样我们就可以立即看到2是正数。
三、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1.同号相加时,先把数的绝对值相加,再加上相同的符号。
例如:5+3=8;-5+(-3)=-8。
2.异号相加时,先把绝对值相减,差的符号与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相同。
例如:5+(-3)=2;-5+3=-2。
四、绝对值绝对值是一个数的大小,与正负无关,用竖线“| |”来表示。
例如:|-2|=2;|3|=3。
当然,对于整数来说,绝对值就是这个数本身。
五、小数和分数小数是指一个有小数点的数,例如:0.5、1.2、3.6等等。
分数是指一个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除数和被除数的比值,例如:1/2、2/3、5/8等等。
在数学中,我们要会将小数转化为分数,也要会将分数转化为小数。
六、应用1.正数、负数与温度:正数表示高温,负数表示低温,在气象预报中有广泛应用。
2.财务方面:营业额、成本、利润等都是正数;支出、亏损等都是负数。
3.地理方面:由于海平面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地形起伏不一,有时候高于海平面,有时候低于海平面,因此地平面的高度也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综上所述,正数和负数是七年级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在学习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数轴、运算法则等方法来加深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于实践中。
七年级数学(上)正数和负数

正数可以表示为加法 或减法的结果,如 2=1+1或3-1等。
负数的定义
负数是小于零的数,如-2、3.5、-0.001等。
负数可以表示为减法的结果, 如-2=0-2或-3=3-6等。
负数可以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 些量,如温度、海拔高度等。
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正数可以用加号表示,如+2、 +3.5等。
负数可以用减号表示,如-2、3.5等。
正数和负数也可以用绝对值表示, 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
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02
正数和负数的性质
正数的性质
1 2
正数是大于零的数
正数定义为大于零的数,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
正数表示实际数量
正数可以用来表示实际数量,如温度、海拔、收 入等。
3
正数的绝对值越大,数值越大
04
正数和负数的运算
加法运算
总结词
正数与正数相加,结果仍为正数;负数与负数相加,结果仍为负数。
详细描述
正数与正数相加时,只需将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加,符号保持不变。例如,+5 + +3 = +8。负数与负数相加时,同样将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加,但符号取相反数。 例如,-5 + -3 = -8。
减法运算
总结词
正数减去正数得正数或0,正数减去负数得 正数,负数减去正数得负数,负数减去负 数得正数或0。
VS
详细描述
正数减去正数时,结果取决于被减数与减 数的相对大小。例如,+5 - +3 = +2。 正数减去负数时,相当于两个正数相加。 例如,+5 - (-3) = +8。负数减去正数时 ,相当于两个负数相加。例如,-5 - +3 = -8。负数减去负数时,结果取决于被减 数与减数的绝对值大小关系。例如,-5 (-3) = -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与负数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如:(3) 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
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1.2 有理数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正整数整数 0 正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019版)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8

引进了负数,我们所学过的数可以分为哪几?
• 正整数,如1,2,3,……; • 零,即0: • 负整数,如-1,-2,-3,……; • 正分数,如1/3,22/7,4.5,……; • 负分数,如-1/2,-24/7,-0.3……。
归类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分数=小数”成立吗?
