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述宾惯用语的语义引中层次与宾语词汇化趋向 精品
汉语惯用语的语义研究

汉语惯用语的语义研究汉语惯用语是现代汉语语汇中比较重要和特殊的一类熟语,它具有形式简短、形象生动、幽默含蓄、语义丰富等特点。
惯用语在中国人的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尤其在口语中不可或缺。
但目前对惯用语的研究并不是很全面,本体研究的相对滞后导致惯用语教学无论在教学法还是习得规律的研究上都落后于其他词汇教学。
因此,惯用语的语义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标签:惯用语语义特点一、惯用语的来源汉语惯用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固定语汇,惯用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变为定型的词组,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惯用语涉及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所以它的来源广泛而又复杂,很难考察它的历史及出处。
一般说来,惯用语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作品、行业语、方言、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外来语等。
1.社会生活是惯用语的第一来源,为惯用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社会生活不仅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还包括各种不同的社会现象、风俗习惯、文化禁忌等,催生了大量惯用语。
如:“炒鱿鱼”“半瓶醋”“穿小鞋”“一锅粥”“钻牛角尖”“挖墙脚”“走后门”“落汤鸡”“伤脑筋”“磨破嘴皮子”“夜猫子”“狮子大开口”“泼冷水”“挂羊头卖狗肉”“掏腰包”“老油条”“大手笔”等。
2.文学作品、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从这三类中产生的惯用语有一定的交叉和相似性。
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大多记录在文学作品中,它们既可以作为惯用语传播与流传的途径,也可看作是惯用语的来源。
如:“空城计”“借东风”“闭门羹”“耳旁风”“黄粱梦”“搭鹊桥”“笑面虎”“一窝蜂”“说曹操,曹操到”“眼中钉,肉中刺”等。
产生并记录于文学作品中的惯用语大大提高了自身的文学价值。
3.人类社会生活中有多种不同的行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专门的、特殊的行业语。
行业语会出现泛化现象,即被社会全体成员接受并广泛使用。
因此行业语也是惯用语的一个来源。
如:“唱双簧”“走过场”、“马拉松”“跑龙套”“拿手戏”“一锤子买卖”“打折扣”“口头禅”“闯红灯”“打游击”等。
谈述宾短语带宾语的几个问题

谈述宾短语带宾语的几个问题【原文出处】暨南学报(哲社版)【原刊地名】广州【原刊期号】199501【原刊页号】116-122【分类号】H1【分类名】语言文字学【作者】陈垂民【复印期号】199505【标题】谈述宾短语带宾语的几个问题【正文】摘要在现代汉语里,“动+名[,1]+名[,2]”这种结构形式,虽说早就存在,但它的大量出现还是近几年的事,尤其是报纸的标题用语。
目前,对这种结构的分析,一般都把“动+名[,1]”看作述宾式动词,把“动+名[,1]+名[,2]”看作述宾短语。
我们认为可以开放一点,把“动+名[,1]”看作述宾短语,把“动+名[,1]+名[,2]”看作述宾短语带宾语,整个结构式可列为[(动+名[,1])+名[,2]]。
关键词述宾短语带宾语结构类型性质修辞作用一、引言在现代汉语里,“动+名[,1]+名[,2]”[①]这种结构形式,虽说古已有之,但它的大量出现还是近几年的事,比较常见的是报纸标题的用语。
这种结构形式,构造简单,容易从别种结构转化套构起来。
比如“汇款大陆”就是从“向大陆汇款”转化来的,“入籍德国”是从“加入德国籍”转化来的,“盗版音像制品”是从“盗音像制品的版”转化来的,“娶妻陈素云”是从“娶陈素云为妻”转化来的,“育种新蚕”是从“培育新蚕种”转化来的,“任职珠影”是从“在珠影任职”转化来的。
这类“动+名[,1]+名[,2]”的结构形式,在汉语里有几种同形异构的形式:“跳水冠军”、“求职广场”是偏正结构,“动+名[,1]”是“名[,2]”的定语;“关心集体”、“操心家务”、“列席会议”是述宾结构“动+名[,1]”彼此结合得很紧密,凝结成述宾式动词,可以直接带“名[,2]”作宾语;“入境大陆”、“加盟外国球队”、“赠药广州老年病医院”、“露面两位名演员”、“上书总统”、“造福子孙后代”等是属于述宾短语带宾语的结构,“动+名[,1]”显然应看作述宾短语,整个结构体可以用“[(动+名[,1])+名[,2]]”来表示。
惯用语——精选推荐

