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与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与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用于促进植物生长、控制植物形态、提高植物产量、改善植物品质的农业化学品。
它们可以通过影响植物内部的生理过程来实现这些目标。
本文将介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与应用,以及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分为三类:生长素类、激素类和抑制素类。
1. 生长素类:包括生长素、乙烯和生长调节酸等,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激素类:包括赤霉素、脱落酸、吲哚乙酸等,可以促进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增加产量和品质。
3. 抑制素类:包括硬化素和脱落素等,可以控制植物形态和生长,防止过度生长和寿命过短。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涉及植物生理过程中的信号传递和反应机制。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或抑制特定的生理过程:1. 细胞分裂和伸长:生长素和其它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壁松弛和重组来刺激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植物整体的生长。
2. 花和果实发育:激素类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影响营养物质的分配和代谢来刺激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从而增加产量和品质。
3. 植物开花:激素类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开花机制来提前或延迟花期。
4. 减缓老化:抑制素类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减缓植物的老化速度来延长植物的生命周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外,它们还可以:1. 降低成本:通过精细化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减少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 增加收益:通过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保护环境:通过优化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四、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科学、经济、环保的农业化学品,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通过影响植物体内的激素合成、运输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或抑制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从而实现对植物的控制和调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可分为植物激素和生长抑制剂两大类。
其中,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而生长抑制剂则通过抑制或阻断植物的生理过程,使植物抑制生长或处于休眠状态。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激素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层面。
植物激素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的激素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影响植物体内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
而生长抑制剂则通过影响细胞的分裂和伸长,阻断植物的生长过程。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领域1. 农业生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的苗条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生长素能够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植物的果实膨大和均匀成熟。
通过合理地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农业生产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2. 园林绿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生长抑制剂能够抑制植物的伸长,使植物呈现紧凑的姿态;植物激素则能够促进植物的分枝和开花,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效果。
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精确应用,可以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营造宜人的环境。
3. 果树栽培对果树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控果实生长和品质。
例如,利用生长素能够促进水果的早熟和膨大,提高果实的产量和糖度;细胞分裂素能够改善果实颜色和外观,增加销售价值。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果农的收益和生活品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前景和挑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是一类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
它们通过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营养吸收等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分为内源激素和外源激素两种类型。
一、内源激素内源激素是植物体内自产生的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推动素等。
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以下是内源激素的作用机理及应用:1. 生长素(Auxin)生长素是一种内源激素,它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还在根的发育、倾生现象和果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应用生长素可以促使植物生长较快,增加光合效果,提高增产效果。
