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匝道箱梁满堂门式支架检算书

合集下载

现浇梁满堂支架检算

现浇梁满堂支架检算

一、工程概况杭州湾大桥北接线第四合同19号桥全长791.08m ,其中上跨乍嘉苏高速公路的主桥为17+22+22+17m 的等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上跨杭州湾大桥北岸连接线的为20+25+25+20m 的等截面预应力连续箱梁,其余均为普通钢筋砼连续箱梁。

全桥预应力现浇连续梁共计2联8孔,普通钢筋砼连续箱梁共计9联31孔。

预应力现浇连续梁全部为单箱单室结构,箱梁高1.4m ,顶板宽9.5m ,底板宽5.5m ,两侧悬臂长各为2m ;普通钢筋砼连续箱梁除第六联外全部为单箱两室结构,箱梁高1.2m ,顶板宽9.5m ,底板宽5.5m ,两侧悬臂长各为2m ;第六联为变截面普通钢筋砼连续箱梁,为单箱两室结构,箱梁高1.2m 。

现浇连续箱梁横坡由顶板旋转而成,顶底板横坡同桥面,腹板保持垂直。

箱梁纵向预应力束为15φj15.24高强度底松弛钢绞线(a b y MP R 1860 ),锚具为OVM15-5,两端张拉,每束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为585.8kN ;OVM15-12,两端张拉,每束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为2343.3kN 。

现浇连续梁混凝土采用C50号混凝土浇注,支座采用GPZ 系列盆式支座。

根据梁体施工工艺要求:①第三联上跨乍嘉苏高速公路的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采用支墩加横梁预留门洞支架现浇;②除第三联外的现浇连续箱梁全部采用布架灵活、搭拆方便、承载力大的WDJ 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搭设满堂支架现浇。

二、满堂支架方案2.1、支架设计的要求2.1.1、支架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2.1.2、支架在承重后期弹性和塑性变形应控制在15mm 以内。

2.1.3、支架部分地基的沉降量控制在5mm 以内,地基承载(压)力达200kPa 。

2.1.4、支架顶面与梁底的高差应控制在理想值范围内,且应与预留拱度通盘考虑。

2.2、支架基础按通过后满堂支架的设计方案,要求地基承载力大于200MPa ,因此必须对地基作特殊处理。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计算书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计算书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计算书我标段K81+380,K84+947.9,K85+779.49天桥为20m+30m×2+20m后张法现浇连续箱梁桥,梁高1.15m,桥面宽8.5m,箱梁采用C40混凝土,均采用满堂碗扣式支架施工。

满堂支架的基础用山皮石处理,上铺10cm混凝土垫层,采用C20混凝土,然后上部铺设10cm×10cm木方承托支架。

支架最高6m,采用Φ48mm,壁厚3.5mm钢管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顶托,现浇箱梁腹板及底板中心位置纵距、横距采用60cm×90cm的布置形式,现浇箱梁跨中位置支架步距采用120cm的布置形式,现浇板梁墩顶位置支架步距采用60cm的布置形式,立杆顶设二层12cm×12cm 方木,间距为90cm。

门洞临时墩采用Φ48×3.5(Q235)碗扣式脚手架搭设立杆,纵向间距45cm、横向间距均为45cm,横杆步距按照60cm进行布置。

门洞横梁采用12根I40a工字钢,其中墩柱两侧采用双排工字钢,其余按间距70cm平均布置。

验算结果1荷载计算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⑴ q1——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根据现浇箱梁结构特点,我们取Ⅰ-Ⅰ截面、Ⅱ-Ⅱ截面两个代表截面进行箱梁自重计算,并对两个代表截面下的支架体系进行检算,首先分别进行自重计算。

