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七)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

长沙市一中2019届高三月考试(七)语文命题人: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文学科。
包含文学、哲学、历史一类的科目在内。
而比较广义的文学包括音乐艺术。
比较广义的哲学包括宗教,合而言之,是一个人生经验的总纪录。
人文学科所能给我们的是生活上的一些条理规律,一些真知灼见,约言之。
就是生活上已经证明为比较有效的一些常理。
如果完全没有这些。
人类的生命怕早就已经寂火,不会维持到今日。
分而言之,文学艺术以至于宗教所给我们的经验是属于情感生活一方面的。
即多少可以使我们领会前人对于环境中的事物、情绪上有过一些什么买际的反应,对于喜怒哀乐的触发作过一番什么有效的控制。
艺术作品之所以为伟大,文学纪录之所以为真实,全都因为一个原则。
就是孟子所说的“得我心之所同然”。
所谓我心,指的当然是后来一切读者与赏鉴者的心,用现代的话来说。
就是它们有力量打动我们共同的心弦。
有力量触及基本人性的痒处。
打动与触及得越多,它们就越见得富有实验性,越见得伟大。
李杜的诗歌、莎士比亚的剧本、贝多芬的乐曲……可以百读不厌,不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贬落它们的价值。
原因就在此。
说到我心之所同然,或共同的心弦,或基本的人性,就等于说,有了这一类文物的凭借,后来的人,无论在别的生活方面如何大异其趣,各不相谋,至少在最根本的情感生活上,可以相会,可以交通。
哲学与历史的功效也如此。
所不同的是,哲学所关注的是理智与思想生活,而历史关注的是事业生活;前人的经验里,究竟想到了些什么,知道了些什么,有过什么行为、什么成就,思想有何绳墨,行事有何准则,撇开了哲学与历史,后人是无法问津的。
历史可以供给行事的准则,小之如个人的休戚,大之如国家民族的兴衰,都可以就前人经验里截取一些事例作为参考,这就是前人说的“以古为鉴”。
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懂得如何利用这镜子,来整饬其衣冠,纠正其瞻视,解蔽的工具岂不是又多了一件?近代的心理、伦理、社会、政治一类和行为问题有关的学问到如今并没有能提供什么实际的标准,让我们遵循之后,定能长维康乐,避免危亡;即使有一些细节的贡献,也往往得诸历史的归纳。
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试卷(七)语文

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试卷(七)语文命题: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带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 攻讦.(jié)蒹葭.(jiā)跌跌..撞撞(diē)荦荦大端(luò)B 渐.染(jiàn)叨.扰(dāo)倩.人执笔(qiàn)揆.情度理(kuí)C 佣.金(yōng)骠.勇(piào)哄.抬物价(hōng)捕.风捉影(pǔ)D 绯.闻(fēi)木讷.(nà)落拓.不羁(tuò)缓.靖主义(suí)2、下列词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沉缅联袂高潮叠起融汇贯通B 脉搏渎职故步自封再接再厉C 影牒赦免目不交接相应成趣D 棋枰提挈良晨美景寸草春辉3、依次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①用多数人的匮乏()少数人的富足,是现代广告术的公开秘密。
②孤独和痛苦检验着生命的弹性,让人更()地感受到生命的硬度和精神的韧性。
③喝彩,本是人们对闪烁着真善美光辉的人和事的()④在对待“科学”的()上,新人文主义与狭隘的人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A.凸显真切赞颂观念B.凸现真切赞美概念C.凸现真实赞美概念D.凸显真实赞颂观念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面对着雄伟浩瀚、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心里有问号不是这二百三十万块石头怎样堆砌上去的,但是奇怪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竟是一座坟墓。
B.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地表荒凉地掩藏着曾经辉煌的古代文明,令所有钟情考古文物的学子神往不已。
C.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改造客改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需达到的程度。
D.有一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在走向成熟时会使市场参与者的赢利趋向平均化,因此我们知道几乎国内外所有证券市场的价格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
湖南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

湖南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省.识(xǐng)臭名昭著.(zhù)帐簿.(pù)味同嚼.蜡(jiáo)B.耆艾.(ài)模棱.两可(léng)敕.令(chì)气息奄.奄(yǎn)C.铿锵.(qiāng)掷.地有声(zhì)赏赉.(lài)个中三昧.(wèi)D.扇.风(shàn)哄.抬物价(hōng)缧绁..(léi xiè)岿.然不动(kuī)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国庆火车票还没开卖就已告罄,铁路部门提醒市民,较好的出行办法是错开人流高峰外出,如果确实需要在高峰时段外出,应该尽量提前预订车票。
B.地球上的资源容不得我们肆意挥霍,暴殄天物从来就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我们需要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摈弃畸形的消费意识,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观念。
C.我们的梦想很多,生命的决择也很多,我们常常为了保护自己的翅膀而迟疑不决,丧失了抵达对岸的时机。
由此看来,破釜沉舟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勇气和智慧!D.有些人挂着主编的头衔剽窃别人的成果,以批评的名义诽谤有成就的作家,这类行径固然可以使自己成为新闻人物,但若因此便以著名学者或批评家自居,到处赴宴会,出风头,就未免滑稽。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通常人们认为以一当十是兵家的策略,言简意赅是文学语言的高标准。
