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呼吸机撤机指征评估表(修改表)
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

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需要通过以下指征来判断是否可以撤机:原发病已经治愈或者稳定,营养状况和肌力良好,断开呼吸机后呼吸平稳,没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现象,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钟,潮气量大于300毫升,神志清楚,有张口和咳嗽反射,肺部感染得到控制或者基本控制,没有痰或者只有少量痰,吸入氧浓度小于0.6时,动脉血氧分压大于60mmHg,能够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相对正常范围内。
医务人员需要遵循三级检诊制度,严格把握撤机时机,以保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经济利益。
在患者病情稳定并具备撤机指征时,医务人员应该详细告知患者撤机的方法和步骤,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撤机时间宜选择在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3时至6时,患者经过良好的睡眠后,精力较充沛,易耐受各种应激。
开始每次停机时间为20至30分钟,然后带机使呼吸肌得到休息。
在停机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情绪和动脉血氧含量的变化,如无异常可逐渐延长停机时间至1小时至2小时/次,每个白天3次至5次。
连续2个白天试脱机过程,患者自主呼吸平稳无不适感,才考虑夜间停机。
撤机时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迫,以改善膈肌的运动。
在停机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呼吸肌锻炼和物理治疗。
一旦脱离呼吸机后情况良好,可以考虑拔管。
对于病情发展难以预料的患者,需要适当延长拔除人工气道后对患者的观察时间,必要时随时准备再次插管额应用呼吸机治疗。
撤机时,护士应在场进行解释和指导,并做好各项检测和应急准备,每一撤机步骤后检测肺功能及血气,对患者撤机反应作出评估,必要时暂停撤机或部分恢复机械通气,支持呼吸。
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医院需要实行手卫生制度、空气净化和消毒隔离制度、口腔护理制度、消化道防止误吸制度、呼吸道及管道护理制度等措施。
呼吸机撤离评估

护患配合
同时在撤机过程中,由于患者是逐渐训练 脱机,而不是一步到位,所以患者认为自 己无法脱离机器呼吸,此时应向患者解释 清楚,停机——使用机器——再停机只是 为了让他有个适应的过程,使其消除紧张、 恐惧心理和不必要的顾虑,与护士共同配 合治疗,争取早日停机。
二、严格掌握撤机指征
撤机指征
(1)需要支持的原发病减轻或恢复,呼
(5)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三、撤机时临床观察
临床观察
(1)呼吸监测。 ◆停机时给氧气吸入,如患者安静,末梢红 润,肢体温暖、无汗,胸廓起伏状态良好, 两肺呼吸对称,呼吸平稳,可继续停机。 ◆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给予接上呼吸 机辅助呼吸以避免呼吸肌群过度疲劳导致 呼吸衰竭。
临床观察
(2)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连续监测BP、 EKG、 SpO2 ◆若BP升高及呼吸加快可提示PCO2增高。 ◆若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心肌缺血可考虑PO2 下降,SPO2小于95%时,应立即进行动脉血气 分析。 ◆若血气分析示:PO2小于60mmHg,PCO2大于 50mmHg,sPo2小于95%时,可重新使用呼吸 机,根据动脉血气值来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 如果停机前后半小时测动脉血气均正常且相差不 大时,可继续停机。
吸功能明显改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般情况好转。肺功 能良好,FiO2小于30%。
撤机指征
(2)血气分析正常或接近正常。
撤机指征
(3)营养状态及肌力良好,肺部感染已 基本控制,并能咳嗽排痰,自主呼吸增 强,吸痰时断开呼吸机,短时间spO2 不会降低,患者无明显呼吸困难。
撤机指征
(4)心功能良好,循环功能稳定。
撤机指征
指导患者正确呼吸方法
因此撤机时,护理人员应守护在床边: (1)如果患者有自主呼吸时可瞩患者进行 深而慢的呼吸。 (2)当患者脱离呼吸机时由于心理因素而 不敢呼吸时,可打开呼吸机接模拟肺,呼 吸机的声音能使大部分患者症状缓解。 (3)若患者的呼吸浅而促,可指导患者提 起胸廓进行深而慢的呼吸运动。
呼吸机上机和撤机指征

