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课件 4.输血
合集下载
04输血 PPT课件

2019/11/22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自体输血的禁忌症:
⑴血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尿 液等污染者。
⑵血液可能受恶性肿瘤C污染者。 ⑶有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 ⑷合并心功能不全,阻塞性肺部疾病 者及肝肾功能不全或原有贫血者。 ⑸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以 上者。 ⑹凝血因子缺乏者等。
2019/11/22
2019/11/22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 3.方法:麻醉后,术前开二条V通道。 ①采血为病人血容量20∼30%,以 Rbc↓25%,白pr30g/L,血红pr100g/L。 ②速度200ml/5分采完。 ③同时给血浆增量剂:电解质平衡代 浆羟乙基氯化钠代血浆,右旋糖酐氯化钠 代血浆。 4.注意:①采出的血液放于4℃冰箱 内。②术中出血300ml时,回输自体血,以 先输后采的血(先采血红C,凝血因子等)。
(6)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的成分不是丧失功能,就是丧失活性,其浓 度大大下降。Ⅷ因子24小时活性下降50%,Ⅴ因子24小时损失50%。 (7) 全血细胞疗效与红细胞相似,但不良反应增多。
2019/11/22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全血有害,主要是白细胞的问题
(1)目前白细胞的制备方法难以获得足量的粒细胞; (2)粒细胞离体后8小时就已经丧失功能; (3)粒细胞抗原性强,异体输注容易产生同种免疫; (4)浓缩粒细胞中常有大量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 (5) 输注后容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6)传播病毒。
输血
Blood transfusion
2019/11/22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输血(Blood transfusion)
将体外的血液有型成分和血浆增量 剂经过血管滴注病人体内的过程,称为 输血。
外科总论—输血(外科学课件)

移植物抗宿主病
人的输血
特点
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病人, 由于输血速度过快、过量而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 肿。
表现
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 或咳吐血性泡沫样痰。
有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及大量啰音。 胸片可见肺水肿表现。
输血的不良反应----循环超负荷
原因
输血速速过快→短时间血容量上升超出心脏负荷。 原有心功能不全→对血容量增加承受能力小。 原有肺功能减退或低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手术中失血量超过300ml时可开始回输自体血,应先输最后采的血液。 由于最先采取的血液中含红细胞和凝血因子的成分最多,宜在最后输入。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
禁忌症
①血液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 ②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污染; ③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④已有严重贫血的病人,不宜在术前采血或血液稀释 法作自体输血; ⑤有脓毒症或菌血症者; ⑥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 过久者。
特点
与输血的量和成分有一定关系, 少于或等于3个单位的红细胞成分血对肿瘤复发影响
小; 输注异体全血或大量红细胞则影响较大。
输血的不良反应----大量输血的影响
特点
大量输血:24小时内用库存血细胞置换病人全部血容 量或数小时内输血量超过4000ml。
表现 原因
预防
低体温:输入大量冷藏血; 碱中毒:枸橼酸钠在肝转化成碳酸氢钠; 低钙血症:大量含枸橼酸钠的血制品; 高钾血症:一次输入大量库存血; 凝血异常:凝血因子被稀释和低体温。
治疗
停止输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浓度吸氧; 循环支持,静脉输液,维持血容量和血压; 利尿,预防肾衰; 定期监测病人的凝血状态,防治DIC; 严重者尽早换血。
外科学课件4输血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㈠发热反应 输血后15-20分钟开始。 原因 1免疫反应 体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
抗体 2致热原(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 谢产物)污染3细菌污染和溶血 治疗 症状轻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停止 输血及对症处理及过敏治疗
预防 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多次输血 或经产妇输注不含白细胞及血小板的血 (洗涤红细胞)。
