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社平工资资料讲解
历年平均工资最低工资社会保险 公积金资料览表

历年平均工资、最低工资、社会保险、公积金资料一览表
注1、社会保险自1998年起,个人缴费基数的上限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0%调整为300%,从2003年8月1日起,个人缴费比例由原来的7%调整为8%。
2、公积金的工资基数按照上一年度全市平均工资收入为准。
从2001年起单位和个人缴费上限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0%调整为300%。
3、社会保险的计算保留小数点方式为见分进角,保留到角,公积金的计算保留小数点方式为四舍五入,保留到元。
4、社会保险的自然年为当年的4月开始,到下一年度的3月。
公积金的自然年为当年的7月到下一年度的6月。
北京市历年社会平均工资

失
业
保
险
年度
缴费基数下限
缴费基数上限
单位缴费比例
个人缴费比例
每人每月2元
(农民工个人不负担)
农:640 城:1203
9024
农:730 城:1329
9966
农:730 城:1329
9966
%
% 农民工个人不负担
农:800 城:1490
11178
农业: 800(固定) 城镇:1615
12111
工
伤
保
险
年度
缴费基数下限
缴费基数上限
单位缴费比例
按行业费率划分
(%-2%之间)
(其中:服务业:%;
建筑业:1%;制造业:1%)
农业:1805 城镇:1203
9024
农业:1993 城镇:1329
9966
农业:2236 城镇:1490
11178
农业: 2422 城镇:1615
12111
农业:2521 城镇:1680
北京市历年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上下限、缴费比例一览表
??养??
老
保
险
北京市社会平均工资和缴费基数上下限
统筹基金
划入
?账户
个人
?缴费
年度
上年
பைடு நூலகம்?社平工资
缴费
?基数下限
缴费
?基数上限
?全民
?劳服
?集体
?合资
?私营
1992
240
144
480
18%
%
27%
16%
2%
1993
284
170
567
武汉市历年社会平均工资

武汉市历年社会平均工资一览表历年武汉市社会平均工资一览表起始年月社会平均工资(月)1994年01月294.41995年01月382.41996年07月445.81997年07月498.41998年07月533.81999年07月562.22000年07月590.92001年07月635.82002年07月756.72003年07月836.62004年07月976.62005年07月1151.52006年07月1354.62007年07月1646.62008年07月1916.582008年07月2094.72009年07月2369.32010年07月2776.72011年07月3275.3根据2010年统计结果,现将全市有关统计数据公告如下:经湖北省统计局核定,2010年武汉市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9303元。
2010年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6.32元。
2010年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490.07元。
2010年武汉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94.81元。
2010年武汉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30.98元。
特此公告武汉市统计局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武汉中心城区最新社保基数2010-06-08根据武汉市劳动和社会保险局武劳社养函〔2010〕号文件精神,2009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3320元,从2010年7月1日起,2010年度市本级统筹范围内参保职工个人缴费标准作如下调整,详见下表:项目缴费比例单位部分个人部分合计金额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为20% 1666*20%=331666*8%=133.28 466.48个人缴费比例为8% 3.2医疗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为8%个人缴费比例为2%+7元/月重大疾病险1621.44*8%=129.721621.44*2%+7=39.43169.15失业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为0.5%个人缴费比例为1%1621.44*0.5%=8.111621.44*1%=16.2124.32工伤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为0.5%个人不用缴纳1621.44*0.5%=8.11-- 8.11生育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为0.7%个人不用缴纳1621.44*0.7%=11.34-- 11.34合计490.48 188.92 679.4备注1.以上标准按最低缴费基数计算,即按武汉市2009年月社会平均工资60%为缴纳基数,具体金额为养老33320/12*60%=1666.02元,其他四险32429/12*60%=1621.44元。
社平工资统计指标

社平工资统计指标一、社平工资统计指标的含义社平工资,即社会平均工资,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期内,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与职工人数之比。
这个指标反映了全社会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和职工收入分配状况的重要指标。
二、社平工资统计指标的作用1.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社平工资统计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助于分析和判断国民经济运行的热度和稳定性。
2.监测收入分配公平:社平工资统计可以揭示不同行业、地区、岗位的工资差距,有助于监测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3.制定相关政策依据:社平工资作为统计数据,为政府和企业制定工资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提供数据支持。
三、社平工资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社平工资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全体职工工资总额/职工人数:这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反映全社会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
2.行业/地区/岗位职工工资总额/相应职工人数:这种方法可以分析特定行业、地区、岗位的工资状况,有助于揭示工资差距。
四、社平工资统计中的问题与对策1.数据准确性:保证社平工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关键,要加强数据采集、审核和处理环节的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2.工资构成差异:社平工资统计应充分考虑工资构成的差异,如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以全面反映职工收入水平。
3.行业、地区、岗位分类:细化行业、地区、岗位分类,以便更准确地分析工资差距,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五、我国社平工资统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现状:近年来,我国社平工资水平逐年提高,但地区、行业、岗位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2.发展趋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平工资统计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为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总之,社平工资统计指标作为反映国民经济和职工收入分配状况的重要工具,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86-2009河北省社平工资

