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二(4-苯氧基苯甲酰基)苯的合成与表征
1,4-二(5’-醛基噻吩基-2’)-2,5-二辛氧基苯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

第 4 卷 第 2期 1 2 0 年 6月 07
华 中帅 范大 学 学 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 OURNAI OF H UAZHONG NORM AI NI U VERS TY( t c. I Na.S i)
Vo . 1 NO 2 14 .
1 实 验
1 1 仪 器与试 剂 .
核 磁共 振在 V r nMec r ls4 0上进行 a i ru yP u 0 a ( MS为 内标 ) 红 外 光 谱 在 S i d u I rs T ; hma z R P e—
t e2 T R 8 0 s i -1F I -4 0 分光 光度 计 测 得 , g 采用 溴 化 钾
具有 高 的导 电率 , 能传导 电子 , 或 或能传 导空 穴 , 或
两者兼有 ;3 ( )良好 的成 膜 性 , 几 十个 纳 米 的 薄 在 层 中不 产生针 孔 ;4 ( )良好 的热稳定 性. 本 课 题组 曾经报 道 主链 含 有苯 环 和 噻吩 的共 轭聚合 物 ( B D P HT MP ] 其 氯 仿 溶 液 、 ) , 8 固态发 射
并获得 高效 、 稳定 以及容 易成膜 的共 轭有机 光 电材
料 , 文设计并 合成 了一 种结构 新颖 的含有 苯基 和 本 噻 吩的共轭 二醛 , 化合 物 为多芳 环 共 轭 体 系 , 该 具 有强 烈 的荧光 特 性 , 色纯 度 好 ; 入 长链 烷 氧 基 且 引
(.华 中 师范 大 学 化 学 学 院 , 汉 4 0 7 ; .南 京 邮 电 大 学 信 息 材 料 与 纳 米 技 术研 究 院 , 1 武 30 9 2 南 京 2 0 0 ;3 10 3 .复 旦 大 学 先 进 材 料 研究 院 , 海 2 03 ) 上 0 4 3
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研究刘亚楠;陈迪;万亚珍【摘要】以二氧化硅负载的磷钨酸( PTA/SiO2)为催化剂,邻苯二甲酸酐和乙基苯为原料,氯苯为溶剂来合成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 BEA)。
实验使用FT-IR表征对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产物中含有BEA;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BEA收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m(催化剂)∶m(邻苯二甲酸酐)=1∶8(质量比),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4.0 h的条件下,BEA收率达到54.6%。
%2-(4′-ethylbenzoyl)-benzoic acid ( BEA) are synthesized with silica supported phospho-tungstic acid ( PTA/SiO2 ) as catalyst,phthalic anhydride and ethylbenzene as materials,chlorobenzene as solvent.The product is analyzed by FT-IR,indicating the generation of ing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to analyze the yield of BEA,the effects of catalyst dosage,reaction time,reaction temperature are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when m( catalyst)∶m( phthalic anhydride) =1∶8,reac-tion temperature is 180 ℃,reaction time is 4 h,the BEA yield can reach 54.6%.【期刊名称】《河南化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催化反应;负载磷钨酸;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作者】刘亚楠;陈迪;万亚珍【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25.2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BEA)在工业中主要作为生产2-乙基蒽醌的化工中间体,2-乙基蒽醌除了作为造纸工业中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工作载体,还可用于制备二苯基蒽及其衍生物,也可作为感光化合物生产过程中光聚合的敏化剂,还应用于医药和农药等领域[1-2]。
1,4-二(4-甲酰氯基苯甲酰基)苯的合成与表征

