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历史与困惑选修课1
女性学视角下的女性在宗教与信仰领域中的地位与权益

女性学视角下的女性在宗教与信仰领域中的地位与权益在宗教与信仰领域中,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在许多宗教传统中受到了限制。
本文将从女性学的视角探讨女性在宗教与信仰领域中的地位与权益,并对如何促进性别平等做出一些思考。
一、历史与文化的影响1.1 女性在宗教历史中的边缘化许多宗教传统中,女性常常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例如,在某些宗教的经典文本中,女性被描绘为有罪之源,或者被赋予从属的角色。
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在宗教中的发展和参与。
1.2 女性在信仰仪式中的排除在一些宗教的仪式和仪式中,女性被排除在外,无法获得平等的参与机会。
一些宗教团体认为女性的身体被视为“不洁净”,因此限制了她们进入某些圣地或进行特定的宗教行为。
二、女性在宗教领域的抗争与反思2.1 女性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历史上,一些女性通过宗教改革运动来争取自身的权益。
例如,基督教改革运动中的马丁·路德的妻子凯瑟琳·冯·波拉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女性,她促使宗教的改革,为女性争取了更多的权益。
2.2 女性对宗教权威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挑战传统的宗教权威。
她们要求参与祭司、牧师、拉比等宗教领导地位,以及参与各种宗教仪式和仪式。
这些行动为宗教传统带来了新的声音和视角。
三、推动性别平等的措施与思考3.1 鼓励性别包容的解释与解读宗教领袖和学者可以通过解释和解读经典文本来鼓励性别平等的理解。
通过重新解读和重新诠释,可以强调所有人都应该平等对待,并且性别不应该成为限制参与宗教活动的因素。
3.2 倡导女性参与宗教领导层推动女性参与宗教领导地位的重要性,可以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为女性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决策与引导宗教实践。
这样的举措将促进性别平等,并为更广泛的权益争取奠定基础。
3.3 提供宗教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平等机会为了确保性别平等,宗教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平等机会应当提供给女性。
女性学

时候因为她们的笨拙会耽误或搞砸很多事情,但因为她们愚蠢得可爱会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原谅她,我们会不厌其烦地原谅她一辈子。女人的聪明会毁掉一个家,女人的愚蠢却可以维系一对夫妻一生的真爱。聪明的女人烦恼总是很多总是活得不健康不坦然,愚蠢的女人总是快乐的,因为她们知道自己深深地被爱着,她们对男人的包容使自己成了一个非常自信的女人,她们越是这样男人们就越是为她着迷。有了这样的一个好女人谁还愿意抛弃?女人还是愚蠢一点好,哪怕是装出来的。可是又有多少女人能够做到呢。因此,我认为,聪明的女人是愚蠢的,愚蠢的女人才是聪明的。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由于当代重大社会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种学科协作,现代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已不能囿于过去那种狭窄的知识面,而必须代之以较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较广博的文化素养。“进入21世纪的后现代,不少传统的学术领域受到挑战,跨学科的研究成为一种风尚。‘结构’、‘再现’、‘复制’等术语在学术界持续蔓延,妇女研究挑战传统的本质符合后现代的风潮,于是妇女研
社会,讲究人人平等,男女厂都一样。可实际上当今社会上女性还有很被动的,地位也不是和男人一样,而且一些理想的权利都没有真正得到实现。这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出来。比如女性失业问题,女性由于各种原因在同等情况下往往在应聘工作的时间输给男性,甚至输给不如她们的。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种族性别歧视,女人体力问题,健康卫生问题,容易被家庭拖累而影响到工作等等。这样对我们的女性同志们来说就非常不公平了,尤其是对那些有高学历的女生来说,这简直是致命的。一些资料显示出,一个女研究生去应聘还不如一个本人男生容易。女性上学本来就不易,(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影响,至今也没彻底改变),而上个高学历就是难上加难,但是高学历上下来了却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对女性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现在中国国失业的性别比例调查明确的显示出女性在择业方面的劣势,失业人口中男女比列大约接近1:2,天啊简直就是2倍。