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2-7-21 生物进化

合集下载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x3-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x3-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课时作业三十九一、选择题1.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 A.生殖性克隆人B.设计试管婴儿C.转基因动物D.治疗性克隆A[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不允许、不赞成、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B[抗虫棉固然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但外源基因可能通过花粉逸散到近缘的其他植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3.(2014·信阳调研)2010年5月20日,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在实验中制造生命细胞。

克雷格·文特尔将一种成为丝状支原体的微生物DNA进行重塑,并将新的DNA片段“粘”在一起,植入另一种细菌中。

新的生命由此诞生。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我们称它为“人造儿”,因为这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合成的DNA。

下列关于“人造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儿”没有细胞核B.“人造儿”的DNA在自然界中可能不存在C.“人造儿”不会衰老、死亡D.“人造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他细胞没有差异C[根据题意,“人造儿”是由DNA片段,植入一种细菌中人造产生的,因细菌没有细胞核,故“人造儿”也没有细胞核;“人造儿”的DNA是人为地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重组形成的,在自然界中可能不存在;“人造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他细胞没有差异;“人造儿”是一个细胞,也有形成、衰老、死亡的过程。

]4.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会通过花粉被油菜的近缘物种接受,造成意料之外的抗除草剂基因传播,形成基因污染,有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构成威胁,A项正确;在转入抗虫基因后,不能适应这种抗虫植物的昆虫的死亡率将大大增加,只有存在对应的抗性基因的昆虫才能生存下来,增加了昆虫群体中抗性基因的频率,B项错误;生物界中所有物种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用同一套密码子和相同的氨基酸,所以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可以在植物体内得到表达,C项错误;即便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自于自然界,通过转基因工程后,可能会使目标生物出现非正常进化过程中的性状改变,有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项错误。

《创新教程》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新课标)复习课件必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创新教程》高考生物大一轮(人教新课标)复习课件必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导致生物进化 的是中__性__突__变______的积累,而不是_自__然__选__择_____。 (2)生物进化理析 1.(2010·全国卷,4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 性状更适应环境。( √ ) 2.突变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 ×) 3.(2010·山东卷,2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 4.(2012·江苏卷,5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 度和方向。( √ )
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_____________ 使两种生物
_基__因__多__样__性__。 物种
生态系统
6.生物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
整合·知识体系
自我校对: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 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③生物 多样性
4
丙地区
84
15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
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命题思路] 以某种具体生物进化材料为背景,考查该生 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变化的相关知识。
[答案] D
1.比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公 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 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

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 总数×100%
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
外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 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x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x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时作业三十二一、选择题1.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

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A[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实验刚开始,注射器乙组中有氧气,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且刚开始氧气充足,所以产生的CO2速率快,甲组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少。

总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呈选项A所示。

]2.下列关于用塑料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出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B.醋酸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污染C.制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每天需适时拧松或打开瓶盖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D[果汁不能装满发酵瓶,因为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装满后可能导致瓶子破裂;醋酸菌为好氧菌,所以发酵阶段不能封闭充气口;制果酒的过程中需适时拧松瓶盖,释放产生的气体;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其适宜温度高,在30 ℃~35 ℃。

]3.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B.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止污染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B[泡菜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制作时要防止污染,以防泡菜腐败变质;清水与盐的质量比应为4∶1;若食盐量不足,也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

]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表现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A[果酒的制作菌种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制作果醋的醋酸杆菌是好氧菌。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2-5-14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2-5-14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课时作业十四一、选择题1.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表,则双亲的基因型是()C.TtSs×TTSs D.TtSS×TtSsC[由子代的基因型可知,子代中出现TT和Tt,但无tt,说明双亲中有一方含有t,另一方不含t。

]2.(2014·南昌测试)有人将两亲本植株杂交,获得的100粒种子种下去,结红果叶上有短毛37株、结红果叶上无毛19株、结红果叶上有长毛18株、结黄果叶上有短毛13株、结黄果叶上有长毛7株、结黄果叶上无毛6株。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株亲本植株都是杂合子B.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果短毛C.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黄果长毛D.就叶毛来说,无毛与长毛的植株都是纯合子C[根据后代中红果∶黄果≈3∶1,短毛∶无毛∶长毛=2∶1∶1,可确定亲本都为杂合子,亲本的表现型为红果短毛;就叶毛来说,短毛的个体为杂合子,无毛和长毛的个体为纯合子。

]3.将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应为() A.1/8B.1/16C.1/32 D.1/64D[多对基因遗传时,每一对基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在处理多对基因遗传时应先把不同基因分开,一对一对处理。

即Aa×AA→1/2AA,Bb×Bb→1/4BB,Cc×Cc→1/4CC,DD×Dd→1/2Dd,故AABBCCDd的概率为1/2×1/4×1/4×1/2=1/64。