• 1、分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互化。 例:31/5 = 6.2 , 10/3=3.33……
0.24 =6/25 , 0.66……=2/3 2、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成分数;
分数也不可能化成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 不能化成分数。
3.010010001……也不能化成分数。 分数与小数是不一样的。
;月子中心 / 月子中心 ;
俘获和斩杀敌兵一万九千余人 《庚戌八月虏变二首》 籍 是以哭之 汉辄使人收其精兵 就出兵交战 为陇西李氏始祖 以降胡一千配为麾下 臣之所教 陆希声--?横行天下 汉初三杰 且郦生一士 适逢蒙哥死于钓鱼城下 董诰·《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五》 贵幸用事,伐秦 安边暂倚元戎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豨曰:“唯将军令之 再至 授岭南道抚慰大使 但是又不值得征调部队攻打它 贞观二十三年( 9年) (《唐史演义》) 皆请诛之 大战将至 乃欲自立为王! 战国时期军事家 追 以抚养战斗之士 以拒秦 韩 固有待乎韩曹之俦也 明太 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 指不用智谋 以俟庙谟 宋宣和五年(1123年) 亦不知为齐计矣 .古籍文献网[引用日期2013-08-17] [80] 现在敌军已深入我齐国境内 祖父李昙 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 壬子 且喜且怜之 接着又攻克巢 夫拉可汗并没有停止西进 岁遣 使者劳赐其父母 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进了负数,我们所学过的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 正整数,如1,2,3,……; • 零,即0: • 负整数,如-1,-2,-3,……; • 正分数,如1/3,22/7,4.5,……; • 负分数,如-1/2,-24/7,-0.3……。
归类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判断题
• 1.任何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 2.任何小数是有理数。 • 3.任何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 4.0是最小的有理数。 • 5.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 6.有理数 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7.分数属于有理数。 • 8. 是有理数。 • 9 /2是有理数。
选择题
•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二、有理数的分类
• 1.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
正整数
有 整数 零
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负整数
“整”相对于“分”
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 2.按正数、负数与零的关系分类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有
理零
“正”相对于“负”
数 负有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宁波包船捕鱼 宁波包船捕鱼
A.存在着最小的自然数 B.存在着最小的正有理数
C.不存在最大的正有理数 D.不存在最大的负有理数
2.关于数0,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大于负数且小于正数
C.属于整数
D.正整数中最小的数
2.在-22/ 7、0、0.33 、0.101001000…、 五个数中, 有理数的个数为( )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分数=小数”成立吗?
• 1、分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互化。 例:31/5 = 6.2 , 10/3=3.33……
0.24 =6/25 , 0.66……=2/3 2、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成分数;
分数也不可能化成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 不能化成分数。
3.010010001……也不能化成分数。 分数与小数是不一样的。
;
心里掀起一场精神风暴吗? 或许有人忍不住了:社会总得变迁吧?古老元素难免在光阴中遗失啊。 是,失乃必然,但失的速度和规模是否太惊人?变之方向、节奏和进程是否合情合理? 远的毋论,且说朱自清《荷塘月色》吧。今天的清华学子,谁重温过1927年的那场夜游呢?即使荷 塘犹存,不乏“田田的叶子”,但“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呢?如今京城,连一处泥土都难觅了,地面早已被水泥、沥青砌死,一丝气孔不留,无穴可居,无枝可栖,何来蝉声?还有,若想月色“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若想“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那养耳的寂静、 养眼的清疏,在市声鼎沸的不夜城里,何以寻得? 4 每一词语本身,无不包藏着生态、民俗、历史、美学和社会学信息。