多么可怕的比例。真希望社会能改变这个比列,因为我们的女性同胞们太难了,她们简直太可怜了,世界对她们来说太不公平了,太残酷了! 即使女性找到了称心的工作的仍会有很多问题困扰着她们,因为女性要担当家庭主妇和贤妻良母的角色,照顾伺候丈夫,抚养教育子女都是女性的活,家庭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女性在事业上的发展。很多女性都希望成为家庭事业双丰收,也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全职太太,这也反映出女性是多么的渴望在不失去家庭的前提下,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搞好自己的事业,她们简直太伟大了。我真心希望社会能多给女性们机会,能公平的对待她们,给她们应该得到的权利和地位,因为我们的女性同胞们太伟大,太不易了,她们从出生到结束都是在一直辛苦的付出,她们是我们社会的创造者。我想说出来自内心深处的一句话:“女性们,你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灵,天使,我永远的爱你们!”以上就是我学习完女性学这门选修课之后想说出的话,是说给所有人听的。真心希望:男女平等,女性得到应有的权利和地wei
女性学论文——精选推荐

女性学论文女性学的基本概念来自西方,也称为妇女学(women studies),是一门新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源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黑人运动和妇女运动。
也可以说,西方女性学强大的生命力就是来自美国本土的妇女运动和妇女解放的实践。
首先我想在最初作为大一的新生,谈一下对大学第一门选修课女性学的一点认识。
女性学是从人类的性别差异出发,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女性的性别特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女性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女性学以实现男女平等、两性自由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它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是对人类科学的重要补充和丰富。
女性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帮助女性发现自己的历史;向男女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性别观念和知识,以改变刻板的性别观念和偏见;以性别平等的视角审视女性发展的现状,唤醒女性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
所以,女性学对当代女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我们的第一节课讲的是女性的职业规划,我觉得作为一个大一的女大学生,应该学会给自己做一个职业规划。
老师说女性在就业中明显相比男性会有差距,很多企业选择员工时,若男女的能力相差无几那么则会偏向选择男性。
因为女性在工作中有较多不便而且不如男性投入在事业中的多,绝大多数的女性都会成家后来又有生育期,这成了女性的就业时候的致命伤,而女性要想自立自强,就必须清楚自己的弱势,而且要争取优秀,不比男人更优秀我们拿什么去竞争,女人能做到的工作我们可以做到最好,男人能做的工作我们一样可以胜任。
听完课后我对认为职业规划应该包含一下几个方面:第一,确立目标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我们做什么,首先应当有一个大致的目标,选择大致的就业方向。
人生事业如同扬帆前行,大海这么辽阔,要有自己的方向,是向着东西南或北,是照着太阳还是迎着太阳。
比赛中,参赛者的目标就是终点线,大家站在起跑线上,等待发令枪声的响起。
第二,综合评估评估分为内因评估与外因评估。
中国史新论――性别史分册

讀本:李貞德《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撰寫:邱天偉關於本書內容早期婦女史的研究課題,是透過父系家族的架構,以及維繫此架構的重要機制——婚姻——來了解婦女。
事實上,中國婦女史的研究素材,不論是正史或其他文獻,向來以男性書寫女性最為大宗;家族與婚姻的研究,大多從男性對女性的規範與期望入手。
即使是由女性書寫、創作或在無意間留存的史料,雖可藉以強調女性主體意識,卻也多包括書寫者對男性的情感與意見,並且是相對於原本男性為主的一種發聲。
因此,研究中國婦女史,很難不牽涉男性,想要單純以婦女為對象,而忽略男人隱在幕後那隻手,恐怕未能得實。
要發掘女性的處境與地位,就不能不從「關係」的角度出發,探討兩性的互動及其影響。
心得——唐代佛教婦女與社會規範相對唐朝以前,三從四德的傳統婦道觀念嚴重,婦女的生命與自主權是依據男性與傳統儒家觀念所創造出來之封建社會做規範的。
