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DOC7)(1)

合集下载

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DOC7)

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DOC7)

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DOC7)编者按:标准应该是衡量事务的准则。

标准的制定一样都由国际/国家有关标准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完成。

但一些行业的生产厂商为了爱护用户的投资,促进行业有序进展,也按照本行业的特点,联合起来制定了一些大伙儿认可并共同遵守的规范,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被广泛采纳。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一些行业的厂家也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究,本期我们刊登的《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确实是由该财务软件行业的民间组织——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治理软件分会制定的,起草者为闻名财务软件厂商深圳金蝶公司。

一、背景目前,国内财务软件众多,它们采纳的数据库平台和数据库结构各不相同,不同财务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因为数据库平台和结构不同而产生许多困难,几乎任意两个不同软件之间要实现数据传递都会存在专门的数据转换咨询题。

烦琐的数据转换工作白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同时也阻碍了财务软件产业的健康进展。

国内财务软件的商业化差不多比较成熟,各财务软件公司都有一批用户。

由于各种缘故,一些用户期望从一个软件交叉升级为另一软件。

由于用户在旧软件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必定期望升级后原有数据能移植到新的软件中,然而有些软件的数据文件通过加密或数据库结构未公布,要从中直截了当读取数据几乎不可能。

为了爱护用户已付出的劳动,各财务软件需要提供一个标准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

如此,建立一个公用的数据交换标准是专门必要的。

用户在使用财务软件时,有一些需求通过财务软件本身是难以实现的,如:用户期望把会计报表通过电子表格软件处理输出为各种专门形式;另一些高级用户,则期望在其它治理软件中能取到财务数据。

这些数据交换工作都需要有一个标准的数据接口来规范。

财务会计通过长期的进展已形成一定的理论,财务会计工作也有规范可循,国内财务软件是在这些理论和规范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各软件储存财务数据的模式也大同小异。

财务数据要紧按会计科目、凭证、余额及发生额、报表几个部分分块储备,它们之间既分离又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

XML格式
默认输出1个文件,名为“会计核算软件数据.xml ”
TXT格式
默 认 输 出 10 个 文 件 , 分 别 为 : 格 式 说 明 文 件 (GSSM.TXT)、电子账簿文件(DZZB.TXT)、会计科目 文 件 ( KJKM.TXT ) 、 部 门 ( BMXX.TXT ) 、 单 位 (WLDW.TXT)、项目信息(XMXX.TXT)、科目余额及 发生额(KMYE.TXT)、记账凭证(JZPZ.TXT)、企业资 产负债表(Q_ZCFZ.TXT)、企业利润表(Q_LR.TXT)
16
练习: 审计人员从某企业取得了会计核算软件的2003年数 据库数据文件(会计核算软件为“用友8.21access版”, 数据文件名为“某企业2003年数据库数据(用友).mdb”), 请您将此数据采集转换到AO。
17
3时修改目录名或删除。
3
(2)会计核算软件输出符合GB/T 24589-2010的数据
GB/T 24589.1-2010(企业)
只有xml格式,默认输出5个文件,分别为:公共 档案.xml、总账.xml、应收应付.xml、固定资产.xml、 员工薪酬.xml。 GB/T 24589.2-2010(行政事业单位)
只有xml格式,默认输出4个文件,分别为:公共 档案.xml、总账.xml、固定资产.xml、工资.xml
AO操作:选择转换模板“用友8.x SQLServer备份”,选择数 据源“UFDATA.BA_”,键入的年度。 环境要求:本机安装SQL Server。
10
(4)金蝶K3 V10 SQLServer备份
后台数据库: SQL Server 备份的文件: F账套名.bak,一般记录账务信息,可以用SQL中的“还原 数据库”将其还原到SQL中查看。 F账套名.bbb,备份信息文件。 AO操作:选择转换模板“金蝶K3 V10 SQLServer备份”, 选择数据源“F账套名.bak”,键入的年度。 环境要求:本机安装SQL Server。

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服务系统方案

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服务系统方案

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服务平台方案2016年X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2013年1月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1号文)明确提出“必须健全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支持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等要求。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

充分发挥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服务平台作用,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广东省委下发《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粤办发〔2011〕21号)》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提出了时间要求,并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和廉情预警防控管理应实现民主化、公开化、制度化和智能化。

2014年广东两会,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作政府报告提出,建立农村集体产权管理服务交易平台,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2014年12月,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马兴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出席会议并讲话,提出2015年底将全面建成县(市、区)、镇、村三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到2016年底,完善、巩固和提高,力争建成全省统一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体系。

近年来XX市的三资交易越来越多,交易额逐步增大,对于交易过程中时有发生的暗箱操作、小官大贪的问题村民反映强烈,为了加强监管、使“三资”交易真正服务于民、杜绝贪污腐败,市纪委、市农业局遵照国家、省、市的文件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建设一套综合“三资”管理服务平台,打造集管理、公开、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能动作用和村民百姓的积极性,引导“三资”交易向公开透明化过渡、提高“三资”管理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经济信息252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李建波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李艳红 开封市妇产医院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会计也在经历一场信息化革命。

