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广东省惠阳中山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合集下载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高一粤教版必修(1)综合测试题2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高一粤教版必修(1)综合测试题2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高一语文必修〔1〕综合测试答案7、答:因为张之洞积极推行新政,孙中山对他极为推崇。

〔3分〕8、答:“不恭〞表现在孙中山居然与一品大员张之洞称兄道弟。

〔3分〕9、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2分〕10、答:从对伴侣,对孩子,对朋友三方面来肯定“我很重要〞。

〔3分〕11、答: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2分〕12、答:比喻。

其含义是相交多年的密友的情意是十分宝贵的,强调友情的重要。

〔4分〕13、C〔3分〕14、答:“一个世界〞是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悲惨痛苦的现实世界;“另一个世界〞是暂时忘却了现实中的苦难,心灵安然恬静的世界。

〔意思概括对则可〕〔4分〕15、答:宁静、荒凉但并不衰败。

作用是总结上文。

〔4分〕16、答:地坛也是被冷落,遭遗弃的,与作者同病相怜;地坛荒凉但并不衰败,给作者生命的启发。

〔3分〕17、C18、D19、D〔每题3分〕20、不赞同。

〔1分〕从兰芝的自述“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和仲卿对兰芝的评价“女行无偏斜〞中,可以看出兰芝是一个勤劳、守礼,有教养的人。

〔4分〕21、对本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思妇怀人;二是游子思归。

只要同学能结合其中的语言来分析,言之成理则可。

〔4分〕22、依据同学对诗歌内容的解读,结合自己的积存来发挥。

〔3分〕23、按要求默写:〔任选4小题作答,每题2分,共8分,句中有错别字则该小题0分〕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芳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③,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④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每句2分,共4分〕(1)弟弟背着哥哥就走,途中共歇了十多次,才回到家。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遒劲.( jìn ) 百舸.( gě ) 拜谒.( jiè ) 沁.( qìn)人心脾B.漫溯.( sù ) 坍圮.( pǐ ) 熨.( yù )帖汗流浃.(jiā)背C.发酵.( xiào ) 佝.( gōu )偻慰藉.( jí ) 游目骋.( pìn)怀D.窠.( cháo )臼壁龛.( kān) 宁谧.( bì ) 不屑.( xiè)一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余暇黯淡无精打采按部就班B.苍桑斑斓九宵云外矫揉造作C.箫瑟寒喧风华正茂残羹冷炙D.果腹翌日礼上往来走头无路3、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2)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这是需要反复的。

(3)软泥上的青荇,的在水底招摇。

(4)我要以荒凉的沙漠,的小路,骡子车······A.点破熏陶油油蜿蜒B.点破陶冶油油坎坷C.点缀陶冶轻轻坎坷D.点缀熏陶轻轻蜿蜒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B.以《团结、友谊、拼搏》为主题的班会昨天下午在高二·一班召开。

C.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D.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

5、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样的杂文,文学家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与美学家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相比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B.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班级、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答题卷上;并用2B铅笔填涂自己的考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超出相应区域,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海市蜃.楼shèn呱.呱坠地guā逡.巡qūn粗糙.cāoB.越陌度阡.qiān 相濡.以沫rú濡.养rú蹙.额 cùC.周公吐哺.pǔ躬自悼.矣diào 懵.懂měng沙砾.lìD.生死攸.关yōu 人才济济.jǐ回溯.suò踟.蹰zhí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青稞.沉疴.百日咳.不落窠.臼B.曹丕砒..霜美人坯.纰.漏百出C.针灸.内疚纠..正咎.由自取D.舟楫.逻辑.开门揖.盗缉.拿归案3.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度缺乏。

B.这所中学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大家互相帮助,相濡以沫,相处愉快。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4.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北京猿人窄小的额和前凸的吻时,我为人类原始时期的粗糙而。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高一粤教版必修(1)综合测试题(1)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高一粤教版必修(1)综合测试题(1)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高一语文必修(1)综合测试题( 说明: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设问卷和答卷两部份,请同学们把所有答案填写入答卷。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叨.天(dāo)恓惶..(qīhuáng)夤.缘(yín)相濡.以沫(rú)B、戕.灭(qiāng)聒.噪(guō)戏谑.(xuè)蜚.声国际(fēi)C、夙.昔(sù)衣袂.(jué)云翳.(yì)含情脉脉..(màimài)D、亘.古(gèn)熨.帖(yù)肘.腋(chùn)烟波浩淼.(miǎo)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他的外表整洁和内心有条理是一致的,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有过烦燥不安的表情。

B、不过,当她们把拣麦穗时伴着的痴想,也一同包进包裹里的时候,她们会特然发现那些痴想全都变了味儿。

C、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辨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D、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结果就是在脑海中充溢了一种真正的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轻人的。

B、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

C、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

D、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4、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万万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耿耿于怀....的家。

