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深基坑周边地区管线保护
某地铁深基坑施工中管线保护措施研究

某地铁深基坑施工中管线保护措施研究摘要:以郑州市地铁一号线桐柏路站为例,结合该站的实际情况,介绍了中水管线的设计思路,进行了相应的设计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和管线保护措施,为今后类似管线的保护及施工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中水管线,悬吊保护,方案设计,保护措施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郑州市轨道交通1 号线建设路站,车站位于十字路交叉路口,沿建设路呈东西向、靠路北布设,与远期规划的5 号线换乘。
车站总长271 m,标准段宽度为21.5 m,呈东西走向,顶板覆土厚度约为3.25 m,底板埋深约16.795 m,基坑深度约16.945 m。
本站共设四个出入口通道、三个风道,其中Ⅲ号通道按预留考虑,主体结构在十字路交叉口处( 钢便桥) 采用盖挖顺筑法施工,其余均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车站所在的路口地下管线众多,其中9 条通过车站主体上方,最大的一条φ1 200 mm 的中水管线埋深5.5 m,施工前期调查该中水管道无改迁位置。
结合工程情况,施工中对此采用向上迁改悬吊处理。
2 中水管线方案的设计2.1 中水管线设计思路根据对中水管线的调查了解,中水管道主要为保证金水河的景观用水。
根据此处施工的特殊性,时间紧迫性,各种施工交叉复杂性、难度大的特点,针对该中水管线影响主体结构施工,无法直接悬吊,做出如下方案: 该中水管线采取二次迁改的方案,即在围护结构施工时,将中水管线在围护桩外截断,在原位向上迁改至已施工完毕的冠梁上方。
该处地面高程为110.05 m,冠梁顶高程为108.4 m,冠梁截面尺寸为1 300 m ×1 000 m,主体顶板顶面高程106.8 m,迁改后采用悬吊保护方案保护,然后等顶板施工完毕后,将中水恢复至顶板上方的预留管槽中。
因迁改需要,应在基坑外侧沿管线方向各开挖1 个基坑,基坑几何尺寸为宽7 m ×长10 m,深度开挖约7 m。
因属于深基坑,必须进行安全防护。
并且受郑州市轨道交通公司委托,该中水管线改迁悬吊工作全部由站点施工单位负责实施。
地铁管线保护施工方案

地铁管线保护施工方案车站围挡范围内一些管线改移后距基坑较近,结构施工时需要加强监测保护,同时施工中需做好对跨槽悬吊管线的保护;车站基坑北侧有一埋深5m的2000mm×2000mm电力管沟,平均净距最近 1.75m;对于区间隧道上方的各种管线采取地面监测及洞内加固等措施进行保护。
1.区间隧道拱顶上方现况管线保护方案区间隧道拱顶上方现况管线保护分成洞内和洞外两部分。
(1)洞内施工防护措施①在暗挖段施工时,应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控沉降”的原则;②开挖后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以改善整体受力条件;必要时采取在洞内实施主动补偿注浆。
③在顶进过程中,确认管片同步注浆还存在空隙时,可将管片预留的起吊盲孔凿通,并安装止浆阀,对管片补充注浆。
④加强施工监控量测,采用先进的非接触式快速量测手段,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预警系统。
尤其要重视对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的量测,必要时加密监测断面,根据量测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地层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⑤区间盾构穿越地下管线时,应加强监测、控制盾构掘进参数,同时加强洞内及时跟踪注浆以达到控制地层沉降。
(2)洞外防护措施①管线沉降测点埋设方法由于暗挖施工区域穿越众多重要地下管线,为保证这些管线的安全运行,要在施工期间对这些管线进行沉降观测,其方法与地表沉降的方法类似。
地下管线监测点重点布设在煤气管线、给水管线、污水管线、大型的雨水管及电力、热力方沟上,测点布置时考虑地下管线与洞室的相对位置关系。
有检查井的管线打开井盖直接将监测点布设到管线上或管线承载体上。
在管线上布设监测点时,对于带阀门的管线直接将阀门顶端作为测点,对于带爬梯的管线利用爬梯做监测点,或直接在井壁上埋设测点。
2.车站明挖段对管线的保护方案车站站主体及出入口风道等附属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而其上部存在部分管线需采取临时支吊保护措施。
对管线的临时支吊应严格遵循以下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前应调查所有与施工有关联的管线,着重查明悬吊管线种类,规格、埋深、材质、接头型式、节长和管线基础等资料。
车站深基坑周边地区管线保护