生长素的应用包括果树、蔬菜、水果、花卉和农作物的生产。
2. 赤霉素(Gibberellin)赤霉素是一种内源激素,它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促进芽的分化和伸长,并影响花芽和果实的发育。
应用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和改良品种。
赤霉素的应用包括水稻、小麦、大麦、瓜果蔬菜、花卉和草坪等。
3.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细胞分裂素是一种内源激素,它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促使植物芽的分化和伸长。
细胞分裂素还能抑制植物老化现象,改善果实的质量和品质。
应用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植物的衰老过程,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提高产量和品质。
细胞分裂素的应用包括水稻、小麦、大麦、瓜果蔬菜和草坪等。
4. 推动素(Abscisic Acid)推动素是一种内源激素,它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
推动素可以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降低植物的水分蒸发速度,调节植物的抗逆性。
应用推动素可以提高植物的耐旱性、耐寒性和抗病能力等。
推动素的应用包括大麦、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和花卉等。
二、外源激素外源激素是由植物体外部施加的激素,包括生长素类、生长抑制素类、生根素类和抗叶落素类等。
植物生长调控剂的种类及其应用

植物生长调控剂的种类及其应用植物生长调控剂是一类能够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通过调节植物体内的激素水平和代谢途径,植物生长调控剂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生长调控剂种类及其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控剂的分类植物生长调控剂主要可分为植物激素类、生物活性物质类和化学调节剂类三大类。
1. 植物激素类植物激素是一类内源性化合物,能够在极低浓度下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
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
植物激素类调控剂通过改变植物体内激素的浓度和平衡,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抑制休眠、促进开花等。
2. 生物活性物质类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类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物质,具有生物活性,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提取自海藻的海藻酸钠因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植物激素类似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增产和抗逆,以及果树、蔬菜的催芽、壮苗。
3. 化学调节剂类化学调节剂是一类由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过程。
例如,吲哚丁酸甲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生物量和产量。
此外,喹唑酮类化学调节剂也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功能。
二、植物生长调控剂的应用1. 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产量植物生长调控剂可以通过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增加果实数量和大小等方式,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增加产量。
例如,喷施生长素类调控剂可以促进果树的开花和坐果,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使用植物生长调控剂还可以加快作物的生育进程,增加收获次数,提高农作物产量。
2. 改善品质和抗逆性植物生长调控剂可以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和抗逆性。
例如,赤霉素可以促进葡萄果实的颜色和大小,延长货架期,提高葡萄的商业价值。
海藻酸钠可以增加农作物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抗逆能力,减轻干旱和盐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3. 调控作物的开花和落叶植物生长调控剂还可以用于控制作物的开花和落叶时间。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能够干预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化学物质。
通过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运输和反应,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整植物的形态和生理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在现代农业和园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广泛应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植物生长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其功能和化学性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植物激素类、生物活性物质类和物理调控类。
1. 植物激素类植物激素类调节剂分为五大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类和香皮酮类。
生长素类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使植物茎长得更高。
赤霉素类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细胞分裂素类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促使根系和叶片的发育。
脱落酸类能够抑制植物分化和生长,常被用于控制果实的落叶和保鲜。
香皮酮类则可促使植物抗逆性增强,在干旱、病害和寒冷等环境下提高植物的生长能力。
2. 生物活性物质类生物活性物质类调节剂包括秒钙石(Ca2+)、腐植酸、硒等。
秒钙石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
腐植酸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物的养分供应。
硒在植物中起到抗氧化作用,减轻植物受到环境胁迫的损伤。
