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印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9张PPT)

五、佛教的建立
• 时间:公元前6世纪 •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 主张:众生平等 •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
提倡众生平等。 • 发展:公元前3世纪臻于
鼎盛并开始外传,逐渐 成为世界性宗教。
释迦摩尼像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 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 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
他离家修佛行陀,说后来法创立佛教,被尊佛为陀“佛坐陀像”。
阿育王
孔雀王朝 第三代国王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 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 “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 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 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佛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 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 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 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 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 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种姓制特点 世代相袭; 种姓内婚制; 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二种. 姓制度
请大家观察下面这幅图片
像这样一个贱民女孩,她的命运已经被印度教 的教规所决定,除了在德里的亚穆纳河畔当洗 衣工,她几乎无法想象还能干什么别的。而像 这样洗衣服种姓的人是专门负责处理被血或排 泄物污染过的物品的。可以说,这个小女孩的 命运就是由种姓制度所决定的。
《摩奴法典》规定:“如果刹帝利辱骂了婆 罗门,须罚款100帕那;如为吠舍须罚款150 或200帕那;如为首陀罗则处以体刑。”相反, “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须罚款50(帕那), 如果侮辱吠舍,须罚款50的一半,而侮辱首 陀罗则罚款为12”。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婆罗 门和首陀罗之间最为严重。例如,婆罗门侮 辱了首陀罗只罚几个钱,而首陀罗若是辱骂 了婆罗门,则要被割掉舌头。
(部编)《古代印度》ppt完美课件

社3、会下雅成列员与分利古工代不印安同度文B人.明无【关的是梵( )文:âryâ】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
5.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
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 2、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象征慈悲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象征实践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 象征愿力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悲、智、行、愿。
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是 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
按佛教经典的原意:慈,即是“予乐”;悲,即是“拔苦”。拔除 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 们师徒四人到何处取
经吗?
我国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在公 元7世纪西游印度,并居住多年。他 返回唐朝以后写成的《大唐西域记》 中就记载了古印度的繁荣。
西汉:身毒、贤豆; 东汉:天竺; 唐朝玄奘将其改为印度
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1、两个年轻人为何不能结婚?
古代印度的成就:阿拉伯数字
最后羯陵伽国被他征服,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哈拉帕 文明的产生
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
一早期国家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 度北部逐渐出现了由雅利 安人建立的小国家。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B.汉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 C. 独立以后对各项事业同样产生了不良影响。 ②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________、________ D.古埃及文明 (3)说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影响深远,不同的等级不能通婚普遍被认可,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5.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
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 2、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象征慈悲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象征实践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 象征愿力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悲、智、行、愿。
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是 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
按佛教经典的原意:慈,即是“予乐”;悲,即是“拔苦”。拔除 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 们师徒四人到何处取
经吗?
我国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在公 元7世纪西游印度,并居住多年。他 返回唐朝以后写成的《大唐西域记》 中就记载了古印度的繁荣。
西汉:身毒、贤豆; 东汉:天竺; 唐朝玄奘将其改为印度
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1、两个年轻人为何不能结婚?
