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9张PPT)

五、佛教的建立
• 时间:公元前6世纪 •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 主张:众生平等 •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
提倡众生平等。 • 发展:公元前3世纪臻于
鼎盛并开始外传,逐渐 成为世界性宗教。
释迦摩尼像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 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 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
他离家修佛行陀,说后来法创立佛教,被尊佛为陀“佛坐陀像”。
阿育王
孔雀王朝 第三代国王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 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 “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 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 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佛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 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 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 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 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 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种姓制特点 世代相袭; 种姓内婚制; 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二种. 姓制度
请大家观察下面这幅图片
像这样一个贱民女孩,她的命运已经被印度教 的教规所决定,除了在德里的亚穆纳河畔当洗 衣工,她几乎无法想象还能干什么别的。而像 这样洗衣服种姓的人是专门负责处理被血或排 泄物污染过的物品的。可以说,这个小女孩的 命运就是由种姓制度所决定的。
《摩奴法典》规定:“如果刹帝利辱骂了婆 罗门,须罚款100帕那;如为吠舍须罚款150 或200帕那;如为首陀罗则处以体刑。”相反, “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须罚款50(帕那), 如果侮辱吠舍,须罚款50的一半,而侮辱首 陀罗则罚款为12”。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婆罗 门和首陀罗之间最为严重。例如,婆罗门侮 辱了首陀罗只罚几个钱,而首陀罗若是辱骂 了婆罗门,则要被割掉舌头。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共20张PPT)

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
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小林同学在网上查阅历史资料时,编写了以下资料,其中错误的 一项是( ) A.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B.古代印度的民主政治繁荣 C.种姓制度出现在两河流域 D.《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花岗岩石 5、2017年6月16日,印度以所谓的“保护不丹”为由非法进入西藏 洞朗地区而导致中印两国一度在洞朗地区紧张对峙。中印同属亚洲 文明古国,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 奴役,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被排除在种姓以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 遭到歧视和凌辱。
在《梨俱吠陀》第十卷可以看到这样的故事:梵天大神从他的 口中生出了婆罗门,从双臂生出了刹帝利,从腿生出了吠舍, 从脚生出了首陀罗
——《 摩 奴 法 典 》
从它判决的原则中(不同的 人不同的标准)你看出种姓
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种姓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小故事
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一位大臣的女儿,一天,他出门找那位少女。 在路上,他遇到了几个人,他们佩带特殊的标记,口中不断发出特殊的 声音,正在敲击某种器物,一名祭司急忙躲到一旁。不久,他到了少女家 门口,被守卫拦住了,守卫说:“你不能进去”。他只好悻悻离去,回家 后他跟父亲说:“我不想当理发师,我想从军,成为一名大将军,然后跟 大臣的女儿结婚。”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 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那个女孩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 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1.你认为他路上遇到的几个人是什么身份? 贱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共22张PPT)

8.在古代印度,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
因为( ) D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C.商人和官吏的喜好不同 D.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
9.九(1)班的元旦节目是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 A. 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C
B. 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 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巡视
脚
首陀罗
被统治阶级
在社会上遭到
等外级
贱民
歧视和凌辱
2.阅读教材说出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材料思考分析其对印度社会产生了什么 影响?
特点
各等级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 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实质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P12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 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 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 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 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都是古代印度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1、据报道,某国东部一名属贱民阶层的15岁少年,因自
家山羊误入高一等级种姓农民的稻田而被烧死。根据所学
知识判断,文中某国是( C )
A.希腊
B.埃及 C.印度
D .巴比伦
2、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
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 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古印度这块肥沃 的土地上产生了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印度文明。在这里 产生了种姓制度、佛教。种姓制度界限森严,对在当 今印度社会仍然产生消极影响。佛教成为了世界三大 宗教之一,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分别被列为国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共21张PPT)

