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监护仪及相关监测指标意义
了解ICU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

了解ICU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ICU(Intensive Care Unit)即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治疗危重病患者的特殊区域。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监测指标和设备。
一、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性在ICU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是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同时,生命体征监测能够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医护人员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二、常用的监测指标1. 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用“次/分”表示。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
在ICU中,心率的监测可以反映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及心脏负荷情况。
2. 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主要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范围是90/60 mmHg到140/90 mmHg。
血压的监测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循环功能和血管张力。
3.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通常用“次/分”表示。
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范围是12-20次/分。
呼吸频率的监测可以反映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通气情况。
4. 体温: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正常成人的体温范围是36℃-37℃。
体温的监测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发热或低温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通常用“%”表示。
正常成人的血氧饱和度范围是95%以上。
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可以反映患者的氧气供应情况,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低氧血症的情况。
三、常用的监测设备1. ECG监护仪:ECG监护仪用于监测心脏的电活动。
它可以记录心电图、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
2. 血压监测仪:血压监测仪用于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
常用监护仪生命体征监测及意义课件

• 无创血压监护注意事项
• 4、测压手臂不应有补液通路或有恶性创伤,否则会造成 血液回流或伤口出血。
• 5、测压手臂不易同时用来测量血氧,会影响血氧数值的 准确。
PPT学习交流
19
五、血氧饱和度
• Spo2是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经皮测得的动脉血氧 饱和度值。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是利用氧合血红蛋 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吸收光谱不同设计而成。
•
必须留出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不影响除颤时放置电极
板。
PPT学习交流
10
• 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 2、电极导线应从颈前引出后连接示波器,不要从腋下引 出,以免患者翻身时拖拉电极、折断导线,影响心电监测。
• 3、选择显示P、QRS、T波较清晰的导联。一般选Ⅱ导联。
4、准确调节振幅。
PPT学习交流
11
• 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PPT学习交流
20
• 测量原理
• 方法:用一定波长的红光(660nm)和红外光(940nm) 透过被测组织,在脉搏经过被测组织时,通过测量脉搏波 峰和波谷的吸光度变化来计算出SPO2.
PPT学习交流
21
• 影响血氧饱和度因素
• 1、连续长时间监护同一部位。
• 2、与血压计袖带在同一手臂上,动脉导管或者腔内管路 的肢体上使用。
解决方法:正确安放电极→保证导联线完整各个接 口连接紧密→保证心电模块安放正确。
PPT学习交流
13
心电监测常见故障排除
(2)有心电波形但监护仪不显示心率
• 原因:振幅设置过大或过小不足以触发心率计数。
• 解决方法:据实际情况设置振幅,过高→设0.5倍振幅 ; 过低→设1.5倍或2倍振幅。
常用监护仪及相关监测指标意义

1.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2.安置舒适体位。 3.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4.无创血压监测: ·选择合适的部位,绑血压计袖带;有标志的箭 头指向肱动脉搏动处。
·按测量键(NIBP—start); ·设定测量间隔时间(time intervel)。 5.心电监测: ·连接心电导联线 暴露胸部,正确定位(必要时放置电极片处用
·向病人解释; ·关闭监护仪; ·撤除导联线及电极、血压计袖带等; ·清洁皮肤,安置病人。
11、终末处理。 用75%的酒精、清水、8-4液或0.2%戊二醛 蘸棉布擦拭仪器表面,袖带清洗晾干;将 仪器充电,各导线缠好,并备用状态。
五、注意事项
1、正确安放电极位置: (1)三电极(综合Ⅱ导联) ·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右肩; ·正极(黄):左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左肩; ·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左或在左小腹上。 (2)五电极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或靠右肩;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或靠左肩; ·右下(RL):右锁骨中线与剑突水平交叉处或右小腹 ·左下(LL):左锁骨中线与剑突水平交叉处或左小腹 ·胸导(C或V):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三、监护仪结构
遥测发射机
人 传感器
体
遥测接收机
多路模拟 处理系统
数字处理 系统
(计算机 系统)
键盘 显示器 打印机 通信模块 报警器
多参数监护仪结构框图
显示器、记录仪
键盘
心电、呼吸
。 。 。
血压、体温
主控板 电源
血氧饱和度
。 。 。
二氧化碳
四、医用监护仪的特点
常用监护仪生命体征监测及意义

