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我校校园规划的认识
浅谈小学校园设计

葛梅利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210008)
摘 要: 探讨学校建筑设计 中的服务主 体,智能化,格局形式和交通组织。结合南京 市六合区实验小学的设计规划,介绍如何设计 一所小学校园。 关键字 : 建筑形态与外部环境设计 交通
流线 “ 工”字形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 校园建设体现着学 校的精神风貌。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政府不断加大学校建设的投入,教 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 高对于教育教学设施包括学校建筑的设计给予 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南 京市六合县实验小学的规划设计, 来介绍校园 规划与学校建筑如何适应教育教学发展。 广大儿童和青少年是在老师的主导作用 下,通过容纳在其中的各种活动获得启蒙教 育,智能、技能和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现代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yste m.out .print ln("Done."); }catch (Except ion ex) { System.err.print ln ("Error loading MIB: "+ex);
// SnmpTable will automatically get the
da ta a nd s e nd ta b le e ve nts
System.out .print ln("Loading MIBs : “ );
//first loading r c12 13 f
target .loadMibs ("r c1213.mib"); f //t hen CISCO private mibs target.loadMibs("CISCO- SM1 .my"); target .loadMibs ("OLD- CISCO一 MIB. IPmy');
学校发展规划总结范文

学校发展规划总结范文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每个学校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的蓝图不断推进学校的发展。
本文将就某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总结,旨在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一、总体情况概述该学校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较为宽广,设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较为优越,拥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
目前,学校的学生规模较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学质量不够高、学生活动空间狭小等。
二、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了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
该发展规划的总体方向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目标是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现代化、国际化、示范性的学校。
三、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
根据规划,学校将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此外,学校还将加大对优秀教师的激励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学校,并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
四、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学校的课程设置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将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还计划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五、学生发展和管理学校规划了一系列的学生发展项目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学校还将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校园环境建设学校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计划进行一系列的校园环境建设工作,包括绿化、美化校园、改善教室设施、扩大学生活动空间等。
七、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学校计划积极开展与社会的合作与交流,与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学校还将组织各类学生活动和比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八、财务规划和资金筹措学校的发展规划需要相当的财务支持。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大学校园建设不同于普通的单体建筑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有其特殊性,第一,它不是单栋的建筑或建筑综合体,而是数万栋数十万平方米多种功能非单一用地的大量建筑单体的集合,第二,它不涉及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因因素,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的城市资源配置,而是功能线索相对单纯,用地规模在几十至几百万公顷的综合设计。
校园建设也不是单纯的平面规划,更不是单纯的建筑空间设计,而是二者加上景观和外部空间形态,情感空间的综合体。
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1. 功能分区: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