①Ⅰ-Ⅰ截面处q1计算根据横断面图,则:q 1 =BW=BAc⨯γ=()()[]kPa=82.351.432.025.85.483.025.41.426⨯÷++⨯÷+⨯注:B—箱梁底宽,取4.1m,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②Ⅱ-Ⅱ截面处q1计算根据横断面图,则:q 1 =BW=BAc⨯γ=()()()[]kPa=16.191.473.024.38.332.025.85.483.025.41.426⨯÷+-⨯÷++⨯÷+⨯注:B—箱梁底宽,取4.1m,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箱梁满堂支架检算资料

箱梁满堂支架检算资料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强度检算一、设计依据鉴于目前碗扣式脚手架设计与施工规程处于编制过程之中,尚未正式发布。

本满堂支架主要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航空航天工业部星河机器人技术开发公司开发的WDJ 碗口型多功能脚手架使用说明书并结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进行设计。

二、设计说明主线桥箱梁为预应力砼结构,整个箱梁砼分为两次浇筑成型(跨中区首先浇筑砼底板、腹板,最后浇筑顶板;中横梁及端横梁区砼一次浇筑成型)。

箱梁底部离地面最大高度15.2m 。

满堂支架按纵向60cm ,横向90cm (中横梁位置局部调整)、步距120cm 间距搭设。

三、设计参数竹胶板:规格122x244x1.5cm弹性模量:纵向Ez=6.5GPa 、横向Eh=4.5GPa 弯曲强度:纵向σz=80MPa 、横向σh=55MPa 密度:9.5KN/m 3木 材:强度等级TC13(木结构设计规范),有:15×10cm 主受力方木、10×10cm 分布方木、5×15cm 木板、3×10cm 木板等几种规格。

设计抗弯强度2/13mm N f m = 顺纹抗剪强度2/6.1mm N f v = 弹性模量2/10000mm N E = 密度(新加工方木)8KN/m 3四、强度检算根据设计图可知整个施工过程中,最不利受力位置主要在中横梁区,对该处进行荷载分析如下:受力分析简图16×25=400400cm 120c m120c m 4×90=360cm204.1 10cm ×10cm 分布方木(间距25cm 布置)强度检算小方木每根长度4m ,最大中心间距按25cm 布置,由于主受力方木纵向间距为60cm ,小方木跨度有6跨,剩余两侧各悬挑20cm 。

此处按6跨连续梁(不考虑悬挑部分,两端按简支)进行受力分析。

①荷载分析永久荷载永久荷载包括钢筋砼、模板、支架自重,根据实际情况按砼高度1.5m ,容重26KN/m 3计算如下:0.25×26×1.5(钢筋砼)+0.25×0.015×9.5(竹胶板)+0.1×0.1×8(分布方木自重)=9.87KN/m可变荷载可变荷载包括施工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根据满堂支架搭设结构及工期安排,不考虑雪荷载和水平风荷载;施工荷载(作业层人员、器具、材料的重量)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取3KN/m 2;砼振捣附加荷载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取2KN/m2;砼采用泵车入模,不考虑砼入模的冲击荷载。

满堂支架计算书

满堂支架计算书

附件1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受力计算书一、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采用WDJ碗扣式多功能脚手杆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托撑。

立杆顶设二层方木,立杆顶托上纵向设15×15cm方木;纵向方木上设10×10cm的横向方木,其中在墩顶端横梁和跨中横隔梁下间距不大于0.25m(净间距0.15m)、在跨中其他部位间距不大于0.3m(净间距0.2m)。

模板宜用厚1.5cm的优质竹胶合板,横板边角宜用4cm厚木板进行加强,防止转角漏浆或出现波浪形,影响外观。

具体布置见下图:支架横断面图、支架搭设平面图、支架搭设纵断面图1560支架横断面图支架搭设平面图2设计开挖线竖向剪刀撑间距3.6m,与地面夹角45°底部、顶部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部水平剪刀撑间距4.8m支架搭设纵断面图3主桥和引桥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及横杆步距等搭设要求如下:(1)30m+45m+30m顶推现浇箱梁支架立杆采用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步距为60cm×60cm×120cm、60cm×90cm×120cm和90cm×90cm×120cm三种布置形式的支架结构体系,其中:横桥向中心8.4m 范围间距60cm,两侧翼缘板3.6m范围间距90cm。

