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专题复习之选择填空题

合集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重难点提升复习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重难点提升复习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重难点提升复习练习一、选择题1.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装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将等质量的MgCO3和Na分别加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加Na2CO3的一边B.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完全反应C.若反应后Na2CO3有剩余,天平一定平衡D.若天平不平衡,两种碳酸盐一定都没有剩余2.往含有少量HCI的MgSo1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最终得到BaSCh和Mg(OH)2两种沉淀,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像为( )3.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气体质量gA.0Na2COm溶液但B.0NaiCOm溶液仅C.0NaKCh溶液里D.0NaKCh溶液收4.某固体由Ba'Cu'Na∖C1一、CO六、SOr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1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

③在灌液中滴加Ag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 Na∖CO::、SO,2'B. Cu2∖CO;,SθΛC. C1λCO32∖S012'D. Na∖Ba2∖CΓ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 K2CO3>HCk CaC12、KNOmB. (NH1)2S0,>NaNO3、NaOFkKC1C. NaCKNa2S0κH2SO1. Ba(NO3)2D. CuSO1NaoH、NaNO3.NaC16.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Cu Fe(OH)3CO2A.®®B.①③C.®<3)D.(D©③8.某固体由Ba2∖CU-Na-C「、CO六、S0「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1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电路图教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教案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电路图教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教案

电路图授课内容T电路图星级★★★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i.辅导准备美丽的夜景离不开谁的衬托呀?谁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那么电从发电厂或各种电池送出来以后又要经过哪些环节才能被我们用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

一、要点提纲:电路的组成思考:如何让这一盏灯亮起来①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说明: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电路原件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的作用: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回到电源的负极。

导线的作用: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的作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的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

【拓展】从能量的角度看,在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持续的电能;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有无。

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当闭合开关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

断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

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

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过一会儿手摸导线会感觉到导线发热。

这种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

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

必须防止电路短路。

【思考】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下电流大小的比较:电路状态通路开路短路电流大小电流正常没有电流电流过大【小结】有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除电路中有电源外,电路还必须是通路,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

电路图1、电路元件和符号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含答
案)
本文档提供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的复题及其答案,共包
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旨在帮助同学们对上学期所
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为进入下学期的研究打好基础。

选择题
1. 以下四种物质中,既具有一定形状又具有一定体积的是____。

A.氧气
B.水
C.酒精
D.空气
答案:B
2. 望远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属于____。

A.娱乐性应用
B.科研性应用
C.工艺性应用
D.军事性应用
答案:A
......
判断题
1. 绝缘子是用来使电流____的。

A.通过
B.不通过
答案:B
2. 我国是一个常年自然灾害少的国家,故暴雨、洪水等灾害不需要在预报上下功夫。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
填空题
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____小时。

答案:24
2. 每秒钟都有多少个周期的交流电在电线中传输?
答案:50
......
简答题
1. 端粒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序列,其作用是使有机体细胞的染色体在复制时的末端不会因为连续雕天造地被磨损、破损和缩短。

2. 电力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答:电力设施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电磁辐射、噪声污染、基建占用等负面效应,同时可能也能为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利好、带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希望此文档对同学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专题06必考(高频)填空题-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

专题06必考(高频)填空题-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备考题型专训(华师大版)

专题06 必考(高频)填空题一、填空题1.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盐酸溶液,室温下,将HCl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直至溶液的pH=7。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实质是。

(2)HCl气体通入NaOH浴液前后,试管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选填“①““②”或“③),③表示离子。

【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2)②;氯(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解析】(2)HCl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中,通入前溶液中离子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溶液中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由此可知,①为钠离子,②为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红,③表示氯离子。

2.(2023九上·定海月考)如图是某同学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指表示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五类物质。

(1)“小拇指”上漏填的这类物质是;(2)铁锈对应“中指”类,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盐(2)Fe2O3+6HCl═2FeCl3+3H2O【解析】(1)由酸的化学性质可知,“小拇指”上漏填的这类物质是盐。

(2)铁锈对应“中指”类,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它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

