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指南 (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积累默写) 2

专项复习——积累默写(二)1.在唐朝诗人的《浪淘沙》中,描写黄河流域风沙大的诗句是: 。
提到传说故事的诗句是: , 。
春天来了,江南大地真是“, 。
”(《江南春》)这一课中,我还积累了宋代诗人的《书湖阴先生壁》: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2.地球,这位,这个,是那样的, 。
3.五音包括: 、、、、。
五彩包括: 、、、、。
五行包括: 、、、、。
五谷包括: 、、、、。
4.伯牙,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少选之间而,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
”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以为世。
5.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 。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忽然,海面上, 。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
6.我积累的和音乐有关的成语有:高山流水、、、、、,和建筑有关的成语有: ,和书法、绘画方面有关的成语有: 、、。
7.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下面是的沙地,都种着的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向一匹猹的刺去。
那猹却,反从他的逃走了。
8.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棒上的绳子只一,那鸟雀就在竹匾下了。
积累默写(二)1.刘禹锡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一水护田将绿绕2.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3.宫商角徵羽黄青赤白黑金木水火土稻麦黍菽稷 4.鼓琴志在太山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汤汤乎若流水破琴绝弦不复鼓琴无足复为鼓琴者 5.面对着大海水天相接微波粼粼霎时间洒满了银光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恬静睁得大大的眼睛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6.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轻歌曼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画龙点睛笔走龙蛇7.深蓝金黄海边一望无际碧绿项带银圈一柄钢叉尽力将身一扭胯下8.扫支撒缚拉罩专项复习——课外阅读(一)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部编六上语文复习计划

部编六上语文复习计划
在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复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就
如何制定一个高效的部编六上语文复习计划进行详细的论述。
首先,明确阶段性目标。
在制定复习计划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整
个学习阶段的目标。
可以根据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内容,确定
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然后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
例如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对某一单元的复习。
其次,制定详细计划。
根据阶段性目标,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
可
以将整个阶段的内容进行分解,列出每天需要复习的内容和学习任务,确定复习的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确保每
个知识点都得到系统复习和掌握。
再次,灵活调整计划。
在实际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某一天学习时间不足、学习效果不佳等情况。
这时就需要灵
活调整复习计划,可以适当延长某一天的复习时间,加强对重点知识
的复习,保证整个复习过程的顺利进行。
最后,定期总结复习效果。
每周或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对复习效果
进行总结。
检查自己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看是否存在未掌握的
内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保证知识的完全消化和吸收。
通过以上的部编六上语文复习计划,相信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能够
事半功倍,取得一个理想的学习效果。
祝愿大家在学习中取得优异的
成绩!。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计划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计划转眼间,一学期即将结束,我们又迎来了后期的复习工作,为了使复习工作全面、系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根据我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特制定以下的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期末复习工作,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很重要。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有的放矢的做好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特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如下:二、复习目标与措施1、更加重视差生。
特别是懒学生,要想方设法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从基础抓起,让他们把基础知识全面牢固地掌握。