]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能自由组合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D[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会产生4种多个配子,且精子数目远远多于卵细胞数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在F1产生配子时起作用,其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件:2-7-20人类遗传病和生物育种教学教材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件:2-7-20人类遗传病和生物育种教学教材

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C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 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卵细胞不可能提供Y染色体,所以YY染 色体来自于精子,减Ⅱ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与同源染色体联 会行为无关;②线粒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不形成染色体,和同 源染色体联会无联系。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正是由于同 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的结果,所以选项中必有此小项。故选C。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基因 分离定律的本质,在于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⑤卵裂时个 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是 指有丝分裂过程,与同源染色体联会无关。]
(√)
人类遗传病 [关键点击]
1.常见人类遗传病的分类特点
遗传病类型
家族发病情况
男女患病比率
单基因 常染 显性 代代相传,含致病基因即患病 遗传病 色体 隐性 隔代遗传,隐性纯合发病
相等 相等
单 基 伴X
代代相传,男患者的母亲和 女患者多于男
显性
女儿一定患病
患者
因 染色体
隔代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 男患者多于女
【解题技巧】 育种方法的选择 (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则可用自交或杂交的方法, 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稳定遗传。 (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则最 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则最好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4)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类如马铃薯等,则只要出现所 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患病人数占所调查的 总人数的百分比
遗传 方式
患者家系
正常情况与患 分析基因的显隐性及
病情况
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x3-2 细胞工程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x3-2 细胞工程

课时作业三十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就是为获得细胞分泌蛋白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C.动物细胞培养通常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D.可以通过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B [动物细胞的培养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动物细胞,它无法获得完整动物个体。

在培养之前对材料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

在培养过程中动物细胞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2.(2014·广东四校联考)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区别的是( ) A.培养基成分不同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A [动物细胞培养所采用的培养基成分中要有动物血清等,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成分中要有植物激素,二者成分不同;二者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都可进行传代培养、细胞均能够大量培养。

]3.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

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污染主要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C.调节培养基pH能解决污染问题D.调节培养温度能解决污染问题B [由图可知,培养基的灭菌时间、pH以及培养温度对污染率的影响不大;离体组织灭菌时间越长污染率越低,说明离体组织是污染的主要来源。

]4.(2014·苏北四市模拟)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择的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 )C 细胞核移植常用卵细胞的细胞质,原因是卵细胞体积大,容易操作,且细胞质中含有促进遗传信息表达的信息分子;诱变育种可以选择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但与其他细胞突变频率都一样,比较低;植物体细胞杂交一般选择植物的体细胞,单倍体育种选用花粉粒。

]5.(2014·南通学情调研)有关“治疗性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核心技术是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B.中国政府既反对生殖性克隆,也反对治疗性克隆C.解决了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问题D.胚胎干细胞可以克隆出不同组织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治疗性克隆是指从胚胎中取出干细胞用于医学研究和治疗,其关键技术是胚胎干细胞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出能够用于医学治疗的供体器官,以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移植后免疫排斥问题。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2-5-15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2-5-15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课时作业十五一、选择题1.(2014·潍坊三县市联考)一对夫妇生的“龙凤”双胞胎中一个正常,一个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X B Y、X B X b B.X b Y、X B X bC.X B Y、X b X b D.X b Y、X b X bD[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父母均为色盲患者,后代子女都会患病。

]2.下列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蜜蜂中的个体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B.玉米的雌花和雄花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鸟类、两栖类的雌性个体都是由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组成D.环境不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B[蜜蜂的个体差异是由是否受精及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供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玉米无性别之分,其雌花、雄花是组织分化的结果,所以,其遗传物质相同;鸟类为ZW型,与两栖类不同;有些外界条件会导致特殊生物发生性反转,可知环境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

]3.(2013·菏泽模拟)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C[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等人则通过假说-演绎法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

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子代果蝇的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全部个体性别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B[设相关基因为B、b,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交配可表示为X b X b×X B Y→X B X b、X b Y,后代中红眼果蝇均为雌性,白眼果蝇均为雄性。

(推荐)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件:2-7-21生物进化

(推荐)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件:2-7-21生物进化

[演练提升] 1.(2013·太原模考)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出现耐药性,如果被这
样的细菌感染,则人体会因该种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 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产生 可育后代 的一群 生 物。 (2)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的现象。包括生殖隔离 和 地理隔离 。 (3)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 、 自然选择 及 隔离 。 (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生殖隔离 。 (5)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 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
公式 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 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
的总数×100%
×100%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 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
外延
因频率的改变
频率不一定改变
(2)计算规律 ①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设有 N 个个体的种群,AA、Aa、aa 的个体数分别为 n1、n2、n3, A、a 的基因频率分别用 PA、Pa 表示,AA、Aa、aa 的基因型频 率分别用 PAA、PAa、Paa 表示,则: PA=2n21+N n2=nN1+12×nN2=PAA+12PAa Pa=2n23+N n2=nN3+12×nN2=Paa+12PAa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导致生物进化 的是 中性突变 的积累,而不是 自然选择 。 (2)生物进化理论不会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发展。
[优化落实] 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判一判]
(1)过度繁殖是选择的基础;生存斗争是选择的手段;适 者生存是选择的结果。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 变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 突变 ),可遗传变异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但生物的变异是 不定向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二十一一、选择题1.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500万年以前,人类和黑猩猩还是一家,人类经过基因代谢(即获得新基因,抛弃旧基因)而与黑猩猩区分开。