但是進入唐代時期,由於佛教盛行,相關的佛教義理如無常、輪迴、終究成空等思想,貫徹到一般士大夫與其家眷之中,並以他們為主軸逐漸影響上下階層,甚至是普通老百姓。
加之唐代漢夷混雜、邦交往來繁複,社會氛圍開放,因此成就了一個禮教較為寬鬆的時代。
面對這樣一個社會風氣,對婦女的權益、生活選擇提供了其自主與寬鬆的便利。
目前探討宋以前的婦女資料少之又少,因此我們只能從唐代墓誌中窺探其生活内容,而其中又以官家或貴族的資料為最多。
佛教在唐代盛行,給唐婦女帶來思想上的影響,甚至唐朝開放鼓勵女性追求自己的信仰、思考能力(佛教許多的義理思想是需要知識與聰明才智的),支持女性追求自己的幸福!例如《太平廣記》中就記載了某媒人幫一窮男與一富女作媒,窮男覺得自己無力高攀決定推掉這門親事。
富女知道後親自到窮男家指道非他不嫁。
富女說原因無它,佛教說眾生平等不分貴賤,而且姻緣既定爲什麽要逃避呢?看來佛教教化的成功,也讓婦女極力追求自己的幸福有了很大的改變。
在那種社會普遍認同的佛教信仰世俗化及普及下,唐代女性不僅脫離了傳統儒家禮教的束縛,甚至敢於走出家庭參與社會生活,追求個人價值與生活理想。
第一章女性学与女性主义研究精品PPT课件

主要让学生了解女性问题的由来、 女性学的兴起和发展。了解西方女权 主义流派理论的基本观点,强化研究 女性问题在当今的重要意义。
2
一、女性问题的由来 二、女性学的兴起 三、西方女权主义流派
3
一、女性问题的由来
女性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最初 产生于18世纪后半期法国大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卢梭提出的“天赋人权、自 由平等”的思想唤起了处于“无权”状 态下妇女的觉醒。
第二,他们的两性平等要求忽略了性别社会角色 的差异,忽略了两性的生理区别。
第三,仍旧以男人的规范为标准,要求女人变得 和男人一样,忽略了女性品质所特有的价值。
第四,认为妇女解放要靠每个人的个人努力,忽 略了女性群体所处的不利地位,忽略了集体行动的 必要性。
22
(二) 西方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1、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主张 第一,对于“阶级”的理解:
妇女也是一个阶级! 第二,反对强调男女两性区别。 第三,为妇女争取特别的保护性立法。
23
2、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米歇尔(Juliet Mitchell)是妇女运动第二次浪 潮中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重要的代表人物。
1966年,她发表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成 为妇女运动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她在书中提出,女 性的被剥削被压迫是通过四个领域来进行的,那就 是生产、生殖、性和儿童的社会教化。
贝蒂·弗里丹,她在1963年出版 《女性的奥秘》一书,吹响了向 传统性别角色分工挑战的号角, 成为美国自由女权主义的代表作。
20
3、消除男女不平等的主要战略 为妇女争取受教育的权利 相应的法律改革
21
4、自由女权主义的局限性
第一,不承认非性别形式的其他种类的压迫, 尤其不承认阶级压迫的存在。
中国女性文化习题---湖师大精品课程

湖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中国女性文化》习题答案思考题:1、简述女性主义的内涵。
2、简述世界女性主义文化思潮的流变。
3、谈谈阅读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和波伏娃《第二性》的感受。
参考答案:1、“女性主义”这一术语于1870年出现在法国,其具体内涵包括政治、理论、实践三个层面。
从政治上说,女性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革命,一场旨在提高妇女地位的政治斗争;从理论上看,女性主义是一种强调男女平等、对女性进行肯定的价值观念、学说和方法论原则;从实践方面看,女性主义是一场争取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运动,而女性主义其实是以上三个方面的集合体。
2、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前期,主要思想为争取男女平权、两性平等。
第二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强调性别差异和女性的独特性,并以此否认男权秩序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
女性主义文化思潮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
女性主义者提倡拒绝那种形而上学的男女两分法,他们注重女权、女性与女人的统一,使女性不再成为与男性对立的准男人,而是让女人成为女人。
3.、可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自由发挥。