古代印度的成就:阿拉伯数字
最后羯陵伽国被他征服,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哈拉帕 文明的产生
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
一早期国家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 度北部逐渐出现了由雅利 安人建立的小国家。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B.汉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 C. 独立以后对各项事业同样产生了不良影响。 ②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________、________ D.古埃及文明 (3)说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影响深远,不同的等级不能通婚普遍被认可,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0张PPT)优秀课件

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成 为文明发源地。
从图中圈出文明城市
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
1.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
域开始出现国家。摩亨佐·达
罗和哈拉帕是当时最为著名的
城市。
摩亨佐·达罗城遗 址
2.公元前15世纪,来自中亚的
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征
服当地居民,陆续建立一些小
国。
3.公元前6世纪,半岛逐渐统
释迦牟尼创立佛 教
释迦牟尼
1、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时间: 公元前6世纪
3、地点: 古印度
4、教义: 众生平等、消灭欲望 刻苦修行、忍耐服从
5、发展: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
6、传播: 7、著作:《金刚经》 8、重要节日: 浴佛节
腊八节
涅槃节
世界三大宗教
北非、西亚 伊斯兰教
亚洲 佛教
欧洲、美 洲基督教
一
4.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 阿育王 王基本统一半岛
文
明 图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鉴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文
明 图
哈拉帕残留的土 墙
鉴
哈拉帕的内城
哈拉帕谷仓遗址
哈拉帕商人使用的石质砝码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确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3.特点
(1)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2)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
材 料: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 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 进行的迫害”。
从图中圈出文明城市
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
1.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
域开始出现国家。摩亨佐·达
罗和哈拉帕是当时最为著名的
城市。
摩亨佐·达罗城遗 址
2.公元前15世纪,来自中亚的
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征
服当地居民,陆续建立一些小
国。
3.公元前6世纪,半岛逐渐统
释迦牟尼创立佛 教
释迦牟尼
1、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时间: 公元前6世纪
3、地点: 古印度
4、教义: 众生平等、消灭欲望 刻苦修行、忍耐服从
5、发展: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
6、传播: 7、著作:《金刚经》 8、重要节日: 浴佛节
腊八节
涅槃节
世界三大宗教
北非、西亚 伊斯兰教
亚洲 佛教
欧洲、美 洲基督教
一
4.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 阿育王 王基本统一半岛
文
明 图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鉴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文
明 图
哈拉帕残留的土 墙
鉴
哈拉帕的内城
哈拉帕谷仓遗址
哈拉帕商人使用的石质砝码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确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3.特点
(1)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2)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
材 料: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 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 进行的迫害”。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 (共16张PPT)

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
浴佛节
Buddha's Birth Day
农历四月初八,纪念佛教 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佛教仪 式节日,又称佛诞节。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也称“鬼 节”。俗传去世祖先七月初被 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 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 “佛成道日”,纪念释迦牟 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 立佛教的日子。
被统治阶级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 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 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 从脚生出首陀罗。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 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 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 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三、佛教(教义、传播)
1、地理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古古汉 代巴谟 两比拉 河伦比 流王法 域国典
1、法典内容
2、法典特点 3、制定目的 4、法典地位 5、法典实质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通过 武力征伐扩大王朝的版图,阿育王时代是孔雀王朝极盛时代。后来阿育 王认识到依靠杀戮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他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皈依佛教,从此戒除杀生。
前23—前18世纪早期文明 公元前1500左右,雅利安人入侵
种姓制度
前4—前2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
佛教
再次分裂
前 4000
前 20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公元 元年
浴佛节
Buddha's Birth Day
农历四月初八,纪念佛教 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佛教仪 式节日,又称佛诞节。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也称“鬼 节”。俗传去世祖先七月初被 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 祖,七月半送祖习俗。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 “佛成道日”,纪念释迦牟 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 立佛教的日子。
被统治阶级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 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 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 从脚生出首陀罗。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 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 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 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三、佛教(教义、传播)
1、地理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古古汉 代巴谟 两比拉 河伦比 流王法 域国典
1、法典内容
2、法典特点 3、制定目的 4、法典地位 5、法典实质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通过 武力征伐扩大王朝的版图,阿育王时代是孔雀王朝极盛时代。后来阿育 王认识到依靠杀戮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他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皈依佛教,从此戒除杀生。
前23—前18世纪早期文明 公元前1500左右,雅利安人入侵
种姓制度
前4—前2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
佛教
再次分裂
前 4000
前 20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公元 元年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28张PPT)

有利于维护印度社会稳定,增强印度的民族认同感。