1,4-二(4-甲酰氯基苯甲酰基)苯的合成与表征祝志芳;钟鸣;易志群;余雯雯;宋琤;宋才生【摘要】A novel compound 1,4-di(4-methylbenzoyl)benzene (DMBC) was synthesized with terephthaloyl chloride (TPC) and toluene by Friedel-Crafts electr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nhydrous aluminum chloride as a catalyst. The yield of DMBB was 82%. Then 1,4-di(4-carboxyl benzoyl)benzene (DMBB) was obtained from DMBA by catalytic oxidation in the mixture of pyridine and water and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s oxidation agent. The yield of DMBA was 85%. 1,4-di(4-chloro formyl benzoyl)benzene DMBC was prepared by acidylated the DMBB with thionyl chloride as a acylating agent and N,N-dimethylformamide(DMF) as a catalyst. The yield of DMBC was 85%. The overall yield of the three-step reaction for DMBC was 59%. The chemical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1H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ound obtained as expected.%以甲苯、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合成1,4-二(4-甲基苯甲酰基)苯(DMBB),产率为82%.在吡啶/水混合体系中用高锰酸钾将DMBB氧化得到1,4-二(4-甲羧基苯甲酰基)苯(DMBA),产率为85%.DMBA与二氯亚砜在DMF催化下反应合成1,4-二(4-甲酰氯苯甲酰基)苯(DMBC),产率为85%.3步总产率为59%.用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化合物具有预期的结构和较高的纯度.【期刊名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5)001【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1,4-二(4-甲酰氯苯甲酰基)苯;氧化;酰化;合成【作者】祝志芳;钟鸣;易志群;余雯雯;宋琤;宋才生【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3.62耐高温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越的综合性能, 在航空、航天、核工业、微电子、机械工业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使用最广的特种工程塑料有: 聚芳醚酮、聚苯硫醚、聚芳醚砜、聚芳酰胺、聚酰亚胺和聚芳酯等品种[1-3]. 制备高纯度的酰氯单体是合成高性能聚合物的关键之一, 如 Du Pont公司以间苯二甲酰氯(IPC)、对苯二甲酰氯(TPC)和二苯醚(DPE)共缩聚合成的聚芳醚酮酮(PEKK)[4-7],IPC与间苯二胺溶液缩聚制得的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商品名Nomex)[8], TPC与对苯二胺经低温溶液缩聚合成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 再经浓硫酸干喷湿纺制得的高强、高模芳纶1414纤维(Kevlar纤维)[9]. 本文从分子设计出发, 以甲苯、对苯二甲酰氯等为原料通过亲电取代、氧化、酰化等步骤, 制备了含多羰基结构的1, 4-二(4-甲酰氯苯甲酰基)苯. 作为一种结构新型的芳二酰氯单体可与芳二醚、芳二胺及芳二酚单体共缩聚制备一系列多羰基结构单元的聚芳醚酮、聚芳酰胺、聚芳酯等耐高温聚合物. DMBC的合成路线见Scheme 1.1.1 主要仪器和试剂Perkin-Elmer SP one FT-IR光谱仪(美国), KBr压片; Bruker Avance 400 MHz 型核磁共振仪(瑞士),溶剂为CDC13及氘代DMSO, TMS为内标; PE2400型元素分析仪; 毛细管法测定化合物的熔点(温度计未校正).甲苯, 天津市恒兴化学试剂制造有限公司, 重蒸后加0.4 nm分子筛干燥备用; 对苯二甲酰氯(TPC),工业品, 重蒸后熔点为 84~85 ℃, 南昌双菱化工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氯乙烷(DCE)均为工业品, 重蒸后加入 0.4 nm分子筛干燥备用; 石油醚、高锰酸钾、吡啶(Py)、氯化亚砜、无水AlCl3、乙醇等为市售, 未经处理直接使用.1.2 合成方法1.2.1 1,4-二(4-甲基苯甲酰基)苯(DMBB)的合成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及干燥装置的洁净 500 mL三颈瓶中, 加入 50.10 g无水 AlCl3, 60 mL甲苯(51.96 g), 搅拌并用冰盐浴冷却至-10 ℃左右, 缓慢滴加5 mL NMP, 分批加入30.50 g(0.15 mol)TPC,反应1 h后, 撤掉冰盐浴在20~30 ℃继续反应4~6 h.将反应混合液慢慢加入到有碎冰的约 150 mL蒸馏水中同时搅拌, 蒸馏回收过量甲苯. 