• (1)三电极
•
右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右肩
•
左锁骨中点下缘或靠左肩
•
剑突下偏左或左小腹上
• 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 1、正确安放电极位置:
• (2)五电极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或靠右肩
•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或靠左肩 • 右下(RL):右锁骨中线与与剑突水平交叉处或右小腹 • 左下(LL):左锁骨中线与剑突水平交叉处或左小腹 • 胸导(C或V):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 影响血氧饱和度因素
• 1、连续长时间监护同一部位。
• 2、与血压计袖带在同一手臂上,动脉导管或者腔内管路 的肢体上使用。
• 3、强光环境对信号的干扰:当强光照射到血氧探头上 时,可使接收器偏离正饱和度因素
• 4、末梢循环差:如休克、手指温度过低:都会导致测量部 位动脉血流减少,使测量不准或测不出。
心电监测常见故障排除
(2)有心电波形但监护仪不显示心率 • 原因:振幅设置过大或过小不足以触发心率计数。 • 解决方法:据实际情况设置振幅,过高→设0.5倍振幅
; 过低→设1.5倍或2倍振幅。
四、血压监测
•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 ★ 血压的形成与心排血量、血容量、周围血管 阻力、血液粘稠度和动脉壁弹性均有关系
谢谢
常用监护仪生命体征监测及意义
二、监测的指标
• 心电监测 • 血压(BP) • 血氧饱和度(SpO2) • 呼吸
三、心电监测
• 心电监测临床意义
• 1、心率监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
•
缺氧、发热、血压早期下降、失血、疼痛、 药物、运动。
•
引起心率减慢的原因:
常用监护仪及相关监测指标意义 ppt课件

血压正常差别:
血压低——早晨、晚上、劳动、饱 食、高热环境
血压高——寒冷、情绪激动、紧张 、饮酒、吸烟
左右差别——10mmHg 上下差别——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
高20-40mmHg 男女差别——男子稍高
四、呼吸
呼吸监护指监护病人的呼吸频率,即呼吸 率。呼吸频率是病人在单位时间内呼吸的 次数,正常为16—20次/分。
影响体温测量的因素
1、环境温度的影响:最佳24—25度,相对湿度40-50%
2、用药的影响:强镇静药、兴奋剂
3、手术中操作的影响
皮肤裸露,酒精消毒
胸腹大手术和体腔大面积暴露
静脉输血或大量输液
腹腔冲洗液温度低
4、其他因素:
如本身疾病:败血症、甲亢、破伤风、输血反应
等。
正常体温值:
腋窝温度: 36.0—37.0℃ 口腔温度: 36.3—37.2℃ 直肠温度: 36.5—37.7℃
八、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是心脏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它的 测定是通过某一方式将一定量的指示剂注 射到血液中,经过在血液中的扩散,测定 指示剂的变化来计算心输出量的。
心输出量是反映病人心功能的一个重要参 数指标,能够了解心脏的泵血功能,计算 心脏作功及体循环和肺血管阻力,可早期 发现低血容量、低血压、心力衰竭和循环 功能不全,全面评定心血管功能。
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 ↓
房室结 ↓
房室束 ↓
浦肯野氏纤维 ↓
引起的心脏除极化 这个过程非常快, 不超过0.2秒
二、心律和心率
心律:心律是指心脏运动的规律性,即每次心 跳的周期间隔是否相等。
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心电图的典型波形
R波
p
T
ST
常用监护仪及相关监测指标意义

常用监护仪及相关监测指标意义1.心电图监测:常用心电图监测能够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波形,进而观察和分析心脏的节律和功能。
它能够提供心率、心电图波形、心率变异性等指标,用于评估心脏功能、监测心律失常和缺血等。
心电图监测也可用于识别心脏病变和心脏骤停情况,并触发警报以促使及时处理。
2.呼吸监测:呼吸监测可通过胸部传感器或鼻氧导管等方式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通气量等呼吸参数。
呼吸监测能够提供呼吸模式的图形展示,辅助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识别呼吸困难、控制通气和人工通气的需要等情况。
3.血氧浓度监测:血氧浓度监测通过探头夹在患者的指尖、耳垂或额部等部位,测量氧气在血液中的饱和度。
血氧浓度监测常用于监测患者的氧合状态,判断血红蛋白的饱和度,并触发警报以表明氧合水平过低或太高,提示生命威胁。
4.体温监测:常用监护仪可通过皮肤贴片或导入导管等方式监测患者的体温。
体温监测可提供连续和准确的患者体温数据,用于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和评估发热或低体温状态等。
5.血压监测:血压监测通常包括无创性动脉血压测量和有创性动脉内血压测量两种方式。
无创性动脉血压测量通过胳膊上或腿上的乳头动脉测得血压值,提供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等参数。
而有创性动脉内血压监测通过在动脉内插入压力导管,测得更准确的血压值,并能提供更详细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等指标。
血压监测能够提供关键的循环状态信息,如血压下降或升高的趋势,用于发现和干预生命威胁。
此外,常用监护仪还常常具备以下功能和附加指标:氧合指数(如P/F比值)、心输出量(通过有创或无创方式)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
这些指标在监测和评估患者病情、反应治疗以及预测预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常用监护仪及相关监测指标提供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和生理功能的连续、定量、动态监测和评估。
通过这些监测指标,医护人员能更及时地发现并干预患者的异常情况,提高患者的安全与生存率。
常用监护仪及相关监测指标意义

