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詈语使用的性别差异
俄语语音中的性别差异

语⾔与性别(язык и гендер)⼀直是令⼈⽂科学家深感兴趣的课题之⼀。
英、德、⽇等语⾔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开展较早,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斯拉夫语族中的有关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始。
本⽂的任务在于描写俄语语⾳在实践中的若⼲性别变体(гендерный вариант),以引起学界同仁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并⾃觉地将有关成果应⽤于教学实践。
1.概述综合分析两性实际发⾳的特点可以发现,男⼥在⾳质、⾳长和语调等⽅⾯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出现在⽇常⼝语中。
较之男性的发⾳,⼥性发⾳的特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质清晰、元⾳⾳⾊丰富、⾳长较长、⾳域宽、⾳⾼值⼤、⾳调变化较多等。
例如⼥性独有双⾳化(дифтонгичность)的元⾳,即重读⾳节中的某些元⾳常常被读成⼆合元⾳(деда–д[ие]да,лето–л[ие]та,идет–ид[ио]т),该⾳节同时还带有句重⾳时尤其如此(Нас в санат[оу]рий отправляют//…)……⽽男性语⾳中的⾳⾊较为单⼀,辅⾳在语流中的变形(деформация)和辅⾳数量及质量的弱化(редукция)、以⾄脱落或省略较多、语调起伏不⼤。
例如他们极可能把⾮重读的元⾳[а]、[о]、[у]、[и]、[э]发成[ъ](在硬辅⾳之后)或者[ь](在软辅⾳之后)(первую картину свою – [п' эрwъи кърт'ину сwъиъо],в воспитании – [ъо сп'ьтан'ь])……除此之外,两性在语⾳表现⽅⾯还有⼀些较为显著的差异。
2.前化⾳所谓前化指的是说话⼈在发⾳时⾆位前移的现象。
在俄汉两种语⾔的实际语⾳中存在着极为相似的⼥性发⾳的前化现象。
2.1早在20世纪初,С.М.Волконский在描绘俄罗斯社会的语⾳风貌时就曾提到,年轻的贵族妇⼥往往倾向于把元⾳[о]读成唇化了的[у](Ну чт[у] это так[у]е…)(Панов 1967:297),唇化的同时,⾆位明显前移。
性别因素对大学生詈语使用的影响

性别因素对大学生詈语使用的影响作者:张从容刘晨红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3期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项目(编号:YCX1713);2015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NXYC201519)。
摘要:詈语是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
大學生骂詈语作为另类的语言表达形式长期存在于校园中,是某种社会心理的反映。
詈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探究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原因,有利于充分地展示大学生的语言特色,反映大学生的语言使用态度,提高对大学生詈语使用的认识。
关键词:詈语;大学生;性别差异;原因作者简介:张从容(1993-),女,汉,山西长治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刘晨红(1970-),女,汉,宁夏银川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社会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2性别差异在当今社会语言学中已经成为一个最有活力的社会变项,国外拉波夫很早就提出了社会语言学的普遍性性别模式,继而在30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国内研究从理论的介绍到言语交际上性别差异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引进到具体应用的发展过程。
性别因素影响下的言语交际在我国研究成果颇丰,其中性别因素对詈语使用的影响作为一个新的方向逐渐被学者挖掘起来,如张庭兴(1994)、姜明秀(2007)、陈丛耕(2008)、王燕(2011)等人就对该问题进行细致的论述。
可见,性别因素对詈语的使用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就大学生詈语来说,它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情绪的反映,体现了大学生在不同交际场合中的语言选择。
笔者在本文中就大学生詈语使用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扩大了研究詈语的范围,充分地展示大学生的语言特色,反映大学生的语言使用态度,提高对大学生詈语使用情况的认识。
俄语詈语使用的性别差异

詈语指那些用来粗鲁、恶意侮辱、伤害或者指责他人的话,虽然历来被以典范标准语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所排斥,但它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情绪激动时使用普通语言很难表达其心情,就会使用詈语来宣泄情绪,平衡心理。