其实,对绘画创作来说,这何尝不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B.只有从根本上着手,不断完善各项审计制度,同时,政府各权力部门也以身作则,秉公执法,亿万百姓期待的河清海晏....的局面才可能出现。
C.今天是大熊猫团团的生日,动物园为它准备了丰盛的生日大餐,那个精美的蛋糕一推上来,团团和伙伴们就不顾风度,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二)语文(含答案)

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得分:_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
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
另外,中国诗词多以歌颂为主,而英美现代诗歌多以揭露为主。
中国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我们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他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只是把“枯藤”“老树”“昏鸦”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后面两句把几种事物列在一处,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一笔带出“断肠人在天涯”,感觉上前后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
一口气读下来,仿佛自己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中的游子,引起强烈的共鸣。
然而几种事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
(摘编自吕洋《中西方诗歌比较》)材料二①与中国古典诗歌弱化主体的倾向不同,西方诗歌中的主体差不多总是在场的。
以十四行诗为例,主体总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诗中,站出来讲话。
这样,西方诗歌就形成了与中国诗歌迥然不同的风格。
②诗歌的风格离不开其文化土壤。
在中国,流行的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
早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经济就已经建立起来。
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经济稳定繁荣,因此,人们非常依赖自然环境,对自然世界的任何微妙变化都很敏感,他们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湖南长沙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湖南长沙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媒体报道,近期发布的《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称,当代人连续专注时长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8秒。
而微软的研究发现,金鱼的专注时长是9秒。
也就是说,现在人类的专注时长比金鱼还少1秒。
这一结论是否准确,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但是,专注力下降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专注力下降也称为分心,就是专注力集中于当前的某事、某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
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和悲剧已屡见不鲜。
每年全球有为数不少的司机因为在驾驶时聊天、发信息、打电话等,造成严重车祸。
而这只是专注力下降导致的恶劣后果之一,而最常见的一般后果是,由于对目标难以专注,造成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
专注力下降可能对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影响更大,他们呈现出与过去几代人不一样的特点,也就是缺少耐心。
Z世代(10~24岁)和α世代(0~9岁)从小就生存于一个数字化世界,网络、电脑算法让他们追求以更快的方式在电子设备上获取信息,并且以这样的方式认知世界和适应世界。
同样,半路出家进入信息时代的成年人也不比Z世代和a世代好到哪里去。
全球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对网页加载时间的忍受能力只有几秒,如果超过10秒仍没显示内容,人们通常会变得不耐烦,然后转向其他网站。
专注力下降和缺少耐心,当然是信息时代信息倍速增加的结果。
信息时代,人们在空间上的移动速度比现代化之前已经提高了100倍,信息交流的速度则提高了1000万倍,数据传输的速度更是提高了约100亿倍。
“秒回”“秒知”“秒杀”和“秒抢”已经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也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最新-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精品

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36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俩原本是好朋友,但现在的关系却弄得这样僵,症结..(zhēngjié)就在于彼此都不够宽容。
B青藏铁路7月1日通车了,但是现在坐火车还不能直达拉萨,必须到兰州再倒车..。
(dàochē)C班上一定要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不能把成绩差的同学视为班上的累赘..(léi·zhui)。
D有些孩子老爱挑剔..(tiāotī)父母的不是,其实应该多想想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无私的关爱。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进高三了,还有个别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家长、老师煞废苦心地做工作都不顶用。
A质疑思辨是一种读思结合的创造性阅读方法,阅读哲学论文或随笔要善于运用这一方法。
C在人世间有一种庸俗势力的大合唱,谁一旦对它屈服,就永远沉沦了,真是可惜。
D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是一档非常适合高中学生的节目,经常观看肯定会受益匪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以世界第一名获得今年化学奥赛金牌的蔡李超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兴趣爱好广泛,组织能力突出,是全校学生的榜样,值得我们效尤。
