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成像在原发性肺癌中的应用诊断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探讨16排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价值

探讨16排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 :研 究 1 6排螺旋 C T对周 围型 小肺癌 的诊 断价值 。方法 :我 医院 1 0 2 例C T 、手术和病理证 实的外周型肺癌患者 中挑 选出 3 0例直径 小于 3 c m的小肺
癌C 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 究。结果:发现 以下 c T表现: 小结 节征 、深 分叶、棘状 突起 、胸膜凹陷征 、小泡征 以及 支气管 充气征和磨玻璃 密度病 变共存, 对周 围型 小肺 癌有诊 断价值 。结论 :1 6 排螺 旋 C T扫描及 强化 扫描 对诊 断周围型小肺癌具有很大价值, 应作为发现和诊断 小肺癌 的首选 方法。
病灶 区域 重建 , 重建层厚 均为 2 . 5 mm 。病灶小于 2 c m者, 再行局部 I . 2 5 m m薄层
典型征象: 分叶征 、毛刺征 、支气管充气征 、 血 管集束征、空泡征 、胸膜凹陷征
等。临床上对直径小于 8 m m的小结节 , 应短期随访, 多数周围型肺癌在 1 —3 个月 内其大小可有变化 。 我们认 为, 早期发现肺孤立性结节同时出现上述两种及以上
关键词 :周 围小肺 癌:1 6 排 螺旋 C T ;诊 断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 5 6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2 — 8 6 0 2( 2 0 1 5 )0 4 — 0 3 0 3 — 0 1
前言 :支气 管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 康的最常见 的恶性 肿瘤之一, 而周围型
1 . 2 方 法
采用 G E 公司生产 的 L i g h t s p e e d 1 6 型全 身螺旋 c T 扫描机, 对所有病例均行 常
规 C T扫 描 , 取层距及层厚均为 1 0 mi l l , 行 全 肺 扫 描 。扫 描 条 件 为 1 2 0 k v 、2 4 0 MA,

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1 9 6 ・临床研究 ・
死边缘小 面积的 出血 。田成林 等 分析 发现只有第1 种情况预后可 能会 恶化 ,患者 发生第4 种 出血的情 况 ,症状恶化 或者 3 个月后死亡 的概 率
反而 降低 。本组 4 例H I 为 大于梗 死面积 3 0 %的血 肿型 ,疗 效差 ,与文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o 1 . 1 1 , N o . 3 病 杂 志, 1 9 9 6 , 1 3 ( 5 ) : 2 7 5 .
参考文献
[ 1 ] 雄鹰. 出 血性 脑梗 死 的研 究近 况 【 J ] . 中风 与神 经疾 病 杂 志, 1 9 9 0 ,
7 ( 1 ) : 6 0 .
[ 6 ] 田成林 . 出血 性脑 梗死 的 危险 因素及 预后 [ J ] . 中华老 年心 脑血 管
病杂 志, 2 0 0 3 , 5 ( 4 ) : 2 5 1 .
性差异 ( Z 2 = 2 . 7 3 0 8 ,P > 0 . 0 5 ),见表 1 。根据 病理检 查结果 作为金标
准,多层螺旋C T 检查对肺癌早期诊断的正确率达9 6 . 8 1 % ( 9 1 / 9 4 )。
表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层 螺旋C T 检 查 与病理检 查结果 比较 n = 1 2 8 例
于 患者 的及 时治疗 ,对提 高治疗 效果 及提 高生 命质 量具 有重要 的 意 义。 【 关键 词 】早期 肺 癌 ; 多层 螺旋 C T;诊 断 ;价 值
中 图分类 号 :R 7 3 4 . 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3 - 0 1 9 6 - 0 2

原发性肝癌的功能16层螺旋CT成像评估分析

原发性肝癌的功能16层螺旋CT成像评估分析

原发性肝癌的功能16层螺旋CT成像评估分析王勇;靳光华;江广斌【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5(000)021【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功能16层螺旋CT成像评估价值。

方法:选择2010年8月到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70例,进行CT 常规扫描、灌注成像评估与血清甲胎蛋白( AFP)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螺旋CT平扫发现病灶190个,动脉期扫描发现病灶180个,门静脉扫描发现病灶185个。

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病灶中心的BF值明显高于癌灶边缘,而BV、TTS与TTP值明显低于癌灶边缘,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pers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灌注参数中的BV、BF值与血清AFP呈现明显正相关性( P﹤0.05)。