纵桥向墩旁两侧各4.0m范围内的支架间距60cm;除墩旁两侧各4m之外的其余范围内的支架间距90cm,跨中横隔板下1.5m范围内的支架顺桥向间距加密至60cm。

(2)2*27.45m、4*29.439m、3*28.667m、4*28.485m现浇箱梁支架立杆采用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步距为60cm×60cm×120cm、60cm×90cm×120cm和90cm×90cm×120cm三种布置形式的支架结构体系,其中:横桥向中心8.4m 范围间距60cm,两侧翼缘板3.6m范围间距90cm。

现浇箱梁满堂碗扣支架验算

现浇箱梁满堂碗扣支架验算

(泉塘特大桥)现浇箱梁支架验算一、现浇箱梁支架设计理论基础与设计步骤1、支架设计的理论基础⑴理论力学原理;⑵材料力学原理;⑶结构力学原理。

2、设计步骤拟定支架类型及结构布置荷载分析及荷载组合底模板验算横向木枋验算纵向木枋验算支架立杆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

3、支架设计本桥箱梁底至地面最大高度为14.0m,拟采用满堂式ø48*3.5碗扣支架作为全桥支架的基本构件。

现浇梁主墩两侧4.0m范围内底板、腹板底支架横距为30cm,翼缘板底支架横距为60cm,纵距均为60cm;现浇梁其余部位腹板位置立杆横距为30cm、纵距为60cm, 底板和翼缘板位置立杆横距为60cm、纵距为60cm;所有横杆步距均为1.2m。

