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实验(专题)方案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整理P17实验1-1: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蒸馏:利用互溶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一般相差30℃以上)进行分离提纯的一种方法。

【注意】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处②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③沸点高而不稳定的液态物质可以考虑减压蒸馏④要加入碎瓷片(未上釉的废瓷片)防止液体暴沸,使液体平稳沸腾2⑤蒸馏烧瓶盛装溶液体积最大为烧瓶体积的3P18实验1-2:苯甲酸的重结晶重结晶:将已知的晶体用蒸馏水溶解,经过滤、蒸发、冷却等步骤,再次析出晶体,得到更纯净的晶体的过程。

【溶剂要求】①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即热溶液中溶解度大,冷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主要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注意事项】①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应在趁热过滤前加入少量蒸馏水,避免立即结晶,且使用短颈漏斗。

②冷却结晶时,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因为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部分杂质也会析出,达不到提纯苯甲酸的目的;温度太低时,溶剂(水)也会结晶,给实验操作带来麻烦。

P19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溶剂中,从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1、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2、常用的萃取剂有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CCl 4等 注意:萃取剂的选择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分液:常用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P 32实验2-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方程式:CaC 2+2H 2O→Ca(OH)2+C 2H 2↑2、注意事项:①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为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实验时常滴加饱和食盐水。

②因电石中往往含有杂质硫化钙,反应后产生H 2S ,H 2S 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影响乙炔的性质检验,故用CuSO 4把H 2S 除去。

高中化学有机物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学习有机物的化学方法。

实验材料:
1. 甲醇
2. 乙醇
3. 乙醇醛
4. 乙烯
5. 硫酸
6. 碳酸氢钠
7. 碳酸氢钙
8. 碘酸钾
9. 硫酸亚铁
10. 高锰酸钾
11. 石蜡
12. 酮
13. 醛
14. 醇
15. 酚
实验步骤:
1. 取小瓶装入少量甲醇、乙醇和乙烯,分别加入硫酸,观察其变化。

2. 取小瓶装入少量乙醇醛、醛、醇,分别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钙,观察其变化。

3. 取小瓶装入少量石蜡、酮,分别加入碘酸钾、高锰酸钾和硫酸亚铁,观察其变化。

实验结果:
1. 甲醇、乙醇和乙烯在硫酸中产生酸酯。

2. 乙醇醛和醛在碱性条件下产生醛醇,乙醇在酸性条件下产生醛。

3. 石蜡和酮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分别产生碘代石蜡和酮醇。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学会了一些对有机物的鉴别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知识。

化学老师工作中需求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化学老师工作中需求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化学老师工作中需求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案摘要:有机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篇教案旨在设计一系列有机化学实验,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和教学效果。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分析,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验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定本部分选择了几个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合成实验,如酯的合成、酮的合成等。

学生需要学习合成的方法和条件,并根据物质性质进行鉴定和分析。

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测试本部分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测试,如酸碱性测试、红外光谱分析等,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

3.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研究本部分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反应机理的探究,让学生了解反应机理和机制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药品b. 检查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c. 进行实验前的知识预习和讨论2. 实验操作a.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b. 注意安全措施和实验条件c.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3. 实验后处理a. 清洁实验器材和工作台b.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c. 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2. 注意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和保存3.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火源和化学药品的防火性质4. 所有废弃物和残余物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五、实验评价与展望通过本次有机化学实验,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

未来可以考虑扩大实验的种类和难度,提高实验的探究性和创新性。

结论:有机化学实验教案的设计应兼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验安全性。

通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性质测试和反应机理研究,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2020年高考化学提分攻略06 有机实验(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提分攻略06  有机实验(含答案解析)

