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医嘱实施准备计划

合集下载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引言: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是指在医院病房中使用电脑技术来管理和执行医嘱的一项制度。

通过引入电脑技术,可以提高医嘱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减少医疗错误和纸质医嘱管理所带来的不便。

本文将从管理流程、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等方面介绍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

一、管理流程1. 医嘱录入:医生在电脑上录入患者的医疗订单,包括用药、检查、检验和护理等内容,并确保医嘱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在录入过程中,系统会自动检查医嘱的冲突和不合理之处,并提醒医生进行修改或确认。

2. 审核与确认:经过医生录入的医嘱需要经过科主任或主治医生审核,确保医嘱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审核通过后,医生再次确认医嘱,确保医嘱无误,并签名确认。

3. 执行与记录:护士根据医嘱执行,将执行情况记录在电脑系统中,并及时更新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执行过程中,系统会实时提醒护士执行的医嘱和注意事项,确保医嘱的正确执行。

4. 监测与反馈:系统会监测各项医嘱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

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患者的医疗订单和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和护理措施。

二、操作规范1. 登录与身份验证:医生和护士在使用病房电脑医嘱管理系统前,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并使用个人登录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

医生和护士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登录信息,不得将登录信息泄露给他人。

2. 医嘱录入规范:医生在录入医嘱时应选择正确的项目和剂量,不得随意更改或删除已确认的医嘱。

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紧急医嘱的,应按照相应的流程操作,并在医嘱上做出明确标识。

3. 审核与确认规范:审核医生应认真核对医嘱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并在系统中进行审核确认。

医生在确认医嘱时应自己签名确认,并在有多个确认的情况下标明自己的身份。

4. 执行与记录规范: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医嘱的具体内容,确保医嘱的正确执行。

对于无法执行的医嘱,应及时反馈给相关医生,并在系统中记录原因和处理措施。

三、安全措施1. 数据备份与恢复:病房电脑医嘱管理系统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一、引言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优化病房内医嘱的录入、执行和管理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病房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

二、背景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电脑医嘱系统已经成为病房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电脑医嘱系统,医护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录入、执行和管理医嘱,避免了手写医嘱带来的潜在风险。

然而,由于医嘱管理涉及病人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

三、医嘱录入1. 医生在电脑医嘱系统中录入医嘱时,应准确填写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内容、剂量、频次、途径等必要信息,并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医嘱类型(如药物医嘱、治疗医嘱等)。

2. 医嘱录入时,应遵守相关规定,如遵循医院的临床路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等。

3. 医生录入医嘱后,应及时核对医嘱的准确性,并在系统中签名确认。

四、医嘱执行1. 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应仔细核对医嘱内容、病人身份和用药途径等信息,确保医嘱的正确性。

2.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按照医嘱的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执行情况,如药物的剂量、给药时间等。

3.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医嘱执行,如紧急情况下的抢救医嘱,护士应立即执行,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五、医嘱管理1. 病房护士长应负责医嘱的管理工作,包括医嘱的审核、修改和停嘱等。

2. 护士长应定期对医嘱进行审核,确保医嘱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医嘱,护士长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协商解决。

4. 护士长应建立医嘱管理的档案,记录医嘱的执行情况和问题处理过程。

六、医嘱变更与停嘱1. 医生在电脑医嘱系统中可以进行医嘱的变更和停嘱操作,但需要事先与护士进行沟通和确认。

2. 医生变更医嘱时,应在系统中填写变更原因和内容,并及时通知相关护士。

3. 医生停嘱时,应在系统中填写停嘱原因和时间,并及时通知相关护士。

七、质量评估与改进1. 病房应定期进行医嘱管理的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电子医嘱自动计费工作实施方案

电子医嘱自动计费工作实施方案

电子医嘱自动计费工作实施方案
电子医嘱自动计费工作由财务科牵头,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等相关科室依照本方案逐步完成,具体步骤如下:
1、由医务科罗列出实现电子医嘱自动计费的科室;
2、由医务科通知科室主任将本科室涉及医嘱与收费项目对应条目上报医务科 (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医嘱与收费衔接的负责人,可指派本科室质控员与计费护士完成此项工作) (护理部负责对通用项目进行统一对应)
3、医务科在规定时间内将各科室上报资料进行分类汇总,由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进行审核;
4、对审核结果的处理:①对于可正常对应的项目交由信息科进行电子医嘱自动计费的系统维护;②对于有异议的项目由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共同确定对应;③对于无法对应的医嘱项目汇总交由财务科统一报请物价局审批或备案;
5、信息科根据医嘱与费用的对应结果设置系统条件进行维护。