结论:原发性肝癌应用16层螺旋CT成像扫描能有效反应肿瘤内部及边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它和肿瘤标记物的表达强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unction 16-slice CT imaging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s:All 170 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 were conducted routine CT scans and perfusion imaging and serum alpha-fetoprotein( AFP)measurement. Results:The spiral CT scan found 190 lesions,the arterial phase scan showed 180 lesions,the portal vein scan showed 185 lesions in the 170 patients. The BF values of lesion center primar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esion edges in the liver cancer patients,and the BV,TTS and TT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esion edges(P﹤0. 05).Spersman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erfusion parame-ters BV,BF values and serum AFP showed significant positively correlation(P﹤0.05). Conclusion:Function 16-slice CT imaging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effectively respond to hemodynamic changes within the tumor and the edge, and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to the the expression of tumor marKers.【总页数】4页(P3139-3142)【作者】王勇;靳光华;江广斌【作者单位】黄石市中心医院普爱院区,湖北黄石 435001;黄石市中心医院放疗中心,湖北黄石 435001;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十堰 44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螺旋CT分别联合血清AFP对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J], 齐杰;高战强;刘术昌;焦健;张化冰;冯磊2.原发性肝癌的64排128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与DSA对照分析 [J], 蒋光仲;邓俊耀;陆佳华;叶梅英;蒋河君;唐名杰;唐祖军3.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J], 荣霞;刘肖;牛淑君;徐淋立4.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评估分析[J], 包凤英; 纪盛章5.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评估分析[J], 包凤英; 纪盛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6层螺旋CT在肺部结节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

16层螺旋CT在肺部结节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

16层螺旋CT在肺部结节影像学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用器械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究在肺部临床检查与诊断中使用16层螺旋CT的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1月年末在我院内科就诊的100例肺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两个组别。

分别使用不同器械对其肺部进行检查,再均做一次肺部活检检验,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CT影像结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以患者活检结果作为确诊依据,研究组患者通过使用16层螺旋CT检查,报告结果符合率(100%)高于参照组(80%),P<0.05。

结论:16层螺旋CT检查肺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相比常规的CT更节省时间,减少了一定的辐射危害,为临床医学的诊断工作起到了有力的辅助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16层螺旋CT;影像学诊断;准确率;肺部结节在肺病中较为常见,是不明原因且以非酪样肉芽肿病变为特征,主要涉及肺部及淋巴系统,临床表现为:肺部呼吸困难、干咳、皮肤结节性红斑等,双侧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肿大,眼部伴随葡萄膜炎。

确诊主要以支气管黏膜活检发现支气管黏膜呈铺路石样改变,BALF以CD4升高为主,病程主要分为0-4期,1—胸片无表现;1—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无表现;2—肺门淋巴结肿大,有肺部表现;3—无肺门淋巴结肿大,有肺部表现,肺部浸润影;4—肺纤维化,蜂窝肺、肺大疱、肺气肿【1】。

故肺结节病的早期确诊尤为重要,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与恶化。

本文将对使用64层螺旋CT诊断肺部结节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方法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年末在我院内科就诊的100例肺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参照组(n=50)和研究组(n=50)两个组别,具体患者信息如下: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x±s】1.2方法1.2.1参照组检查使用由GE8排16层ct。

16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的开题报告

16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的开题报告

16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16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类型,发病率高、生发快、转移性强,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

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存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CT成为小细胞肺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周围组织的情况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而16层螺旋CT是一种新型影像学检查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快的扫描速度,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内细小结节的特征,因此在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16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 在小细胞肺癌病例中,比较16层螺旋CT和传统CT在诊断上的异同点。

2. 分析16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与传统CT进行比较。

3. 探讨16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研究方法:1. 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采用16层螺旋CT和传统CT进行影像学检查。

2. 在比较两种CT技术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上的异同点时,主要观察肺部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缘、密度等特征,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3. 评估16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观察16层螺旋CT对于早期诊断的效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对16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预期能够得到以下结论:1. 16层螺旋CT在显示小细胞肺癌的形态、大小、边缘、密度等方面优于传统CT,可以提高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2. 16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 本研究能够探讨16层螺旋CT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为临床医生制定更合理的诊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局限:1. 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可能会对结果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肺癌早期胸膜转移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分析

肺癌早期胸膜转移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分析

肺癌早期胸膜转移的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16层螺旋ct对肺癌早期胸膜转移的影像学的特点,并做影像检查分析。

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肺癌早期患者50例,采用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对胸膜转移的特点和手术病理的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手术诊断结果与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对比,ct影响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且ct影像检查时对叶间胸膜病灶最为敏感。

结论16层螺旋ct 影像检查对肺癌早期胸膜转移的检出有一定的作用,对不同级别的病理和不同类型的胸膜检出率有差异,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肺癌;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胸膜转移肺癌是肺原发性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临床治疗中,由于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肺癌不再为不治之症,目前已变为部分可治。