张莉
2014-6-26
NICU---呼吸治疗生命线
发达国家在过去四十年,先后建立和发展 了NICU、人工机械通气、PS替代、n-CPAP、 iNO和ECMO等高级呼吸救治技术。
这些技术的使用和循证医学依据极大地提 高了呼吸救治技术的规范化应用和危重新 生儿的存活率
NICUs---雨后春笋
Where
I级新生儿科 II级新生儿科 III级新生儿科 IV级新生儿科
新生儿医疗网络
NICU任务和分级 新生儿转运(双向) 新生儿院前急救和转运 转运设施和团队 STABLE技术
Why---我国NRF病因分布
Apnea of prematurity
4.5% HIE 6.2% TT 7.5%
NICU---机械通气的应用指证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机械通气指证,关 于治疗性通气的指证,主要以病人的临床 表现及血气分析结果为依据。
国内指南如下:
NICU---机械通气的应用指证
治疗性通气的指征: 1.在FiO2:为0.6的情况下,PaO2:
<50mm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85 %,CPAP治疗无效,(紫绀型先心病除外); 2.PaCO2>60-70 mmHg伴pH值<7.25; 3.严重或常规治疗无效的呼吸暂停。 具备其中之一者。 已确诊为RDS者可适当放宽指征。
NICU---撤离呼吸机指征(LBW)
低出生体重儿自主呼吸弱,气管导管细, 阻力较大
故也可不经过CPAP而直接撤离呼吸机。 目前不主张拔管前应用CPAP,因为气管插
管CPAP增加患儿呼吸功
NICU---拔管后常见问题
上气道梗阻(包括喉痉挛,喉水肿,声带 麻痹,咽后壁塌陷,声门下赘生物)
呼吸机的使用(修改版)

APRV
TH is set for a longer time than TL Volume exchange VT occurs by dropping from PEEPH to PEEPL then increasing back up to PEEPH TL usually less than 1 second long
缺点
有时潮气量波动 较大,难以稳定 维持
不易安全控制肺 泡压和预防呼吸 机相关肺损伤( VALI)
持续气道内正压(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均由病人决定,持续正压 气流或启动按需活瓣系统进行吸气,正压气 流大于病人吸气气流;同时对呼出气流给予 一定的阻力,使吸气期和呼气期的气道压均 高于大气压。使患者在持续正压的条件下进 行完全自主呼吸。 用于有自主呼吸的病人,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在脱机前使用
辅助通气(A)
支持通气(S) 自主呼吸
患者
患者 患者
机器
机器 患者
机器
患者 患者
常 用 呼 吸 机 模 式 划 分
持续指令通气 (CMV)
辅助/控制通气 (A/C)
容量控制 (VC) 压力控制 (PC) 间歇同步指令通气 (SIMV)
间歇指令通气 (IMV)
容量支持
持续非指令通气 支持通气 压力支持 (PS)
患者的呼吸功
呼吸机的呼吸功
持续指令 通气
间歇指 令通气
高
低
不同支持程度 的压力支持
完全自主 呼吸(脱 机)
呼吸机初始参数的选择
机械通气常用参数
潮气量(Vt) 频率(f) 吸气流速 吸气时间(Ti)或 吸呼比(I:E) 触发灵敏度
呼吸机操作评分表

呼吸机操作评分表介绍本文档旨在评估呼吸机操作的质量和效果,以改善医疗人员的呼吸机操作技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通过使用本评分表,可以全面评估呼吸机操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设置参数、监测指标、患者配合等。
使用说明本评分表应由专业的医疗人员使用,以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
评分表将操作过程分为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特定的操作指导和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由1-5分表示,1分为最差,5分为最佳。
操作步骤评分1. 参数设置评估操作者是否正确设置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包括:- 通气模式- 吸呼比- 吸气压力- 呼气压力- 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氧浓度等评分标准- 5分:设置准确,满足患者需求,参数合理- 4分:设置较准确,参数基本合理- 3分:设置基本正确,参数略有差异- 2分:设置不够准确,参数不合理- 1分:设置明显错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2. 指标监测评估操作者是否正确监测呼吸机的各项指标,包括: - 吸气峰值压力- 正压呼气末屏气量- SpO2- 心率- 呼吸频率等评分标准- 5分:监测准确,指标正常且稳定- 4分:监测基本准确,指标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3分:监测基本正确,指标有小幅度波动- 2分:监测不够准确,指标有较大幅度波动- 1分:监测明显错误,指标异常出现3. 患者配合评估患者是否能够配合呼吸机操作,包括:- 吸气配合度- 呼气配合度- 通气工作负担评分标准- 5分:患者配合度好,呼吸机操作顺利- 4分:患者配合度较好,呼吸机操作基本顺利- 3分:患者配合度一般,呼吸机操作略有困难- 2分:患者配合度差,呼吸机操作困难- 1分:患者无法配合,呼吸机操作无法进行结论通过本呼吸机操作评分表的使用,可以全面评估呼吸机操作的质量和效果。
医疗人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操作方式和参数设置,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撤离呼吸机的指征