河北省历年社会平均工资1985年 796元/年来源:关于河北省一九八四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栏目:河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河北经济统计年鉴》(1985年)/cyfd/MetaShow.aspx?zhibiao=%e8%81%8c%e5%b7%a5%e5%b9% b3%e5%9d%87%e5%b7%a5%e8%b5%84&areacode=xj0300&pn=%e6%b2%b3%e5%8c%97%e7%9c%8 1%e5%85%a8%e7%9c%81%e8%8c%83%e5%9b%b41986年 1000元/年1987年 1132元/年1988年 13521989年?1990年 1821元/年来源:1989年河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栏目:统计资料,《河北科技年鉴》(1990年)1991年 2019元/年来源:河北省统计局关于“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栏目:统计资料,《河北科技年鉴》(1991年)1992年 2156元/年1993年 3034元/年;1994年4185元/年;1995年 4839元/年;1996年 5286元/年;1997年 5692元/年;1998年 5820元/年;1999年 6421元/年;2000年 7043元/年;2001年 7864元/年;(注:1993-2001年数据,已经通过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12333人工电话查询核实。
)2002年冀劳社[2003]30号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02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和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的通知2002年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959元,月平均工资为747元。
2002年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年平均养老金为7296元,月平均养老金为608元。
2003年冀劳社[2004]55号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03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和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的通知2003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为11189元,月平均为933元;2003年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为7320元,月平均养老金为610元。
青岛市历年社会平均工资及养老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国有集体单位缴费比例
国有集体个人缴费比例
私营单位缴费比例
私营个人缴费比例
单位缴费比例
个人缴费比例
单位缴费比例
个人缴费比例
单位缴费比例
单位缴费比例
2003
200301
200309
2002
1070
642
25.5%
8%
20%
8%
8%
2%
2%
1%
0.9%
1994
455
273
25.5%
3%
25.5%
3%
医疗账户比例
自97.01
浮动
0.9%
1996b
199604
199612
1995
514
308
25.5%
4%
25.5%
4%
200502调整
比例
0.9%
1997a
199701
199703
1995
514
308
25.5%
4%
25.5%
4%
调前
调后
2%
自98.07
200612
2005
1495
897
20%
8%
20%
8%
8%
2%
2%
1%
0.9%
2007
200701
200712
2006
1687
1012
20%
8%
20%
8%
9%
2%
2%
1%
0.9%
2008
河南历年平均工资(1981年-2022年)

备注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统计局数据
河南省城镇非私营企业人员历年平均工资
年份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元/月) 64.33 65.75 67.08 76.75 83.08 94.92 104.83 122.50 135.67 152.08 163.67 189.08 220.50 295.50 362.00 410.33 435.42 470.08 511.33 573.08 655.67 809.50 886.57 997.51 1176.60 1399.22 1719.92 2036.50 2242.17 2484.908 5945.92 6355.08
豫工伤〔2013〕20号
省公布2013-2015年度在岗 职工月平均工资的通知
统计局数据 2017年河南省全口径城镇单 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4106 元。
豫社保〔2019〕29号 豫社保〔2020〕33号 豫社保〔2021〕44号 豫社保〔2022〕25号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武汉市历年社平工资岗平工资企平工资

10039
502.0
836.6
2509.8
8480
武劳社〔2003〕023号
2003年
2004年07月——2005年06月
11719
586.0
976.6
2929.8
10037
武劳社〔2004〕016号
2004年
2005年07月——2006年06月
13818
690.9
2010年
2011年07月——2012年06月
38428
1921.4
3202.3
9606.9
39303
1965.2
3275.3
9825.9
34676
武人社办〔2011〕054号
1151.5
3454.5
11962
武劳社〔2005〕044号
2005年
2006年07月——2007年06月
16255
812.8
1354.6
4063.8
18525
812.8
1543.8
4063.8
14282
武劳社养函〔2006〕023号
2006年
2007年07月——2008年06月
19759
988.0
1646.6
4939.8
21839
1091.9
1819.9
5459.7
17452
武劳社养函〔2007〕019号
2007年
2008年07月——2009年06月
22999
1150.0
1916.6
5749.8
25136
1256.8
2094.7
6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