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校园特色:在新校区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 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合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4. 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应成为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整体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他应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
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功能分区

区域治理
城市治理与规期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功能分区
罗萍
邢台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邢台054000
摘要:大学校园规划的优劣关系到校园从使用到建设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影响到校园的可持续发展,而校园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和 人性化,是影响到校园长期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高校的持续发展,如何把校园的各项功能既独立又相互关联,使其合理有序的组织 应用于校园规划当中,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对大学校园的各项功能行进简述并思考。
关键词:大学校园;功能分区
浅谈校园建设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校园建设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摘要]阐述校园的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它是校园建设的灵魂和条件,也是一种艺术的创作过程。
【关键词】重要性;规划;设计当今社会办学条件越来越好,校园扩建、重建、新建已相当普遍,校园的规划与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校园建设的灵魂和条件,也是一种艺术的创作过程。
正验证了唐代画家张彦远的诗句:“书画之艺,皆需意气而成……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无则无,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
”这项工作做得好,可以缩减资金投入,提高校园功能和利用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规划是设计的奠基石,它以人为本,创造和谐校园的规划就好像一副画的构图一样,要认真研究校区周边的环境,熟悉校园布局的规范和要求,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要让师生有充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空间,生活区、教学区、体育场区合理分布,避免房改后对校园正常的教学次序产生负面的影响。
规划本身是一种创作,是创作就要追求创新,应该具有独立的个性,别具匠心。
学校及建设处领导去国外考察比较有名的院校,吸百家之所长,形成一整套理念,再根据新校区的环境,最终生成“湿地书院”的校园文化理念,使我们的校区建设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二、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校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广义来说,它包括学校的软件建设(如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文化建设等等)和硬件建设(如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设备建设等等)。
从狭义来说,校园建设就是学校的基础硬件建设。
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校园建设都包含丰富的内容,需要系统考虑、统筹安排。
如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就包括建筑布局、建筑单体建设、景观、道路、河流等内容,要考虑环保、人防、消防、交通、生态、人文等因素。
这些内容和因素本身又包含很多子项目。
所有这些项目和子项目既自成一体又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这些都决定了校园建设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要运用创新发展的理念,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预先规划。
更重要的是,学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
如斯坦福大学,1920年还只是一所“乡村大学”,但到了1985年就已成长为全美大学的第一名。
校园·文化·人文——浅谈天津科技大学校园规划

群 围 合 成 直 径 为*"米 的 圆 形 中 心 广场。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接触, 随 意 交 谈 ,从 而 获 得 心 理 与 精 神 上 的满足。这里虽然不是校园规划的 主 要 功 能 性 空 间 ,但 作 为 极 具 特 色 的 场 所 ,既 满 足 了 师 生 交 往 、休 闲 的 精 神 需 求 ,也 提 升 了 校 园 空 间 的 价值。
(三)体育设施 新校区加大了体育设施的建
设 比 重 ,新 建 的 跑 道 、看 台 符 合 国 家 标 准 ,为 学 生 的 德 智 体 全 面 发 展 创造了更优越的条件。
新建体育设施包括一个标准 田 径 场 、-! 个 篮 球 场 、-% 个 排 球 场 、 一 个 标 准 足 球 场 、.个 网 球 场 等 体 育设施。
营 造 出 恬 静 、怡 人 、自 然 和 最 具 人 文关爱的花园式的校园环境。