社会文化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角色,同时也对其语言特提出不同的要求,因而两性在詈语的使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在说话的节律语调方面两性对詈语的使用存在着差异据俄罗斯学者Е.Ф.Киров研究,由于两性在说话的节律语调上存在着差异,因此两性在使用詈语时也会选用符合自己性别特征的词汇。
俄罗斯男性之间进行谈话的时候,话语的节律具有一定的特定,即话语符合“男性的节律”,即在整个语段或者一个句子中最后一个音节是重音。
在言语片断中,以重音为末尾音节的词汇越多,话语越被认为具有男子汉气概。
俄语中有大量的单词最后一个音节并没有重音,那么整个句子就不能以重音结束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单音节的变体词汇就出现了,因为单音节词始终都是重读。
在詈语使用方面,变体单词бл..дь在男性话语中得以广泛的运用。
而且,各种年龄段的男性还使用比如“б....”这样的变体单音节词汇。
俄罗斯女性之间谈话的时候,言语趋向于“女性的节律”,即在整个语段或者一个句子中最后一个音节不带重音。
女性经常使用的詈语сука,стерва,курва,重音就不在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
比如 “Ты замолчишь, сука!”是符合女性话语的节律特征的,而相似的句子在男性之间使用的时候就会成为“Ты замолчишь, б...!”。
当女性要使用б...作为骂人话的时候,他们就会改变词形,把б...变成б..дюга,这样的词形变化更加符合女性说话的节律。
俄语詈语使用的性别差异李玉兰 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 453003男性和女性再言语交际中都尽量追求语言的纯净,避免使用对方不愿意接受的词语。
那么当男性和女性需要使用бл..дь这种詈语来抒发自己强烈情感的时候,他们就会选用双方都比较能够接受的词。
《俄汉语性别词标记性对比分析》范文

《俄汉语性别词标记性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反映社会现象和人类思维的工具。
在俄汉两种语言中,性别词标记性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俄汉两种语言中性别词标记性的差异,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以期为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俄语性别词标记性在俄语中,性别词标记性主要体现在名词的性上。
俄语的名词有阳性、阴性和中性三种性,这些性的划分与词汇的语义并无直接联系,而是根据语言的习惯用法。
同时,俄语的形容词、代词等也具有性的一致性。
因此,在俄语中,性别词标记在语言的使用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俄语中,不同性别的词汇在句法结构和用法上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表达亲属关系时,男性亲属和女性亲属的称谓具有明显的性别区分。
此外,在描述职业、社会地位等方面,也会根据性别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词汇。
这些差异反映了俄语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不同期待和认识。
三、汉语性别词标记性与俄语相比,汉语的性别词标记性相对较为简单。
虽然汉语中也存在表示男性、女性的词汇,但并没有像俄语那样严格的性划分。
在汉语中,名词的性别标记主要通过代词和形容词等手段来实现。
在汉语中,虽然存在一些表示性别特征的词汇,如“男”、“女”,但这些词汇并不像俄语那样具有广泛的性别区分功能。
此外,在描述职业、社会地位等方面时,汉语中也没有明显的性别词汇差异。
这反映了汉语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认识相对较为平等和包容。
四、俄汉对比分析通过对俄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差异:1. 划分方式:俄语的性别词标记以名词的性为主,而汉语则主要通过代词和形容词等手段实现性别标记。
这反映了两种语言在词汇分类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2. 词汇用法:在俄语中,不同性别的词汇在句法结构和用法上具有明显差异,而汉语则相对较为灵活和多样。
这体现了两种语言在社会文化观念上的差异。
3. 文化内涵:俄语的性别词标记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不同期待和认识,而汉语则体现了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的相对平等和包容的态度。
浅议俄汉俗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浅议俄汉俗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摘要: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使其文化价值得以流传下来。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结合文化定型理论归纳总结了女性性别定型的分类,对俄汉俗语中的两国性别文化进行研究。
