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智能电网多业务安全隔离

合集下载

LTE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LTE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LTE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随着电网业务对通信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无线专网在电力系统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立足智能电网的背景,结合LTE技术优势、应用场景和常见解决方案,对LTE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标签:LTE;无线专网;智能电网。

1 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时分长期演进)无线专网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30多家主要电力公司建设了无线智能电网。

国内电力系统已经获得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专用频率使用批复,国家电网信通部主导成立了电力无线专网产业联盟。

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和贵州等电网公司近几年纷纷开展了基于不同技术体制的配用电通信无线专网试点建设和探索性应用,广州、珠海和佛山等地区供电局已经陆续开展TD-LTE电力无线专网建设。

2011年,浙江海盐供电局将TD-LTE技术引入电力系统,工作在230MHz电力频段,建成国网首个4G电力通信系统。

2012年,广东珠海供电局和华为技术公司试点建设了电力无线宽带专网,解决老旧城区有线接入困难、现有器件自动化程度低、PLC传输距离有限等问题。

2014年,南方电网在广州花都地区开始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4G 电力无线专网,拥有29 座基站、3353台无线终端。

2017年,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建设完成2 套核心网、16 个基站等组成的LTE电力无线专网,覆盖了商务区、自贸区、开发区等各类型区域。

2 网络特性2.1 技术优势TD-LTE的网络特性使其在建设电力专网行业应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高速率和低时延能够充分保障配网自动化、多媒体应急通信、视频监控等智能电网业务的实时双向通道;扁平化网络结构,易建设,易维护,易扩容,无需光纤铺设,可实现对配网通信网络的快速覆盖,解决配网通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采用动态带宽分配,上下行时隙灵活配置,更加适应电力业务特点,并可根据业务的不同优先级来进行带宽分配,从而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可靠性;灵活的频谱适配能力,支持多种系统带宽等级(1.4、3、5、10、15、20MHz),利于电力行业频谱申请。

LTE智能电网多业务安全隔离

LTE智能电网多业务安全隔离

LTE智能电网多业务安全隔离
朱海龙;张国翊;金鑫;吴超宇
【期刊名称】《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年(卷),期】2018(037)005
【摘要】本文从当前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了现有的电力LTE网络架构,针对多业务安全隔离这一特定需求,在电力通信网的接入层与非接入层,结合无线专网、光纤通信等技术,设计了一个LTE智能电网多业务安全隔离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为之后的电力LTE网络部署提供思路,在未来的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朱海龙;张国翊;金鑫;吴超宇
【作者单位】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0623;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0623;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0623;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3;TN929.5
【相关文献】
1.“基于下一代网络(NGN)的智能电网多业务通信与交换平台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J], ;
2.智能电网多业务数据集成技术 [J], 韩强;黄刚;冯涛;刘迪
3.基于混合布谷鸟算法的智能电网多业务组合投资决策优化 [J], 谭忠富;谭彩霞;余雪;张华磊;蒲雷;李韩房
4.基于混合布谷鸟算法的智能电网多业务组合投资决策优化 [J], 谭忠富;谭彩霞;余雪;张华磊;蒲雷;李韩房
5.基于5G端到端切片的多业务泛在智能电网研究 [J], 孙严智;刘宇明;罗海林;温泉;蒋丽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能电网安全保护措施

智能电网安全保护措施

智能电网安全保护措施一、智能电网安全的重要性智能电网作为现代化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对能源供应、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随着智能电网应用的不断推广,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保护措施是确保智能电网运行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二、物理安全措施1. 严格控制访问权限:智能电网的关键设施应当设立多层次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高效的门禁系统、视频监控和入侵侦测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关键区域。

此外,应建立完善的访问记录和管理制度,对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和访问审批。

2. 健全设备采购和使用管理:智能电网的设备采购应遵循透明公开、合规合法的原则,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并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系统更新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防止设备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攻击。

三、通信网络安全措施1. 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建立有效的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对外部网络进行全面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隔离潜在的攻击行为。