析出的沉淀物经稀碱浸泡, 过滤, 水洗至中性, 粗产品用乙醇重结晶2~3次, 得到白色晶体38.40 g, 产率为82%(以TPC计), m.p.: 182~183 ℃.1.2.2 1,4-二(4-羧基苯甲酰基)苯(DMBA)的合成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电动搅拌器的1 000 mL三颈瓶中, 加入15.70 g (0.05 mol) 1,4-二(4-甲基苯甲酰基)苯(DMBB)、100 mL吡啶、90 mL蒸馏水, 搅拌下加热至90~100 ℃, 分批加入63.2 g(0.4 mol)高锰酸钾.反应8~9 h后, 趁热过滤, 用热水洗涤滤饼数次. 滤液蒸馏回收吡啶和水的恒沸物, 残留液经盐酸酸化析出白色固体, 过滤. 粗产品经碱溶、酸析、过滤, 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15.80 g. 产率为85%(以TPC计).1.2.3 1,4-二(4-甲酰氯苯甲酰基)苯(DMBC)的合成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干燥洁净 500 mL三颈瓶中, 加入 18.70 g(0.05 mol)1,4-二(4-羧基苯甲酰基)苯和140 mL氯化亚砜, 并加入少量DMF或Py作催化剂, 加热回流, 反应至溶液澄清. 蒸馏回收过量的氯化亚砜, 用体积比为1∶1的石油醚和DCE重结晶 2次, 过滤. 干燥后得到白色晶体 17.60 g. 产率为85% (以TPC计), m.p. : 204~205 ℃.2.1 1,4-二(4-甲基苯甲酰基)苯(DMBB)的红外和核磁共振图谱分析FT-IR,v/cm-1: 1 650.92(羰基); 1 605.59, 1 560.17(苯环骨架); 1 382.13(甲基).1H NMR (CDCl3),δ: 2.459(s,6H,Ha), 7.302(m,4H,Hb), 7.765(m,4H,Hc), 7.859(m,4H,Hd), 如图1所示. 元素分析(C22H18O2)实测值(计算值)/%: C,84.026(84.051); H, 5.781(5.771).2.2 1,4-二(4-羧基苯甲酰基)苯(DMBA)的红外和核磁共振图谱分析FT-IR,v/cm-1: 3 438.70(羧羟基); 1 703.59, 1 649.92(芳酮, 羰基); 1 608.89, 1 501.02(苯环骨架).1H NMR(DMSO-d6,),δ: 13.108(s,2H,Ha), 8.106(m,4H,Hb), 7.915(m,8H, Hc, d), 如图 2所示. 元素分析(C22H14O6)实测值(计算值)/%:C,70.562(70.588); H,3.776(3.769).2.3 1,4-二(4-甲酰氯苯甲酰基)苯(DMBC)的红外和核磁共振图谱分析FT-IR,v/cm-1: 1 767.23, 1 656.81(羰基);1 606.79, 1498.05(苯环骨架);756.33(酰氯碳氯).1H NMR (CDCl3)如图 3 所示.δ:8.263 (m,4H,Ha),7.951(m,8H, Hb,c). 元素分析(C22H12O4Cl2)实测值(计算值)/%: C, 64.226(64.257);H,2.953(2.941).以甲苯和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原料经傅-克亲电取代、氧化、酰化3步反应合成了一种结构新型的芳二酰氯1,4-二(4-甲酰氯苯甲酰基)苯, 经FT-IR、1H NMR和元素分析表明: 目标产物具有预期的结构和较高的纯度, 可作为一种新型改性单体,制备主链含多羰基的聚芳醚酮、聚芳酯和及聚芳酰胺等耐高温聚合物.【相关文献】[1] 张云鹤, 王冬, 牛亚明, 等. 新型含萘含氟聚芳醚酮的合成与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 26(7): 1378-1380.[2] 吴忠文. 特种工程塑料聚醚砜、聚醚醚酮树脂国内外研究、开发、生产现状[J]. 化工新型材料, 2002, 30(6): 15-18.[3] 周其凤, 范星河, 谢晓峰. 耐高温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合成、应用与进展[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13-134.[4] 唐旭东, 王艳, 贺征华. 特种工程塑料聚芳醚酮的研究进展[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6,21(1):29-32.[5] 钟鸣, 宋才生, 童永芬, 等. 含间苯基及甲基侧基聚芳醚砜醚酮酮的合成与表征[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29(3): 193-195.[6] 付长清, 宋才生, 刘勇军, 等. 聚芳醚酮酮、聚芳醚醚酮酮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29(5): 377-380.[7] Wen Hong-li, Song Cai-sheng, Tong Yong-fen, et al.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poly(aryl ether sulfene ether ketone ketone) (PESEKK)[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5, 96: 489-493.[8] 裴晓辉. 新型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D]. 河南: 郑州大学, 2005.[9] 杨拯, 潘婉莲, 曹煜彤, 等. 芳纶 1414的聚合研究[J]. 材料导报: 网络版, 2006(3): 10-13.。