80 -105 需谨慎撤机;
> 105 撤机困难
2、血气分析
透析中的并发症
(1)PH 7.35~7.45
(2)PaCO2 35~45mmHg
(3)PaO2
60~100mmHg
(4)FiO2<0.5
透析中的并发症
(5)PEEP<0.5 (6)PaO2/FiO2 > 300; (7)FiO2=1.0时 PaO2>300mmHg; FiO2=0.4时 PaO2>60mmHg
平均吸气压力ptittot吸气时间占整个呼吸周期的百分比ppmax平均吸气压与最大吸气压的百分比压力时间指数ptippmaxtittot可用于判断呼吸肌持久上述反映呼吸肌收缩强度和持久力的指标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采集常常很困难在危重病人中使用往往受限
撤离呼吸机的指征
透析中的并发症
咸水沽医院急诊科
一、呼吸机撤离指标
透析中的并发症
(3)吸痰等暂时断开呼吸机时病人无明显 的呼吸困难,无缺氧和 CO2 潴留表现, 血压、心率稳定。 (4)降低机械通气量,病人能自主代偿
(二)临床指标
透析中的并发症
1、呼吸功能:
主要评价呼吸肌群的强度和耐力。
透析中的并发症
①每分钟通气量(MV): 正常6L/分,
MV >5L/分,但<10 L/分,为撤机的理想指标。
(2)膈肌电图:膈肌电图高频波与低频波的比率是 非特异性的反映呼吸肌疲劳的敏感指标。非创伤性 的体表膈肌电图可靠性差。
透析中的并发症
(3)其它指标:平均吸气压力(P)、Ti/Ttot(吸 气时间占整个呼吸周期的百分比)、P/Pmax(平均 吸气压与最大吸气压的百分比)、压力-时间指数 (PTI= P/Pmax Ti/Ttot)可用于判断呼吸肌持久 力。 上述反映呼吸肌收缩强度和持久力的指标虽有一 定的临床价值,但采集常常很困难,在危重病人中 使用往往受限。
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

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简介呼吸机是医院常用的一种重要医疗设备,用于辅助或替代患者呼吸功能。
为了确保医护人员能正确操作呼吸机,以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本文档提供了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供相关人员使用。
使用方式在评分表中,将对呼吸机操作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估,并为每项操作指标给予相应的得分。
最后将所有得分汇总,可以根据得分的级别来评估医护人员对呼吸机操作的熟练程度。
评分表内容操作技术-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患者连接与断开呼吸机的正确操作;- 对呼吸机的基本参数进行调整的能力;- 正确选择呼吸模式和设定适当的初始参数;- 能够处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管路和设备管理-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确保呼吸机管路的清洁和消毒;- 对呼吸机管路的组装和拆卸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有效处理呼吸机故障和设备的维护问题。
呼吸机监测和数据分析- 分数范围:0-10分- 评估要点:- 准确理解呼吸机监护仪的参数和曲线;- 对呼吸机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正确判断;- 能够根据监测数据调整相应的参数和模式。
评分标准根据总分的不同范围,可以对医护人员的呼吸机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30分以上:熟练掌握呼吸机操作,能够独立应对各种情况;- 20-29分:基本掌握呼吸机操作,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10-19分:操作呼吸机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指导;- 0-9分:操作呼吸机的能力有较大差距,需要进行全面的培训。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呼吸机操作考核评分表,用于评估医护人员对呼吸机操作的能力。
通过评分表的评估,可以发现并改进医护人员在呼吸机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ICU中心静脉导管 导尿管 呼吸机撤管指征评估表

需要
留置
继 续 留 置
导尿 管的 病因 好转 或临 床医 疗需
可 自 主 排 尿
尿 路 感 染 征 兆
导 尿 管 阻 塞
气 囊 破 裂
可 以 拔 管
更 换 导 尿 管
要已
去除
是;×=否) 管
时分 □普通导尿管
评价结论
继 续 留 置
评估人
ICU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呼吸机保留或撤机指征评估表
病人姓名:
床号: 病历号:
入院诊断:
是否院内感染:是 否 转出至科室:
转出日期:
(√=是;×=否)
导管种类
□气管插管(呼吸机)
□中心静脉置管
□导尿管
插管日期
年月日时分
□气管切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口插管
□经鼻插管
年月日时分
年月日时分
□锁骨下 □颈内 □股静脉 □肘正中 □双腔气囊导尿管 □普通导尿管
血
红 蛋 白 ≥ 80g /L
VT>5ml
/kg,
PaO2≥ 60mmHg
PaO2/F iO2>20 0mmHg
RR<2530次 /min,
PS<8cm
H2O
3min 自主 呼吸 试验
3min自 主呼吸 通过 后,继 续自主 呼吸30119min
确定脱 机成 功,准 备拔除 气管插 管。
可 以 撤 机
吸
延 缓 撤 机
可 以 拔 管
留置 导管 的病 因好 转或 临床 医疗 需要 已去
除
局部 动静 脉有 感染 征象 及置 管部 位红 肿化
脓
全身性 有感染 征象及 难以解 释的发 热怀疑 导管相 关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