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第五单元 单元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件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指出能量不能被 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化学反 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能量守恒。
03
酸和碱
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

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 离子的化合物。具有酸味,能使紫色 石蕊溶液变红等性质。

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 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具有苦味,能使 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等性质。
解释与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收集证据
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收集与问题相 关的证据。
反思与评价
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总结经验和教 训。
实验探究的安全注意事项
遵守实验室规则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 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作时,应佩戴合适 的防护眼镜、实验服、手套等防 护用具,以防止意外伤害。
有机化学的特点包括多样性、复杂性和规律性,有 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存在一定的合成 规律和反应机理。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可以根据官 能团进行分类,如醇类、醛类 、羧酸类等。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遵循国际通 用的命名规则,通常采用系统 命名法,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确 定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称。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件

CONTENCT

• 第五单元概述 • 化学反应 • 酸和碱 • 有机化学 • 实验探究
01
第五单元概述
第五单元的主题和目标
主题
化学反应
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掌握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第五单元的结构和内容
01
0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清单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清单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一定要用纯净物的质量进行计算, 体积要换算成质量,单位一致 不要漏掉单位,单位要统一,对应关 系要准确
⑥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案中不要漏掉单位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4.书写步骤: ( 1 )写:在短线( —— )的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 ( 2 )配平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等。 ( 3 )注:注明反应条件、标出生成物中的气体符号( ↑ )、沉淀符号( ↓ )。 ( 4 )等:将短线改为等号。 ( 5 )查:检查式子左右两边各原子种类及个数是否相等。
5.注意事项: ( 1 )反应物无论是固体还是气体都不能标“↓”或“↑”。 ( 2 )若反应物中有固体或气体,则生成物中的固体和气体都不能标 “↓”或“↑”。 ( 3 )如果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或固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或固体 ( 即沉淀 )时,应该在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化学式后面标“↑”或“↓”。
四、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知识清单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和要求: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均保持不变(即原子的“三不变”)。

归纳:化学反应前后(1)六不变宏观:、、微观:、、(2)一定改变宏观:微观:(3)可能改变:
用磷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锥形瓶底放细沙的作用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铁与硫酸铜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二、化学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②
2、含义以C+O2点燃CO2为例
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如:
③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质量比如: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用含杂质的石灰石12.5克高温煅烧,完全反应后制得CO24.4克,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

2、用2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炼铁,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要制取0.2克氢气,(1)要用锌多少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

2021
11
• 3、简单计算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
例3、在化学反应A +B = C 中,10克A物质恰好与8 克B物质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B )
A、 8克 B、18克 C、10克 D、无法确定
例4、将27.5克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 体物质的质量为17.9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
第五章 质量守恒 复习
质量守恒定律
2021
1
质量守恒定
律及其应用
元素种类\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原子质量
2021
2
课前回顾: 一、质量守恒定律
• 1、质量守恒定律: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质__量__总_和___ 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质__量__总_和____。
• 2、化学反应“质量守恒”的原因:在化学 反应前后原__子_的__种__类____没有改变、原子__数__目___ 没有增减,_原__子__的__质_量___没有改变。
点燃
S + O2
SO2
2021
33
课堂小结
(以 “ 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氧气” 为例)
左反右生一横线 配平以后加一线 等号上下注条件 箭号标气或沉淀
KClO3 KCl+ O2
2KClO3 2KCl+ 3O2
2KClO3
MnO2

2
KCl+
3
O2
2
KClO3
MnO2

2KCl+ 3 O2
2021
34
无遗漏。
2021
4
例:CuO+H2〓△Cu+H2O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课题知识清单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课题知识清单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知识清单1.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气体。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2.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依据客观反应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①正确地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和加号连接;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把短线改为等号,注明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6)化学方程式的配平3.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基础示例1.8克硫在________克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6克二氧化硫。

2.若完全电解18克水,可生成2克氢气和________克氧气。

3.1克水完全汽化仍为1克,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对吗?4.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__元素。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B2====2C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为________。

6.实验室制取有毒的氯气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氯气,其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熟石灰〔Ca(OH)2〕为原料制取漂白粉〔Ca(ClO)2+Ca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工业生产上,可以__________,并有利于__________。