新型苯酯苯类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传统液晶分子绝大多数呈长棒状或长条形 ,其分子结 构细 长 , 由两 、三 个 环 构 成 分 子 核 ;环 与 环 之 间直 接 相 连 或 通 过 一 个 中央基 团相连接 ,分子的两端 由末端取代 基团组成 。中央基 团确定 了液晶分子 的线状结构 ,而末端基 团则对 液晶材料 的介 电、光学和其它各向异性性质起 主要作用 J 。近年来 ,一些 新型结构 的液晶分子不断被人们设计与合成 ,打破了液 晶相大
L U n I F口
( h n sa e h i a ol e u n d n h n sa 2 4 0 h a Z o gh nT c nc nC l g ,G ag o gZ oghn5 8 0 ,C i ) i e n
Abta t src :Wi r a et , h n l s r o m r iudcyt o o n s a y tei d hc a i( t t t t cne p ey et l e q i rs l mpu d s n s e ,w i w sbs4一 h ar e r epy l ac w s h z h ( 4一ehxb n0l y p ey) , t0y e zyo ) hn 12 3一bs4一(l lx ) e zyoy u c ae M1 . h t cue n rp re f h x i( a y y b nol )sci t( T es u trsadpoet s e lo x n ) r i ot l udm nmes e vs gt y丌1 R set so y ie ni ann a r t ( S ,adplr igo — i i o o r w r i et ae b q en i d 一I p c ocp ,df r t l cn igc o me r fe as l i r D C) n o i n p y az t a mi ocp ( O i l c so y P M) c r .M1w stema e at t pc n m t iud c s l x ii d dolttx rs o et g a h r l nni r i e ai l i r t ,ehb e r e et e n hai oo c q y a t p u n
新型双马来酰亚胺单体的制备与表征

新型双马来酰亚胺单体的制备与表征1.绪论1.1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介绍[1-2]双马来酰亚胺(BMI)是一类具有马来酰亚胺为双活性端基的化合物,在加热或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交联固化其结构式为:图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率先研制出了牌号为M-33 BMI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很快实现了其商品化。
从此拉开了制备BMI单体并合成BMI树脂的序幕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优异的机械性能,耐潮湿、耐化学品、耐宇宙射线,而且加工性能良好,成型工艺灵活,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是一类理想的先进复合材料基体树脂,有与环氧树脂相近的流动性和可模塑性,可用与环氧树脂类同的一般方法进行加工成型,克服了环氧树脂耐热性相对较低的缺点,因此,近二十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以其优异的耐热性、电绝缘性、透波性、耐辐射、阻燃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成型工艺类似于环氧树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等工业领域中,先进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耐高温绝缘材料和胶粘剂等。
但是,一般通用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熔点较高,需高温固化,而且固化产物交联密度较高,脆性较大,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
近年来,人们对双马改性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合成新型的双马来酰亚胺,改善工艺性和提高韧性上,也可将其用作功能材料以扩大应用范围。
1.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合成[3-4]早在1948年,美国人Searle就获得了BMl合成专利。
此后,Searle在改进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合成了各种不同结构和性能的BMI单体。
一般来说,BMI单体的合成路线为:首先,2mol马来酸酐与lmol_二元胺反应生成双马来酰亚胺酸;然后,双马来酰亚胺酸再脱水环化生成BMI单体。
选用不同的结构的二胺和马来酸酐,并采用适当的反应条件、工艺配方,提纯及分离方法等可以获得不同结构与不同性能的BMI单体,其反应方程式如下:图21.2.1 二氨基二苯醚双马来酰亚胺1.2.2 己二胺双马来酰亚胺1.3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结构与性能[5-8]合成BMI树脂所用二元胺中R的结构是有多种形式的。
4,4’-二(2-甲基苯氧基)二苯砜/1,4-二苯氧基苯/对苯二甲酰氯三元共缩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对苯 二 甲酰 氯 三元 共 缩聚 物 的合 成 与表 征
吴方娟 宋才生 谢光亮 “ 廖贵红