B经过连日来多位人大代表的积极干涉,有关领导表示,将劝说投资商放弃侵占基本农田兴建高尔夫球场的计划。
C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艺术修养极高,他在晚年画的一些以小鱼小虾为题材的小册页,往往涉笔成趣,令人爱不释手。
D登上岳麓山顶,遥望湘江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人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行动,来帮助受灾地区政府应对灾难,任何国家作出的回答都是积极的和肯定的。
B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功,中华民族能有现在的荣耀,靠的是全体勇敢的中国人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C袁世凯虽然享年仅五十八岁,但在政坛腾达、军旅发迹、科举坎坷的非凡生涯中,几乎历经了晚清民初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2020届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0届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华南虎的一次邂逅刘卫平当长工刘三扛着石碓一喘一喘地爬上一道山梁的转弯处时,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降临。
石碓是用来舂糯米糍粑的那种,在湘中地区很常见,用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头从一面凿空了,凿出一个凹陷的圆坑。
眼下,石碓的圆坑正像一个深得过了头的帽子戴在刘三的头上,刘三的脑袋就完全没入了碓坑之中。
碓坑的两侧边沿压在刘三的双肩上,刘三必须举起双手扶着石碓的边沿,用力把石碓的前方擎起一点,这样,他那没入碓坑里的眼睛才能勉强从碓坑的边沿下看到身前三四步远的地方。
刘三正要经过的这道山梁地形特殊。
这道山梁好比就是一个人的鼻梁,从左侧看不到右侧,从右侧看不到左侧。
那时候,当刘三沿着那条横贯山梁的小道从左侧向山梁的顶部前进时,一只华南虎也正从右侧窜来,就这样,刘三和老虎不可避免地在山梁拐角处不期而遇了。
人和虎在相距三四步远的地方骤然收住了脚步。
这个距离是由刘三的目光只能看三四步远所决定的。
刘三的眼睛从碓坑下突然看到前方出现了一只老虎,胆一惊,心一跳,头一麻,腿就直了,一双僵脚立在原地牢牢地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能动。
那是一只黄乎乎的带着斑斓黑纹的华南虎。
一双硕大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像一对大灯泡似的看着刘三。
长工刘三是个一字不识的文盲,不知道有个成语叫“虎视眈眈”,但他现在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虎视眈眈的滋味。
从虎口里喷出的一股股腥臊气味让近在咫尺的刘三一阵阵晕眩。
好在老虎并没有立即扑向刘三,而是停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死死盯着刘三。
刘三在与虎对视的四五分钟时间里有过一阵快镜头似的回忆,这种回忆只有那极短极短的一瞬间,但通过文字描述出来则要冗长得多——今天早晨,长工刘三刚从他的茅屋里起床,谢德仁老爷就在门外喊:“刘三,你今天给我去东岭寨晏学光老爷家取样东西来。
”刘三应着:德仁老爷,要我去取什么呢?德仁老爷说:“喏,我写在这纸上,你拿给学光老爷一看就知道了。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有人质疑其在数字化过程中,将一些珍贵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
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
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意义重大,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數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
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
同时,全球化时代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
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
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
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教车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煥生机提供契机。
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
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
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
传统戏剧如此。
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
但是,信息化、数宇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
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 绝密★启用前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七)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土美术”是当代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与现象。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尤其是左翼美术运动及革命美术诞生以来,乡土美术一直以视觉图像的方式紧随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乡土叙事也随之出现一种“生态转向”现象:乡村、城市、工业、环境等题材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生态观念意识。
对环境问题的批判,是“生态转向”的主线。
随着生态环境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恶化,中国艺术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现象,并将其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对动物权利的确立与保护,也是“生态转向”的重要内容。