原因 ①误输了不合的ABC血型,A亚型、Rh及其它血型不合。 ②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后非免疫性溶血。③自身免疫性贫血受血 者的血液中自身抗体引起输入的异体红细胞破坏溶血。
治疗 可凝溶血立即停止输血,核对血液。离心静脉血后观察血 浆色泽,如粉红色为溶血。尿潜血阳性及血蛋白尿。治疗①抗休 克②保护肾功能③若DIC明显可使用肝素④血浆交换治疗。
⒉免疫球白制剂 正常人免疫球蛋白(肌注用于病毒性肝 炎等传染病),静注的免疫球蛋白(用于低蛋白血症)和 针对各种疾病的免疫球蛋白。
⒊浓缩凝血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 Ⅷ、Ⅺ因子及Ⅷ复合物、抗凝血酶Ⅲ和纤维蛋白原制剂。 用于血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
第五节 蛋白,可代替血浆扩充血 容量。能长时间在循环中保持适当浓度,不体内蓄积,不 导致红细胞聚集、凝血障碍及切口出血等不良反应。
输血
输血为一替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 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 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 术和注意事项
㈠适应症 ⒈大量失血失 失血<10%可自体代偿,10-20%可根
据症状的严重度和血红蛋白及HCT的变化选择方案。< 30%以下不输全血,> 30%输全血与CRBC各半。> 50 %输大量库血要注意白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补给。 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及白蛋白合 成不足。术前输CRBC、补充血浆或白蛋白可纠正贫血及 低蛋血症。 ⒊重症感染 适用于全身严重感染。输浓缩粒细胞。 ⒋凝血异常 根据凝血异常的原因补充相关的血液成分。
外科学--输血 ppt课件

2.白细胞
浓缩白细胞,已经少用,并发症很多。
ppt课件
19
3.血小板
• 浓缩血小者循环血液中采集的
• 22度轻振荡下,普通袋保存期为24小时,专用袋为5天
•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 手术及创伤时:血小板大于10万/L可以不输;小于5万/L, 应考虑输入;在二者之间,根据是否有自发出血或伤口渗 血决定;如有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则 输入不受限制
外科第八版 总论--输 血
普洱江城县人民医院外科 肖怀文
2016-8-11
ppt课件
1
输血 (Blood Transfusion)
输血是一种替代性治疗 ✓ 补充血容量 ✓ 改善循环 ✓ 增加携氧能力 ✓ 提高血浆蛋白 ✓ 增进机体免疫和凝血功能 有风险,有时可发生并发症,须注意预防
ppt课件
2
3.治疗
1)出现可疑症状,立即停止输血。及早扩容利尿,抗休 克,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或氢化可的松, 减轻免疫反应
2)保护肾脏: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溶液,碱化尿液,促 进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用利尿药加快游 离血红蛋白的排出。肾衰可透析。
ppt课件
11
3)有DIC者考虑肝素治疗。 4)严重者考虑换血疗法:清除异性红细胞及抗原抗
内红细胞发生非生理性破坏的一种输血反应,死亡率高 达20%-60%)
1.原因 1)血性不合:引起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
2)非免疫性溶血: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引起。如过期、 过度预热或加了不等渗溶液
3)自身免疫性贫血的患者其自身抗体破坏输入的红细胞 而贫血
ppt课件
10
2.临床表现
输入少量血后,输血25~50ml后,出现头痛腰背酸痛、寒 颤、高热、胸闷、呼吸急促、心前区紧迫、血压下降和休 克。全麻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广泛渗血,血压下降,应想到 溶血反应的可能。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 DIC,异常出血、可急性肾衰致死。
浓缩白细胞,已经少用,并发症很多。
ppt课件
19
3.血小板
• 浓缩血小者循环血液中采集的
• 22度轻振荡下,普通袋保存期为24小时,专用袋为5天
•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 手术及创伤时:血小板大于10万/L可以不输;小于5万/L, 应考虑输入;在二者之间,根据是否有自发出血或伤口渗 血决定;如有不可控制的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则 输入不受限制
外科第八版 总论--输 血
普洱江城县人民医院外科 肖怀文
2016-8-11
ppt课件
1
输血 (Blood Transfusion)
输血是一种替代性治疗 ✓ 补充血容量 ✓ 改善循环 ✓ 增加携氧能力 ✓ 提高血浆蛋白 ✓ 增进机体免疫和凝血功能 有风险,有时可发生并发症,须注意预防
ppt课件
2
3.治疗
1)出现可疑症状,立即停止输血。及早扩容利尿,抗休 克,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或氢化可的松, 减轻免疫反应