( 西师 范大 学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南 昌 3 0 2 ) 江 307
摘
要
通 过 加 入第 三单 体 4 4一 (一 基 苯 氧 基 ) 苯 砜 与 14二 苯 氧 基 苯 ( P ) , 二 2甲 二 ,- D B 和对 苯 二 甲 酰 氯 (P ) T C 进
态 D C升温 速率 1 / i ;G, S 0K mn T 岛津 D .0型热分 T4 析仪 , 升温速 率 为 1 / i , 气氛 , 0K mn N 气体 流 速为
10m / i; l 的测 定方 法 是 配 成 0 5g d 的 0 L mn 叼h n . L 浓硫 酸溶 液 , 3  ̄ 温 水槽 中用 乌 氏 粘度 计 测 在 0C恒 定 , 叼 h ~ltt 计 算 . 按 . =c n /0 n
医疗 器械 等领 域 . 聚芳 醚醚 酮 酮 ( E K 是 由德 P E K)
国 H eht ocs 公司 开发 出来 的一 种 全 芳 香 环 结 构 热
参 照 文 献 [0 1 ]的 方 法 自 制 oMe P D S . D O P、
D B, 点分 别 为 17~18C、2~7 o T C, P 熔 2 2 7 o 3C; P 减
融温 度 ( , 善 P E K 的加 工性 能 , 玻 璃 化 T )改 EK 使
转变 温度 ( ) 高 , 而保 持其 高耐 温等 级 提 从
.
红 外 光 谱 采 用 BO R D S4 I . A F I.0型 傅 立 叶 红 外光 谱 仪 , B 压 片 ;X R Y采 用 日本 理学 电 机 Kr .A
苯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苯腈类化合物的合成摘要随着腈类化合物的广泛应用,对合成方法的研究也逐步深人,并发现了一些具有简便、无环境污染和良好收率等优点的合成法。
苯腈类化合物也是一类重要的合成中间体,并广泛的应用于制备药物、染料、杀虫剂和杂环化合物,因此研究有关它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探讨了由卤苯氰化反应得到相应苯腈的合成路线,在国外原有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各工艺参数,取得最佳反应条件,为工业化生产及科研提供必要的、真实可靠的操作工艺及参数。
传统的氰化方法有:重氮化法、氨氧化法和卤代物氰化法等。
然而,这些工业生产方法都有其弊端,不是原料相对较昂贵,就是污染相对较大。
本文中我们依然采用卤代物氰化法,采用价格低廉、无毒亚铁氰化钾作为氰化试剂,在微波(密闭微波)条件下,卤苯在碘化亚铜及其他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下生成苯腈类化合物。
我们主要探索的是催化剂、配体、温度、时间、溶剂以及催化剂和配体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对于底物来说,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实际生产中苯环上联有缺电子体系和富电子体系对于反应都有利,甚至联有富电子基团的底物反应更好。
在此,我们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反应时间(从16h到1h);从收率上看,无论是转化率,还是收率都远比常规的好;一般情况下,转化率在95%以上,收率在80%以上,且生成的副产物相对较少。
关键词:对溴硝基苯;对溴苯腈;碘化亚铜;1-丁基咪唑;氰化Abstract目录摘要 (I)Abratract (II)目录 (III)1 前言 (1)2 文献综述 (2)2.1腈类化合物的性质 (2)2.1.1腈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2)2.1.2腈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2.2腈类化合物的应用 (4)2.2.1合成高分子化台物 (4)2.2.2合成香料 (4)2.2.3合成药物 (5)2.2.4合成农药 (5)2.2.5合成液晶 (5)2.2.6合成染料 (5)2.2.7合成有机导体 (6)2.3腈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6)2.3.1卤代烃氰化法 (6)2.3.2氨氧化法 (7)2.3.3羧基氰化法 (7)2.3.4醛基氰化法 (8)2.3.5电解合成法 (9)2.3.6乙腈加成法 (9)2.3.7丙烯腈法 (9)2.3.8重氮化法 (10)2.3.9最新氰化成果 (10)2.4课题意义 (10)3 实验部分 (11)3.1仪器装置 (11)3.2试剂与药品 (11)3.3试剂和药品处理 (12)3.4实验步骤及产品表征 (13)3.4.1 对溴苯腈的合成 (13)3.4.2 对苯二腈的合成 (13)3.4.3 对甲氧基苯腈的合成 (14)3.4.4 苯腈的合成 (14)3.4.5 2-氰基吡啶的合成 (15)4结果与讨论 (16)4.1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16)4.2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16)4.3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17)4.4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18)4.5配体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19)4.6氰源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0)4.7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21)4.8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2)4.9添加剂对反应的影响 (22)4.10不同底物的氰化 (23)结论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附录 (30)1 前言腈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氰基(―CN)的重要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的有用中间体、高分子合成的重要单体。