惯⽤语惯⽤语现代汉语中具有固定格式的词组种类很多,惯⽤语就是其中的⼀种。
惯⽤语在结构上是词组,但不同于⼀般词组,它是定型的,所表达的意义是整体的。
在使⽤时,它已从字⾯上的意义转化为⼀种更为深刻的抽象含义,变成了⼀种虚指的⽐喻。
如:炒冷饭、背⿊锅、敲边⿎、泡蘑菇、砍⼤⼭、跑龙套、摇钱树、马后炮、戴⾼帽、万⾦油、定⼼丸、铁饭碗、乱弹琴、替罪⽺等。
⼜如:吃⼤锅饭、坐冷板凳、喝西北风、打退堂⿎、钻⽜⾓尖、捅马蜂窝、⼀个⿐孔出⽓、穿连档裤、陈⾕⼦烂芝⿇、不管三七⼆⼗⼀等。
惯⽤语的形式,多为三字格。
它的语法结构可分为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和并列结构四种类型。
偏正结构的,如:半瓶醋、笑⾯虎、活字典、纸⽼虎、绣花枕头等;动宾结构的,如:碰钉⼦、灌⽶汤、踢⽪球、背包袱、吹⽜⽪等;主谓结构的,如:⿁画符、驴打滚、天晓得、狗咬狗、桃李满天下等;并列结构的,如:挂⽺头卖狗⾁、雷声⼤⾬点⼩、⾼不成低不就、丁是丁卯是卯、东家长西家短等。
不管哪⼀种结构的惯⽤语,在它进⼊句⼦的时候,有时可以被句⼦的其他成分隔开,词序也可发⽣变化。
例如:戴⾼帽1.⼋竿⼦打不着。
⽐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就连和东⽅⽂化⼋竿⼦打不着的情⼈节、愚⼈节,也⼤有席卷华夏之势。
”“⼏万字的⽂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书,⼀些书的图和⽂⼋竿⼦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拔出萝⼘带出泥。
⽐喻⼀个犯罪分⼦的落⽹,带动了另⼀个犯罪分⼦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
借⽤‘拔出萝⼘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互为泥⼟。
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带出泥'就不可避免。
”3.饱汉不知饿汉饥。
⽐喻不能设⾝处地为有困难的⼈着想。
“⼀个法国⼈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为什么⽼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我们的国情是多⼈待⼀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

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充当关联词语。如:就、又、也等
1
2
代词的种类
句法功能的类:
代副词(多、这么、那么)
代谓词(怎样、怎么、怎么样、这样、这么样、那样、那么样)
代名词(人称代词、谁、什么、这、哪儿)
按意义分: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七)代词
代词语法功能,同所代的词。
1
疑问代词的两种特殊用法
03
存现动词:有、出现、消失
04
判断动词:是
05
能愿动词:能、愿意、可能、应该
06
动词的意义和种类
(二)动词
(二)动词
趋向动词:来、上、下、下去 注意:不同类型的动词语法特征也不同 动词的语法特征 语法功能 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可以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心理活动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不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
兼语词语: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同位短语:多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的词语不同但所指相同,语法地位一样,共作一个成分。
例:A他们俩 B省城济南
方位短语:由方位词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或时间,具有名词性。
作谓语、谓语中心、定语、状语,也可以作补语。
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状态形容词本身含有程度高的意义,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4
3
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形态特征 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用法同状态形容词。 单音节重叠形式:AA(早早、好好) 双音节重叠形式:AABB(高高兴兴) A里AB式:糊里糊涂 状态形容词重叠形式:ABAB(雪白雪白) 性质形容词可带叠音或其他词缀 红彤彤、黑咕隆咚
三音节述宾/述补结构惯用语语义构成情况的抽样调查研究