通过对比两国俗语各自的表现方式,揭示出其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深入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性别研究定型理论俗语性别歧视一、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中俄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自1664年至20世纪60年代,语言性别歧视的概念尚未形成,人们仅对男女语言性别差异现象进行相关描写性质的研究,研究较为零散。
但男性语言是社会语言的典范,而女性语言作为附属的观念已经形成;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被称为是语言性别歧视的系统研究时期,其研究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从中立角度单纯描写两性语言差异;另一方面从批判角度对语言中存在的诸多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归纳和分析。
本文基于性别歧视语言样本中所体现的社会和文化特性,选择从批判角度来研究性别歧视。
二、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性别定型1、定型理论“定型”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美国社会学家立普曼的《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
书中提到:“所谓定型是人脑秩序化、模式化的,由文化决定的世界图景,人们借助它可以在接受世界的复杂课题时节省精力。
”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中自然包含着诸多定型,因此,很多学者常常将定型理论与语言文化学联系到一起。
如生活中人们常说,“藏族、傣族人民能歌善舞”、“蒙古族――马背上的民族”,这些都是典型的文化定型。
2、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性别定型目前,在中俄两国的语言文化学界中,文化学、认知学、跨文化交际以及语言文化学是运用定型理论的主要领域。
小议詈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小议詈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作者:张亚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4期摘要:语言和性别是语言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论题。
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男女会呈现出不同性别差异。
詈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
本文以詈语为切入点,探究男女在使用詈语时有何性别差异以及这种差异背后的致使因素。
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男之间女交际的特点,降低男女交际时的失误,增强两性间的沟通与和谐。
关键词:詈语;使用;性别差异作者简介:张亚丽(1990-),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2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一种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也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人类社会的任何意向都需要不同的,相对应的语言来传递。
詈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相对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近年来颇受学者关注。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人们对詈语的态度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尽管人们对詈语的态度比过去颇有宽包容,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使用詈语仍然是社会禁忌。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使用詈语的容忍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应该降低詈语使用的频率,同时也认为在詈语的使用上,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人们对男女詈语使用的差异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结合语料研究男女詈语的运用,探究在詈语使用上男女表现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一、詈语的定义詈语就是人们宣泄消极情绪的重要语言。
什么是詈语?《说文解字》中对“詈”的解释:“骂也,从网,从言,网罪人。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解释“詈”的意义为:“骂的书面语。
”同时在这里也并列了“骂”的两个义项:①用粗俗或带恶意的话来侮辱他人;②斥责。