第二章女性的历史思考题:1、通过考察女性的历史,女性如何走出第二性的困境?2、中国古代的女教,对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否有促进作用?3、如何看待“女性回家”这个问题?参考答案:1、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人类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以后,女性便逐渐沦为“第二性”。
女性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经过两次妇女解放运动的抗争和争取,妇女地位已经获得相当大的改善,她们的觉悟在进一步的提高,准备迎接第三次解放浪潮的到来。
只有真正的实现男女平等,只有在一个超越“第一性”或者“第二性”概念的世界,两性的优点才都能得到了解、重视和利用,女性才能真正走出第二性的困境。
2、中国古代的女教,一般是让女子接受女红和一些伦理规范的教育,很少识字。
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使得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导致19世纪末叶,中华帝国无一所可供广大女性读书学习的学校,女性文盲普遍。
妇女节教案探索女性意识觉醒的历史进程

妇女节教案探索女性意识觉醒的历史进程在国际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不仅可以庆祝女性的成就和进步,同时也可以回顾女性意识觉醒的历史进程。
女性意识觉醒是指妇女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权益和价值,追求平等和公正的过程。
本教案旨在探索女性意识觉醒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了解妇女节的起源和意义,以及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一、妇女节的起源与意义A. 简述国际妇女节的起源和发展1. 列举国际妇女节的起源地点和时间2. 介绍国际妇女节的宗旨和目标B. 探究妇女节的意义和价值1. 分析妇女节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的作用2. 讨论妇女节对激发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性二、女性意识觉醒的历史进程A. 古代女性权益的落后与束缚1. 回顾古代社会对女性权益的限制和歧视2. 分析女性角色的传统定位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影响B. 女性意识觉醒的先驱者1. 介绍女性意识觉醒的先驱者和重要人物2. 着重强调他们对女性意识觉醒历史进程的贡献C. 女性意识觉醒的里程碑事件1. 分析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重要事件和运动2. 探讨这些事件对于女性意识觉醒的推动和影响D. 当代女性意识觉醒的挑战与前景1. 分析当代女性面临的挑战和障碍2. 探讨当前女性意识觉醒的发展前景和希望三、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性A. 分析性别平等的概念和内涵B. 探讨性别平等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C. 强调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妇女节的起源和意义,同时深入探索女性意识觉醒的历史进程。
女性意识觉醒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女性的权益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推动性别平等,为每个女性争取平等和公正的权益。
只有当女性得到平等对待,才能实现一个真正公正和繁荣的社会。
愿妇女节成为我们团结和行动的时刻,让每个女性都能在平等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大学选修课最火的课程

编号:________________ 大学选修课最火的课程大学选修课最火的课程选修课最火课程是什么从理论上学学化妆直到记者找到川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讲师陈梅芳和吴敏,她们才知道《女性学》有了“十大热门课程”的头衔,“这倒是挺意外的。
”去年10月31日,这门课正式上线,学生能在线做作业,点进讨论区发帖。
最终,这门课获得了超6000人的选课量和2000多个主题帖。
陈梅芳说,“也许就是帖子讨论太火爆,才被评为热门课吧。
”在她眼里,这门课虽然是从历史和思想角度解读性别观念、女性启蒙与解放、女性运动、女性困惑等问题,但它实际上跟生活太贴近了,“我们的课后讨论中,涉及了谈恋爱、整容、生孩子、甚至女性是否必须干家务等话题,这跟每个人都有关。
”一旁的吴敏则表示,他们的课选课的人不算多,“李利老师超三万人选课才是真火爆。
”李利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也是博士生导师。
去年9月起,她的7人团队开始《化妆品赏析和应用》这门课,一共20周。