2)保护肾脏: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溶液,碱化尿液,促 进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用利尿药加快游 离血红蛋白的排出。肾衰可透析。
ppt课件
11
3)有DIC者考虑肝素治疗。 4)严重者考虑换血疗法:清除异性红细胞及抗原抗
内红细胞发生非生理性破坏的一种输血反应,死亡率高 达20%-60%)
1.原因 1)血性不合:引起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
2)非免疫性溶血: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引起。如过期、 过度预热或加了不等渗溶液
3)自身免疫性贫血的患者其自身抗体破坏输入的红细胞 而贫血
ppt课件
10
2.临床表现
输入少量血后,输血25~50ml后,出现头痛腰背酸痛、寒 颤、高热、胸闷、呼吸急促、心前区紧迫、血压下降和休 克。全麻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广泛渗血,血压下降,应想到 溶血反应的可能。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 DIC,异常出血、可急性肾衰致死。
医学课件外科学总论04输血

(二)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变化 1.神经.内分泌反应 2.机体代谢变化
肠外营养
适应症: 1.营养不良者的术前应用2.消化道瘘3.急 性坏死性胰腺炎4.短肠综合征5.严重感染 及败血症6.大面积烧伤7.肝肾衰竭8.肠道 炎性疾病9.恶性肿瘤
(一)肠外营养制剂 1.葡萄糖 是肠外营养主要能源物质 2.脂肪乳剂 是PN的重要物质,有LCT 和MCT。LCT包含人体必需脂肪酸。 3.复方氨基酸溶液 4.电解质 5.维生素 6.微量元素 7.生长激素
(三)营养状态的评定
1.人体测量 a.体重 b.三头肌皮皱 c.上臂周 径测量
2.三甲基组氨酸测定 反映机体蛋白质分 解量
3.内脏蛋白测定 4.淋巴细胞计数 反映机体免疫状况 5.氮平衡试验
饥饿 创伤后的代谢变化变化
(一)饥饿时的代谢变化 减少活动.降低基础代谢率—维持生存 1.内分泌及代谢变化 a.血糖下降 –胰岛素 分泌减少等b.氨基酸自肌肉动员 肝糖异 生增加c.脂肪水解增加 减少糖异生 减少 蛋白分解—自身保护 2.机体组成的改变 水分丢失 脂肪水解 蛋 白分解 组织器官功能下降
(二)全营养混合有液 (三)肠外营养的输入途径
1.周围静脉 2.中心静脉
(四)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1.技术性并发症 2.代谢性并发症 a . 补充不够b.糖代谢紊乱c.肠外营养本身引起 3.感染性并发症
(五)肠外营养的监测
肠内营养
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存在部分功能,首选 肠内营养。
1,符合生理 2,肝可发挥解毒作用 3,预防肠黏膜萎缩 4,无严重并发症
2.支链氨基酸 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 氨酸与芳香氨基酸竞争通过血脑屏障, 用于肝性脑病的治疗
3.谷氨酰胺 是小肠黏膜.淋巴细胞.胰腺腺 泡的主要能源物质,为合成代谢提供底 物,促进细胞增殖。减少可致小肠.胰腺
外科学 第四章 输血

(二)白细胞制剂
主要是浓缩白细胞
(三)血小板制剂
按采集方法可分为机器单采法与手工法
二、血浆成分
(一)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冰冻血浆(FP)
两种血浆的主要区别是FP中Ⅷ因子(FⅧ)和Ⅴ因子(FⅤ)及部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FFP低,适用 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症、肝胆疾病引起的凝血障碍和大量输库存血后的出血倾向
(二)原因
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
(三)治疗
1.立即终止输血,针对血袋血进行病原学检查;2.采用有效的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
五、循环超负荷
(一)临床表现
表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或咳吐血性泡沫痰。有颈静脉怒张、静 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及大量湿啰音
(二)原因
1.输血速度过快致短时间内血容量上升超出了心脏的负荷能力;2.原有心功能不全,对血容量增 加承受能力小;3.原有肺功能减退或低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三、溶血反应
(一)临床表现
典型的症状:病人输入十几毫升血型不合的血后,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 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 尿和溶血性黄疸
(二)原因
常见为误输ABO血型不匹配的血液引起,是由补体介导、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治疗
(三)浓缩凝血因子
用于治疗血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症
第五节
血浆代用品
常用的血浆代用品
(一)右旋糖酐 (二)羟乙基淀粉 (三)明胶类代血浆
谢谢观看
外科学
第四章
输血
目录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第二节 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第三节 自体输血 第四节 血液成分制品 第五节 血浆代用品