题型06 有机实验一、解题策略第一步:确定实验目的,分析制备原理→分析制备的目标产物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二步:确定制备实验的装置→根据上述的有机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选用合适的反应容器,并控制合适的温度第三步:杂质分析及除杂方案的设计→根据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的挥发性及有机反应副反应多的特点,分析除杂步骤、试剂及除杂装置第四步:常见的除杂方案→(1)分液,主要分离有机混合物与除杂时加入的酸、碱、盐溶液;(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有机混合物第五步:产品性质的检验或验证→一般根据产物的官能团性质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或验证第六步:产品产率或转化率的计算→利用有机反应方程式及关系式,结合题给信息并考虑损耗进行计算二、题型分类【典例1】【2019·全国卷Ⅰ,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答案】D【解析】苯和溴均易挥发,苯与液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释放出溴化氢气体(含少量苯和溴蒸气),先打开K,后加入苯和液溴,避免因装置内气体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A项正确;四氯化碳用于吸收溴化氢气体中混有的溴单质,防止溴单质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四氯化碳呈无色,吸收红棕色溴蒸气后,液体呈浅红色,B项正确;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易吸收溴化氢,发生反应为Na2CO3+HBr===NaHCO3+NaBr,NaHCO3+HBr===NaBr+CO2↑+H2O,C项正确;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溴化铁和少量溴化氢等,提纯溴苯的正确操作是①用大量水洗涤,除去可溶性的溴化铁、溴化氢和少量溴;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剩余的溴等物质;③用水洗涤,除去残留的氢氧化钠;④加入干燥剂除去水,过滤;⑤对有机物进行蒸馏,除去杂质苯,从而提纯溴苯,分离溴苯,不用“结晶”的方法,D项错误。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多场合)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多场合)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2.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有机化学实验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和鉴定等。

2.实验仪器的使用:介绍实验室常用的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如试管、烧杯、蒸馏器等,并演示其正确使用方法。

3.实验操作步骤:讲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如加热、冷却、搅拌等,并演示其正确操作方法。

4.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准确记录,包括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等。

5.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演示实验仪器的使用:现场演示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讲解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讲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并进行示范操作。

5.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准确记录,强调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6.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7.总结与反思:总结实验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反思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估其掌握程度。

2.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记录的规范性: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其准确性和规范性。

3.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的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方面的表现,包括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的深度等。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是两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在有机合成及药物活性成分分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讨以不饱和醇为原料制备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反应方案,实现反应过程的清晰。

一、实验原理实验中使用的原料为乙醇和过氧化钾,将乙醇通过过氧化钾的氧化反应制备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主要反应方程如下:CH3CH2OH + KO2→ CH2FCH2OH + H2O + KOH反应中,乙醇被过氧化钾氧化成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2mol的乙醇可以产生1mol的呋喃甲醇和1mol的呋喃甲酸。

二、试剂及准备本实验中所用的原料有乙醇(99%)和过氧化钾(∽83%);常温空气下,乙醇和过氧化钾可以直接使用,未经改良。

实验设备:洗涤器(烧料研磨机),高速混盐机,电子天平,实验坩埚,挣板,玻璃纤维滤纸铂瓶,恒温水浴,电热板等。

三、实验安全措施1. 使用乙醇时需注意避免容器爆炸。

乙醇间接用来加热的时候要注意解决容器过热的问题,避免反应爆炸。

2. 过氧化钾具有腐蚀性,实验中应注意避免皮肤接触,并必须戴上手套和口罩进行操作。

3. 实验操作时避免吸入溶剂烟雾,并在适当的通风条件下实验。

四、实验步骤1. 将相应的含氯量控制在0.002-0.005的乙醇加入实验烧料容器中,用清洗器将乙醇搅拌至溶解;2. 在乙醇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钾湿剂,用高速混盐机搅拌,维持反应温度至80℃,保持2小时;3. 开始反应后,以每半小时为间隔测量反应溶液;4. 过氧化钾一次性加完后停止搅拌,将反应液安全过滤,使用玻璃纤维滤纸过滤;5. 通过挣板和 tlc,分离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6. 冰浴冷却得到实验产物,产物的最终质量百分比为80。

五、实验结果本实验经溶剂蒸发精制后得到实验产物,实验产物的质量百分比为80,产物分析如下:(1)呋喃甲醇 Bp:49.5℃TLC:可在乙醚-甲醇(80∶20)溶液中观察到产物的单峰,Rf约为0.14;本实验以不饱和醇为原料通过过氧化钾的氧化来得到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2mol的乙醇可以产生1mol的呋喃甲醇和1mol的呋喃甲酸。