车站深基坑周边地区管线保护摘要:下埋式的地铁车站功能日趋多样化,车站在主体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涉及面较广,以下主要就周边地区管线保护方面结合本人经历的实际案例作以浅析,望各位予以指正关键词:沉降;注浆Abstract: buried under the subway station, the function of becoming more diverse, the station in the main stag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the key technology to a wide range of, the following the surrounding area pipeline protection based on his own experience of actual case in the analyses, hope everybody to be correctKeywords: settlement; grouting车站基坑四周设有多条新翻交的临时管线,包括车站东南面的自来水管、煤气管、雨污水管及电话线等地下管线,埋置深度在1.2m~2.5m范围内,尤其是个别管线的平面位置距离基坑外侧最近处仅间隔2.1m,最远处18.5m。
车站开挖深度标准段约为15.29m,端头井深度约17.49m,换乘段为24.4m.,基坑开挖时各管线均在深基坑位移及沉降等影响范围之内,为保证上述管线在基坑开挖时,不致影响其正常使用,所以在针对上述管线进行监控及保护等是工作重点之一,以期将管线的位移和沉降等控制在允许值及最小理想值内。
2深基坑开挖阶段管线纵向沉降的预估(1)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将在沿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外侧主体的纵向等产生不均匀沉降,加上围护结构支撑滞后的效应,有可能会造成管线的管节键接缝过大或管线断裂,而导致煤气、通讯中断等严重后果。
基坑周边管线保护措施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批准:审核:编制:Xxx有限公司2009年9月12日一、工程概况本工程项目基地面积407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802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6000平方米,地下室局部设人防工程,其建筑面积为25888m2。
本工程地下三层,地下室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钻孔灌注桩基础,地下室开挖深度14.9~15.2米。
二.施工区域及周边管线布置情况本工程项目基地周边道路下埋设有众多市政管线,基坑周边道路下市政地下管线布置图依照基地四周道路如下布置:1.xx路由南向北(离基坑由近及远)依次埋有如下地下管线:2.xx路由西向东(离基坑由近及远)依次埋有如下地下管线三、施工保护措施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资料,施工现场周围地下埋有各种地下管线,主要包括给水管、配水管、雨水管、电信电缆、煤气管、供电管线、信息管线等,这些管线是重要的市政设施,必须妥善进行保护。
为此,我单位结合多年施工经验,按照现场管线实际布置情况,采取如下保护措施:●按照设计要求,认真组织施工,做好地下连续墙、旋喷桩和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控制工作,防止开挖时,围护结构渗水,引起周围路面塌陷,影响周围环境及周围地下管线的安全。
●基坑开挖前在坑内采取深井降水措施,疏干固结坑内土体。
降水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严格控制坑外水位。
●在大门口对路面采用钢筋砼加固,钢筋采用14mmHRB335,间距200mm,双层布置,混凝土标号C30。
同时必要时在施工区门口铺设钢板,缓冲出入车辆对管线的碾压、扰动。
●施工过程应切实配合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施工进度及工作流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马上停止施工,组织技术及施工力量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管线和建筑安全后方可恢复施工。
●工程施工监测以仪器监测数据为主,目测为辅,观测人员应是专业人员,仪器固定,所有数据及时绘成图表,观测数据变化大时,观测次数增多,有危险征兆时,连续监测。
当发现监测指标超过预警值时,及时向建设方和设计院汇报,采取相应措施,将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深基坑临近地铁侧的施工保护措施

深基坑临近地铁侧的施工保护措施庄之敬(上海建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一、工程概况国信兴江海景园工程项目以3幢高100m左右、呈框架及框剪结构的高层建筑和附属的3个大型地下车库为主体。
其采用桩筏基础,主楼筏板厚 1.6m,地下车库筏板厚0.5~0.7m,占地面积20592m2,实际基坑开挖面积达19000m2,开挖深度为5.85~10.45m (北浅南深)。
该项目周边环境情况比较复杂,西侧距离黄浦江仅50m,北侧及东侧均为已建住宅小区,南侧塘桥路下为运营中的地铁4号线区间隧道(修复段),其最近处距基坑仅13m,4号线区间隧道埋深为地表下17m。
遵循有关部门对地铁区间隧道保护的规定及先深后浅的开挖原则,项目指挥部将地铁的50m保护范围划分为A、B两个区域,而南侧紧邻地铁的B基坑施工显然是确保整个工程安全进展的关键环节。
该基坑开挖深度9.55m、局部落深处为10.45m,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及混凝土水平支撑的形式,地铁侧的围护体也采用了钻孔灌注桩的形式。