对这个概念不同的学者同时提出了不同意见。
笔者在这里认为,“骂詈语”是指语言中行为中具有规约性,侮辱性的粗俗或带有恶意的话。
试析当代汉语詈骂语类别兼性别之差异

试析当代汉语詈骂语类别兼性别之差异本文从语义和语用上对《王朔全集》里的詈骂语做了详细的类别分析,并从詈骂语使用者的性别差异上对各类詈骂语进行了统计和解释,由此说明当代汉语詈骂语研究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标签:当代汉语詈骂语语义语用性别差异“詈骂”应具备两个要素:骂语和骂意。
骂语,立足于语义,一般由贬义词构成。
骂意,立足于语用,体现骂者有意刺激被骂者的某种情绪。
因此,我们将詈骂语概括为三类:有骂语有骂意类、有骂语无骂意类、无骂语有骂意类。
《王朔全集》是一部詈骂语特点鲜明的文学作品。
我们对全集中的《痴人》等7篇小说一一进行了考察,共找到詈骂语294个(重复出现计1个)。
一、骂语的语义类别分析根据骂语所含语义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七类:(一)贬称为牲畜或无生命物共33个,占11.2% ,例如:(1)还他妈丈夫呢,还他妈爱我呢,连狗都不如。
(《过把瘾就死》)经统计,此类骂语由女性使用的共计16例,由男性使用的共17例,男女使用比例相当。
(二)用人体部位指称1.用生殖器或与性相关的动作指称共考察到9个,占3.1% 。
例如:(2)“我操,兴奋一下多不容易。
”(《永失我爱》)经统计,使用者皆为男性,为男性专用。
可见,男性在使用时比较粗鲁,爱取与生殖器相关的字眼。
2.用人体其他部位指称共19个,占6.5% 。
例如:(3)“你才不要脸呢,放开我!你干嘛?”周瑾嚷。
(《给我顶住》)经统计,由女性使用的共15例,由男性使用的共为4例,近乎为女性专用。
可见,女性更喜欢用隐晦曲折的方式,体现在骂语上则往往用一些伤害程度不太重的词语。
(三)故意揭人短处这类骂语数量最多,共计124例,可分为如下四类。
1.缺德背俗共78个,占26.5% ,例如:(4)“就是,我也觉得他们特下流。
”董延平说。
(《永失我爱》)经统计,由女性使用的共40例,男性的为38例,男女使用比例相当。
2.低能弱智共27个,占9.2% ,例如:(5)他嘴上还想逞强:“我就骂你这个懦夫,……”(《我是狼》)经统计,由女性使用的为5例,由男性使用的高达22例,且对象皆为男性。
《俄汉语性别词标记性对比分析》范文

《俄汉语性别词标记性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在语言学研究中,性别词标记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不同语言中,性别词标记性的使用方式和程度各不相同,反映了不同语言的文化和思维习惯。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俄汉语中性别词标记性的差异,为俄汉语言学习、翻译和文化交流提供参考。
二、俄语中的性别词标记性俄语是一种具有丰富性别词标记的语言,名词、形容词、代词等都有性别之分。
在俄语中,性别词标记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名词的性别词标记俄语名词根据性别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
名词的性别词标记不仅体现在词汇形态上,还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认知和态度。
例如,职业名词的阴性词尾较多,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重视。
2. 形容词的性别词标记俄语形容词也有性别之分,必须与被修饰名词的性别相匹配。
这种用法在俄语中非常普遍,体现了俄语语法系统对性别的强调。
3. 代词的性别词标记俄语代词根据人称和性别分为不同的形式。
代词的性别词标记在俄语中非常重要,用于区分不同的说话者和听话者,以及表达对不同性别的尊重和亲近程度。
三、汉语中的性别词标记性与俄语相比,汉语的性别词标记性相对较弱。
汉语中,名词、形容词、代词等没有明显的性别之分,但仍然存在一些与性别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反映了中国文化对性别的认知和态度。
例如:1. 称谓中的性别词标记在汉语中,称谓中的性别词标记较为明显。
例如,“他”用于指代男性,“她”用于指代女性。
这种用法体现了汉语对性别的区分和尊重。
2. 词汇中的性别隐含虽然汉语词汇本身没有明显的性别之分,但在某些词汇中仍然隐含着性别的信息。
例如,“女强人”、“女汉子”等词汇,虽然不是直接使用性别词标记,但仍然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评价。
四、俄汉语性别词标记性的对比分析通过对俄汉语中性别词标记性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差异:1. 俄语中的性别词标记更为明显和丰富,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对性别的重视和区分;而汉语中的性别词标记相对较弱,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性别的隐含和含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M 3 I )r a ae HT 舞 黧 M o om
一 器 H 1言越6 八 ' ‘ Jv 道变肆看 】 H 德得无起 eTe 和越忌来 击 语来惮 o af x DT T  ̄ g 骂 2 0 ,
j
弼1l 昏 国技息o年 1 cACCA HLYF ANuo 墓I蹰 中科信 29第1 H IENTNO O T .9 | 睁 皂 o 期 lSN DEOGIR IJ2 N E C NM O n0