基于多种手性基元的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FEBH、FEYS、FEBE、FELB为手性近晶A相液晶。比较YE和FE系列可知,引入鹅去氧胆酸中两个羟基的液晶基元的类型对所制备的YE和FE液晶类型有很大影响。
基于多种手性基元的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手性液晶的分子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而形成螺旋结构,由于其特殊的螺旋结构,手性液晶有着与众不同的光学性质。星型液晶是区别传统棒状液晶的一类新型液晶,由于其具有其独特的空间构型和流变性能,使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共合成了7个液晶单体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M1)、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酯(M2)、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酯(M3)、双(10-(4’-(4-三氟甲基苯甲酸基)联苯)癸二酸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M5)、5-异丙基-2-邻甲基环己烷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M6)、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胆甾醇酯(M7)。以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酯为液晶核分别与乙氧基苯甲酸对苯二酚单酯、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二酚单酯、丙烯醇、对羟基联苯腈、薄荷醇、胆甾醇、异山梨醇、1,2-丙二醇、4,4’-二羟基联苯反应合成了一个系列的手性液晶化合物即YE系列——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一{(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酚}鹅去氧胆酸酯(YEYD)、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一{(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酚}鹅去氧胆酸酯(YEFD)、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丙烯醇酯(YEBX)、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一{4’-氰基-4-羟基联苯}鹅去氧胆酸酯(YEDJ)、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薄荷醇酯(YEBH)、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胆甾醇酯(YEDZ)、二{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酯}异山梨醇双酯(YEYS)、二{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酯}丙二醇双酯(YEBE)、二{双(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鹅去氧胆酸酯}鹅去氧胆酸}对联苯酚双酯(YEL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K . P K )通常合成 P K树脂有亲核和亲电取代两种方法_ J亲核取代路线的缩聚反应 温度较高_ 含氟 E 3, 6 , , 单体价格昂贵 , 其优点是支化等副反应少 , 树脂的热稳定性高 ; 而傅一 克亲 电取代路线合成 的单体原料易得 , 聚合反应的条件温和 , 缺点是缩聚反应时易发生支化等副反应 , 一般通过降低温度和加入邻位取代抑制剂 如 D 、MA 、MP等溶 剂来抑 制对 热不 稳定 的 咕吨醇结 构单 元 的产 生 . -P K MF D cN p E K结构 规 整性 好 , 晶度较 结 高, 其结 晶熔融 温度 ( ) 高达 34o ]难 以采 用熔融 加工 法成 型 , 8 I , Cs 而且 除溶 于浓 Hs 4 20 等少数 强质 子性酸 外, 几乎不溶于任何其它有机溶剂 , 因此表征其微观结构和研究其性能较 困难 . 为了使 P K E K具有真正的实 际应用 价值 , 必须 在热 性能 和加工 性能 之 内找到 最佳 平衡 , 般 可通 过 加入 第 三单 体共 缩 聚 , 一 在分 子 链 中引
分子链的结构单元时虽能形成结晶 , 但结 晶不完整 , 存在很多缺陷 .