满堂支架顶横向木枋采用10*10cm木枋单层布置,横向木枋上铺设纵向木枋,纵向木枋采用5*10cm木枋单层按间距15cm布置,纵向木枋上铺设15mm厚竹胶板。

具体支架设计图附后。

该连续梁与上饶县泉塘村7m宽县道成157°交角,交叉点正线里程为DK356+359.95,县道从第13#、14#墩中间穿过。

为了保证县道正常交通,我们采取改道的方案。

结构计算采用允许应力法,钢管柱基础按独立刚性基础计算。

二、计算参数1、梁体混凝土容重:26.0KN/m32、混凝土超重系数:1.053、施工临时荷载:2.5KN/m24、倾倒混凝土产生荷载:2.0KN/m25、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2.0KN/m26、安全系数取值:满堂脚手钢管应力安全系数取1.4膺架杆件应力安全系数1.3稳定安全系数1.57、材料应力取值:A3钢:[σ轴]= 140MPa、 [σ弯]= 145MPa、[τ]= 85MPa方木:[σ弯]= 13MPa、[τ]= 2.0MPa竹胶板:[σ弯]= 12MPa、[τ]=12MPa8、材料弹性模量取值:钢材弹性模量: 2.1×105 MPa方木(杉木)弹性模量: 9×103 MPa竹胶板弹性模量: 3.1×103 MPa9、杆件允许最大挠度为L/400三、荷载计算1、荷载分析⑴钢筋混凝土自重箱梁钢筋混凝土自重属均布荷载,直接作用于底模及侧模,根据现浇梁设计图可得箱梁各部分自重荷载为:底板处:q1底板=(3.45*0.475+3.45*0.365)*26*1.05=79.1KN/m腹板处:q1腹板=(3.315*1.63-2.6*0.65÷2-0.5*0.3÷2-1.05*0.35÷2-1.825*0.775)*26*1.05=78.8KN/m翼缘板处:q1翼缘板=(2.65*0.485)*26*1.05=35.7KN/m⑵竹胶板底模(板厚δ=1.5cm,容重γ=7.5KN/m3)q2=1*1*0.015*7.5KN/m3=0.11KN/m2⑶纵向木枋(5*10cm@15cm)q3=(1/0.15)*0.05*0.1*7.5=0.25KN/m2⑷横向木枋(10*10cm)q4=(1/0.6)*0.1*0.1*7.5=0.13KN/m2⑸钢管支架体系自重①单根钢管自重按14m的支架高度计算钢管自重荷载(含配件、剪刀撑及水平拉杆等),ø48*3.5钢管单位重为3.84kg/m,加配件乘以系数2.0,则立杆自重平均分配到底层的荷载为:g=14m*3.84kg/m*2*9.8N/1000=1.05KN/根②钢管支架体系自重根据支架设计图,底板及腹板区平均每平方米布置了11.1根钢管,翼缘板处平均每平方米布置了7.4根钢管,则支架体系自重为:底板和腹板处q5底板和腹板=1.05*11.1=11.7KN/m2翼缘板处q5翼缘板=1.05*7.4=7.8KN/m22、荷载组合⑴竹胶板底模承受荷载①底板处(宽3.45m)q竹胶板=q1底板/3.45 +q倾倒砼+q砼振捣=79.1/3.45+2.5+2.0+2.0=29.4KN/m2②腹板底模(单侧宽1.63m)q竹胶板=q1腹板/1.63 +q倾倒砼+q砼振捣=78.8/1.63+2.5+2.0+2.0=54.8 KN/m2③翼缘板底模(单侧宽2.65m)q竹胶板=q1翼缘板/2.65 +q倾倒砼+q砼振捣=35.7/2.65+2.5+2.0+2.0=20KN/m2⑵纵向木枋承受荷载①底板处q纵向木枋=q竹胶板+ q2=29.4+0.11=29.51KN/m2②腹板处q纵向木枋=q竹胶板+ q2=54.8+0.11=54.91KN/m2③翼缘板处q纵向木枋=q竹胶板+ q2=20+0.11=20.11KN/m2⑶横向木枋承受荷载①底板处q横向木枋= q纵向木枋+ q3=29.51+0.25=29.76KN/m2②腹板处q横向木枋= q纵向木枋+ q3=54.91+0.25=55.16KN/m2③翼缘板处q横向木枋= q纵向木枋+ q3=20.11+0.25=20.36KN/m2⑷立杆承受荷载①底板处q立杆= q横向木枋+ q4=29.76+0.13=29.89KN/m2②腹板处q立杆= q横向木枋+ q4=55.16+0.13=55.29KN/m2③翼缘板处q立杆= q横向木枋+ q4=20.36+0.13=20.49KN/m2⑸立杆对地基产生的荷载①底板处q地基= q立杆+ q5=29.89+11.7=41.59KN/m2②腹板处q地基= q立杆+ q5=55.29+11.7=66.99KN/m2③翼缘板处q地基= q立杆+ q5=20.49+7.8=28.29KN/m2四、满堂脚手架结构验算1、竹胶板底模验算竹胶板钉在纵向木枋(5*10cm@15cm)上,直接承受上部荷载,取承受最大荷载的腹板处进行验算,截取1m宽的竹胶板按简支梁偏于安全验算。

推荐-现浇箱梁满堂支架验算书 精品 精品

推荐-现浇箱梁满堂支架验算书 精品 精品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验算书工程名称:XX 市人民路—东环路立交桥工程 建设单位:XX 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XX 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验 算: 审 核: 批 准:编制单位:XX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XX 东环立交桥项目经理部编制时间:二〇一二年一月一 、现浇箱梁支架设计理论基础与设计步骤(一)、支架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XX 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6-20XX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XX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XX(20XX 年版)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XX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XX 7.《公路桥涵施工手册》 8.《邯郸市人民路—东环路立交桥工程现浇梁》施工图(二)、设计步骤拟定支架类型及结构布置 荷载分析及荷载组合 模板验算 纵向方钢验算 支架立杆验算 地基承载力验算。

