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十八实验班40(含答案)
河北省安平县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十八实验班

寒假作业(十八)一、单选题1.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 ”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 )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B.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C.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2.历史学家德·阿宁说:“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
”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B.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C.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D.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3.列宁说:“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一直所说一定要进行的那一次工农革命,实现了!”下列对“那一次工农革命”影响的评述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偶然性”的体现B.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D.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4.“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
”该材料反映出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B.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加速了一战的结束5.“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其中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 )A.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6.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D.选举产生以列宁为首的人民委员会7.1917年7月.彼得格勒50万士兵和工人走上街头,要求“打倒10个资本家部长”“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七)(实验班)

寒假作业(七)一、选择题1.以下是对某次重要会议的相关报道……(来北平)参加的代表单位45个,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共662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筹备建立新中国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C.商讨颁布新宪法D.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2.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下列属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采取的重大举措的是A.修订新时期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把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C.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是A.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共民主革命纲领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4.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从内容上判断,激发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历史事件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C.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政治能力6.到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领导机构,作为各级地方的临时权力机构。
该机构A.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大倒退B.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D.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性7.1998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施行,这体现了A.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设想B.改革开放新进期有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成为全国人民的基本共识D.基层民主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法律保障8.《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数学寒假作业18实验班含答案

河北安平中学高一年级数学学科寒假作业十八2019年 2 月 19日一、选择题1.已知⎝ ⎛⎭⎪⎫1πa >⎝ ⎛⎭⎪⎫1πb ,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1>a >b >0 B .a <b C .a >b D .1>b >a >02.已知实数a ,b 满足等式⎝ ⎛⎭⎪⎫12a =⎝ ⎛⎭⎪⎫13b ,给出下列五个关系式:①0<b <a ;②a <b <0;③0<a <b ;④b <a <0;⑤a =b.其中,不可能成立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函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的图象是 ( )A .B .C .D .4.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5.已知函数f(x)=则f(2+log 23)等于 ( ) A 8 B 12 C 16 D 246.直线7x +3y -21=0上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个数为( )A .3B .2C .1D .07.从空间一点P 向二面角l --αβ的两个面α,β分别作垂线PE ,PF ,E ,F 为垂足,若∠EPF =60°,则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是( )A .60°B .120°C .60°或120°D .不确定8.如图是一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其中ABCD 为正方形, E , F 分别为PA , PD 的中点,在此几何体中,给出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直线BE 与直线CF 异面;②直线BE 与直线AF 异面;③直线//EF 平面PBC ; ④平面BCE ⊥平面PAD .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9.已知(a 2+a +2)x >(a 2+a +2)1-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0.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β外的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 ⊥n ;②α⊥β;③n ⊥β;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11.已知a ,b ,c 为某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c 为斜边,若点(m ,n )在直线ax +by +2c =0上,求m 2+n 2的最小值.12. 已知f(x)=2+log 3x,x ∈[1,9],求y=[f(x)]2+f(x 2)的最大值以及y 取最大值时x 的值.13.已知函数()0f x >=⎪⎪⎩⎪⎪⎨⎧>+-≤⎪⎭⎫ ⎝⎛-.0,121,0,3122x x x x x (1)写出该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x g =()0f x >-m 恰有3个不同零点,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3)若()0f x >≤n 2-2bn+1对所有x ∈[-1,1], b ∈[-1,1] 恒成立,求实数n 的取值范围.河北安平中学高一年级数学学科寒假作业十八答案2019年 2 月 19日1.解析:选B ∵0<1π<1,∴y =⎝ ⎛⎭⎪⎫1πx 在R 上单调递减,又∵⎝ ⎛⎭⎪⎫1πa >⎝ ⎛⎭⎪⎫1πb ,∴a <b . 2.解析:选B 作y =⎝ ⎛⎭⎪⎫12x 与y =⎝ ⎛⎭⎪⎫13x 的图象.当a =b =0时,⎝ ⎛⎭⎪⎫12a =⎝ ⎛⎭⎪⎫13b =1;当a <b <0时,可以使⎝ ⎛⎭⎪⎫12a =⎝ ⎛⎭⎪⎫13b ;当a >b >0时,也可以使⎝ ⎛⎭⎪⎫12a =⎝ ⎛⎭⎪⎫13b .故①②⑤都可能成立,不可能成立的关系式是③④. 3.由已知中函数f (x )=(x-a )(x-b )的图象可得:0<a <1,b <-1,故g (x )=ax+b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选A.4.A 由题意得,,∴.选A . 5.解析:因为1<log 23<2,所以3<2+log 23<4,所以f(2+log 23)=f(3+log 23).又4<3+log 23<5,所以f(3+log 23)==23×=8×3=24.故选D.6.答案:B 详解:方法一:设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为(a ,b).由题意可知⎩⎪⎨⎪⎧ 7a +3b -21=0|a |=|b |,解得⎩⎪⎨⎪⎧ a =2110b =2110或⎩⎪⎨⎪⎧ a =214b =-214,故满足条件的点有两个.7.【答案】C 【解析】若点P 在二面角内,则二面角的平面角为120°;若点P 在二面角外,则二面角的平面角为60°.【规律小结】求二面角的大小关键是要找出或作出平面角.再把平面角放在三角形中,利用解三角形得到平面角的大小或三角函数值,其步骤为作角→证明→计算.8.【解析】将几何体展开图还原为几何体,如图所示:① E F ,分别为PA PD ,的中点,EF AD BC ∴,即直线BE 与CF 共面,错误;②B ∉平面PAD , E ∈平面PAD , E AF ∉, BE ∴与AF 是异面直线,正确;③ EF AD BC , EF ∴平面PBC ,正确;④项,平面PAD 与平面BCE 不一定垂直,故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两个。
河北省安平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班)