关键 词 :, 二, - 4苯氧基苯甲酰基) ;,- 4苯氧基苯甲酰基) 聚芳 4 苯 13 二( _ 苯;
醚酮酮 ; 合成与表征
中图分类 号 : 23 O6 . 3 2
AC , . .上海金山兴塔化工厂 ; I 3A R , I 苯酚,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 限公司 ; - AR , N 甲基 一 一 2 吡咯烷酮( M ) N P,
Ⅳ, _ 甲基 甲酰胺 ( M ) 12二 氯 乙烷 ( C ) 经 重 蒸 脱 水 后 用 O 5B Ⅳ 二 D F , ,一 DE 均 . i 子 筛 干 燥 备 用 ; 氧化 钠 n分 氢
V0 . 1No 5 13 . S .O 7 印 2O
文章编号 :0056 {0 ) . 1. 10-82 20 0 0 8 7 5 5 0 5
14二 (一 氧 基 苯 甲酰基 ) 的合成 与 表征 ,一 4苯 苯
戴 润 英 , 宋 才 生 , 钟 鸣, 徐 玲, 黄
30 2 ) 307
明: 加入适量 的 Lws 以 T C和过量的 D E合成 Ⅱ时 , ei碱 P P 没有发现邻位结构及 咕吨醇产物生 成 ;1 片状 1为 结晶 , X WA D分析显示 : 角 1.6 ,3 8,7 5, 1,87 ,1 8o 出现尖 的 晶面衍射 峰 , -P K 2 07 o1 .。 1.。2。3 .。4 .4处 p E K在 l.6 ,38 ,7 5,l,8 ,18 ̄ 出现较 宽的晶面衍射 峰 . 明 Ⅱ的结 晶较 完整 , O 7o l.o l . 2。3 . 4 .4处 o 说 当其作 为 P K E K大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 5 1 期 2 ) 9月 (7年 X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J U N LO A G I O MA NVE ST ( A U A CE C ) O R A FJ N X R LU I R IY N T R LS IN E I N
入 一定 比例 的间位 苯 基 等半 柔 性 链 段 . 文 采 用 亲 核 和 亲 电两 种 方 法 合 成 了 P K 的小 分 子 模 型 化 合 物 本 EK 14-(一 氧基苯 甲酰基 ) ( P ,--4苯 ' 苯 Do )试 图通 过对 其 结 构 与 性 能 的表 征 , , 比较 两 种方 法 合 成 的 D I 的结构 差异 , P K 为 E K的微 观结 构和 性能分 析提 供实 验 依据 . 究表 明 : —D1P 为对 称 结构 的结 晶化 合 研 P fI 0l
红
( 江西师范大学 化学化 工学 院, 江西 南昌
摘要: 该文采用亲核和亲电两种路线合成了 14 4 , 二(_ _ 苯氧基苯 甲酰基) Ⅱ) 13 4苯氧基苯甲 苯( 和 ,- _ 二(
酰基 ) ( 两种 P K 苯 Ⅲ) E K的小分子模型化合物 , Ⅱ和 T C缩 聚, 以 P 合成 了全对位聚芳醚酮 酮( - E K)并 p PK , 用 F - 、H N R、 S 、 X S M等技术对 Ⅱ和 Ⅲ以及 P K F R M D WA D、E I C E K的结 构 与性 能进 行 了分析表 征 . 研究 表
文献 标识码 : A
聚芳 醚酮 (E 类树 脂是 一类 半结 晶 、 高温 、 P K) 耐 高性 能 的热塑性 工 程塑料 [2, 1]在航 天 、 , 航空 、 电子等 高 微 新技 术领域 已有 广泛 的应 用 , 典 型 品种 有 II 司研 发 的聚 芳 醚 醚 酮 (E K 和杜 邦 公 司 的聚 芳 醚 酮 酮 其 C公 PE )
收稿 日期 ;070.7 * 讯联 系人 . 20 . 1; 通 7
基金项 目: 国防科工 委军 品配套项 目(P T15 4 ) JP -1. 3 和科技部科技 型中小企业技 术创 新基金 (6 2230 32 资助项 目. 6 0( 6 16 14 ) 2
作者简介 : 润英 (93)女 , 戴 18. , 江西 泰和人 , 理学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耐高温高分子 材料的研究 .
物( , Ⅱ )没有发现邻位取代物( b和间位取代物(I) Ⅱ) I 生成 . 该化合物与对苯二甲酰氯 ( P ) C 或间苯二甲酰 r
氯 ( ) 电共缩 聚反应 , 制得 高分 子量 的线 型 P K 亲 可 E K.
1 实 验
1 1 主要试 剂及 仪器 .
氯苯 , 重蒸脱 水后用 O5B . i n分子 筛干燥 备用 ; 苯二 甲酰氯 ( P )m.. 8 3c , 昌农药 厂 ; 水 对 C , P为 2—8 =南 r I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