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化疗、介入等措施是有效延缓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

但是对于肺癌早期的胸膜转移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在临床上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来观察早期胸膜转移的特点,本次研究为了观察并探讨16层螺旋ct对肺癌早期胸膜转移的影像学的特点,并做影像检查分析,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肺癌早期患者50例,采用16层螺旋ct影像检查对胸膜转移的特点和手术病理的表现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肺癌早期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33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45.3岁,病程在2-15个月,平均病程在10个月。

手术前诊断出胸膜转移的共19例,其中检出ⅰ级10例,ⅱ级5例,ⅲ级4例。

原发病中中央型肺癌18例,周围型肺癌32例,其中鳞癌8例,腺癌23例,小细胞癌10例,支气管肺泡癌9例。

1.2仪器和设备西门子emotion-16层螺旋ct机,其矩阵256*256,层厚5至10mm,采集16x0.6mm和16x1.2mm,电压为110kv-120kv,电流为70mas,螺距为0.8。

评价早期中心型肺癌运用16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

评价早期中心型肺癌运用16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0期147·医学影像·评价早期中心型肺癌运用16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倪丹,王伟(吉林省通化县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100)0 引言早期中心型肺癌主要是指肿瘤局限在支气管腔内或在肺段、肺叶支气管壁内,且不存在淋巴结及其他脏器的转移现象的患者[1],临床中一般针对疑似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实施普通X线检查,但X线检查很难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实施有效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分析16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我院针对收治的疑似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及诊断对比。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针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似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153例作为观察对象,153例疑似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中男女比例为71:82例,年龄在31-76岁,平均(55.63±5.10)岁,病程为1-4年,平均(2.36±1.25)年;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憋闷及发热等症状。

153例疑似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经病理学诊断后确诊为早期中心型肺癌的患者为136例。

本次观察均在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本次研究均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针对153例疑似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选择飞利浦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机对患者实施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的范围在患者胸廓入口至肺底部位置,将电流设置在50-59 mAs,扫描的层距为1.19 mm,扫描的层厚为5.00 mm,设置螺距为1.1 mm,旋转时间控制在0.55 s,将电压设置为120 kV,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平扫,根据体质量比采用高压注射器的形式给予患者1.9 mmol/kg的碘海醇(国药准字H20083569,2008-06-06,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化学药品,每100 mL含碘海醇64.7 g)进行注射,将注射时间控制在5s内,注射后对患者的肺部进行增强扫描操作,重建薄层设置为1.00 mm,重建间隔设置为1.17 mm,采用VR、多平面重建技术及表面遮盖等技术对患者肺部支气管图像进行相应的重建,观察患者肺部的病变情况(病变范围、病灶形态、病变部位等),针对实施16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16排CT低剂量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16排CT低剂量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1540 引言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及吸烟人群的不断扩大,肺部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据有关临床研究显示,在肺癌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因此,对肺癌高危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临床实践中,肺癌的主要诊断方法为CT扫描。

为探讨如何在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的同时提高诊断准确率,现将我院80例采用16排CT低剂量扫描的肺部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抽取的80例在我院采用16排CT低剂量扫描的肺部肿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且排除了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检查者及对碘造影剂过敏者。

其中,男性54例、女性26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62岁;吸烟者51例、烟龄3-50年;临床症状主要有:间断性咳嗽72例、咳痰53例(其中痰中带血39例)、咯血21例、胸痛15例、胸闷9例、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者6例。

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禁食8小时后,采用西门子16排CT的低剂量Lungcare扫描程序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扫描前去除胸部金属物件,进行吸气后屏气训练,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肺底,扫描条件为100KV、25mA、层厚6.0mm、层间距5mm、螺距1.375。

增强扫描时,自肘静脉注入碘海醇70ml、注射速率3.5-5.0ml/s,分别于动脉期及静脉期进行扫描,将图像进行薄层处理后将所有图像传输至影像工作站进行分析[1]。

