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波发射台综合防雷工程改造安装

合集下载

中波发射台的系统整体防雷改造

中波发射台的系统整体防雷改造

3改造工程具体措施 3 . 1接 地 网 发射 台所处地域土壤 情况为沙质土 壤, 其 土 壤 电阻 率 约4 0 0 Q ・ m 。 接 地 电 阻估 算 公 式R = O . 5 p/ A , p= 4 0 0Q ・ m , 当 接 地 电 阻 值 要求为 l Q,则 接 地 网面 积 A 约 需4 0 0 0 0 m 2。当 接 地 电阻值按 保护接 地要 求为4 Q , 则 接 地 网面 积 A 约 需2 5 0 0 m 2 。而 现 有 台 内面 积 也 只 有 约1 5 0 0 0 m 2 。 因 此 我 们 将 台 内所 有 的 接 地 装 置 改 造 为 综 合 接 地 ,沿 台 内 围 墙 安 装 接 地 网,接地 网材 料水 平接地 体为4 0 ×4 热 镀 锌 扁钢 ,埋深5 0 0 ,垂直接地体 为5 O X 5 ×2 0 0 0 热镀 锌角钢 + l 6 ×3 0 0 0 铜 包 钢 集 电 极 , 垂




………ຫໍສະໝຸດ ………一
研筮羼一 一I
中波 发射 台的系统整体 防雷 改造
海峡之声广播 电台 张才发 罗 乔 刘俊峰
【 摘 要 】 中 波 发 射 台的 防 雷 是 一 项 综合 复 杂 的 工 作 , 既是 重 点 也 是 难 点 。 本 文 介 绍 了 厦 门 中 波 发 射 台的 系 统 整 体 防 雷 改 造 工 程 。 改 造 工 程 对 建 筑 、 设 备 和 人 员 的 防 雷 进 行 统 筹 考 虑 , 系统 分 析 ,整 体 设 计 ,综 合 应 用 多种 现 代 防 雷技 术 ,极 大提 高 了发 射 台 的 防 雷 能力 ,对 其 他 发 射 台 的防 雷 工 作 具 有 很 好 的 借 鉴 意 义 。 【 关 键 词 】 中波 发 射 台 ;系 统 整 体 防 雷

中波发射台天线防雷措施的改进

中波发射台天线防雷措施的改进

1 mm/ V 由于 雷 电 流 表 现 为 瞬 间 的 电脉 冲 ,其 能 量 主 要 集 k。
中 在 直 流 和 低 频 部 分 。在 原 有 多 种 防 雷 措 施 上 , 尽 可 能 泄 为
放 雷 电 流 ,在 天 调 网 络 连 接 发 射 机 馈 线 处 对 地 并 联 上 电 感
安全播 出十分 重要而 迫切 的课题 。
地 是 防 雷 系 统 中 最 基 础 、最 重 要 的 环 节 ,良 好 的 接 地 才 能 有 效 降 低 引线 上 的 电 压 ,泄 放 雷 电 流 ,避 免 ; 击 设 备 。 中
4 中 波 天 线 避 雷 措 施 的 改 进
4 1改进 思路 . 围 绕 防雷 原 理 我 们 从 如 何 让 雷 电 流 泄 放 和 阻 塞 两 个 环 节 展开 改进 工作 。 目前 我 台 避 雷 器 安 装 情 况,中 波 发 射 台 在 天 线 方 面 的 防 雷 措 施 主 要 有 :在 天 线 底 部 装 有 传 统 半 球 形 放 电 装 置 , 天 调 网 络 安 装 石 墨 放 电 在 球 、泄 放 线 圈 、隔 直 电 容 、移 相 网 络 ;在 发 射 机 输 出 馈 线 串 接 高 频 避 雷 器 。尽 管 有 这 些 防 雷 措 施 。但 在 雷 电 期 间 。我 台
的 发 射 机 仍 经 常 遭 遇 雷 击 , 射 机 功 放 损 坏 严 重 。不 仅 造 成 发
( )发 射 天 线 底 部 半 球 形 避 雷 器 间 隙 为 5 1 mm:
( )石 墨 放 电球 间 隙 为 3 2 mm ; ( ) 发 射 机 内球 形 避 雷 器 间 隙 为 1 mm, 电球 间 距 为 3 5 放
9 4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技术的分析及措施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技术的分析及措施