大量艺术作品都反映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中渗透着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占山的“众生”系列,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众生平等”“万物一体”的伦理学立场。
雕塑家曹晖“揭开你”系列作品,以牛、猪、羊等动物为对象,通过超级写实性的雕塑语言,精细而逼真地揭开动物作为“他者”的表皮。
对消费欲望的克制,是“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
抑制过度消费的欲望,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当代生态美术的重要艺术倾向。
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入点,将高速公路.交通标识等现代生活元素符号挪用到中国传统水墨图像当中,重点表现现代城市与交通设施占用自然环境的飞速扩张所引发的社会现象,从而引导人们思考现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带来的创伤。
如果说占山、王家增、余明等将忧虑的目光转向了干涸大地、工业废墟、生产与生活垃圾,那么,尚扬的“大风景”系列和“董其昌计划”系列则进一步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中退却出来,试图遏制现代人过度生产、制造与消费的疯狂欲望。
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是“生态转向”的主旨所在。
德国当代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曾提出,“把自然看作生存伙伴”。
经过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化,中国文化开始重视重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精神,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乡土艺术发展趋向看,从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反思和悲情书写,到人本主义式的生命颂歌和审美主义的风光描绘,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必然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一种展现天地人文和谐相处的“新乡土绘画”出场。
作为现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当代“乡土美术”的“乡村叙事”在主题性创作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视觉形态与精神内涵的“生态转向”。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将更加自觉地完成向“新乡土”美术话语的“生态转向”。
(摘编自彭彤《乡土叙事的“生态转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环境问题的批判、对消费欲望的克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成为当代美术.叙事的主要创作方向。
B.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乡土美术”呈现出以视觉图像的方式来表现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的特点。
C.中国传统文化“众生平等”的伦理学立场,为占山的“众生”系列提供了反思人与动物关系的思想基础。
D.魏怀亮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切人点表现当前社会现象,由此人们开始思考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创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 -项是(3分)( )A.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围绕着“生态转向”,从主线、重要内容、精神指向、主旨几方面,较深入地阐述和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B.文章体现了“乡土美术”较强的生态观,使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都是为了更具体、更形象地论述“生态转向”的主旨这- -内容。
C.文章在论述“生态转向”的精神指向时,将占山等人的作品和尚扬的作品进行了比较,说明尚扬的作品较注重对消费欲望的克制。
D.文章开篇总述了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发生“生态转向”的概况,最后一段再次重申这一点并进行了补充阐释,形成首尾呼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项是(3分)( )A.中国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乡土叙事”逐渐呈现出的“生态转向”趋势,这与我国的基本政治形势是密切相关的。
B.从人类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退出来,是一-些艺术家为了遏制人们过度消费的欲望做出的一-种积极尝试。
C.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精神,决定了中国当代乡土绘画最后会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味逐渐转型。
D.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推进,成为了中国当代主题性美学创作“乡土叙事”发展转变的重要助推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虛拟现实(VR)技术,简单说即是让人进入一个虛拟环境并在其中得到近乎真实的感受。
这套富有沉浸感并能进行交互的仿真系统需要软件和硬件的全面支持,方可完美呈现出“虚拟现实”。
拍摄VR视频与其他视频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需要360度全方位拍摄,这样才能让用户无论是抬头、低头还是回头,看到的都是统一.连贯的场景。
为此,全景拍摄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内部集成了6个摄像头的GoProOmniVR,拥有8个同步球形相机的Nokia OZO......不单满足于视听效果,VR技术开始向强化感官体验渗透,开发出触达味觉、触觉、嗅觉甚至痛感的全方位沉浸式VR。
