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导学案《第一节 认识地球——纬线》

合集下载

湘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学案(导学案(3 份)

湘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学案(导学案(3  份)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描述地球的大小。

3.利用经纬仪和地球仪,比较归纳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

4.利用地球仪和地图判读某地的经纬度,学会用经纬网进行定位。

【学习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特征,经纬网定位。

2.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定位。

【学习难点】掌握经线纬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探究、查阅资料等方法。

新课导入:同学们,《宫》和《步步惊心》电视剧的热播,使“穿越”成为最时尚和最流行的词语,也成为很多人的梦想,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吗?古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认识地球》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形状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环球航行。

2.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的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万千米。

【互动探究】活动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先交流基础知识,对疑难点展开讨论,再完成探究问题。

2.组长给每个小组成员按照实际能力,分配1-2道探究题,先自主探究,不能完成的问题通过小组互动解决,最后组长梳理存在的普遍疑难问题,组织讨论。

3.展示探究成果时先由各小组推选1名代表展示,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最后得出结论,并对各组的探究学习情况相互做出评价。

活动一:活动一:探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自我突破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请你依次写出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航海时所经过的大洋(按顺时针方向)。

麦哲伦的航行能证明什么?(1)麦哲伦船队航海时所经过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2)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

2.小组探究(1)列举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的例子。

①海边看远方行来的航船,先看到,后看到。

②月食现象,看到地球的影子是。

③站得越高,看得越。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_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_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漫长过程_____ ______球体。
形状____________
平均半径____________
地球和地球仪大小最大周长__________
表面积____________
地球仪:是______的模型




1.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仪上的纬线是一个半圈
C.不同度数的纬线长度不等
D.沿同一条纬线方向向前走,能回到出发地点
2.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C.划分南北纬的起始线D.也就是180度经线
3.关于地球半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纬的地方,一定位于南半球
B.属于西半球的地方,经度一定是西经度
形状:________
2.特点长度:________
指示方向:________方向
二.纬线
1.概念:连接_______两极,并且与________垂直相交的________
形状:________
2.特点长度:________
指示方向:________方向
学生自己完成




读图1.10和1.11,完成: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2.右图中a点经纬度是()
A.(2°N,26°E)B.(2°N,26°W)
C.(2°S,26°W)D.(纬度2°,经度26°)
3.读下图回答:
(1)将A点(0°,0°),B点(20°S,20°W)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湘教版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

湘教版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教学目的]1、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了解地球的大小2、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并掌握南北半球、高、中、地纬的划分标准3、理解经纬网并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4、培养学生观察、演示、动手制作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等概念,理解经、纬度及南北半球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一、地球的形状1、盖天说浑天说。

2、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的地球是一个体。

3、地球的真是形状:地球是一个稍扁略鼓的体。

二、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径:千米地球表面积:千米2极半径: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 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千米思维延伸:“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位置。

三、地球仪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缩小,制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一)地轴与两极1、地轴:指穿过地心的的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

最北端是极,最南端是极。

人们规定,o- o为低纬度地区,o- o为中纬度地区,o- o为高纬度地区。

重要的纬线:在下图中填写: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北极点,及其纬度。

国际上习惯用和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重要的经线:描出0°经线、180°经线、20°W经线、160°E经线。

(四)经纬网1、经纬网:由与相互交织所构成的。

2、利用经纬网,可以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练习巩固:一、写出下列经纬网中的字母所在的地理坐标。

A: D: C: B:。

A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半球。

D点位于高中低纬度的纬度。

B点位于南北半球的半球。

二、读下图,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两地的地理坐标:A: B:。

2、说出A、B两点处于的高中低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3、A点在B点的方向。

1.2认识地球仪与经纬线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1.2认识地球仪与经纬线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年级七年级学科地理姓名
课题认识地球仪与经纬线课

实验课
课时
安排
1课时
实验素养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通过观察经纬线,明确经纬线的定义及各自特点。

实验用品
地球仪,每小组一个大地球仪、6个小地球仪、乒乓球3个,铁丝若干段,胶布,红黑记号笔,橡皮泥,饮料瓶盖。

导学过程一、观察地球仪基本构造:
步骤一:自主观察
1、学生自主观察地球仪有哪些构造?并弄清楚各个部件的含义,并填写
实验报告单。

步骤二:展示提升
1.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__________。

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

这根轴代表__________。



注。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 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 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掌握纬线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纬线的特点。

三、学习难点:纬线的特点。

【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教师总结,约25分钟)学习任务一: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表面积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_______"与"_______"的假说。

2、读图1.1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从______出发,经过______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________海峡,进入______洋,1521年到达________群岛,向西穿过______ 洋 ,绕过非洲南端的______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

3、读P3的阅读回答: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4、读图1.2回答:地球的表面积约___ _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_ _ 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__________千米。

学习任务二:掌握纬线的特点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_________。

2、观察地球仪:赤道到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吗?________3、读P6图1.11,在地球的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______,纬线指示_____方向。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________,到两极缩为_ _ __。

赤道以北称___ __,以南称 _______。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范围:______;中纬度范围:;高纬度范围______。