河北安平中学 2018-2019 学年放学期第二次月考实验部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 选择题 ) 和第Ⅱ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Ⅰ卷 ( 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0 小题,每题 1.5 分,合计60 分 )1.甲骨文卜辞:“(王)大令大家曰:协田。
”《诗经》:“千耦其耘。
”(宋朝)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乡村子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资料反应了()A.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种方式B.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C. 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耕织D.精耕细作推进古代农业长久当先世界2.唐朝法律曾详尽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分,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朝对杀牛者的处分更为严苛,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应了()A. 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 奖赏耕战政策的必需性C. 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 自给自足经济的柔弱性3.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足之地。
”今后,历代王朝大多采纳措施克制土地吞并,但没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
其原由是()A.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B.土地私有,并同意买卖的制度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剥削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4.西汉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常常置均输盐铁官。
”这一措施 ( )A.旨在推行郡国并行制B.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C.克制了地方经济独立D.不利于官营手工业发展5.宋此后散市制取代坊市制,工商业活动从特定地区的“市”区扩散到全城区,“市人”(指在比较固定的市场中糊口的人群)与一般城市居民混居,以“市”字命名的人群,也从“市区”活动者扩展到全城居民。
到明朝中叶“市民”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泛称。
这一现象反应了 ( )A. 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商人社会地位获取提高C. 城市主体人群发生变化D.城市布局由关闭到开放6. 以下对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B.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 明清期间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D.中国瓷器从汉代已经输出外国7.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录:“景龙元年(公元707 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实验班,含解析)

河北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实验部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
”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 精耕细作B. 男耕女织C. 刀耕火种D. 土地国有【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说明对土地要勤耕勤除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男耕女织,故B项错误;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生产特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C项错误;土地国有是土地制度,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2.明朝初期政府规定:家有土地十亩以下者,需种植桑、麻、棉两亩,超过十亩以上者,则需倍之。
这一规定A. 强化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C. 促进了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D. 有利于明朝货币体系的转型【答案】A【解析】“家有土地十亩以下者,需种植桑、麻、棉两亩”说明明政府规定农民在种植粮食作物的同时,必须种植用于纺织的经济作物,这强化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故A项正确;这些经济作物是为了服务于家庭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和地域性商人群体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明朝的货币体系,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家有土地十亩以下者,需种植桑、麻、棉两亩”,这是政府鼓励家庭纺织业的发展,即固化自然经济。
3.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
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
这说明A. 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 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 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 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8实验班