谈起32000多人选课,李利相当淡定,“这个主题决定了它的受众面很广,学生、消费者、化妆品研发人员、销售人员、皮肤科医生……”在李利看来,化妆品这个领域遍布陷阱,大家常被一些虚假信息忽悠,恰需高级科普:不仅要讲化妆品的临床功效,还要讲美容学原理、皮肤学基础知识。
大学选修课选哪些课比较好第一种就是大家都能选的,这个课往往是比较简单、有趣的,常常不用考试。
第二种是本专业的选修课,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
比如学生物的有植物学和动物学,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虽然是选修课但和正式上课一样的要考试。
第三种则是别的专业的选修课,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这个是要不要考试,看你选的那个老师,文科的话可能不考,理科的话大多要考。
大学什么类型的选修课容易过那种网络授课的最简单了,在寝室开着电脑就可以了,都不用去教室上课,考试的时候也在网上,直接百度就好了。
大学选课有很多课程,选课只要去上课了,期末考试把作业按时完成了,一般都能通过,要想拿到优秀或者良好的成绩,作业就认真完成一点,平时多和老师互动或者交流一下,让老师对你有印象,那样效果就会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无奈, 我们无法改变, 也无力去改变, 更糟的是, 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人生短短几十年, 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 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该爱的时候就去爱, 无谓压抑自己。 人生的苦闷有二: 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 二是它被满足了。
LOGO
• 前344年,雅典建立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完整 学校教育体系,学校从私立变公立,国立,教师由公众推选。 • 中世纪教育权控制在教会手中,有教会学校,世俗学校被关闭。公元 1000年以后,各国教育形势变好,大学增加。 • 1150年巴黎大学创建 • 1168年牛津大学成立,女性直到1920年后才能够得到牛津学位。
• 时间会慢慢沉淀, • 有些人会在你的心底慢慢模糊, • 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成全。
LOGO
• 走在一起是缘分, • 一直在走是幸福。 • • • • • 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 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之后我发现, 不是小鸟飞不过沧海, 而是沧海的那一头, 早已没有了等待
LOGO
拿破仑
LOGO
• 拿破仑改进妇女教育,鼓励支持坎彭夫人创办寄宿学校。 在他的影响下,意大利办起了第一批女子学校。1810年, 任命得· 让利斯夫人为巴黎督学。拿破仑还确定了保留至 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 因此世界上第一女博士出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古老的帕 多瓦大学位于水城威尼斯附近的帕多瓦市,像博洛尼亚大 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样,是西方重要的 文化中心之一。
• 意大利人开始对自己的女儿和儿子进行同等的文化教育,出现一批意 大利“名妇人”,高级妓女。妇女开始集会,是现代政治、外交、文 化活动的中心场所。婚姻家庭中妇女地位提高,被人追求是件关荣, 不再是耻辱,结婚是必然。丈夫们开始承认主妇们应享有的受人尊重 的家庭地位。女性们从思想上抛弃自卑感,间接后直接地位自己地位 的提高而奋身抗争。尽管真正意义的“女权运动”还在100年后发生, 但这时是铺路奠基的工作。
LOGO
•
•
于是人们开始把牛津作为一个“总学”,这实际上就是牛津大学的前身。学 者们之所以会聚集在牛津,是由于当时亨利二世把他的一个宫殿建在牛津, 学者们为取得国王的保护,就来到了这里。12世纪末,牛津被称为“师生大 学”。1201年,它有了第一位校长。1213年,该校从罗马教皇的使节那里得 到第一张特许状。 牛津大学不同于其它的大学,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 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楼房的尖塔在烟雨蒙蒙中 若隐若现,高高的石墙上爬满老藤,稀疏的绿叶中绽放着红红的花朵,小城 显得古朴素雅。牛津城的建筑古色古香,分属于不同历史年代的不同建筑流 派。在牛津街道上散步,不就像回到了历史之中吗?这风情万种的建筑,这 云飞浪卷的校园,这几百年积淀的斑斓文化。
LOGO
•
•
•
古罗马
LOGO