从手工记账的“1.0时代”,到会计与计算机相结合的“2.0时代”,再到如今“云会计”模式下协同交互的“3.0时代”,会计信息化发展对社会影响重大。

鲁迅说过:“我们看历史,能够据过去以推知未来。

”本文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手工记账;会计信息化;展望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8-0252-01一、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缓慢起步阶段、自发发展阶段、政府推动发展阶段和向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阶段。

(一)缓慢起步阶段(1979-1982年)“会计信息化”一词脱胎于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会计应用等。

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从原东德进口计算机,用计算机进行工资、产值等方面的计算。

这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开端。

1981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和长春一汽联合召开“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研讨会”,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王景新教授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当时,一些大中型企业由于业务复杂繁多,开始对单项会计业务进行电算化处理。

这一时期,由于计算机比较稀缺,价格昂贵,专业人员缺乏,加上会计软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较少。

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重视会计电算化应用问题,从而会计电算化发展缓慢。

(二)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7年)为推广计算机应用,国务院于1983年成立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会计电算化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市场上出现大量微机,全国多数企事业单位纷纷购买微机。

各企事业单位开始掀起计算机应用的热潮,据财政部调查,这一阶段全国约有14%的单位开展了会计电算化工作。

《初级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1-12)

《初级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1-12)

《初级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1)第一节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法规制度1994年6月,财政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在试行文件的基础上正式制定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和《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

1996年,财政部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又专门制定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1999年10月31日,最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例题3-1】单选题:财政部制定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是对会计软件的( )要求。

A.最高B.较高C.最低D.较低正确答案:C解析:《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是对会计软件的基本要求【例题3-2】单选题:1996年颁布的会计电算化法规是( )。

A.《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B.《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C.《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D.《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正确答案:D解析:1996年,财政部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又专门制定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例题3-3】单选题:当前开发、选择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依据是( )。

A.《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B.《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C.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D.《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正确答案:D解析:当前开发、选择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依据是《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用、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用、维护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2.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用友GRP-U8财务管理软件国标数据接口输出操作方法

用友GRP-U8财务管理软件国标数据接口输出操作方法

用友GRP-U8财务管理软件国标数据接口输出操作方法用友GRP-U8财务管理软件是政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用的财务管理软件,用友政务公司为响应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的实施,用友GRP-U8财务管理软件(V10.0.0)首批通过了GB/ T 24589认证,并在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进中积极响应新标准,推广新标准,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积极努力。

用友GRP-U8政府财务管理软件的研发过程严格遵循公司研发质量管理标准,并将GB/ T 24589-2010标准作为关键标准之一严格执行。

保证了政府各行政事业单位都能够便捷支持《财经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 T 24589-2010)标准。

根据政府部门应用特点,按照GB/ T 24589-2010标准,GRP-U8软件通过认证的软件产品功能模块涵盖了电子账簿、会计科目、科目余额、记账凭证、报表、预算、工资、资产配置、资产卡片、以及扩展的公共财务信息档案等方面的接口标准格式数据,可支持自定义财务信息标准化格式输出。

在用友GRP-U8产品的会计平台模块里,提供了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审计标准接口,此接口的功能是在继承2004年发布的《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的需求上,结合GB/ T 24589-2010标准进行了升级。

在接口工具的界面的标题处(如下图所示),可看到“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T 24589.2-2010)”,用户可依据此标题来识别新旧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的版本。

该接口工具导出的文件格式有TXT、XML两种格式。

审计接口工具界面中的功能点已用数字顺序号标注,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将导出期间(图中01)、单位性质(图中02)进行选择,其他部分程序会自动进行识别和加载。

以下是图中标注部分的说明: 01:导出数据的会计期间。

默认为登陆GRP-U8软件的会计期间,这里可根据需要获取数据的会计期间自定义。

02:导出数据所属单位性质。

包含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三个部分。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编制讲明一、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治理委员会2002年下达的国家标准项目打算中,列入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编号为20020389—T—424 );2004年国家标准化治理委员会又下达《关于调整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国家标准打算项目的复函》(标委办函[2004]6号),明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作为主管部门,组织《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的起草单位和有关单位,承担《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的制定。

二、要紧工作过程2002年3月上海市技术监督局制定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并作为地点标准。

2002年按照国家标准项目打算中编号为20020 398—T—424的国家标准打算项目《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上海市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该标准的起草工作,于2003年底提出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国家标准草案文本。

审计署按照工作需要,自1999年以来开展了“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经国家电子政务治理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批准,审计署于2002年2月开始组织研究编写《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于2003年底提出标准草案文本。

2004年2月,按照国家标准化治理委员会“标委办函[2004]6号”—“关于调整《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国家标准打算项目的复函”的精神,审计署运算中心召集上海《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标准起草组成员,审计署南京特派员办事处、南京审计学院等有关专家与人员,在北京对上述两个标准草案文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综合整理提出了《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规范(企业、事业单位)(草案稿)》。

2004年3月,按照国家标准化治理委员会关于“要符合国家标准撰写格式及语言规范;要使用数据元素表示;会计核算软件数据输出文件要有文本和XML格式”的要求,组织审计署运算技术中心、财政部会计司、审计署南京特派员办事处、信息产业部电子标准化所、用友公司、金算盘公司、浪潮公司等有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出《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征求意见稿)》。