同时,加强内部网络的安全策略,限制数据的访问和流动,确保关键数据的安全性。

2. 加密通信数据:在智能电网的通信网络中使用加密技术,确保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采用安全协议和认证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篡改,提升通信安全水平。

四、数据安全措施1. 建立完备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备份智能电网的关键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同时,建立快速恢复机制,一旦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情况,能够迅速恢复原有的数据状态,减少对智能电网运行的影响。

2. 加强数据权限控制: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设置权限限制,确保数据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和使用。

同时,加强对数据使用过程的监控和审计,对异常操作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五、人员安全意识培训1.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养:通过组织各类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智能电网安全的重视和意识。

使员工能够正确使用智能电网设备,了解网络安全风险和攻击手段,掌握应急处理措施。

TD-LTE电力无线专网信息安全防护方案顶层设计

TD-LTE电力无线专网信息安全防护方案顶层设计

TD-LTE电力无线专网信息安全防护方案顶层设计摘要:目前电网预准备大面积部署无线电力专网,电网对无线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虽然TD-LTE技术采用祖冲之安全加密算法,算法本身安全性和不可解性,但是在硬件设备及一些网络边界上还是存在很多安全漏洞。

本文深入分析了电力无线专网架构中存在的点滴漏洞,研究不同的漏洞应采取应对的安全防护手段。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无线;专网;信息;安全随着国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营销、运检、物资、基建等业务对移动应用提出了更多需求,对无线网络的支撑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国网公司已大范围开展通过无线公网接入的业务应用,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在安全性、管控性、统一性、实用性、经济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

为解决以上问题,国网公司信通部开展电力无线专网研究与试点建设工作。

通过对网络接入方式、安全防护、IP地址规划、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统筹管理无线通信业务,保障电力无线虚拟专网承载业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现电力无线专网资源管理、实时监控和运行维护等集约化高效管理。

电网对通信网络安全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因此对无线这种非直连性的通信方式一直抱有怀疑太对,但是随着无线通信安全技术的提升和改进,以及业务的迫切需求,逐渐慢慢接纳无线方式用以承载电网业务。

目前国家发改委[2014]第 14 号令中关于生产控制大区可使用无线接入网络等相关规定的发布,需进一步深化研究无线网络的安全防护方案。

1 电力无线专网整体架构电网部署电力无线专网主要是针对终端通信接入网多元化业务的接入,例如配电自动化和用电信息采集等信息,和其他运营商网络部署环境一致,分为三层:业务层、业务接入层、核心层。

业务层是在各种业务终端上安装上无线CPE模块,如在配电自动化终端、分布式电源、集中抄表、分布式充电桩等,无线模块和第二层基站天线拉远单元对接,无线信号经过BBU基带处理,通过就近光纤直接送到无线网络后台,即核心网和网管组成,核心网主要是完成数据控制信令的处理,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功能;网管则管理了系统内所有终端、基站及核心网设备的接入、安全、稳定等运行监测。

安全隔离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_1

安全隔离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_1

安全隔离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1-13T03:56:26.209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22期作者:刘静[导读] 企业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引进合理的安全隔离技术,借助该项技术保障电力信息的安全性,以此促使电力企业稳定运行。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现阶段,确保通信安全的关键在于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在这一阶段中,电力通信部门对于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特别是信息化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背景下,电力信息工程朝着良好趋势发展,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电力信息网络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隐患,这一隐患发展为了限制我国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工作良好开展的一项因素。

从中看出,强化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力度极为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以安全隔离技术为主,全面阐述了该项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安全隔离技术;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应用要点信息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使信息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项主要内容,特别是对于电力企业来讲,信息安全性和完善性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基于此,企业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引进合理的安全隔离技术,借助该项技术保障电力信息的安全性,以此促使电力企业稳定运行。

1、电力信息网络基本的防护要求虽然电力企业结合电力网络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防护措施,不过从数据库安全管理期间还有着一些隐患存在,网络安全趋于木桶效应,网络安全防护阶段过于薄弱,这些薄弱环节和防护水平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没有形成完善管理措施和安全防护方式相互并存整体的话,那么将使安全防护水平下降。