使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如此严苛的种姓制度,为何没有人反抗呢?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对种姓制度的反抗——佛教
1.佛教创立的背景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2.佛教创立的概况
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2008年5月,印度拉贾斯坦邦过半城镇爆发种姓民众展开的暴力示威,有37人在暴乱中丧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唐太宗时,有一位著名的僧人从长安出发,独自一人历经了千难万险前往天竺……他是谁?他为何要去天竺?天竺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知道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的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3.掌握佛教的创立,知道佛教的主要教义,了解佛教的向外传播
A
中考试题链接
3.(2024·江西·南昌二模)婆罗门教宣扬,最初有一个充塞于宇亩的“原始巨人”,后来他的身体分割而成世界万物。婆罗门和刹帝利分别生于原始巨人之口和臂膀,吠舍和首陀罗则源于原始巨人的双腿和双脚,因此四个种姓的区分是神圣的。材料表明古代印度()A.各等级之间可通婚 B.种姓等级来源于佛教C.国王的等级最高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婆罗门
嘴
手
腿
脚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使社会缺乏生机与活力,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如此严苛的种姓制度,为何没有人反抗呢?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对种姓制度的反抗——佛教
1.佛教创立的背景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2.佛教创立的概况
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省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2008年5月,印度拉贾斯坦邦过半城镇爆发种姓民众展开的暴力示威,有37人在暴乱中丧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唐太宗时,有一位著名的僧人从长安出发,独自一人历经了千难万险前往天竺……他是谁?他为何要去天竺?天竺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程标准】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知道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的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3.掌握佛教的创立,知道佛教的主要教义,了解佛教的向外传播
A
中考试题链接
3.(2024·江西·南昌二模)婆罗门教宣扬,最初有一个充塞于宇亩的“原始巨人”,后来他的身体分割而成世界万物。婆罗门和刹帝利分别生于原始巨人之口和臂膀,吠舍和首陀罗则源于原始巨人的双腿和双脚,因此四个种姓的区分是神圣的。材料表明古代印度()A.各等级之间可通婚 B.种姓等级来源于佛教C.国王的等级最高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婆罗门
嘴
手
腿
脚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30张PPT)

2.古印度文明的沿革
约BC23世纪
出现早期城市国家
约BC16世纪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一些小国
约BC324年
孔雀王朝基本上实现了印度的统一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贰 森严的种姓制度
材料:“当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跨进一块陌生的土地时,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把他们与当地的人分开,就是肤色。 ……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新的征服者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两部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摘编自赵伯乐著,《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
2.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如图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代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课堂练习
3、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3.பைடு நூலகம்姓制度的特点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今天的种姓制度
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另外,一份旨在展现印度长期受歧视种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数据表明: ·在2001年,印度全国平均识字率为63%,而最低种姓的识字率却只有55%。·最低种姓儿童疫苗注射水平于2001年为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在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最低种姓的贫困率从49%降至了39%,虽然降幅大于全国平均的8%,但其还是要高出2005年的全国平均值27%。
约BC23世纪
出现早期城市国家
约BC16世纪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一些小国
约BC324年
孔雀王朝基本上实现了印度的统一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贰 森严的种姓制度
材料:“当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跨进一块陌生的土地时,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把他们与当地的人分开,就是肤色。 ……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新的征服者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两部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摘编自赵伯乐著,《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
2.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如图信息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代印度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课堂练习
3、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3.பைடு நூலகம்姓制度的特点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4.今天的种姓制度
印度独立以后,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但是种姓制度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印度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就算在天灾时,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另外,一份旨在展现印度长期受歧视种姓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数据表明: ·在2001年,印度全国平均识字率为63%,而最低种姓的识字率却只有55%。·最低种姓儿童疫苗注射水平于2001年为4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在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最低种姓的贫困率从49%降至了39%,虽然降幅大于全国平均的8%,但其还是要高出2005年的全国平均值27%。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31张PPT)

创始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基本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HISTORY
问题思考
结合教材回答,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 国王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 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 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雅利安人
材料一: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一批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出现 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并逐渐征服土著居民而居于主导地位。这些雅 利安人来自何方,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 雅利安人所操语言属印欧语系,其二他们的外貌与当地土著居民有很 大的差别。
——《世界通史 第一编 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 世界》
材料二:雅利安人虽发源于里海以东,然而是东入印度,西入欧洲的 民族,故又称印欧民族。印欧民族包括很多种:入印度的,叫作印度 人;余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克尔特人、条顿人、斯拉夫 人……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
——《世界通史》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图片展示:
HISTORY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印度
新课导入
据史书记载,公元64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 飞入殿中,大臣解释说是西天的佛。明帝于 是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印度僧人, 求得佛经、佛像,一同回到洛阳。明帝下令 修建寺庙,让僧人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 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 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学习古代印度文明。
课堂总结
古代印度河 流域文明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孔雀王 朝
古
代
HISTORY
问题思考
结合教材回答,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 国王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 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 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雅利安人
材料一: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一批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出现 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并逐渐征服土著居民而居于主导地位。这些雅 利安人来自何方,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 雅利安人所操语言属印欧语系,其二他们的外貌与当地土著居民有很 大的差别。
——《世界通史 第一编 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 世界》
材料二:雅利安人虽发源于里海以东,然而是东入印度,西入欧洲的 民族,故又称印欧民族。印欧民族包括很多种:入印度的,叫作印度 人;余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克尔特人、条顿人、斯拉夫 人……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
——《世界通史》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图片展示:
HISTORY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印度
新课导入
据史书记载,公元64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 飞入殿中,大臣解释说是西天的佛。明帝于 是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印度僧人, 求得佛经、佛像,一同回到洛阳。明帝下令 修建寺庙,让僧人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 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 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学习古代印度文明。
课堂总结
古代印度河 流域文明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孔雀王 朝
古
代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22张PPT)

= 古代
印度
今天的 印度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 河流域
《《古南代亚印的度国示家意》图 》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课本第11页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发展历程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早期文明遗址
哈拉帕
兴起
摩亨佐·达罗
约公元前23世纪 -前18世纪
《古代印度示意图》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课本第11页
古代印度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历史(统编版)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 《西游记》的故事吗? 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 取经,“西天”到底 在哪里呢?
天竺(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
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 森严的种姓制度 3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 的南亚次大陆
山西五台山 -文Βιβλιοθήκη 菩萨浙江普陀山 观音菩萨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
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
早期文明的产生:
约公元前23世纪
国家的出现:
约公元前1500年, 雅利安人入侵
鼎盛:孔雀王朝时期
衰落:外来民族侵扰
本课小结
古 代 印 兴衰 度 成果 文 明
种姓制度 佛教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公元前6世纪 释迦牟尼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2、等级概况
口 手臂
腿
“太初之世,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 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生 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原人歌》 (婆罗门编造)
脚
➢ 印度神话中用人体的不同部分
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呢?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材料二实质上反映了印度佛教的什么主张?结合 材料一.二和所学的知识,说明佛教在当时的印 度社会广泛传播的原因.
三、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
内容多为神话传说
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生活以及雅利安人的扩张情况
世界文学瑰宝
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佛教迅速传播的原因:
1、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社会关系 急剧变化。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 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和种姓特权日益不满。佛教的创立者 即为刹帝利种姓; 2、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众生平等”,因此获得 了较为广泛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得到了受婆罗门排斥的首 陀罗和贱民的拥护,传播迅速; 3、佛教教义“四谛”中所包含的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对处境艰难的民众具有心灵慰籍的作用; 4、政府的大力推崇。
教文化。在绘画方面,历代著名画家大都精于佛画。如三国
时吴曹不兴、晋顾恺之和卫协并称为汉地最初三大佛画家。北齐 曹仲达与唐吴道子的画后世称为“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特 别是甘肃敦煌石窟壁画,还有各种石刻、木雕、金镂、漆塑、浇铸 等造像艺术,形式多样,气魄宏伟。在建筑方面,历代佛教寺 院不仅依照宫殿形式,而且多有发展,美轮美奂,为中国建筑艺术
汉传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
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经典传译、
讲习、融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 点的各种学派和宗派。
藏传佛教 历史悠久,教派林立,发展到今天,有四个大的 派别:格鲁派、噶举派、 宁玛派、萨迦派.
云南中甸——小布达拉宫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自传入汉地(西汉末)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 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宗
早期佛教教义
四谛(真理)
释 迦 牟 尼
苦谛 ——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 病、死……没有丝毫乐处。 集谛 ——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 “原因”的意思):一条叫“业”(干事情),;一 条是“惑”(烦恼)。 灭谛 ——“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 “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 “寂灭为乐”的境界 。 道谛 ——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这就 是“道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槃之道。人生 最苦,涅槃最乐,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 同时,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提倡各个种姓都可 以参加宗教生活,在教徒之间没有等级差别。
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 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 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 他的一切. _____<<摩奴法典>> • 材料二 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 德相. _____释迦牟尼
• 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 <<摩
奴法典>>只要维护的是哪些特权阶层的利益?
