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经典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观察物体★站在任意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不一定和从左面看到的完全相同。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根据数的特征判断2、3、5的倍数。
★自然数可以分为偶数和奇数两类。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都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
★单位间的进率。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表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一份或几份。
★分数单位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分数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第五单元:几何图形的旋转★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钟面上指针旋转一大格是30度。
★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因为分数单位不同。
★解决打电话问题的方法是使用公式: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总数是(2n-1)人。
第六单元:统计与图形★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用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子上,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或说成:最多同时能看到3个面)。
2、给出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由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4、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先根据平面图分析出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层;然后确定要拼搭的立体图形有几排;最后根据平面图形确定每层和每排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因数和倍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又如整数a能被b整除(a÷b=c),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因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或用除法找。
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自然数。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2、3、5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上是0并且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同时是2、3、5的倍数。
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最大三位数是99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数。
如4,6,8,9都是合数。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4、100以内的质数(共 25 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5、奇数+奇数=偶数(如:5+7=12 3+5=8 ……)奇数+偶数=奇数(如:1+4=5 7+2=9 ……)偶数+偶数=偶数(如:2+4=6 8+6=14 ……)奇数×奇数=奇数(如:5×7=35 7×9=63 ……)奇数×偶数=偶数(如:5×8=40 7×8=56 ……)偶数×偶数=偶数(如: 8×12=96 14×24=336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课文知识点汇总一(附例题解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课文知识点汇总一(附例题解析)第一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1.重点解释:“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解”的意思:理解,懂得。
“供”的意思:从事。
“儿女各当家”的意思是: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担当起家庭的生产劳动任务。
2.这首诗描写乡村中的农人耘田、绩麻,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3.诗意是:初夏,农人白天到田里锄草,晚上回来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4.描绘了农忙时节男女老少一起忙碌的景象的诗句是:昼出耘田夜继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5.“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两句诗中的“学”字使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不但描写了孩子们模仿大人种瓜的情景,而且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可爱、勤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美。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农村人们生活情景。
《稚子弄冰》1.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童趣。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儿童玩冰的情景。
其中“玻璃”指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3.诗意是: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儿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
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
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
《村晚》1.《村晚》是一首描写了宁静的山村晚景的诗。
古诗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
2.诗中表现儿童调皮、可爱的诗句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诗意是: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
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
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
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
灵活运用:儿童是那样的天真可爱,“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反应”写出了儿童学种瓜时的情景;“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描绘了小孩“脱冰做戏”,以冰为钲的情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描写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处在地吹笛的情景。
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要点(最完整)

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要点(最完整)语文
1. 字音、词义和词语的辨析
2. 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3. 阅读理解和应用
4. 文章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数学
1. 数的认识和理解
2. 四则运算的运用和计算
3.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4. 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认识和计算
5.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6. 初步代数的理解和运用
英语
1. 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
2. 句子的构造和语法的运用
3. 短文的阅读和理解
4. 书写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科学
1.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2. 天气现象和季节的认识和理解
3. 物体的变化和性质的观察和实验
4.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和影响
社会
1. 祖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和差异
3.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基本知识
4. 社会生活的规则和礼仪的认识和理解体育
1. 基本体育动作和技巧的掌握
2. 协作和竞技的精神培养
3. 健康和生活惯的促进
音乐
1. 声音的认识和欣赏
2. 歌曲的演唱和表演
3. 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的初步了解美术
1. 线条和色彩的认识和表现
2. 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培养
3. 艺术品的传达和表达
品德与生活
1. 心理、人际关系和情绪的认知和处理
2. 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的培养