对此,就需要创建规范性的电力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加强各个阶段的监督控制力度,在提升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性的基础上避免产生信息不完善和泄漏现象。

2、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管理问题和隐患因为电力信息网络有着良好作用而在电力企业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同时还形成了规范性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借助该项系统动态性监督电力信息。

安全隔离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安全隔离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安全隔离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问题日益突显。

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需要采用更加先进和高效的安全防护技术。

其中,安全隔离技术是目前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技术。

安全隔离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网络内外部分进行隔离,使得网络内部和外部的安全风险互不干扰,保证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在电力信息网络的应用中,安全隔离技术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 网络层隔离技术网络层隔离技术主要是通过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对不同的网络进行隔离,以防止外部攻击和恶意软件感染内部网络。

在电力信息网络中,一般将内部网络与公网、局域网等外部网络隔离开来,对外只开放必要的服务端口,并进行防火墙等安全设置,以确保内部网络的安全。

数据隔离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级,将不同级别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区域,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在电力信息网络中,对于重要的数据,可以采用数据加密、备份和存储等技术手段进行保护,同时对于一些敏感数据、私密数据等,则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以防止数据泄漏或者被恶意软件攻击。

虚拟隔离技术是指通过虚拟化技术对不同的系统和应用进行隔离,保证各个系统和应用之间互不干扰,并且对外部攻击具有更高的抵御能力。

在电力信息网络中,虚拟化技术可以被用于监管系统、智能终端、信息管理系统等关键部位,以便快速响应问题并在故障发生时进行更好地隔离。

综上所述,安全隔离技术是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

只有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电力信息网络进行隔离和保护,才能够更好地保障网络的稳定、安全和正常运行。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安全隔离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安全隔离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安全隔离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随着电力信息化快速发展,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保护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防范网络攻击和信息泄漏,安全隔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中。

安全隔离技术是指通过实现不同安全域之间的物理或逻辑隔离,实现对各个系统之间进行安全控制和管理,从而达到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目的。

在电力信息网络中,安全隔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

1.网络分段隔离网络分段隔离是通过将网络分为多个较小的子网,每个子网之间实现物理或逻辑隔离,达到隔离攻击范围的目的。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防止攻击者通过突破一处漏洞或入侵一台系统而轻易进入整个网络,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2.主机隔离主机隔离是指通过隔离某些关键主机,比如安全管理主机,将这些主机与其他主机分隔开来,从而达到控制权限的目的。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并减少攻击者可能获得的所谓特权的数量。

3.特权隔离特权隔离是指通过划分不同级别的权限,将系统中的操作员分为多种不同的角色,从而限制各个角色的权限范围,避免一些高权限操作员滥用其权限。

比如,一些负责系统维护的技术人员,他们的操作权限可能比一般用户更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意访问系统中所有的数据和文件。

4.数据隔离数据隔离是指通过将一些敏感数据或者受到严格保护的数据和其他数据区分开来,从而避免泄露和损坏。

在电力信息网络中,比如一些客户的电力使用数据等,需要得到保护。

数据隔离技术可以在物理或虚拟层面上实现,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入侵隔离入侵隔离是指通过对网络入侵进行防范和监测,及时发现被入侵的系统或部分,并通过切断网络连接或物理隔离的方式将它们与其他系统隔离开来,以防止攻击扩散。

比如,当发现某台主机受到了攻击,就可以立即隔离它,防止攻击进一步蔓延。

综上所述,安全隔离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隔离不同的区域和系统,实现对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的保护和管理。

lte 专网 解决方案

lte 专网 解决方案

lte 专网解决方案
《LTE 专网解决方案》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已经
广泛应用于商用移动通信网络中。

而LTE 专网则是将LTE技
术应用于私有网络中,为企业和机构提供更安全、可靠、高效的通信解决方案。

LTE 专网解决方案是为企业客户定制的,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它能够提供高速数据传输、低时延、高可靠性的通信服务,适用于工业控制、能源监控、物联网、智能城市等领域。