B、我的挖空心思....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

C、华罗庚看了这封大胆而又坦率的来信,没有暴跳如雷......,而是如获....,也没有置若罔闻至宝..。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0.doc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0.doc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瞳孔(tóng)回溯(suò)祈祷(dǎo)混淆(xiáo)B、阡陌(mò)羁鸟(jī)笑靥(yè)啜泣(chuò)C、战栗(lì)吮吸(shǔn)吐哺(pǔ)菽粟(shū)D、濡养(rú)拙劣(lǜe)樯橹(qiǎng)哽咽(yè)【答案解析】BA、回溯sùC、吐哺bǔD、拙劣liè2下列各项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驰骋/伶俜殆尽/贻笑干瘪/瘪三B、雾霭/和蔼逡巡/俊俏纤细/纤夫C、城隅/偶然樊笼/攀登缝纫/纫秋兰D、模范/模样承载/记载三匝/包扎【答案解析】AB、蔼霭读ǎiC、纫读rènD、匝扎读zā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寰宇微蹙砥砺生死悠关B、豁然懵懂陷阱再接再励C、苍茫罹难蛮横人才济济D、覆盖迟暮诡垣桑葚【答案解析】CA、生死攸关B、再接再厉D、垝垣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响应,大家趋之若骛,踊跃报名。

消息传到很多当年“老支边”耳中,他们不约而同地对该计划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对国家发展是功德无量的大事。

当然,尽管今天西部的条件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大学生们也要有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思想准备。

A、趋之若骛B、不约而同C、功德无量D、同日而语【答案解析】AA、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

B、不约而同:事先没有商量而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C、功德无量:功劳恩德非常大。

D、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5下面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使我们班在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广东省惠阳中山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广东省惠阳中山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广东省惠阳中山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说明:本测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第I卷(选择题36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机杼(zhù)阡陌(bǎi)否极泰来(pǐ)B. 戏谑(xüâ)戕灭(qiāng)菲声中外(fēi)C. 狭小(xiá)剖析(pōu)怦然心动(pēng)D. 祈祷(qǐ)浩淼(miǎo)赫然在目(hâ)2、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残废座落坍圮历尽沧桑B. 天籁弧形岛屿憾天动地C. 樯桅点缀倾泻迄今为止D. 掂记斑驳倩影绞尽脑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4.在下列句子中选出有语病的一句。

()(2分)A.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变革创新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发展。

B.获得一家大型品牌评审机构认可和褒奖,是众多走国际化路线的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

C.霍金的宇宙学说使上帝没了用武之地,罗马教皇也不得不弯下腰向他表示敬意。

D.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我们拟编写下列任意选修课教材。

二、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5~8题。

非化石能源资源在海底的泥土中蕴藏着丰富的未被开发的非化石能源资源,其总储量可能大大超过目前已探明的化石能源的总储量。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度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度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基础题(21分)1、下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一拐一瘸(qué)相濡(rú)以沫蜚(fēi)声国际金瓯(ōu)无缺B.钟灵毓(yù)秀聒(guā)噪不已谑(xuè)而不虐洒血攘袂(mèi)C.一语破的(dì)蓊蓊(wěng)郁郁趔(liè)趔趄趄步履蹒(mán)跚D.亘(huán)古不变真知灼(zhuó)见烟波浩淼(miǎo)否(pǐ)极泰来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窸窸窣窣姗姗来迟咫尺天涯虎视眈眈B.因循苟且万劫不复惨淡经营独柱擎天C.沧海一粟衣袂飘然搔首踟蹰信誓旦旦D.庞然而踞周公吐哺晃然大悟夙兴夜寐3.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一个生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

B.但是不久,另一种(狂热的终身不变的对托尔斯泰的爱好)热情替代了对这位英国伟人(莎士比亚)的迷恋。

C.1930年,上海《科学》杂志第二期刊登了一篇华罗庚的署名文章,题目是《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

D.一天,老师出了道“物不知其数”的算题,老师说,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4.下列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阿合马没了辙,只好抛出回马枪...:“老子不跟你斗嘴皮。

你要晓得,你的性命,可是捏在老子的掌心!”B.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C.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乃祖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直白的是“有奶便是....娘”。

...D、强调规范答题好,这其实是在培养认真细心严谨的行为习惯,好作风是“规”出来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广东省惠阳中山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说明:本测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第I卷(选择题36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机杼(zhù)阡陌(bǎi)否极泰来(pǐ)B. 戏谑(xüâ)戕灭(qiāng)菲声中外(fēi)C. 狭小(xiá)剖析(pōu)怦然心动(pēng)D. 祈祷(qǐ)浩淼(miǎo)赫然在目(hâ)2、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残废座落坍圮历尽沧桑B. 天籁弧形岛屿憾天动地C. 樯桅点缀倾泻迄今为止D. 掂记斑驳倩影绞尽脑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4.在下列句子中选出有语病的一句。

()(2分)A.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变革创新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发展。

B.获得一家大型品牌评审机构认可和褒奖,是众多走国际化路线的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