后附:1、各科室医嘱报医务科时间表;
2、通用项目明细表。

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
2015年1月24日。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一、引言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病房医生在使用电子医疗系统进行医嘱管理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本制度旨在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病房医生和相关医务人员,在病房内使用电子医疗系统进行医嘱管理的过程中。

三、术语定义1. 电子医疗系统:指用于医疗机构内部医疗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医疗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

2. 医嘱:指医生针对患者的诊疗需求所下达的医疗指示。

3. 医嘱管理:指医生在电子医疗系统中录入、审核、执行、停止和撤销医嘱的过程。

4. 医嘱执行单:指病房护士根据医嘱在病房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记录单。

四、医嘱录入1. 病房医生在电子医疗系统中录入医嘱前,应先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诊断结果,确保准确无误。

2. 医嘱的录入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包括医嘱内容、剂量、频次、用药途径等。

3. 医嘱录入完成后,应及时保存并进行审核。

五、医嘱审核1. 医嘱审核应由专业医生进行,确保医嘱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医嘱审核时,应仔细核对医嘱的内容,包括剂量、频次、用药途径等,确保无误。

3. 审核通过的医嘱应及时标记为已审核,并通知病房护士进行执行。

六、医嘱执行1. 病房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应核对医嘱内容和患者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2. 医嘱执行时,应按照医嘱的要求进行,包括剂量、频次、用药途径等。

3. 医嘱执行后,应及时记录在医嘱执行单上,并在电子医疗系统中标记为已执行。

七、医嘱停止和撤销1. 医嘱停止和撤销应由医生进行,并在电子医疗系统中进行操作。

2. 医嘱停止和撤销时,应注明停止或撤销的原因,并及时通知病房护士进行相应处理。

八、医嘱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嘱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医嘱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 监督和评估的内容包括医嘱录入准确性、医嘱审核合理性、医嘱执行及时性等。

九、医嘱管理的责任和义务1. 病房医生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医嘱管理,并对医嘱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负责。

新昌人医电子病历医嘱实施方案

新昌人医电子病历医嘱实施方案

新昌人医电子病历医嘱实施方案3月11日晚,在科教科的组织下,医院召开了电子病历医嘱实施方案研讨会,会议主要由医务科、护理部、检验检查科以及试点科室科主任、护士长组成,现将相关讨论结果总结如下,请相关部门审核,若无疑问,则按此方案进行。

谢谢支持!一、基本流程医生:基本流程不变,改手工抄写的医嘱单(原归档用的)为电脑录入,续打出来。

护士:基本流程不变,取消医嘱录入环节,增加“医嘱变更单”以查看医嘱变动情况。

二、核心问题及解决方案1、核对医嘱问题/ 查房依据问题①医生查房开立医嘱,一联作为依据录入电脑。

②二联交给护士以与医生录入电脑的医嘱进行核对。

③长期、临时医嘱单采用续打形式打印出来,据此查房。

④病人出院,护士重新打印,归档。

备注:发现医嘱错误,护士未进行“医嘱执行”操作,则可以直接删除。

护士已进行“医嘱执行”操作,不可删除,只能取消。

2、医生录入医嘱是否收费问题① 医生开立的医嘱,自动对应费用(检验检查医嘱除外)。

② 材料费等护理费用由护士录入。

备注:需明确医生与护士费用录入分工,且核对好医嘱对应项目,做好前期工作。

3、夜间医嘱、手术医嘱问题① 夜间医嘱:取消该功能点。

② 手术医嘱:手术室配置电脑,安装电子病历。

4、签名问题电子签名有效,默认取登录工号。

但增加控制,具体如下:①具处方权医生:保存后,可直接发送至护士站。

②不具处方权医生:保存后,必须上级医生(或具处方权医生)审核后,方可发送至护士站,同时,医嘱单上自动双签名,格式如下:“上级医生/×××”。

③护士同上。

备注:不具处方权医生开立的医嘱,未经审核,护士不能核对执行。

5、检验、检查接口问题①与相应公司做接口(检验、放射、B超)。

②购买条形码打印机,检查人员凭条形码到相关科室检查。

③医生可方便查询标本状态(是否送到、是否已完成检查)。

④记账改由相关的检验检查科室来记(涉及医技系统)。

⑤部分特殊检查收费不确定,可否检查完成再收费。

电子医嘱管理办法

电子医嘱管理办法

电子医嘱管理办法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子医嘱系统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电子医嘱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医疗效率,还减少了医疗差错,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上的挑战。