1322022年2月下 第04期 总第376期消防安全与防雷减灾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在我国广播电台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中波广播发射台的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着广播电台的播放质量,也关系着人们收听服务质量,基于此,应当加强对中波广播发射台的保护,需从各方面来确保其安全、正常运行。

中波广播发射台需要克服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才能正常运行,由于其通常处于空旷区域,在雷雨天气的时候十分容易遭受雷击,若未做好防雷措施则很容易致使发射台的信号无法正常传输,导致发射机设备受损。

基于此,应当基于我国广播行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加强对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技术的研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创新防雷技术,从而起到较好的防雷作用,保障中波广播发射台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1.中波广播发射台落实防雷保护技术的意义中波广播发射台落实防雷保护技术十分有必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保护技术的研究,不断地优化和创新防雷保护技术,并将其贯彻落实于中波广播发射台的运行中,能够提高发射台相关设备的性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由于中波广播发射台位于较为空旷的位置,直接暴露于室外,若不实施有效的防雷保护技术则很容易受到雷击威胁,一旦击中便可能损伤发射台中的各项设备,如发射机、电源等,致使其无法正常运行,直接影响了信号传输工作的开展。

另外,即使使用了防雷保护技术,但所选择的防雷保护技术较为落后或是使用不当,同样也不利于起到有效的防雷保护作用,反而会增加中波广播发射台设备的雷击影响概率,损伤设备的性能。

基于此,必须根据中波广播发射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防雷保护技术以保证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出现设备故障[1]。

第二,中波广播发射台落实防雷保护技术,有利于加强对防雷保护技术的研究,提升防雷保护水平,稳定中波广播发射台信号传输系统,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收听服务,推动广播事业的长远发展。

中波发射机的防雷和接地对策探析

中波发射机的防雷和接地对策探析

中波发射机的防雷和接地对策探析为了防止雷击对中波发射机设备造成损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雷措施:1.安装避雷器:通过安装合适的避雷器,可以将雷电引导至地下,避免直接击中设备。

2.构建避雷网:在发射机周围设置合适的避雷网,将雷电引导至地下,减少对设备的威胁。

3.使用避雷针:在中波发射机上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至地下。

4.增强绝缘性能:在设备中使用合适的绝缘材料,提高设备对雷电的抵抗能力。

为了保证中波发射机的正常工作,接地对策也是非常重要的:1.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中波发射机与地面之间存在良好的接地连通,以便将静电、电流等导出地下。

2.合理铺设接地线:接地线的质量和长度都对接地效果有影响,铺设接地线时应注意选择导电性能好的线材,并避免过长的线路,减少电阻。

3.接地电阻测量: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测,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4.有效的接地点选择:选择合适的接地点,如建筑物的大地接地、水塔的接地等,以提高接地效果。

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的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2.备用设备:在遭受雷击等意外事件时,备有相应的备用设备,以保障通信持续性。

3.人员安全教育:定期组织人员进行防雷安全培训,提高对防雷常识和应急处理的意识。

中波发射机在防雷和接地对策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安装避雷器、构建避雷网、使用避雷针等方法来防止雷击对设备造成损坏,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铺设合理的接地线等方法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备有备用设备以及开展人员安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有效地保护中波发射机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中波台发射天线防雷放电装置的安装与调试

中波台发射天线防雷放电装置的安装与调试

中波台发射天线防雷放电装置的安装与调试发布时间:2022-09-02T06:45:52.681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5月9期作者:王芳[导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局8103台位于新疆东北部,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

王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局8103台引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局8103台位于新疆东北部,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

伊吾县最高海拔4888米,最低海拔260米,县城平均海拔1700米,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风、雪、洪、旱、虫灾经常发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易灾区。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夏季容易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常出现短时强降雨,并伴有雷电、大风等恶虐天气。