3.(2023九上·定海月考)将相应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常温下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②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③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④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⑤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⑥不可燃烧;⑦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以上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①③⑤;②【解析】①常温下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③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⑤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性质描述,且这些性质都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②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的描述;④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为物理变化的描述;⑥不可燃烧、⑦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为化学性质的描述;4.含有氧元素的酸称为含氧酸。

期中复习:化学专题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中复习:化学专题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学期

九上期中复习专题:化学综合一.选择题1.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A.CaO B.CO2C.NaOH D.H2SO4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烹胆矾则成铜”是物理变化B.“熬之则成胆矾”是蒸发结晶过程C.信州铅山有苦泉,说明胆矾溶液味苦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反应为Fe+CuSO4═Cu+FeSO43.常温下CuSO4溶液呈酸性,向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下列相关量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B.C.D.4.如图是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总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一定是碳酸盐B.反应②为中和反应C.反应③用于检验某种温室气体D.向澄清石灰水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利用乳化的原理D.在室温下,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6.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体积与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含有BaCl2和NaCl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原理为NaOH+HCl═NaCl+H2O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原理为Na2CO3+2HCl═2NaCl+H2O+CO2↑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A.H2→H2O→O2B.Mg→MgO→MgCl2C.NaCl→NaNO3→Na2CO3D.CaO→CaCl2→CaCO38.等质量的a和b两种金属(已知:a和b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浙教版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物理部分(物态变化、密度、声光)

浙教版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物理部分(物态变化、密度、声光)

中考复习--物理部分(物态变化、声光)考点一物质的比热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2.对比热的理解1)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由物质本身决定。

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不同,如水和冰的比热不同,水的比热大。

3)加热时间或光照时间相同,则吸收热量相同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海水比沙滩温度低。

原因: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热,凝固热。

2.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1)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状态。

3.晶体凝固过程的特点(1)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温度。

晶体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处于状态。

4.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非晶体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晶体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晶体如:萘、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如:蜡、松香、玻璃。

5.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

例题1:(2019·临沂)右上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 min B.在A点时是液态,B点时是固态C.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例题2:将零下5摄氏度的冰放入0摄氏度的水中,冰和水的质量怎么变化考点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的两种形式是和。

2.蒸发:在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液体蒸发热,有制冷作用。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3.沸腾(1)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着的剧烈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时虽不变,但要吸热;同一种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

(3)沸腾的条件:、。

例:如图所示,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试管,试管中装入少量的水,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中的水也沸腾B.试管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C.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不沸腾D.以上说法都不对4.液化(1)液化要热。

中考科学 专题十 实验与探究(一)生物探究复习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试题

中考科学 专题十 实验与探究(一)生物探究复习测试(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自然科学试题

专题十实验与探究(一) 生物探究[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并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是( A )A.胚乳B.胚根C.胚芽 D.子叶【解析】玉米种子的营养贮存在胚乳中,胚乳中含有较丰富的淀粉,故滴加碘液变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2.如图Z10­1所示为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C )图Z10­1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3.[2014·某某]如图Z10­2所示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C ) A.若X为组织细胞,Y为毛细血管,则②可表示为营养物质和氧气B.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图Z10-2 C.若X为叶肉细胞,①为水,则Y为叶脉中的导管D.若X为根毛细胞,①为水,则Y可表示输导组织4.[2014·某某]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