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 1500年左右, 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 陆
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 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 产。 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 许多小国家。
古代印度
孔雀王朝时期,是古印度 的鼎盛时期,除了印度半岛 南端外,印度基本统一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 任国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 位),他的统治时期是古印度 史上空前强盛的时代。
古代印度
种姓制度的实质:
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种姓制度的特点:
a.世代相袭
b.贵贱分明
吠舍 首陀罗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种姓制度的影响:
(1)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2)严重阻碍了印度的社会发展
古代印度
古印度—佛教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约前563-前486年)
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约为公 元前六世纪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 代,与孔子同时。
乔达摩·悉达多本是古印度迦毗 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 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 摩耶夫人,26岁结婚生子,29岁有 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 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6 岁得道成佛,80岁涅磐。
古印度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们的 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
第一单元 和心得范文800字
人。下 面是XX为大家 整理的 更多内 容 是值的人们去 信仰的,读完《 傲慢与 偏 养的气 质和内 涵,她在 那个现 实的家 庭 得我学习。 浪漫爱 情。我 要写得 是最平 凡,最不 起 斯的故事。 件事的 谈话中 说:“我 真心诚 意希望 简 必 定能获 得幸福 ,着幸 福不亚 于她花 上 后再跟 他结婚 所能获 得的幸 福。他 们 你既然 决心和 这个人 过一辈 子,那你 最 放的缺点。’ 内特太 太一样 是个市 井小民,想要把 自 如何改 变,如何 像伊丽 沙白一 样去读 很 她没有 一位像 贝内特 先生一 样的父 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1张PPT)

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激 化了社会矛盾, 阻碍了印度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 度虽已废除,在 当今印度社会仍 有影响。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了森严 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此外还有“不可接触者”——贱民。 (1)婆罗门:(祭司贵族)掌管祭祀; (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3)吠舍:(农民、牧民、商人)从事农、牧、商业; (4)首陀罗:(被征服者)从事农、牧、渔和手工业; 3.特点:种姓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 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释迦牟尼 乔达摩·悉达多
如来佛祖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 2.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特权,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第3课 古代印度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C
___吠___舍____
农民、牧民、手工 供,供养第一、第二等
业者、商人
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
D
__首__陀___罗___
被征服者、贫困破 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
产失去土地的人
三个等级服务
3.探究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古代印度的社会 关系。
种姓制度说明了古代印度四个等级地 位不平等,界限森严;佛教却说明了古代 印度人渴望“众生平等”。
度很多地方尤其在农村,“贱民”还遭受到奴隶一样的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3张PPT

二等级是_刹__帝__利_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
___吠__舍____,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
__首__陀__罗__,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
还有最卑贱的_贱__民___。
知识点三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7、时间:_公__元__前__6_世__纪__ 创始人:乔__达__摩__·__悉_ 达多
• 材料三《印度快报》曾报道: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男 女,由于恋爱,竟被家人吊死。
• (3)根据材料二,请判断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分别是什么, 并说明理由。
• (3)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最低等级是首陀罗。 • 根据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阶层以及被杀害后对凶手的惩罚力度
可以看出来。 • (4)根据材料说说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 (4)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的印度社会发展带来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 卡、缅甸和泰国等
仰 光 寺
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
A 璨的文明。在印度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
是( )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2.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印度人民创造的是
C ( )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金字塔
8、教义:提出____众__生__平__等_
9、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
纪,传到中国__新__疆__,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
通过一个表格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
古代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 重要河流 幼发拉底河,底
格里斯河 地域范围 今伊拉克
古代埃及 尼罗河
今埃及
政治特色 王朝更替频繁 法老专制统 治
• (1)图一是金字塔,代表古代埃及文明,是在约公元前3500年进入文明古国 的.图二是汉漠拉比法典,代表古代巴比伦文明,是在约公元前3500年进入 文明古国的.图三是种姓制度,代表古代印度文明,是在约公元前2500年进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课件PPT完整版