有机实验研究报告

有机实验研究报告

有机实验研究报告引言有机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中的核心内容,通过实验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实验操作的技能。

本实验旨在研究某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其结构和性质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探索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某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2.通过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测试,确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分析并讨论该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乙醇和丙酮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某有机化合物A。

其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乙醇 + 丙酮 -> A + H2O反应过程中,乙醇对应酯化反应中的醇,丙酮对应酯化反应中的酯,A为目标化合物。

酯化反应是一种酯的形成反应,水分子是其副产物。

合成得到该有机化合物A后,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设备和试剂。

2.在室温条件下,将乙醇和丙酮按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

3.加入适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混合液。

4.将混合液反应在加热器中,加热至沸腾。

5.反应进行30分钟后,关闭加热器,让反应液自然冷却到室温。

6.将反应液通过吸滤器进行过滤,收集固体产物。

7.使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对产物进行测试分析。

8.根据测试结果,确定该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过程中顺利完成了有机化合物A的合成,并成功获得了产物。

经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的测试,得到了有关该有机化合物A的一些结构信息。

通过红外吸收峰的分析,确定了有机化合物A中的官能团,进一步印证了合成反应的成功。

核磁共振光谱的结果显示化合物A中的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提供了进一步表征化合物结构和校正结果的依据。

质谱分析结果提供了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并在质谱图上观察到其分子离子峰。

综合实验结果和仪器分析,得出了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为某某结构,证明实验合成的目标达到预期。

结论本实验成功合成了有机化合物A,并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等分析方法,确定了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为某某结构。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测定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测定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测定教案主题:有机物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了解有机物在实验室中的常见性质;
2. 学会运用实验方法对有机物进行测定。

实验材料:
1. 乙烯醇溶液;
2. 苯酚溶液;
3. 碘液;
4. 硫酸;
5. 碳酸氢铵溶液;
6.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乙烯醇溶液与苯酚溶液依次倒入两个试管中;
2. 在第一个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3. 在第二个试管中滴加碘液,观察反应现象;
4. 将硫酸滴入第一个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5.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第二个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
6. 记录实验现象及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1. 乙烯醇与碳酸氢铵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气泡和水;
2. 苯酚与碘液发生碘仿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3. 乙烯醇与硫酸发生酸催化裂解反应,生成气体和水;
4. 苯酚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对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初步测定。

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现象来判断有机物的性质。

有机物的测定对于化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开始通入H2; ③点燃B处酒精灯;
④向A处水槽中加入热水,接通C处冷凝装置的冷水; ⑤向三颈瓶中滴入20 mLCCl4;
⑥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将D处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分别用适量NaHCO3溶液和水洗涤,
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CaCl2固体,静置后过滤; ⑦对滤液进行蒸馏纯化,得到氯仿15 g。请回答:
物质 相对分子 密度 沸点/℃ 水中溶
质量 /(g·mL-1)
解性
CHCl3 119.5
1.50
61.3 难溶
CCl4 154
1.59
76.7 难溶
实验步骤: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开始通入H2; ③点燃B处酒精灯;
④向A处水槽中加入热水,接通C处冷凝装置的冷水; ⑤向三颈瓶中滴入20 mLCCl4;
⑥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将D处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分别用适量NaHCO3溶液和水洗涤,
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
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
实验评价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 干燥
。 试剂作用
1、(2014新课标Ⅰ26)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 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3、氯仿(CHCl3)常用作有机溶剂和麻醉剂,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实验室中可用热还 原CCl4法制备氯仿,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相对分子 密度 质量 /(g·mL-1)
CHCl3 119.5
1.50
沸点/℃ 61.3
水中溶 解性
难溶
CCl4 154
1.59
76.7 难溶
实验步骤: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开始通入H2; ③点燃B处酒精灯;
基本操作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D (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
1、(2014新课标Ⅰ26)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 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异戊醇 乙酸
乙酸异戊酯
相对分子质量 88 60 130
密度/(g·cm-3) 0.8123 1.0492 0.8670
沸点/℃ 131 118 142
水中溶解性 微溶 溶 难溶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
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
2、(2012新课标Ⅰ28)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 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密度/g·cm-3 沸点/°C 水中溶解度
苯 0.88 80 微溶
溴 3.10 59 微溶
溴苯 1.50 156 微溶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 苯 ,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 作中必须的是 C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分离提纯
产品洗涤
(4)步骤⑥中,用水洗涤的目的为 洗掉NaHCO3和。NaCl
(5)该实验中,氯仿的产率为 60.8%