2、培养优生。
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广泛阅读课外资料,并给与鼓励指导。
3、对中等生既要鼓励又要关注。
三、复习中的注意点:1、注意个别指导,本班学生差生较多,可采取以一帮一的方法进行复习,个别学生要加强教师个别指导。
2、要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和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
希望通过系统的复习,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们都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四、具体安排字词:以听写的方式检查字词。
听写前先布置作业复习课后生字词及补充的四字词、成语。
听写后做评讲,将易错字、重难点字重点讲解。
句子: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阅读: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阅读方法。
背诵:背课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写课本中规定的内容。
写作: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按单元进行复习,强调每单元中涉及到的写作方法,并进行写作训练;把阅读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文学常识总结(人教版期末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文学常识总结(人教
版期末复习)
一、诗歌常识
- 诗歌是用语言创作的艺术形式,具有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功能。
- 诗歌的基本要素包括韵律、节奏和意象等。
- 不同的诗歌形式有不同的韵律和结构,常见的有四言、五言和七言诗等。
二、散文常识
- 散文是一种以平实语言写作的散发性文学作品。
- 散文可以记叙、描写、论述或抒发情感。
- 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抓住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三、寓言常识
- 寓言是一种以讽刺、夸张和想象等手法的短篇故事。
- 寓言通常以动物或物品的形象来代表特定的人物或事件。
- 寓言常包含寓意或道德教育意义,让读者通过故事来思考和研究。
四、童话常识
-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奇幻、幽默和教育等特点。
- 童话通常包含魔法、动物和神奇事件等元素。
- 童话故事中常有主人公经历困难、战胜困难和追求幸福的情节。
五、人物形象常识
-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
- 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通过外貌、性格、行为和言语等方面来展现。
- 读者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和观点。
六、文学常识
-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拓宽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文学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现实,探讨人生哲理,引发读者的思考。
-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注意欣赏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内涵。
以上是六年级上学期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常识总结,希望能对学生们的期末复有所帮助。
(Word count: 147)。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复习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复习计划为了帮助六年级学生更好地复习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制定本复习计划。
本计划根据教材内容结构编排而成,涉及基础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方面,力求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
具体计划如下: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常考的试题。
本部分的任务是强化学生对语言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提高综合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具体复习内容如下:1.国画名家–阅读理解:了解名字和作品特点–语言表达:描述画作特点,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2.水文化–阅读理解: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和特点–语言表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江南水乡的文化和景色3.打破困境–阅读理解:了解水上求生重要性和方法–语言表达:描述挑战、风险和求生的智慧第二部分:写作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部分的任务是让学生自主思考,灵活运用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并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具体复习内容如下:1.感受自然之美–橄榄树:教会学生用文字描述橄榄树的特点和意义–水中春影:教会学生用文字描述春天里水底真实世界2.个人成长与担当–成长的苗头:唤起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和担当–我就在这里等你:表达对父母、亲人、朋友的情感和思念第三部分:语言文字知识语言文字知识是语文学科的核心内容,它影响着整个语文学习。
本部分的任务是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其语文技能和运用能力。
