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闭链等速测试系统在慢性下腰痛患者康复评价中的应用_范建中

合集下载

等速技术在膝关节损伤防治及康复的应用研究

等速技术在膝关节损伤防治及康复的应用研究

R sac nlo ie cE ecs p e rvnina dT et n f n eIj r s n h bla o f rOp rt n ee rho k f xri Ap U di P ee t n ramet e nui dRe a itt nat e a o s ni e n o oK ea ii e i
作 为新 的肌肉功能评定和测试方法 ,等速测试 已应用 于运 及耐力等数据也能获取 [。另外 ,等速 测试 能提供清 晰的力 矩 曲线 ,从而可 以反 映出关节肌 肉功能的客观信息 ,所 以可借 助
收 稿 日期 :2 1 - 2 2 修 回 日期 :2 1— 2 0 0 1 1— 8 020— 7
节 的肌 力 、改善疼痛及 功能能力 具有很好 的效果 [] n。膝关节 训练主动肌和拮抗肌等特点 , 能使肌 肉神经本体感受性 刺激加
的康复应重点恢复其关节 活动范围 ,特别是膝关节伸 ,这样不 强 ,很好地促进肌肉神经生理功能恢复 [。等速测试系统可提 4 3
11 在康复医学方面 的应用 .
等速测试 相 比传统测试可 以更全面地评定 肌 肉在关节 活动
速肌力测试不仅可 以测试肌 肉的最大力矩值 ,还 能对关节 运动 中任意一点 的肌 肉输 出进行测定 ,同时肌 肉做功 能力 、爆 发力
手段 ,国 内外 许多 学者运 用 等速 技术 在多 个领 域开展 研究 工 任意位置的肌力情况 ,并提供 多种评 价指标 ,精确度高 [。等 8 ]
S Hu q a ,C U o u n HEN S ,Z NG Liu n u HE h a
( dcl n e aitinC n r G ag ogPoic ev tlts5 ot Ta i etrG agh u5 0 0 , hn) Me i dR hblao e t , und n rvneH ayA he c i r r nn aa it e i P s i gC ne, un zo 10 0 C ia

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肌力的等速测试

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肌力的等速测试

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肌力的等速测试
郎海涛;成鹏;杨红
【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
【年(卷),期】2000(021)001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由此引起腰部肌肉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失调,但对肌肉运动功能的定量研究,国内尚无准确、实用的指标,国外的相关结果也很有限[1,2]我们用等速测试的双下肢力矩差异指标来评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旨在探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评估提供一种实用的科学依据.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郎海涛;成鹏;杨红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理疗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理疗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理疗科,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67
【相关文献】
1.Barre(1)试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肌力的判定 [J], 李峰虎;石士奎;李晓强
2.等速测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评定中的应用 [J], 周贤丽;邹毅;陈蕾;刘宏亮;武继祥
3.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下肢肌力变化的等速测试研究 [J], 张其亮;丁利琼;滕学仁;刘玉新
4.等速测试表面肌电图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J], 顾非;房敏
5.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下肢肌力影响等速测试分析 [J], 吴建强;黄昌林;李祖国;黄涛;张智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等速产后下腰痛

等速产后下腰痛
定角度下训练(限弧)
肌力测试评价指标及其意义
峰值力矩(PT):反映力矩曲线的最高点, 代表肌肉或者肌群最大力量,单位为 N*M
平均力矩:反映整个力矩曲线的平均水 平,可作为比值指标评价的基础
峰值角度:峰值力矩出现时关节所处的 角度,是关节的最佳用力角度
肌力测试评价指标及其意义
单位最大做功:一次运动所做的功,即 力矩曲线下的面积
等速运动在产后下腰痛中的应用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陈希文
主要内容
等速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等速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训练 等速运动在产后下腰痛中的应用
等速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等速运动技术的发展史
1.美国学者Hislop等在1967年最先提出了等 速运动的概念.被认为是肌肉功能测试和肌力 训练技术的一项革命
拮抗肌比值(F/E):一般以慢速运动时的峰 值力矩计算,也可在不同速度、不同测试模式 及特定角度下计算,反映拮抗肌肌力平衡情况, 间接反映关节稳定性,预测潜在的关节损伤, 其是下肢膝关节的屈伸比在临床上最有意义
3.肌肉耐力测试指标 高速测试角速度(≥180°/s)
耐力比值:180° /s下耐力测试时,连续最大收缩 25~30次,最末5次(或10次)与最初5次(或10次)做 功量的比值,以百分比表达
显示屏固定于台车

