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10套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姜氏何厌之有?B 敢问何谓也?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从左右,皆肘之。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B)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盍各言尔志?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百里奚举于市。

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A)A 惠等哭,舆归营。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11、下列各组汉字,都是形声字并且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C )A、陣都鄙隣B、树析休栔C、修脩儵倏D、胃肺膾炙1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一组是(D )A、暱——昵B、翦——剪C、桀——揭D、赴——讣13 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一组是(A)A、知——智B、昏——婚C、雕——彫D、襍——雜14 下列句子,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B )A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B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一、名词解释:(10分)引申义、笺、读为、脱文、传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10分)本、裁、从、象、徒、泪、刃、堵、鼠、莫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

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是对()所作的解说。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2.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及前王之踵武。

3.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语曰:“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4.《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5.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6.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7.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童子隅坐而执烛。

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8.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

A首联、颈联B.颈联、颔联C.颔联、尾联D.首联、尾联9.《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赵岐注:“五谷____稻黍稷麦菽也。

”赵岐所使用的术语是()。

A.曰B.为C.谓D.谓之10.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B 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B伏牺氏C仓颉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B耳林从解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闽C阁围屈觉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B 3000C 40000 D4500 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B涉崔莫私 C安即和牧 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B保禄私空C寐融照哀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B郊胡鸽邵C河诂语超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B增加意符C读音相同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B张玉书 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 B目曰戒哀 C又甘受朝 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 B翦——剪 C说——悦 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 B 赴——讣 C矢——屎 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B《汉语大字典》C《中华字海》D《词源》25、“北”是一个()字。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42页)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42页)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 B伏牺氏 C仓颉 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 B耳林从解 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 B通假字 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B 3000C 40000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 B涉崔莫私 C安即和牧 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 B保禄私空 C寐融照哀 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 B郊胡鸽邵 C河诂语超 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 B增加意符 C读音相同 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 B张玉书 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 B目曰戒哀 C又甘受朝 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 B翦——剪 C说——悦 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 B赴——讣 C矢——屎 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25、“北”是一个()字。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其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学习古代汉语成为了许多人的兴趣和研究领域。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

一、选择题1. 下列古代诗词的作者是谁?春江花月夜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D. 白居易答案:C. 苏轼2. “神仙何日下凡尘,一念人间便现身”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句?A. 王安石B. 范仲淹C. 文天祥D. 李清照答案:B. 范仲淹3. 古代文人常用的七律格式是几个字?A. 五言绝句B. 七言绝句C. 五言律诗D. 七言律诗答案:D. 七言律诗4. 下列哪位古代文人并非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牧C. 杜甫D. 王之涣答案:D. 王之涣5. 古人常用“昔日门前流水人家,今日泱泱众人墓”来表达什么意思?A. 感叹时光荏苒B.寄托对往事的思念与怀念之情C. 不舍人间美好D. 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答案:A. 感叹时光荏苒二、填空题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子规”是指什么鸟?答案:夜鹭2. 宋代文学家苏轼自号为:答案:东坡居士3. 古代诗词中的“修短合度”是指什么意思?答案:诗句的构思要合乎逻辑,字数要适中4. 古代文人的纸笔工具中,常用的毛笔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答案:动物的毛发5. 古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来表达什么意思?答案:经历过更大的风浪后,对一般的景物不再感到惊讶或惊奇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古代中国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古代中国诗歌多以五言或七言为基本结构,常常表达个体对于自然、思乡、友情等情感的抒发。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中表现了登高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于自然的情感抒发。

2. 简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

答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以及诗词体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B伏牺氏C仓颉 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 B 指事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 B 指事C会意 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 B耳林从解 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 B通假字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 B3000 C40000 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C会意 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 B涉崔莫私C安即和牧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 B保禄私空 C寐融照哀 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 B郊胡鸽邵 C河诂语超 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 B增加意符 C读音相同 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 B 张玉书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B目曰戒哀C又甘受朝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B赴——讣C矢——屎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25、“北”是一个()字。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的是:A. 君子B. 德C. 学而时习之D. 不亦说乎答案:A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左传》答案:A3. “夫子何为者?”中的“夫子”指的是:A. 丈夫B. 老师C. 父亲D. 尊称答案:B4.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学习”?A. 学B. 习C. 问D. 阅答案:A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话?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古代汉语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其基本含义是__________。

答案:爱人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__篇。

答案:《子衿》3. “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__________的思想。

答案:孔子4. 在古代汉语中,“士”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读书人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__________。

答案:《论语》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不乏浪漫主义色彩。

诗中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实感受。

2. 阐述孔子的“中庸之道”。

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在行为和态度上保持适度,避免走向任何极端。

中庸强调内心的平和与稳定,认为这是达到道德完善和社会和谐的关键。

它倡导人们在处理事务时既不过分激进,也不过分保守,而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点。

3. 描述《左传》的文学价值。

答案:《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叙述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刻画上。