三音节述宾/述补结构惯用语语义构成情况的抽样调查研究作者:王晓艳张艳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06期摘要:从惯用语的意义与它内部汉字的意义关系考察汉语惯用语,可以发现惯用语在语义的构成、意义的多寡和结构的凝固与灵活等方面的特点,对我们深入理解惯用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惯用语语义构成特点一、汉语惯用语特征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一般认为汉语惯用语是汉语熟语的一个子系统,是语言符号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符号。
有的教材对它的定义是:“惯用语是结构相对稳定,具有整体意义,口语色彩较浓的习用型短语。
”在惯用语的一般特征上,人们的共识是:在结构上它具有稳固性;在意义上它具有整体性,不能分割理解,也不能简单地组合字面意义进行理解;在句法上多为动宾结构;在音节上多为三音节或三音节以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惯用语的研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人们借鉴西方语言学者的惯用语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深入剖析诠释,极大地推动了汉语惯用语的研究。
然而人们往往因为“惯用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极少涉及对汉语惯用语语义构成的机制和结果的研究,给人一种对惯用语望而生畏的感觉,尤其是对那些不具备文化背景的汉语学习者。
笔者考察了《中国惯用语大全》中从按照音序a到c部分中有代表性的三音节述宾和述补结构的惯用语,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汉语惯用语的语义合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惯用语语义的单一性与双重性、结构的稳固性与灵活性等方面的特点,以期更加深入理解汉语惯用语,为汉语惯用语的理解,特别是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的理解提供一条合适的途径。
二、三音节述宾和述补型惯用语的语义构成抽样考察汉语惯用语数量巨大,仅《中国惯用语大全》就收录了六万二千条(不含变体),要想对汉语惯用语作穷尽的考察难度很大,因此本文采取了抽样考察的方式,把研究对象限定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通过对定量的考察达到定性的目的,从中管窥汉语惯用语在语义合成的固定性与变异性、语义的单一性与双重性、结构的稳固性与灵活性等方面的特点。
外国学生述宾式惯用语的习得偏误与教学

语言应用研究odern chinese M75XIANDAI YUWEN 2013.02外国学生述宾式惯用语的习得偏误与教学□时 建摘 要:本文将述宾式惯用语的习得偏误分为语形偏误、语义偏误、语法偏误和语用偏误,从课堂教学与教材两个方面对述宾式惯用语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分析,从讲解、练习与测试方面提出教学对策。
关键词:述宾式惯用语 偏误分析 教学对策惯用语是一种以三音节为主的固定习用格式,也称习语、习惯用语。
惯用语具有形式相对固定、意义转指、语体偏低以及贬损色彩显豁等特点。
在言语交际中,恰当地使用惯用语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惯用语按结构可分为并列式、主谓式、连谓式、述宾式、偏正式和述补式等几类,其中,述宾式惯用语(VO型,如“绕弯子”“摆架子”“打擦边球”等)数量大、使用频率高、句法实现复杂,是外国学生习得汉语的一个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尚缺乏针对述宾式惯用语习得偏误及其教学的专门性研究。
本文以述宾式惯用语(以下简称惯用语)为考察对象,对高年级外国学生(主要为韩国留学生)惯用语的习得偏误加以归纳与分析,对如何减少偏误、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探讨。
一、惯用语的偏误分析(一)语形偏误语形偏误是指惯用语的形式偏误。
惯用语是一种高度词汇化的习语,其内部结构经过重新分析后,成分之间的边界已大大削弱甚至部分丧失,内部组成部分通常不能替换、增减或随意移位①,否则便容易出现语形偏误。
此类偏误主要分为替换偏误与成分残缺/赘余偏误。
1.替换偏误(1)你现在不努力要吹西北风。
你现在不努力的话,以后只能喝西北风。
(2)他考试常常吃鸡蛋了。
他考试常常吃鸭蛋。
例(1)把“喝西北风”写作“吹西北风”,偏误在于把惯用语内部居前的“喝”字替换为“吹”字;例(2)将“吃鸭蛋”写成“吃鸡蛋”,偏误在于将惯用语内部居后的“鸭蛋”误换为“鸡蛋”。
现代汉语中的“吹西北风”“吃鸡蛋”均为普通的述宾式短语,其语义真值由居前的动词与居后的名词组构而成,不具有意义上的转指性。
现代汉语惯用语的词汇化等级分析

现代汉语惯用语的词汇化等级分析一、本文概述《现代汉语惯用语的词汇化等级分析》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现代汉语中惯用语词汇化现象及其等级划分的学术论文。
本文将对惯用语的定义、特点、分类进行概述,并介绍惯用语词汇化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及现有研究成果。
通过对大量语料的分析和归纳,本文将揭示惯用语词汇化的内在规律和等级分布,为汉语语言教学、词典编纂、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还将探讨惯用语词汇化等级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以期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二、现代汉语惯用语的特点和分类口语化:惯用语通常来源于日常口语交流,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反映出大众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智慧。
固定性:惯用语的词语组合和结构形式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更改或替换其中的词语。
寓意性:惯用语往往含有深层的含义或寓意,需要通过上下文或文化背景来理解其真正意义。
形象性:惯用语常常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或夸张手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生活惯用语:如“穿小鞋”“炒鱿鱼”,这些惯用语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
文化惯用语: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这些惯用语与历史文化、寓言故事等有关。
地域惯用语:如“北京的四合院”“东北的大饼子”,这些惯用语反映了特定地域的文化和生活特点。
四字格:如“小题大做”“一箭双雕”,这类惯用语在汉语中最为常见,形式简洁,意义丰富。
多字格: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八字没一撇”,这类惯用语字数较多,但结构固定,意义完整。
通过对现代汉语惯用语的特点和分类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生动的语言形式,还能从中窥见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民的智慧结晶。
三、词汇化等级分析的理论框架词汇化等级分析是一种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探索词汇单位在语言系统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影响。
在现代汉语惯用语的研究中,词汇化等级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惯用语词汇化的不同阶段和层次。
惯用语举例含义及近义惯用语