我台天线区位于开阔地带,四周无高大建筑,是雷电袭击的高危地带,因此,预防雷电已成为我台确保安全播出工作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台站天线区防雷工作现状目前,我台天线区共有两座中波铁塔,一座调频铁塔。

调频铁塔离两座中波铁塔距离太远,无法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其中1494KHZ 和1044KHZ双频共塔这座铁塔地势较高,相比于另一座单频中波铁塔更容易遭雷击,特别是低频段的1044KHZ主用发射机经常由于雷击损坏功放管,给安全播出工作带来了巨大威胁。

进入夏季,我台对铁塔底部的放电球、网络架输出端的石墨放电球、网络架输出端的防雷线圈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还是经常出现雷电损坏发射机的事件。

新型中波发射天线防雷放电装置我台积极探索新的防雷措施,进一步完善台站天线区防雷装置。

通过其他台站的经验分享,最终选定安装咸阳广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波发射天线防雷放电装置,其公司研制的防雷器主要在铁塔底天线输口上部接入防雷器能有效的防止雷电的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直接嵌入匹配网络,很好的保护了匹配网络和发射机。

这个装置有如下优点:1、采用多重防雷措施,对雷电进行优先处理,防雷效果更好。

2、放电球采用模具一次冲压完成,放电球面进行抛光处理,放电球表面更加光滑,放电效果更好。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技术的分析及措施.doc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技术的分析及措施.doc

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技术的分析及措施作者:曹勇来源:《大陆桥视野·下》2013年第07期摘要中波广播发射台所处环境的客观因素(地势较高、平坦空旷且没有高建筑物)和雷雨天气不可控制的自然因素,防雷击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在这种环境下,发射机很容易在雷雨天气时将雷电引入,造成发射机的损坏后不能正常工作。

本文就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中波广播防雷技术措施目前,大多数广播台的发射机防雷一般都是通过在天线底部和天调网络安装放电的装置实现的。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通常采用垂直振子单桅杆拉线天线铁塔,底部绝缘,经馈线、天调网络与铁塔底部连接。

地网是以铁塔底部为圆心深度为0.8 m的土壤中呈辐射状敷设的铜网。

通过中波天线辐射的频率,可以起到大量的减少大地电流的损耗,不论是天线还是馈线,天调网络和地网,它们每项细小的指标的好坏,都会对天线整体的防雷效果产生影响。

当大量电流通过并倒送到发射机时,倒送过大的瞬间电流电压在保护电路动作之前就会使发射机损害,所以在雷雨天气的时候,仍会有为数不少的广播发射台遭到雷击。

中国的发射机大部分都是末级射频功率采取模块合成的方式输出。

模块采用IRF250场效应管的全固态发射机。

虽然效率、质量极高,但是因为在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性的条件下,极其微小的静电都可造成对发射机的破坏,而雷电正是用过释放静电和电磁波来对房屋、工业工具的设施造成摧毁性的破坏,破坏程度不可小视。

真是因为这样,如果全固态发射机不能完全避免模块打火的现象,在雷雨天气下必将把雷击引入发射机,造成电磁波、信号中断和停播等严重后果。

一、内部防雷系统分析从外部到内部区域明确划分,这样可以更有效率地达到保护、监控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目的。

而在金属框架和钢筋混凝土钢筋等组成的大空间内,因为电磁场逐渐衰减,所以遭受电击的可能性极小。

但是,在设施防范范围之外的地方,容易遭受雷击。

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可以知道在安置发射机的位置选择上要坚持将发射机安放在墙体建筑结构有一定距离的位置。

中波发射机系统的整体防雷策略与改造措施

中波发射机系统的整体防雷策略与改造措施

0智能安防86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 NO.122020中波发射机系统的整体防雷策略与改造措施杨青(贵州省广播电视局896台,贵州六盘水553000)摘要:在雷雨天气较为频繁的季节或者区域,中波发射机系统通常很容易因为受到雷击而出现故障,对此,须科学设置避雷针与防雷器,做好天馈线、机房和中波发射机等重要设备的防雷保护工作。