产率计算
(6)氯仿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生成HCl和光气(CO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药品性质
2CHCl3+O2=2COCl2+2HCl
4、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反应和主要实验装置如下:
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CaCl2固体,静置后过滤;
⑦对滤液进行蒸馏纯化,得到氯仿15 g。请回答: 实验评价
加热时氢气遇氧气发生爆炸; 生成的氯仿被氧气氧化
(1)若步骤②和步骤③的顺序颠倒,则实验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可能为

实验原理
(2)B处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l4+H2
。 CHCl3+HCl
浓硫酸
2CH3CH2CH2CH2OH 135℃ (CH3CH2CH2CH2)2O+H2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正丁醇 正丁醚
相对分子质量 74 130
沸点/℃ 117.2 142.0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0.8109
微溶
0.7704
几乎不溶
合成反应:
①将6 mL浓硫酸和37 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1)洗涤试剂的选择:
溶解性和物质的挥发,避免损耗和容易干燥
(2)基本操作:
萃取、分液、蒸馏、重结晶、过滤、盐析、 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否洗涤干净
4、计算
反应物利用率、产率、选用合适仪器的容积 5、实验评价 副反应、转化率和产率、仪器的选择、试剂的使用
1、(2014新课标Ⅰ26)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 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
装置作用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除去HBr和; 未反应的Br2
药品洗涤
产品干燥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干燥;
密度/g·cm-3 沸点/°C 水中溶解度
苯 0.88 80 微溶
溴 3.10 59 微溶
溴苯 1.50 156 微溶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分析评价
(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
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H了Br 是 吸收;HBr和Br2
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
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
(1)装置B的名称是 球形冷凝管

仪器辨析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洗掉碳酸氢钠和醋酸钠、硫酸钠
④向A处水槽中加入热水,接通C处冷凝装置的冷水; ⑤向三颈瓶中滴入20 mLCCl4;
⑥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将D处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分别用适量NaHCO3溶液和水洗涤,
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CaCl2固体,静置后过滤;
仪器使用
⑦对滤液进行蒸馏纯化,得到氯仿15 g。请回答:
(3)C处中应选用的冷凝管为 B (填选项字母);冷水应从该冷凝管的 a(填“a”或“b”)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B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
仪器选择
3、氯仿(CHCl3)常用作有机溶剂和麻醉剂,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实验室中可用热还 原CCl4法制备氯仿,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口接入。
仪器选择
A.
B.
C.
3、氯仿(CHCl3)常用作有机溶剂和麻醉剂,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实验室中可用热还 原CCl4法制备氯仿,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相对分子 密度 质量 /(g·mL-1)
CHCl3 119.5
1.50
沸点/℃ 61.3
水中溶 解性
难溶
CCl4 154
1.59
76.7 难溶
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有机化学实验
相关计算
反应条件
装置
粗产品提纯
1、反应条件:
(1)温度:反应速率、原料利用率和产率、副反应 (2)催化剂:反应速率、反应历程、产品的分离
2、装置:
(1)仪器的选择和辨析:
三颈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分液漏斗、冷凝 管、温度计、分水器、恒压滴液漏斗
(2)仪器和用品的使用:
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
(7)本实验的产率是
D
(填标号)。
产率计算
实验评价
A.30% B.40% C. 50% D.6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

(填“高”或者“低”),
原因是 会收集。少量的未反应的异戊醇
2、(2012新课标Ⅰ28)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 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异戊醇 乙酸
乙酸异戊酯
相对分子质量 88 60 130
密度/(g·cm-3) 0.8123 1.0492 0.8670
沸点/℃ 131 118 142
水中溶解性 微溶 溶.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
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
水中溶解性 微溶 溶 难溶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
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
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
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
仪器和装置的使用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b (填标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