主要是浓缩白细胞
(三)血小板制剂
按采集方法可分为机器单采法与手工法
二、血浆成分
(一)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冰冻血浆(FP)
两种血浆的主要区别是FP中Ⅷ因子(FⅧ)和Ⅴ因子(FⅤ)及部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FFP低,适用 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症、肝胆疾病引起的凝血障碍和大量输库存血后的出血倾向
(二)原因
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
(三)治疗
1.立即终止输血,针对血袋血进行病原学检查;2.采用有效的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
五、循环超负荷
(一)临床表现
表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绀或咳吐血性泡沫痰。有颈静脉怒张、静 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及大量湿啰音
(二)原因
1.输血速度过快致短时间内血容量上升超出了心脏的负荷能力;2.原有心功能不全,对血容量增 加承受能力小;3.原有肺功能减退或低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三、溶血反应
(一)临床表现
典型的症状:病人输入十几毫升血型不合的血后,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 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 尿和溶血性黄疸
(二)原因
常见为误输ABO血型不匹配的血液引起,是由补体介导、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治疗
(三)浓缩凝血因子
用于治疗血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症
第五节
血浆代用品
常用的血浆代用品
(一)右旋糖酐 (二)羟乙基淀粉 (三)明胶类代血浆
谢谢观看
外科学
第四章
输血
目录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第二节 输血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第三节 自体输血 第四节 血液成分制品 第五节 血浆代用品
外科学第04章输血ppt课件

2
• 我国每年用血量800吨 • 北京市 80吨 • 上海市 75吨 • 武汉市 70吨
3
血液组成
• 血细胞成分 • 晶体物质溶液 • 血浆蛋白
4
输血的作用
• 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 • 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免疫力 • 提高凝血功能
携氧能力
5
主要内容
• 输血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 输血的并发症及防治 • 自体输血、成分输血和血浆增量剂的使用 • 血液保护 • 新进展
出血量/失血量 • <10% 晶+胶 • <20% 晶+胶+CRBC • >30% 晶+胶+1/2CRBC+1/2全血 • >50% 晶+胶+全血+白蛋白+血小板
9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 贫血 Hb<7g/L 输CRBC → Hb>9g/L
• 低蛋白血症 输血浆或白蛋白
10
重症感染
• 脓毒症、恶性肿瘤化疗后致严重骨髓抑制 继发难治性感染
11
•血 友 病
凝血异常
输抗血友病球蛋白
• 纤维蛋白原缺少症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输冷沉淀或纤 维蛋白原制剂 输浓缩血小板
12
输血途径
• 静脉输血 浅表静脉 (常用 ) • 中心静脉 大手术或大量失血
13
血液过滤
• 细胞聚集物
• 纤维蛋白块
14
速度
• 一般情况 成人 5~10毫升/分钟 老人或心脏病人 1毫升/分钟 小儿 10滴/分钟
40
治疗
• 立即停止输血、确诊并观察病情 • 观察血浆色泽,正常为澄明黄色 • 输入异型血8~10ml,即为粉红色泽 • 观察尿量,尿Hb测定 • 重新化验
外科学PPT课件输血

O×O A×A O×A B×B O×B
O O,A O,A O,B O,B
A×B
O×AB A×AB B×AB AB×AB
O,A,B, AB
A,B A,B,AB A,B,AB A,B,AB
2
血液制品的种类与功能
我们献的血是如何处理用于病人的
分离保存,同时使几个人受益
以献200ml全血为例
浓缩红细胞1u
临床诊疗经过 由于患者血压偏低,心率增快,贫血,并且有血气胸,考虑患者已合并创伤性
休克(代偿期),失血量较大,因此需要在积极抗休克基础上尽快进行手术止血。 主管医生通过电话联系输血科、申请悬浮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备用。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通过积极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和琥珀酰明胶快速补充了循
环血容量和组织间液,维持了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另外,还将胸腔内和骨折处积存 的血液收集起来,经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重新回输给患者。
第四章 输血
2019-03
1