文章将简析中波发射机系统的整体防雷策略与改造措施,希望能为中波发射机系统防雷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波发射机;系统;整体防雷策略;改造措施中波发射机系统组成结构较为复杂,供电网络时常设有高空架线,因而很容易受到雷击损耗,对此,应全面做好防雷工作,对天馈线、电缆、发射机、接收机和机房等设备进行防雷保护。

另外,在开展室外铁塔防雷工作时应注意优化电源防雷系统。

本文将简单论述雷电袭击对中波发射机系统的危害,系统分析中波发射机系统防雷工作现存问题,并综合探讨中波发射机系统的整体防雷策略与改造措施。

1雷电袭击对中波发射机系统的危害雷原本是云层放电时产生的巨响,严重时会产生雷暴天气,并伴有狂风暴雨,有时还会产生冰雹。

闪电是当部分大气获得足够的电荷以克服空气阻力时所见到的放电现象。

在雷雨天气,特别是南方雷暴天气,云与云之间,云内,云和大气间或者云到地面都可能发生闪电。

闪电经常发生在积雨云(雷雨云)中,有时,也发生在雨层云、雪暴和尘暴中,云和地面之间的电位差可达几亿伏特。

闪道温度大约为30000Ko从云到地面的闪电至少包括2次,打到地面的闪光较微弱的先导闪电和回闪到云的强大亮光。

先导闪电约在20ms内到达地面,回闪则约在70Jis内到达云中。

伴随闪电的雷声是因为整个闪道上空气被迅速加热产生的,被加热的空气以超音速向外膨胀,但在l~2m内冲击波衰减为声波,受到空气介质和地形的影响,因此,产生一系列隆隆的雷声。