二、现浇箱梁支架验算横向木枋验算(一)、支架搭设本桥箱梁底至地面最大高度为 13.0m,施工支架主要采用满堂Φ48*3.5mm 碗扣支架 作为全桥支架的基本构件。

剪刀撑采用Φ48mm,壁厚 3.5mm 普通无缝钢管及扣件;采用 满堂式立杆纵距为 90cm,箱梁变截面处为 60cm,水平杆步距均为 120cm,扫地杆距地面 高度 20cm;腹板及隔板位置立杆横距为 60cm,底板及翼缘板位置立杆横距为 90cm。

曲 线部位,立杆的纵横距离均按扇形的外边缘为基准布置。

剪刀撑横断面及纵断面上每 5 排设置 1 道,支架竖向 4.8m 高度位置设置一层水平剪刀撑。

顶托直接插入立杆顶端, 支架搭设时下部设底托、顶部设顶托,底托与顶托调整范围控制在 200mm 以内。

顶托上 横向单层布置 6*9cm 方钢,间距同立杆间,方钢上方纵向铺设单层 10*10cm 方木,中到 中间距 20cm,纵向方木上铺设 15mm 厚竹胶板。

满堂现浇支架检算书

满堂现浇支架检算书

中铁X局厦深铁路XSFJ-Ⅱ标第四项目部满堂支架现浇24m箱梁支架检算书计算人:复核人:审批人:年月日1、工程概况现浇简支箱梁中心梁高2.4m(含排水坡),梁底宽为5.92m,梁顶板宽12.2m,顶板厚34㎝,腹板厚50-80㎝,底板厚30㎝。

现浇支架拟采用碗扣式钢管(φ48*3.5mm)支架,支架纵向间距90cm,横向间距腹板下30cm,翼缘板下90cm,其余部位60cm,竖向步距均为90cm。

钢管顶托上纵桥向设14×20cm方木,在14×20cm方木上设10×10cm 横向肋木,横向肋木间距25cm,横向肋木上铺设顶板底模,底模板采用18mm优质竹胶板。

侧模采用18mm优质胶木板,加劲肋木为10×10cm方木,间距25cm,背楞采用2[10槽钢,背楞间距60cm,拉杆采用φ20圆钢,间距100cm。

钢管立柱通过地托支承在14×20cm方木上,地基采用C15砼进行硬化处理,砼厚15cm。

浇筑砼前先对原地面进行整平、夯实,夯实后地基承载力为200kPa以上。

2、材料参数胶合板:[σ]=18MPa ,E=10×103Mpa油松、新疆落叶松、云南松、马尾松:[σ]=12MPa(顺纹抗压、抗弯) [τ]=3.14MPa(横纹抗剪) E=9*103MPa热轧普通型钢:[σ]=170Mpa,[τ]=100Mpa,E=2.1×105MpaC15混凝土:[σc]=4.6Mpa[10槽钢: Wx=39.7cm3,Ix=198.3cm4A=12.74cm23、计算荷载箱梁混凝土一次浇注成型,荷载计算梁高取2.4m,顶板厚度0.34m,底板厚度0.3m,腹板厚50-80㎝,翼缘板厚0.4m(取平均值)。

腹板钢筋混凝土荷载:q1=26KN/m3×2.4m=62.4kN/m2底板处钢筋混凝土荷载:q1’=26KN/m3×(0.34+0.3)m=16.6kN/m2 翼缘板下钢筋混凝土荷载:q1”=26KN/m3×0.4m=10.4kN/m2施工人员及机具荷载:q2=2.5kN/m2泵送砼冲击荷载:q3=3.5kN/m2振捣砼产生荷载:q4=2KN/m2(底板),q4=4kN/m2(侧模)腹板处内、外模型荷载:q5=10KN/m2底板处内、外模型荷载:q5’=6KN/m2翼缘板处模型荷载:q5”=1KN/m2荷载分项系数砼、模型自重荷载取1.2,其他取1.4。