•
3.在品读文字中,继续巩固总分的构 段方法 ,初步 学习围 绕中心 句概述 自然段 主要内 容。
•
4.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更 多的知 识。从 植物妈 妈的办 法中, 学生能 感受到 大自然 的有趣 ,生发 了解更 多植物 知识的 愿望, 培养留 心观察 身边事 物的习 惯。
•
5.根据诗歌内容,课文中配有相应的 插图, 形象地 描绘了 三种植 物传播 种子的 方法, 同时告 诉小读 者植物 传播种 子的方 法有很 多,仔 细观察 就能得 到更多 的知识 。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
国王、武士、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
官吏
政大权
吠舍
农民、牧民、向国家纳税,向神庙
手工业者、 上供,供养一、二等
商人
级
首陀罗
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失 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 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 ,干最低贱的职业, 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8 张PPT)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1.创立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 世纪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摩尼”。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2.教义
四谛说 苦谛:指人生的各种痛苦,一共有八种,即生老病死、求 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受阴; 集谛:人生多苦的根源是欲望; 灭谛:消灭人生痛苦的关键在于消除欲望; 道谛:要消除欲望就要修行,修行的途径被称为“八正道”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逐渐分化产生 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 “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 意为颜色、品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 》课件 (共28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共19张PPT)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编造 说:从造物神 的嘴演化出婆 罗门,从手生 出刹帝利,从 腿生出吠舍, 从脚生出首陀 罗。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材料反映了印度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 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2.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
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 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黄河流域
大致时间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500年 公元前2070年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禅让制度 B. 种姓制度C. 元首制 D. 采邑制
4、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 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C. 尼罗河——古印度——佛教 D. 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拓展延伸: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教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 吗?
提示:佛教自东汉末年由印度传入中国,石窟造像艺 术也由此而入。中国的石窟,大体是随印度佛教的东 渐路线,自西向东分布,总数近百处之多。最著名的 有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和龙门石窟。
课堂总结
南亚的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发源地。印度是 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这里出 现了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公元前1500左 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 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印 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人为 地把印度社会自上而下分为四等,等级不同,权利义 务不同。在反对种姓制度的斗争中,乔达摩·悉达多 创立了佛教。
如何理解佛教所提出的“众生平等”?
佛教中宣扬的“众生平等”思想,只存在于 虚幻的世界中,它是为迎合阶级社会中长期遭受 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存在的。处 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是不会给劳动人民实现真正 的“众生平等”的。所以,它只是用来安慰人民 的“麻醉剂”。
佛教的传播: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问题思考:种姓制度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联系印度现在的发展,谈出自己的观点。
影响: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激化了社会矛盾。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你知道有哪些吗?
“阿拉伯数字”、佛教等。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目标导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阅读P13内容,完成导学空格: 1、时间:_公__元__前__6_世__纪__创始人:_乔_ 达_摩_ ·悉_达__多__ 2、内容:_反__对婆罗门特权,提__出“众生平等”__、__“忍耐顺从_”_ 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传到中 国_新__疆___,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往南传到缅 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印度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 卡、缅甸和泰国等
拓展延伸:国王为什么要扶植佛教?到底该如何评价 佛教呢?想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
提示:佛教主张人民应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所以历代统治 阶级便利用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的假平等,掩盖阶级社会中 真正的不平等,从而达到维护剥削制度的目的。后来,阿育王也 信了佛教,并把它定为国教。大建佛塔、寺院、也正是在阿育王 统治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 亚次大陆。
文明发展历程
兴起: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在那里发现了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 世纪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公
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 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种姓实行内婚。
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 实质又是什么?
目的: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实质(性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一种不平等的阶级制度。
印度「贱民」现在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
印度贱民还是比较安于现状的。如果父 辈是蹬三轮的,小孩也基本会一样。如果父 辈是捡破烂的,下一辈也会一直捡下去。除 了极个别例子,像出身于卖茶水家庭的莫迪, 凭借自己天赋和后天努力,逆袭成为总理, 绝大多数贱民都深深地被种姓制度所框住, 生而为贱民,世世代代为贱民。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 爱上了一个少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 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 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刹帝 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 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种姓制理度发的师儿特子点的:故事1、反种映姓了界什限么森社严会;问题? 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存在高 低贵践之2、分,种不姓同职等业级的世人袭不;能通婚。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哈拉帕的内城