8.在反应:2Al+Fe2O3高温2Fe+Al2O3中,_________份质量的铝和_________份质量的Fe2O3反应,生成_________份质量的铁和_________份质量的Al2O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归纳 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归纳 复习课件

③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记录所称的质量m1; ④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 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将红磷引燃; ⑤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的质量m2。
(3)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产生 大量的白烟 ,放出 大量的热 ; ②玻璃管上的气球 先变大后变小 ; ③反应后的物质总质量m2与反应前的物质总质量m1 相等 , 天平 保持平衡 。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2H2O2 通电 H2↑+O2↑
36
4
9g
x
36 4
9g x
x=1 g
答:生成1 g氢气。
1.在设未知 数时不能带 单位,而已 知量都要带 单位。2. 有关量要写 在相应化学 式的正下方 ,带入的量 必须是纯物 质的量。
利用化 (1)根据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的量。(2)根 纯度=
____元__素__化__合__价_____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 化学 变化,且只限定在质量方 面守恒,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注 2.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是指真正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没 意 有参与反应(或剩余物)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镁条在燃烧时由于白烟逸散,剩余固体质量也可能减轻
(4)注意事项 ①为了防止红磷燃烧而使锥形瓶炸裂,所以在锥形瓶底部铺上 一薄层细沙; ②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并在其上端系牢一 个气球是为了防止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体迅速膨胀 而冲开胶塞; ③冷却前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体积变大,受到浮力而使实验 不准确,所以要等锥形瓶冷却后再称量。
) 成 1 个二氧化硫分子。
系。
书 写 原 则
1.以 客观事实 为依据,不能随便臆造化学式或化学 方程式。2.要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即:等号两边各 原子的 种类 和 数目 必须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复习课件-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复习课件-PPT

练一练
•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已省略) • 1、﹙2﹚H2O=﹙2﹚H2↑+﹙1﹚O2↑ • 2、 ﹙4﹚AI + ﹙3﹚ O2= ﹙2﹚ AI2O3 • 3、( 2 )Fe2O3+(3 )C = ( 4 )Fe+ ( 3)CO2↑ • 4、﹙2﹚KCIO3=﹙2﹚KCI+﹙3﹚O2↑ • 2.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
骤正确书写出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3)、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 碳;
(4)、氧化铝和稀硫酸(H2SO4)作用生成硫酸铝和
水。
知识点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步骤
1.设未知量(求什么就设什么,将所求的问题一 次设出)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计算中所用到的化学 方程式)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 量(只写与已知和所求有关的物质,上写相对分 子质量,下写物质的质量,已知的带单位) 4.列出比例式、求解(列正比例式,上下同种量, 左右同一物质)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解:设铝的质量为x 2Al2O3 通=电4Al + 3O2↑
204 108
10t x 204 108
= 10t x
X=5.3t
答:最多生产5.3 t铝
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l的相对原子质量×2 ×100% Al2O3的相对分子质量
=53%
10t×53%=5.3t 答:最多生产5.3 t铝
C3H8 + 5O2点=燃3CO2 + 4H2O

4. 具有可变价的金属往往只有一种价态较稳定:铁以
+3价、铜以+2价较稳定,而汞的0价较稳定。下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9单元基础知识背记清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9单元基础知识背记清单

九年级化学第1-9单元基础知识背记清单第一单元知识背记清单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1)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一定同时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3.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还常伴随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4.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5.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6.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设计出实验方案→④进行实验→⑤观察现象→⑥分析得出结论→⑦反思与评价。

7.不用手接触药品,不直接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8.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9.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为防止塞子上残留的试剂腐蚀桌面,同时也避免塞子接触到桌子上的污染物,以免污染瓶中的试剂。

所以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于桌面②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是防止液体流到试管外或洒落。

应该缓慢地倒,一是为了便于控制液体的量,二是为了防止液体飞溅。

③防止瓶口残留液体沿试剂瓶外壁流下而腐蚀标签。

所以拿细口瓶倾倒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④防止试剂与空气中的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变质,倒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为下一次取用提供方便,把瓶子放回原处?10. 向烧杯或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滴管接触烧杯或试管内壁,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