为了规范电子医嘱的使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电子医嘱管理办法。

一、电子医嘱的定义和范围电子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通过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下达的数字化医疗指令,包括药品医嘱、检查医嘱、检验医嘱、治疗医嘱等。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院所有使用电子医嘱系统的科室和医务人员。

二、电子医嘱系统的建设和维护1、医院应建立稳定、安全、可靠的电子医嘱系统,并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信息科负责电子医嘱系统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问题。

3、系统应具备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根据医务人员的岗位和职责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

三、电子医嘱的下达1、医师应经过电子医嘱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后,方可下达电子医嘱。

2、下达电子医嘱前,医师应仔细询问患者病情,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3、电子医嘱应按照规范的格式和内容下达,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医嘱内容、医嘱时间、医师签名等。

4、医嘱内容应准确、清晰、完整,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容易引起歧义的表述。

5、对于特殊用药、高风险治疗等医嘱,医师应在下达医嘱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告知,并在医嘱中注明相关注意事项。

四、电子医嘱的审核1、医师下达的电子医嘱需要经过上级医师或护士长的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执行。

2、审核人员应认真审核医嘱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安全性,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下达医嘱的医师沟通并修改。

3、对于紧急情况下的医嘱,可先执行后审核,但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

五、电子医嘱的执行1、护士应及时查看和处理医师下达的电子医嘱,按照医嘱的要求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2、执行医嘱前,护士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和医嘱内容,确保无误后执行。

3、对于需要特殊准备或配合的医嘱,护士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与相关科室和人员沟通协调。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

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一、引言病房电脑医嘱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提高病房医嘱管理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病房的医嘱管理工作。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医嘱执行准确性和效率;2. 保证医嘱的及时传达和执行;3. 确保医嘱的合理性和科学性;4. 降低医疗事故和误诊的风险。

三、管理流程1. 医嘱开立1.1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开具医嘱;1.2 医嘱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医嘱内容、用药剂量和频次等;1.3 医嘱开立应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进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医嘱审核2.1 护士长或主管护士负责对医嘱进行审核;2.2 审核内容包括医嘱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等;2.3 审核结果应记录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并及时反馈给医生。

3. 医嘱传达3.1 护士长或主管护士负责将审核通过的医嘱传达给护士;3.2 传达方式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3.3 传达内容应包括医嘱的具体内容、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4. 医嘱执行4.1 护士应按照医嘱的要求准确执行;4.2 护士应记录医嘱执行情况,包括用药时间、剂量和效果等;4.3 如遇特殊情况无法执行医嘱,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记录相关信息。

5. 医嘱停止5.1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决定是否停止医嘱;5.2 医嘱停止应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进行;5.3 停止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停止相关的护理措施和用药。

6. 医嘱评价6.1 护士应定期对医嘱执行情况进行评价;6.2 评价内容包括医嘱执行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合理性等;6.3 评价结果应记录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并及时反馈给医生和护士。

四、管理要求1. 医生应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开具医嘱;2. 护士长或主管护士应认真审核医嘱的合理性和科学性;3. 护士应准确传达和执行医嘱,并记录相关信息;4. 医院应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子病历系统,保证医嘱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5. 医院应定期进行医嘱管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电子医嘱管理制度与流程

电子医嘱管理制度与流程

电子医嘱管理制度与流程一、目的对临床医务人员在医嘱下达和执行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规范,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标准1、医嘱必须由获得本院处方权的执业医生在其范围内下达,只有经医务科核准,有处方权资格的医生才可以下达电子医嘱。

2、医嘱分为长期医嘱、临时医嘱。

住院病人的所有医嘱都要记录在病历中固定的记录单中,如医嘱单、麻醉记录单等。

医嘱单包括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

门诊病人的所有医嘱要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3、新入院病人、转科、手术后病人的医嘱应在病人到达病房后2小时内开出,急诊病人、危重病人的医嘱应尽快开出。

例行查房的医嘱要求在上午10时以前开出。

病情变化可以随时开具医嘱。

4、医嘱原则上要求层次分明,入院病人的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先后顺序要符合要求。