输血与血型简史
史上那些勇于开拓创新的先驱们
首次输血
1665年Lowerj将 狗的动脉与另 一狗的静脉相 连,受血狗即 恢复
人类初代输血
1667年Lowerj将羊血输给人成功。11月把羊的颈动脉与人肘前 静脉相联,2分钟后,280克羊血进入一个22岁的年青教会成员 体内,成功而引起哄动;
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型:AB型,RhD(+) 急诊查Hb49g/L,输注悬浮红细胞5U后Hb67g/L,隔天再输注悬浮 红细胞2U后Hb82g/L。 入院后生化检测和凝血功能检测异常值:CNT 0.012ng/ml, CK 1838.2U/L, CK-MB 13.75ng/ml, Pro-BNP 4017pg/ml, D-二聚体 >20μg/ml。 住院3天血生化检测:CK 942.1U/L,CK-MB 6.59ng/ml。 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 胃镜检查:1.疣状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期)。病理:胃( 窦)幽门型黏膜慢性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收集病人自身血液后在需要时进行回输。其优 点:可节约库存血,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且不需检 测血型及交叉配合。 ㈠回收式自体输血 收集到的创伤后体内积血或手术中失 血,经抗凝、过滤后回输给病人。 ㈡预存式自体输血 ㈢稀释式自输血 即麻醉前从病人一侧静脉采血,同时另 一侧静脉输入为采血量3-4倍的电解质或适量血浆代用品 等补充血容量。禁忌症①血液已被污染②血液可能受肿瘤 细胞沾污③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巳有严重贫血⑤有脓毒症 或菌血证者⑥胸腹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 存留过久。
㈧疾病传播 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HIV 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布氏杆菌、梅毒及疟疾等。预 防①严格输血适应症②严格献血员体检③血制品生产中采 用有效的手段灭活病毒④自体输血 ㈨免疫抑制 输血可使受血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及 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免疫抑制与输血的量和成分有一定 的关系。 ㈩大量输血的影响 大量输血(24小时用库存血置换病人 全部血液或数小时内输入4000ml)①低体温②碱中毒③ 暂时性低血钙④高血钾及凝血异常。临床上有出血倾向及 DIC表现时,应输浓缩血小板。
㈥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TRALI) 供血者血浆中有白 细胞凝集素或HLA特异性抗体所致。输血后1-6时内发生。 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严重的双肺水肿及低氧血症伴有发 热。治疗气管插管、输氧及机械通气后48-96小时内症 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预防 不采用多次妊娠供血者的血 浆作为血制品。 ㈦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 入有严重免疫缺陷受血者体内后,输入的淋巴细胞增殖并 对受血者组织起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肝炎、腹泻、 骨髓抑制和感染。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骨髓移植、加强化 疗或放疗的病人要输入经γ射线辐照除去免疫活性淋巴细 胞的血液成分。
输血
输血为一替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 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 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
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 术和注意事项
㈠适应症 ⒈大量失血失 失血<10%可自体代偿,10-20%可根 据症状的严重度和血红蛋白及HCT的变化选择方案。< 30%以下不输全血,> 30%输全血与CRBC各半。> 50 %输大量库血要注意白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补给。 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及白蛋白合 成不足。术前输CRBC、补充血浆或白蛋白可纠正贫血及 低蛋血症。 ⒊重症感染 适用于全身严重感染。输浓缩粒细胞。 ⒋凝血异常 根据凝血异常的原因补充相关的血液成分。
第五节 血浆代用品
其分子量和胶体渗透压近似血浆蛋白,可代替血浆扩充血 容量。能长时间在循环中保持适当浓度,不体内蓄积,不 导致红细胞聚集、凝血障碍及切口出血等不良反应。 ⒈右旋糖酐 常用6%右旋糖酐等渗盐溶液。中分子在体 内维持作用6-12小时。低分子维持1.5小时。24小时内 用量不起过1500ml ⒉羟乙基淀粉 由玉米淀粉制成的血浆代用品。维持作用 时间较长。常用6%羟乙基淀粉代血浆。每天用量不超过 2000ml。 ⒊明胶类代血浆 由各种明胶与电解质组合的血浆代用。 常用4%琥珀酰明胶的血浆代用品。能增加血容量,防止 组织水肿,稀释血液及改善微循环并回加快血液流速。