四、文娱、体育设施 校园规划中对原有运动场进 行 改 造 、整 合 。 重 新 建 设 了 一 个 设 有 %"" 米 跑 道 的 国 家 标 准 田 径 运 动 场。在运动场的北面修建了三个塑 胶场地的标准网球场。在运动场东 北角修建了两个标准门球场。运动 区 域 功 能 明 确 ,便 于 管 理 。 在 北 院 的 西 侧 还 建 设 了 学 生 活 动 中 心 ,活 动 中 心 设 有 多 功 能 厅 、琴 房 、舞 蹈 房 等 文 娱 场 所 ,丰 富 了 学 生 的 课 余 生活。文体活动场地远离教学楼、 图 书 馆 等 区 域 ,避 免 了 活 动 噪 音 对 教学科研的干扰。 五、新校区的规划 为 了 扩 大 校 区 面 积 ,在 保 留 原 校 区 的 基 础 上 ,在 塘 沽 开 发 区 开 辟 了新校区— ——泰达校区。泰达校区 占地"$#*平方公里,规 划 建 筑 面 积 %+$## 万 平 方 米 ,根 据 校 园 总 体 规 划,分两期进行建设。 新的校园建筑统一以深砖红 色 为 基 本 色 调 ,稳 重 而 典 雅 。 建 筑 群以深红色墙与灰色梁柱的交织 组 合 ,表 现 着 科 技 大 学 理 性 的 光 辉 和历史文化的积淀。一期建筑面积 !",+!万 平 方 米 , 包 括-%个 单 体 建 筑 ,如 教 学 楼 、实 验 楼 、艺 术 楼 、图 书 馆 、校 系 行 政 办 公 楼 、学 生 公 寓 、 食堂、浴室、水泵房等。 (一)图书馆 新图书馆由中间基础建筑和 两边成角度向外延伸的附属建筑 共 同 组 成 ,整 体 造 型 呈 八 字 形,就 像一本打开的书。坐在宽敞明亮的 阅 览 室 中 ,只 要 稍 稍 抬 起 头 ,透 过 宽 大 的 玻 璃 落 地 窗 ,蓝 天 白 云 便 映 入 眼 帘 。 宽 大 明 亮 的 空 间 ,足 够 的
浅谈如何看待校园规划中的可持续性

浅谈如何看待校园规划中的可持续性摘要:现阶段校园的规划所重于“人性化”的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和生态景观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为依据,从空间功能布局和景观结构上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力求达到一个追求生态、景观的合理的生活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创意进行探讨,对于提高校园生活环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变化,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也相应得到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校园规划人性化生态景观学习氛围可持续性一、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概述(一)校园规划的设计概况中国古代的校园景观起源于周代,中国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最原始的自然景观中的大树下与门徒讲学,应是中国校园景观的最早雏形。
古代校园注重选址,尊重自然山水,选择山林胜地,将中国教育与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孕育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19世纪至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校园发展的起步阶段,最初以改建为主、新建为辅,并且校园多以建筑为主,经济、简单,校园环境表现为简易绿化。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校园建筑标准逐渐提高,功能进一步完善,各地相继建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建筑和校园。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为中国校园环境景观走向发展阶段,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改变,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学方式,更强调交流互动,以应对教育体制改革。
创造优雅的校园环境景观,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艺术内涵,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必然会成为引导当今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时代潮流。
(二)校园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当今现代校园景观设计虽然得到相应的完善与改变,但是其中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大部分校园规划和环境设计大多采用莫斯科大学的教学主楼前广场模式,讲求中心区的宏伟气魄,虽然布局严谨,但风格偏于单一,整体性不强,并且各空间要素间缺乏联系性。
在校园景观规划中不应盲目照抄国外的设计,因而忽略了地域性,应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去,要重视校园环境的感染力,突出立意。
校园建设规划

校园建设规划
一、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校园,不仅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本规划立足于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现代化校园。
二、校园整体布局
2.1 功能分区明确校园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科研区,各区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
2.2 交通流线顺畅合理规划校园道路,确保人车分流,创造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
2.3 校园景观和谐结合当地文化和地理特色,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景观。
三、教学设施
3.1 教室配备提供现代化多媒体教室,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
3.2 实验设施建立完善的实验体系,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3.3 教学辅助用房图书馆、资料室等一应俱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科研设施
4.1 科研实验室为科研人员提供先进的实验条件,推动学术创新。
4.2 学术交流中心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4.3 科研支持服务提供科研咨询、项目管理等服务,助力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五、体育设施
5.1 体育场馆建设建设多样化的体育场馆,满足各类体育活动的需求。
5.2 健身设施配置先进的健身器材,鼓励师生参预健身活动。
5.3 运动场地保证充足的运动场地,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
六、绿化与环保
6.1 绿化覆盖率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创造宜人的学习环境。
6.2 环保措施推行节能减排措施,使用环保材料,保护校园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我校校园规划的认识