闪电难免会对高层建筑、农业、交通以及有线电视网络设施造成破坏,外出也带有危险性。

中波发射机系统的整体防雷策略与改造措施

中波发射机系统的整体防雷策略与改造措施
一 一 一
机产 生危 害。一般 情 况下 ,电容容 量 在 1 0 0 0—2 0 0 0 p f 之 间,发射 机的功率增 大 会使相应 电容功率也增大 。所 以,隔直流 电容设计最好选择容量较大的电容。 将传统 的静 电泄放线 圈改造成 电感泄 放线圈放好 的改进措施。线圈的 作用显而易见 ,就是释放雷电直击后产 生
的后续 电流 ,以避免 电磁场爆发 的破坏。 3 . 3 利用离子接地极的设计 离 子接 地极 的原 理是 利用 土壤 中 的 水分和 自由离子 的数量对 土壤 电阻率 的影 响。由此 ,科学家们联想 到 , 通过改变土 壤中的 自由离子 , 就可以控制接地 电阻率。 自由离子 的作用虽然只是辅助导 电,但 当 自由离子 的数量变化后 ,其对 电阻率的影 响也是很大的。所 以 ,在离子接地极上设 计 呼吸孔和离子释放孔 ,可 以让土壤吸收 空气 中的水分。从而在潮解作用下 ,将土 壤 中所含化学分子 电解成溶液 ,使之流入 土壤 , 在土壤 中形成多层 面的导电介质体 。 利用高导活性化合物填充离子接地极 的内
关键词 :中波发射机 ;防雷技术 ;改造措施
中波 发射 机 系统 的发展 历程 曲折 漫 这就是天线尖端放 电理念 。 会使放电形式的波动慢慢减少 。 长,电子 管时 代到 数字 调制 发射机 可 谓 用这 种方 法 ,必 须要 依据 天 气 的变 隔直 流 电容 阻挡 雷电 释放 的能量 也 是 一个 里程 碑 中波发射 机受 环境 影 响 化 ,将天 线底 座放 有两个 由金 属 制成 的 是一个不错 的选择。隔直 流电容可 以使雷 较 大 ,防雷措 施是 中波 发射 机系 统保 护 半 球状 放 电器放 在室 外合 适 的位置 ,只 电释放 的能量经过 回馈线再转 到发射机 , 的一个重要方 面, 其研发一直备受关注 , 有 这样 ,电流 才会顺 着天 线经 由放 电器 此 时流入发射机的电压很小 ,不会对发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使用 电子管发射机。受当时技术和条 下 面 的引下 线 ,接 地系 统共 同构成 建筑
该 台改造前 防 雷主要 是 以发射 天线 通 过其 底部 放 电球 连接 地 网泄 防雷 电, 件 限制 ,防雷 标准 低。基 本上 是 以发射 物 的外部 防护体系或称直击雷防护体系。 1 , 2 电磁 感 应 放 电球接地端实测 电阻为 2 . 1 n ,地 网有 天 线通 过其 底部放 电球 方式 防雷 。随着 电磁感应是 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 部 分受 损。发 射机 房紧 临办公 大楼 ,办 近 年来 全 固态数字 发射 机运 用 的普 及 , 原有 的防雷 方式 已不适 应现 有发射 设备 周 围产生瞬变的强 电磁场 ,使附近导体上 公 大楼 、机房 有建 筑 防雷地 ;发射 设备 依据 电磁感应原理 , 只 有工 作接 地 ,且 时 间长 ,已老化 ;无 的更新 换代 。以贵州 省新 闻 出版广 电局 感应出很 高的电动势 。 在雷 电人地瞬间 ,距雷击中心 1 . 5~2 k m 室 内地 网和 室外地 网。天 线调 配 网络 已 七 一八 台为 例 ,建 台至 今 已四十 多年 。 台址 位 于 黔 西 南 州 兴 义 市郊 ,海 拔 高 范 围都可能产生危 险的过压。当建筑物附 改 为双频 共塔 方式 ,有 防雷措 施 ,天线 0 n 同轴 电缆并埋入地下 , 1 0 3 4 i n ,地域空旷 ,属多雷区。近年来 , 近发生雷击或按 闪器接闪时建筑物及 内部 馈线 已改为 5 对原 天线 馈线 进行 了更 换 ,馈线 由六 线 的设备都处在这个危险的电磁环境 中。依 信号源系统和供配电系统均无 防雷措施 。 式矩形馈线更换为 5 O Q 同轴 电缆并埋入 据 电磁感 应原理 ,如果瞬变磁场 中的导体 3 综合防雷改造安装 根 据雷 电 的危害 方式 和该 台实 际情 地下 。天线 调配 网络 已 由原 来单 频单塔 是一个开环 ,则会产生感生电压 ;如果是 况 ,采取了以下防雷措施 。 个闭合 回路则要产生感生电流 ,闭合 回 改 为双频 共塔 调配 方式 ,发 射机 由原来 路的面积越大 ,则通过磁通 量越多 ,产生 3 . 1 在 机 房 外 建 室 外 地 网 和 机 房 室 电子管发射机更 新为全 固态数 字发射机 ,
器 ,信 号源 系统 、供 电系统 、发射 机及
1 雷 电的危害方式
新 技术 产 品长效 高导活 性离 子接地 极作 为垂直 接地 体。离 子接地 极具 有 占地 面 积小 、施工难度低 、降阻效果持久稳定 、 耐腐蚀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
在 传输 线孤立 架设 ,没有其 他 线路 与其 根据实际情况 ,在机房楼四周开挖地 分 担时 ,大部分 雷 电能量 同样会 耦合 其 沟 ,地 沟深度不 小于 0 . 8 m,并将 其延伸 1 . 1 直击雷 上 ,这就是 为什 么有 时一 根 电话 线 引入 到机房大 楼前 土壤较好的地方 ,用 5 0 ×5 直 接 雷是 指雷 电直 接击 到物 体上 , l n l n的热 镀锌 扁 钢 作 为水 平 接 地 体 ,用 其 特点是 能量 大 。直 击雷发 生 时雷 电流 的雷击能致人于死地。 1 . 4 地 电 位 反 击 5 0×5 0 ×5 o t n i 热镀 锌角 钢 、离 子按 接地 具有 强 大的 热效应 、冲 击波 、动力效 应 地 电位反击是雷 电入地的瞬间,由于 极作为垂 直接地体 。采用多套离子接地极 等破 坏作 用 。建 筑 物、架空 电力 线及 信 号传 输线 都有 可 能遭受 雷击 。电力线 发 各系统接地装 置间电位不同而产生的电位 与水平接地极 连接后构成一个环形网 ,并 生直 接 雷击 时 ,容 易产生 火 花放 电 ,导 差 ,沿接地线到达设备的外 壳、电力线的 从两个方 向引入机房 。垂直接地体坑 内填 致 系统短 路 引起 火灾 。 当电力线 遭受 雷 中继线 、直流地 的基准零电位点 瞬间抬高 人高 山降阻剂并 回填土壤 ;所有水平接地 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 体扁钢用高山降阻剂包裹后再 回填土壤 。 击 时 ,雷 电流沿 电力 线进 入机 房 ,与 其 数千伏直至数万伏 , 3 . 1 . 2 建设 机 房室 内地 网。 围绕 机 相连 的 中继 线路 板 会发生 损 坏 ,导致 中 造成这些后果 的直接原 因是要求分开接地 房室 内四周用 4 0 ×4 mm热镀锌扁铁 ,做 继线 焦化 ,线对 之 间发生 短路 ,致使 传 的条件不具备 ,却仍然采取分地措施 。 ( 下转第 2 1 8 页)
高频头 的情 况。 由于原 有防 雷措施 比较 的静 电感应 均有 可能沿 供 电线路 进入设 建 设 中 ,采用 传统 与新 技术 、新产 品 相 结合 ,采 用近 年在 各个 领域 广泛应 用 的 单 一 ,且 严重 老化 。现使 用 的卫 星接 收 备而使设备损坏。
感应 过压 同样 可 以沿信 号传 输线 引 发射机房都未有很好 的防雷措施 ,因此 , 入 ,与 电力 线 相 比沿传输 线 引入 的过压 必须 结 合雷 电的危 害方式 和 该 台的实际 能量通 常相对 小 一些 ,这 是 因为 在 电磁 耦 合 中较多 的能 量耦合 到 电力线 上。而 情况 ,采取有效 的防雷措施 。
老 中波发射 台综合防雷工程改造安装
吴天怀 杨 富
( 作者单位 :贵州省新闻 出版广 电局七一八 台 )