㈢溶血反应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症状为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头痛、心率加快,以致血压下降,休克。 后出现血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少尿、无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延迟性溶血反应。 原因 ①误输了不合的ABC血型,A亚型、Rh及其它血型不合。 ②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后非免疫性溶血。③自身免疫性贫血受血 者的血液中自身抗体引起输入的异体红细胞破坏溶血。 治疗 可凝溶血立即停止输血,核对血液。离心静脉血后观察血 浆色泽,如粉红色为溶血。尿潜血阳性及血蛋白尿。治疗①抗休 克②保护肾功能③若DIC明显可使用肝素④血浆交换治疗。 预防 ①加强输血配血核对工作②严格输血规程操作③尽量输同 型血。
㈡输血技术 ⒈途径 一般周围静脉输血。大量出血可中心静 脉置管或静脉切开。 ⒉输注速度 成人5-10ml/min 老年或心工功 能差1ml/min 小儿10滴/min ㈢注意事项 l输血前核对病人及供血者姓名、血型 及交叉配合单。血袋是否渗漏、血液有无异常及 保存时间。输血时严密观察病人。输血袋应保留2 小时,以备化验检查。
㈣细菌污染反应 轻的仅有发热,严重可出现内毒素性休克。 原因 采血和贮存环节污染。 治疗 ①立即中止输血,血袋中血液做染色细胞检查及细菌培养。② 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 预防 ①严格无菌制度②血液保存期内及输血前按规定检查。 ㈤循环超负荷 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急性 心衰及肺水肿。 原因 ①输血速度过快致血容量上升超过心脏的负荷。②原有心功能 不全③原有肺功能减弱低白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治疗 立即中止输血。吸氧,使用强心剂、利尿剂。 预防 心功能不全要控制输血速度及输血量。严重贫血者输浓缩红细 胞为宜。
第四节 血液成分制品
㈠血细胞成分 ⒈红细胞制品 ⒉白细胞制剂 主要为浓缩白细胞。现巳少用。 ⒊血小板制剂 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各种血小板低下的 及大量输库存血或体外循环手术后血小板减少的病人 ㈡血浆成分 新鲜冰冻血浆FFP(采集后6小时内分离后立 即置于-20--30℃下保存的血浆),冰冻血浆FP(FFP4℃ 下融解时除去泠沉淀成分冻存的上清血浆制品) ⒈FFP和FP 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Ⅷ因子、Ⅴ因子及部分 纤维蛋白原含量较低。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和血友病、 肝胆疾病引起的凝血障碍和大量输库血后有出血倾向。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㈠发热反应 输血后15-20分钟开始。 原因 1免疫反应 体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 抗体 2致热原(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 谢产物)污染3细菌污染和溶血 治疗 症状轻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停止 输血及对症处理及过敏治疗 预防 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多次输血 或经产妇输注不含白细胞及血小板的血 (洗涤红细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㈡过敏反应 多发生输血后数分钟。皮肤局部性或全身性 瘙痒或荨麻疹。严重为咳嗽、喘鸣、呼吸困难及腹痛、腹 泻甚至过敏性休克。 原因 1过敏病人对血中蛋白类过敏,或供血者血中某种 抗体 此反应抗体为IgE 2病人因多次输血浆,体内产生 抗免疫球蛋白抗体,以抗IgA抗体为主。 治疗 仅有局限性瘙痒或荨麻疹时,可继续输血,给于抗 组织胺物。严重者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1000 0.5-1ml)和静脉给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气管插 管切开。 预防 ⒈有过敏史,输血前给抗过敏药物及糖皮质激素⒉ 对IgA低下或有抗IgA抗体者输不含IgA抗体的血液、血浆 血液制品⒊有过敏史者不能献血⒋献血员采血前4小时禁 食。
⒉冷沉淀 FFP4℃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含有纤维蛋白 原和FⅧ因子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用于血友病甲、先 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原缺乏症。 ㈢血浆蛋白成分 ⒈白蛋白制剂有5%、20%和25%三种 浓度。常用20%的,稀释为5%溶液可提高血浆蛋白水平 和补充血容量。直接应用可起脱水作用,用于营养不良性 水肿及低蛋白血症。 ⒉免疫球白制剂 正常人免疫球蛋白(肌注用于病毒性肝 炎等传染病),静注的免疫球蛋白(用于低蛋白血症)和 针对各种疾病的免疫球蛋白。 ⒊浓缩凝血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 Ⅷ、Ⅺ因子及Ⅷ复合物、抗凝血酶Ⅲ和纤维蛋白原制剂。 用于血友病及各种凝血因子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