下达医嘱的时间要精确到分。

5、药物医嘱需写明药物的通用名称、用量、用法、数量。

静脉输液应分组列出配方、使用顺序、输液速度以及用药途径。

6、医生开具医嘱后,由护士逐项核对、执行并注明执行时间。

7、医生下达检验医嘱后,所有检验标本采集前由护士贴上标签,标签上应有病人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标本名称、检验项目。

若检验科工作人员及病区工作人员在核对标本时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相互沟通核实并记录。

8、医生在开出所有物理检查(如放射、超声、心电图等申请单),要在申请单中注明有价值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资料,以利于检查科室的医生或其他有资格的工作人员根据相关信息资料给出正确的检查报告。

开单医生同时应将某些重要临床检验及物理检查的原因、目的、结果及分析、评估、处理意见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9、长期医嘱:内容包括专科护理常规、护理级别、特别护理、特殊体位、病重、饮食、陪伴人员、药物使用、约束、隔离等。

10、临时医嘱的书写顺序:一般先写三大常规等诊断性医嘱,然后再写用药、处置等治疗性医嘱。

11、病人出院时必须开具出院医嘱,包括出院带药。

12、医生开出医嘱后要自查一遍,确认无错误、遗漏及重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医嘱实施步骤计划(草案)
一、软件准备
1、医生开医嘱时需要药品的最小剂量,必须调整药剂科程序,增加药品最小剂量设置,然后由药剂科相关人员进行设置。

设置工作量大约是10工作日能完成。

2、医嘱项目准备,一般医嘱项目分为两种情况:
●使用收费项目当医嘱
如果使用收费项目当医嘱,可由公司直接将收费项目导入医嘱
项目,然后由医院方稍加整理即可。

●单独设置医嘱
医嘱进行单独整理录入,然后与收费项目进行对应,这样执行
医嘱时才能自动收费。

3人20个工作日。

3、电子医嘱中需要开具手术,需要与现行的手术麻醉相关联,保证电子医嘱开据后,能自动反映到手术室,同时,在新开手术医嘱时能保证自动停止在此之前的长期、临时的各项医嘱。

4、由于上电子医嘱,会相应的调整部分相关系统的结构及流程,需要进行为期10个工作日的测试。

5、对于处方审查,建议在医嘱全部上完后,统一上线,否则部分手工,部分计算机混合使用,容易引起混乱。

二、科室准备
1、确定相关流程,主要是收费退费流程,按照电子医嘱正常的工作流程,一般医嘱在护士执行时就自动计费。

这样极大的减少了工作误差,
提高了工作效率。

退费也在护士工作站统一完成。

这个需要进行科室间协调。

2、如果调整相关流程,手术医嘱退费流程也需要进行调整。

3、如果使用电子申请单,需要购买条码打印机。

4、如果需要打印不干胶贴瓶单,需要购买打印不干胶的打印机。

5、如需要打印执行单,需要购买激光打印机。

6、人员培训,建议开始由医院选择3-4个科室,集中进行培训,并
通过考试,培训时间为5个工作日。

7、由于一般网线布置为墙边,而医院现在的办公环境是不靠墙的,
需要调整桌椅位置或网线电源位置,请提前准备。

三、服务器准备
由于电子医嘱大部分都直接与his系统发生关系,所以电子医嘱是与his公用一套服务器系统。

鉴于医院服务器已经使用四年,现在的链接使用800至900,每天业务访问量是1千万次,同时,医院在新上电子医嘱和电子病历,每台工作站都要与his系统进行访问链接,门诊加住院,预计新增250到300台工作站,整个业务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接近翻了一倍。

因而建议医院考虑更换服务器。

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在新升级的系统是三层构架的系统,原有的系统是两层,因而比原来的构架多了一层应用服务,所以需要应用服务器,目前大多数程序还是两层,应用服务器上的业务还不多,所以基本要求双核CPU,8G内存的标准服务器就能满足要求。

可以使用原有的his服务器。

四、服务器系统准备
在更换新服务器的基础上,建议医院同时升级服务器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且对群集进行升级,将群集升级为虚拟群集。

1、服务器操作系统由windows2003x64企业版升级为 windows 2008
R2 sp1 企业版,升级后系统更加稳定、安全。

2、数据库系统由原来的MS SQL 2005 x64 企业版,升级为MS SQL 2008 sp2 x64 企业版,升级后对新硬件的使用率会更高,运行效率、安全稳定也将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