3 检查结果80例患者中,肿块直径≤3cm者23例,误诊为良性结节者3例,诊断准确率为86.96%;肿块直径>3cm者57例,诊断准确率为100%。

4 讨论由于早期肺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或放化疗的最佳时期。

因此,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国际肺癌筛查组织I-ELCAP肺癌筛查指南推荐中指出:40岁以上人群中有吸烟史、被动吸烟史、家族肿瘤史、粉尘或辐射职业接触史者均为肺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戚伟 明 , 徐 金锋
( 浙 江 省 余 姚 市 第 四人 民医 院 放 射 科 浙江 余姚 3 1 5 4 7 0 )
【 关键词】 肺癌 ; 体层摄影术 , x线 计 算 机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4 . 2 ; R 8 1 4 . 4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9 0 1 1 ( 2 0 1 3 ) 0 4 — 0 6 2 3 — 0 2
( 本文编辑: 崔国明)
g r a m: i ma g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p a t i e n t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e E J ] .
Ra d i o l o g y,2 0 0 5,2 37:3 2 9 — 3 3 7 .
向通 过 毛 细血 管 内 皮 进 入 组 织 间 隙 的 速 率 , 主要 反 映 的是 组 织 器 官 内 毛细 血管 的管 壁通 透性 。
1 . 3 统 计 学 处 理
了多层螺旋 C T 成 像 在 原 发 性 肺 癌 中 的应 用 诊 断 价 值 , 提 供
诊断水平 。
1 材 料 与 方 法
o ne s S E,W i t t r a m C.The i nd e t e r mi n a t e CT p u l mo n a r y a g i o — [ 7 ] J
E l O ] 崔立 明, 韩萍 , 梁波 , 等. 1 6层 螺 旋 CT正 常 肺 动 脉 管 径 的 测 量 E J ] . 放 射学 实 践 , 2 0 0 6 , 2 1 : 4 9 1 — 4 9 3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2 2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0 1 — 1 5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所有数据采用 S P S S 1 7 . 0统 计 软 件 进 行 分 析 , 数 值 变 量 资 料 以均 数 ±标 准 差 ( x± S ) 表示, 分 类 变 量 资 料 以百 分 比 表示 ; 两 均 数 间 的 比较 采 用 t 检验 , 两 样 本 率 或 构 成 比的 比较 采用 x 检验 , P< O . 0 5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胡茂 清 , 韩 丹, 等. 多层 螺 旋 C T 肺 血 管 造 影 对 肺 动 脉 [ 8 ] 宋光义 , 栓 塞 的 诊 断 价值 E J ] . 实用放射学杂志, 2 0 0 8 , 2 4 : 2 0 — 2 4 .
1 6层螺 旋 C T成 像 在原 发 性 肺癌 中的应用 诊 断 价值 分 析
1 . 1 临 床 资 料 本组 患 者 7 O例 , 并 设置为观察组 , 其 中男 性 4 8例 , 女 性 2 2例 , 年龄 4 5 ~7 5岁 , 平 均年龄 ( 6 2 . 7 2 ±4 . 2 4 ) 岁 。 人 选 标
2 结 果
观察组和对 照组 确诊率 和误 诊率 : 以B F值 ≤ 1 1 O al r / ( mi n・ g )作 为 原 发 性 肺 癌 的 诊 断 域 值 , 观 察组 确诊 6 7例 ; 对 照 组 误 诊 4例 , 在本研究 中, C T 诊 断 原 发 性 肺 癌 的 的敏 感
4 2 ~7 4岁 , ( 6 3 . 1 8 ±5 . 1 5 ) 岁。两组人群的年龄 、 性 别 对 比无
明 显 差 异 (P> 0 . 0 5 ) 。
An a l ys i s o f t he v a l ue o f 1 6 s l i c e s pi r a l CT i ma g i ng i n d i a g no s i s o f p r i ma r y l u ng c a nc e r
医 学 影像 学 杂 志 2 0 1 3 年第 2 3卷 第 4期 J Me d I ma g i n g Vo 1 . 2 3 No . 4 2 0 1 3
t i o n o n MS CD s c a n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 t e p u l mo na r y e mb o l — i s m : c o mp a r i s o n wi t h c h r o n i c o r r e c u r r e n t p u l mo n a r y e mh o l —
[ 9 ] 李绍东, 徐凯, 李江山, 等. 多层螺 旋 C T 血 管 造 影 技 术 在 胸 部
大血管急症 中的应 用 [ J ] . 实 用 放射 学 杂 志, 2 0 0 5 , 2 1 : 1 2 6 9 —
1 2 7 1 .
i s m E J ] .AJ R,2 0 0 4, 1 8 2 :6 7 — 7 2 .
性为 9 5 . 7 , 特异性为 9 4 . 3 。
准: 符 合原发性肺癌诊治规范的标准 ; 有 咳嗽 咳 痰 症 状 ; 无 胸
部手术 ; 无精神症状 ; 患 者 同 意 。并 随 机 选 择 来 院 诊 断 的 7 O 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 其 中男 性 4 5例 , 女性 2 5例 , 平 均 年 龄
随着 C T 设 备 及 扫 描 技 术 和 相 关 计 算 机 软 件 的不 断 更
新发展 , 多层螺 旋 C T( mu l t i s l i c e s p i r a l C T,MS C T) 应 用 于 原 发 性 肺 癌 的定 量 研 究 是 目前 的 热 点 之 一 1 ] ] 。本 文 探 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