要 :随着近年来 中波 台发射设备及 配套设施 的更新 ,老 中波 台原有的 防雷方式 已不适应现有发射设备 的防雷要 求。为 了
防止 雷电对 中波 台发 射设备产生 的损坏 ,造成停播 等事故 ,需要根据 雷电对 中波台发射 设备的侵袭途径 、危 害方式 ,结合 中波 台 的 实际情况 ,采取 多层 次、综合性 的防雷措施。从而有效抵 御雷电对 中波台发射设备造成的危 害,确保 中波 台的安全优 质播 出。 关键词 :雷 电;老 中波 台;防雷改造 老 中波台建台时间较 长 , 建设之初 , 输 中断。接 闪器本 身不 怕雷 击 ,它 与其 2 改造 前 的 防雷 概 况

增加 一个 发射 频率 ,相应 也增 加 了发 的感
射机数 量 。但 防雷设施 未得 到 改善 ,已
1 . 3 过 压 电流 引入

地 网是 提供 雷 电泄 放 的重 要通 道 ,
雷击 电力 线路 或线 路 附近发 生雷击 个 良好 的接地 网是 非 常重要 的 ,它 是 不适应 现有 设备 的 防雷要 求 。遇 到雷雨 季节 ,常拉 闸停播 或有 设备 部分受 到损 产生 的瞬变 电磁 场在 电力线 路上 形成 高 防雷的基 础。 压 ,以及 雷 电的下 行先 导在 线路 上产生 3 . 1 . 1 建 设 室外 地 网。在 室外 地 网 坏 ,曾造 成一 次性 损坏 五面 卫星 接收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