惯用语举例含义及近义惯用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文章的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惯用语举例含义及近义惯用语这一主题进行概述。
惯用语是指在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被大多数人广泛接受和运用的固定表达方式。
它们具有独特的意义和用法,能够丰富语言表达,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简洁有力。
惯用语的使用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非常频繁。
无论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大量的惯用语的身影。
然而,惯用语的含义和用法并不总是一目了然,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本文旨在通过举例的方式,以及与其近义的一些惯用语的对比,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惯用语。
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惯用语举例含义进行解释,并与其近义惯用语进行比较,帮助读者加深对于惯用语含义的理解,丰富词汇运用的能力。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惯用语,并深入探讨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我们将列举一些与其近义的惯用语,通过对比分析,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些惯用语。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明确阐述本文的观点。
此外,我们还将提出一些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惯用语。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探讨惯用语在语言发展中的潜力和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惯用语的含义和用法,提高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准确、地道。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2.1 第一个要点:惯用语举例及含义- 介绍惯用语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说明惯用语的含义和用法- 分析惯用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近义惯用语2.2 第二个要点:惯用语的重要性及应用- 探讨惯用语在语言表达中起到的作用- 分析惯用语对理解和沟通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惯用语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场景和效果2.3 第三个要点:惯用语的来源和演变- 探究惯用语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分析惯用语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 举例说明惯用语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变化和流传2.4 第四个要点:惯用语的灵活运用和创新- 探讨如何正确运用惯用语并避免语用错误- 分析创新惯用语的可能性和方法- 举例说明创新惯用语在当代语言中的应用和影响在文章结构中,第一个要点介绍了惯用语的举例及含义,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惯用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对近义惯用语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宾惯用语的语义引中层次与宾语词汇化趋向述宾惯用语的语义引中层次与宾语词汇化趋向
赖玮
摘
要搞清语义引申的层次问题是述宾式惯用语宾语词汇化的重要条件。
文章将述宾式惯用语的意义引申机制分为不引申、宾语引申、整体引申、双重引申四个层次,并认为只有最后一种层次的意义引申才可造成宾语的词汇化。
由宾语引申产生的词是引申造词的结果,由双重引申产生的词是修辞造词的结果,《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应对这两种不同来源的词加以区分,对某些双重引申惯用语的宾语做义项增补也很必要。
关键词惯用语词汇化语义引申词典释义
一般认为,惯用语以三音节为主①,其意义已从字面上的意义转化为一种更深刻的抽象的含义,这种意义是整体的通常是比喻的定型化施宝义等,1982,1987。
例如,踢皮球的语义跟皮球毫无关系,而小鞋一词如果脱离了穿小鞋的惯用语环境,就不会具有暗中刁难这一比喻义王勤,1982。
然而,现代汉语中出现了一些述宾式惯用语的宾语成分以引申义单说独用的例子。
比如,由于穿小鞋常用来比喻对人进行暗中压制和刁难,小鞋一词在单独使用时也逐渐能够表达暗中的压制和刁难这样的引申义,而不需要与穿搭配。
述宾惯用语宾语本身的概念义和语法义与惯用语整体并不能等同,因此,述宾惯用语的常见变化形式不包括述语的省略,而是包括扩展、词序颠倒、词语替换、宾语省略为单音节等王勤,1982;施宝义等,1982。
上述现象不属于惯用语的变体问题,而应被视为惯用语宾语出现了词汇化的趋势。
部分述宾惯用语宾语也已经被《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
一、现象举例
本文从《汉语惯用语词典》施宝义等,1985、《现代汉语惯用语词典》温端政,2019中,选取有原型性的1+2述宾式惯用语311条为研究对象,在语料库中考察其宾语单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