鼎盛:孔雀王朝统治时 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 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 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 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 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 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 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 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 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 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A. 印度 B. 沙特阿拉伯 C. 伊拉克 D. 埃及
2、戏说汉谟拉比穿过时空隧道,来到古代印度旅游, 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 )
A. 第一等级 B. 第二等级 C. 第三等级 D. 第四等级
3、在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法官的儿子 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 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
【板书设计】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早期文明遗址
2.文明发展历程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内容 2.影响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 2.教义 3.外传
课堂练习
1、有一篇历史论文的关键词是“阿拉伯数字”、 “梵文”、“佛教”、“古代文化”,据此可知 这篇论文的内容主要和哪个国家相关( )
4、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 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C. 尼罗河——古印度——佛教 D. 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拓展延伸: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教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 吗?
提示:佛教自东汉末年由印度传入中国,石窟造像艺 术也由此而入。中国的石窟,大体是随印度佛教的东 渐路线,自西向东分布,总数近百处之多。最著名的 有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和龙门石窟。
课堂总结
南亚的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发源地。印度是 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这里出 现了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公元前1500左 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 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印 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人为 地把印度社会自上而下分为四等,等级不同,权利义 务不同。在反对种姓制度的斗争中,乔达摩·悉达多 创立了佛教。
如何理解佛教所提出的“众生平等”?
佛教中宣扬的“众生平等”思想,只存在于 虚幻的世界中,它是为迎合阶级社会中长期遭受 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存在的。处 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是不会给劳动人民实现真正 的“众生平等”的。所以,它只是用来安慰人民 的“麻醉剂”。
佛教的传播: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问题思考:种姓制度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联系印度现在的发展,谈出自己的观点。
影响:严重地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激化了社会矛盾。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你知道有哪些吗?
“阿拉伯数字”、佛教等。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目标导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阅读P13内容,完成导学空格: 1、时间:_公__元__前__6_世__纪__创始人:_乔_ 达_摩_ ·悉_达__多__ 2、内容:_反__对婆罗门特权,提__出“众生平等”__、__“忍耐顺从_”_ 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传到中 国_新__疆___,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往南传到缅 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印度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 卡、缅甸和泰国等
拓展延伸:国王为什么要扶植佛教?到底该如何评价 佛教呢?想想为什么佛教能广泛传播?
提示:佛教主张人民应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所以历代统治 阶级便利用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的假平等,掩盖阶级社会中 真正的不平等,从而达到维护剥削制度的目的。后来,阿育王也 信了佛教,并把它定为国教。大建佛塔、寺院、也正是在阿育王 统治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 亚次大陆。
文明发展历程
兴起: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在那里发现了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 世纪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公
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 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种姓实行内婚。
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 实质又是什么?
目的: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实质(性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一种不平等的阶级制度。
印度「贱民」现在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
印度贱民还是比较安于现状的。如果父 辈是蹬三轮的,小孩也基本会一样。如果父 辈是捡破烂的,下一辈也会一直捡下去。除 了极个别例子,像出身于卖茶水家庭的莫迪, 凭借自己天赋和后天努力,逆袭成为总理, 绝大多数贱民都深深地被种姓制度所框住, 生而为贱民,世世代代为贱民。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 爱上了一个少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要把愿 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 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刹帝 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 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种姓制理度发的师儿特子点的:故事1、反种映姓了界什限么森社严会;问题? 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存在高 低贵践之2、分,种不姓同职等业级的世人袭不;能通婚。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哈拉帕的内城
鼎盛:孔雀王朝统治时 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 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 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 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 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 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 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 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 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 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A. 印度 B. 沙特阿拉伯 C. 伊拉克 D. 埃及
2、戏说汉谟拉比穿过时空隧道,来到古代印度旅游, 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 )
A. 第一等级 B. 第二等级 C. 第三等级 D. 第四等级
3、在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法官的儿子 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 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
【板书设计】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早期文明遗址
2.文明发展历程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内容 2.影响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 2.教义 3.外传
课堂练习
1、有一篇历史论文的关键词是“阿拉伯数字”、 “梵文”、“佛教”、“古代文化”,据此可知 这篇论文的内容主要和哪个国家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