LTE 专网解决方案的核心是搭建专用的LTE基站和核心网,
与公共网络相分离,确保通信数据的隔离和安全。

此外,LTE 专网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的网络规划和部署,确保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而且,LTE 专网还支持多种终端接入,
包括移动设备、固定终端、车载终端等,满足多种应用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LTE 专网解决方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制造领域,企业可以利用LTE 专网实现设备监控、智
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公共安全领域,LTE 专网
可以提供高可靠、低时延的通信服务,保障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LTE 专网解决方案是一种为企业和机构量身定制
的通信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的通信需求。

它的应用将为企业提供更安全、可靠、高效的通信服务,促进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 Applications | 33LTE 智能电网多业务安全隔离朱海龙1,张国翊1,金 鑫1,2,吴超宇3(1.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23;2.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2;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10)摘 要:本文从当前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出发,研究了现有的电力LTE 网络架构,针对多业务安全隔离这一特定需求,在电力通信网的接入层与非接入层,结合无线专网、光纤通信等技术,设计了一个LTE 智能电网多业务安全隔离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可以为之后的电力LTE 网络部署提供思路,在未来的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LTE;智能电网;多业务隔离中图分类号:TM73;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41(2018)05-0033-05Security Isolation of LTE Multi-Services in Smart GridZHU Hai-long 1, ZHANG Guo-yi 1, JIN Xin 1, 2, WU Chao-yu 3( 1. Power Dispatching Center of China South Power Grid, Guangzhou 510623 China; 2.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outh Power Grid, Guangzhou 510623 China; 3. The 7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Group Corporation, Guangzhou 510310 China )Abstract: By survey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xistingpower LTE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s of multiservice isolation. Then it puts forward a scheme on multiservice security isolation of LTE smart grid based on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an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ccess layer and non-access layer of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program may provide the power LTE network deployment with novel ideas, and it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 in building the futur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system.Key words: LTE; smart grid; multiservice isolation收稿日期:2017-08-071 引言随着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电力行业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4G 移动通信技术将是未来电力专网通信系统的基本技术。

电力配电网中常常存在着多种不同等级的业务,本文结合现有的L T E 网络架构,分析研究智能电网中多业务安全隔离的有关技术和方案。

2 多业务隔离需求分析表1 不同属性的业务特性传统的电网业务主要分为配电自动化和计量自动化业务。

具体来讲,配电自动化包括了保护类和控制类业务,配网节点有环网柜,各类配网变压器,配电房和开关站等等。

电网信息的获取和控制指令的发表可以通过遥测、遥信、遥控的方法实现。

计量自动化可分为信息检测类、视频类、市场营销类业务,其业务范围包括发变电侧(发电厂、变电站)和用电侧(大客户、低压客户),主要业务为负荷管理与控制、电能量数据自动采集、配变监测、集中抄表等,以实现供用电数据采集管理的一体化[1]。

不同属性的业务特性如表1所列[2]。

智能电网综合了配电自动化和计量自动化业务等各种自适应的信息获取和调度控制的功能,实现了电网内设备运行的监测与报警、集中或分布式的调度管理、自动计量,包括各类电站、家庭用电和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智能管理等等。

其中每一种具体业务又可对应多种属性,如表2所列[3]。

表2 业务分类总表根据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电力通信终端接入网应覆盖所有业务终端的需求。

然而不同属性的业务对网络特性的需求差异较大。

例如:对于大多数下行业务,一般都属于控制类或保护类的业务,这种业务数据量通常不大,但要求安全性高和时延小;而对于大多数上行业务,通常属于系统运行状态信息获取和监测类型,这里头有包括视频等类型图像数据,数据量大,对时延的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2]。

之前比较传统的做法是根据不同业务的需求单独建网,这样可以为每类业务提供其所需要的网络特性。

但是独立建网的方式必然导致网络的重复建设,且后期需要多重的管理和维护,不符合国家发展集约型经济的规划,并且各个封闭的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联系,给电力公司对整个通信网络的调度造成困难,降低了通信网络的整体性。