心电监测临床意义
1、心律监测: 心跳的规律性,即每次心跳的周期间隔是否相等。 现代监护仪能够自动监测多种心律失常: 心律不齐、心律紊乱等 2、心率监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 缺氧、发热、血压早期下降,失血、疼痛、药物 引起心率减少的原因: 极度缺氧、心肌缺血、心脏抑制药物中毒、 危重情况、室颤、停搏、传导阻滞、高钾血症
影响体温测量的因素
1、环境温度的影响:最佳24—25度,相对湿度40-50% 2、用药的影响:强镇静药、兴奋剂 3、手术中操作的影响 皮肤裸露,酒精消毒 胸腹大手术和体腔大面积暴露 静脉输血或大量输液 腹腔冲洗液温度低 4、其他因素: 如本身疾病:败血症、甲亢、破伤风、输血反应 等。
影响血氧饱和度因素
5、末梢循环差: 如休克、手指温度过低;都会导致被 测部位动脉血流减少,使测量不准或测不 出 6、同侧手臂血压或同侧侧卧压迫:影响 微循环 7、指甲涂指甲油:会影响光的透过,导 致测量困难 8、静脉注射染色药物
六、体温
目的: 及时发现术中、术后体温过高或过低, 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制止严重后果,指导 低温麻醉、亚低温脑复苏和进行体外循环 治疗,控制手术过程中降温和升温过程。
谢谢
五、SPO2
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 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 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 的浓度,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 . SPO2=Hb氧含量/Hb氧容量×100%
SPO2 血氧饱和度
为什么从动脉里抽出来的动脉血呈鲜红色,而 从静脉里抽出来的静脉血却呈暗红色? 动脉血中含有丰富的氧合血红蛋白,故呈 鲜红色,而静脉血中缺乏氧合血红蛋白,故呈 暗红色。
心电监护仪监测指标临床意义及报警值设置