2023年甘肃会计继续教育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政策及其解读答案

2023年甘肃会计继续教育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政策及其解读答案

2023年甘肃会计继续教育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政策及其解读答案1.信息化是当代会计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它带来了会计理念和方法的变革。

这场变革从会计电算化时期拉开序幕,逐渐发展转型为会计信息化,并正在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相融合。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发展一般归纳为()浪潮。

A 三次B 四次C 五次D 六次[答案解析] A2.2009年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确立了“()”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思路,并在此后逐步构建起以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 通用分类标准、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和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A 质量先行B 标准先行C 技术先行D 管理先行[答案解析] B3.单位业财融合需求很迫切,一方面,业务创新发展和新技术创新迭代不断提出();另一方面,多数单位业财融合仍处于起步或局部应用阶段,推动业财深度融合的需求较为迫切。

A 新的业财融合需求B 新的业财管理需求C 新的业财匹配需求 D 新的业财配置需求[答案解析] A4.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

()是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源。

通过将零散的、非结构化的会计数据转变为聚合的、结构化的会计数据要素,发挥其服务单位价值创造功能,是会计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进一步提升会计数据要素服务单位价值创造的能力是会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

A 审计数据要求B 会计数据要素C 管理数据要求D 会计信息要素[答案解析] B5.有条件的地区(部门)可以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部门)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切实将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注册会计师协会要以行业信息化战略为引领,指导和推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快制定会计信息化国家标准。

A 行政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B 企业会计数字化转型C 会计师事务所数字化转型D 会计管理部门数字化转型[答案解析] C6.推动修订(),为单位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提供法制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DOC7)(1)
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CSIA/ABM 98001号
编者按:标准应该是衡量事务的准则。

标准的制定一般都由国际/国家有关标准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完成。

但一些行业的生产厂商为了保护用户的投资,促进行业有序发展,也根据本行业的特点,联合起来制定了一些大家认可并共同遵守的规范,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被广泛采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一些行业的厂家也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本期我们刊登的《中国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就是由该财务软件行业的民间组织——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制定的,起草者为著名财务软件厂商深圳金
蝶公司。

一、背景
目前,国内财务软件众多,它们采用的数据库平台和数据库结构各不相同,不同财务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因为数据库平台和结构不同而产生许多困难,几乎任意两个不同软件之间要实现数据传递都会存在专门的数据转换问题。

烦琐的数据转换工作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同时也阻碍了财务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财务软件的商业化已经比较成熟,各财务软件公司都有一批用户。

由于各种原因,一些用户希望从一个软件交叉升级为另一软件。

由于用户在旧软件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必然希望升级后原有数据能移植到新的软件中,但是有些软件的数据文件经过加密或数据库结构未公开,要从中直接读取数据几乎不可能。

为了保护用户已付出的劳动,各财务软件需要提供一个标准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

这样,建立一个公用的数据交换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用户在使用财务软件时,有一些需求通过财务软件本身是难以实现的,如:用户希望把会计报表通过电子表格软件处理输出为各种特殊形式;另一些高级用户,则希望在其它管理软件中能取到财务数据。

这些数据交换工作都需要有一个标准的数据接口来规范。

财务会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理论,财务会计工作也有规范可循,国内财务软件是在这些理论和规范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各软件保存财务数据的模式也大同小异。

财务数据主要按会计科目、凭证、余额及发生额、报表几个部分分块存储,它们之间既分离又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这使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有了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可能性。

二、目的
1. 增进财务软件之间的交流,便于相互数据转换。

2. 保护财务软件用户的利益,为用户的特殊需求和二次开发提供数据接口。

3. 便于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编制汇总和合并报表。

三、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种财务软件以及与财务有关的其它管理软件。

四、描述
本标准规定:
数据交换以计算机文件作为媒介。

计算机文件分为两类,一类是格式定义文件,一类是数据文件。

在一次数据交换中文件数可能有多个,但格式定义文件只有一个,其余文件全部是数据文件。

下面分别对两种文件进行描述:
1. 格式定义文件
格式定义文件名规定为:FORMAT.INI。

格式定义文件描述了数据来源、数据文件名、数据结构以及一些用户定义信息。

格式定义文件以文本方式存储,分为帐套、会计月历、科目、货币、凭证、余额、报表七个段,每一段中有若干项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自定义段或项目。

格式定义文件的语法和说明如下:
表1
表2
表3
表4
以上格式文件定义了用于财务交换的内容、结构和数据文件,真正的财务数据保存在数据文件中。

2. 数据文件
本标准规定:
(1) 数据文件采用文本方式保存;
(2) 每一条记录在文件中是一行;
(3) 行与行之间通过"回车换行"分隔;
(4) 每一行中包括格式文件中定义的所有有关字段;
(5) 字段之间用制表符(ASCII码为9)分隔;
(6) 一个数据文件中每一行的字段数必须相同;
(7) 若字段为空,制表分隔符不能省略;
(8) 数值型数据左对齐,其余类型数据右对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