【合作探究】(利用地球仪)1、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___转动,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________转动。

2、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D、大西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都是圆B、纬度最大是180°C、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圆D、从赤道向两极纬度逐渐变大4、阅读P6图1.11,总结纬线的特点:【教师总结】(教师可灵活安排,如采取师、生、或师+生、生+生总结的形式,学生还可按教师要求做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2.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新知讲解】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课堂讨论】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再看到,船驶离时,最先看不见的是,最后看不见的是。

站得高,看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主学习】二、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千米表面积:平方千米【互动探究】活动: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表面积约亿平方千米,约相当于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 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长千米,约相当于个400米跑道的总长。

【课堂练习】1.人类对地球形的认识过程为()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①③②④2.首次实现人类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加加林C.麦哲伦D.郑和3.地球的形状是()A.圆形B.球体 C.正方形 D.椭圆形4.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米B.地球是一个标准的球体C.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D.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8千米5.下图不能成为说明地球形状的证据的是()A BC D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第2课时经纬线与经纬度【学习目标】1.认识经纬线的含义、特征,经纬度的划分。

2.知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记住特殊的经线与特殊的纬线。

【新知讲解】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指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

思考:①地轴是真实存在的吗?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具有什么特点?空间指向,指向。

两极: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

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与北极对应的点叫,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七年级初一地理导学案

七年级初一地理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⑵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

⑶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极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通过学习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一、自主学习:(一)导入部分:利用2009年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那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二)导学部分:1、地球的形状是个。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万千米。

2、地球仪是地球的,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和来表示陆地、海洋、河湖、国家河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3、地轴是地球的。

纬线是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纬线,经线是连接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经线,北极是。

南极是。

二、合作、探究、展示:1、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实例么?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阅读P2图1.1)3、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4、观察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5、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或书P6图1.10、图1.11)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成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呢?小结:完成下列表格三、当堂检测: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2.下列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湘教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导学案

湘教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导学案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2课时)教学案---纬线和纬度【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仪。

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图上准确地找出。

2、明确纬度的划分、分布规律、南北半球的划分和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重难点】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能够进行对比分析,理解纬度的划分、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小组内互查,如有疑问提出)学习任务一纬线和纬度阅读课本19,观察图2-8、2-9以及地球仪。

1、找到什么是纬线?2、纬线是什么形状的?长度是否都相等?3、纬线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4、什么是纬度?纬度的变化规律又是怎样的呢?5、赤道以南以北的纬度分别怎么书写?南北半球如何划分?6、你知道低中高纬度的范围吗?三、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成果展示(小组交流后汇总并展示成果四、教师精讲五、及时巩固1、地球仪的地轴是倾斜的,北极始终指向()A. 东方B.南方C. 北方D.西方2、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都叫()A. 北回归线B.经线C. 纬线D.本初子午线3、下列纬线中,由长到短排列的是()A. 90°S ,60°S ,30°N,60°NB. 90°N,60°S,30°N ,60°NC. 90°N ,30°S,60°S ,90°SD. 30°S,60°S,80°N,90°S4、北纬30°写作()A、30°SB、30°NC、30°WD、30°E5、关于纬线、纬度叙述正确的是()①纬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②0°纬线就是赤道。

③度数相同的纬线有两条。

④纬线指示的是南北方向。

⑤纬线有无数条⑥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6、写出图中个点的纬度位置、所在半球及所在纬度区:A点的纬度位置,在南、北半球中的半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与措施
5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认识地球——纬线》
1、在地球仪上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北极、南 极。 2、在黑板上的简图上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北 极、南极。 二、自主学习 读课本 P19,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球仪上,与 2、最大的纬线圈是 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叫纬线圈。 。
3、探究:纬线的特点(提示:从形状、长度、指示的方向等方面分析) 1)所有的纬线都是 2)所有纬线的长度 3)所有的纬线都指示 。 。赤道最 。 ,往两极逐渐 。
4、拓展探究:一个人从某地出发沿着一根纬线前进,不改变方向,能否回到 原地? 5、 探究:如何区别每一根纬线? 6、赤道的纬度为 纬,代号为 。 。南极点的纬度为 。长沙的纬度大约 :赤道以北为 ,代号为 ;赤道以南为
7、北极点的纬度为 为 。度,60°——90°为 纬度。 纬度。长沙位于
纬度,30°——60°为
5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认识地球——纬线》
9、 找纬度的变化规律:
10、纬度的变化规律:北半球自南向北纬度的度数逐渐 向北纬度的度数逐渐 。即由赤道向两极纬度的度数逐渐
。南半球自南 。
11、探究:如何区分南纬和北纬? 三、知识梳理 四、检测:1、纬线、纬度、南纬、北纬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五、作业:预习课本 P20——23 经线方面的知识。
5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认识地球——纬线》
科目 课题 学 习 目 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设计者
樊老师
使用者 时间
第一节 认识地球—纬线 1、知道地球仪上纬线的含义及其特点
2、知道纬度的划分,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1、2、 经线和纬线的含义及其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学习程序
一、知识回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