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1+2016年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1+2016年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1 2016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总题数:40,分数:40.00)1.2010年2月12日至15日,胡锦涛总书记莅闽考察,同老区干部群众和在闽台湾同胞共度新春佳节。

这对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以极大的推动,为福建省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__________提供强大的动力。

(分数:1.00)A.两岸关系文化建设B.两岸关系海西建设√C.福建旅游海西建设D.港澳台发展文化建设解析:2.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两次灾难磨砺中国,赋予这个国家前进的精神和力量,也彰显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的核心是__________。

(分数:1.00)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改革创新D.人道主义解析:3.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发布《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这里的《纲要》是指__________。

(分数:1.00)A.《中小学德育纲要》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解析:4.右图漫画《政府每送一桶水,能救一家人》蕴含了我国政府面对西南地区百年一遇旱情时__________。

①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②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坚持对人民负责④为公众利益提供有效服务(分数:1.00)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5.2010年上海世博会闪耀“科技之光”,参展各国共同关注和倡导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活方式是__________。

(分数:1.00)A.城市生活B.乡村生活C.低碳生活√D.文化生活解析:6.2009年9月27日,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三个关于中国民族政策白皮书是__________。

(分数:1.00)A.《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B.《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C.《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D.《中华民族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解析:7.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16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考查考生对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知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相对应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第一部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形势与政策(一)小学品德与生活1.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积极向上,有应付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4.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设计与制作;勤于思考,学习探究。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1.我的健康成长: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2.我的家庭生活: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

3.我们的学校生活:能看懂学校和学校周边的平面图;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福建省2016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考试试题

福建省2016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考试试题

福建省2016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2、根据学习者心理反应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陈述性知识;二是。

A:感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理性知识D:元认知知识3、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____的通知。

在世纪之交,我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机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B:《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4、当收音机里播出一首歌曲,无论是男高音独唱还是女高音独唱,抑或是童声唱,你都能辨认出来。

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5、在乡试、会试、殿试中的第一名分别称()A:解元、会元、状元B:会元、解元、状元C:状元、会元、解元D:解元、状元、会元6、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要将整个屏幕画面全部复制到剪贴板中应该使用____键。

A:Print ScreenB:Page UpC:A1t+F4D:Ctr1+Space7、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体现在()A:普及性C:发展性D:自愿性8、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B:热爱学生C: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D:教师的责任心9、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他”是谁?()A:袁隆平B:钱学森C:邓稼先D:赵盅尧10、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__。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大纲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考查考生对应于小学语文课程的高等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

3.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

(考核的能力要求分六个层级:A识记、B理解、C应用、D分析、E评鉴、F创新。

见附录1)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汉语拼音、字、词、句1.掌握《汉语拼音方案》。

(能力层级:A、C)2.正确读写《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汉字3500个,辨别和纠正错别字。

(能力层级:A、C)3.掌握汉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构字方法等。

(能力层级:A、C)4.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书。

(能力层级: C)5.积累丰富的词汇,正确理解、使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俗语等),评鉴其表达效果。

(能力层级:B、C、D、E)6.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C)7.掌握常见的修辞格,评鉴其表达效果。

(能力层级:B、D、E)(常见修辞格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衬托、对比等。

)8.正确修改常见病句并作分析。

(能力层级:C、D)(常见病句包括: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颠倒、表意不明、重复罗嗦、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等。

)9.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C)(常用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间隔号、书名号等。

)阅读10.熟记指定古诗文,正确默写指定篇目(见附录2),能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读物,了解内容。