南京工程学院(新校区)由华南理工设计院规划与设计,学校占地面积3000 亩(含科技产业园区),有方山和竹山路两个校区,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
校园周边环境:
大学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江宁大学城,这里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南侧有国家地质公园——方山脚下的生态型新校园,湖光鹭影,风景如画,四季芬芳。
有宽适、僻静的自然环境。
在大学城内,各学校规划既注意有利于独立管理,又要有利于各校之间的教学、科研设施和信息资源共享,发挥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集约效应。
并且大学城有利于将高校的科研开发带动城市科技园区的科技开发和生产开发。
这里虽然地处城市边缘,但到2010年地铁南延线开通后,半小时之内即可到达市区。
现在,我就我校的规划做个浅析,仅代表个人意见。
校园规划优点:
此图是我校简单的总平面图,我校是组团
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用于大面积建筑用地,
若干栋楼构成一个观景主题、生活主题等,一
楼多元素。
从校园总体来看,它的规划以逸夫图书馆
为中心,作为校园的一大主题,其他部分以此
为中心扩散开来。
教学区是校园的建筑主体,设在远离噪声
干扰的区域,如操场。
围绕学校的中心地带学
海湾建设了公共教学组团、逸夫图书信息中
心、基础实验中心、设计楼和文理楼,使得这
一区域集教学、信息、科研等于一体。
学海湾
是类似于广场的区域,周围有很多座位,所以
这里也是各种大型文艺活动的举办地点。
对
外联系较多的行政楼设在西门边,减少了车流对教学区的干扰。
学生生活区包括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和不同规模的商业服务设施。
南京工程学院有东区和北区2处学生宿舍区,附近都有一个大学生活动中心,内设超市、文具店、水果店、理发店、移动营业厅等各种服务设施。
并且每个区都设2个食堂楼。
规划中学校的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各有3-4处,都在宿舍区附近,无论你在哪个宿舍都能很快的达到球场。
体育场尽量靠近学生生活区,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并且在操场边设有室外健身器材,方便同学锻炼。
校园内设置一些相对集中的绿化区,有利于为师生提供一片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的休闲场所,创造一个可学、可思、可憩、可游的理想的校园生态休闲佳境。
校园道路是校园环境的主导性构成要素。
道路连接建筑及空间节点,是校园空间形态的骨骼,是校园形象特征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取得校园整体秩序的最有力的手段。
学校的主干道学海路是一条环路,它把所有的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全部串联起来。
它是学校班车的路线,教师出了教学楼可以很快的到达最近的站台等候学校班车,送往市区回家。
存在问题:
1. 校园许多区域距离太远,例如:
从宿舍到行政楼有1公里左右的直线距离,行政楼设有财务处和报告厅,如果要交费或者听讲座,没有自行车的话走过去会比较累;
工程实践中心和经管楼、信息楼也处于校园西侧,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区,过去上课很不方便;
东区的学生宿舍去文理楼比较近,而去工程实践中心却要走25分钟;
由于学校面积过大,使得部分教学楼距离学生生活区过远,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增加了学生与教学设施的疏离感,许多同学喜欢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喜欢那里的学习气氛,而如果步行要花上20分钟,许多同学就不愿意了。
……
2. 大学校园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校园中的交往空间规划是体现校园深层次人文环境的重要一环。
交往空间大致应有三种领域:个人领域、小集体领域和大、中型的公共活动领域。
而小集体领域在整个校园内却比较少。
5、6个人如果要讨论什么的话一般都去教室,但是这样会影响教室里自习的学生。
所以应当从教学建筑的内部空间(如门厅、走廊)到整个校园的外部环境,注意多提供一些各种利于围坐休憩与交往的空间,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使空间视域更加丰富和具有生气。
对于个人领域,在天印湖边有很对座椅,这里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很多同学选择在这里学习、休闲。
宿舍附近的绿化区附近也有一些座位。
公共性活动领域的话学海湾算一个,可以举行大规模的集会。
3. 道路交通规划中的不足
走在校园时经常看见一些绿化带被踩出了一条路,比如宿舍门口两边的绿化带,东区两个食堂之间的绿化带……我想是因为绿化和道路的规划不合理造成的。
步行的自然惯性是愿意抄近道,走捷径,步行路的规划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方式,达到流畅与便捷,也是保护环境与植被不被乱踏的有效措施。
步行路应该与交往空间相结合,而本校的规划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比如,当我带着远道而来的朋友参观我们学校时,走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下,聊聊天,却找不到座位
4. 校园里面存在许多消极空间,例如
在设计楼南北之间存在一个庭院,本意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交往空间,但因基本上不见阳光,鲜有人去,因此沦落为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淡出学生的记忆;
而在工程中心的那个大庭院,因为它几乎晒不到太阳,而且也没有怡情的花草,沦为一个交通空间;
而我校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地带北大活,由于它位于生活区与教学区的主路径上,且缺少一个停留休息或娱乐的场所,现在只能成为我们的交通空间。
对于以上校园规划中的问题,我有几个建议:
从教学建筑的内部空间(如门厅、走廊)到整个校园的外部环境,注意多提供一些各种利于围坐休憩与交往的空间,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使空间视域更加丰富和具有生气。
在步行系统中,根据周围环境,设置一些节点,形成公共生活场所,适当加大路宽,在周边设置灰空间、台阶、走廊,提供可坐性,植树遮荫,软化边缘,美化环境。
对于消极空间的处理,我认为应适当增加一些功能设施,可做休息、游戏、交流等一些辅助设施,使它可以一区多用。
对于最大的绿化区——天印湖畔的鹭岛,可惜只可远观,不可登岛。
我认为可适当开放,增加校园的生态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