可倾斜
无 汉化软件 5m2,300kg.
等长训练、神经肌肉稳定性 训练、CPM训练、主被动训练等模式 运动型向心:750Nm离心:750Nm 医疗型向心:500Nm离心:500Nm 1950Nm(运动型)1680Nm(医疗型

运动型:向心:0.2–560 度/秒 离心:0.2–560 度/秒
级的徒手肌力测试

等速人体肌力康复系统核心装置研制

等速人体肌力康复系统核心装置研制

等速人体肌力康复系统核心装置研制汪烨;沈碧君;宋又廉【摘要】针对用等速技术进行肌力测试和康复训练问题,设计了一种等速肌力康复训练机械装置。

它以调整液态油的流动阻力来产生与关节肌力矩相等的顺应性阻抗力矩,能产生的阻力矩范围大,不仅适合伤病人员肌力的恢复训练,而且适合竞技运动员增强肌力的训练。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sokinetic technique for muscle strength test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design of a mechanical device for isokinetic muscl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s described. It makes the compliance impedance torque equal to the joint muscle torque by adjusting liquid oil flow resistance. The mechanical device can produce a large range of resistance moment for both injured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and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of athletes.【期刊名称】《上海电机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4)005【总页数】5页(P306-310)【关键词】等速运动;康复;节流制动;节流阀【作者】汪烨;沈碧君;宋又廉【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上海200245;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上海200245;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上海2002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89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等速技术)是一项新的肌肉功能评价和训练技术[1-4],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肌力测试、训练方法。

等速肌力测试评价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

等速肌力测试评价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

等速肌力测试评价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下肢肌力的影

周文
【期刊名称】《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2(001)002
【摘要】对腰突症患者采用牵引疗法,用cybex-6000测力器对患者下肢治疗前后等速肌力测试(主要测试踝关节肌力),结果显示:患侧伸肌的峰力矩、最大做功量、平均功率和肌肉爆发力等,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显著增加,表明了腰椎牵引对腰突症患者患侧伸肌肌力的恢复有明显效果.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周文
【作者单位】南京体育学院医院,江苏,南京,2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5
【相关文献】
1.腰椎牵引温针灸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J], 邓鑫
2.推拿手法配合腰椎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和腰椎活动度的影响 [J], 许国超
3.45Hz振动训练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肌力及膝关节本体
感觉的影响 [J], 王彦方;薛艳;马月然;李换青
4.温针灸联合腰椎牵引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J], 李立国;吴杰;黄志雄
5.等速肌力训练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影响 [J], 杨等;王寒明;姜军;白森;谭健;郄淑燕;王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析目前常见等速测试方法

简析目前常见等速测试方法

简析目前常见等速测试方法发布时间:2021-06-16T12:09:26.8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作者:吴迪黄琳[导读] 肌肉力量是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吴迪1 2黄琳2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深圳职业病防治院广东深圳 518001摘要:肌肉力量是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是人们随意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

肌肉力量水平的测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篇文章主要简析目前等速肌肉力量测试方法并提出改进建议。

1.前言肌肉力量是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是人们随意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它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体能要素之一,而随着对肌肉的了解,我们对于肌肉力量本身的关注也开始增多,良好的肌肉力量水平对于赢得比赛的胜利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对于肌肉力量水平的测试受到了极大地关注,检测肌肉力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等长测试,等速测试,等张测试等多种方法,等速测试可任意调节速度10-500/s,设定后速度保持不变,阻力可变且为顺应性阻力并且与运动速度有关,运动幅度全幅或半幅,可反映关节运动中任一点的力矩值。

2.等速测试方法简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因其在肌肉力量测试和力量训练方面具有精准度高、不易受损伤、康复效率高等独特的优势,而在体育科研和训练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

已普遍成为运动员肌肉系统的机能状态和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评定的一种客观指标,并且是评定肌肉力量特征的黄金指标[[]]。