• 罗马富有的家庭都雇有希腊籍的女教师,女艺人。 • 古罗马文学史上有几部专写妇女心理的书,尤其《爱的艺 术》,作者鼓励罗马妇女要更主动地对待爱情生活,赞美 妇女的才智并不低于男子。 • 公元前355年希腊有教育家重视女子教育,主张女子识字。 • 柏拉图(前427-347年),重视早期教育和女子教育,是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教育家,从教40 年之久。
LOGO
• 1928年:温塞特(1882年―1949年) • 考古学家。由于家庭影响,她从小就对历史,特别是挪威的中世纪
史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她11岁丧父,曾在商业学校念过
书。从16岁起在一家商行任职,接触到中、下层人民的
生活,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素材。1907年,她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 《玛尔塔· 埃乌里夫人》,这部日记体的爱情小说表现了爱情同家庭日 常生活之间的矛盾。接着又发表了长篇小说《幸福的年纪》(1908 年),《维加· 里奥特与维格基斯》(1909年)、《珍妮》(1911 年)、《春》(1914年)和一些短篇小说。其中《珍妮》是一部心理 小说,描绘一个少女在梦想获得一对父子的爱情时的复杂心理和悲剧 性结局,文笔生动,描写细腻。这部作品确定了她在北欧文学中的地 位。1920年至1922年,她陆续发表了三部曲《劳伦斯之女克里斯 丁》,达到创作的顶峰。
LOGO
• 柏拉图爱情名言: • 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 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 分手後不可以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不可以做敵人. 因為彼此深愛過,所以我們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LOGO
既然爱, 为什么不说出口, 有些东西失去了, 不会再回来。
LOGO
• 1926年:黛莱达(1871-1930) • 格拉齐娅· 黛莱达(Grazia Deledda,1871-1936)意大利女作家。 黛莱达的作品题材比较窄,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道德使命 感。她善于以细腻抒情的笔触描绘撒丁岛的风土人情,人物刻画生动, 风格简洁、吉朴。1926年,“为了表彰她那些为理想所鼓舞的作品以 明晰的造型手法描绘其海岛故乡的生活,并以同情心深刻地处理人类 的共同问题”,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女性的历史与 情爱
历史系
苏格拉底名言
LOGO
•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 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The best person is yourself. • •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 •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 • 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2、外国妇女教育
LOGO
• 希腊人最早重视女子教育 • 斯巴达重视男子教育,8岁离家集体接受国家体育和军事 训练。女子在家接受早期训练,但在其他方面要和男子看 齐,同样须要有强健的体魄。斯巴达少女可走出屋外,光 大腿,穿紧身衣,与年轻男子一起竞跑和角力(竞走、格 斗、掷铁饼、投标枪)。腼腆、羞怯温柔的少女味不是妇 女们所需要的气质。
获诺贝尔文学奖女主
LOGO
• 1909年:拉格洛夫(1858年―1940年)
•
瑞典女作家。生于瑞典西部韦姆兰省玛巴卡村的贵族军官家庭。3
岁时因下肢疾患,行走艰难,主要与书籍和会讲故事的外
祖母朝夕相伴,接触了大量的童话、民间传说等。1882年,拉格洛夫 入斯德哥尔摩皇室女子师范学院学习,受到科学的洗礼。她博览群书, 广泛涉猎了哲学、神学和文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毕业后业余从事写 作。1891年,第一部长篇小说问世,受到丹麦著名文学批评家勃兰兑 斯的赏识,一举成名。此后又发表了优秀短篇小说集《无形的锁链》 (1894年)、《昆加哈拉的王后们》(1899年)、长篇小说《伪基 督的奇迹》(1897年)和《耶路撒冷》(1901年―1902年)等。 《耶路撒冷》被称为达到艺术最高境界的“国家的史诗”。
LOGO
• 法国国籍波兰裔科学家玛丽亚· 居里(Marie Curie) •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次在不同 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 物理,1903年:发现放射性与钋元素 • 化学,1911年:提炼出镭 1911年居里夫人获诺 贝尔化学奖。表彰她发现钋和镭。1934年居里夫 人去世。1935年她的长女伊伦和女婿的里奥· 居里 (Frédéric Joliot-Curie)获诺贝尔化学奖(他 们的科学发现,居里夫人在世时就知道了)。 1937年次女出版的《居里夫人》,成为风靡全球 的一本传记.