二、地铁侧的施工保护措施面对复杂的环境条件,为确保该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更为保障基坑周围地下管线、周围建筑物和地铁运行的安全,B基坑采用了顺作法的盆式开挖,并在地铁侧部署了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采用了严格的现场监测手段。
(一)加大加长基坑围护体采用顺作法施工的B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地铁侧的孔径为850mm,插入比达1.4,非地铁侧则采用φ800mm的钻孔灌注桩,插入比为1.1。
(二)坑内加固措施B基坑在地铁侧开挖前先对坑内土体作加固处理(非地铁侧仅在转角处及邻近构筑物区布置小范围的二轴加固),共设两道防护,第一道为φ800的旋喷桩,深度-6.45~基坑底下5米;第二道φ850的三轴搅拌桩,深度-6.45~基坑底下5米,宽度8米。
(三)盆式开挖、四周留土基坑施工采用盆式开挖、四周留土的方法。
每层土方开挖时,四周预留宽度10米左右的土方,将其作为应力缓冲区,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深基坑施工时对邻近地铁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

深基坑施工时对邻近地铁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措施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也也越来越完善。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地面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这也使得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地铁工程深基坑工程具有密度深度均较大的特征,站台情况也较为复杂,对基坑的空间具有更高要求,而车站位置和地理条件都可能会对深基坑施工带来不利影响,导致施工风险的形成。
目前,为了能够有效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以及清除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隐患,相关施工环节负责人需要加强对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的控制管理,进一步提升我国地铁深基坑效率。
对此,相关地铁深基坑施工计划的负责人需要对施工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预测,并针对各项风险寻找有效的控制策略,进一步做好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工作,确保施工工人以及地铁运营的安全。
本文阐述了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对邻近地铁线路和附近环境的影响,并针对深基坑施工时周边环境密集、地下结构复杂、管线较多等问题,研究环境保护的价值,同时做出相应的合理措施。
对于施工方而言,应该尽快提出施工过程中能够利用的相关保护措施和方案方法,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带来的对地铁和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施工;地铁和周围环境;保护引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城市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了城市化进程大潮中。
高层建筑是城市化的代表之一,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增多,那么也带来了施工中的挖掘、深基坑、支护岩土等工程问题【1】。
而对深基坑进行挖掘时,必定会导致施工点附近地层和地下水的性质改变,进而引发周围地层形状改变,最终造成附近建筑物下陷,地下所埋管道错位、下沉,威胁到施工点附近的市政基础设施,对周围的民众生活也有负面影响。
根据以上论述,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其工程设施负面效应,使周围的建筑和人民免受工程建设的影响,同时保护好环境,是对今后工程项目的一个巨大考验。
超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地下管线的保护技术

P r o t e c t i v e T e c hn i qu e f or S u r r o un di n g Un de r gr ou n d P i p e l i n e s du r i n g
7 mm ×1 0 mm 、 H W1 O O mm ×1 O O mm ×6 mm ×8 mm这
构 ,桥长 3 2 - 7 0 m,桥 高 为2 m、桥 面 宽1 . 5 m。地 下 管线 的 位 置及钢 管线桥 示意 分别如 图1 、图2 所 示。 管 线桥 作 为市 政主 要管 线 的切 改通道 和保 护 措施 ,必 须 做 到结 构 的安 全牢 固和 设 备的 稳定 可靠 。 因管 线桥 跨度
设计钢 桥 高2 m、宽 1 . 5 m、长3 2 - 7 m。 将管 道荷 载 转
9 6 8 l 建 筑 施 工第 3 5 卷第 1 1 期
一
j
j
陆
地 下 管 线 的 保 护 技 术 j i
— = j
i i