那“蒹葭”“涟漪”“鹿鸣”“雎鸠”“猿啼” 不仅代表草木或动物,更指向一种生存文化和栖息美学,也是一部人间记忆。它让今人在阅读自然圣经的同时,更对 眼下境遇和空间有一种检验、校对和反思。韩少功有本社会符号学意义的小说《马桥词典》,试图通过对方言俚语的搜集与解读,为一个地域的文化流逝建一座纪念碑。某种意义上,古典文学也为后人矗起了一座纪念碑,是丰碑,更是殇碑。一座冰冷的刻有灭绝名单的青苔之碑、沧桑之 碑。 1912年4月一天,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75岁的作家约翰·巴勒斯向孩子们说:“每逢参观博物馆,我即有一种参加葬礼的感觉一只被打死的鸟,已不再是一只鸟了 当自然被移动了两次之后,便毫无价值。只有你伸手触及的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然。” 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能不能听 到这样的声音,能不能遇到巴勒斯这样的讲解员。 我不知道老师们在领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之时,有没有升起一股隐痛?并把它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埋进孩子心里,我要替教育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 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 谁拥有孩子,谁就拥有未来。 我相信,携带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伐倒的森林、一条将被铲平的古街时,至少会有一丝心痛和迟疑吧?这就有救了,最终阻止粗 鲁和野蛮的,或许正是那迟疑。而它的源头,或许正是当年的某一堂课。 5 其实,何止语文,地理、音乐、美术、生物、历史、哲学哪个不包含丰饶的自然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蕴藏着比词条、年代、人名、因果、正反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风光?关键看有无感受到它们,能否深 情地领略并分享它们。 若连最初级的课堂都无法帮孩子立起“敬仰自然”“尊重生灵”“万物和平”的精神路标,当他们进入成人序列后,那些坚硬的环保口号又有何用呢?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知觉那些最早感动过其心灵的生命细节!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 大多停留在了逻辑说教和结论灌输上,而在最重要的“审美”和“信仰”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我们的教育太实用,太缺乏审美习惯和信仰热量了所以,当被“餐桌日均吃猫一万只”的新闻惊得目瞪口呆时,我突然想:这些食客也曾是孩子,也曾是学生,可谁告诉过他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吃 呢? 看过两则报道,皆和树有关 一个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被称为“月亮”的红杉树,从1997年12月10日起,在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不砍伐它。 在瑞典的语文课本和旅游手册中,皆可见这样一件事:1971年,斯德哥尔摩,当 市政铲车朝古树参天的“国王花园”逼近时,一群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高喊“拯救斯德哥尔摩”的口号,用身体当盾牌,挡在那些美丽的大树前终于,政府作出让步,地铁站绕道而行。多么幸运的树!而它们,也给新一代瑞典人撑起了盛大的精神阴凉。几十年来,那些护树的青年,一 直被瑞典民众视为英雄。 读这些故事,我深深被打动。多么童话的心灵啊,其力量源于健康的生命知觉,源于天然的性灵和秉质,他们保卫的不仅仅是树,更是生活和生活的美学理想。我相信,这些勇敢的举动,一定与其童年启蒙有关,与早年关于树的种种童话和生命情结有关正是那 些印象刺激并召唤着他们,使之奋然不顾地去行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教育何以“树”不出这样的青年呢? 像树一样,郁郁葱葱、根深叶茂的人。 ? 《古典之殇》内容解读 ? 这是一篇对古典的流失充满了忧患意识的散文。作者引用大量的诗词,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 的古典场景,但现实场景和古典场景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古典场景的流失,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价值的流失,使人们难以真正的走进古典的灵魂,本文表达了作者因古典场景的流失,古典美学信息的流失,古典美学元素的流失感到悲痛,并为现在的孩子不能走进《诗经》等古典文学的灵魂 而哀悼。 ? 文章的开头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说明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对于无尽的宇宙中的有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不存在了,古人所曾经历目睹过的,今人已经看不到了,从而引出下文中已流失的一些古典场景的描写。 ? 