现浇梁满堂支架施工验算

现浇梁满堂支架施工验算

附录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验算现浇梁的特点是结构整体性好,外形美观。

在现浇箱梁的各项施工工序中,支架搭设的质量极为关键,而支架受力的正确验算是保证支架搭设成功的基础。

对现浇梁底模、分配梁和承重梁的设计如下:底模采用122cm×244cm×1.2cm竹胶板,纵桥向铺设,板下采用模木(分配梁)打孔后铁钉相连,板缝用宽胶带纸粘贴;底模下沿横桥向顺铺10cm×10cm方木,间距为2.44/6=0.407m(计算采用0.41m);横梁采用外径φ48,壁厚3.5mm钢管纵桥向架设在碗扣支架的可调上部托撑顶部,支架布距根据经验拟定为箱梁腹板位置0.6m×0.9m,空心位置 0.9m×0.9m,水平杆垂直间距1.2m。

支撑底模的横木受力模型实为多跨超静定梁,现将其简化为单跨静定简支梁这样不仅计算简便,而且增加了方案的安全性。

1横梁验算1.1模板、横梁自重N木=0.1×0.1×0.6×6=0.036KNN模=0.6×0.41×10.3×0.012=0.030KN1.2钢筋砼的重量N钢筋砼=0.6×0.41×1.4×26=8.954KN1.3施工荷载σ活1=2.5KPaN活1=2.5×0.41×0.6=0.615KN;N活2=2.5KN。

1.4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N振=2.0×0.41×0.6=0.492KN;这样,N总N1+2+3+4=10.127KN。

F均=N总/0.6=10.127/0.6=16.878KN/m;N活2=2.5KN;那么,M=1/8F均·L2+1/2N活2·L/2=1/8×16.878×0.62+1/2×2.5×0.3=1.135KN·m;σ=M/W=1.135/(1/6×0.1×0.12)=6.81MPa<[σ]容=17MPa;τ=QS/bI=0.947025MPa<[σ]容=1.9 MPaƒ=(5F均·L4)/(384EⅠ)+(N活2L3)/(48EI)=0.469mm<[f]=L/400=1.5 m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浇匝道箱梁满堂门式支架检算书目录1.概述 (2)2.使用材料 (2)3.材料性能参数 (2)4.验算过程 (3)4.1.施工荷载计算 (3)4.2.底模板验算 (5)4.3.侧模板验算 (7)4.4.内模竹胶板检算 (8)4.5.外模分布方木检算 (9)4.6.支架验算 (12)4.7.地基承载力检算 (12)5.结论 (13)1.概述根据施工方提供的现浇匝道箱梁满堂门式支架方案,我方予以复核计算,具体如下2.使用材料:2.1.支架2.1.1.采用门式脚手架,高度为1900、1700、1200mm,宽度为1000mm,钢管直径采用57x2.5mm,斜撑采用标准斜撑1200,1000,800mm。

2.1.2.根据荷载情况,初步拟定门式架采用1900x1000mm的,变化部分采用1700、1200、1000型门式架进行调节,顶部用调节杆调节短程间距。

根据结构特点,门式架均按照顺桥向排列布置,门架之间横向间距为1200mm,门架之间顺桥向间距根据箱梁弧度适当加大或减少0~10cm,平均间距为600mm,在横梁及横隔梁处纵向间距适当减少,采用400~300mm间距。