化 为作用 在下 弦上 均布 线荷 载 :Q= 6 4 8 . 9 /( 1 . 5×1 . 5×1 0)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S u p e r D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陆海翠
中铁 建 工 集 团有 限公 司 国际 工程 公 司 北京 1 0 0 1 6 0
摘要 :在 城 市 中 心 区 域 的 超 深 基 坑 施 工 由 于 会 遇 到 众 多地 下 管 线 的保 护 问题 ,始终 是 工程 建设 的一 大难 题 。 以 天津 滨 海新 区于家堡 中心商务 区工程中 的京津高铁于家堡站房建设为例 ,根据该工程基坑 规模 大、开挖 深度 深的特点 ,提 出 了 以钢 管 线 桥 作 为 市 政 管 线 的切 改 通 道 和 保 护 措 施 的 新 思 路 ,在 工 程 中 避 免 了 管 线 大 范 围 重 新埋 设 ,有效 地 完 成 了 管 线 保 护 工作 。 关键词 :超 深 基坑 地 下 管线 保 护措 施 管 线桥 中 图分 类 号 :T U 7 5 3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1 0 0 4 — 1 0 0 1 ( 2 0 1 3 ) I 卜 0 9 6 8 — 0 2
基坑周边管线保护应急处理措施

基坑周边管线保护应急处理措施基坑周边管线保护应急处理措施1、施工前管线保护(1)施工前对地下管线的相对位置、埋深、类型等详细调查,对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进行施工检算,预测地面沉降量,依此对地下管线的沉降进行预测。
调查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①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和调查方案。
②对设计给出的管线资料进行整理和确认。
③走访沿线所有地下管线的主管单位,以确保没有管线资料被遗漏,对所有有关的地下管线将争取在现场进行探查和确认。
④基坑周边管线,应准确定出其种类、位置、形状、尺寸和材料性能,并将调查结果递交相应部门确认。
⑤向有关部门确认各种管线的允许变形量。
(2)施工前根据管线类型、位置及埋深等,对基坑周边重要的地下管线进行保护。
施工过程中,对管线进行监控量测,根据量测结果确定保护方案。
2、定期检查管道的变形、移位和不均匀沉降,如发生监测数据超过警戒值,立即停工,对基坑进行加固,对管线基础进行注浆处理。
3、管线出现下沉、变形、损坏等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并及时通知管线主管部门,请求派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护,尽可能将经济损失降到最小。
根据管线沉降情况,倾斜率小于2%时且变化较大时,进行对管线保护,主要措施为:一是地层土质较差时采用注浆进行加固,二是附近条件允许时采用悬吊的方法进行保护。
4、快速联系处理,当发现管线有大的变形和趋势时,及时快速与监理、业主、设计等单位联系,确定处理方案,现场准备好任何一种方案的所有物资设备,以便随时调用。
5、煤气管道发生意外事故,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施工人员和周围的群众,防止明火,并及时通知施工区段的煤气管理部门和消防队,请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抢险。
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抢险人员和物资,供消防队和煤气维修部门调用。
6、自来水管线断水操作时,应在规定和批准的时间内施工,不允许延误,若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及时调整。
用户改接或断水接通时,由现场施工人员提出申请,按照规定有自来水管理公司事先通知用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站深基坑周边地区管线保护
摘要:下埋式的地铁车站功能日趋多样化,车站在主体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涉及面较广,以下主要就周边地区管线保护方面结合本人经历的实际案例作以浅析,望各位予以指正关键词:沉降;注浆
abstract: buried under the subway station, the function of becoming more diverse, the station in the main stag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the key technology to a wide range of, the following the surrounding area pipeline protection based on his own experience of actual case in the analyses, hope everybody to be correct
keywords: settlement; grouting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车站基坑四周设有多条新翻交的临时管线,包括车站东南面的自来水管、煤气管、雨污水管及电话线等地下管线,埋置深度在1.2m~2.5m范围内,尤其是个别管线的平面位置距离基坑外侧最近处仅间隔2.1m,最远处18.5m。
车站开挖深度标准段约为15.29m,端头井深度约17.49m,换乘段为24.4m.,基坑开挖时各管线均在深基坑位移及沉降等影响范围之内,为保证上述管线在基坑开挖时,不致影响其正常使用,所以在针对上述管线进行监控及保护等是工作重点之一,以期将管线的位移和沉降等控制在允许值及最小