3. 安全和健康的意识和惯的养成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各学科的总复习要点,希望能对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数学1.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2. 小数与分数的运算•小数的相加、相减、相乘、相除•分数的相加、相减、相乘、相除3. 数字的列数与顺序•数字的顺序排列•数字的前序后续4. 数字与代数的应用•数字与代数的关系•数字与代数的应用5.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长度的计算•面积的计算•体积的计算6. 数据分析•数据的读取和整理•散点图的制作•直方图的制作•折线图的制作语文1. 字音字形•声母与韵母•声调的变化•声调符号的运用2. 识字掌故•四字成语•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成语的故事来源•成语的运用3. 古诗词•名句的鉴赏与背诵•古诗的创作者及其背景4. 现代诗歌•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的鉴赏与背诵5. 修辞手法与修辞功能•借喻的修辞手法•夸张的修辞手法•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的修辞手法6. 外国文学作品欣赏•被翻译成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的主题与风格英语1. 词汇•单词的拼写•单词的词义和词性•词组和篇章2. 语法•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一般过去时的用法•未来时的用法•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用法3. 句型•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让步从句4. 阅读•短文阅读理解•阅读技巧5. 写作•书信写作•日记写作•描写事物的写作自然科学1. 植物世界•花的结构与分类•种子的结构与分类•植物的繁殖方式2. 动物世界•哺乳动物的特点与分类•鸟类的特点与分类•鱼类的特点与分类•爬行动物的特点与分类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结构与特点•宇宙的结构与特点4. 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步骤与方法•科学实验的设计与观察5. 环境保护•如何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社会与生活1. 世界的分区•世界地图•世界的分区与大洲的特点2. 中国的分区•中国地图•中国的地理分区与特点3. 历史与文化•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和事件4. 政治与经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领导机构•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特点5. 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目的和意义•志愿服务的方式和形式6. 交通安全•交通规则与法律•交通工具的安全使用以上是五年级下册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5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总结

5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总结一、语文1.听写和默写:5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生字词和句子,学生需要通过听写和默写的方式来巩固记忆和使用。
2.阅读理解: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章,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来理解文意、把握重点。
3.作文:语文教材中也包含了一些写作训练,学生需要通过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诗歌欣赏: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些优秀的古诗词,学生需要通过欣赏和理解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数学1.数的认识: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数学教材来认识整数、分数、小数等数的概念。
2.四则运算:下册的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运算规则和方法。
3.分数的计算:学生需要学会对分数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以及分数和整数的转换。
4.图形的认识: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数学教材来认识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5.数据的分析:学生需要学会通过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英语1.词汇和句型: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英语教材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词汇和常用句型。
2.听力训练:下册的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听力练习,学生需要通过听力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
3.口语表达:学生需要通过下册的英语教材来学习和练习口语表达,提高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
4.阅读理解:下册的英语教材中包含了一些简单的阅读理解题目,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来理解文意、把握重点。
5.写作训练:英语教材中也包含了一些写作训练,学生需要通过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科学1.动物和植物: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科学教材来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地球与宇宙: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科学教材来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构造、行星运动等。
3.物质与能量: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科学教材来认识物质和能量,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的过程。
4.自然现象与科学: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下册的科学教材来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并了解它们的科学原理和解释。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整数
1.整数的概念
2.整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3.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5.整数的绝对值
二、分数和小数
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分数的大小比较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5.分数和整数的关系
6.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7.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转换
三、图形的认识
1.直线和曲线
2.线段和射线
3.角的概念和分类
4.三角形的分类
5.矩形和正方形
6.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7.四边形的分类
8.圆的概念和性质
9.弧和扇形
四、面积和周长
1.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2.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
5.圆的面积和周长
五、日期和时间
1.平年和闰年的判断
2.日期的多少和星期的判断
3.时间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4.时间的加减运算
六、图形的运动和变换
1.图形的翻转和旋转
2.图形的平移和对称
七、单位换算
1.长度的换算
2.时间的换算
3.质量的换算
4.容量的换算
八、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1.数据的整理和绘制
2.条形图和折线图的绘制
3.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九、数字的认识和计算
1.十进制的认识和表示
2.十进制的读法和写法
3.十进制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4.十进制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5.十进制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以上就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总复习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必背概念公式大全知识点整理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必背概念公式大全知识点整理一、旋转、平移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二、因数与倍数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奇数与偶数的运算规律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7、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8、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成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9、100以内的质数表:2、 3、 5、 7、 11、 13、17、1923、29、31、 37、 41、 43、47、5359、61、67、71、 73、 79、83、89、97三、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1.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2.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四家花店六月份售出玫瑰和菊花的盆数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 统计图。 甲 玫 180 瑰 菊 90 花
单位:
玫瑰 菊花
乙 162
丙
丁
170 140
85
108
60
花店刘玉芬玫瑰、菊花销售统计图 年 月
从图中,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至少 2 条)
5、比多比少的第二种类型: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已知数),和其中一个数,求 另一个数 公式:a÷(1±b%) 只需判断两点:一,已知 a 乘法,未知 a 除法。二,比多(或提高、增加.....)括号内就“+”, 比少(降低、减少.....)括号内就“-” 例、某长要扩建厂房,计划投资 180 万元,实际比计划节约了 10%,节约了多少万元?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 明图例。 2、 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 的间隔来确定。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一、倒数 1、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 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 不是孤立存在的。 2、1 的倒数仍是 1;0 没有倒数。0 没有倒数,是因为在分数中,0 不能做分母。 二、分数除以整数 1、分数除以整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例:1、
3 5
白面 75 千克 大米 ?千克
大米重量的
3 4
120 吨
?吨
2 2、一桶汽油用了 5 ,用了 10 千克,这桶汽油有多少千克?
1 3、池塘里有 4 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 3 。池塘里有多少只鸭?