考虑到独立建网的弊端,在终端通信接入网中采用统一的物理网络来承载多种电力通信业务,是今后接入网建设模式的发展方向[4]。

多业务承载随之带来一个问题,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根据《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规定,对处于不同分区的业务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隔离基本要求为:生产控制大区(I区)与管理信息大区(II区)业务间采用物理隔离,大区内不同业务之间采用逻辑隔离[4]。

下文将对具体的多业务隔离方案做进一步阐述。

3 LTE系统多业务隔离方案3.1 电力LTE网络部署架构电力LTE网络一般由接入网、骨干网、核心网构成。

LTE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 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仅由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odeB)组成,如图1所示[5]。

图1 E-UTRAN总体架构演进型基站又可进一步分为两部分,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 band Unit,BBU)和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

BBU部署在变电站内,每个RRU通过收发2根光纤连接至BBU。

RRU及天线通常部署在柱上开关、台变或环网柜旁,在非级联模式下,1个BBU最多可以下挂6个RRU,实现多个微小区覆盖;级联模式下,RRU还具有光纤直放站的功能,可以实现进一步级联延伸,扩大覆盖范围[4]。

BBU通过两条专用光纤连接至部署在县局或市局控制中心核心网设备。

整个电力LTE网络部署架构如图2所示。

下文将对接入网、骨干网、核心网三个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的安全隔离方案。

3.2 接入网安全隔离策略3.2.1 固定频谱分配法在无线接入侧,为保证保护控制等Ⅰ区业务与管理营销等Ⅱ区业务能够安全隔离,需在不同大区使用固定频谱分配法,使得Ⅰ、Ⅱ区的终端接入频段不重叠,从而实现空口数据传输的物理隔离。

采用固定频谱分配的方法时,可根据不同业务对传输速率的要求,进行频谱的划分。

为避免不同业务传输信号可能出现的相互干扰的影响,需要保证频谱划分的正交性,即不会出现重叠。

在具体实现时,不同业务的传输频段间还要留有一定宽度的保护带,以消除残留边带的影响[6]。

采用固定频谱| 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 Applications34Techniques of Automation & Applications | 35分配法,通常频谱效率不高,但能够保证空口数据的安全隔离,对业务特性相差较大隔离度要求较高的Ⅰ、Ⅱ区业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3.2.2 基于优先级的动态资源调度在Ⅰ、Ⅱ安全大区内部,由于各个业务对时延、带宽的要求差别不大,可采用LTE 网络中基于优先级的动态资源调度方法。

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的整体网络架构如图3所示。

每当用户请求建立新的服务连接时,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单元根据业务需要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和PCRF 为用户保存的QoS 策略,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发送策略和计费控制(Policy Control and Charging,PCC)消息,这个消息包含了对这个请求建立的QoS 需求。

MME 从PCRF 实体接受该服务的细节信息,包括IP 流的描述、与QoS 有关的位速率、业务等级等等。

然后,以每一个业务等级为单位,MME 都会产生一个集合,集合描述了所有映射到该等级的端到端业务和相应的QoS。

MME 将这个集合传送给eNodeB,当eNodeB 接收到这个QoS 描述集合后,每一个EPS 承载就依据它提供业务服务。

在LTE 系统中,一个EPS 承载就代表一个不同的QoS 业务等级。

LTE 的服务质量(QoS)要求由特定的QoS 类别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QCI)予以标记。

不同类别数据业务的QCI 取值相应的有所不同,在核心网上对应的业务承载。

LTE 在电网的具体应用中,业务承载QCI 取值与不同数据业务的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1]。

根据Q C I 取值的指示可以建立相应的具有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和非保证比特速率(Non-Guaranteed Bit Rate,NON-GBR)的业务承载服务。

GBR 类别具有传输速率的保证,N O N -G B R 类别一般不保证传输速率,在交换机内GBR 类别业务的优先度高于NON-GBR 类别的业务,在传输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高优先度的业务可以抢占低优先度业务的带宽[3]。

在按照优先级进行归类后,一个优先级内仍有不止一个业务类型。

当eNodeB 中的资源调度器为同一优先级的不同业务分配时频资源时,还要进行第二次排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