3. 物理调控类物理调控类调节剂主要包括电磁波辐射、声波、磁场和光照等。
这些物理因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刺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农业、园艺和林业等领域。
以下将分别介绍其应用情况。
1. 农业领域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
通过调节植物激素的平衡,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加茎秆强度和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作物的养分吸收和转运能力。
同时,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调控作物的抗逆能力,增强作物对干旱、高温和病虫害的耐受性,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可以加速或调节植物生长过程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刺激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植物生长。
例如,一些生长调节剂可以加速作物的萌芽和生长,使其快速形成苗期。
这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减少生长周期。
2. 调节植物结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发育过程来改变植物的结构。
例如,一些生长调节剂可以抑制植物的伸长,使植物矮化或控制植物的分枝和根系生长。
这对于调整作物的冠层结构和形状、增强抗风抗倒性能等方面都有帮助。
3.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一些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果实均匀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如增加果实糖分含量、改善果皮颜色等。
4. 促进作物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调节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例如,一些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的抗氧化能力,提高植物对逆境如干旱、高温、病虫害等的抵抗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需要谨慎,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和农业技术要求进行施用,遵循合理用量和施肥技术,以确保安全和环保。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它们可以改变植物体内激素平衡,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的某些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益的目的。
在作物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促进植物生长1. 增加营养吸收: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和根毛的生长,增加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生根粉可以加速根系的形成,提高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利用率。
2.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叶片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光合产物的合成速率和转运效率,从而增加作物的生物量和产量。
例如,喷施叶面肥可以增加作物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3. 促进细胞分裂: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细胞的分裂和伸长,调整植物生理活性,增加植物的生长速度。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可以促进果实的膨大和增长。
二、提高作物产量1. 增加果实数量: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花芽的分化和开花,提高作物的花序密度和花序数目,增加果实的数量。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瘦果剂可使植物形成整齐均一的果穗,提高籽粒的数目。
2. 提高果实品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果实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改善果实的口感、颜色、香味等品质特征。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可控制番茄果实的成熟速度,使果实色泽鲜艳、口感好、营养丰富。
3. 抗逆性增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的抗逆性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能够提高作物对逆境的适应性。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可以增加作物的抗病抗虫能力,降低作物的死亡率。
三、延长保鲜期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并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抑制剂可以延缓水果的成熟和腐烂,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和口感。
四、减少农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
例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素能够增加水稻生长的抵抗性,减少叶片黄矮病的感染。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通过改变植物内源激素合成和信号传导,或者模拟植物内源激素的效应,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
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学、农业和园艺学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环境和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分类和作用机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分为植物内源激素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两类。