目前国内外运用等速肌力进行力量测试与评价的研究膝关节的最多,躯干以及踝关节的较少。

当前等速肌力测试已经被公认为肌肉功能评价及肌肉力学特性研究的最优方法。

3.等速测试的优势将等速肌力测试与徒手肌力测试相比较,有研究发现对一组肩关节伤病患者的肩内外旋肌力进行徒手肌力检查,然后再进行相应的等速肌力测试,发现徒手肌力检查是正常的患者,等速肌力测试则发现二侧肌力存在有13%到28%的差异[[]]。

腰痛病人的非器质性体征和疼痛集中

腰痛病人的非器质性体征和疼痛集中

腰痛病人的非器质性体征和疼痛集中
范建中
【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年(卷),期】1998(000)003
【摘要】论述了针对腰痛病人的Waddell非器质性体性评价法和McKenzie疼痛集中检查法,并对两者作为判断预后或物理治疗效果的方法有关临床研究及其意义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1页(P119)
【作者】范建中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50.9
【相关文献】
1.疼痛—第五生命体征:术后疼痛不容忽视 [J], 黄宇光
2.多虑平治疗非器质性腰痛50例 [J], 徐秀蓉
3.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慢性腰痛病人疼痛、功能障碍和\r抑郁的影响 [J], 王宁;李丽;丁懿;许强强;张家鹏
4.慢性退行性腰痛病人灾难化思想与功能状态的关系:疼痛接受的中介效应 [J], 潘丽; 孙垚; 李亚芳; 曹虹; 李云; 史宝欣
5.慢性腰痛病人疼痛灾难化研究进展 [J], 刘婷婷;廖晓琴;曹铁炜;浦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等速肌力测试在躯干核心肌群中的应用进展

等速肌力测试在躯干核心肌群中的应用进展

等速肌力测试在躯干核心肌群中的应用进展杜东;尹瑞雪;何任红;范建中【摘要】等速肌力测试目前应用于运动员、健康人群以及肌肉萎缩患者等,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训练部位和目的不同,训练强度和方法各异,信息零散,整体模糊,缺少较完整的等速肌力临床应用资料.本文主要综述等速肌力测试对躯干肌群各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腰痛、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和运动医学等.另外,也对躯干肌群和核心肌群的研究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整合一些较常用的研究方法.【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25)003【总页数】3页(P338-340)【关键词】等速肌力;慢性腰痛;核心肌群;综述【作者】杜东;尹瑞雪;何任红;范建中【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广州市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广州市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广州市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广州市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93等速肌力测试是一种客观评价和优化肌肉各项量化指标的先进技术,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在全范围关节运动过程中可使任何一点肌肉的活动均承受最大的阻力[2],测出的数值具有客观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

等速测试设备在恒定的速度下提供一种顺应性阻力,使得等速收缩同时具备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的部分优点,对临床医学和运动医学都具有重要价值。

躯干核心肌群是人体重要的运动肌群,主要功能为屈伸和旋转躯干,维持身体的动静态平衡,同时对脊柱的稳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因躯干运动参与肌群的复杂性,躯干力学测量也无统一标准,给躯干肌群和核心肌群的研究带来很多困难。

近年来,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应用于躯干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拓展到很多领域。