关于基因代谢的说法,不符合生物进化事实的是() A.基因代谢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B.人类的基因代谢速率比其他哺乳类快C.500万年来黑猩猩没有发生基因代谢D.人类基因组中,脑基因组的基因代谢速率最快C[500万年来黑猩猩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黑猩猩一定会发生基因代谢。

] 3.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C[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群落中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

由题意知,金合欢蚁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说明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A正确;金合欢蚁可通过驱逐其他植食动物为自己驱逐竞争者,B正确;植食动物与金合欢树不属于竞争关系,C错误;金合欢蚁与金合欢树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两者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4.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D[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在整个生物界是非常普遍的,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极其重要,A正确;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而形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B正确;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由于选择作用,与该环境有关的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而与该环境无关的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不改变,C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错误。

]5.(2014·淄博模拟)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2 000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2 000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6 000个。

它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自由交配繁衍。

A基因在初始时的频率和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的频率分别是() A.0.2和0.3B.0.3和0.5C.0.2和0.5 D.0.3和0.3D[在一个封闭的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中,遵循遗传平衡公式,基因频率不变,A的基因频率是:(2 000×2+2 000)/[(2 000+2 000+6 000)×2]=0.3。

] 6.(2014·武汉模拟)下列关于基因及基因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又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B.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S型肺炎双球菌的基因位于拟核的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其雄配子比雌配子的数量多C[突变可以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的结构,染色体变异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序,A正确;自然选择通过选择相应表现型的个体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B正确;S型肺炎双球菌是细菌,无染色体,C错误;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其雄配子数远大于雌配子数,但雌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一致,D正确。

]7.(2013·辽宁大连双基测试)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A.甲B.乙C.丙D.甲、乙C[两种群存在明显的不同方向的变异倾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易产生新物种。

]8.(2014·银川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B.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因此生物的进化也是定向的D.某种抗生素长期使用药效下降,这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D[隔离产生后,不同种群的生存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也不同,通过选择保留、淘汰的变异类型不同,即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最终使生物定向进化;生物的变异不是环境诱导的结果,环境的作用是对生物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通过选择作用,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类型将被保留。

] 9.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

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其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B[A项中,上述过程说明自然选择促进了进化,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项中,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乙已经进化成新物种和甲具有生殖隔离。

C项中,乙和丙具有生殖隔离,种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

D项中,丙由甲进化而来,两个种群基因库部分相同;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10.(2014·衡阳联考一)如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不是同一物种B.X表示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Y表示自然选择,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D.Z表示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B[小鼠原种和小鼠新种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是两个不同的物种;X表示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 11.(2014·盐城模拟)某种群中EE、Ee、ee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

则该种群经多代选择后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C[本题考查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结合题意分析所给图中阴影部分可得,该种群中EE的个体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大,Ee的个体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所占比例居中,ee的个体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少。

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产生后代的能力低,所以经多代选择后,在该种群中基因型为ee的个体最多,基因型为Ee的个体居中,基因型为EE的个体最少。

]12.(2014·温州模拟)玉米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选育过程对高含油量玉米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B.改变了玉米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C.淘汰了一些表现型,从而导致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D.在逐步产生并选择多对等位基因的同时,淘汰了多对等位基因C[依曲线图可知,随着选择世代数的增加,玉米的含油量逐渐增多,这是由于对含油量高的表现型进行了选择,导致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

任何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人工选择并没有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 二、非选择题13.(2014·吉林一模)在一个海岛中,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游泳能力较弱。

若开始时,w和W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更容易从海中得到食物。

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为W为0.2,w为0.8。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分趾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该种群中海龟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____,但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只是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进化的方向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海龟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该海岛中海龟的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分趾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2×0.2×0.8=32%。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海龟的类型有很多种,但没有新的基因产生,故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

(3)(4)海龟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可认为海龟发生了进化,但未与原物种个体产生生殖隔离,故不能认为形成了新的物种。

答案(1)基因库32%(2)基因重组自然选择(3)发生了进化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4)没有产生新的物种。

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14.(2014·济南质检)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体细胞中约有104对基因。

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果蝇和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等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一个这样的单位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______________;在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

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主要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3)随机从种群中抽取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