2016年新任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2016年新任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2016年省中学新教师招聘统一笔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为中小学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本质(3)教育的结构与功能(4)教育的发展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3)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5.课程(1)课程的概念(2)课程类型及其特征(3)课程理论流派(4)布卢姆、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5)课程开发及其影响因素6.教学(1)教学的意义(2)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3)教学理论流派(4)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5)中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6)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7)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8)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9)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7.德育(1)德育及其意义(2)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3)中学德育目标和内容(4)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8.班主任工作(1)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及其主要工作内容(2)中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3)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4)班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5)中学班主任工作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9.学生(1)中学生的年龄特征(2)中学生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与教育(3)中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特点与教育(4)中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10.教师(1)中学教师的职业特点(2)中学教师专业要求、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3)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二)心理学1.中学生认知发展(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2)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规律的应用、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3)记忆的概念、记忆品质、记忆过程、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4)思维的概念、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想象的概念、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1)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种类(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3.中学生个性发展(1)需要的概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类型、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能力的培养(4)性格的概念、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4.学习与学习理论(1)学习的概念、学习分类(2)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分类、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4)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迁移与教学(5)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策略(6)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标准(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途径与方法(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三)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基础教育课程改A革纲A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A革和发展规划纲A要》(2010—2020年)、《中学教A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A价指标框架(试行)》、《安徽省中小学办A学行为规A范(试行)》等2.教师权利和义务(1)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3.学生权利保护(1)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四)新课程理论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基本理念2.《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高中课程设置实验方A案》的主要内容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4.新课程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5.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6.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7.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与学生选课指导、普通高中学分制管理(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A业道德规A范》(2008年)、《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A德考核办A法(试行)》(2013年)2.教师职业行为(1)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主要内容(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1+2016年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1+2016年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1 2016年(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总题数:35,分数:70.00)1.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__________,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分数:2.00)A.学习和培训B.沟通和合作C.培训和流动√D.交流和互访解析:2.某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特点,将活蚯蚓带到课堂,让学生亲手取走,自主观察,并交流观察的目的、方式和结果。

该教师遵循了教学的__________。

(分数:2.00)A.直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解析:3.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

(分数:2.00)A.学科知识、社会需要、儿童√B.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C.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D.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解析:4.“矮子里找高个”是一种__________。

(分数:2.00)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解析: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

(分数:2.00)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解析:6.“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明情绪情感具有__________。

(分数:2.00)A.渲染性B.外显性C.主观性√D.情境性解析:7.某学生很喜欢新来的英语老师,因此,该英语老师上课时他总是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__________。

(分数:2.00)A.适应功能B.动机功能√C.信号功能D.组织功能解析:8.当遭受挫折产生不良情绪时,干脆痛哭一场,以达到心理平衡。

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

(分数:2.00)A.合理宣泄法√B.理智调节法C.幽默法D.升华法解析: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其中__________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32016年_真题无答案-交互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32016年_真题无答案-交互

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3 2016年(总分150, 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__________,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SSS_SINGLE_SELA 教育费附加B 学费C 杂费D 修缮校舍费2.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

SSS_SINGLE_SELA 讲授法B 谈话法C 讨论法D 实验法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__________。

SSS_SINGLE_SELA 从课程制订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__________。

SSS_SINGLE_SELA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B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C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D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__________,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SSS_SINGLE_SELA 灌输式教育B 合作式教育C 自主式教育D 启发式教育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__________。

SSS_SINGLE_SELA 学前教育B 中等教育C 义务教育D 高等教育7.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半杯水,有人会因还有半杯水而很高兴,而有人会因只有半杯水而担忧。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2017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公开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以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

力求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聘者掌握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范围主要涵盖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