具体复习内容如下:1.字音字形知识–熟词生义:认识和掌握常见字的词汇拼写和常见用法–熟记生词:学习语文中常见生字、形声字和多音字拼音2.语言函数知识–语法掌握:熟悉和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本语法–语言功能:认识和掌握语言的描述、表达、描写、表达情感等多种语言功能第四部分:提升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
本部分的任务是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词语专项及答案(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词语专项及答案(二)一、按要求写词语。
(1)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含有“然”的词语。
①岁月悠悠,唯有你( )如旧。
②爷爷今年八十岁了,他( )能爬上五指山顶峰。
③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雪,傍晚,天上( )飘起雪花。
④他( )工作忙,可是对业余学习并不放松。
(2)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含有“静”的词语。
①一天夜晚,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②西蒙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 )。
③孩子的呼吸均匀而( ),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④月光透过窗子,照在盲姑娘( )的脸上,显得那么安谧。
二、注意加点词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4分)(1)他来到草原后变得十分洒脱..,完全没有之前的( )。
(2)面对危险,我们不能( ),要沉着冷静..。
(3)如果我们任由环境受到污染,地球上原本丰沛..的水资源终会( )。
(4)下了体育课,大家没有( ),反而集合..到了一起。
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一( )无际无( )无尽北风( )号恍然大( ) ( )( )吞枣 ( )( )大笑(1)听了他讲的故事,我忍不住( )。
(2)经过老师的指点,刚才还一头雾水的我现在( )。
(3)( ),一个拉黄包车的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4)闰土的心里有( )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丝张番幕阵段部首一()相声一()电影一()歌曲一()谈语一()短剧一()微笑一()照片一()吆喝五、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曲高()寡__________ 不解之()__________响()行云__________ 抑扬()挫__________转瞬即()__________ 窃窃私()__________六、用“静”字组词填空。
1.清幽的月光照在盲姑娘_____的脸上。
2.傍晚,贝多芬在一条_____的小路上散步。
3.铃声响过了,教室里很_____,同学们端坐着等待老师上课。
六年级上语文专题复习(二)语文乐园

六上语文专题复习(二)语文乐园知识点词语类借代:用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桃李——学生布衣——平民桑梓——故乡鸿雁——书信玉兔——月亮春秋——岁月对联:非常巧妙地运用了相同的字或者同音字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秋月月月月台上赏月夏天天天天井中聊天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和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年龄特征的指代称呼弱冠之年——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天命之年——50岁花甲之年——60岁古稀之年——70岁同义连用:这样的成语有加重语气、突出强调的作用。
聚精会神轻描淡写千言万语真心实意百依百顺无穷无尽画面感的词语崇山峻岭千岩万壑云蒸霞蔚暴风骤雨风清月朗山明水秀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猜字谜日出京城(打一字)人有它大,天没有它大。
(打一字)脸谱全集(打一成语)《西游记》(打一成语)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第一排褒义词:奋不顾身不屈不饶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第二批贬义词:胆小如鼠苟延残喘苟且偷生贪生怕死一词多义: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
走马观花走:跑。
走亲访友走:(亲戚家)交往。
相去甚远去:距离、相差。
去粗存精去:除掉、减掉。
亡羊补牢亡:丢掉,失去。
生死存亡亡:灭亡。
兵临城下兵:武装力量,军队。
句子类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看!后花园真是色彩丰富!【识记】两组句子都由祈使句“看!”和“看”的内容的感叹句构成,都表达了强烈的赞美之情。
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识记】(反问句,语气和表达情感更加强烈)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呀!【识记】(反问句,结尾标上感叹号,表示极度肯定,感情更加强烈)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呢?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
【识记】(设问句,特别强调了句子中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爷爷!爷爷!”强强惊奇地、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看拼音写词语)2

专项复习——看拼音写词语(二)1.狼牙山五壮士为了yǎn hù()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向qíqū()的山路。
他们满怀仇恨,英勇歼敌,最后高喊着壮烈háo mài()的口号跳下了悬崖。
2.火星和地球zhòu yè()长短相近,人们发现火星表面有zòng héng()的黑色线条,cāi cè()是运河。
后来飞船pāi shè()的照片证明,原来是暗环形山和暗的bān diǎn()。
科学家还发现,火星非常gān zào(),大气层xībó(),没有cíchǎng(),不能dǐyù ( )紫外线,因此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3.kuí wu( )的渔夫回到家里就开始bào yuàn()碰到这么zāogāo()的天气,差点儿回不来。
桑娜听了,心里更加tǎn tèbùān()了。
4.夏天,万物都在飞速地长,tiào yuè()地长。