理想值内。
2深基坑开挖阶段管线纵向沉降的预估
(1)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将在沿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外侧主体的纵向等产生不均匀沉降,加上围护结构支撑滞后的效应,有可能会造成管线的管节键接缝过大或管线断裂,而导致煤气、通讯中断等严重后果。
精确地预估其沉降临界点,正确地设置报警值,才能有效及时地控制变形沉降。
(2)以经验理论值估计,在基坑开挖时沿横断面方向,地下管线会随地层的变形而变形,变形最大区域为距地墙0.6h~0.7h(h为基坑开挖深度),本车站基坑的开挖深度为15~24m,即得出沉降严重区域为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外9~14m的范围内。
(3)监测的沉降范围选定(l)
l=2(2.5h-1.25h)+b=69m
h—基坑开挖深度
b—基坑分段开挖深度
(4)沉降曲线允许最小半径的选定
(a)曲率半径r必须同时满足由管道允许张开值δ得出的曲率半径和由管道允许纵向和横向抗弯能力得出曲率半径,故取三者最大值(经调研,煤气管线接缝允许张开值δ≤0.5mm,管线接逢允许张开值δ≤1mm,具体数据应视不同管节接头质量合理确定)。
管道允许张开值δ计算r
r=b/δh=3600m
b—管节长度
h—管节高度
管道允许纵向抗弯力m计算r
b4kd
r≥= 160m
12π[d3-(d-2t)3]δw
1.5d2 b2 k
r≥=2637m
64 t2 δσw
由以上三组结果比较,取r得出最大值为3600m
(b)允许最大沉降值smax(警戒值)
按全线管道接缝均匀张开(δ=0.5mm)
smax=(l/4)2/r=0.165m
按经验估算沉降曲线计算smax
δ1=(l/6)2×r=0.018m
δ2=l/2×tg(sin-1l/6 3600)=0.028m
∴smax=2δ1+δ2=0.064m
考虑土体侧移及现场施工情况,smax取1.2系数,
则允许最大沉降量smax=0.064/1.2=0.053m
3不均匀沉降曲线监测点的布置
(1)布点形式
根据周边管线的功能、管材、接头形式埋深条件,在基坑开挖
前布设妥善相关的管线沉降监测点。
监测点分直接监测点和间接监测点,通常直径小于300mm的刚性管线,采用包裹法将测针垂直置于管线上,直接布置监测点。
间接测点是将管线测点做在靠近管线底面的土体中。
(2)布点与监测原则
在预估的沉降范围(59m)内每隔5m布置一个监测点,沉降界线上各个测点的沉降量可由δ=s2/2r求出,并汇总绘制出各条管线沉降图表。
(3)监测:
(a)实测沉降曲线范围不超过预估控制沉降范围。
(b)实测各相邻线段的坡差度不大于预估最大沉降量。
(c)实测各相邻线段的坡差不大于预估控制沉降界线上各相邻段的坡差度。
即δs=δl/r=1.3‰当监测到某相邻线段沉降差接近1.3‰时,就必须在该区域采取跟踪注浆等措施,从而保证管线实体安全。
4监测反馈与跟踪注浆
跟踪注浆的工程量以及何种程度下必须采取注浆等,取决于管线的监测结果,管线下沉量决定于挡土墙的开挖深度及位移量。
故及时监测,将测量数据及时反馈从而决定是否采取注浆保护措施,以及通过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来得出相应的注浆量和注浆速率。
同部位监测间隔时间一般控制6小时内。
5跟踪注浆保护措施
(1)跟踪注浆主要目的是填充空隙,弥补基坑开挖槽壁位移产生的土体位移损失。
在所需要保护的管线内侧钻孔,埋入注浆管,深度为6m,孔距为1m。
(2)通过以往经验得知,双液注浆对跟踪保护以及抬升管线较为有效且迅速、经济。
当浆液注入土层后迅速结硬,使浆液在扩散过程中能控制在一定范围,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注浆对土层的前期扰动时间。
注浆压力:p=0.1~0.2mpa
注浆流量:q=8~10l/min
浆体充填率;视管线沉降而定
水灰比:0.6水泥:水玻璃=1:1
(3)浆体注入层后,压力会逐渐增高,这表明注入土层的浆液充填空隙后,逐步呈现挤密效应,从而抬升管线。
无论沉降还是抬升,在满足管线正常使用基础上,都有一定的限度,也就是管线沉降曲率半径或沉降坡度差有一定的控制,所以抬升管线的同时应做好注浆跟踪监测,以确保注浆效果达到原先预估值即可暂停作业,且避免造成抬升过度。
6监测结果与总结
(1)长阳路已结构封顶,车站上部也已交付后续市政单位使用,地表各点的管线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
至目前,管线最大沉降
47.3mm,相邻段沉降差控制在4mm内,从而保证了管线安全。
(2)本工程地下管线众多,能否保护好这些重要管线,直接关系
到人民的正常生活。
通过精心组织控制,包括每天对管线监测结果仔细地分析等烦琐枯燥的重复工作,从而圆满地完成了对周边地区影响范围内管线的保护等,确保了开工前许诺管线无事故的目标。
也从中体会到跟踪注浆要取得满意的效果,一定要加强过程中监测控制。
跟踪分析每次注浆后产生的影响数值,包括局部注浆完成后会反过来对槽壁产生位移及对管线的上抬或下沉的影响,所以监测测量是注浆的眼睛,千万不可盲目行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互间的及时反馈及时互通,才有利保护好相关区域内的地下管线。
参考文献:
[1]《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实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材料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