LOGO
• 1868年英国妇女才与男子同等受教育的权力。 • 德国1717年颁布教育法令,女孩与男孩一律入校学习,女子与男子有 同等教育权。中国? • 美国17、18世界殖民地时期,妇女受教育程度不低,教师大都是女性, 女生也不少。1751年,政治家、教育家富兰克林创办美国第一所学院, 男女合校男女平等。
萨福擅于写爱情诗,大胆,坦诚。 • • 给所爱 他就像天神一样快乐逍遥,他能够 一双眼睛盯着你瞧,他能够坐着听 你絮语叨叨好比音乐。 听见你的笑声,我的心就会跳,跳 动得就象恐怖在心里滋扰,只要看 你一眼,我立刻失掉言语的能力。 舌头变得不灵,噬人的热情,象火 焰一样烧遍了我的全身,我眼前一 片漆黑,耳朵里雷鸣头脑轰轰。 我周身淌着冷汗,一阵阵微颤,透 过我的四肢,我的容颜比冬天草儿 还白,眼睛里只看见死和发疯。 • • • • • 相思 妈呀,亲爱的妈呀! 我哪里有心织布, 我已经充满了, 对那个人的爱慕!
LOGO
•
英国人把牛津当做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恋和一种追寻。在那里可以 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可以重温昔日的辉煌。市内有圣迈克尔教堂的萨克 森人塔楼,诺曼人碉堡和城墙遗址等等,处处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难怪英 国有一句民谚:“穿过牛津城,犹如进入历史”。
伊帕绮娅
LOGO
• 古罗马帝国公元五世纪时,在帝国东方的亚历山大里亚,出现了一位 古代世界文化领域里不多见的女才子——伊帕绮娅,以博学多才和雄 辩闻名。 • 她专攻数学,后主攻哲学,是著名的女哲学家。她根据柏拉图等学说 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举办哲学讲座,吸引不同职业的人从四面八方 奔来听讲。但著作没有能留下来。他的信仰与教会信仰相悖,公元 415年,她乘车在大街上通过时,一群教会僧侣在光天化日之下把她 从马车上拖下来,然后用石片将她活活砸死。这位闻名于世的女导师 的死引起当时社会极大的震动。
有些失去是注定的, 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 爱一个人不一定会拥有, 若是拥有了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的爱她。
LOGO
• • • • • • •
人生不止,寂寞不已。 寂寞人生爱无休, 寂寞是爱永远的主题。 我和我的影子独处, 它说它有悄悄话想对我说, 它说它很想念你。 原来,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
LOGO
• 帕多瓦大学建立于1222年,尤其是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 帕多瓦大学的崇高声誉和威尼斯共和国的包容政策吸引了 大批的欧洲学生。帕多瓦大学历史上最有纪念意义的事件 之一是1678年Elena Lucrezia Cornaro Piscopia(爱莲 娜· 鲁格蕾西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位 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