这类VR需要借助更多的传感器和芯片来实现,如VR智能衣通过分布全身的震动马达增加触觉体验,玩家能“感受到音乐的震动,身体的刺激”;芳香扩散器会让用户闻到食物的味道;手柄、游戏手套或体感衣中内置弹性热电芯片,可以让用户感知到冷、热和疼痛,真正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
未来,深度感知技术会让VR的体验越来越真实。
届时,分辨出虛拟现实和真实的现实,恐怕需要花上点时间了。
(摘编自人民8报《虚拟现实,亦幻亦真》) 材料二从高大上的黑科技,到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已经与不同行业融合,在工业制造、文化、健康、商贸等领域发光发热。
作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有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质量和效益。
虚拟现实技术跨界融合了多个领域的技术,虚拟现实产业的飞跃,也离不开技术融合的美美与共。
即将迎来商用的5G为提升虚拟现实体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业内人士指出,5G的特性与虚拟现实的结合将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而虚拟现实想要真正落地,也需要多元的应用场景和实时的接入,这也依赖于更高性能的5G网络。
AI(人工智能)与VR的融合,同样为虚拟现实开拓了生存空间。
美国的研究人员预测,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将在医学、教育等诸多方面重塑未来日常生活和企业运营方式。
更重要的是,虚拟现实只有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才能化虚为实。
马云表示,离开实体经济的虛拟现实技术没有未来。
不论虚拟现实等技术再流行、资本再青睞,如果不能推进实体业转型升级,不能支持可持续和绿色的发展,这样的技术会变得毫无意义。
(摘编自东方头条《赋能创新,虚拟现实迎发展》) 材料三: 在过去的一年里,“VR"一词在多个产品类别中的使用已经达到了不同的程度。
在很短的时间内,VR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超越了消费电子、零售和媒体娱乐。
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最新发布的全球VR市场报告预测,到2022年底,全球VR技术市场将超过60亿美元。
尽管如此,VR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人员正目睹着新挑战的出现,这让大量用户感到不安。
目前,阻碍全球VR市场增长的最大挑战是价格难以承受。
全球VR市场中企业成本结构的变化,为大量采用VR创造了较高的价格点。
即使这些公司克服了价格因素,它们中的大多数也难以创造出引人注目的内容。
此外,消费者对移动VR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安全隐患正成为一个关键的限制。
由于VR设备在高数据传输方面的有效工作,对统一5G频谱蜂窝网络的需求得到了关注。
不幸的是,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以及全球范围内缺乏这种一致性,限制了它的广泛采用。
(摘编自新浪网《全球VR市场报告预测:到2022年VR市场的价值将超过60亿美元》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VR技术产品已经与不同行业融合,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提高了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质量和效益。
B.VR技术已经突破了视听限制,想要有全面的感官体验,可以通过在手柄、游戏手套或体感衣中内置弹性热电芯片来实现。
C.目前,全球VR技术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越消费电子、零售和媒体娱乐等领域,到2022年底,预测会超过60亿美元。
D.拥有更高性能的5G网络的强大技术支撑,VR多元的应用场景和实时的接人才能实现,虛拟现实才可能真正落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VR技术不仅要能满足全方位、统一、连贯的视觉需要,还要能满足味觉、触觉、嗅觉甚至痛感等全方位沉浸式感官体验的需要。
B.VR视频需要360度全方位拍摄,因此全景拍摄设备必不可少,设备内部至少要有6个摄像头才能完成这样的拍摄。
C.引用马云的话,意在强调VR技术必须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否则,即使再受热捧,也会失去价值而毫无意义。
D.VR技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技术限制及应用推广”等诸多问题,不过它仍然是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6. VR要实现市场增长及产业的飞跃,需要应对哪些挑战?根据材料信息简要概括。
(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大兵梁晓声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
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
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
他那张脸看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呐。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
车窗全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
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
每个人都快冻僵了。
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
不知从哪一年起,中国人开始将兵叫做“大兵”。
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在都是些小战士。
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和里边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感寒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
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援。
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车后,被冻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