1 4、育才小学六年级有学生 107 人,占全校学生数的 5 ,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第六单元:《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 1、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2、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1)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 也可以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数将其化成一百分之几的数,再写成百分数。
1m³ =1000dm³ 1dm³ =1000cm³ 1L=1000ml 1L=1dm³ 1ml=1cm³
例:45000dm3=( )m3 ( )m3=9L=( )dm3=( )cm3 练习: 1、一个长方体容器的体积是 96 立方分米,底面积是 16 平方分米,它的高是( )。 2、一个长 15 厘米,宽 6 厘米,高 4 厘米的长方体的木块,可以截成( )块棱长 2 厘米的正方体 木块。 3、学校要挖一个长方形状沙坑,长 4 米,宽 2 米,深 0.4 米,沙坑占地面积是多少?需要多少立方 米黄沙才能填满?每立方米沙子重 1400 千克,沙坑里共装沙子多少吨?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整数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的简便运算。 例:2/7 + 2/7 + 2/7 + 2/7 =( )×( )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 算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例:3/4×12= 3×1/3= 9×7/18= 3、理解打折的含义。 例: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二、分数乘分数 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计算结果要求是最简分数。 例:3/5×1/3= 1/10×1/2= 3/4×1/3= 2、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乘数乘以小于 1 的数,积小于乘数;乘数乘以等于 1 的 数,积等于乘数;乘数乘以大于 1 的数,积大于乘数;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 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例:在( )内填上>、<或= 1×5/7( )5/7 1/5×10( )1/5 1/2×6/11( )6/11
表面积
体
积
能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其他两个条件求出问题。如:长方体的高=体积÷长÷宽 例: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30 立方厘米,长 6 厘米,宽 5 厘米,高( )厘米。 二、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我们饮用的自来水用“立方米”作单位。 2、容积:容器所能容纳入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冰箱的容积用“升”作单位。 3、单位换算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升=1000 毫升 1 升=1 立方分米 1 毫升=1 立方厘米
分数 1/10 2/10=1/5 3/10 4/10=2/5 5/10=1/2 6/10=3/5 7/10
小数 0.1 0.2 0.3 0.4 0.5 0.6 0.7
百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10=4/5 9/10
例:
0.8 0.9
80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部分量÷一个数(单位“1”) ×100% 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知识同分数除法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相同。 例:1、修路队计划修路 200 千米,已经修了 160 千米 ,已经修好的路占计划修路的百分之几?
正方体
8
6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或长×4+宽×4+高×4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例: 物体 已 知 条 件 棱长总和 长方体 长 3 厘米,宽 2 厘米,高 2 厘米 正方体 棱长 3.5 厘米
2、往一桶重 20 千克的水中加入 5 千克盐,这桶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部分量÷百分率=一个数(单位“1”) 例:某班有女生 16 人,占全班总人数的 25%,该班一共有多少人?
3、求常见的百分率 如:达标率、及格率、成活率、发芽率、出勤率等 a 率=a 的数量÷总量×100% 例:五(1)班第一次数学测试,及格的有 48 人,不及格的有 2 人。求这次数学测试的及格率。
4、比多、比少的第一种类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未知数) 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 少的幅度。 口诀:“一减一除”(大的减小的除以比后面的) 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 (甲-乙)÷乙×100% 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 (甲-乙)÷甲×100% 例:1、月饼厂去年生产月饼 140 吨,今年生产月饼 210 吨,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2、小红家计划用水 80 吨,实际用水 75 吨,节约了百分之几?
6、 折扣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折扣=现价÷原价×100% 现价=原价×折扣 原价=现价÷折扣 例:某商品按照原价的 90%出售,售价 180 元了,原件多少钱?
7、 纳税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8、 利率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国债和教育储蓄的利息不纳税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5% 到期后可得总钱数=本金+本金×利率×时间×(1-5%) 例:小明将 4000 元存入银行 3 年,年利率是 25%,三年之后他可以拿到多少钱?
第七单元:《统计》 一、 1、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2、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将一组数据按大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是奇数个数据,中间的数就为这组数 据的中位数,如果是偶数个数据,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有可能是多个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1、 条形统计图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长方体的认识 知识点: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2、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物体 顶 点面 个 数个 长方体 8 6 棱 数形 状 大小关系 条数 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两 相对的面是 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 完 全 一 样 的 12 余四个面是完 全一样的 长方形。 长方形。 每个面都是 都是正方形。 12 正方形。 长度关系 可以分为三组,相 对的棱平行且相 等。 长度都相等。
2 3 2 ÷ ○ 9 7 9
1 1 2 2 ÷ ○ × 11 11 3 3
练习:一、计算下列各题
二、判断题 1、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2、两个真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3、 1÷
( ( (
) ) )
1 1 = 5 5
1 。 11
4、把 10 克盐溶在 100 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
三、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解答
4 ÷ 5 表示( 9
)的( )分之(
)是多少。
2、3/4÷18 =
14/15÷ 7 =
9 ÷ 3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