你看,瓜架上的lǜwàn()啦,地里的gāo liang( )啦,枝上的bāo lěi()啦,石头上的tái xiǎn ( )啦,cài qí()啦,还有稻秧、gān zhe ( ),都一天天高起来。
5.在莱yīn()河畔,贝多芬为一位mòshēng()的máng gūniang( )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当他按动qín jiàn ( )时,姑娘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月亮升起来了,shà()时间,微波lín lín( );大风来了,一个个巨浪涌向岸边……6.天气预报真准确。
刚才天空还是wǎlán wǎlán ( )的,转眼间,就积起了hòu dūn dūn()的云彩,不一会儿,就下起了雨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指南【考查篇目】一、默写每周一诗16首《古诗三首》《山川之美》《为学》前两节《郑人买履》二、课内文言文《为学》《孙权劝学》《中国古代寓言四则》三、课内现代文《海底奇光》《松鼠》《藏羚羊跪拜》《忆读书》《受宠的象》《蚊子和狮子》【复习指南】一、默写1.易错字梳理P18《望驿台》靖扑P19《秋思》欲临P41《宿新市徐公店》疏阴P42《村晚》满陂衔漪P46《观沧海》竦峙汉P47《望岳》生决眦凌绝P48《饮湖上初晴后雨》潋滟抹P64《暮江吟》铺瑟怜真P65《夜泉》冷溪P79《嫦娥》深晓沉P80《迢迢牵牛星》擢杼零P98《蝉》垂緌藉P99《画眉鸟》啭向P112《牧童词》蓑莎蓬蒿犊P113《夜书所见》萧促P132《劝学》勤P133《赠外孙》雏从须P149《东栏梨花》满栏惆P150《水口行舟》扁篷P54《山川之美》俱颓竞P125《为学》亦矣鄙P143《郑人买履》履坐反2.每默完一句,逐字检验,字写端正,笔画写清。
二、课内文言文二八为学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吗)?为.(做)之.(它,指代“天下事”),则.(那么)难者.(……的)亦.(也)易矣.(了);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不译)为学..(做学问)有难易乎?学之.(它,指代为学的内容),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蜀地)之鄙.(边远的地方)有二僧.(和尚),其.(其中)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告诉,对……说)于.(对)富者曰:“吾欲.(想要)之.(往,到……去)南海,何如..(如何,怎么样)?”富者曰:“子.(您)何.(什么)恃.(凭借,倚仗)而往.(去)?”曰:“吾一瓶一钵.(饭钵)足.(足够)矣。
”富者曰:“吾数.(几)年来欲买舟..(雇船)而下.(顺流而下),犹.(还,尚且)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到)明年..(第二年),贫者自南海还.(回来),以.(把)告富者。
富者有.(显露,露出)惭色.(神情,脸色)。
西蜀之.(不译)去.(距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到达)而.(但,却)贫者至焉.(加强语气的助词)。
人之.(不译)立志,顾.(还,反而)不如蜀鄙之僧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重点文言词语:乎为则亦鄙语之恃犹越还以去至顾《为学》参考译文天下事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做了,那么困难的也变得容易了;不去做,那么容易的也变得困难了。
一个人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学了,那么困难的也变得容易了;不去学,那么容易的也变得困难了。
蜀地边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凭借)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顺流而下,还没能办到,您靠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去南海的经历)告诉富和尚。
富和尚显露出惭愧的神色。
西蜀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但穷和尚到达了。
一个人确立志向,难道还比不上蜀地边远地方的(穷)和尚吗?《为学》文学常识选自《白鹤堂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示子侄,给子侄看。
作者彭端淑,清代文学家。
本文是彭端淑为勉励他的子侄辈努力读书而写的。
《为学》内容理解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2-6节的内容。
答:蜀鄙二僧去南海,穷和尚去成了,富和尚没去成。
提示:概括一件事的方法:谁+干什么+结果。
(有时结果可省略)2.文中两句“子何恃而往”,语气有什么不同?各表现了富和尚什么态度?答:前一句“子何恃而往?”是疑问语气,表现了富和尚怀疑的态度;后一句“子何恃而往!”是感叹语气,表现了富和尚讥讽的态度。
3.本文第一段以两个设问句开篇,提出了什么观点?答:难易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在于是否“为”。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或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人贵立志,事在人为。
二九孙权劝学司马光初.(当初,从前),权谓.(告诉,对……说)吕蒙曰:“卿.(你)今.(现在)当涂..(掌..(当权。
涂,通“途”,道路)掌事管政事),不可.(能够)不学!”蒙辞.(推辞,推脱)以.(拿,用)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难道)欲卿治.经.(研究经书)为.(做,担任)博士邪.(通“耶”,吗)?(岂……邪:难道……吗?)但.(只,仅)当.(应当)涉猎..(泛览),见.(了解)往.(过去的)事耳.(罢了)。
卿言.(说)多务,孰.(哪个,谁)若.(像)孤.(我)?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很,非常)有所益(好处)。
”蒙乃.(于是,就)始就.(从事)学。
及.(等到,到了……的时候)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谈论)议.(商议),大惊曰:“卿今者才.(才干)略.(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阿蒙!”蒙曰:“士.(读书人)别三日..(刮目相看:另眼..(擦擦眼睛)相待..(泛指几天),即.(就)更.(重新)刮目相看),大兄..(认情事物)之.(这么)晚乎.(啊)!”肃遂.(于是,就)拜.(拜见)蒙母,结友而.(然..(长兄)何.(为什么)见事后)别。