书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技巧,如夸张、对比等,使得叙述富有文学性和戏剧性。

古代汉语试题10套及解答

古代汉语试题10套及解答

目录(打印版)古代汉语试题(1) (2)试题(1)参考答案 (3)古代汉语试题(2) (5)试题(2)参考答案 (6)古代汉语试题(3) (8)试题(3)参考答案 (8)古代汉语试题(4) (10)试题(4)参考答案 (10)古代汉语试题(5) (12)试题(5)参考答案 (13)古代汉语试题(6) (15)试题(6)参考答案 (16)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18)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21)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24)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26)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打印版)古代汉语试题(1) (2)试题(1)参考答案 (3)古代汉语试题(2) (5)试题(2)参考答案 (6)古代汉语试题(3) (8)试题(3)参考答案 (8)古代汉语试题(4) (10)试题(4)参考答案 (10)古代汉语试题(5) (12)试题(5)参考答案 (13)古代汉语试题(6) (15)试题(6)参考答案 (16)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18)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21)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24)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26)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与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就是--------------------------( )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指----------------------( )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就是---------------------------( )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就是古今字关系的就是-------------------------( )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就是-------------------------( )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她三句不同的就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 )A“为之所”就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就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就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与发展的就是-----------( )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就是-------( ) 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说文解字》作者就是东汉___。

这就是中国___的奠基之作,收字___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_____所著,这就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______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_____,声符为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就是凭_________,如“叔”的本义就是_________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1、转注2、偏义复词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

(每题1分,共20分)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4、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7、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8、于就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9、师进次于陉。

10、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1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12、子曰:“过而不改,就是谓过矣。

”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1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于三子者之撰。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语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16、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17、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

18、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五、简答(每题3分,共9分)1、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2、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3、介词“于”有哪些用法?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况与意义(每题2分,共10分)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5、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2分,共10分)1、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就是依)。

4、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

5、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八、解释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的要释出。

(每题2分,共10分)1、太后盛气而揖之。

2、皮之不存,毛将安傅?3、宣子未出山而复。

4、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5、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大事。

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

(15分)陈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详为缚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令因击杀令而召豪吏子弟曰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儋田氏当王遂自立为齐王发兵以击周市周市军还去田儋因率兵东略定齐地。

试题(1)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C2、A3、C4、D5、A6、A7、D8、B9、D10、D二、填空(每空1分)1、许慎、文字学、93532、张相、特殊语辞3、衣、(“裁”无“衣”)4、字形、手拾5、勉励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受”写作“授”不得分。

2、偏义复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只有一个词起表义作用,另一个词不表义,只就是一种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1分,能准确解释出词语的意义即可)1、成熟2、屡次3、安抚4、放松警惕5、外交使节6、咨询,征求意见7、劳苦8、拜访9、临时驻扎10、向后退11、足12、犯错误13、通“馈”,赠送、窥探14、站起来、才干15、走向,接近16、遭受17、胸襟宽大18、言语真实五、简答(每题3分)1、(1)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直接用在动词之前。

(2)数词置于整个句子之后,在其她部分后加上代词“者”。

2、(1)表比喻 ;(2)表复杂内容;(3)表原因;(无举例则不得分)3、(1)引进处所,涉及对象;(2)引进比较对象;(3)引进施事者;(4)引进时间;(全答对得满分,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其活用情况与意义(每题2分,指明活用的词、说明活用情况、活用的意义就是三个得分点,全答对得满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也得1分)1、端: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礼服章甫:名词用作动词;戴上礼帽2、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药3、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4、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产生6、剑:名词作状语;表示工具,用剑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2分,指明句式类型1分,分析出特点1分)1、判断句,“此“作主语;”“谁”作谓语。

2、被动句,“见”表被动,“于”引出主动者。

3、宾语前置句,用“实”复指否定句中。

4、双宾语句,“夺”带双宾语,“之”作间接宾语,“食”作直接宾语。

5、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之”前置。

八、解释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的要释出(每题2分,指明词性1分,说明语法意义或译出1分)1、连词,用在状语与动词之间2、介词,用在主谓之间,表示寓意未完,让读者等待下文。

3、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否定4、疑问代词,表处所“哪里”5、代词,表说话人自称“我”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

(15分,标点5分,每错3个扣1分,扣完为止;翻译10分,意译即可)也,地,狄,奴,廷,奴。

令,令,曰:“立,齐,国‘儋,氏,王。

”王,市。

去,地。

陈胜刚刚起义称王楚地的时候,让周市攻取平定魏地,向北到达狄地。

狄城守官田儋假装捆绑了她的仆从,带领青年人到廷堂,想拜见令,杀死了仆从,得以拜见令,趁机杀死令,于就是召见豪强子弟,说:“诸侯都叛秦,自立为王。

齐国,就是古代建的国;儋,就是田姓,应当称王。

”于就是自封为齐王,发兵攻打周市,周市军队返回了狄,田儋于就是率领军队向东攻取平定齐地。

《史记》卷94,《田儋列传》古代汉语试题(2)一、单项选择题(1×10)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就是会意字的一组就是( )A信武果 B 取尖安 C从休亡 D 朝高回2、下列定义就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就是( )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B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C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就是( )A肖 B服 C 期 D朔4、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就是( )A 阙掘咏詠 B沽酤预豫 C賸剩笋筍 D陈阵泪淚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就是( )A引申义 B 本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就是( )A恭敬 B动静 C恐惧 D逶迤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的就是( )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C 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就是寡人之过也。

8、《方言》的作者就是( )A王念孙 B许慎 C 段玉裁 D扬雄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就是( )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B遂置姜氏於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C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

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就是( )A生庄公及共叔段。

B公赐之食。

C姜氏何厌之有? 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二、填空题(1ⅹ15)1、《说文解字》就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 )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就是( )、( )与( )。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 )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 )与( )的出现,就是汉字体系形成的标志。

5、“知、智”就是一对( )字,“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由”通( )。

6、“隄”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就是( ),“媵”的声符独立成字就是( )。

7、采取( )或( )两种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就是( )。

三、解释加点的词或解释其语法作用。

(20)(一) 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