寒假作业18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
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
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
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
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
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
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
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
这是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 1 .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
”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刀耕火种D.土地国有(★★) 2 . 明朝初期政府规定:家有土地十亩以下者,需种植桑、麻、棉两亩,超过十亩以上者,则需倍之。
这一规定A.强化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C.促进了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D.有利于明朝货币体系的转型(★★) 3 .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
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
这说明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4 .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 5 . 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
这做法A.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B.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6 . 手工业,曾经是古代中国取得了辉煌成就的诸多领域之一下列现象在中国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用麻做纺织原料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③用丝做纺织原料④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7 . 西周时期,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擅长经商的家庭或家族在被国家认可之后,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
回顾历史,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择标准有一个由出身——功劳——道德——门第——才学的变化过程,其中实现选择标准由出身到功劳大小变化的时期是: ( ) A.西周B.战国C.魏晋D.隋唐2.《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 A.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B.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开宝五年,太祖下诏分割宰相、枢密使的候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
这里的“太祖”指的是( )A.宋太祖B.元太祖C.明太祖D.清太祖4.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明清时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D.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6.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②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被彻底镇压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④列强侵华策略发生明显改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中央军委于1938年10月10日成立总政治部,负责领导八路军和各留守部队、医院、学校及边区各地区部队、全国各游击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无产阶级明确了自身在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中担负的历史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假作业(十八)一、单选题1.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 ”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 )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B.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C.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2.历史学家德·阿宁说:“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
”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B.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C.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D.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3.列宁说:“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一直所说一定要进行的那一次工农革命,实现了!”下列对“那一次工农革命”影响的评述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偶然性”的体现B.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D.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4.“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
”该材料反映出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 )A.是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B.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加速了一战的结束5.“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其中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 )A.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6.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D.选举产生以列宁为首的人民委员会7.1917年7月.彼得格勒50万士兵和工人走上街头,要求“打倒10个资本家部长”“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
这一事件使( )A.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D.俄国丧失发生革命的条件8.奥地利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
”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帝国的专制制度B.列宁领导的革命的沉重地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C.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D.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一战,符合人民意愿9.2012年版俄罗斯普通学校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
它们不矛盾主要表现在( )A.努力实现和平民主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10.1917年的工人实际工资只有1913年的57.4%,莫斯科战时主要食品价格涨了8倍半,日用品涨了11倍。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和反人民的行动,激起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愤恨。
”上述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广大工人群众所处的境遇每况愈下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使劳动人民获得了解放C.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越来越激起劳动人民的愤怒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形势已经成熟11.俄国立宪会议选举于1917年11月举行,诸多学术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布尔什维克得到了城市工人和前线士兵的广泛支持,但俄国社会革命党则获得了来自乡村地区农民的大量选票,使其最终以明显优势胜出。
这说明( )A.给农民分配土地使列宁赢得了民心B.布尔什维克在广大地区获得了支持C.工人和士兵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D.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多元化12.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不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能立刻就清楚地理解他的话。
……当他们说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
”当时的分歧主要围绕(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C.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13.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14.苏联史学家在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纪念时出版了《伟大十月和东方各国人民》一书,其中.心思想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真正具有包罗一切的普遍影响,对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具有如此普遍的全世界范围的国际意义。
书中的思想( ) A.客观地评价了十月革命 B.重点强调了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C.有利于增进社会主义国家闭结D.不切实际地夸大了十月革命的影响15.1917年11月8 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洋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
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是指( )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6.1917年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因为当时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同时,列宁也提醒人民要警惕资产阶级使用反革命暴力镇压革命。
”这时俄国所处的形势是( )A.推翻沙皇专制的二月革命即将爆发B.革命将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到广泛执行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已经获得成功17.“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
”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能互相印证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绝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笮命新时代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③18.“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骚乱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
”据此可知,作者( )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19.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说: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佣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 )A.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B.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马克思主义C.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D.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20.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其中“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A.用两个政权并存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B.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来夺取政权C.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二、材料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呼“打倒战争!”“要面包!”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各工厂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队伍。
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
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
起义工人得到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
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
材料二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及其性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个文献通过的历史背景及各自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与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的关系。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四月提纲”材料二……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
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1917年10月23日)》材料三推翻沙皇专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材料四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革命的第一阶段”和“革命的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此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它和“四月提纲”的主张有什么不同?(3)据材料三、四分析,俄国人民当时有什么要求。
河北安平中学实验部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寒假作业答案(十八)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二月革命后的形势。
结合所学可知“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合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反映了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故选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
2.答案:A解析:材料“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强调的是国内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故选A项:B、C、D 三项与材料无关。
3.答案:C解析: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俄国广大工农群众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理性思考以后所做出的正确选择.因此A项错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指巴黎公社,因此B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不属于民族解放运动的范畴,因此D项错误4.答案:B解析:本题的疑难之处是不能正确结合材料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