这个事实直接说明( C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5.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D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D.组织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6.[2014·某某]图Z10­3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若乙表示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B.若乙表示小肠,则丙内含氧量增加图Z10-3 C.若乙表示肾小球,则丙是静脉血管D.若乙是胰岛,当血糖增多时丙内胰岛素会增加【解析】如果乙为肺部的毛细血管,甲是肺动脉,流静脉血,丙是肺静脉,流动脉血;若乙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若乙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甲、丙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流出。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专题复习(物质的存、鉴别、检验、推断、变质、提纯)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专题复习(物质的存、鉴别、检验、推断、变质、提纯)
①变蓝 ②变红 ③pH>7 ④产生红褐色沉淀或 蓝色絮状沉淀
离子 所用方法(试剂)
Cl-
盐酸或 可溶性 盐酸盐
SO42-
硫酸或 可溶性 硫酸盐
AgNO3溶液和 稀硝酸
Ba(NO3)2或 BaCl2和稀硝酸
CO32-
碳酸盐
① 盐酸
② Ca(OH)2溶液 和盐酸
现象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 的白色沉淀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 的白色沉淀
波尔多液和中和酸性土壤。
NaOH: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Na2CO3: 除去油污,用于制石油、肥皂、造纸、
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CaCO3: 常见建筑材料,补钙剂。 NaCl: 常于的厨房的调味剂。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专题复 习(物 质的存 、鉴别 、检验 、推断 、变质 、提纯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SO42-与Ba2+
• 题干中隐含条件: ① 酸性溶液(或PH<7): 则溶液中有H+
② 碱性溶液(或PH>7): 则溶液中有OH-
③ 无色溶液: 则排除有颜色的离子:Cu2+ (蓝色)、Fe2+(浅绿色)、 Fe3+(黄色)、MnO4-(紫 红色)等。
【练 习】
1.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共存的是( C )
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
有白色沉 淀并有能 使红色石 蕊试纸变 蓝的气体
(NH4)2SO4
只有白色沉淀
只有能使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 的气体
K2SO4 NH4Cl
没有明显现象 KCl
3、 不用试剂鉴别
a. 不用任何试剂,可根据待测物的物理 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情况)先 鉴别出其中的一种物质,再利用该物 质鉴别其他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能教育九年级科学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2.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3.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D.在炉子上烧开水4.下列各种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动机B.电风扇C.电冰箱D.电熨斗5.关于"6V 9W"灯泡L1和"3V 9W"灯泡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和L2都正常发光时,LI更亮B.将它们串联在9V的电源上,它们都能正常发光C.将它们串联在6V的电源上,L2消耗的电功率较大D.将它们并联在3V的电源上,L1消耗的电功率较小6.腊制松花皮蛋常用到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因此食用时会有涩昧,可在食用时加调味品去掉涩味,这种调味品最好是()A.酱油 B.食醋 C.菜油 D.食盐7、高铁酸钾(K2Fe0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杀菌、灭藻、去浊、脱色、除臭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试剂,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氧化物 B.K2Fe0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C.它是一种混合物 D.该物质含有两种金属元素8、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主要有:①化学能;②核能;③电能;④太阳能。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分别是( )A.①③①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9、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D.铅锑合会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10、《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率领的汉军误饮了“哑泉”。

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

后来,汉军将士经地方隐士指点,饮了万安溪的“安乐泉”水方才转危为安。

“哑泉”和“安乐泉”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是( )A.NaCl、CaCl2 B.Na2S04、KCl C.BaCl2、NaN03 D.CuS04、Ca(OH)211、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4个推断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D.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0,甲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CO2和H2O。

12、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缺少分解者 D.没有消费者13、2013年5月,质检部门在湖南某县生产的大米中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镉大米”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导致大米镉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一定是当地土壤或水体中镉污染较严重B注射抗生素能缓解食用“镉大米”引起的中毒症状C.大米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D .土壤中的镉进入食物链后,在食物链各环节含量逐渐降低,对最高营养级生物危害最低14、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 .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 .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 2O 电解2H 2↑+O 2↑D .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15、某型号天燃气泄漏检测仪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R 为气敏电阻,其阻值R 与天然气浓度β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R 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用此仪器检测天然气是否泄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小B.天然气浓度减小时,电流表示数变大C.天然气浓度增大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D.无论天然气浓度怎样变化,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16、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 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 2和HCl 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 2CO 3溶液。