本文就等速肌力测试在躯干核心肌群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1 应用范围1.1 慢性腰痛慢性腰痛是一组以下背、腰骶和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01
伸展运动 120°/ s
72 .12 ±29 .34 57 .76 ±19 .37
<0 .001
180°/ s 66 .29 ±18 .66 50 .08 ±18 .35
<0 .001
表 2 慢性下腰痛患者健 、患侧下肢屈伸肌闭链等速向心收缩相对峰力矩(峰力矩占体质量比值)比较(36 例 , x ± s , %)
侧别
健侧 患侧 P值
60°/ s 47 .39 ±23 .17 38 .21 ±17 .32
<0 .001
屈曲运动 120°/s
43 .29 ±19 .35 33 .24 ±12 .36
<0 .001
180°/ s 36 .74 ±21 .37 23 .33 ±9 .94
<0 .001
60°/ s 145 .67 ±51 .32 116 .86 ±49 .32
参 考 文 献
1 D elisa JA .Rehabilitation M edicine:Principles and Practice .3rd ed .New York :Li ppincot t-Raven , 1998 .1385-1422 .
2 W alsh M J .Evaluat ion of ort hopedic testing of t he low back for nonspecif ic low er back pain .J M 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 1998 , 21∶232236 .
· 158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1 年 第 23 卷 第 3 期 Chin J Phys M ed Rehabil , June 2001 , V ol 23 , N o.3
·论著·
下肢闭链等速测试系统在慢性下腰痛患者 康复评价中的应用
范建中 彭楠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慢性下腰痛(CLBP)患者的下肢肌力的闭链等速测试 , 定量评价患者的下肢肌力 的变化并探讨该项测试技术的意义 。 方法 采用 BIODEX-2AP 闭链测 试系统对 36 例 慢性下腰痛患者的下 肢进行测试 。结果 在 60°/ s、120°/ s、180°/ s 限速条件下 , 患侧下肢屈伸肌的峰力矩 、下 肢屈伸肌峰力矩占体 质量的比值和平均功率均较健侧有明显下降(P <0 .001);患侧的下肢屈伸肌肌力(峰力矩)比值与健侧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5)。结论 CLBP 患者的患侧下肢屈 伸肌力有不同 程度的下 降 , 同时 用闭合链 测试系统对 CLBP 患者进行下肢肌力等速测试 , 不失为一种反映其运动功能较全面的客观指标 。
综上所述 , CL BP 患者的患侧下肢屈伸肌肌力均 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同时用闭合链测试系统对 CLBP 患者进行下肢肌力等速测试 , 不失为一种反映其运动
功能较全面的客观指标 。
对 C LBP 患者进行客观的运动功能评价是进行全 面康复的重要基础 。 运动功能评价所涉 及的因素很 多 , 我国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水准参差不齐 , 采用一套 受检查者主客观因素影响较小的评价指标 , 对提高评 价结果信度和效度尤为重要 。
作者单位 :510515 广州 ,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康复医学科
1 .2 测试方法 测试设备采用美国产 BIODEX 2AP 型等速测试
系统及其配置的闭合链附件 , 测试前对该装置进行常 规校正 。患者取坐姿 进行测试 , 坐 位角度约 115°, 准 备体位为膝关节伸展位 。 最大收缩测试的限速和顺序 设置分别为 :60°/ s 收缩 5 次 ※间隔 60 s ※120°/ s 收缩 10 次 ※间隔 60 s ※180°/ s 收缩 15 次 , 在每组测试之前 均进行 3 次亚极量的下肢屈伸运动(踝背屈 、屈膝 、屈 髋 ※踝背伸 、伸膝 、伸髋), 以作为测试前 的准备和适 应。 1 .3 测试指标
侧别
健侧 患侧 P值
60°/ s 28 .76 ±12 .46 20 .10 ±10 .22
<0 .001
屈曲运动 120°/s
22 .91 ±10 .16 17 .03 ±9 .42
<0 .001
180°/ s 19 .42 ±9 .97 15 .32 ±8 .73
<0 .001
60°/ s 82 .76 ±39 .53 60 .89 ±20 .67
包括峰力矩 , 单位为牛顿·米(N·m);平均功率 , 单 位为瓦特(W), 以及 膝屈伸肌峰力 矩占体质量(body w eight , BW)的比值(%)和膝屈伸肌肌力(峰力矩)比 值(%)等 。 1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统计软件包 , 对测试结果作均数和标 准差的计算(x ±s ), 并对健侧/ 患侧膝关节的测试结 果和膝伸/ 屈肌力进行配对 t 检验 。
【关键词】 腿 ;腰痛 ;等速测试
Closed-kinetic-chain test of lower limbs flexion and ex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back pain FAN Jianzhong , PENG Na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 Nanfang Hospital , First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 Guangzhou 510515 , China
5 D aveies , G J .A compendium of isokinet ics in clinical usage.3rd ed . O nalaska , W isc:S &S Publi shers , 1987 .298-321 . (收稿日期 :2000-10-19)