、2.2.全桥按间距320cm(横梁处160cm)增设交叉剪刀撑,材料采用D48x3钢管,以增加支架整体稳定性。

2.3.底模方木2.3.1.底模纵向方木采用 10×10cm方木,在梁中间距30.5cm,在横梁处及跨中腹板部位间距为24.4cm。

纵梁采用[10槽钢。

A=8.98cm2,I=89.4cm4,w=22.4cm32.3.2.模横肋采用10×10cm 方木,间距27.5cm;竖肋采用10×15cm 方木间距90cm2.4.模板2.4.1.底模、侧模、翼板均采用竹胶板,规格122×244×1.5cm3.材料性能参数3.1.门架钢管见表1-1弹性模量9Mpa抗弯强度11Mpa3.3.[10槽钢弹性模量E=2.06×105MPa[σ]=145MPa3.4.竹胶板弹性模量E=9×106Mpa静曲抗弯强度为[σ]=80MPa4.验算过程4.1.施工荷载计算4.2.模板重量:取0.35KN/m2;4.3.钢筋砼自重: 箱梁采用单箱室,顶板厚度是逐渐变化的,跨中为横隔梁,底板和顶板厚度20cm,底板从跨中到墩柱顶实心部位逐渐变化到40cm,墩顶处为实心,梁高一般为150cm。

梁体混凝土分布及断面积见下图。

根据上图中混凝土断面面积可计算各断面的各部单位面积的混凝土重量,混凝土比重按照25KN/m3来计算,计算结果见表。

4.3.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5KN/m2;4.3.2.倾倒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2.0KN/m2;4.3.3.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对水平模板为2KN/m2;对垂直模板为4KN/m2;4.3.4.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采用《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公式:Pmax=Kγh ,当υ/T ≤0.035时:h=0.22+24.9υ/T;当υ/T>0.035时,h=1.53+3.8υ/T。

4.3.5.方木(按松木)自重为0.10×0.15×9=0.135KN/m4.3.6.活载取值:计算模板及下方木时取2.5KN/m2计算支立杆时取1.5KN/m24.3.7.荷载取值分项系数:静载系数rG =1.2活载系数rQ=1.44.4.底模板检算:4.4.1.荷载分析:4.4.1.1.模板受静载(1+2):G1=37.5+0.35 =37.85KN/m2(横梁)G1=24.43+0.35=24.78KN/m2(梁中B区)G1=9.975+0.35=10.325KN/m2(跨中A区)4.4.1.2.模板受活载(3+4+5):Q1=2.5+2.0+2.0=6.5KN/m24.4.1.3.模板设计荷载:qz=G1·rG+Q·rQ=37.85×1.2+6.5×1.4=54.52KN/m2(横梁);qh=24.78×1.2+6.5×1.4=38.836KN/m2(梁中B区);qh=10.325×1.2+6.5×1.4=21.49KN/m2(梁中A区)4.4.2.强度检算:4.4.2.1.梁底模板强度4.4.2.1.1.以中梁和横梁处计算,实心段箱梁采用10×15cm规格红松方木,间距0.244m,在跨中其他部位,方木间距为30.5cm。

由于竹胶板横桥向尺寸按1.22m铺设两端简支,中间连续,简化结构按五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q中R4.4.2.1.2.横梁处跨度为L=0.244米,简化结构按五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单位荷载沿纵向q=54.52×1.0m=54.52KN/m。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得:Mmax=-0.105ql2;Rmax=1.132ql;fmax=0.664ql4/100EIMmax=-0.105×54.52×0.2442 =-0.341KN·mσmax= Mmax/w=0.341/(0.10×0.0152/6)×10-3=9.09Mpa<[σ]=80Mpa横梁底模板强度通过。

4.4.2.1.3.挠度验算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1,[f]=L/400=244/400=0.61mm竹胶板对方木产生的最大反力为:RBmax=1.132×54.52×0.244=15.06KN/m;竹胶板产生的最大挠度在A-B之间,数值为:fmax=0.664×54.52×0.2444/(100×9×106×1.0×0.0153/12)=0.51mm<[f]= 0.61mm。

4.4.2.2.梁中模板(B区)检算4.4.2.2.1.强度验算方木间距为0.244m,按照五跨连续梁进行计算,L=0.244m,q=38.86Kn/m。

计算公式为:Mmax=-0.105ql2;Rmax=1.132ql;fmax=0.664ql4/100EIMmax=-0.105×38.86×0.2442 =-0.243KN·mσmax= Mmax/w=0.243/(1.00×0.0152/6)×10-3=6.48Mpa<[σ]=80Mp底模板最大弯距在 B点处,检算强度通过。