实验过程中加入Na 2CO 3溶液 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 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b →c 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 B .图1中b 点的值为106C .咊1中c 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D .图1中o →a 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 段表示17、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一种氨基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半胱氨酸的化学式为(C 3H 7NS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半胱氨酸属于无机物B 半胱氨酸属于氧化物C 半胱氨酸属于化台物D 半胱氨酸由5个原子组成 18、如下图所示.小孩从不太陡的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有灼热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能一定越来越大 B 、重力势能一定越来越小 C 、机械能总量保恃不变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9、关于体育锻炼能够减肥的主要原因是( )A 、体育锻炼能够减少蛋白质的消耗B 、体育锻炼能够增加脂肪的消耗C 、体育锻炼能够降低消化能力D 、体育锻炼能够降低蛋白质的吸收 20、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 .淀粉 沼气 碳酸氢钠 B .甲烷 醋酸 酒精C .木炭 一氧化碳 碳酸钙D .脂肪 酒精 二氧化碳21、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2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 .NaOH HCl CuSO 4 MgSO 4B .Na 2CO 3 K 2SO 4 BaCl 2 HClC .KNO 3 HCl CaCl 2 NaOHD .NH 4NO 3 H 2SO 4 NaOH MgCl 223、如图,R 是定植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在a 、b 两点之间接一个“2.5V ,0.5A ”的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若换接一个“2.5V ,0.6A ”的小灯泡,则这个小灯泡( ) A 、仍能正常发光 B 、比正常发光暗些C 、比正常发光亮些D 、条件不足,发光程度无法判断24、某溶液中有Ba 2+ 、Ag + 、Cu 2+三种离子,现用①NaOH 溶液②K 2SO 4 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则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②①③二、填空题1、市场上销售的牙膏,从膏体上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类,主要原因是加入的摩擦剂不同造成。

牙膏摩擦剂通常有以下三种:氢氧化铝(白色固体)、碳酸钙、二氧化硅(无色透明)。

(1)每种牙膏中通常只含一种摩擦剂,透明牙膏中含有的摩擦剂可能是__________。

(2)若某种牙膏不含其他碳酸盐,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为碳酸钙的实验主方法是将少量牙膏挤入到盛有稀盐酸的容器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可以说明牙膏中含有的摩擦剂是碳酸钙。

2、某品牌脱脂奶粉包装袋上标出的配料如下:①脱脂乳 ②白砂糖 ③乳酸亚铁 ④维生素A ⑤维生素D 等。

请你写出:(1) 该产品配料中属于营养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 配料中能产生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该奶粉中_________物质可以补充铁元素。

(3)蛋白质是重要营养物质,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量很大,除奶制品外,很多食物也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下列食物: a 大米 b 花生油 c 鱼 d 大豆 e 萝卜 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形成尿的场所是 ,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三、实验探究题1、如右图所示,在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入足量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盐酸,在两只试管上各罩一个完全相同的气球,两个气球中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金属A 和B 。

现同时提起两只气球,使其中的金属迅速与稀盐酸接触反应。

实验发现:开始时,甲气球迅速鼓起,而乙气球鼓起较慢;反应结束时,甲气球鼓起的体积比乙气球大。

根据以上事实,可得出以下结论:⑴ ;⑵ ;⑶若在上述条件下,A 、B 两种金属与盐酸反应均生成+2价盐,据此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试对A 、B 各举一例:A 、B。

2、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分离KCl 和BaCl 2两种固体混合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1)B 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该方案的明显失误是因某一步设计不当而使分离产物不纯,该步正确的方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KCl 和BaCl 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

3、如图是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8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A--F 代表人体内的某些物质。

请据图回答:(1)营养物质A 进入血液循环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进入结构8肺泡内的物质F 是________,它将通过__________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3)在人体内,与心室连通的血管都是________,血液D 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方向是一定的,不会倒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轮船上的电动机和缆绳从水库底竖直打捞出一长方体物体,下图P-t 图像中表示了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 与物体上升时间t 的关系。

已知0~80s 时间内,物体始终以m/s 1.0=v 的速度匀速上升,当s 80=t 时,物体底部恰好平稳的放在轮船的水平甲板上。

已知电动机的电压是200V ,物体上升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不计,g 取10N/kg 。

求:(1)湖水的深度h 1,甲板离水面距离h 2 。

(2)物体的质量m ,长度l ,体积V 。

(3)若电动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求在0~50s 内,电动机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5、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BaCl2和HCl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