身体不同部位、运动、其他:情绪激动、紧张、 吸烟等
各年龄组的血压平均值
年龄
1个月 1岁
6岁
10-13岁
血压mmHg
84/54 95/65
105/65
110/65
年龄
14~17岁 成年人
血压mmHg
120/70 120/80
老年人 140~160/80~90
不能低于50次/
根据病情
分
仅供参考
心率监测中的护理
➢ 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出并暴露病人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 颤时放置电极板。
➢ 安放电极前将人体的5个具体位置用电极片上的砂片擦试,然后 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 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 定期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破溃,电极应与皮肤 紧密接触,出汗时电极易于脱开,应根据波形图象显示的清晰程 度随时更换。
正确的掌握生命 体征的观察技能 与护理是临床护 理中极为重要的
内容之一
心电监护仪的临床应用
➢ 及时反映病人的瞬间电生理变化 ➢ 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 帮助临床准确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保证病
人生命安全
信息区
心电监护仪的结构
波形区
电源开关 POWER
充电灯 CHARGE
参数区 操作菜单栏
心电监护报警的处理流程
➢ 选择好合适的袖带。对成人、儿童和新 生儿是有区别的,必须使用不同规格的 袖带;
➢ 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过 松可能会导致测压偏高;过紧可能会导 致测压偏低;
➢ 不要在有静脉输液或插导管的肢体上安 装袖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SPO2
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 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 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 浓度,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 .
SPO2=Hb氧含量/Hb氧容量×100%
实用文档
SPO2 血氧饱和度
为什么从动脉里抽出来的动脉血呈鲜红色,而 从静脉里抽出来的静脉血却呈暗红色? 动脉血中含有丰富的氧合血红蛋白,故呈 鲜红色,而静脉血中缺乏氧合血红蛋白,故呈 暗红色。
2、心率监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 缺氧、发热、血压早期下降,失血、疼痛、药物 引起心率减少的原因: 极度缺氧、心肌缺血、心脏抑制药物中毒、 危重情况、室颤、停搏、传导阻滞、高钾血症
实用文档
三、血压的监测
血压的测量方法
• 定义: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动脉压力波形的最高点,发生在心室收缩的 中期 舒张压:动脉压力波形的最低点,发生在心室舒张的 末期 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实用文档
血压正常差别:
血压低——早晨、晚上、劳动、饱 食、高热环境
血压高——寒冷、情绪激动、紧张 、饮酒、吸烟
左右差别——10mmHg 上下差别——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
高20-40mmHg 男女差别——男子稍高
实用文档
四、呼吸
呼吸监护指监护病人的呼吸频率,即呼吸 率。呼吸频率是病人在单位时间内呼吸的 次数,正常为16—20次/分。
心电图反映的是心脏兴奋的产生、传播和恢 复的生物电变化,是心脏各部分的许多心机细胞 先后发生的电位变化的综合表现,不是由于心脏 的机械收缩所产生的。
实用文档
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 ↓
房室结 ↓
房室束 ↓
浦肯野氏纤维 ↓
引起的心脏除极化 这个过程非常快, 不超过0.2秒
实用文档
二、心律和心率
心律:心律是指心脏运动的规律性,即每次心 跳的周期间隔是否相等。
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正常人 多为0.05-0.25S,幅度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 1/10。
ST段 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人的ST段是 接近基线的, ST段下移一般不应超过0.05mV。
实用文档
心电监测临床意义
1、心律监测: 心跳的规律性,即每次心跳的周期间隔是否相等。 现代监护仪能够自动监测多种心律失常: 心律不齐、心律紊乱等
实用文档
影响血氧饱和度因素
5、末梢循环差: 如休克、手指温度过低;都会导致被
测部位动脉血流减少,使测量不准或测不 出 6、同侧手臂血压或同侧侧卧压迫:影响 微循环 7、指甲涂指甲油:会影响光的透过,导 致测量困难 8、静脉注射染色药物
实用文档
六、体温
目的: 及时发现术中、术后体温过高或过低,
它是反映机体供氧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 血氧饱度正常值应不低于94%,在94%以下被视 为供氧不足,也有学者将血氧饱和度小于90%定 为低氧血症的标准。
实用文档
监测血氧饱和度的意义
氧在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血液中的 氧和还原血红蛋白(Hb)结合后形成的 氧合血红蛋白而被输送到全身组织。
传统的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是对人体采血, 再利用血气分析仪进行电化学分析,测出 氧分压,计算血氧饱和度 能够监测氧合功 能,早期发现低氧血症
• 测量方法:无创法、有创法
实用文档
血压的标准
正常血压: 收缩压100-130mmHg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
舒张压 60-85mmHg
低血压: 收缩压≤90mmHg 舒张压≤50mmHg
实用文档
无创血压的使用问题
• 影响血压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 袖带的过大或过小 • 袖带放置的位置不正确 • 心律不齐的病人 • 测量时病人的移动 • 病人处于严重休克、低体温等状态 • 连接人工心肺机的病人 • 测量期间病人的血压急剧变化
静脉输血或大量输液
腹腔冲洗液温度低
4、其他因素:
如本身疾病:败血症、甲亢、破伤风、输血反应
等。
实用文档
正常体温值:
腋窝温度: 36.0—37.0℃ 口腔温度: 36.3—37.2℃ 直肠温度: 36.5—37.7℃
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实用文档
心电图的典型波形
R波
p
T
P
ST
Q
基点ISO -78 ms
S
ST测量点 +109 ms
实用文档
}ST 值 }
心电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P波 代表心房的除极的电位变化,正常人P波的 时间小于0.12S。幅度小于0.25mV。
QRS复合波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正常 人多为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实用文档
监护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危重病人必须对 其进行监测,发现险情,立即报警,通知 医生及时进行抢救;二是某些病症现象出 现的时间短暂,需作较长时间的测量(例 如24小时)才能记录到异常现象。术中心 电监护的意义是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及手 术的顺利进行。
实用文档
一、监护仪的临床应用
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制止严重后果,指导 低温麻醉、亚低温脑复苏和进行体外循环 治疗,控制手术过程中降温和升温过程。
实用文档
影响体温测量的因素
1、环境温度的影响:最佳24—25度,相对湿度40-50%
2、用药的影响:强镇静药、兴奋剂
3、手术中操作的影响
皮肤裸露,酒精消毒
胸腹大手术和体腔大面积暴露
1、循环系统:心率、心律、血压、心输 出量 (这些参数从不同侧面反映人体 心脏泵血功能的好坏)
2、呼吸系统:呼吸频率、呼吸力学肺功 能、血氧饱和度、呼末CO2、麻醉气体浓 度
3、神经系统:脑电图、肌松等 4、其他系统:体温、血气分析
实用文档
心电 一,心电图的形成
心脏先后有序的电兴奋的传播,可经过人体组 织传到体表,产生一系列的电位变化,并被记录 下来形成心电图。
实用文档
影响血氧饱和度因素
1、连续长时间的监护同一部位。 2、与袖套在同一手臂上;动脉导管或者腔内管
路的肢体上使用。 3、如果存在着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或
染料稀释化学药品,则SpO2值会有偏差。 4、强光环境对信号的干扰:
当强光照射到血氧探头上时,可使光接受器 偏离正常范围,造成测量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