对方木产生的最大反力在B(D)支点处数值大小为:Rmax=1.132ql=1.132×38.836×0.244=10.727 KN/m。

4.4.2.2.2.底模板挠度检算: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表8-11[f]=L/400=244/400=0.61mmf=0.664×ql4/(100 EI)=0.632×38.86KN/m×0.2444m4/[100×9.0×106KN/m2×(1.00×0.0153/12)m4]=0.344mm<[f]=244/400=0.61mm。

模板刚度没有超过允许范围,刚度合格。

4.4.2.3.跨中A区模板受力计算4.4.2.3.1.梁中模板强度检算按照四跨连续梁进行计算,L=0.305m,q中=21.49KN/m。

中R计算公式为:Mmax=0.105ql2;Qmax=1.143ql;fmax=0.664ql4/100EI梁中部位竹胶板模板的最大强度:Mmax=0.105×21.49×0.3052=0.21KN.mσmax= Mmax/w=0.21/1×0.0152/6×10-3=5.6MPa <[σ]=80MPa底模板最大弯距在 B点处,检算强度通过。

4.4.2.3.2.底模板挠度检算:f=0.664×ql4/(100 EI)=0.664×30.27 x 103N/m×0.3054m4/[100×7600×106N/m2×(1.00×0.0153/12)m4]=0.19mm<[f]=305/400=0.76mm。

模板刚度没有超过允许范围,刚度合格。

4.5.侧模板检算4.5.1.侧模板水平荷载:4.5.1.1.新浇筑的混凝土的侧压力:新浇筑的混凝土的侧压力公式为Pm=K·γ·h,当υ/T≤0.035时:h=0.22+24.9υ/T当υ/T>0.035时:h=1.53+3.8υ/T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掺加缓凝外加剂取K=1.2混凝土容重γ=25kn/m3估算砼灌注速度υ=0.25m/h,入模时砼温度取T=15℃则υ/T=0.25/15=0.017<0.035按公式得出混凝土有效高度:h=0.22+24.9x0.017=0.643m,侧压力Pm==K·γ·h =1.2×25×0.643=19.3Kpa4.5.1.2.倾倒砼对外倾侧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侧模板的倾斜角为60°,则倾倒混凝土对侧模板的水平荷载与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相同,P=19.3kpa。

4.5.1.3.振捣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取4.0 Kpa。

侧模板水平压力为P=19.3+19.3+4=42.6Kpa对侧模的法线压力为Pf=42.6sin30°=36.9kpa。

侧模板布置:背带为10×10cm方木,肋间距24.4cm。

4.5.2.强度验算单片竹胶板计算模型为4跨连续梁,计算公式为:Mmax=-0.105ql2Q=1.132qlf=0.664ql4/100EI。

弯矩Mmax=-0.105ql2=-0.105×36.9×0.2442= -0.231KN.m竹胶板强度σ= Mmax/w=-0.231/(1.0×0.0152/6)=6.16Mpa<[σ]=11Mpa 因此强度满足要求。

4.5.3.挠度验算最大的挠度出现在A-B之间,最大挠度为:fmax=0.664ql4/(100EI)=0.664×36.9×0.2444/(100×9.0×106N/mx1.0×0.0153/12)=0.343mm< [f]=244/400=0.61mm。

挠度满足要求4.6.内模竹胶板检算4.6.1.荷载计算内顶板采用胶合板,厚度15mm,竹胶板纵向布置,横向布5*10cm木条,木条间距为45cm,l=0.45m。

顶板模受静载G=25×0.2+0.35=5.35KN/m2活载Q=2.5+2.0+2.0=6.5KN/m2总荷载为:q=5.35×1.2+6.5×1.4=15.52KN/m4.6.2.强度验算支撑框木条计算按照4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