C.霍金的宇宙学说使上帝没了用武之地,罗马教皇也不得不弯下腰向他表示敬意。

D.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我们拟编写下列任意选修课教材。

二、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5~8题。

非化石能源资源在海底的泥土中蕴藏着丰富的未被开发的非化石能源资源,其总储量可能大大超过目前已探明的化石能源的总储量。

这些能源是甲烷的气水混和物。

它是深海细菌海水高压与海底低温的共同作用,经数千年积累而生成的,呈冰晶状。

这种能源深埋在海平面500米至3000米的沉积物中。

科学家目前已挖掘到海底甲烷的气水混和物的样品,但不清楚海底能源的稳定性如何,至于其分布情况,精确储量,尚难定论。

英国利兹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克莱奈尔研究认为,海底能源的总储量大约是目前已探明的化石燃料即煤、天然气和石油储量的两倍。

开发和利用这一能源是诱人的,但是以现有技术还不可能与其进行实质性的对话。

科学家们眼下并没有因为海底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而盲目乐观。

当然,这并不影响对开发技术的研究,相反,倒是一种促进。

此外,科学家们充分注意到只进行开发技术的单向研究远远不够,因为还必须考虑开发风险问题。

这些海底能源为气水混和物,一旦开采会引起海底沉积物气压的变化,可能引发海底滑坡和海啸。

此外,甲烷的散逸还会带来温室效应。

解决这些问题也要靠高新技术。

目前,日本、美国和印度已开始海底能源开发的双向研究,但要大规模利用这些能源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

5、对第1段中“能源资源”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能源资源,是由于深海细菌的作用,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生成的储量丰富的非化石能源。

B.能源资源,是蕴藏在海底泥土中,储量巨大,尚待开发的冰晶状的甲烷的气水混合能源。

C.能源资源,是深海细菌与高压低温的共同作用,数千年前形成的丰富的气水混合物的沉积物。

D.能源资源,是距海平面500米~3000米的海底冰晶状能源,即甲烷气水混合物的沉积物。

6、对第2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家们认为目前还没有弄清楚海底甲烷的气水混和物的储量、稳定性及分布情况。

B.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甲烷的气水混合物的样品研究,还没有解决海底能源的实质问题。

C.科学家们认为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很难开采和利用蕴藏在海底沉积物中的非化石能源。

D.科学家们看到了海底非化石能源的巨大应用前景,也看到了开采这种能源的巨大风险。

7、对第3段中“双向研究”所包含的内容,解说准确的一项是()A.海底能源开发的可行性与风险性研究。

B.海底能源开发前景与开发利用研究。

C.海底能源开发理论与开发实践的研究。

D.海底能源开发技术与开发风险的研究。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海底泥土中蕴藏的非化石能源储量丰富,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B.海底能源总储量约为已探明的化石燃料总储量的两倍,不是定论。

C.开采海底甲烷的气水混和物会引起环境变化,有可能造成灾害。

D.多种物理条件的共同作用,是产生海底非化石能源的根本原因。

三、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杨掞传杨掞字纯父,抚州临川人。

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

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

”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

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曰:“事亟矣,掞请行。

”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掞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

夜以青布藉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

制置使孟珙辟于幕,与之茶局,周其资用。

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

似道欲杀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

珙尝宴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珙大服。

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

”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

向士璧守黄州,檄人幕,寻以战功升三官。

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掞退曰:“王景宗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

”后登死,人以为知言。

逾时,士璧守峡州,病不果行而卒。

(《宋史·杨掞传》)注:掞(shàn)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征谋:征战的计谋B.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稽数:核实数目C.遂登第,调麻城尉登第:登上府第D.惜欠沉细者沉细:沉稳细致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A.②若亡郑而有益于秦①乃以奇策解围B.②皆以美于徐公①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C.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①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D.②执其手而与之谋11.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杨接“力求上进”的一组是()(3分)①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

②事亟矣,掞请行。

③夜以青布藉地,乘生马以跃。

④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

⑤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

A.①②④B.③④C.③⑤D.①②⑤12.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掞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

安丰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B.杨掞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

在制置使孟珙手下为官时,曾因财务事招致贾似道要杀他,杨掞以应不惜金钱结交豪杰说服贾似道免了他的罪。

C.杨掞曾说服孟珙不斩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

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孟珙竟傲慢地坐着接受杨掞拜见,杨掞很受触动,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D.杨掞受向士璧征召入其幕府,不久立战功升官。

后来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回来后他说,王登勇敢有胆量,恐怕会因不够沉稳细致而失败。

王登死后,人们认为他的话是知人之言。

第Ⅱ卷(114分)四、(20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掞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乘骐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说说诗人刻画了“幽竹”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5、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四小题)(8分)(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5)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6~19题。

人在风中一位沾亲带故的妙龄少女,来拜访我。

我注意到她装扮十分时髦,发型是“男孩不哭”式,短而乱;上衫是“阿妹心情”式,紧而露脐;特别令我触目惊心的,是她脚上所穿的“姐妹贝贝”式松糕鞋。

她的谈吐,倒颇得体。

但跟她谈话时,总不能不望着她,她那涂着淡蓝眼影、灰晶唇膏的面容,也使我越来越感到别扭。

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她随便问到我的健康,我忍不住借题发挥说:“生理上没大问题,但心理上问题多多。

也许是我老了吧,比如说,像你这样的打扮,是为了俏,还是为了‘酷’?总欣赏不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