★重点文言词语:谓今可岂为耳孰若大乃及复即何遂《孙权劝学》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能不学习啊!”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做博士吗?只是应当广泛地浏览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时,(他)同吕蒙交谈议论,非常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相看,兄长为什么知道情况那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告别。
《孙权劝学》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资治通鉴》,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孙权劝学》内容理解1.本文运用了哪些语气词来表现人物情感与语气的变化?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肯定语气,罢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语气,啊。
提示:参看课本P127知识卡片中关于“文言语气助词”的介绍。
2.孙权“劝学”,说了哪些理由?答:第一,“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第二,“卿言多务,孰若孤?”说明有学习的条件;第三,“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说明学习的作用。
3.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点没有,又是如何表现的?答:课文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表现。
4.吕蒙、孙权和鲁肃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吕蒙是一个好学、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人;孙权是一个好学、善于规劝他人的人:鲁肃是一个的敬才、爱才的人。
三四中国古代寓言四则买椟还珠《韩非子》楚人有.卖其.(他的,指代楚人)珠.(珍珠)于.(到)郑者.(有……者:有个……的人),为.(做,制造)木兰之.(不译)柜.(匣子),薰.(熏染)以.(用)桂、椒,缀.(连结,装饰)以.(用)珠玉,饰.(装饰)以玫瑰..(美玉),辑.(同“缉”,连缀)以羽翠..(翠鸟的羽毛),郑人买其.(他的,指代楚人)椟.(匣子)而.(却)还.(归还,退还)其.(他的,指代楚人)珠。
此.(这)可.(可以,能够)谓.(说)善.(善于,擅长)卖椟矣,未可谓善鬻.(卖)珠也。
★重点文言词语:其为以缀还此谓善《买椟还珠》参考译文楚国有(个)到郑国卖珍珠的人,(他)用木兰木制作了匣子,用桂、椒香料熏染,用珍珠玉石装饰,用美玉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
郑国人买下他的匣子却把退还他的珍珠。
这可以说(这个楚国人)善于卖匣子,不能说(他)善于卖珍珠。
《买椟还珠》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韩非子》,作者是战国晚期的韩非,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称“韩非子”。
《买椟还珠》内容理解1.《买椟还珠》讽刺了哪一类人?答:讽刺了那些只顾外表而忽略实质,舍本逐末的人。
2.《买椟还珠》的寓意是什么?答: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欲.(想要)买履.(鞋子)者,先自度.(量)其.(他的,指代郑人)足而.(表顺接,然后)置.(放,搁在)之.(它,指代尺码)其.(那)坐.(同“座”,座位)。
至.(到,等到)之.(往,到……去)市.(集市,市场)而.(却)忘操.(携带)之.(它,指代尺码)。
已得.(得到,拿到)履,乃.(才)曰:“吾忘持.(拿,携带)度.(尺码)。
”反.(同“返”,返回)归.(回家)取.(拿)之.(它,指代尺码)。
及.(等到)反.(同“返”,返回),市罢.(结束,散),遂.(于是,就)不得.(得到,买到)履。
人.(有人)曰:“何.(为什么)不试之.(它,指代鞋)以.(用)足?”曰:“宁.(宁可)信度,无.(不)自信..(相信自己)也。
”★重点文言词语:欲度置坐至之市操持反罢遂《郑人买履》参考译文郑国有(个)想要买鞋子的人,先量好他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座位上。
等到前往集市却忘记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才说:“我忘记拿尺码。
”(他)返回家拿尺码。
等(他)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他)没能买到鞋。
有人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试(鞋)呢?”(那人)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
”《郑人买履》文学常识同《买椟还珠》文学常识。
《郑人买履》内容理解1.《郑人买履》讽刺了哪一类人?答: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条条框框而不重视客观实际的人。
2.《郑人买履》的寓意是什么?答: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滥.(失实)竽充数..(凑数)《韩非子》齐宣王使.(让)人吹竽,必.(一定,必须,总是)三百人。
南郭处士..(没有官职的读书人)请.(请求,要求)为.(给,替)王吹竽,宣王说.(同“悦”,高兴)之.(不译),廪.食.(官府给的粮米、供俸)以.(用)数百人。
宣王死。
湣王立.(继承王位),好.(喜欢)一一听之.(他们,指代吹竽的人)。
处士逃。
★重点文言词语:使必请为说以好之《滥竽充数》参考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合奏)。
(一个叫)南郭的读书人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非常高兴,用数百人的口粮供养他。
齐宣王死后,齐缗王继承了王位。
齐缗王喜欢听一个一个的独奏,南郭处士逃走了。
《滥竽充数》文学常识同《买椟还珠》文学常识。
《滥竽充数》内容理解1.《滥竽充数》讽刺了哪一类人?答: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冒充内行,蒙骗他人的人。
2.《滥竽充数》的寓意是什么?答:只有靠真本领,才能有所作为。
画蛇添足《战国策》楚有祠.(祭祀)者,赐.(赏赐)其.(他的,指代祠者)舍人....(门客,指左右亲近的人)卮.(古代装酒的器具)酒。
舍人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曰:“数.(几)人饮之.(它,指代酒)不足.(足够),一人饮之有余.(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