植物内源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花素等,这些激素根据它们在植物体内所起的作用,又可分为生长促进素和生长抑制素两类。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生长素类、赤霉素类、脱落酸类、脱落酸类合成抑制剂和脱落酸转运抑制剂、环境激素和生长促进剂等。
它们通过模拟植物内源激素的效应或者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来达到调节植物生长的目的。
二、应用领域1、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延长作物的生长期和增加产量。
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环境激素等可以促进作物根部和地上部的生长;赤霉素可以促进作物茎、叶和花的发育;脱落酸可以促进果实膨大和颜色成熟等。
2、促进营养物质的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代谢,提高营养物质的合成。
如赤霉素可提高麦角硫因的合成,细胞分裂素可提高橘红素的合成等。
3、改善植物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植物对环境逆境的适应,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如脱落酸可促进植物对低温和干旱的适应;生长素可与植物抗逆蛋白相互作用,提高植物抗病性等。
4、美化城市景观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园艺景观,改善城市绿化环境。
如GA3可使小苏打兰花植株高大端正,略带光泽,娇艳欲滴;BA和IAA 可以促进花卉的开花和色泽,使之更加美观。
三、研究进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当前,表观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已经成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领域的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2.丁酰肼(比久、B9)
丁酰肼是美国橡胶公司于1960年发现的。丁酰肼可以被植物根、 茎、叶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抑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活性, 从而抑制细胞分化,使纵向细胞变短,横向细胞增大,从而使植物 变矮,干扰赤霉素的合成。
丁酰肼用于幼树新梢生长的抑制,使苹果树节间缩短,枝条增粗, 促进花芽分化,早结果。还可防止花生、马铃薯徒长。使菊花植株 矮化,株型紧凑,也可用于蔬菜。丁酰肼可保存植物中的叶绿素, 延长一些易腐蔬菜的寿命,在土壤中能很快被微生物分解。有致癌 效果。
芸苔素内酯——别名天丰素、云大120。具有生根、促进生长、提苗、壮苗、保苗、黄叶病叶变绿、促 进受精、保花保果、促进果实膨大早熟、减轻病害缓解药害、协调营养平衡、抗旱抗寒、降低作物体内 农药残留、增强作物抗逆性等多重功能。对因重茬、病害、药害、冻害等原因造成的死苗、烂根、立枯、 猝倒现象急救效果显著,施用12-24小时即明显见效,迅速恢复生机。适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 菜和水果等,促进生长,增加产量。 丙酰芸苔素内酯(又称迟效芸苔素内酯)是1991年由日本科学家在普通芸苔素内酯的基础上研究合成的 新一代油菜素内酯类似物。通过大量试验证明,与普通芸苔素内酯相比,丙酰芸苔素内酯具有活性高、 持效期长、药效相对缓慢、提高植物抗逆(寒、旱)能力、对作物增产效果显著等特点。
(二)其它植物生长抑制剂
1、三碘苯甲酸——其生理作用是抑制植物生长素的传导或减低植株体内的生长素浓 度,因而可抑制茎尖和侧枝的形成,阻碍节间伸长,使植株变矮,增加分蘖,叶片增 厚、浓绿,顶端优势受阻,对植株有整形和促使花芽形成的作用。 2、整形素——又名氯甲丹,也是一种生长素传导抑制剂,其阻碍生长素从顶芽向下 传导,减弱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形成丛生株,并抑制侧根形成。 3、抑芽丹(青鲜素)——是1949年开发的早期植物生长抑制剂,其主要生理作用是 抑制细胞分裂,但不妨碍细胞膨大,从而抑制植物芽的生长。用于马铃薯、洋葱、大 蒜、萝卜等作物,防止贮藏期发芽变质,也用于棉花、玉米杀雄,对核桃、女贞等可 起到打尖、修剪作用。 4、疏果安——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开发。主要用于苹果、梨大年疏果。 在盛花后14天应用。
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遍的品种有吲哚丁酸、萘乙酸、2,4-D、防落素等。
吲哚丁酸——在光照下会慢慢分解,对酸稳定,也不易被植物中的氧化酶分解,而是代谢为 吲哚乙酸。主要用于番茄、辣椒、黄瓜、茄子、草莓等,促进坐果和单性结实,还可促进多种 植物插枝生根及某些移栽作物早生根、多生根。 萘乙酸——难溶于水,结构稳定,耐贮存性高。可用于小麦、大豆、萝卜、烟草等作物浸渍处 理,可促使发芽长根;用于棉花可减少自然落铃,用于果树可起到疏花作用,防止采前落果; 可以作为柞树、水杉、茶、橡胶、水稻、番茄等苗木、作物的生根剂。改变雌雄花比率。
4.多效唑(PP333)
多效唑可以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其通过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减少 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植物主要表现为延缓生长、矮化植株。另外,多效唑还可 增加叶绿素、核酸、蛋白质含量,阻滞或延迟植物衰老,增加抗逆性。多效唑 也是一种杀菌剂,可以用来防治锈病、白粉病。烯效唑的功效与多效唑相同。 多效唑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主要用于果树,常温(20°C)储存稳定期在 两年以上,如果多效唑使用或处理不当,即使来年在该基地上种植出口蔬菜也 极易造成药物残留超标。
细胞分裂素常用于组织培养中,与一定比例的生长素混合,以促进愈伤组织细胞分 裂、增大与伸长,诱导组织(形成层)的分化和器官(芽和根)的分化。在生产实践 中可以延缓花卉与果实的衰老,防止离层形成,提高座果率,还可用于蔬菜保鲜等。
氯吡脲——经根、茎、叶、花、果吸收并运输。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增大果实,提高花粉可育 性,诱导果树单性结实,促进坐果,改善果实品质。可用于猕猴桃、桃树、葡萄果实膨大。
核苷酸——主要生理作用为:促进细胞分裂,提高植株的细胞活力,加快植 株的新陈代谢,从而表现为促进根系增多,叶色浓绿,加快地上部生长发育, 提高产量。
复硝酚钠——是一种集营养、调节、防病为一体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能 加速植物细胞原生质流动,加快植物新陈代谢作用,加速植物的排毒作用, 对于植物遭受药害、肥害、冻害或其它自然灾害造成的植物毒害具有强烈的 解毒愈创作用,这是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所不具有的。与其他弄呀及肥料共 同应用可增加药效。
糠氨基嘌呤——可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诱导愈伤组织长芽,解除顶端优势;打破侧芽休眠,促进种子 发芽;延缓衰老、保鲜;调节营养物质的运输;促进结实等。20mg/L喷洒促进多种作物幼苗生长;20mg/L喷洒芹 菜、菠菜、莴苣叶片,40mg/L喷洒白菜、结球甘蓝叶片,可保绿,延长存放期。