的精华。在音乐方面,相传曹植曾制山梵呗,以后龟兹等地舞 乐传入内地,逐渐形成了汉地特有的佛教音乐传统。此外,佛经的 翻译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音韵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此外,伴随佛教传入的医药、历算等知识也对中国这些学科的发展 起过一些促进作用。
• 材料一 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
国家形成;
雅利安人征服土著居民的过程中形成的.
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哪四大种姓?
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神话:诸神分割了原人普鲁沙的身体, 用他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出了四个不同的种姓。他 的口变为婆罗门(僧侣贵族),双臂变为刹帝利 (王族官吏、双腿变为吠舍(一般公社成员),两 脚则变为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在四个种姓之外,还有“贱民”。)
两史诗的影响
• 确立了对天神化身的英雄、超人的崇 拜,确立了印度人民带有浓厚的信仰 色彩、宗教色彩的基本的宇宙观、世 界观和人生观。 • 广泛地进入了印度的音乐、舞蹈、绘 画、雕刻等艺术领域。 • 两大史诗还远播到南亚和东南亚各国, 成为那些国家的文学艺术的启蒙、借 鉴和再创作的范本。
1.比较印度国家,埃及国家,两河流域国家建立的异 同点. 相同点: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化的加剧,部 落首领将氏族公社管理机构转变为国家机构,用暴力 手段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国家建立。 大河流域农业生产中,管理公共事务(比如,水利设 施建设)的需要加速国家产生。 不同点:埃及国家和两河流域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因 素比较突出,而印度国家运用国家机器实行阶级统治 的因素比较突出。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地图
印度河流域文明
关于雅利安人: *18世纪,欧洲语言学界发现 古代印度雅利安人所操的梵语和希腊语、拉丁 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等具有共同之处,遂 用“雅利安语”来概括上述相互有关的语言 (现通称印欧语系语言)。
*19世纪,欧洲文献中将“雅利安人”作为操 雅利安语的各族民众的总称,这是很不科学的。 *近代种族主义者,尤其是德国法西斯分子, 更是胡诌“雅利安人”是“高贵人种”,并以 之作为对犹太人、吉普赛人和其他一切“非雅 利安人”进行种族排斥和种族灭绝的理论依据。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梵
天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 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一、吠陀时代 前14世纪—前6世纪的印度历史
1、雅利安人征服印度:
(1)原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 (2)征服时间:前14世纪----前10世纪 (3)统治区域: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2、古代国家的出现:前6世纪 吠陀 雅利安人的宗教经典是主要的历史文献
种姓制度
产生背景:产生于吠陀时代.是氏族社会走向解体,
资料二:二十九岁那年,他看到世间人类的苦难,
决心出家虔心修道。在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下,经过 多年的苦思冥想,他终于顿悟成佛。
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一反映的是那个国家的法律条文?说明了 这个国家实行了什么制度? 2、在这个制度下,国民分为哪四个等级?这个制 度对印度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3、资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于何时什么背 景下创办了什么宗教?宗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佛教产生的时间、历史背景? 创始人?
乔答摩· 悉达多 名悉达多,姓乔答摩
早期教义:
经典? 在印度佛教的鼎盛时期? 佛教的传播:
各抒己见
佛教传入了中国
早在汉朝时,佛教就 传入了中国,洛阳的 白马寺就是我国最早 的官方佛教建筑。
你知道《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是谁 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今天,佛教在我国很盛行。你能说出 一些你所知道的我国的佛教名山、石窟
中国佛教
公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人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 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 佛教(Chinese Buddhism)。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 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 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 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又叫喇嘛教)和云南地区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种姓制度的影响:20世纪时的印 度
甘地曾说:“我想建立一 个连穷人也承认的自己国家 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 人们无高低贵贱之分,所有 人都可以自己自由接触”。
阅读下面资料
资料一:根据某个国家的法律条文规定:各等级
间贵贱分明,界限森严,不同等级不能通婚;若通 婚生子,其父母子女皆为贱民,贱民将被敢出婆罗 门村庄居住,成为不可接触的人。