(一)时事政治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5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订)5.《条例》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7.《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8.《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9.《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1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1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12.《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3.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14.《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15. 《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三)教育学1.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3)教育与文化3.教育与个体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影响个体身心的发展的因素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作用(2)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3)素质教育观5.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6.(1)课程及影响课程的因素(2)课程设计(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7.教师与学生(1)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劳动特点(2)教师的专业素养(3)教师的专业发展(4)学生及其特点(5)师生关系8.教学(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2)教学过程(3)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5)教学组织形式9.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2)课堂教学评价(3)教师评价(4)学生评价10.思想品德教育(1)思想品德教育及其意义(2)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3)思想品德教育过程(4)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5)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11.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及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班级与班级管理(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策略(四)心理学1.心理与心理学(1)心理学概述(2)科学心理学的发展(3)脑的结构与功能2.感觉与知觉(1)感觉及感觉规律(2)知觉及知觉规律(3)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记忆(1)记忆及其规律(2)记忆品质(3)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4.表象与想象(1)表象及其特点(2)想象及其类型(3)学生想象力的培养5.思维(1)思维与思维过程(2)思维的品质与培养(3)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6.注意(1)注意及其功能(2)注意的品质(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7.情绪与情感(1)情绪、情感及其功能(2)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8.意志(1)意志与意志行动(2)意志行动过程(3)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9.个性倾向性(1)需要(2)动机(3)兴趣与信念(4)价值观10.个性心理特征(1)能力及能力差异(2)能力测验(3)能力的形成与发展(4)气质及气质类型(5)性格及其结构(6)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7)气质、性格与教育11.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学生的认知发展(2)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3)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12.教师心理(1)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2)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3)教师的成长与发展13.学习的基本理论(1)学习及其分类(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认知学习理论(4)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4.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2)学习动机理论(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5.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及其种类(2)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3)迁移与教学16.知识的学习(1)知识学习的类型(2)知识的获得(3)知识的保持17.技能的学习(1)技能及其种类(2)操作技能的形成(3)心智技能的形成18.问题解决的学习(1)问题与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9.学习策略(1)典型的学习策略(2)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20.品德的形成(1)品德的实质(2)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3)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4)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21.课堂管理(1)课堂管理概述(2)课堂管理过程(3)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四、考试形式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改革精神。

力求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聘者掌握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主要涵盖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

(一)时事政治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2.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
(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7.《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8.《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9.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1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
1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12.《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3号
13.《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
14.《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
15.《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2015]4号
(三)教育学
1.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3)教育与文化
3.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3)影响个体身心的发展的因素
4.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作用(2)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3)素质教育观
5.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6.课程
(1)课程及影响课程的因素(2)课程设计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7.教师与学生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劳动特点(2)教师的专业素养
(3)教师的专业发展(4)学生及其特点
(5)师生关系
8.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2)教学过程
(3)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5)教学组织形式
9.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2)课堂教学评价
(3)教师评价(4)学生评价
10.思想品德教育
(1)思想品德教育及其意义(2)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3)思想品德教育过程(4)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5)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11.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及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班级与班级管理(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策略
(四)心理学
1.心理与心理学
(1)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心理的实质
2.感觉与知觉
(1)感觉及感觉规律(2)知觉及知觉规律(3)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3.记忆
(1)记忆及其规律(2)记忆品质
(3)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4.表象与想象
(1)表象及其特点(2)想象及其类型
(3)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5.思维
(1)思维与思维过程(2)思维的品质与培养(3)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6.注意
(1)注意及其功能(2)注意的品质
(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7.情绪与情感
(1)情绪、情感及其功能(2)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8.意志
(1)意志与意志行动(2)意志行动过程
(3)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
9.个性倾向性
(1)需要(2)动机
(3)兴趣与信念(4)价值观
10.个性心理特征
(1)能力及能力差异(2)能力测验
(3)能力的形成与发展(4)气质及气质类型
(5)性格及其结构(6)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7)气质、性格与教育
11.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学生的认知发展(2)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3)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12.教师心理
(1)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2)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3)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3.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及其分类(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3)认知学习理论(4)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4.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2)学习动机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5.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及其种类(2)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3)迁移与教学
16.知识的学习
(1)知识学习的类型(2)知识的获得
(3)知识的保持
17.技能的学习
(1)技能及其种类(2)操作技能的形成
(3)心智技能的形成
18.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1)问题与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4)创造性及其培养
19.学习策略
(1)典型的学习策略(2)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
20.品德的形成
(1)品德的实质(2)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3)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4)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21.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2)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3)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

(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说理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
2、内容比例:时事政治约占10﹪,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约占15﹪,教育学约占35﹪,心理学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