表 1 慢性下腰痛患者健 、患侧下肢屈伸 肌闭链等速向心收缩峰力矩比较(36 例 , x ±s , N·m)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1 年 第 23 卷 第 3 期 Chin J Phys M ed Rehabil , June 2001 , V ol 23 , N o.3
· 159 ·
2 结 果
在 60°/ s 、120°/s 、180°/ s 限速条件下 , 患侧下肢屈 伸肌的峰力矩(表 1)、下肢屈伸肌峰力矩占体质量的 比值(%)(表 2)和平均功率(表 3)均较健侧有明显下 降(P 值均 小于0 .001);表 4 显示 , 下肢屈伸 肌肌力 (峰力矩)比值(%)受测试限速值的影响不明显 , 双侧 下肢的测试值比较 差异无显 著性意义(P 值 均大于 0 .05), 提示 C LBP 患者的下肢屈伸肌肉肌力均受到影 响。
【Key words】 Leg ;Low-back pain ;Iso kinetic test
慢性下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 , CL BP)即非特 异性慢性腰(腿)痛 , 是许多疾病的常见和共 有症状 。 据统计 , 成人 60 %~ 90 %患过 C LBP , 年发病率在 5 % 左右 。 CLBP 可以引起患侧下肢髋膝踝等关节不同程 度的运动功能障碍[ 1, 2] 。 我们采用 BIOD EX 闭链测试 系统 , 观察 CLBP 患者下肢屈伸肌等速力矩的变化 , 探 讨下肢闭链等速测试系统在慢性下腰痛患者康复评价 中的应用价值 。
表 4 慢性下腰痛患者 健 、患侧闭链等速向心收缩下肢屈/
伸肌比值比较(36 例 , x ± s )
侧别
健侧(%) 患侧(%)
P值
60°/ s
46 .32 ±19 .31 47 .43 ±24 .37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5
120°/s
39 .29 ±17 .47 44 .65 ±22 .45
>0 .05
180°/ s
39 .10 ±16 .36 43 .67 ±26 .37
>0 .05
3 讨 论
下肢屈伸肌的峰力矩和下肢屈伸肌峰力矩占体质 量的比值(%)是等速测试中反映肌力的黄金指标 。本
研究的测试结果有如下趋势 :在同一测试速度下 , 下肢 屈伸肌测试值均为患侧小于健侧(表 1 , 2), 提示 CLBP 患者患侧下肢屈伸肌的力量有明显下降 。
3 成鹏 , 徐伟 , 郎海涛 , 等 .开 链 、闭链测 试对屈 伸肌 等速力 矩的影 响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1999 , 14∶244-246 .
4 占飞 , 沈莉 , 吴毅 , 等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屈伸肌的 等速肌力评价 .中 国康复医学杂志 , 1999 , 14∶247-249 .
1 对 象 和 方 法
1 .1 测试对象 C LBP 患者 36 例 , 男 19 例 , 女 17 例 , 来自我科门
诊和 住院部 , 年龄(41 .3 ±10 .3)岁 , 体质 量(62 .7 ± 8 .3)kg , 身高(169 .7 ±10 .8)cm , 病程 1 月 ~ 2 年 ;按 照 CL BP 病因分类 :腰椎间盘突出症 22 例 , 慢性腰肌 劳损 11 例 , 椎管狭窄 3 例 ;所有病例均经过影像学和 临床检查确诊 。
等速测试技术是目前评价肢体运动能力的一项比 较先进和客观的方法 , 以往的等速测试多以开链测试为 主 , 测试只能针对一个关节 。众所周知 ,CLBP 患者下肢 的功能障碍可以表现为腰椎间 、腰骶 、髋 、膝 、踝等多个 关节的运动障碍 , 而闭链测试是将开链的的某个关节的 旋转运动转换成了多个关节联动的线性运动 , 从理论上 推论有可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侧下肢的运动能力[ 3, 4] 。
【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stigate the motor ability o f lower limbs flexion and ex tension of the patients w ith chronic low-back pain(CLBP) by closed-kinetic chain test .Methods Low er limbs flexion and extension w ere tested by BIO DEX-2A P Isokinetic System and its clo sed-kinetic chain attachment in 36 patients with CL BP .Results The measured date of peak torque, peak torque/ body weight , and average power of involved side of lower limb flexion and ex tension were less than that of uninvolved side .T he ratios of flexors/ ex tensors of involved and uninvolved side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 he moto r abilities o f involved side of lower limbs flexion and extensio n of the patients with CL BP were decreased notably and the closed-kinetic chain test could be one of the significant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indexes for CLB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