t o M M a b t Y n n Y ) H e ) K K H
0 T 兀 O J c Y 兀 M I C b : T I J a . T K a 0 t Y C T B e { B 0
e I e { M .
鬟
E I l JJ
Ⅲ
,
一
“
! 藉 女 话 的 律 Ⅲ , e e 。 。Ⅱ ? ” 合 性 语l H 巾 ne 毫  ̄M J g O节 q n r a 、 M
李
: T…B3。 警 来 大 普 金 C C … 。 p  ̄H e 喜 越 。 希 …O 6 3 H y
一
上接 第 2 4页 0
则 : ①购 人时 :
借 :固 定资 产 3 ,0 .0 0 0 0 0 贷 :银 行存 款 3 ,0 .0 0 0 0O ②每 月计提折 旧时 : 借 : 业 吏}一 折 旧 事 i { 4 50 7 .0 贷 :累计 折 旧 4 50 7 .0 按 例 , 如2 【 年 l月 该 设 备处 置 , 假 】 2 O8 取 得 收 入 1 ,0 .0 , 时账 面 已计提 累 5 0 00 元 此 计折 旧 1,O .0 , 作 如 下 会 汁处理 : 7 l0 O 元 应 侮 银 行 存款 1 ,0 。0 5 0 0O 累计  ̄ 1 7 3 1 1 ,0 .0 7 10 0 贷 :固定 资 产 3 ,0 .0 00 0 0 其 他收 入 2 10 0 ,O .0 2 、对 r全供事业单位 ,计提 累计折 旧时 直接 冲 销 固 定 基 金 。具 体 账 务 处 理 如
俄语詈语使用 的性 别差异
李玉兰 河 南科技 学院外语 系 4 5 0 505
表示 亲昵 的 感情 , 比如 : () M T aK a兑, 4… n P且 M O C
,
K 3 1 a a b , K H M Y l B T e e C P
Ⅱ b l a b H I l T I
喜
语
雹 篙篡畲 龛 :‘。 形用 奸 : 喜 薏 黧 p ” 下的 岜 ̄ 詈 是 : 盂 曼 使 tA‘ 誓 亍 : e , J j t
… 研有
d y C t p a 3  ̄ e T I
H
。
Ⅲ
~ 。
。
话 合瑶 律 孽 符 ,焉 节 ” 。的 语 “ 男 性
,
塞 二
:: :
。
。
n 三 6 p e
。
:。 e 一 _ P u : 。 1 M ! I" <1 M l y
“
B
一
即段一。“ ““。 在或“ “ …… 整 ? 。M 个 。 、 戮茎 语 。 … , . ’ ;LMop以己雅性 I Ⅲ 尽的一 。) 量语些 e ,语黧鬻纂 兀 ,自文女 一 l让言。
计算 同定资 折 旧额 。 3.对事 业 单 位 “ 使用 、不需 用 未 的”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理 由是 ,有 利 于 促 使事 业单 位 充 分 利 用 固 定 资 产 , 及 时处 置不需用 固定资产 。
台 ,价 值 3 ,0 .0庀 ,假 设采 用 直 线 000 O 法计提折 旧,使 H年限 5年 ,按 5 { %残值 率估计残值 ,每月应计提折 旧 4 5 0 元 , 7 .0
下 :
六 、事 业 单位 固定 资 产计 提 折 旧
的意义
事业 单 位 固定 资产 计 提 折 旧减 少 了事 业单位对同定资产的小重视管理 ,也减少 r 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快速变化对固定资产 变化 处 理 和 更 新 的影 响 。 同时 ,也 调 动 了 事业单何对闲置、超龄、技术落后固定资 产更新的积极性。提折旧会使事业单位的 固定资产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有 了能计算 出来 与 账 面 价 值 相 符 的依 据 ,这 就 使 事 业 单位资产价值 的真实性得到 r明确 反映 , 使 有资产价值更加明确。 旧 ,将 有 助 于实 现政府 在 国有资 产管理 体制 中的 定 位 ,使国有 资产 质量得 到真 实的 反映 。 综 卜 所述 , 业 单 位应 该 计 提折 旧 , 事 并 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
( )在资 产类增设 “ 1 累计 折 旧”账 户 , ¨核 算 累 计折 旧情 况 。 消净 资 产 类 专 取 中的 “ 专用基金~ 修购基金” 账户。固定 资 产 提 取折 旧后 ,小 冉提 取专 用基 金 修 购 基金 。 ( 2)购 人 同 定 资 产 时 :在 没 彳 财 政 丁 授 权 支 付的 情 况下 : l X 借 己“ X支 出” 户 , 账 贷记 “ 财政集中支付存款”或 “ 银行存款” 账 户。同时 :借 记 “ 定资 产 ”账 户 ,贷记 固 “ 定基 金 ” 账 户 。 同 在 财 政 授 权 支 付 情 况 :收 到 “ 授 权 支付 到账 通 知 书” 据 此 所 列 数额 , 记 , 借 “ 余额 账 户 用款 额 度 ”账 户 ,贷记 “ 零 财政 补 助收 入 ” 户; 账 购买 固定 资 产时 , 记 “ 借 事 业 支 ” 户 , 账 贷记 “ 余额 账 户 用款 额 度 ” 零 账 户 。同时 ,借记 “ 阎定 资 产 ”账 户 ,贷 记 “ 固定 基 金 ”账 户 。 ( )分 期 计 提折 旧时 :借 记 “ 3 固 定 基 金 ”帐 户 , 贷i “ 汁折 旧”账 户 。 己 累 ( 4)固定 资 报 废时 :借 记有关资 产 类 帐 户 ( 置收 到 的 贵 币资 金 ) 借记 “ 处 , 累 计折 旧” 户 ( 账 已提折 旧 )借记 “ , 固定 基 金 ” 账户 ( 固定 资 产账 面 原值 一已提 折 旧 处 置收 到 的 货 币资 金 ) ,贷 | “ 己 同定 资 产 ”账 户 ( 而原 值 ) 账 。 期未编市. I 会计报表时 , “ 在 吲定资产” 项 目下 独 设置 “ 计折 旧” 目 , 为 固 累 项 作 定资产原 值的抵减项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