苄氨基嘌呤——在开花前后50~100mg/L浸或喷花,可促进葡萄、瓜坐果。采收前后用10~20mg/L喷洒,可延 长菠菜、芹菜、莴苣、甘蓝、花椰菜等叶菜类蔬菜存放期。10~20mg/L处理作物块根、块茎可刺激膨大。
有药害。主要防除禾本科作物田中单子叶杂草,莎草及某些恶性杂草。防除阔叶杂草播娘蒿、荠菜、藜、蓼、猪殃殃、
律草、苦荬菜、刺儿菜、田旋花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 防落素——对氯苯氧乙酸又称促生灵、番茄灵,较2,4-D应用安全,不易产生药害,主要用于番茄防止落 花落果,也可用于茄子、辣椒、葡萄、柑橘、苹果、水稻、小麦等多种作物增加产量。
矮壮素延缓生长的性质可能是由于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已证明矮壮素可以抑 制稻恶苗病菌产生赤霉素,因此,矮壮素对高等植物的作用是竞争性地抑制赤霉 素的作用。矮壮素抑制细胞伸长,而不抑制细胞分裂。
矮壮素其生理功能是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使植株的间 节缩短、矮壮并抗倒伏,促进叶片颜色加深,光合作用加强,提高植株的坐果率 抗旱性、抗寒性和抗盐碱的能力。
2,4-D——2,4-二氯苯氧乙酸 ,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在番茄、冬瓜、西葫芦和黄瓜防止落花落果, 但由于2,4-D在高浓度下可以作为除草剂应用,因此,使用时一定掌握使用方法和剂量。 (注:2,4D丁酯——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一种选择性很强而有内吸传导作用的除草剂。对棉花、大豆、马铃薯等
(一)脱落酸(ABA、休眠素)
脱落酸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主要功能是诱导植物产生对不良生长环 境(逆境)的抗性,如诱导植物产生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耐盐性等。用 浸种、拌种、包衣等方法处理水稻种子,能提高发芽率,促进秧苗根系发达, 增加有效分蘖数,促进灌浆,增加秧苗抗病性。棉花、烤烟、油菜、玉米、小 麦、蔬菜等有效应的报道,但应用不多。由于脱落酸的发酵成本较高,生产上 应用较少。其除促使叶子脱落外尚有其他作用,如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 铃薯形成块茎等。主要用于高等植物可促进叶片脱落。
植物生长调节剂:仿照 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人 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 活性的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分类:
第一节 植物生长促进剂 第二节 植物生长延缓剂 第三节 植物生长抑制剂
第一节 植物生长促进剂
植物生长促进剂是指能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的化合物。根据 其化学结构或活性的不同,又可分为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 类、乙烯类和油菜素甾醇类等。
六、其它及复合植物生长促进剂
还可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调节剂种类较多,如三十烷醇、核苷 酸、复硝酚钠、复硝酚钾等。
三十烷醇——具有多种生理作用:促进能量贮存,改善细胞透性,调节生理 功能,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强度,增强酶的活性,促进矿物质吸收, 促进种子萌发,根系发根,提高成熟,增加蛋白质含量和干物质量。
主讲:邢安然
植物的生长发育除需要水分、二氧化碳和各种营 养物质外,还需要植物的生理活性物质―植物激 素的调节和控制,同时,还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 (如温度、光照、湿度等)变化的影响。
植物激素: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 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物质。目前已发现并公认的 植物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 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第二节 植物生长延缓剂
植物生长延缓剂不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而对茎部亚顶端分生组织的 分裂和扩大有抑制作用,因而它只使节间缩短、叶色浓绿、植株变矮,而植 株形态正常,叶片数目、节数及顶端优势保持不变。外使赤霉素可逆转植物 生长延缓剂的效应。
1.矮壮素(CCC、三西)
矮壮素是美国氰胺公司1957年开发的品种。矮壮素可使被处理的植物茎部缩短, 减少节间距,从而使植株变矮,茎杆变粗,叶色变绿,叶片加宽、加厚,增加抗 倒伏能力。
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植物激素增进乳液分泌,加速成熟、脱落、衰老以及 促进开花的生理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利不仅自身能释放出乙烯,而且还能诱导植株 产生乙烯。
五、油菜素甾醇类
美国农学家在1970年代初期从油菜花粉中提取出一种生理 活性物质, 定名为油菜素。后来格罗夫(1979) 分离鉴定 为油菜素内酯,也称为芸苔素内酯。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霉素类(920) 概述:
1926年日本人黑泽发现水稻恶苗病可引起稻苗徒长,这是受赤霉菌感染的缘故。 1935年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科学家菽田首次从水稻恶苗病菌中提取得到赤霉素晶体。
赤霉素是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多效唑、矮壮素的拮抗剂,打破休眠,提高结实率, 提高坐果率和产量。
应用赤霉素可打破种子、块茎、鳞茎等植物器官的休眠,促进发芽。赤霉素的另一生理功 能是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可促进植物茎节的伸长和生长。另外,赤霉素还可促进花芽分化 和开花,改变雌、雄花比例。
四、乙烯类
概述:
乙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分为乙烯释放剂和乙烯合成或作用抑制剂。 乙烯释放剂是指在植物体内释放出乙烯或促进植物产生乙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合 成抑制剂是指在植物体内通过抑制乙烯的合成,而达到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乙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促进果实的成熟、叶片的衰老、离层的形成、诱导不定根和 根毛的发生,而且还具有生长延缓作用。因此,有人也将乙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分类于植 物生长延缓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