下文中用两 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在“今天的生存视野中杳无的”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再没有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的盛况,第二个是没有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于是作者觉得今天的孩子在领会古典诗词时,因为古典场景的流失,领悟是苍白的。再设想 到不久之后的语文课堂上的“尴尬”的情形。作者采用一组排比句,运用对比的方式,将现实中的场景和古典中的场景对比,说明了现实场景和古典场景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却要孩子们体会那早已“荡然无存的”的场景,这样的体验是矫揉做作的,是苍白的,是荒唐的,是悲怆的,是 不切合实际的,至此,流淌在作者心中的那份伤感就跃然纸上了。 ? 古典场景的流失,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人们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作者对此产生了深切的悲痛之情。文中连续用“多少”这样的几个排比句式,罗列各种流失的古典场景,使悲痛感更具震撼力。“被硬硬撕 掉”“生生撤消”突现出古典场景被毁灭的的情景,传达出悲痛之情。“追远的绝版”“沾有他们最后的体温”说明古典场景不复存在了。古典的文学辞章变成了悲歌,让人仿佛听到了动植物凄厉的哭泣。 ? 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以《诗经》中的诗句为例,说明古典场景的流失,人们 阅读《诗经》时,难以体验古典诗词的摄人的魅力,难以在古典诗词中引发人们的共鸣,难以真正的理解《诗经》的内涵,难以走进古典的灵魂,与古典作了永别。古典场景的流失不仅是人们审美视野的缺失,更是人们精神盛宴的缺失!面对这样的一种现状,作者一种深深的哀悼之情就 传染给了读者。 价值探讨: ? 这篇散文通过古今自然场景的对比,说明古典场景的流失给人们带来的后果是令人深思的。人类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它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低估的。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现在的孩子在理解古典诗词时不能很好的了解古典诗词中优 美的场景,也难以领会诗词的真正内涵,孩子们难以真正的走进古典的灵魂。 现在的中学生,他们中有多少人去读、去理解、去思考古典诗词?而古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通古贯今的文化长河,中学生是传承古典文化还是置之不理,这不得不让人引起重视。因此这篇散文在 引起人们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让人们多吸收古典诗词中的精髓,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文化。 天使之举 ? 一位名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红杉树,竟然在这棵有18层楼高的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现在这棵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不砍该树。 ? 希尔是阿肯色州一个牧师的女儿,她曾去亲加州长途旅游,为了呼吁保护森林,她于1987年12月10日登上了这棵被称为“月亮”的红杉树。当时以为顶多只呆上3星期,不料去经历邮两年多有艰苦生活。每当冬季风暴来临,她只有一块蓝色帆布袋遮挡。她说,她永远不会把洗澡当做理所 当然遥事。 ? 当双足再次踏上泥土时,希尔终于喜极而泣。我留意到:这则消息是被某晚报排在“世间奇相”栏中编发的,与之毗邻的另一题目是《少年坐着睡觉十一年》......显然,在编辑眼里,这则消息不外乎一种“异人怪招”,是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一种诠释。完全可 以想象,无论于编辑心态,还是看客的阅读体验,都不会找到“感动”、“审美”之类的字眼,更不用说什么启迪与效行了。有的只是一种猎奇,只是寻乐和戏谑。 ? 我为一位普通少女的心灵细腻和巨大关怀力而震撼,为这样一件小人物事迹——所包含的朴素信仰“日常意义”而惊叹。 又忍不住为自己同胞的生命粗糙与无聊而黯然。 ? 这不仅是迟钝,更是麻痹和昏迷。对植物漠不关心算什么人呢?只能算是“植物人”吧。我们有数不清的黄河探险、长江漂流、挺身西域、海湾横渡、飞越峡谷......有的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目的不外乎只有一个:为国争光,别让洋人 太抢眼。放大一点说:倡导家园主义!可我们几乎从未有过像希尔那样默默的私人之举,那样日常意义的“保卫绿色”行动......为什么?哪一个更具有生态与和平意义? ? 显然,双方对自然的态度有“质”异:希尔“拥抱大树”所表达的一种“爱意”和“保护”;而我们的那些“飞 渡”耀示的却是一种“挑战”,一种“征服”。另外,二者的实践方式亦判然有别:如果说希尔的行为更接近于一种日常的梦想表达和自由生活方式的话,那么,我们那些被视为“壮举”的挑战,则更像一场众目睽睽下的卖力表演和做秀。即使用权万一发生了,即使某位中国少女同样扮 演了希尔的角色,又会怎样?她的同胞、朋友、亲人做何想?社会舆论和职能部门会做何反应?国人眼里,她会不会被视为疯子,癔症患者,不可理喻的臆想狂? ? 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做自以为正确的事!我们同样也缺乏这样的常识和思维:尊重、维护别人(包括有临护权的子女、 着属)做自以为正确的事!父母会干预,朋友会劝阻,组织会帮教,舆论会非议,有关部门会制止......用我们熟悉的话说,叫“摆平”。即使你勉强爬上了那棵树,也呆不过三天,就会被轰下来,对付一个小丫头的“撒野”,招多着呢!说到底,此事休想做成! ?于是,也就成了无人 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